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

2010级高三下期文综月考试题历史部分

| 点击:

【www.doubiweb.com--行政管理】

2010级高三下期文综月考试题历史部分

12.官僚制度是中国古代基本的行政管理形式。汉武帝时期加强对地方官僚监察、控制的措施是
A.推行郡县制     B.实行刺史制度
C.创设御史大夫   D.铲除异性诸侯王,稳定边疆
13.1789——1792年,法国社会的初步改造主要表现在
①实行君主立宪制    ②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
③结束了君主制度    ④取消教会特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④
14.在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英国和法国先后出现过克伦威尔的护国政治和拿破仑帝国统治。它们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     B.资产阶级民主发展不够充分
C.防止封建王朝复辟的需要     D.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的需要
15.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以下历史事件和现象,不属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是
A.明朝时期中国人的食谱发生变化
B.欧洲市场上出现了烟草、可可等新的商品
C.欧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D.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
16.1933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并遵守本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相对过剩。这实质上是
A.禁止工业企业进行自由竞争      B.政府运用“有形的手”干预经济
C.工业企业按国家计划进行生产    D.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17.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这里“三个最先进的国家”是指
A.英法美  B.英美德  C.法美德  D.英法德
18.下列关于华盛顿会议召开时国际形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B.美英日海军军备竞争激烈
C.美日在亚太地区矛盾尖锐     D.日本利用战争时期独霸中国
19.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  ,并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在
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国民革命时期
20.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21.哥白尼日心说虽被后来的科学发展所扬弃,但人们仍然视其为一场“革命”。这是因为它
A.撼动了中世纪神学基础,显示了挑战权威的态度
B.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提出了研究自然的新方法
C.概括了宇宙运动规律,指引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向
D.开辟了天文学新领域,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22.1960年底,毛泽东大力提倡调查研究,并于次年亲自深人农村调查。其目的是
A.推动土改的实行      
B.了解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实际成就
C.决定是否在农村推行人民公社体制   
D.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倾向
23.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
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

 

37.(32分)正确处理富民与强国的关系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
材料二 (唐太宗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邱肆贸易者,罢(取缔)之。                             ——《唐会要》卷86
(1)材料一蕴含的治国思想是什么?(2分)材料二反映了当时吏治存在什么问题,政府
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材料二与材料一之间有何内在联系?(2分)
材料三
清末“新政”较之洋务运动更能体现学习西方的决心与实效,  更具有社会转型的色彩。其计划不可谓不庞大,改革的速度也不可谓不快,但练新军也好,办实业也好,兴学堂、派留学也好,还有各地办警政、地方自治、各类调查与选举,样样需费,而且非有巨额投入不可。对于连支付赔款与借款都不堪重负的清皇朝来说,经费问题就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
——摘编自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2)根据材料三对新政的认识,指出清政府推行新政的目标及其面 临的实际困难。(4分)结合图10分析,清政府为克服困难采取了什么措施,这种措施导致当时舆论对清政府产生了怎样的看法,这种舆论产生了何种影响?(6分)
材料四 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社会贫富悬殊拉大,劳动者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的呼声逐日高涨。为此,发达国家推行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以使贫困人口和由于各种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得到最低的生存保障。这一制度被称为“福利国家”制度。二战以后,“福利国家”在西欧日渐完美,在很大程度上起了稳定社会情绪的作用。这样的“福利国家”必然占用相当大的财政预算,而人民对福利政策不仅已经习惯,而且不嫌其多,只嫌其少。至80年代,“福利国家”的弊病已明显化。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严重地妨碍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高新科技的投入。
——摘编自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
(3)根据材料四,概括“福利国家”产生的历史根源和作用。(5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二战后“福利国家”日渐完善的主客观条件,并揭示“福利国家”遇到的难题。(6分)
(4)依托上述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就富民与强国的关系问题谈谈你的主张,并举出史实论证你的观点。(3分) 

 


39. 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相继走上近代化道路,而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却败于日本。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换中国,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
率使团于1868年2月至1870年10月访问了欧美11个国家。该使团以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朗中孙家谷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英国使馆翻译柏卓安、法籍海关税务司德善为左右协理,经蒲安臣使团交涉,美英等国表示对华将采取“节制和温和”的政策。志刚等人还记载了出访的行程和外国的风土人情。使团回国以后,由于人微言轻,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会么影响。
1871年12月至1873年9月。日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求知识于世界”派岩
仓使节团访问欧美12个国家。该使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允、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芳国副使。岩仓使节团在修约方面虽然没服得进展,却考察了政府机构、议会、法院、公司、交易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学校、报社和福利设施,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摘编自王绍坊《中国外交史》、伊文成等主编《明治维新史》等
(4)中日两国使团的出使目的、成员组成有何不同?由此分析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态度。(10分)
(5)联系两国使团出访的史实,运用所学知识,比较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主要差异。(10分)
2010级高三下期文综月考试题
历史参考答案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B B D C B D A C C A D C


37.(1)思想:富民思想(2分,其它言之成理的表述均可相应给分)。
问题:官吏经商(2分);措施:颁布命令禁止官吏经商(2分)。
联系:材料二是材料一治国思想的具体实施(2分)。
(2)目标:学习西方,实现社会转型(2分)。困难:经费不足(2分)。
措施:增收捐税(2分)。  看法:清政府压榨人民(2分)。
影响:加速清朝灭亡(2分,或加速新政失败)
(3)历史根源:工业革命的发展;贫富差距加大劳动者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3分)。历史作用:缓和社会矛盾(2分)。
主客观条件:资本主义国家汲取历史教训;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4分)。难题:
人民过于依赖福利制度,国家财政不堪重负(2分)
(4)主张(1分);用史实论证(2分)

39.
(4)中国为了劝阻列强“修约”,防止其扩大侵略权益;日本为了与列强修改不平等条约,向西方学习。中国聘用外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为中下级官员;日本以本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为明治政府要员。晚清政府重视不够,被动应付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明治
政府高度重视,主动适应近代化要求。
(5)中国学习西方主要限于器物层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中国近代化的倡导者是洋务派;
日本的近代化以明治政府为主导。中国未实现预期目标;日本基本完成了向近代社会
的转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wmgw/475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