高二

高二数学公式范文三篇

| 点击:

【www.doubiweb.com--高二】

数学[英语:mathematics,源自古希腊语μάθημα(máthēma);经常被缩写为math或maths],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二数学公式范文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高二数学公式

高二数学公式:复利计算

各科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数学公式:||复利计算,希望同学们牢牢掌握,不断取得进步!

复利计算公式

F=P*(1+i)^n

F=A((1+i)^n-1)/i

P=F/(1+i)^n

P=A((1+i)^n-1)/(i(1+i)^n)

A=Fi/((1+i)^n-1)

A=P(i(1+i)^n)/((1+i)^n-1)

F:终值(Future Value||),或叫未来值,即期末本利和的价值。

P:现值(Present Value),或叫期初金额。

A :年金(Annuity),或叫等额值。

i:利率或折现率

N:计息期数

复利的计算是考虑前一期利息再生利息的问题||,要计入本金重复计息,即利生利利滚利。

复利计算的特点是:把上期末的本利和||作为下一期的本金,在计算时每一期本金的数额是||不同的。复利的计算公式是:F=P(1+i)^n

复利计算||有间断复利和连续复利之分。按期(如按年、半年、季、月或日等)计算复利的方法||为间断复利;按瞬时计算复利的方法为连续复利。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间断复利的计算方法。

复利现值

复利现值是指在||计算复利的情况下,要达到未来某一特定的资||金金额,现在必须投入的本金。所谓复利也称利上加利,||是指一笔存款或者投资获得回报之后,再连本带||利进行新一轮投资的方法。

复利终值

复利终值是指本金在约定的期限内获||得利息后,将利息加入本金再计利息,逐期滚算到约定期末的本金之和。

例题

例如:||本金为50000元,利率或者投资回报率为||3%,投资年限为30年,那么,30年后所获||得的利息收入,按复利计算公式来计算就是:50000(1+3%)^30

由于||,通胀率和利率密切关联,就像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所以,复利终值的计算公式也可||以用以计算某一特定资金在不同年份的实际价值。只需将公式中的利率换成通胀率||即可。

例如:30年之后要筹措到300万元的养老金,||假定平均的年回报率是3%,那么,现在必须投入的本金||是30000001/(1+3%)^30

每年都结算一次利息(||以单利率方式结算),然后把本金和利息和起来作为下一年的本金。下一年||结算利息时就用这个数字作为本金。复利率比单利率得到的利息要多。

编辑本段

复利率的计算

主要分为2类:一种是一次支付复||利计算:本利和等于本金乘以(1+i)的n次方,||公式即F=P(1+i )^n;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另一种是等额多||次支付复利计算:本利和等于本金乘以(1+||i)的n次方-1后再除以利息i,公式即F=A((1+i)^n-1)/i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数学公式:复利计算,希望同学们阅读后会对自己||有所帮助,祝大家阅读愉快。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篇2】高二数学公式

高二学考数学公式、提纲(直线方程与圆)

1、直线方程:

1、斜率确定方法:(1) (掌握用正切图象研究斜率的范围)

(2)已知两点则 (word/media/image5.gif)

(3)特殊倾斜角word/media/image6.gif,word/media/image7.gif;word/media/image8.gif,word/media/image9.gif;word/media/image10.gif,word/media/image11.gif;word/media/image12.gif,word/media/image13.gif;

word/media/image14.gif,word/media/image15.gif不存在;word/media/image16.gif,word/media/image13.gif;word/media/image17.gif,word/media/image18.gif;word/media/image19.gif,word/media/image20.gif

2、直线类型:(1)点斜式:直线过点word/media/image21.gif,斜率为word/media/image15.gif,直线:word/media/image22.gif

(2)已知两点。先求斜率,再用点斜式

(3)已知斜率word/media/image15.gif,截距word/media/image23.gif,用斜截式:word/media/image24.gif

(4)已知在x轴上截距word/media/image25.gif,y轴上截距word/media/image23.gif,直线:word/media/image26.gif

直线设法:①word/media/image22.gif②word/media/image24.gif

3、距离公式:(1)两点:word/media/image27.gif

(2)点到直线:word/media/image28.gif,word/media/image29.gifword/media/image30.gif

(3)平行直线间的距离:(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

4、直线定点问题:若直线方程中含参数,注意直线是否过定点;定点球法:参变分离;特殊值等等

5、关于线的对称问题

6、直线的位置关系:①平行:斜率相等,截距不相等

②垂直:斜率之积等于-1   (含参时注意斜率是否为0的讨论)

2、圆:

1、圆的方程:①标准方程:word/media/image31.gif 圆心word/media/image32.gif半径word/media/image33.gif

②一般方程:word/media/image34.gif,word/media/image35.gif

圆心word/media/image36.gif半径word/media/image37.gif

③参数方程:word/media/image31.gif,可令word/media/image38.gif

(在解决直线与圆的最值问题有帮助,如:已知word/media/image39.gif,求word/media/image40.gif的最大值、最小值)

2、求圆方程的方法:(1)定义法:找圆心、求半径;(2)待定系数法

3、直线与圆位置关系:

(1)判断方法:①几何法: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比较;

②代数法:直线方程与圆方程联立,判断word/media/image41.gif的符号;

③特殊位置法:如能说明直线的一点在圆内,则直线与圆一定是相交;

(2)相切问题:涉及有切线问题、切线段问题。最好转化为几何关系,法宝是①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永远等于半径;②切点与圆心的连线与切线永远是垂直。

(切记: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永远有两条,圆上一点作圆的切线只有一条,斜率知道的直线与圆相切永远有两条)

(3)相交问题:关注弦长问题,抓住直角三角形,考虑勾股定理解题。万不得已,不要用弦长公式。

4、圆与圆位置关系:

判断方法:抓住几何法:圆心与圆心的距离与半径的比较;

数轴图:

一个结论:两圆相交,把他们的方程作差,结果是两圆的公共弦所在的直线方程;

其它情况,把他们的方程作差,结果是两圆的一条公切线所在的直线方程;

3、函数

1、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解析式和图象及性质;所谓的基本初等函数是:一次函数word/media/image42.gif

二次函数word/media/image43.gif指数函数word/media/image44.gif对数函数word/media/image45.gif幂函数word/media/image46.gif三角函数word/media/image47.gifword/media/image48.gifword/media/image49.gif 因为所有复杂的函数最终都化归为这些初等函数的性质来解决。

2、二域一式(定义域、值域、解析式)

(1)定义域:求函数问题定义域优先,就是先求定义域

有关定义域要求的函数有:word/media/image50.gif(根式)word/media/image51.gif(分式)word/media/image52.gif(对数)

word/media/image49.gif 还有抽象函数的问题

(同时满足取交集、分类讨论取并集)

(2)求值域的方法:主要有

【篇3】高二数学公式

一. 若存在两点,则

1.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为:

2. 两点间的斜率公式为:(若一直线的方向向量为,则)

3. 向量

二.若分所称的比为,则

若为中点,则

三.1、若,,则有

且,

2、若,,则

四.若向量,,则

1、,2、

3、,4、

五.1、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为:

2、两平行的直线,的距离为:

六.若为重心,则有1、,2、

七.倒角公式:,夹角公式:

八.直线的方程有:1、点斜式:,2、斜截式:

3、截距式:

九.1、若直线与直线平行,则可设为:

2、若直线与直线垂直,则可设为:

3、若直线与直线平行,则可设为:

4、若直线与直线垂直,则可设为:

十.化一公式:1、

2、

十一.弧长公式:   扇形面积公式:

十二.1.圆的标准方程:,圆心,半径

2.圆的一般方程:,

圆心,半径

3.圆的参数方程:,圆心,半径: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jxkj/788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