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纪要

专题复习之一(名著阅读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

| 点击:

【www.doubiweb.com--会议纪要】

一、内容描述

名著阅读考查的立足点在于是否真正阅读过作品。任选一部作品,写一段推荐语、阅读启示之类的文字这样的考查法,已经被淘汰。以考查阅读的方式考查名着阅读,增加了阅读量, 与阅读部分的考点有所重复。语文实践活动、探究性试题,一般不单独命题,考虑到试题的容量。

名著阅读与语文实践活动有效地整合是一种新的思路。与语文实践活动合在一起考,既可以把知识的考查和能力的考查结合在一起,又可以把情感的陶冶和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放在一起考查。

二、教学建议

设计2个课时。第一课时梳理名著的重点内容,第二课时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加强题型的适应。

在指导学生复习名著时除了了解名著作者、年代、主要人物;对名著中著名人物性格进行分析,学会对人物进行评价;了解名著中著名场景或经典情节以外,要收集2008年以前名著阅读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整合的试题,研究题型,交给学生应对策略。

三、参考例题

    (一)纪念活动:

请你参加下面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今年是XX诞辰XX周年。你们班要举办一次纪念活动,同学们都以极高的热情积极筹备。

   (1)请你为这次纪念活动确定一个主题。主题:

   (2)围绕你所确定的主题,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

   (3)请就XX对你成长的影响和意义,发表一段富有激情的简短演讲。

【解题指导】本题所设计的三道题是紧密相关的,所以,解答本题要有整体意识。为活动确定主题,可选角度较多,根据初中生的阅历,可从下面角度思考:作品本身、作品对我们成长的影响、我眼中的人物等,主题一定要明确、醒目,语言表达准确;活动方案的设计,采用分步骤的方法,要完整清楚,具体可操作;写演讲稿,要紧扣主题写,并注意演讲的一般要求:要有称谓、语言富有激情。

     (二)辩论会:

某校初三(2)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唐僧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辩词该怎么说?

正方:我方认为,唐僧能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他意志坚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来没有动摇取经的决心;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即使误放妖魔,也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名,不贪财,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

反方:

【解题指导】反驳要有针对性,尽可能抓住对方辩词中的疏漏,若找不出,可采用求异思维的方法解决,如对方辩词中的“误放妖魔”,一方面能表现出他的“善良、仁爱”,但换个角度,何尝不是固执己见、不听忠言、人妖不辨呢?重在表意清楚,言之有理,理由要符合人物特点。

(答案示例:我方认为,唐僧的仁爱之心是虚伪的,在惩罚为他一路降妖除魔的孙悟空时,毫不手软;他一意孤行,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人妖不辨,经常被妖魔鬼怪所迷惑。是一个毫无原则、是非不分、固执己见的人。

     (三)交流会:

某班要举行一次名著阅读交流会,要求每位学生在规定的书目中任选一本,围绕下列话题中的一个话题准备材料。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把你的发言内容写在下面。(不少于40个字)

书目:《水浒传》《西游记》《骆驼祥子》《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话题:⑴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 ⑵我最熟悉的一个故事

【解题指导】本题采用交流会的形式,选定话题,围绕话题准备发言材料,难度不大。要紧扣话题写,语言尽量简洁,选择最为拿手的来做。话题一要写清喜欢的人物是谁、理由是什么;话题二是对故事情节的概括。

(答案示例:话题一:《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他大闹天宫,打败十万天兵天将,令玉皇大帝也无可奈何,他真是一个桀骜不驯、敢作敢当的英雄。话题二:《水浒传》中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

    (四)嘉宾访谈:

《南通日报》 “视听阅读”版开设了一个新栏日“读书访谈录”,首期话题围绕“读名著”展开,将邀请诗人、作家为嘉宾。假如你仵为中学生代表主持本次访谈,请你围绕这个话题设计两个问题向嘉宾提问。要求紧扣话题。

【解题指导】读清题目要求,以中学生代表的身份,围绕话题“读名著”,向诗人、作家展开提问。首先态度要诚恳;其次提的问题要明确,利于回答;最后表述要简明扼要,必须设计两个问题。

(答案示例:1、哪些名著最适合中学生阅读2、中学生没时间阅读名著怎么办?3、如果请你们为中学生推荐名著,你们会推荐哪些书目?)

   (五)成果展示

    ⑴第一小组准备把同学们平时写的读书笔记汇编成专刊《我与名着》。请为专刊设计三个结构相同的栏目名称。(力求有创意)

    栏目一                                                                       

    栏目二                                                                        

    栏目三                                                                       

    ⑵第二小组组织了“我最喜爱的名着人物”评选活动。请帮他们完成下面这块展览板。

    人物:林冲       出处:《水浒传》

    人物小传:                                                                     

    示例二:

    ⑶鲁迅给人们的印象往往是严肃、深刻和冷峻,但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无情未必真豪杰”,他也有温情、仁爱,其散文集《朝花夕拾》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个特点。其中,专门回忆父亲的文章是《            》,《范爱农》则回忆了                                 

    表达了作者                                                                 

    ⑷小明的妈妈不准孩子读名着,说“那些是闲书,对学习帮助不大”,请你替小明拟写一段话,用委婉而简洁的语言说服妈妈。(2分)

    参考答案:

    ⑴示例一:与大师牵手与名人相约 与名着对话  示例二:领略作家风采  汲取名着精华  交流阅读感悟  示例三:名着欣赏  名着交流  名着体验

    ⑵例:林冲本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被高俅陷害,发配沧州。起初只想忍气吞声,无奈之下奋起反抗。最终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

    ⑶父亲的病  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⑷示例:妈妈,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对我们的学习是有好处的,特别是一些名着故事,读了它,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知道更多的人物和故事,对于我们的文化底蕴也有很大的提高。所以,您不要阻止我读课外书。(言之有理,语句通畅即可)

(六)材料探究

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材料一:2008年初,天寒地冻,南方发生了罕见的雪灾;当雪灾发生时,是政府和军民,上下一心,把坚冰融化。

    材料二:2008年五月,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级大地震,我们失去了数以几万计的同胞和亲人,汶川也成了废墟,给灾区人民留下了失去家园的痛和对重建家园的期待。全国上下心连心,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悲壮诗篇。

    你的探究结论:                                                                 

    ⑴请你从《鲁滨孙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三部作品任选一部,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主人公是怎么战胜困难的。

    示例二:

    ⑵智慧是人人都向往的。请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表示你对智慧的理解。

    ⑶有人说“智慧可以引领你成功”,也有人说“聪明反被聪明误”,你同意哪一种看法?请说说你的理由。

    ⑷请你从《水浒传》中,举出两个运用智慧而取胜的例子。

    此外,选拔人才官员可以与《格列佛游记》结合,语文与情感可以与《朝花夕拾》《繁星春水》结合,等等。

    参考答案:

     ⑴示例:鲁滨孙落难荒岛,最大的困难是没有住的,没有吃的。他在小山边搭起帐篷定居下来。接着他用削尖的木桩在帐篷周围围上栅栏,在帐篷后挖洞居住。他用简单的工具制作桌、椅等家具,猎野味为食,饮溪里的水,度过了最初遇到的困难。后来种植大麦和稻子,自制木臼、木杵、筛子,加工面粉,烘出了粗糙的面包。他捕捉并驯养野山羊,让其繁殖。他还制作陶器等等,保证了自己的生活需要。其余两部作品仿照这样的写法。

    ⑵示例:智慧是一盏明灯,它引领你走向成功。

    ⑶理由充分,表述流畅清晰即可。答案略。

    ⑷智取生辰纲——善于运用计谋,由吴用出谋划策,晁盖等人具体实施,最终截获杨志押送的生辰纲。三打祝家庄——由石秀深入对手内部打探虚实,再行攻打。

    

二轮专题复习之二(古代诗歌欣赏表现手法的理解)

一、内容描述

经过第一轮复习,学生对古诗赏析类题目的解决有所掌握,但在练习中,对诗歌中所用的表现手法依旧难以辨别。探究其原因,是概念的混乱和对这些手法的本质的不理解。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中,教师更多强调运用,而缺少系统性介绍,书本上又缺少系列讲解,因此,学生的知识全是片面的、零碎的。

二、教学建议

考虑2—3个课时。其中至少1课时用于答题模式的引导、巩固、强化,正确、熟练地运用公式写出答案。

可以从回顾名句的默写中,梳理古代诗歌中运用的常见的表现手法。重点了解修辞类——比喻、拟人、夸张,表达方式——抒情方式,艺术手法——想象、衬托、对比等。

   要求教师备课前可以预设几句,重点解剖几句。增加理解的层次,适当考虑几句课外的名句。

三、参考例句

  例1: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析:这几句抓住了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春天的典型景物,使读者从个别的景物联想到整个生活画面。

  例2: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何当共剪共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析:诗人写巴山夜雨思念自己的妻子。两地相思的苦恼不去写,却想像将来相会,在西窗、烛下闲话离别相思的情景,曲折表达思念之情。

  例3:李白的《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析:李白从长安被排挤出来,心中有无限愁思。用夸张极言白发之长,表现愁思之深。

  例4:李煜的《虞美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析:愁本无形、无味、无色,是虚的,诗人把愁喻为一江春水,形象写出愁如一江水之多,愁如江水不断,绵绵无尽头。无形的愁便有形、可感了。

  例5: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

  析:“花落”“月出”是动态,因为“静”,白天听不到的微弱的“花落”声,现在听到了。因为静,一两声的“时鸣”的鸟叫,显得格外脆亮,使宁静的春山更显空旷。

   例6:杜甫的《绝句》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析:此诗是诗人入蜀后所作。面对异乡如画美景,诗人却被勾起漂泊流浪的伤感之情,景愈美,伤感之情愈浓,这便是乐景写哀所起到的效果了。

 

 

二轮专题复习之三(寻找或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

一、内容描述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一能力点,是在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进一步要求。所谓观点,就是作者对事物所持的看法;所谓态度,就是指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作者的观点态度,在不同类型的文章中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一般说来,论说性的文字是明朗的、直说的,中心论点、分论点,就是作者在文中的主要观点。而说明性的文字中,作者的倾向性就是文章的态度,抒情性文字需要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二、教学建议

分两课时进行。一课时考虑议论文论点的正确寻找和准确概括,注意语言的表达形式;另一课时考虑说明文、文学类文本的观点与态度的理解重在捕捉方法的引导。

在分析作者思路、理清文章结构、查找文章中心句等方式对作者观点直接进行把握,也有不能通过中心句的方式加以明确,需要学生借助标题、论据等拐杖进行梳理、概括,还有要求拟题,看似与查找概括作者观点态度无关,其实还是考查学生概括与表达能力。

三、参考例文

①回忆自己成长中走过的路,我永远感激我的一个远房亲戚。是他在我生活一片惘然的时候,给了我最难忘的指点和教诲,这就是:在人生的道路上,给自己一个目标;在生活的每一天,不要忘记自己的目标。

②可是,现实中有不少的人却始终没有目标。其实寻找目标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关键是你要知道天下有这样一件唯此为大的事,然后尽早来做。正是你自己需要一个目标,而不是你的父母或是你的老师或是你的上级需要它。它的存在,和别人的关系都没有和你的关系那样密切。也就是说,它将是你最亲爱的伙伴,其血肉相连的程度绝对超过了你和你的父母,你和你的妻子儿女,你和你的同伴、领导的关系。你可能丧失了所有的财产和地位,但只要你的目标还在,你就还有一个完整的系统存在,你就并不孤独和无望。

③我们常常把别人的期待当成了自己的目标,在孩童的时候,这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你会渐渐地长大,无论别人的期望是怎样的美好,它也不属于你。·除非有一天,你成功地在自己的心底移植了这个期望。这个期望生根发芽,长成了你的目标。那时,尽管所有的枝叶都和原来的母本一脉相承,但其实它已面目全非,它的灵魂完完全全只属于你,它被你的血脉所滋养。

④我们常常把世俗的流转当成自己的目标。这一阵子崇尚钱,你就把挣钱当成了自己的目标。殊不知钱只是手段而非目标,有了钱之后,事情远远没有结束。把钱当成目标,就是把叶子当成了根。目标是终极的代名词,它悬挂在人生的瀚海之中,你向它航行,却永远不会抵达。你的快乐就在这跋涉的过程中流淌,而并非把目标攫为已有。从这个意义上说,钱不具备终极目标的资格。过一阵子流行美丽,你就把制造美丽保存美丽当成了目标。殊不知,美丽的标准有所不同,美丽是可以变化的,目标却是相当恒定的。美丽之后你还要做什么?美丽会褪色,目标却永远鲜艳。

⑤有人把快乐和幸福当成了终极目标,这也值得推敲。快乐并不只是单纯的快感,并不只是类乎饮食和繁殖的本能。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最长远最持久的快乐,来自于你的自我价值的体现。而毫无疑问,自我价值是从属于你的目标感,一个连目标都没有的人,何谈价值呢!

⑥一棵树的目标也许是雕成大厦的栋梁,也许是撑一把绿伞送人阴凉,也许是化作无数张白纸传递知识,也许是制成一次性筷子让大快朵颐……还有数不清的可能性,我们不是树,我们不可能穷尽也不们岂明白树的心思。我们是人,我们可以为自己确立一个目标,——这是做人的本分之一。

(1)分析这篇议论文的结构(文章结构规整,开头由回忆远房亲戚引出论点:在人生的道路上,给自己一个目标;在生活的每一天,不要忘记自己的目标。——中间部分从分析几种错误的目标观入手进行论证〈没有目标、把别人的期待当成了自己的目标、把世俗的流转当成自己的目标、把快乐和幸福当成了终极目标〉——总结归纳,回应论点:我们可以为自己确立一个目标。)

(2)找出中心论点。(文章是总分总式,结构清晰,首尾两段都有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首节句应为论点的提出,尾节句应属总结归纳,选择为:中心论点——在人生的道路上,给自己一个目标;在生活的每一天,不要忘记自己的目标。)

                                            

科学可以代替一切吗?

①人们相信科学是认为科学具有最大的力量,可以满足和达到人的一切愿望。但是,人类的愿望并非是一个人的,而是有无数人的愿望,姑且不论用科学手段来达到部分人的愿望是否合理,就连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的两面性也让人感到,科学是不可能取代一切的。例如,原子弹的发明是科学力量,但爱因斯坦已经对其有过忏悔了,认为不该研制原子弹。

②进一步从别的角度看,如果科学可以改变一切和达到人们的愿望,那么是否应当让科学来这么做?

③作为一个正常人,工作、劳动的动机是指望回报,这种回报除了生存和养家糊口外,还有作为生物进化而贮存于神经机制中的精神满足感。英国的研究人员说,他们已经发现了这种获得回报的基因控制机理,原因在于人和猴子都有一个D2基因。如果切断猴子大脑中D2基因,会使猴子忘记对奖赏的需求,也就能让猴子没有抱怨、没有需求也不要奖励,一直以最快和最好的状态工作,并且既不怠工,也不表现出不满。同样,也可以对人进行这种基因改造。

④这样的观点甚至获得了一些伦理学家的支持。比如,牛津大学伦理学教授朱利安·瑟武列斯库就认为,人们有“道德上的义务”从基因上改进后代。进行这项研究的神经生物学家巴里·里士满也表示,找到改造人类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方法为期不远。也就是说,通过基因改造,不计回报永远工作的“超人”或“完美之人”可能会出现。

⑤看来,科学可以改造人性已呈现希望之光。

⑥问题的实质在于,原本用于治疗疾病的方式现在被理所当然地认为可以用于正常人的基因改造,跨越这一界线会为人类带来什么?

⑦当基因改造从治疗疾病转向改造正常人时,人类的敬畏就不可避免地从过去的宗教、权力或政治转移到了科学,科学在逐渐取代“上帝”的角色。说得简单一些,科学家可能成为人人敬畏的“上帝”,因为他们有权决定对每个并不完美的人进行基因改造,而并不理会这些人的自由意志。

⑧其实,对今天并不完美的正常人进行基因改造并非是“上帝”的意旨。自然的造化把人造就成并不完美的状态并不是为了留给今天的科学家来改造或有意把“上帝”的权力移交给科学(家),而是大自然懂得不必这么做,把人造就得有缺陷和弱点反而更有利于人类。

⑨大自然的造化还在于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自由和选择,因为只有有选择和有自由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由于存在不同的差异,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自觉自愿的行为、认知来改变自己的生活,设计自己的人生和生活道路,人生才充满希望和趣味。

⑩剩下的问题是,即使基因改造可行,也会遇到自然法则的抗衡。比如,努力工作和获得报酬与奖励是一个镍币的两面。如果去除了奖励和适当休息(休息也是回报之一种),人就完全会成为不知疲倦的机器,最终死于高强度的工作。

11另一方面,自然造化把人塑造成今天这样的凡夫俗子,渴望报酬与奖励,有自私、虚荣、嫉妒等弱点,正是人性的自然和可爱之处。否则,即使工作获得巨大成绩也得不到奖励并从工作的成就中获得乐趣,这样的人不正是抑郁症和强迫症患者么?

12说实话,对于忘却报酬只知干活之类的基因改造,也许只有老板最喜欢,而被改造者只会感到痛苦和恐惧。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得掂量掂量,科学和科学家是否应当继“上帝”之后以人不完美或有“原罪”的借口让人接受基因改造。     

分析文章结构。概括论点。科学具有最大的力量,但是科学又不可能取代一切。

二轮专题复习之四(论据考查的题型与解题要领)

具体见茅胜卫老师的示范内容及解读。

 

二轮专题复习之五(揣摩句子的含义)

一、内容描述

句子的含义包括理解句子所包括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句子所描述人物的思想、性格,句子本身所包含的道理等。解答中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1)依据文章中心、段落中心来解释句子,即“句不离段”。 答题时要参照主要段落或全文的整体意旨来考虑,在文意文旨的语境中来探求核心文句的内涵。(2)根据修辞特点理解句子。弄清作者采用的修辞方法,常常能破解作者写作一些警策句子的真正目的。(3)根据修饰限制成分辨析句意。修饰成分常常是揭示句子内涵和外延的窗口,从中能挖掘出句子的深层含义。(4)要根据文章中人物的身份、性格特点和思想,思考作者在句子中想要告诉读者哪些信息等。

学生答题中常见失误主要有:断章取义,答题时想当然地只解释其表面意思,而不联系文本中心内容、写作背景;坐实阐释,不能化实为虚,不能要揭示出其“弦外之音”“ 深层内涵”; 无的放矢,不能有目的地抓关键抓要害来解说,眉毛胡子一把抓。

二、教学建议

可以考虑2—3个课时,重点是即时性训练、反馈,加强针对性的答题思路指导。

一要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对文中任何一个句子的理解,都应该是在句与句、句与段、句与篇的联系中去分析认识的。如果把句子从具体语言环境中抽出来,与文章的整体脱节,就句论句,就不能真正理解文章内容,也不能真正理解句子 。二要联系文章的中心意思。作者写文章时,为了凸显中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常常会采用一些艺术表现手法,使某些句子意在言外,达到含蓄委婉,耐人寻味的效果。这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对其深层含义的把握,我们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结合中心思想来分析,进而领会句子的含义。三要联系作品的背景。有些文章是在一定背景下写的,它的内容与背景有密切关系。背景通常分为社会背景和自然背景两种。理解这种文章中的句子就要联系背景来考虑,这样才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四要抓住修辞方法,思考其运用的效果或目的。有时,作者为了造成特殊的效果,常常在文章中有意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对于这样的句子,如果仅从语法与句式的角度来理解,就不能真正掌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所以在理解以上这些句子的时候,我们必须根据修辞的规律来理解,才能正确地掌握作者通过这些句子所要表达的深层意思。五要联系文章中人物的身份、性格特点和思想,思考作者在句子中想要告诉读者哪些信息。在分析特定句子的深层含义之前,先概括一篇文章中人物的思想品质,评析其中的人物性格,有利于我们理解句子对表情达意的作用,并从中体会出作者的态度、观点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六要抓住富有表现力的关键性词语。所谓“关键性词语”,即文中对表述内容、表达中心起作用的词语。找关键性词语的目的在于挖掘深刻、含蓄的思想内容,想透为什么这里只有用这个词语是最妥帖的、最恰当的,并进一步思考其表达效果和目的。

三、参考例文(略)

 

二轮专题复习之六(课内外材料的铰链,领悟思想内蕴)

一、内容描述

此类题型是近几年的一大热点。可以是课内教材的铰链,也可以是课外相关材料的铰链。要求学生对文章、材料的把握和整合能力,寻找信息、筛选信息、提炼信息的能力,归纳概括综合表述的能力,对文本材料中的事实、观点、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质疑评价能力。

在阅读理解中,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和材料;分析、比较、研究,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写出自己的发现和感悟。或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与链接材料,往往在主题上经过全面比较,比较挖掘出有意义的链接材料与文本内容相印证,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感悟;或要求学生通过文本内容的学习,抓住文本中某些有价值的知识点,利用这些知识点来解决链接材料中的相关问题;或要求学生利用在课内所学到的内容或写作手法,对文本进行简要赏析,从而达到巩固课内所学;或要求学生解读文本内容,提取出相关信息,然后结合连接材料分析利弊得失,最大限度地发挥链接材料的作用,领悟文本的内蕴;或要求学生把背景、风格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本内容与链接材料进行比较阅读,以“课内学一篇,课外带几篇”的方法,变单篇短文的练习为同类文章,同类文化现象的领悟,联想和欣赏。

二、教学建议

结合教材内容,用5—7个课时。可以按主题,打破教材的体系,也可以逐册按文体梳理重点语段,提炼好关键词、主题词。这也是弥补忽略了教材的不足。

解题中要明确十二字要求:审题干、明关系、善综合、精表述。读清题,把握题干中关键词或短语,理解题意;析材料,明确材料和文章的关系,把握材料的个性共性,抓筛选点提炼点;看原文,把握文章内容主旨;精表述结合原文和材料的内容、中心写出探究结果,语言表述要准确、简洁、明了。

三、参考素材

1.《中考作业本》P61《抽打心中的樱桃花》第5题请结合以上材料和对《抽打心中的樱桃花》一文的阅读感悟,谈谈你所受到的人生启迪。

结合选文内容,有机地将课内课外打通、读书悟理与人生思考打通,既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又引导学生回归生活,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得”与“失”,进行生命的思考和人格的建构,充分体现了现代中考的价值取向。虽然《抽打心中的樱桃花》讲的是“放弃”,《错过》谈的是“错过”,但它们所阐述的道理显然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无论是“错过”还是“舍弃”,我们心中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主动“适当的放弃”。

2.《中考总复习范式学案》P120《出访月宫的嫦娥》第4题

讲解:结合选文,对文本的知识进行适度的拓展,一方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让学生筛选文本中有用的信息来解决问题,提升了学生的筛选和概括能力。通过阅读链接材料,学生可以从每一材料中归纳出为什么专家选择“长征三号甲”作为发射“嫦娥一号”卫星的依据: “长征三号甲”运载能力大(推力大);有多次成功发射类似卫星的经验;可靠性高。

3.《绝境是人生的醒悟和升华》(哈尔滨市2008年卷)对于这种自断后路故设绝境的做法,你是怎样看待的?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讲解:根据文本内容,选择与选文中主要人物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探究,从而对文中人物形象或举动进行分析,让学生对同类文化现象进行领悟、联想和欣赏,从而领悟作品的内蕴。选文中作者将绝境看作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人在绝境中得到了锤炼,激发了生命活力。在两则链接材料中也都强调了面临绝境,激发斗志,最终获得成功。所以在主题的设置上有相似之处:绝境给人带来的动力,往往绝境中所做出的成就不是一般境况下所能取得的。

4.《中考总复习范式学案》P160考题呈现中第3题请结合选文中鲁庄公的言行,简要分析古代统治者的治国策略。

讲解:课外文言文语段阅读,已越来越注重让学生把课内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根据特定语境依文断义,符合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阅读要求。选文中吴起觉得田文功劳没有自己大,田文的分析让他明白为什么自己能位居其上,《曹刿论战》中鲁庄公能听取曹刿的意见,并与之同行,最终得胜利,这两篇之间的相同点就是,这些统治者都能取信于民,善于用人。

 

二轮专题复习之七(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

一、内容描述

    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找寻文章的线索)是文学作品阅读中常见的题型之一。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从考查的类型来看,主要有四种样式:补全故事的情节或根据文章内容填写结构图表,写出作者的行文思路,写出作者感情发展、心理变化过程,归纳文本对某一事物的感知和认识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二、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2—3个。针对性训练、讲评至少1课时,方法要领回忆、指导、强化1课时。要结合具体的题目进行,也可以是学生的解答误区。

引导学生解答此类问题时,可以考虑以下的三个方面:

1.寻找线索、明确线索。

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就能理清文章的结构。

找线索的方法:

(1)文章中有许多时间标志的词语或地点方位标志的词语,文章线索常常就是以时间为线索或以地点(行踪)为线索。

(2)以物写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文章线索常常就是这个“物”,就是以“某某物”为线索。

(3)文章中写一件核心的事件,事件的发展过程就是文章的线索。

(4)反复出现的同一个细节(同一句话、同一个动作、同一种表情等)这些反复出现的常常是文章的线索。

(5)反复出现的抒情议论语句及表达感情词句常常是文章的线索。

2.划出能表示线索的标志性语句。

(1)划出与线索中的人、物、事情发展的时间等有关系的语句;

(2)划出能体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语句或对某一事物的认识、看法变化的语句;

(3)如果是线索表达不够直白的文章,一时找不出头绪来,可从题干中提供的信息得到启示,然后再去寻找。例如:《大美之美》的第二段主要是以作者对西藏的山是否该种树的看法的变化为线索的。题干中先提供了作者的最初看法——“西藏的山上应多种树”,然后由此往下看,就会横容易地找到表示看法变化的语句。

(4)如果连提示性的语句都没有,文章又比较难懂,那就找出或概括出每段的中心句,然后筛选、归纳信息,梳理出文章的思路。例如:《心泉》第一题,要求写出对泉的感知和认识过程。第2段,从唐宋诗词中读到泉;第3段,在旅途中追寻泉;第4、5、6、7段都在写心中的精神之泉。能读到这些,答案就出来了。

3.组织语言表达。

一般来说,表达思路的短语或句子结构要整齐,尤其要根据提示的表达形式来写。例如:《沉默的竹笛》一题:全文以竹笛为线索,叙述了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填空。

渴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失望→平静

答案:兴奋(“喜悦”等) 伤心(“难过”等)

三、参考例文

拔掉那颗蛀牙

秦素衣

①她恨全家人。

②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③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④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⑤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

⑥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

⑦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⑧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⑨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

⑩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⑾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

⑿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

⒀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

⒁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

⒂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

请根据故事情节——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仿照下面的例子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地位尴尬,滋生仇恨→                           →                           

 答案:拼命读书(孤独求读),疏远亲情(充满仇恨或畸形抗争);医生指点,唤醒亲情(重温亲情)

 

二轮专题复习之八(赏析常见的写作手法,揣摩作用)

一、内容描述

文学作品阅读中辨别常见的写作手法,用规范的答题模式揣摩不同表现手法的作用,是一大难点。

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指文本中使用一些手法产生一定的表达效果,可以有多种呈现,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有: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

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

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作用: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

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作用: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二、教学建议

可以考虑3—4个课时,其中训练与讲评至少两课时。

教学指导中强化答题的基本环节要求,尤其是答题的模式。对写作手法题的表述可采用三段式:技巧、内容、效果。也就是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注意多角度,条分缕析。有些文段所显示的表达技巧不只一个,所起的作用(效果)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尽的,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出发,条分缕析,答得更全面更详尽一些。特别是在答赋分较高的概括性题目时,一定要设①②③等序号回答,这样清晰明白,显示了答题的深度和广度,也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另外,也要注意适当使用术语。要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写作手法的名称,如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对比、象征、反衬等;要了解一些常用写作手法的作用,比如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排比的作用是节奏鲜明,增强气势,便于抒情;第一人称真实,第二人称亲切,第三人称客观;要了解一些常用程式,如体现了什么,强调了什么,强化了什么,营造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还有深化了主题,点明了题旨等。

三、参考例文

访  兰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玩赏。父亲不但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又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便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

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原却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

“……”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野山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大了呀。”

“样子似乎是,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知道而欣赏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楚楚的有着它的性灵。”

我再也不敢去挖野兰了。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叹以前喜爱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

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大贡献了。”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

                                                        

1.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 文章主要写的是对”兰草”的欣赏、品评,可文题却用”访兰”而不用”赏兰”,为什么?

参考答案:

1. 描写兰草的生长环境,衬托野兰的高雅不俗;为后文赞美野兰作铺垫。   

2. “访”有寻求的意思,对兰草的寻访表明了“父亲”与“我”对兰草的高雅、纯朴品格的敬仰,同时用一“访”字,把兰草人格化,从而更突出了兰草的象征意义。

 

二轮专题复习之九(表达阅读感悟)

一、内容描述

表达阅读感悟类题目,开放性较强,可以说既容易得分,又比较难得到所有的分数。如果没有思想,乱答一气,或者脱离文本,自说自话,那得分恐怕比较困难了。利用好开放性和自由度是教学指导的关键。

表达阅读感悟时,需要强调文体意识,不同的文体,阅读感悟有不同的要求:文学作品的阅读感悟,要求结合体会思想情感、挖掘作品主题的阅读前提;议论文的阅读感悟,要求结合联系文本和生活实际谈感想、收获。文体的指向性不一样。

解答时注意两个思维阶段。一是三大环节。把握主旨,文章要表达什么意思,如果有链接材料,那么每则材料分别是什么意思;联系实际,结合生活实际,可能是写自己的学习、生活,也可能是写你掌握的来自生活的材料(但要看题干是否有这个要求,是怎么要求的);体会思考,我读了文章以后有了什么思考。二是一大关键。语言组织,把三大环节的内容综合起来,发生碰撞,连缀成文字,组织并理顺语言。

二、教学建议

可以考虑用1—2课时。重点在思考方法的指导,引导正确答题。

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因人而异,因文而已。需要强调几点注意事项:回答时要避开引用文中现成的语言,不能原封不动照搬;要兼顾链接材料,有时根据要求还要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要灵活,不能僵化,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从文本或每一则材料中提取关键词语或短语或者重要的句子,然后把这些词、短语、句子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好,写答案的时候把它用进我感悟到的文字中,就是比较完美的答案。

三、参考例文

心灵的天使

四川大地震以来,我一直沉浸在悲伤、感动和热血沸腾状态中,我一生一世也没流过这么多的泪水,我曾怀疑是自己老了,感情变得脆弱了,但我很快又否定了这种不自信。

中华民族是个多磨难、灾难深重的民族,过去读史书,对“多难兴邦”常常不能尽解。这一次的大地震,我经历了切肤之痛后,彻底懂得了它的内涵。

灾难对于人类,有时是不可抗拒的,灾难当然是坏事。但这次四川大地震,却使民族精神得以焕发出灿烂的光华,夸张一点说,起到了重塑我们民族精神的作用。磨难磨砺了坚强的意志,我们不能永远流泪,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不可摧毁的精神力量来支撑。

在这些寝食难安的日子里,我们每个人都在接受一个感动接着一个感动的精神洗礼。危难时刻见真情,灾祸面前见精神,且不说谭千秋那样的教师,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学生,以身殉职;且不说一家死难几十口,却强忍悲痛投入抢险救灾的武装部长;就说我们的孩子,就足以让你泫然下涕。一个小朋友被埋几十个小时,被营救出来,他还要求喝一瓶可乐,还要冰镇的,乐观而幽默,其坚忍不拔,哪里像一个孩子?在废墟里亮着手电筒看书的学生,向施救者行队礼的孩子,坚信“你们会来救我”的少女……让我们感动之余,你不感到这是我们祖国美好未来的展示和对善良不屈的中国精神的诠释吗?

这次救灾过程,也是感动我们自己、净化我们灵魂的过程,这一切都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是全民族的一场集体升华。

这次四川大地震使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生命的可贵,但更让我们感动的是生命的顽强。大地震震毁了家园,却震醒了民族精神,使我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的优秀民族精神不死,我们的高贵品格和我们神圣、美好的追求还延续在民族血脉中,我们拥有健康、美好的民族基因。全民族在灾难面前,重新用我们的尊严,用我们的一腔热血,点亮了民族圣火,擦亮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从这个意义上说,震撼心灵的不是地震,而是我们民族的自信力、凝聚力和一切被掩盖了的光芒。

不要说受难人群中母爱的闪光、师道的尊严,这些当然都体现了人性之光,我们有理由高唱生命的礼赞。

我流泪,我为地震中死难的同胞、过早逝去的孩子们;我流泪,为我们那些舍生忘死冲在救灾第一线的英雄们;我流泪,也为全民族如此空前的团结;我流泪,更为我们民族在大救援中感天地泣鬼神的壮举。

这是闪光的团结,是让国际上不得不对我们刮目相看的凝聚力、亲和力。就连那些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说三道四的人,不也都闭嘴了吗?此前还一直喋喋不休地纠缠西藏问题对我们发难的人,现在不也噤声失语了吗?面对气壮山河的13亿中国人,他们不能不生敬畏之心。

我们历来讲去恶扬善,这是道德准则,我们一直在寻找善良的天使,还用费力地去苦苦追寻吗?

记住吧,天使其实就在我们的心灵里。

                        

作者说“灾难当然是坏事”,但“起到了重塑我们民族精神的作用”。看来,坏事也能挖掘出积极的内涵,请联系生活积累,谈谈自己的看法。

提示:坏事有时不一定就是坏事,因为我们可以从中看清自己,更加了解他人的想法,为以后做人做事找到合理的人生准则。举例切合自身实际,能说明从坏事中汲取了正面的收获即可。

 

 

二轮专题复习之十(文言译句)

一、内容描述

文言译句,就是要求准确地用现代汉语表述文言句子的意思,是综合运用文言文基础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重要环节,是一个重点。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错误较多,往往不能准确翻译,也影响对文言文中其他试题的理解回答,因此又是一个难点。

学生的主要失误在于实词的翻译不够准确,落实不到位;有些字词漏译,尤其是古今有差别的词;直接用现代汉语组词成句,语言组织不够连贯、通顺。归因分析,一是积累的问题。积累是基础。学生没有多少文言文知识的有效积淀,不会识别判断文言语法现象(包括各种句式的判断,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此类活用等词义变化),不熟悉学过的文言文(包括诗歌),看到某个字词,不能迅速想起课内曾学过的含该字词的文言语句,迁移能力弱,从而容易产生错误。比如“见”,若能想到它可能是个通假字,想到“路转溪桥忽见”“风吹草低见牛羊”“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等诗文,将两种读音两种理解尝试一下,一般也就不会错了。二是理解的问题。理解是关键。要根据具体语境灵活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准确作答。现实情况是不少学生语境意识不强,对文言知识的掌握又不扎实,只能勉强回答,从而出现错误。可以要求结合上下文,通过猜读、尝试替代的方法去答题,减少失误。三是态度的问题。态度是根本。态度端正,习惯良好,有强烈的夺分意识,就能认真细心对待每一题,就能提高正确率,其中态度最要紧。翻译以后,如果能认真地读一读所翻译的内容,加以检查校正,就可以防止误译、漏译和曲译。

二、教学建议

可以考虑3—4个课时。强化译句的正确、科学步骤和思维方式,养成好习惯。引导学生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强化两个意识:

一是语境意识:要在整体把握文言文意思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去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然后再用尝试

的方法、替换的方法来验证答案。

二是采分点意识:做翻译题的时候,应该有踩点得分的意识,要洞悉命题者关键想考查你哪些地方。要

抓住翻译的两个关键点:一是关键词,二是特殊句。每一个知识点都会有采分点,应当注意逐一落实。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必须做到字字落实,对号入座。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译完后注意检查。

2.规范答题步骤:

一审:审清句中语法要点,找准采分点。在翻译之前,首先要审清文言文句中重要的语法现象。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抄下要翻译的文言句子,然后用笔将这些语法现象一一地圈注出来,以引起自己的注意。文言文中的语法现象指的是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和词语的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二切:将句子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逐一解释。

 三连: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释出的词义连缀成句。

 四誊:在逐一查对原句语法要点全部落实后,将草稿纸上连缀好的译句誊写到答卷纸上。在誊写过程中还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写错别字。

3. 加强有效积累:

要从根本上提高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最需要的还是要充分积累,有效积累。由于时间有限,最需要做好有效积累,在梳理文言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积累,熟悉课内文言课文,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迁移。

三、参考例文略。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wmgw/452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