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高中研究性学习锦集四篇

| 点击:

【www.doubiweb.com--高中】

报告是一种公文格式,专指陈述调查本身或由调查得出的结论,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使用范围很广,报告的风格与结构因各个机构的惯例而有所不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研究性学习锦集四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高中研究性学习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由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主体的探索、研究求得问题解决的学习活动。通过化学实验开展研究性学习,把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和教育理念贯穿于化学实验中,增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下面就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谈谈体会。

  关键词: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1-0009

  一、化学实验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价值观的活动过程。化学实验为学生创设了亲身参与实践的情境,具有获知、激趣、求真、循理、育德等教育功能。

  二、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首先,要清楚化学实验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特征,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化学实验与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实验能力确定研究课题。1.结合化学教学内容选择研究课题,适当增加一些探究性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Fe2+和Fe3+的转化,可以改为探究性实验:根据现有实验条件,如何实现Fe2+和Fe3+的转化?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交流设计思想,筛选确定最佳方案,实施实验,并得出实验结论。这样的探究过程,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实现主动参与信息加工、构建知识,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2.结合生活选择研究课题。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无处不在,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身边开始思考,提出问题,并筛选确定研究课题,收集资料、研究实验方案,使学生通过实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例如,探讨铁生锈的原因。一方面,让学生选择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铁件,设计锈蚀的不同条件,开展实验。另一方面,让学生到工厂、商店、居民区等开展实地调查,对铁生锈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及预防生锈的措施等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写出较高质量的化学小论文。3.结合当地生产实践选择研究课题。教师要结合当地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课外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大胆探索、积极创新。例如,围绕水的问题,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本县水资源的利用、污染、监测、防治等方面去思考,调查排污口,参观自来水厂,监测水的pH值及重金属离子、苯酚等含量。

  再次,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第一,设计实验方案。教师提出实验目的,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师生共同讨论,寻找多种方案或确定最佳方案。例如,在讲解“实验室制乙烯”时,教师可以说明乙烯中会混有SO2和CO2气体。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它们的存在。学生都知道应将气体通过装有品红溶液的洗气瓶,看到品红褪色,证明有SO2气体。在接下来的检验CO2存在的操作中,学生提出如下方案:1.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2.将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NaHCO3溶液的洗气瓶,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3.将气体通过装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中,溶液褪色,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4.将气体通过装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中,溶液不褪色,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5.将气体再一次通过装有品红溶液的洗气瓶中,品红不褪色,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然后师生讨论:方案1和3可能将未与品红溶液反应完全的SO2带入澄清石灰水中,方案不合理;方案2虽完全除去了SO2气体,但SO2与NaHCO3溶液反应会产生CO2气体,显然也不合理;方案4和5既能完全除去SO2气体,也不会减少或生成CO2气体,且现象明显。第二,改进实验装置。教材上有些实验装置复杂、费时费药品,有些实验现象不够明显,有些实验环境污染严重等。教师可带领学生对这些实验进行改进。例如,进行完酚醛树脂制取实验后,试管难以洗净,每次实验只得更换试管,改进后用药瓶替代试管进行实验,不但节省了大量的试管,而且药品用量比原来少了许多。第三,研究不同反应条件对实验的影响。例如,在学生做在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实验后,让他们将上述实验操作顺序颠倒,观察现象,并进行解释。

  总之,通过化学实验开展研究性学习,把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和教育理念贯穿于化学实验之中,增强了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提高,促进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提高了研究课题的质量;反之,研究性学习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学生在实验研究中树立了坚忍不拔、百折不回的意志品质,养成了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篇2】高中研究性学习

  本学期,我组织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主要以乡土地理作为研究对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是对本期活动的总结。

  研究型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

  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因此,研究性学习是最能培养中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学习方式之一。怎样指导学生利用乡土地理进行研究性学习呢?下面以学生的研究课题《澧县葡萄产业的发展状况研究》为例来阐释。

  首先,指导学生利用乡土地理科学选题。一般,研究性学习选题

  的思路,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从课本阐释的基本原理出发。第二,从乡土地理环境出发。学生以澧县葡萄产业作为研究对象,既联系了课本知识,又联系了乡土实际。在我国,葡萄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北方,著名的分布区有新疆的吐鲁番盆地、黄河下游平原。在地理书中从未提到我国南方也能种植葡萄。那么,澧县为什么能种植葡萄?又为什么把葡萄作为产业来抓呢?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2006年8月12日,澧县首届葡萄节举行,兰江职业中专学校派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作为导游接待来宾,整个县城张灯结彩,这更激发了学生探究澧县葡萄产业发展状况的欲望。

  其次,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学生的兴趣被调动后,

  成立了研究小组,小组由六人组成,他们利用休息日进行资料的收集。由两名成员负责网上资料的收集,两名成员负责到县农业局葡

  萄产业办公室查资料,还有两名成员到县农康公司采访。

  第三,实际调查。资料收集以后,学生又到澧县朱家岗葡萄园基

  地进行田野调查,与当地农民座谈,给葡萄园拍照。

  第四,对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我告诉学生:结论可以是对

  课本所阐述的地理规律的验证,也可以是自己发现的新的观点。

  最后,进行成果交流。下面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集体研究成果。

  澧县朱家岗葡萄园基地带给我们的思考

  朱家岗葡萄园基地在县城西约5千米的处,总面积61.2亩,主

  要种植日本优质红提“美人指”。前几天,到朱家岗调查,使我们认识很深:

  一、农业也可使农民致富

  从事农业能发家致富吗?朱家岗葡萄园基地的38个农户认为,

  农业结构调整只要走对了路,也可以使农民致富。他们算了一笔账:优质提子栽培每亩约5500元的成本,以后每年在肥料、生物农药、避雨膜等上投入2000元,可产30年。提子进入丰产期后,亩均纯收入可达2万元左右。以前,这38位农户上百亩耕地都种植棉花,亩均纯收入不到1000元。比如,农户蔡业贵的4.2亩棉地最好年景收入近5000多元,全部改种提子后,近两年收入已近10万元,除去成本后,纯收入也是以前的10多倍。这38个农户经营葡萄园以来,年户均纯收入在2-3万元以上。

  二、农业需要现代科学技术

  要使农业生产由经验转向科学,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广泛应用现

  代先进科学技术。“美人指”以前只能在北方栽培,亩产仅500公斤左右,在澧县亩产达2000-3000公斤。这是朱家岗葡萄园基地技术人员和农户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精心培植的结果。每年都聘请农业专家和教授多次给农户现场上课,平时由澧县的“葡萄大王”王先荣具体指导,完全采取无公害新技术栽培。

  三、农业的出路在产业化经营

  由于葡萄保鲜期短,不耐储,不宜长途运输,一旦卖不出去,就会腐烂变质,使农民利益受损。澧县要扩大生产规模,使之真正成为南方地区的葡萄大县,就必须发展以优质葡萄为原料的深加工产业,生产高级葡萄酒、葡萄饮料等,带动冷库、包装等行业的发展,形成优质葡萄产业链。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基地的大规模生产,既能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又能引导农民走上现代农业致富之路。

  红地球红宝石无核高妻粉红亚都蜜美人指

  澧县优质葡萄主要品种

  澧县葡萄发展规划区及百亩园分布图

  乡土地理活动的场所主要是室外广阔的天地。一些地理概念、地学原理以及地理事物的形成、发展和分布规律,往往可以通过乡土地理的研究活动使其具体化、形象化,形成学生真实的地理观念和地理概念以及正确的地理判断。如在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要素,这是令一般学生感到头痛的问题。

  艳州基地的电子厂艳州基地的地貌景观

  教师把学生带到地形要素比较齐全的地方看一看,什么鞍部、陡崖、山谷、山脊、陡坡、缓坡就会一目了然。为什么山谷等高线要向高处弯曲,而山脊的等高线却向低处凸出,看一看,比一比,就会迎刃而解。这样,把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结合起来,既弄清了概念,又加深了印象,从而巩固了记忆。这不是课堂里“纸上谈兵”所能解决的。有了乡土地理活动场所,就能使地理教学从传统的封闭性向开放型转化。乡土地理活动场所的选择要符合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就近性。澧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县,大部分学生家庭的收入不高,若选择远离学校的地方作为活动场所,势必要一笔不菲的交通费用,增加了家长的经济的负担,不符合经济性原则,所以基地距学校不宜太远。一般以学校为中心,方圆5千米的范围之内最宜。在这个范围内,步行不超过一小时,骑自行车不超过30分钟,安全隐患小。乘车前往,费用也不多。二是综合性。乡土地理活动场所应该涉及地理学科多方面的知识,即基地是一个小型的地域综合体。这样的场所既符合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中应遵循的经济性原则,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三是开放性。作为乡土地理活动场所,必须是对公众开放或部分开放的,允许学生参观、调查、访问的地方。四是与课程内容的相关性。开发乡土地理活动场所不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校外娱乐场所,而是提供一个增长知识和能力的平台,因此选择基地时要考虑学生来这里的目的,通过什么方式达到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根据以上原则,笔者重点选择了这样一些活动场所。列表如下:

  表澧县职业中专学校乡土地理活动场所

  澧县工业园主干道湖南盈成油脂工业有限公司盛大纺纱有限公司

  常德诺雅蚕丝制品有限公司湖南嘉利塑业有限公司湖南平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澧县工业园位于澧县县城以西,距市中心约3千米处,地处207国道两侧,现已有5家企业入住。把此处作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基地,带学生在此处参观学习,不仅可使学生了解澧县工业的发展概况,加深对家乡的了解,而且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本知识。比如,在此处可引导学生分析澧县工业园为什么要选择在207国道旁?为什么工业区距城区有一定的距离?湖南盈成油脂工业有限公司的原料来源于哪里?诺雅蚕丝制品有限公司的原料来源?澧县工业园选在207国道旁,交通便利,既便于原料、设备和产品的运输,也便于工人的上下班,如澧县县城的第2路和第3路公交线均把工业园作为起止点。“工业区与城区之间隔开一定的距离,在带内加以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环境免受直接污染。而且,城市建设发展总有一些预见不到的变化,在功能组织上需要留有发展余地,或者说要有足够的‘弹性’。”课本上的这些基本原理在此找到了很好注解。澧县不仅是湘西北的粮仓,还是双低油菜的生产基地,盈成油脂在此投资30万吨的油菜籽深加工项目是看中了澧阳平原充足的原料来源,这是典型的原料指向性布局。常德诺雅蚕丝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蚕丝制品产业为主体,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企业,成立于2003年5月,注册资本150万美元,是澧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主

  导产品是采用日本专利技术,以桑蚕茧为原料生产的诺雅牌波丝被、波丝服饰及床上用品等三大系列产品。2004年1月开始试生产,当年年产波丝被1.5万件,实现年产值3870万元,实现利税350万元。诺雅蚕丝在此投资建厂是因为澧县植桑养蚕历史悠久,原料丰富,该企业在此布局也属于原料指向性。

【篇3】高中研究性学习

  我们开始做这个课题研究时,说实话,我心里没有底,不知行不行,自己平时在班上又总是那么默默无闻,现在突然做什么“研究”,是不是有点出疯头或哗众取宠呢?不过,好在同学们都比较有热情,整个课题研究小组的同学都精诚团结,并没有表现丝毫的排它性。我逐渐融合和沉浸在小组这种团结协作、友爱互助、勤奋工作、热情求知的氛围中,我开始自信,我开始坚强……

  在老师的指导和组长的带领下,我们尽量发挥每一个人的优势,合理分工协作,做好力所能及的事。譬如在收集资料的时候,我们尽量广泛地收集与中西方文化有关的任何信息,然后共同精选与课题相关的素材。其中对电脑比较熟悉的,我们就让他上网查找资料,做网络资料收集员;长于博览群书、一目十行的,我们就让他担任图书资料收集员;而长于文章辞句的,我们就让他作记录员和报告撰写执笔员。然后再利用集体的智慧,将资料汇总、分析,讨论报告初案。每一位成员在集体的熔炉中都充满了自信,充满了力量,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培养了自己的能力。

  在采访过程中,尽管我们参加人员比较多,但都有各自的分工,有的扮演记者,有的摄像,有的记录,有的录音,有的为采访过程做其它服务。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使我们最终形成了这份理论性结题的报告,使我们的报告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和理论性。

  课题研究的顺利结题,使我们每一位都很高兴,但我更高兴的是:通过实践锻炼,使我更自信,更坚强。

【篇4】高中研究性学习

  一、课题的来源和确定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中学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是贯彻这种教育目标的一种重要方式。上个世纪以来,许多学校都对此作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在新课改的教材中,各科也安排了有关探究性学习的课程。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软硬件都相对落后,学生基本都来自于农村,他们不如城里的同龄人见多识广,独生子女或者留守少年的家庭教育环境,使他们缺乏自信,也缺乏对周围人事的关心。我校实行双休日,对距家较远而不能回去的寄宿生而言,往往有大量时间可以支配,作为班主任正好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性活动。

  开展研究性学习,对我校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挑战。在阅读了大量研究性学习案例后,结合我校实际和学生实际,我将课题定为“校园·生活”。营造一个文明安全的校园,需要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只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才能使学生关爱自己的校园,了解自己的生活,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校园主人翁的意识,自觉遵守和维护校园文明,远离危险,参与营造“平安校园”,同时,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道德素质。

  二、课题目标与方案设计

  (一)课题目标

  1.认识到维护和创造校园文明、安全需要大家共同参与。

  2.让学生学会设计、收集和处理信息,学会合作、讨论以及与他人的沟通,学会基本的调查研究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关爱他人。

  (二)方案设计

  1.子课题的确立

  “校园·生活”涉及面很广,学生也各有所长,各人兴趣爱好也不一样,又要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热情,我和学生共同设计了以下七个课题:

  “校园·生活”

  纪律现状与问题

  卫生现状与问题

  校园安全现状与问题

  校园水电节约情况调查

  教学情况调查

  校园饮食情况调查

  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情况调查

  2.具体方案设计

  课题组成员为高一(7)班66名同学。在公布七个子课题后,由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编成七个小组。每小组任命一名组长,再由组长组织成员共同讨论本小组研究方案,然后进行分工实施。

  三、活动实施过程

  1.学习培训:对学生进行社会学研究方法(问卷法、访谈法、信息分析、撰写报告等)指导。

  2.分组讨论,制定调查问卷并各复印30份。讨论确定本组研究方案并进行调查。

  3.各小组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讨论,并撰写调查报告。由班主任进行整体汇整。

  4.课题总结。由班主任撰写整体报告,并利用班会课,对学生的调查活动进行总结点评。

  四、学生的研究成果

  (一)纪律现状与问题调查报告

  总体来说,我校大多数学生的纪律状况良好,上课能够认真听讲,尊敬师长,考试和作业过程中都有较强自主性。但也有11%的学生存在一些问题,如打饭插队,上课玩手机或者睡觉现象等等。

  问题存在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自律,同时和部分老师要求不严格也密切相关。

  (二)学校卫生现状调查报告

  对于寝室卫生,有一半同学认为寝室卫生间设计不合理。59%的同学认为寝室区有异味、不卫生。但同时,同学也坦承各班寝室垃圾能够及时清理。

  对于教室卫生,高中部有近五成的班级达不到清洁要求。从调查结果来看,普遍原因是少数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对于校园卫生区卫生,绝大多数同学能够将垃圾倒在指定场所,对校园卫生间卫生也基本满意,但近七成的学生认为校园整体不是很清洁。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同学都有较强的卫生意识,能够自觉维护校园和教、寝室卫生,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希望生活在一个清洁的校园环境中,并承认这对学习有影响。学生们对良好卫生环境的普遍心理需求,是学校能彻底改善卫生的希望所在,只要学校适当调整卫生间布局,改善部分设施,加大宣传,班级进一步加强对卫生管理,并实施有效的监督机制,一个清洁美丽的校园一定会展现在我们面前。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jxkj/885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