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册

高一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综合检测题(中图版有答案)

| 点击:

【www.doubiweb.com--高一下册】

综合检测(三)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性差异
(满分:100分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关于陆地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域差异在同一自然带中是不存在的
B.自然环境中有相同的地区,也有相似的地区
C.陆地自然环境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上的相互叠加,形成了复杂的地理环境
D.两相邻的不同自然带之间,都有明显的分异界线
【解析】 本题考查了对地域差异的理解。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在每一个自然带中都是存在的,只不过是差异程度不同而已,由于地域差异的存在具有普遍性,自然环境中是不可能存在完全相同的地区的。相邻自然带逐渐过渡,没有明显的分异界线。
【答案】 C
(2012•沈阳检测)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刺槐年平均始花期。读图完成2~4题。
 
2.导致我国东部地区刺槐始花期自南向北延后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降水
C.土壤 D.太阳辐射
3.导致成都刺槐始花期比杭州早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地形
C.海陆分布 D.太阳辐射
4.导致长沙(28°13′N)刺槐始花期比福州(26°05′N)早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降水
C.太阳辐射 D.海陆分布
【解析】 第2题,我国东部刺槐始花期由南向北推移,主要是太阳辐射对高低纬度加热不均造成的。第3题,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地形封闭,受冬季风影响小,气温高。第4题,福州位于沿海,受海洋影响大,春季增温慢。
【答案】 2.D 3.B 4.D
(2012•苏锡常镇联考)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据图中信息,回答5~6题。
 
5.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以及图示季节分别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
B.副热带高气压带,冬季
C.副极地低气压带,夏季
 D.副极地低气压带,冬季
6.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气候的共同成因是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
B.气候⑤在北美洲不典型的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不明显
C.⑥和⑦气候类型不同,自然带相同
D.①→②→③→④→⑦自然带递变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解析】 第5题,根据甲气压带的位置,可以断定其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此时其位置偏北,应为北半球的夏季。第6题,①为热带雨林气候,③为热带沙漠气候,属于单一气压带控制形成。气候⑤在北美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比不如亚洲同纬度强烈,因此没有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①→②→③→④→⑦自然带递变的主要因素是热量。⑥为温带季风气候,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的自然带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答案】 5.A 6.C
(2012•杭州期中)三峡水库蓄水至最高水位175米后,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当地环保部门在大宁河(三峡库区的支流)发现了富营养化的初步迹象;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频率比以前增多。据此完成7~9题。
7.材料显示,自然地理环境具有________特征,材料中所说的________要素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
①差异性 ②整体性 ③气候 ④水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下列关于库区形成的人工湖泊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使生物多样性增加 ②调节局部小气候 ③土壤肥力下降 ④洪涝灾害加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引起三峡库区水污染、滑坡、泥沙淤积的原因是(  )
①植被覆盖率增加 ②水位上升 ③水流缓慢 ④水量大,流速快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第7题,材料中叙述的是三峡水库蓄水后产生的连锁反应,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第8题,库区水面增加,可丰富生物多样性,同时对局部小气候也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水库的修建不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水库库区可以储蓄大量洪水,具有很好的防洪作用。第9题,材料中显示滑坡的发生与高水位浸泡有关;水污染和泥沙淤积与水流缓慢有关。
【答案】 7.D 8.A 9.D
 (2012•杭州模拟)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完成10~12题。
 
10.按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11.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
A.热量 B.水分 
C.坡向 D.地形
12.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 B.海拔高度低
C.处于阴坡 D.处于背风坡
【解析】 第10题,山麓地区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的水平自然带一致,同一自然带的分布,纬度越高,其海拔越低。第11题,不同纬度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差异,影响因素是热量和水分条件的组合,热量因素是主要的。第12题,苔原带的缺失是由于丙山所在的纬度低,气温高,山脉的高度不够,达不到苔原带所需要的较低温度。
【答案】 10.A 11.A 12.B
二、综合题(共40分) 
13.下图是两大洲气候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3分)
 
(1)图中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成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③、④两地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同,但气候不同,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⑤、⑥两地同属热带雨林气候,但面积大小不同。试从大气环流、地形两方面作简要解释。
【解析】 第(1)题,①地位于25°~35°的大陆东岸,应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②地位于30°~40°的大陆
西岸,应为地中海气候。第(2)题,③④两地同位于西风带,但由于地形的阻挡,差别较大,③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④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第(3)题,⑤⑥虽然同属热带雨林气候,面积相差悬殊,从大气环流上看,⑤地受东南信风影响,⑥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从地形上看⑤地位于大分水岭迎风坡,平地小,⑥地位于亚马孙平原上,面积广阔。
【答案】 (1)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2)地形的阻挡
(3)⑤地常年受东南信风影响;处于大分水岭的迎风坡,平地狭小;⑥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处于亚马孙平原,面积广阔。
14. (2012•威海期中)下图示意某区域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过程,箭头表示盛行西风,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7分)
(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  )
 
A.大气环流 B.地壳运动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2)下列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与图示③阶段类似的是 (  )
A.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
B.天山山脉南北两侧
C.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西两侧
D.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
(3)试简要分析图示地区地理环境演变的过程及各地理要素的作用。
【解析】 第(1)题,图中地理要素变化过程可分解如下:①阶段当地为平地,植被为森林;②阶段当地地壳隆起升高,使背风坡植被由森林变为草原;③阶段地壳继续升高,背风坡出现了沙漠。这一过程中,变化的是地势和植被,而植被的变化又是地势变化的结果,故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壳运动。第(2)题,马达加斯加岛东侧迎风坡多雨,西侧背风坡少雨;天山山脉北侧为迎风坡,南侧为背风坡;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侧没有形成荒漠;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为迎风坡,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东侧为背风坡,形成巴塔哥尼亚沙漠。第(3)题,抓住地形变化这一关键因素,分析其对气候、植被等的影响。
【答案】 (1)B
(2)D
(3)①该地地形平坦,距海近,常年受西风影响,气候温和湿润,大陆东、西两岸植被都为温带落叶阔叶林;②由于地壳运动,当地中部地形隆起,从海洋吹来的湿润西风受到阻挡,大陆东岸降水减少,植被演变为草原;③随着中部海拔的进一步升高,地形对西风的阻挡作用越来越显著,大陆东岸的降水进一步减少,植被最后演变为荒漠。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ksst/731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