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高三教师高考物理教学总结(合集5篇)

| 点击:

【www.doubiweb.com--物理】

高三教师高考物理教学总结【精选7篇】 怎么写高三教师高考物理教学总结才合适。看看吧。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一定收获了许多吧,不如来个总结以对过去的得失做个分析和借鉴。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三教师高考物理教学总结(合集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三教师高考物理教学总结1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年一、五两班的物理教学工作,在这学期我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工作,使本学期的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 教学方面

高三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本人紧扣高考特点,学生特点,把握全局,认真筹划每一章节,精心设计一节课的每个环节,推动教学层层深入,形成良性互动方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1、认真分析和研究新课标的内容、新课标与10年考纲中的异同点,特别是新增加的内容与及减少的内容;认真研究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和各地模拟试题,特别是四个实验区的高考卷和模拟试卷。从而更好地把握新课程高考的特点,使复习能把握大局,突出重点,在主干知识点花更多时间,下更大功夫,避免平均使用力量。

2、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调整教学难度教学。教学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胃口,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要求。若要求过高、过难,学生接受不了,会产生厌学情绪,成绩更差;若要求过低,学生会感觉太简单、无味,不投入精力学习,成绩平平,甚至后退。所以我对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要求不同,进行弹性调节,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题目的分析和训练。现在高考越来越重视理论联系实验能力的考查。每一章节都有这样的题目,本人注意挖掘,特别是电学部分,这样的题目较多,高考考查的比率也较高。

4、用好课本,夯实基础。 高考试题不直接取材于课本,因而有人对课本的作用产生怀疑,对课文的教学不感兴趣。其实,高考命题虽不取材于课本,但考查的知识大多是课本直接或间接涉及的内容,所有的高考题目都能找出最本质的东西都是在课本。因此,在高三我对课本上的物理概念、规律进行逐个突破。

5、针对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及时进行反思总结,比如针对月考中暴露出来的学生应试水平不足的问题,有层次地增加了学生练习的量,针对几个模块的知识,各个老师分工出好相应的练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培训方面

本学期参加了泉州市新课程高考高三复习的建议,外出武平一中听课学习,还进行了自我培训,上网查阅关于新课程高考的信息。

高三教师高考物理教学总结2

又一届高三落下了帷幕,从成绩上分析,高分段学生还可以,年级上110分的学生2人,100分到110分之间5人;各班平均分如下,一班84分,二班67.2分,三班53.4分;从答题情况看,实验题这次有明显的提高,总分18分,一班的平均分14.5分,二班12.9分,三班10.6分,大题的22题和23得分情况也不错,其中最让我惊喜的是23题总分18分,一班的平均分是13.7分,这个分数高于任何一次模拟考试,说明后期一班在这道题上的提升方法确实对路,学生得到了提高。但是选择题得分偏低,1、2班的得分均低于我的预期,可能是由于物理选择题的后三道比较灵活,学生对于选择题的做法还缺乏一定的技巧,最终得分理想。而选择题的得分高低确实至关重要(举例宋婉莹和赵文博两人对比)。

今年是课改的第三届,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通过分析今年北京高考试题,明显感受到命题者们大胆探索,改变常规的命题思路。北京的物理考题通过变换对象条件、环境条件、变换设问角度等,向学生呈现新情景、新信息、新问题,要求学生具备对现实问题的探究意识,能用发现的眼光对题目的物理事实和条件进行审视,并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分析和推断,突出考查学生对知识进行重组、迁移和变通等思维要素以及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意识。在这样的命题背景下,大量的“题海战术”,过分信赖“熟能生巧”将难以奏效。我也曾经试过“题海战术”“反复练习”的方式,操作的结果发现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短期收效明显的方式,对付一些低难度、传统题型,尤其是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确实有点效果,但是长期来说,新课改中的题目日新月异,这种方式很难保证学生面对新的背景有自己的独立的思考,因而最终并不可取。

面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高三物理复习如何跳出“题海”之苦,探寻鲜活有效的复习新思路是当务之急,下面我们组就这一年的复习工作谈几点肤浅的认识,供大家参考:

一、扣准目标,让复习过程始终心中有纲

高三总复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个阶段到底要干什么、能干成什么?从总体目标上讲,主要是做好两件事:一是要在整个高中物理的高度帮助学生建构完备的“知识系统”;二是按照高考考纲要求,进一步提升学生考纲要求的能力。但总目标的达成是分段实施的,不同阶段教学目标逐步实现,才能提高教学效率。高三复习按三段式推进,各阶段目标如下规划:

第一阶段:夯实基础,构建网络。以本章节为主,把相关知识点串联形成立体知识网络

结构,练习以“短、平、快”单元综合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第一轮时间要长,进度要慢,三月初结束。

第二阶段:专题突破,统观全局。打破章节界线,通过核心板块力与运动、冲量与动量、功与能等为主线,构建以思路主、方法、能力层面的新的智能体系。重点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时间大约一个半月。

第三阶段:查缺补漏,实战演练。一方面回归教材,温习“错题”,弥补盲点(关于错题我的做法是:让学生自己收集好做过测试卷,不另行建立错题本,这样能节约时间)。另一方面模拟高考,实战演练,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应试技巧训练。

二、把握方向,有所不为才会有所为

从20__、20__年北京高考试题的分析中,体会到课改后高考命题确实体现了“重基础,出活题,考能力”的命题思路,复习内容的取舍和复习目标的制定上都要关注这一命题特点。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哪些是“不为”,哪些是“该为”,可能确实是需要好好思考的。

我的理解是,“不为”是高三的复习不是高一高二知识的简单再现,不是单纯的重点知识反复,再用“题海”加以无限次的巩固,而是重在引导学生去琢磨物理核心概念、规律的本意,深刻领会基本思想方法,通过对具体问题尤其是社会生活、现代科技、重大事件为背景的“情景性问题”的分析讨论,深刻地理解知识,感悟方法,养成学习探究意识,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尽可能引导学生能用研究的眼光、发散性思维对现存的问题的再创造、再构建、再琢磨,以提高学生基本的物理科学素养、独立思考习惯和学科基本能力为复习的侧重点。

比如我们在万有引力的复习中,以卫星的发射、回收、定轨与变轨运行等实际问题为基本线索,以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知识和动量能量关系等为“问题解决工具”,采取低起点,逐步拓展延伸,在情景的变换或设问角度的转变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获。通过问题的解决,形成清晰的认知图式,并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比如我们在复习原子物理章节时,本章节内容比较杂乱,知识点比较散,我们采取的方式就是以各阶段出现的人物为主线,从人物下手,以每个人物的发现和他们的研究的成就和局限各是什么,梳理出原子物理的发展史,解决本章高考考点。

把握住复习的方向,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在复习物理实验的时候,考试说明

上有19个学生实验,这么多数量的实验,如果每个都从头至尾的讲实验操作、原理和数据分析,恐怕花费时间长,而且效果不见得好。这时候我们一定要把握准北京高考实验的方向和特点。第一大特点:从北京卷单独命题以来,从未考过重复实验。第二大特点:北京卷在实验上不为难学生,不会有拓展和过多延伸。根据这两个特点,我们在复习实验的时候,把实验首先分成了考过的和未考过的,把未考过的实验列为高危实验,最后把这些高危实验分类为验证型,探究性和测量型实验。通过这种有目的的梳理,极大的降低了实验的难度,让学生不再害怕实验。

三、统筹协调,构建高效的复习课堂

在复习教学的方式上,改变那种“知识罗列+例题讲解+模仿套用”的单一复习模式,尽可能抓住典型物理模型,把知识融入多变的情景,用“问题”串联知识,引发思考,形成用思想方法对照下的核心知识来组织复习,达到前后贯穿、有血有肉。

为使复习工作高效而低耗,关键在复习过程的优化。我觉得以下几个细节需要关注:

1.如何利用物理课本:高三复习一定要重视物理课本。物理课本的复习价值,主要体现在知识的形成过程、基本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上。尤其是教材上一些小实验、阅读材料和具有挑战性的思考问题,这些是不可多得的复习资料,千万别束之高阁。在复习通过再创造,将教材呈现的原始性问题或现象,设计成学生探讨研究的小课题,在老师的引导下,站在整个高中物理知识的大背景下进行设疑和讨论,将复习过程变成师生一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如何利用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复习课,强调整体。新课教学常常是条块分离,新课学习过程,学生很难看清知识发展的整个系统,所以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点状的落实上,一定要注意各部分知识的复习链接到整个知识体系中去,尤其注意跨板块知识间的衔接与融合。比如力学的复习,我们引导学生站在“力和运动的关系”的主干上,引导学生理清一个基本线索:物体的运动过程谁来定?(受力情况和初始状态)。高中物理典型物理模型有哪些?([类)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简谐运动等]它们的受力特点分别是什么?你能列举对应的典型物理情景吗?处理这些典型物理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三条主线:力的瞬时作用效应牛顿运动定律;力的空间积累效应能量;力的时间积累效应冲量与动量)。在组织学生各部分的复习中,始终站在这样一个大背景和主线索下进行,引导学生对这些基本问题进行必要的梳理,让在学科主干知识和主干思想方法的至高点上俯视各个部分,这样就有了复习的“大局观”,复习便有了主线,学生才能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达到厚书读薄,也才有可能出现高屋建瓴。

3.复习课上老师该怎么讲。复习阶段老师要讲什么、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我觉得是高三老师思考最多的问题。一节课一点也不讲,课堂容量太小,再者学生的层次也不一定都能达到这个水平,要是讲的太多,影响学生的思维,成了“满堂灌”,也是不成功的课堂。所以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复习学案的制作经常是绞尽脑汁。我发现有种效果比较好,就是尽可能用“问题”贯穿复习的全过程,让问题引导复习。立足整体,确定本单元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思想方法,从教材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中、从社会热点现象中及在课外阅读中寻找典型的情景素材,从物理的角度对问题进行筛选,构建有效性问题,让问题成为复习课堂的中心,以问题的形式展现要复习探讨的内容,将知识与典型的物理情景融合,在设疑导引和问题解决中,让学生自主建构起本单元的知识与方法系统,形成整体的认知结构,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途中领悟方法。

现在回想这一届的复习工作,也存在很多的遗憾,我总结归纳如下:

一、第一轮复习之后的专题训练效果不佳,几个知识薄弱之处始终不见特别的效果,如能量观点解决问题、电磁学综合、图像应用,以及新型信息题。几次分析结果是,这些薄弱部分要么属于高三补充进的内容,学生无法把这些知识内容、方法融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要么属于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如图像应用,新型信息题等,感觉学生在八十几分附近遇到了瓶颈,提升很困难。如何让后期复习出现成效,把学生的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需要琢磨对策。后期我也想了一些方法来应对,一是把复杂的问题分成几个层次解决,并不要求所有人把每个层次的问题全都解决,但是每个学生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水平达到应该的问题层次,并逐步提升,这样,相当于降下来难度,让学生逐步攻克。二是着重带领学生从题意中建模,梳理典型模型,寻找应对信息题型的对策和思路。

二、后期时间紧张,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不强。再精简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加快第一轮复习速度。精简教学模型,注重变式训练,加快第一轮复习速度,早点进入综合复习阶段,在综合运用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对错题、典型题的利用不够。如何促进学生做好错题、典型题目的归类、整理和运用是我一直在思考地问题。我们采用的方式是很多学生做错的题型就在下次出题的时候再加进去,再考。可是这样的作法只对学习主动的学生作用大,他们会重视小测的结果,重

视自己的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而加以解决。而对于一些学习主动性不强,能力也有所欠缺的学生而言,每次的错误他都忽视了,没有细致的反馈和梳理,总是一次次重复的犯错,效果不佳。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能真正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也尝试过要学生建立错题本,但是很快流于形式,没有发挥重要的作用,如何解决,是个课题。

四、对个别学生的工作没有做到更加细致。在教学的过程中,会有学生认为物理太难,这样他往往就想放弃物理的学习,高考考个保本的分就行,有这个想法的同学很多,我在这个过程中的做法是对那些的确很难提上来的同学就不去做思想工作了,但是对那些物理思维还不错,只是知识点的把握有一定偏差的同学,我主动与之谈心,让他重拾对物理学习的信心,但是后期我们答疑的圈子也不大,所以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解决他面对的每一个问题,以至于后期有些成绩特别差的学生确实被“忽视”了。我想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其实单靠老是一个人的力量确实有限,如果后期在班里让不同的学生结对学习,是不是效果能更加好点。

五、对于物理不多的一些识记性的东西,还有一些非主干知识,有些学生就是不愿意去记,总觉得高考前最后一段时间背也来得及,事实上,到后期,因为备考,早就手忙脚乱,根本顾不上这些知识点。所以基本概念、规律、应知应会的识记性内容可以更早地抓,完全可以在高三开始便做。

六、调整心态,学会放弃。进入高三下学期,在时间安排上已经不可能做很多难度较大的题目、或是弄懂自己学的一塌糊涂的某部分知识,那就要放弃。这种放弃不仅是对学生而言,对老师也是如此,尤其是针对咱们学校高三学生的水平,一定要认清形势,一定要对学生有一个客观、实际的定位。对于咱们的大部分学生而言,物理的24题几乎成为摆设,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就要注意到这点,不要在这些点上浪费时间。

总之,通过教学反思,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我相信,在学校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们组会进一步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教学工作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自己的教学理念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要求,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高三教师高考物理教学总结3

一、物理复习指导思想

1、全面复习,打好基础,降低难度,以不变应万变。高三复习要设法落实每一知识点,强化学科基础,只有强化双基才谈得上能力,谈得上多元目标。由于时间紧,带领学生复习应重在概念、理论的剖析上,侧重在核心和主干知识的基础上,落实每一个知识点。

2、指导学生,学会复习,提高能力。学生应自觉编织知识网络,自己总结,强化用已学知识解决未学问题,再进一步提高到用新学知识解决未学问题。理综物理考试虽然考查得比较基础,但题目比较新,基本上是没有做过的原题,故学生应该掌握总结、检索、迁移、演绎、推理和归纳等学习方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3、创新、质疑,强调联系实际,强化实验。要求学生用新视角重新观察已做过的实验,要有新的发现和收获,同时要求在实验复习中做到“一个了解、五个会”。即了解实验目的、步骤和原理;会控制条件(控制变量)、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会解释结果得出相应结论,并会根据原理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以实验带复习,设计新的实验。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明确认识结论、过程和质疑三要素,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打下基础。学会正确、简练地表述实验现象、实验过程和结论,特别是书面的表述。在日常生活中多视角地观察、思考、理解生活、生产、科技和社会问题,学会知识的应用。

4、严格规范,认真审题,减少失分。例如计量单位规范、实验操作规范、学科用语规范和解题格式规范。

二、组织教师学习大纲

学期一开始,就高考日程和省单科质检、市质、省检时间段,初步拟定物理教学进度。教学大纲是作为整个高中教学的依据,,而考试大纲只是为了高考的需要而定的,因此,教学大纲的涵盖比考试大纲更广一些。教材把教学大纲中一些抽象的规定加以具体化,学生学习基本上是以教材为依托。所以,作为备考来说,也应该以教材为依托,全面复习,对考试大纲没有列出的内容不必过分深究。不过要注意,高考的题目大体上分两部分,一部分考查对基本知识的了解,另一部分考查较为深层的能力。前者与教材关系较紧密,但也不会是直接照搬教材的某一部分内容,后者基本上是从教材的内容引申开去,因此,依托教材不等于捆死在教材上。所以只有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才能领会高考精神,把握高考方向,才能在复习迎考中占得先机。

认真分析和研究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尤其是上海的考题,也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只有我们这样才能把握和洞悉高考方向和规律,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许大家都已发现全国乃至各省市高考命题的思路都有向上海试题靠拢的趋势,上海试题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三、加强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水平

1、在教学计划和教研专题确定以后,备课组各成员进行具体分工,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开展教研专题活动,及配套的习题编写工作。除每周一次备课会外,还进行数次碰头会。就教材分析、考点研究以及学生在这方面主要出现思维障碍和“过程分析”所出现的失误,进行深入的研讨。每次研讨,除了中心发言人发言外,都能就事论是,交流看法,取得共识。

2、加强相互听课、评课活动,基本上能做到每周每人相互听课一次,并就教学环节处理、学法指导、物理思想的培养等进行探讨。

此外,备课组将开展扎实的听课评课活动。老师之间要互相多听课多评课,通过这种形式加强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教学水平。

3、严格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按学校要求定期召开教研组会和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每次活动做到定人、定计划、定主题。同一备课组做到统一的教学要求: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统一考试等。但在教法上提倡百花齐放,鼓励教师大胆创新。高中物理实施一天一张(包括知识要点、例题、练习题、分层作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利提高教学质量,并能积累经验,有效控制作业量、规范作业批改,减轻数学教师过重负担。教研组做好督促和指导工作,根据学校要求定期检查本组教师的教案及作业批改情况,检查情况表明本组教师各项指标均获得较好以上的等次。

4、注重集体备课能充分利用和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对于教学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每位老师都能毫无保留的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经常在一起认真研究教材教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精心挑选例题、习题和考题,认真审核,尽量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认真做好教后反思、考后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强化兄弟学校的联系,才能做到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合作共赢。而加强信息收集和整理,更是赢得高考的重要因素。

在备课中,能严格按照教研室的要求,做到清晰、规范,备过程、备方法、备教材、备学生,做到“心中有本”、“心中有生”。上课中,尽量组织好教学,课后认真反思,及时总结得失,以利于以后的教学。

5、在每周的集体备课中,我们一同研究,得出本单元的施教框架,然后教师再根据个人和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集体备课基础上的再次备课。这样,备出来的一节课,既充分实现了教学目标,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在具体的教学中,碰到的教学困难和问题,老师们都利用下课时间在年段办公室一起讨论,集思广益。每天尽量做到有位老师先上课,其他老师观摩并课后进行讨论学习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为其他老师提供了非常好的备课素材。不足之处也在大家的讨论中得到有效地补充。

四、精心组织讲练材料,上好每一节课

1、关注主干知识,强化学科内综合,同时兼顾非主干知识中的重要知识受题量、时间的限制,理科综合中的物理在适当照顾知识覆盖面的前提下,突出考查物理学的主干知识,其中包括运动规律、牛顿定律、机械能、动量守恒、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定律等。主干知识是物理知识体系中最重要的知识,学好主干知识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是提高能力的基点,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不仅要记住这些知识的内容,还要加深理解、熟练运用,力争做到游刃有余。

由于物理试题的题量较少,因此,单纯考查物理概念的题目越来越减少,突出学科内综合已成为高考物理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几乎所有的计算题都涉及到学科内的综合,其中,频率较高的综合点往往表现为:

⑴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和万有引力定律综合。

⑵动量守恒和能量转化的综合。

⑶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

⑷从运动、力、能量观点分析解决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

⑸串、并联电路规律与实验的综合。

非主干知识中的重要知识相对容易,在试题中比例不小。其中,振动与波、热学、交变电流、电磁波、几何光学、物理光学、原子物理等章节内容都是相对容易拿分的,复习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2、要切实加强实验综合能力和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理科综合考试中物理实验题,既要考查独立完成实验能力,还要考查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要适当做一些实验题,其中包括设计性的实验题,想一想怎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实验方法和仪器,设计出所要求的简单实验。从提高能力的角度出发,实验试题将从过去依据课本的应答型试题向设计性的试题转变,进而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一转变将使得那些平时仅从应试的角度来学习物理实验的同学极不适应,加之今后实验试题与论述、计算题的界限将会越来越模糊,使得实验试题的难度相对增大,从而使得许多学生认为实验是物理高考中的一大障碍,不过,高考中的实验试题所依据的原理、方法是不会脱离中学所学的内容的,所使用的器材也不会超出我们所熟悉的器材,复习中尤其要注意能处理实验中的非预期现象,努力提高自己分析综合能力,是能够突破实验试题中的障碍的。一旦我们完成了这一突破,实验试题的解答就会成为我们高考中的亮点。

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应用,拓展学生视野,设计、挑选、搜集理论联系实际的习题,增加学生对这类习题的训练。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生产实际中涉及到物理知识的素材,多收集、整理。培养学生能正确地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物理模型的能力。

3、讲练结合中倡导独立思考和规范性解题,提高表达能力。

少讲、精讲、多练,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多讲些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高考真题,讲、练、考相结合,注重效益。

4、用基础题来训练学生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正确、良好的解题习惯,要正确分析学生知识和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设计好针对性的练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具体数字运算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要加强解题规范性指导和训练,力争书写清洁工整,语言表述简练,符号运用合理,所列方程准确规范,不断提高表达能力。

5、理综考试逐步减少题量,在试题没有了大题量、高难度的背景下,试题同时出现了高分值的特点,从而使得解题的规范性与过去相比,显得更加突出,稍有不慎,便会造成大量的失分。特别是在目前比较看重的论述题和计算题中,要求学生能非常清晰地理解物理概念并准确地加以描述,解答过程中的叙述应有较强的逻辑性与条理性,而且要特别注意公式的符号同题设有关符号一一对应,避免不必要的丢分。

6、加强开放性、叙述性和讨论性练习的作答训练,特别强化图象、图表类习题的训练近年高考图象、图表类问题明显增加,要求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考察不断加强;从近年高考形势看,考察叙述性和讨论性的问题的可能也在增大,应引起注意并加以训练。

7、关注陈题中传统的典型模型和课本中的典型模型,强调回归教材

近几年的理科综合试卷中,出现过不少曾经考过的,或者是常见的优秀模型,只是在这些模型的基础上或是稍作改编,或是拼凑而成的新题。要注重传统的典型模型的教学与训练,在强化这些模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同时,一定要深入研究它们的变形和扩展,努力做到一“型”多问、一“型”多变,以培养学生的模型转换能力和迁移能力。出自课本的或由课本变形而来的模型也不少,我们在组织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回归课本,要重视课本中的模型,发挥课本上这些模型的典型作用,将它们与常见的问题联系起来,挖掘这些模型的发展功能和应用功能,借以提高学生正确运用基础物理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举一反三,精讲精练。

8、应该加强与当前课改相关问题的研究,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应变能力和应试技巧的培养,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使学生在高考中有积极的心态,信心百倍地迎接高考。

高三教师高考物理教学总结4

高三学生已经毕业了,反思我们的备课组工作,特别是是高三复习课教学工作,能使得今后的教学遗憾少一点、小一些,还是十分必要的。总结让我们能坚持已经形成的比较成熟的教育教学方案,反思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存在的不足,并努力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案。

我们复习的总体思路是:心中有考纲,复习有体系;从容有序,谨严规范。下面对备课组工作从四个方面做一下总结。

一、校本复习材料

1.补充题:高三物理复习中使用的补充题是我们校本复习材料的核心。这套补充题共分十四章,每章配有简单的知识点回顾,题目从几十道题到百余题不等,最大的特色就是适合我们高中的学生实际水平,并根据高考的思路不断变化更新。这套补充题的受益者是高三的毕业生,贡献者是教研组老一辈的教师,我们青年教师肩负着继续传承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任务。

2.(会考)基础练习:严格说,物理的高考复习是从学生毕业会考后开始的。我们备课组以会考为契机,利用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完成了高中物理知识的基础部分复习,同时加工整理,最终积累了一整套会考基础练习资料,这套资料对学生提纲挈领掌握高中物理知识的脉络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3.单元测试:我们备课组做了一项开创性工作就是选编了一套各章的单元测试题。我校一直倡导对购买、征订的复习资料要精心选用,为学生节省宝贵的复习时间;还有一些资料不适合全部印发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备课组下决心选编了一套各章的单元测试题,最终成形。这套测试题目也会象补充题一样,动态调整,相信也会成为有我校特色的校本复习材料之一。

4.周末专题:周末我们有7个分层教学班的复习任务,2个高水平的A班,4个中等水平的B班,一个基础薄弱的C班。我们进行的是专题复习内容,先后进行了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和动量、电场和磁场、电路、电磁感应等专题复习内容。上学期、寒假和下学期,这三个阶段,我们都是以专题形式对课堂复习内容进行了有效补充,使学生对近年的高考典型问题到达“能下手,能完成”的程度。

5.一模后的专题:一模前我们已经完成了涵盖高考要求的各章节和实验的全面复习。一模后到二模前有三周的复习时间,我们安排的是重组38套模拟试题的专题复习,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重点知识做出回顾和熟悉,同时也是最后一次提高解题能力,解难题能力上一个台阶的最后机会。

6.补遗和备忘录、考前祝福:复习课基本进行的是高考重点难点的知识,有些细碎的知识学生容易忽略和遗忘,所以我们在一模和高考前给学生印发了知识补遗和备忘录。一模前发的是简化的备忘录,高考前是详细的备忘录,是两个体系,不重复。高考前还借鉴海淀区教研中心编写的查漏补缺,选用一部分,再结合我们实际复习情况进行改编和增删。《考前的祝福》是最后一次课的内容,实际上是学生最需要注意的一些嘱咐,同时体现师生情感交流的一堂收尾课

这部分总结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使用的有二附中特色的校本复习材料是重点难点突出的,更是全面的。

二、研究

1.近年高考:备课组教师研究三年以来的高考试题(三年以前的我们已经很熟悉了)。从中找出经常考的知识点、从没考的知识:经常考的知识点再次考查的概率大,我们就提炼出模型,学生加强练习,典型题目多次刺激;从没考过,但也是高考要求范围内的知识点我们也会重视,也会在各种测试中将这部分的内容融入进去。我们也仔细阅读了前一年北京地区高考的《试题分析》,对各题的难度和区分度有大体了解,重视上面称赞的好题,吃透,领会。比如对难度适中,但区分度大,适合选拔的题目我们融入补充题或考试,给予了足够地重视。

2.发达地区:我们判断,发达地区、走在教改前面的省市的试题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我们备课组4位老师在完成全部38套试题的基础上,选择发达地区的试题作为重点研究的题目,总结出题概率大的物理模型、典型的物理过程,从中提炼相近或相同的解题方法。比如连续碰撞的模型,李华老师在A班给学生进行过相关训练,结果在高考中出现这个模型的时候,学生解答很顺利,为学生继续解答后面的题目赢得了时间。

3.借鉴其他学校:我们一模前复习阶段使用的“实验复习”资料,是借鉴四中的,我们经过整理和加工,使它更适合咱们学生。周末进行的实验专题,一部分是借鉴区里教研活动时提供的参考材料。这些材料成为我们校本核心复习材料的有益补充。我们也适当选用本年度其他区的模拟试题,比如:朝阳区二模考查的实验中涉及量纲分析,比较新颖,我们借鉴了,这次高考中最后一道选择题就需要根据量纲来分析,很多学生考完后都反应说讲过类似的知识。石景山(一模)考查的动量机械能的题,我们也在最后一次的补课中给学生进行了列方程解方程的详细分析,结果高考最后一道大题第一问就考了这个内容。

以上这些例子说明,老师研究高考很重要,也列举了研究高考的几个切入点。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组的老师对高考的研究是力求全面的。

三、合作

1.组内合作:第一个体现是备课组内分工明确。备课组长负责的是:补充题修订、寒假五个专题、一模之后的理综命题、补遗和备忘录;每人都有任务的是:从无到有的单元测试题每人负责其中三章;周末专题三位老师轮流负责出题;每周的补课由三位老师按次序轮换;第二学期的理综考试命题三个人轮流出题。细致合理的分工使得复习工作能有序开展。这些工作绝不是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所以明确的组内分工,没有断裂的链条,使得这一轮的高考复习能顺利完成。

组内合作的第二个体现是--备课活动“时间常规化,内容具体化,过程民主化”:时间常规化:高三备课都有一个固定的活动时间,一般是一周一次。这是起码的要求,但仅局限于一周一次的备课,恐怕不够。作为高三来讲,平时的教学内容多,学生练习多,更需要及时交流和讨论。一次练习过后,及时交流试卷中学生出现的问题,交流试卷讲评的重点、方法以及拓展,已经成为我们组的惯例。

内容具体化:具体化是增强备课成效的前提。除了及时交流以外,每周一次的固定活动主要围绕以下内容进行:一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及突破方案;一周内每个备课组成员需要完成的任务、完成时间。活动内容具体化,使备课组成员都会感到活动内容有用、管用。过程民主化:在讨论复习课内容时,畅所欲言,充分交流,互相借鉴,内容上不保留,形式上也不强求统一一致。

2.教研组层面合作:高三备课组是战斗在一线的,另外两个年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我们一模前的实验复习中,有一周多要独占物理组的实验室,高一高二年级的物理老师都能积极支持,虽然造成不便,也想办法克服。还有,临近高考,年级6月初组织的两次适应练习,另外两个年级的备课组也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协助我们,提供优质的参考试题。我们也经常会在教研组内得到具体的教学策略的建议,这使得我们复习的有效性进一步得到增强。

3.理综组合作:第二学期有十四次理综考试,为了提高效率,每次都是我们备课组老师给整个理综组阅机读卡,并且将每个学生得分、试题错误统计打印或发给我们,节省了其他10名理综老师的时间。理综组老师也会共同研究学生。原5班的三位理综老师经常会一起讨论学生理综考试中的各种问题。理综组老师集体商定建议学生的答题顺序、答题时间分配,帮助学生树立总分意识,学生心里更自信,更踏实。

这部分需要说明的是,不管是组内合作,还是教研组合作,还是理综组合作,都是将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有了这样的共识,我们合作是愉快的,工作是愉快的!

四、其他

1.计划性强:工作提前谋划,会使我们掌握主动。高二暑假我们就制定了高三第一学期工作计划,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要求,复习计划严谨规范。前面提到的明确的分工前提也是提前计划好,以便于有磨合和调整的机会。我们备课组在学期教学、单元测试和理综测试命题、实验室分配方案等几个方面都有落实到人的全面、可行的计划。计划使得我们的复习工作更加有序。

2.高一、高二和高三的关系这一点我有新的认识。高考要取得好成绩,相当一部分取决于高三复习课效果;高三复习课效果,又取决于高一高二的效果。我们在高一、高二教学中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兼顾,给学生补充了许多课外实验,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与学科的特点相适应。我们也布置有特色的作业,包括分层作业和验电器、卡尺、反应尺、热气球等制作。这些都是课堂外的拓展,我们也注重课堂内的难度和密度,高二会考前每天一道难题,采取化整为零的方案,既解决了学生会考拿优的需求,也为高三复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高三就要教会考试。高一高二注重学生对物理规律本身的理解,兼顾解题,而高三就要将解题放在首位,因而一些口诀类的解题方法我们尽量放高三再教,让学生在高一高二学到的是真的物理,高三学到高效得分的方法。

由于高三前教学难度到位,加上一模后的专题难度突破,在加上周末分类指导,使得我们二附中的学生在解难题上的得分已经排在各个学校的前列。

这部分需要强调的是,现在的好成绩是三年辛苦的工作换来的。备课组备课多数时候分两次备,一次备理论,一次备实验,作业、试卷和改错一直全批全改,及时讲评,谈话、答疑和辅导始终不敢放松,辛苦的劳动才换来了学生优秀的成绩。

高三教师高考物理教学总结5

蓦然回首高三教学上学期已经逝去,回想这半年来感慨颇多,在这一年里可谓是有喜有忧,有苦有甜,本着继往开来,得对这半年进行得失总结,对下学期进行安排和展望,因此有必要在此基础上对这半年的各方方面进行总结概括,为下面的活动开展有个对照,所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希望能从上半年中得到借鉴经验和教训,那么有必要从家庭、工作、感情方面来展开,总结各个方面的事情和内容。

因为是一名高三的理科老师,我着重阐述我工作方面的事情,因为在这半年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间有太多的曲折故事,这一年内我陆续参加了考研、考公务员、考特岗、考教师编制等诸多考试,那么有必要一一需要论述这还得需要从我的工作说起,在这半年中我带了高三一班的物理课程兼一个班的班主任,每天在学校里都非常的忙碌,那么可以把一天的工作记录每天早晨五点多就起床领着学生跑操,带着学生跑了两圈后,学生回教室上早自习读书,由于学校的各种措施和设备还存在不足和不完善的地方,其实生活水平并不高,吃的一般,甚至有点困苦,但与同事相处的比较的融洽,并和部分同事成为了较好的朋友,虽然物质方面并不富足,但刚毕业精神状态还是不错的,每天的课程安排的挺紧张的,一般情况下,每天上午两节课,下午三节课,晚自习期间第一节课是读报时间,也就是班主任看班,在此期间我学会了怎么处理事情,怎么把事情做的更好,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高三的学生,毕竟压力大了,懂得了该努力的基本道理。一般情况下读报结束后我还有两节物理晚自习辅导,在晚自习期间辅导了这几个班级,有的问问题的较多,有的较少。工作这样算起来,每半月休息两天,课讲多了,也很累,说话声音都是沙哑的,但年轻,身体还能承受的住,精神也很充实。另外学校的签到制度也有待于进一步的商榷,同事走了一批,又来了一些,总之教师的流动性非常的大,人心浮动,环境很不稳定。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高考方向,我自编了物理复习资料,指导学习方法,总结答题技巧,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高考历史成绩突出。下半年在高一、高二开展新课改实验,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有了一些收获,同时也遇到了许多困惑,但都迎刃而解了,所以是我和学生们在一起进步吧!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jxzl/828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