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书

遵义四中2009-201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

| 点击:

【www.doubiweb.com--任务书】

遵义四中2009-201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

2010 4 2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1.1917年二月革命后,列宁提出了俄国的根本任务,这就是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建立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B.革命的成果应掌握在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手中
  C.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D.拒绝临时政府继续参加帝国主义战争的命令
2.十月革命不发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发生在经济较落后的俄国,最主要的原因是
  A.沙皇专制腐朽落后                             B.经不起世界大战打击
  C.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D.有1905年革命的“总演习”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这里的“特殊历史条件”包括
①国内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②俄国处在帝国主义战争状态
③俄国相对落后贫困       ④巩固苏维埃政权是最重要的任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史实中,最能说明苏联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的是
  A.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B.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C.对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进行批判                    D.肃反运动扩大化
5.凡尔赛和约哪方面的规定,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的一次分赃会议
  A.军事问题             B.赔款问题            C.领土问题         D.殖民地问题
6.《九国公约》规定“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可见华盛顿会议对中国的影响是
  A.肯定了中国的独立自主                       B.维护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C.加深了中国与美国的矛盾                     D.肯定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
7.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使帝国主义在东西方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调整,国际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决定因素是:
A.列强实力对比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B.列强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体系都比较满意
C.两种制度的矛盾尚未激化        D.帝国主义国家都致力于恢复经济
8.罗斯福新政规定实行“以工代赈”的主要目的在于
A.增加就业机会      B.刺激消费和生产       C.改善工人生活         D.稳定社会秩序
9.有人称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美国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看法的共同缺陷是
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 ②没有看到政策仅在一定限度内调整
③只看到政策引起直接的、表面的变化 ④没有从发展的、辩证的角度分析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10.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在欧洲采取的政策不包括
   A.反苏          B.中立          C.势力均衡        D.绥靖
1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破产的根本原因是
   A.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B.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C.体系建立时就埋下了新的矛盾隐患  D.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
12.下列事件中最集中地反映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矛盾和斗争的是
   A.德国国会纵火案                 B.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
   C.日本制造华北事变               D.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13.1939年8月,希特勒私下称:“让我们把这一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看作是确保我们后方的东西吧”,“目前苏联并不危险……只有当我们在西欧的行动自由时,我们才能反对苏联。在以后的一两年中,目前的局面将继续存在。”这表明德国签约的首要目的是
   A.在未来的战争中免于两线作战    B.防止苏联与英法构筑集体安全体系
   C.在突袭波兰时避免与苏军冲突    D.首先攻占西欧,为将来进攻苏联做准备
14.英国对德政策发生根本变化的转折点是
   A.英国对德宣战      B.不列颠之战开始      C.丘吉尔任首相      D.大西洋会晤
15.20世纪,大国之间靠牺牲他国利益达成协议的有
①《布列斯特和约》②《九国公约》③慕尼黑协定④雅尔塔秘密协定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③④
16.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共产国际“七大”召开          B.《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C.《大西洋宪章》发表            D.《联合国宪章》签署
17、二战期间,各大战场发生转折的先后顺序应为
①苏德战场   ②北非战场   ③太平洋战场   ④中国战场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18.二战中,英美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标志是
   A.英美发表《大西洋宪章》            B.英美联合取得北非战争的胜利
   C.英美在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南部登陆    D.美英发动诺曼底战役
1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
   A.确立了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    B.美苏按照实力划分势力范围
   C.打破了大国操纵世界的局面    D.重建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变化的最大特点是
   A.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独占鳌头  B.苏联军事政治力量壮大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
   C.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  D.国际关系格局演变为美苏两极
21.战后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在发展中存在的最大隐患是
   A.与苏联的关系有不稳定性     B.照搬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国内旧势力的残余还异常强大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极力进行经济渗透
22.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
   A.是“金元外交”政策的延续    B.引诱东欧各国摆脱苏联控制
   C.帮助欧洲经济复兴            D.以经济手段扶持和控制西欧
23.世界现代史上,联邦德国、日本、新加坡三国经济崛起的相同因素是
   A.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B.利用越南战争对经济的刺激作用
   C.注意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    D.具有实行非军事化的有利条件
24.1960年西亚国家发起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其主要目的在于
   A.发展石油工业        B.联合发展石油化学工业
   C.垄断国际石油市场    D.摆脱西方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
25.两次世界大战最大区别在于
   A.规模与影响    B.败坏性与后果    C.大战爆发的原因    D.大战的性质
26.在苏联解体过程中,改变苏联国内政治力量对比的重大事件是
   A.苏共中央全会决定实行多党制    B.《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
   C.“八一九”事件                D.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立
26.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
   A.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              B.世界经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
C. 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第三世界的经济掠夺
27.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
A.两极格局的崩溃                 B.新的政治军事大国的出现
C.第三世界的崛起                 D.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28.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四五十年代开展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本家的利润大幅度增长,就业率较高,失业率较低,物价上涨速度较慢,劳动人民的物质生活状况有了相当改善,这说明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经济地位已发生变化
   B.科技对资本主义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作用越来越大
   C.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已得到解决
   D.科技转化是资本家获利润的源泉
29.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不同之处是依靠:        A.提高劳动强度                      B.降低体育劳动强度
C.改进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          D.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0.下列各项与经济全球化不具备有相互关系的是
A.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B.区域经济集团化
C.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D.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二、材料解析题(共两个小题,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引自1938年10月3日张伯伦在下院的辩论词:“自从我担任目前职务以来,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欧洲的绥靖,……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是最后的,说不定还是最危险的一个问题。既然我们走过来了,我觉得可以沿着这条通向稳定的道路继续前进了。”
材料二:引自1938年10月5日丘吉尔在下院的辩论词:“这是我们迄今体验到的最严重的后果。由于我们五年来所做的和没有做的一切所造成的结果……五年孜孜以求尽量不抵抗路线的结果,五年英国势力不断退让的结果……我们处在一场降临于英国和法国的最大灾难面前。”
材料三:引自1939年1月5日希特勒与波兰外长贝克的谈话:“德国在任何情况下都关心维护一个强大的民族主义的波兰,……一支强大的波兰陆军的存在意味着大大改善德国的处境;波兰部署在俄国边界一侧的陆军师节省了德国相应数量的额外的军事开支。”
材料四:引自1939年3月8日希特勒在德国政、经、军界重要人士会议上的讲话:“……布拉格的情况是不能容忍的。……然后将轮到波兰。……至于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它们当然属于德国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空间。……到1940年和1941年德国将一劳永逸地同自己的宿敌──法国进行清算。……当法国被击败后,德国能轻而易举地确立对英国的统治,……我们将以英法两国在美洲的领地为基地,同美国……进行清算。”
材料五:引自1939年8月22日张伯伦致希特勒的信:“……不论德苏协定属于什么性质,它都不能改变英国对波兰所承担的义务,……并且决心加以履行。……我希望向您重申我的信念: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战争将是所能出现的最大灾难。……我看不到德波之间有什么问题不能够以及不应该通过和平手段得到解决。我们已经准备并将一直准备协助创造条件来进行这种谈判……”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这是由于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而引起的辩论?(2分)张伯伦和丘吉尔的观点有哪三点不同?(6分)
(2)比较材料三和材料四,①其中哪一个材料给了张伯伦和丘吉尔的辩论以最好的回答?(2分)②那么,另一材料又可以说明什么问题呢?(4分)
(3)比较材料五和材料一,材料五说明了什么?(4分)
(4)根据所学知识以及材料内容,对绥靖政策进行评价(要点提示:应包括绥靖政策产生的原因、发展经过、结果,教训等)。(7分)
32.有观点认为:“美国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两次社会革命、两次科技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试结合史实论证这一观点。除上述因素外,促使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还有哪些? (15分)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wmgw/479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