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doubiweb.com--活动总结】
小班音乐游戏:碰一碰
教材简解:
《碰一碰》这首歌曲表达了朋友与朋友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友好的情感,歌词浅显易懂,动作简单有趣,非常适合小班开展教学活动。设计此活动的目的,旨在通过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创编用身体的各个部位与同伴相互“碰一碰”来进行游戏,使幼儿在好玩、有趣的音乐游戏中主动与他人交往,强化幼儿之间的友好行为,体验与同伴默契合作、友好交流的美好情感。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对歌词进行动作的演绎,体验与同伴碰身体各个部位的快乐,初步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地发展。
目标预设:
1.理解“碰”的动作,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创编不同的与朋友相碰的动作。
2.歌曲结尾处,能按指令迅速作出反应,有节奏地与朋友碰四下。
3.通过参与音乐游戏,培养初步的合作精神。
重难点:
1.熟悉歌曲,创编“碰”的动作。
2.歌曲结尾处按指令迅速作出反应,有节奏地碰四下。
设计理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与创编,接纳来自孩子们不同的“碰”的动作,鼓励他们大胆表演,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设计思路:
音乐游戏是幼儿游戏活动中的一种,它将音乐活动的内容以游戏的形式展现,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创编动作,从而更能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游戏化的活动中得到艺术的享受,在情感上获得美的陶冶。在本次活动中,教师以图片展示法、游戏法、动作演示法为主,让孩子们通过想象、创编、表演等手段,在与同伴合作游戏的过程中,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找朋友》《碰一碰》音乐;自制PPT课件:4幅鼻子碰鼻子的图片,碰小手、眼睛、耳朵、嘴巴、屁股等图片各一幅。
2、选取18名幼儿,将座位排成半圆形。
3、幼儿已学过音乐游戏《找朋友》。
教学过程:
一、音乐游戏《找朋友》,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师:宝宝们,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呢?
幼:有,我的好朋友是XXX……
师:那我们一起去找朋友吧!
2、播放《找朋友》的音乐,师幼边唱边去找朋友:找找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点点头,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重复玩3~4次)
(评析:教师将《找朋友》原歌词中的“敬个礼”换成了“点点头”,浅显易懂,幼儿容易接受。小班孩子还没有学会跑跳步,于是,在找朋友时,老师指导幼儿边拍手边走步。减少难度之后,幼儿对“找朋友”游戏更有兴趣了。通过“找朋友”游戏,激发了幼儿渴望与好朋友之间互相亲近的愿望,为下面的活动做了铺垫。)
二、音乐游戏《碰一碰》
(一)感受“碰”的动作。
1.师:刚刚我们找到好朋友之后和好朋友做了什么呀?(点点头,握握手)那,除了点点头、握握手,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动作表示和好朋友很友好呀?
幼1:扭屁股。
幼2:亲一亲。
师:亲一亲就是小嘴碰小嘴,我们一起来做一做,轻轻地和旁边的好朋友碰一下小嘴。(教师念:小嘴碰小嘴。并示范:嘟起嘴,亲一下。强调:要轻轻地碰)再来一次。
(评析:此环节的内容是随机的。在日常生活中,妈妈喜欢宝宝就会亲一下宝宝,因此,幼儿回答了“亲一亲”,他们觉得这是和好朋友表示友好的动作。如果幼儿回答碰其他地方,那么老师就和幼儿做其他动作,主要让幼儿感受一下“碰”的动作。)
(二)熟悉歌曲,有节奏地“碰”。
1.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碰一碰》。(请幼儿说一遍歌名)我们一起来听听歌里唱了些什么。(幼儿完整倾听歌曲)
2.师:你听到了什么呀?
幼:找一个朋友碰一碰;鼻子碰鼻子……(因为前面有了“碰”的经验,所以,宝贝们一下就把歌词说出来了。)
3.教师清唱一遍。
师:小朋友听得真仔细,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这一次要请小朋友看一看电脑里的宝宝碰了几下鼻子。(教师边唱边表演:前面两句边唱边拍手,后面两句双手叉腰点头,尾奏处教师点击电脑画面,出示四幅鼻子碰鼻子的图片。)
4.师:看看宝宝碰了几下鼻子呀?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幼:四下。
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老师说“鼻子碰鼻子”的时候两手叉腰、点头,然后碰四下鼻子。(老师念:鼻子碰鼻子,1 2 3 4。幼儿做。强调:碰四下)再来一次。(幼儿可以一个人做动作,也可以和旁边的好朋友做。)
5.听着歌曲完整表演:前面两句边唱边拍手,后面两句双手叉腰点头,尾奏处碰鼻子四下。(幼儿在自己的座位上)
(评析: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引导幼儿在熟悉、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学习游戏的玩法,重点掌握尾奏处碰四下。)
(三)学习游戏玩法,创编“碰”的动作。
1.师:宝贝们表演得真不错!现在请你们到中间来,找一个空一点的地方,我们来玩碰一碰的游戏吧。
2.播放歌曲,幼儿玩游戏。
(评析:前两句歌曲结束,还有几个宝宝没有找到朋友,需要老师帮助。)
3.再来一遍。提醒幼儿在第二句的“找一个朋友碰一碰”结束时就要找到好朋友,然后和好朋友面对面叉腰点头。
4.师:宝贝们和好朋友一起坐下来休息一下。好朋友之间除了可以碰鼻子,还可以碰身体的哪些地方呀?
幼:眼睛,耳朵,小手,头,屁股……(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师:这些呀都是我们身上的宝贝,我们碰的时候一定要轻轻地、有节奏地碰四下。现在我们来试一试,老师说到什么,你们就碰什么。(老师说:小手碰小手,头碰头……幼儿能立刻做出反应,教师可适时提醒并给予纠正。开始几个教师可喊口令提醒一下,后面让幼儿自己做)
(评析:这一环节主要引导幼儿进一步熟悉游戏玩法,然后创编“碰”的动作,并能按指令迅速作出反应,有节奏地与朋友碰四下。这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环节,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碰”的身体部位,在幼儿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再帮助幼儿梳理经验,归纳各种“碰”的方法,突出了“以幼儿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引导语“这些呀都是我们身上的宝贝,我们碰的时候一定要轻轻地、有节奏地碰四下。”不仅让幼儿学习了正确地、有节奏地做动作,同时隐含了自我保护、友好交流的教育。)
(四)幼儿起立,找一个空的地方,完整游戏。提醒幼儿听好老师的指令,老师说碰哪里,就要马上和好朋友碰四下。
三、结束,小结
师:今天我们和好朋友玩了碰一碰的游戏,真开心。时间不早了,我们和好朋友手拉手回教室吧。(幼儿在《找朋友》的音乐声中手拉手回活动室。)
教学反思:
音乐游戏《碰一碰》表达了朋友与朋友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友好的情感,歌词浅显易懂,动作简单有趣,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整个活动以音乐游戏贯穿始终,各环节衔接自然、巧妙。开始部分,教师以“找朋友”游戏导入,即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又为后面的环节做了铺垫。整个活动中,教师能突出重难点,通过感受、倾听、游戏、创编等,充分调动幼儿“玩耍”“碰触”的热情,同时对身体各部分的名称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在幼儿自己创编“碰一碰”的动作中,由于教师的提问与提示均具有开放性,因此幼儿表现得很积极,很投入。
活动过程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是孩子们的游戏伙伴,真正做到了师幼的有效互动。但有的孩子还不能很好地把握音乐节奏,不能在前两句结束时及时找到朋友。教师在活动前可以先让幼儿熟悉音乐,这样游戏的效果会更好。
附:
歌曲: 碰一碰
1=C 2/4
(1 1 3 4 | 5 5 3 | 4 4 2 2| 1 — )
1 34 | 5 3 | 6 4 | 2 - | 1 34 | 5 3 | 4 2 | 1 - |
找 一个 朋 友 碰 一 碰, 找 一个 朋 友 碰 一 碰。
4 4 | 6 - | ×× ×× | × 0 |
碰 哪 里? ×× 碰× ×。
1 1 3 4 | 5 5 3 | 4 4 2 2 | 1 - ||
(做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