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总结

反思:如何让图书漂流更有序

| 点击:

【www.doubiweb.com--活动总结】


反思:如何让图书漂流更有序  


转眼“图书漂流”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进行了两个月,从刚开始的向小朋友、家长


发出号召,到漂流的正式进行;从图书漂流、记录方式的思考与探索,到在实际操作


中一次次的调整;孩子们在这过程中,也从懵懵懂懂地跟随老师的指示参与其中,到


如今的规则明确、参与主动,一切都在序列性操作中逐渐思路清晰,流程了然。在此


过程中,我思考了如下问题,同时也获得了一些体会:


一、“图书漂流”活动的适宜性思考


大、中、小幼儿有明显的年龄差异,管理能力差异,也有对图书感兴趣程度的差异,


小班幼儿相对来讲,自我管理能力、管理物品的能力相对较弱,主要是在老师的指导


、家长的引导下完成了每一次的阅读活动。所以,是否可将该活动的漂流形式改为在


班内的每一规定时间内进行,这样就减去带回家又带来的一系列手续,教师也可以根


据幼儿的兴趣适当选择部分图书在集体中进行讲述,既有利于引起幼儿对该图书的兴


趣,也有利于教师对幼儿阅读状况的深入认识,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此外还减轻


了幼儿保管图书的任务,减少了图书的损坏几率。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玩具”相对“图书”来讲,“漂流”的兴趣必定更加浓厚,他


们可以在自我感兴趣的内驱力下更为积极地参与此项活动。同时,保管意识、分享意


识、及时借还的意识都能在此基础上顺理成章地进行培养。虽然同样是“漂流”,但


是两个项目队幼儿的吸引力有着极强的差异。


建议今后可尝试在小班进行玩具图书的班内分享,在中班可进行“玩具漂流”,在大


班再进行“图书漂流”。


二、“图书漂流”活动的组织形式思考


所谓“图书漂流”,最大的优势在于资源分享,在于同伴相互分享的过程中既能体验


到“付出”的快乐,也能体验到与同伴互动的亲情。在此过程中,“图书漂流“的组


织形式起到了对该项活动的决定性指导意义。既为“漂流”,则有序保管图书、爱惜


他人的图书、关注自己的图书等都是在此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所以,在组织过程


中我们设计了几个基本流程:介绍本次图书阅读的情况(如与谁共读、你有没有特殊


的感受与同伴分享等)——归还图书,请主人检查本次借阅的保管情况,如有损坏及


时提出——请个别幼儿讲述并推荐自己的图书——自主借还,教师记录。


其中,第一个程序,旨在让幼儿分享阅读心得;第二个程序,旨在相互监督保管物品


的情况,增强主人关注自己物品的意识;第三个程序,旨在鼓励幼儿大胆向大家推荐


自己的图书;第四个程序,旨在通过自主借阅增强自主参与活动的意识;教师将幼儿


的借还情况记录在表格中,旨在清晰地了解幼儿的借还情况,并能够通过表格清楚地


了解一段时间内幼儿的阅读量。


转眼孩子们即将升入大班,相信在未来的“图书漂流”活动中,幼儿的自主意识一定


更强,阅读意识和能力一定也会随着“漂流活动”的延续而逐渐增强,并且会更好地


体验到图书分享所带来的快乐。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wmgw/50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