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论文

2014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试题汇编

| 点击:

【www.doubiweb.com--综合论文】

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整理:议论文阅读
嘉祥第四中学      曹秋红
2014年十堰市(二)阅读《品味瑕疵》,根据要求回答后面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品味瑕疵
①我国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谚语,英谚也有“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之说。由此看来,任何事物都有缺点,都有瑕疵。如何对待这些瑕疵,却因人而异:有些人斤斤计较,换得的是不满和不快乐,而有些人却学会品味瑕疵,从而收获了很多。 
  ②瑕疵铸就了别样的美。最美女神维纳斯,成就其美的,不是无瑕绝伦的美貌,不是艺术家高超的技艺,而是一双无法修复的手臂。两只残缺的手臂,却激发了人们无穷的想象力,从而成就了一种撼人心魄的艺术美。月缺是瑕疵,但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那一弯如钩的月,却把李煜的国破家亡之恨、孤独寂寞之情渲染得如此传神,从而写出了深深触动我们内心的凄清之美。正是瑕疵,酝酿出这些别样的风景。
  ③瑕疵也能超过完美,创造奇迹。在美国有个叫拉里恩的玩具商人开办了一家玩具娃娃公司,设计了一个可爱的娃娃名为Bratz,却总是无法超越完美的经典——诞生于1959年的芭比。当他为此苦恼时,他那只有7岁的孩子不小心把几滴墨水溅到娃娃脸上,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对这个脸上有瑕疵 的娃娃,孩子反而更喜欢了。“你不觉得他跟我很像吗?看他那一脸的雀斑,很可爱!”他的孩子指着娃娃脸上的污渍说。拉里恩得到启发,大胆地设计了有五位成员的娃娃组合,最主要的是她们脸上都有一些雀斑,这就是如今的Bratz。经过十年的发展,拉里恩用持续市场销量说明了Bratz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玩具娃娃。美国《时代》杂志这样评价说:“拉里恩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用瑕疵超越了完美的经典!”
  ④品味瑕疵,能战胜挫折,获得更大成功。司马迁身受大刑之辱,成为了他人生中抹不去的瑕疵,可他并没有因此消沉,却将此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奋笔疾书,夜以继日,终于完成了《史记》而声誉斐然。卓别林因为相貌丑陋而被很多工作拒绝,但在喜剧方面逐渐显露出了他的优秀之处,从此,一位著名喜剧大师诞生了。正是他的瑕疵成就了他的事业。然而也有一些人却不是这样,比如一些运动员在自己事业上升时期,为了有个完美的结局,想方设法回避该有的挑战,早早结束运动生涯,失去了获得更大成功的机会。因此,有时瑕疵虽然使我们的人生不完美,却激发出更大的能量,绽放出更美丽的花朵。
  ⑤尼采说:“追求完美是正常而有缺憾的人性。”允许瑕疵的存在,是人生淡然的大智慧。学会品味瑕疵,才能感受到不完美的完美,才能创造奇迹,才会收获更大的成功。
15.阅读全文,请你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16.下面是对本文的有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引用两句谚语,目的是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会有瑕疵,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些瑕疵,从而逐步走向“完人”。
B.用最美女神维纳斯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两只残缺的手臂,产生了撼人心魄的艺术美”这个观点。
C.本文采用“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的论证结构,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D.第③段的事例说明了一个道理:有瑕疵的玩具,就能超越完美的经典。
17.第④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你指出一种,结合具体内容,谈谈它的作用。
                                                                              
18.我们生活当中也会有 “瑕疵”,你肯定有感受。请你举出一例,运用文中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二)(12分)15.(3分)学会品味瑕疵,能够收获很多。(句式符合论点表达要求,观点正 确即可;若直接抄写全文最后一句,给2分)。     16.(3分)C
17.(3分)(1)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司马迁身受大刑之辱后激励自己,完成了《史记》而声誉斐然的例子(卓别林因为相貌丑陋而工作遭拒绝,最终成为著名喜剧大师),证明了“品味瑕疵,能战胜挫折,获得更大成功”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真实,更具说服力。    (2)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司马迁、卓别林两个例子与一些运动员过早退役的事例加以比较,突出强调“品味瑕疵,能战胜挫折,获得更大成功”的观点,使文章内容更全面,论点更鲜明。(指出论证方法1分,谈作用2分。以上两点答出任一点、意思对即可;只答论证方法给1分)
18.(3分)答案略。(举例恰当1分,运用文中的观点合理分析2分。)
2014辽宁省丹东市(四)阅读下面语段,回答34—38题。(请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共16分)
成功的秘诀
⑴古往今来,成功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采撷成功的花朵,是芸芸众生共同的追求。那么成功的秘诀是什 么呢?有人认为,成功要有鸿鹄之志;有人认为,成功要得到命运的垂青……其实,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⑵自信是对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念。坚信“有志者,事竟成”的项羽,做出了破釜沉舟的壮举,孤军突进,一举击溃秦军主力,创下“百二秦关终属楚”的军事神话。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仕途失意后,用全部 才情打造了一个浪漫瑰丽的诗歌世界,流芳百世,光耀千秋。坚信不走寻常路才有光明前途的李娜,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职业化的道路,一路走来,先后在法网和澳网封后,彻底打破了欧美选手对四大满贯赛事的统治局面,成为亚洲网坛一姐 。坚信付出终有回报的阿宝、“大衣哥”、“草帽姐”勇敢地登上了央视舞台,借助星光大道这一平台,成为家喻户晓的草根明星。必胜的信念为人插上了飞向成 功之巅的翅膀。
⑶自信是对目标执着的追求。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当一个人执着于一个目标,并脚踏实地不懈奋斗,他一定会收获辉煌的成功,至少会书写一段无悔的人生。正如居里夫人曾对友人所说的那样,“我们必须要有恒心……无论代价有多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为了改变新中国的贫油面貌,李四光风餐露宿,披荆斩棘,足踏千山,脚涉万水,风尘苦旅30载,相继发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多处油田,并成功预见了今天正在开发的新疆大油田,成为共和国杰出的地质学家。为了解决亿万生命的吃饭问题,袁隆平废寝忘食、潜 心钻研,以稻田为家园,视秧苗为亲人,白首不坠青云之志,浮华难动济世之心,为中国和世界粮食生产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了弘扬雷锋精神,建设和谐中国,郭明义几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对工作一丝不苟;无私奉献,为他人雪中送炭。在他的感召下,雷锋精神在大江南北薪尽火传,而他也成了人们心中一座巍然的丰碑。所以,若想成功就得坚韧执着,就要忠于自己的梦想。
⑷历史上无数成功的事例和经验证明了自信之于成功的重要,然而,盲目的自信是自负,要不得。前秦苻坚,过于自信,刚愎自用,导致80万大军在淝水之战中惨败,他自己也身中流箭,仓皇逃回北方。骄傲自满,毫无自知之明,怎能不吞下失败的苦果?真正的自信,应当建立在对自己、对他人、对时势清醒认识的基础之上。
⑸青年朋友,愿你选定目标,坚定信念,锲而不舍地去奋斗,早日踏上成功之路。
(原文有改动)
34.请找出选文的中心论点,写在答题卡上。(3分)
35.选文第⑵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36.请为选文第⑵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3分)
37.简要分析选文第⑶段的论证思路。(4分)
38.选文第⑷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四)议论文(共16分)
34.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3分)
35.举例论证。(1分)举项羽、李白、李娜等人的事例,具体有 力地论证了“自信是对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念”的观点,(1分)进而有力地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1分)
36.所补充的论据能够证明论点,语句通顺,内容表达准确即可。(3分)
示例:坚信中国人也能在世界田径赛场上扬眉吐气的王军霞,坚定信念,驰骋赛场,不仅打破了世界记录,还获得了世界田径最高荣誉——欧文斯奖。
37.首先提出“自信是对目标执着的追求”这一分论点,(1分)然后采用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进行证明,(2分)最后收束本段,强化这一分论点。(1分)
38.论证了“盲目的自信是自负,要不得。”(1分)对上文进行了补充论证,使论点更明确,论证更严谨。(2分)

2014年山东省烟台市   (二)现代文阅读Ⅰ(9分)
嫦娥探月有什么作用
①嫦娥落月,玉兔巡航。神话在这一刻变成现实,“中国制造”在月球上留下自己深深足印。几十年前,当化学家欧阳自远拿到美国赠送给中国的0.5克月球岩石样品时,小心翼翼又激动不已,像是捧着唐僧从西天取回的无价真经。而现在,整个月球向中国人打开了大门,它是质量超过了7000亿亿顿。
②登月同我们有什么关系?”在几乎所有电视、网络直播的现场互动中,问得最多的,还是这个老问题。(   a  )是出于个人的好奇,还是体现对公共财政支出的监督,人们(  b   )有资格有此一问。毕竟,对于社保、医保标准都还不高的普通中国人来讲,探月工程的投入绝不是一个小数目。
③“你要做的这些有什么用?”即使是在财力雄厚的欧美,几十年的科学生涯中,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同样无数次地被这样问起。他事后的总结,很是耐人寻味:“我有一个‘理论’,绝对正确,可以告诉大家。在加速器实验的发展史上,过去50年里面,尽管我们为了获得经费,要写一个申请报告书,设定一个目标,说服政府的人投钱做加速器实验,可是往往实际的发现跟原来的目标根本没有关系。”
④“你要做的这些有什么用?”即使是在财力雄厚的欧美,几十年的科学生涯中,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同样无数次地被这样问起。他事后的总结,很是耐人寻味:“我有一个‘理论’,绝对正确,可以告诉大家。在加速器实验的发展史上,过去50年里 面,尽管我们为了获得经费,要写一个申请报告书,设定一个目标,说服政府的人投钱做加速器实验,可是往往实际的发现跟原来的目标根本没有关系。”丁肇中说的是实话。
⑤开发利用月球矿产、能源资源,开发超高真空、弱重力、无磁场的特殊环境,建设更遥远空间探测的前哨站与中转站……这些都是探月工程的目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⑥网际网路据说就是阿波罗登月的副产品,因为科学家需要把休斯敦宇航中心的电脑联接起来,共享信息。核磁共振、激光通讯、液晶电视和我们如今须臾不能离身的手机,也都是从载人登月的需求拉动中找到了突破的动力。而这一切,自然都没有写进阿波罗计划的立项报告,作为可行性分析的重要依据。
⑦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道管理学考题:在重要而紧急、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不紧急也不重要的四类事情中,应该优先处理哪一类?人们通常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重要而紧急的事,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恰恰是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需要最为认真地对待。因为它的名字叫战略布局。
⑧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863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都属于事关长远的战略计划。它们的意义,尽管最终会关涉未来的日常生活,却很难用柴米油盐酱醋茶来形容。也因为它们常常需要耗时数年乃至十数年才能见到成效,任何短视的考量,都可能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⑨记得上世纪末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之初,中国要不要承担人类基因测序1%的任务,我们有过不小的犹豫。即使这一任务完成之后,也在科学界内部引发了不少争议。在当时条件下,大多数人觉得基因测序属于投入巨大却难有产出的公益基础研究,中国人干这活儿是当冤大头。正因如此,担此大任的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在业内备受排挤,直到今天还有些抬不起头来。
⑩有所为,有所不为,是创新战略的基本原则,但它绝不是面对机遇无所作为的借口。看准大方向,及时布局,伏设奇兵,敢于投入,敢于拼搏,敢于坚持,敢于胜利,这才是战略家的气魄和智慧。
15.在第②段的括号处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a               b              
16.本文第①段写欧阳自远的事例,其作用是                (2分)
17.文章第⑤段和第⑧段都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分别从      和    两个方面论证了嫦娥探月工程的 意义。(3分)
18.文章通过论说“嫦娥探月有什么用”。阐明了            的道理。(2分)
15.无论(不管、不论) 都16.证明探月有极高的科研价值。17.举例论证(摆事实) 现实意义(或“意外的收获”) 战略布局(或“战略计划”) 18.(创新战略)要看准大方向,及时布局,伏设奇兵,敢于投入,敢于拼搏,敢于坚持,敢于胜利。
2014年四川省乐山市四、议论文阅读   (12分)
“舌尖”上的争议
常江
①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开播,最终变成了一场全民狂欢。所谓树大招风,与第一季几乎是一边倒的赞美相比,第二季争议颇多。最大的争议有两个。一是食物与故事之间的关联性。不少观众批评该片在一味用痕迹明显的故事 大肆煽情的同时,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主题:食物。一些食物被指做法错误,一些食物匆匆登场又匆匆离场,令人直呼“看都没看饱”。第二个较为隐晦,不少观察者和评论者认为该片一味追求对各种菜系的“全面”、“公正”呈现,其实已演变成了一种国家主义的教育,背离了其作为美食节目的初衷。其实无论哪种争议,最终都可归结为一个命题:在“好看”的前提下,电视节目应当在多大程度上发挥教化的功能。
 ②这个命题并不新鲜,它几乎伴随着中国电视发展的全部历史。早在第一季中,“舌尖”便已流露出与上世纪80年代的“文人电视”十分相似的气质:唯美的画面、华丽的解说词、借物咏志的手法,并最终落脚于知识分子的家国意识。在多数人将看电视首要地视为娱乐的背景下,这种气质显得有点不合时宜,甚至矫情。当解说词把“去买菜”这么一个简单明了的动作,说成是“去市场上挑选新鲜时令食材”时,很多观众就崩溃了。而这种表达方式,在上世纪80年代被认为是改造日常生活,将日常生活美学化的重要手段。虽然有些浮夸,但对快节奏的、粗鄙的现代生活,未尝不是一种矫正。
③很多人说第二季不如第一季,因为它变“复杂”了,创作者要表达的东西太多,这话说得对。任何事情都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一个节目从默默无闻到名满天下,也需要面对很多随之而来的东西:权力的介入、资本的力量、观众的干预,以及创作者微妙的心态。就像一个无人问津的 穷小子突然中了巨奖,身边一定会冒出许多莫名其妙的亲戚朋友簇拥着他一样。因此,渴望“舌尖”在中国的电视经济与电视文化领域保持纯粹几乎是一个悖论。
④尽管第二季还没有播完,且已经播出的几集水准并不完全一致,但我本人总体上还是对这一类型的纪录片持欢迎的态度。“舌尖”的成功,意味着在电视文化领域,几乎消失殆尽的文人气质的强势回归,尽管这一过程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商业、娱乐和各种意识形态的博弈。毕竟,它在梳理一项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建设性的力量。如果你是家长,你更希望自己的孩子看美轮美奂的益智片,还是那个名叫“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卡通片呢?答案不言自明。
⑤在时下浓重的商业主义氛围中,“舌尖”透露出的十分稀薄的文人气质,我们应当珍惜。

12.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阅读①②段,说说“舌尖”第二季的“教化功能”主要表现为哪两点?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4. 第③段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得出了怎样的结论?请作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议论文阅读   (12分)
12.(3分)
答:我们应当珍惜“舌尖”的文人气质。
13.(4分)
答:进行国家主义(家国意识)的教育;(2分)矫正快节奏、粗鄙的现代生活。(2分)
14.(5分)
答:得出的结论是:渴望“舌尖”在中国的电视经济与电视文化领域保持纯粹几乎是一个悖论。(3分)以无人问津的穷小子比喻默默无闻的“舌尖”节目,以中了巨奖的富小子比喻名满天下的“舌尖”节目,(1分)富小子身边一定簇拥许多亲戚朋友,成功后的“舌尖”必定面对很多随之而来的东西,无法保持纯粹。(1分)

2014南充市(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一18题。(10分)
在阳光下看人
韩志金
    ①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如何看待一个人的优缺点,固然有其客观标准,但也与观察者看人的角度有一定关系。用灰暗心理看人,从人的短处着眼,所 看到的缺点自然多于优点,短处多于长处;在阳光下看人,从人的长处着眼,所看到的优点一定多于缺点,长处多于短处、,而用人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用人之所长。避人之所短。
    ②唐代柳宗元在《梓人传》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名叫杨潜的“二把刀”木匠,连自己的床都修不好,却声称能造屋,且所要工钱是一般工人的三倍。柳宗元听了大笑,觉得这是个贪图钱财、喜欢吹牛的家伙。后来,在一个很大的造屋工地上,柳宗元又看到这位老兄,只见他发号施令,指挥若定,众多工匠在他的指挥下奋力做事,有条不紊。柳宗元大为惊叹。时这个人应当怎么看?如果把他看成一个“棒槌”弃之不用,无疑埋没了一位出色的工程组织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只要扬长避短,天下便没有不可用之人。
    ③扬长避短是用人的基本方略,其重点应该在扬长。因为人的长处决定一个人的价值,扬长不仅可以避短、抑短、补短,而且能够强化人的才干和能力,使人的才干和能力不断地成长和发展。舍长以求短,智者难为谋。这里需要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优势”与“劣势”分明的人。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人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特长具有明显的领域性,一旦离开所适应的领域,这些特长可能变得没有意义。正所谓: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一名职业作家能写出灵动激越的文字,但对图书销售却可能一窍不通。同样,一位营销高手能在图书市场上叱咤风云,但点灯熬夜写出的文字却可能不值几何。用人就要根据人的特长领域区别任用,使其长处得到发展,短处得到 弥补或规避。另一种是“优点”与“缺点”并存的人。古人说,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一个有着明显长处和强项的人,也常有明显的短处和弱点。有才干的人往往恃才自傲;有魄力的人容易不守常规;意志坚定的人容易固执己见;为人谦和的人又多胆小怕事……人的优点越突出,缺点往往越明显。用人就要破除“任人唯全”的束缚,用其所长,避其所短。给“虎”一座山,给“鲨”一片洋,让其长处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而不能把无伤大雅的毛病看重,无关痛痒的问题看大,无足轻重的缺点看死,更不能削足适履。
    ④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能看出部属长处的人是非常幸福的。光自己一个人能干,能做的事情毕竟是有限的。即使是个卓越超群的人,也无法胜任所有的事情。唯有知人善任的管理者,才能完成超出一己之力的事情。在用人所长的同时,还要容其所短,特别是人的某些失误或过错。接受任务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由于种种意想不到的原因,任务完成得不够好,或偶尔出现失误在所难免。对于一些方法上的过失,要用宽容心来包容,帮助其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再犯同类错误。一出现失误就任意指责,简单处罚,接受任务者就会变得谨小慎微。畏葸不前,甚至会激化 矛盾,影响工作。
    ⑤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阳光下看人,从人的长处着眼,才能用好更多的人。谁要是指望找到没有缺点的人才任用,那恐怕就得永远孤军奋战了。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6.本文第②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17.请写出本文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2分)
                                                       
18.结合本文所讲道理,谈谈如何看待自己或他人的长处和短处。(3分)
                                                        
五(24分)
(一)(10分)
15.(2分)用人的正确态度是:从人的长处着眼,用人之所长,避人之所短。(2分,答出“用人之所长,避人之所短”即可得全分)
16.(3分)论证方法:举例论证(事实论证)(1分)。作用:用典型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只要扬长避短,天下便没有不可用之人的道理(2分)。
17.(2分)含义:有出类拔萃的才能的人,必然会遇到因不合时宜而 招致的困境。或“一个有着明显长处和强项的人.也常有明显的短处和弱点。”(2分)
18.(3分)言之成理即可。可从正确利用他人和自己的长处,避开短处的角度作答。也可从对自己和他人的长处和短处应该全面.长远地看的角度作答。(共3分,观点明确,正确1分,能围绕观点展开适当阐述1分.语言表达通顺得体1分。)
2014南京市(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4题。(12分)
警句
徐懋庸
许多作者写作喜用警句,许多读者读书喜看警句。有些老师在学生的习作中看到一二警句,便大加赞赏,结果就连在一篇说明文中,学生们也必硬添入许多不相宜的奇警的字句。其实,作者喜用警句,是由于才力薄;读者喜看警句,是由于见识浅。才力薄,所以不能创作充实完善的文章,徒藉警句以娱人;见识浅,所以不能理解一篇文章的全部内容及其每字每句所含的意义,徒摘警句以自欺。
真正的好文章往往是以平常的语言说真实的事理,所以无处不善,没有警句,也可以说句句都是警句;那些读者喜看的警句并非作者的刻意追求,而是自然天成的,有如锦上添花,与全文相得益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本来人人能道的平凡的句子,在《饮酒》诗里与其他诗句浑然一体,并不独自出色。可有些人钟爱此句,硬用在自己的文章中,以为可以使文章增色,结果恰如在粗劣的土布上用金线绣花,极不相称,且所绣之花,绝不会佳。现在有一类人写作几乎全篇用警句凑成,使人如看万花筒,初看似乎繁花似锦,莫测高深,一经拆穿,则不过是一些玻璃碎片乱凑而成,毫无意义。
喜欢看警句的读者,阅读伟大的作品定会因为没有警句而失望,而善读者并不在意是否有警句。就如赏花,真能欣赏名花的人,会到园地上,于阳光微风中,欣赏花儿的活泼生机、天然的姿色及其与环境相掩映之美。在这样境界中的花,无论大小开谢,各有其美。但不懂欣赏的人,只知折取一枝插在瓶中,自以为已尽得此花之美,却不知这是大煞风景的。
世上的语言,本无所谓“奇警”与“平凡”,关键在于运用得当。好作品的语言无论有着怎样的特点,都能表达充实完善的内容。那些只追求“处处须警句”的文章,华而不实,实在是不足取的。
                          (选自《文章正宗》,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有删改)
12.文章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3分)    
A.写说明文,不必硬添入许多奇警的句子。
B.好文章无处不善,是不刻意追求警句的。
C.写作时,如果多使用警句可使文章增色。
D.阅读作品,不应该因为没有警句而失望。
13.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5分)
(1)第二段中加点的“粗劣的土布”和“用金线绣花”分别比喻什么?(2分)
                                 ▲                                                
(2)第三段中的画线句有什么作用?(3分)
                                 ▲                                                
14.文中说:“好作品的语言无论有着怎样的特点,都能表达充实完善的内容。”请以朱自清的散文《春》和《背影》为例,对这句话作简要分析。(4分)
                                 ▲                                                
(二)(12分)
12.(3分)B
13.(5分)(1)“粗劣的土布”比喻水平低劣的作品;“用金线绣花”比喻硬用警句。(2分)
  (2)这句话形象地指出了不善读书者只重警句的错误,与上文构成对比,突出了“善读者并不在意是否有警句”的观点。(3分)
14.(4分)示例:《春》的语言生动形象,充分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背影》的语言朴素平实,具体描写了父亲送别儿子的感人情景(抒发了真切的父子之情)。

2014湖南益阳市阅读下文,完成19~21题。
上帝从不为难头脑简单的人
何帆
①才智平平的人往往成就更大。金庸小说中的郭靖就是一个例子。郭靖憨厚质朴,
但懂得用功不辍,也把握得住善恶界限,有这两条,就有了后来的郭大侠。像杨过这样
飞扬跳脱、聪明外溢的,如果不是受尽挫折、性情大变,估计最终一定是泯然众人矣。
②电脑游戏《金庸群侠传》的情节设计也非常有意思。游戏中的那个“小虾米”除了
“野球拳”,什么武功都不会,但他经过长期历练,功力终于达到了最高的第十级,超过“九阳
真经”和“降龙十八掌”。这个小小的富有哲学意味的设计让我对这个小游戏一直念念不忘。
③在现实世界的学术圈中,我所看到的也都是这样,聪明者未必最后胜出,知道坚
持的才是最后的赢家。聪明人往往浅尝辄止,而且对聪明人来说,诱惑常常更多,他们
在起跑的时候会把别人都甩在后面,但却经常是最早退出比赛的人。
④比学问更复杂的是人生和社会。在社会中生存的最优法则是什么?我相信,这些
法则仍然是那些最古老、最简单的道理。比如诚实、勤劳、宽恕、合作。我把电影《阿
甘正传》看做是一则寓言。阿甘的智商只有75,几乎属于傻子。他最喜欢说的话是“我妈妈说……”阿甘的妈妈告诉他在最危险的时候要跑,跑得越快越好。阿甘就这样从越南战场上捡回了一条命,还成了英雄。阿甘的女朋友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她这一代人认为自己聪明到足以对抗社会、颠覆传统,她所做的一切都似乎是在寻找极端的边界:她被大学开除、上《花花公子》杂志、跳脱衣舞、流浪、吸毒、反战。但最后,她碰得头破血流,悄悄地回到阿甘身边,又悄悄地逝去。阿甘和女友的这两条路再次证明:上帝从不为难头脑简单的人。
⑤告诉年轻人成功的秘诀在于勤奋和诚实,很多自以为聪明的年轻人会瞪着狐疑的
大眼睛:如果成功的秘诀这样容易,那不是人人都能成功吗?因此,他们断定:成功的
秘诀一定是一些更加诡秘的东西,比如厚黑学。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走这条路的人还非
常非常之多,这就是为什么成功的人会非常非常的少。
(摘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9.作者笔下的“头脑简单的人”有何特点?请从原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加以概括。(2分)
20.文章第④段从              的角度,通过对阿甘与他女朋友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及其结局的对比分析,论证了                               的观点。(2分)
21.联系学习与生活实际,谈谈你阅读本文后的启示。(3分)
(三)7分
19.(2分)“头脑简单的人”的特点:才智平平,(1分)但诚实、勤劳,懂得坚持。(1分)
20.(2分)人生与社会(1分)   上帝从不为难头脑简单的人(1分)
21.(3分)要点:做一个“头脑简单的人”。我们都是平常人,要做好一件事情,没有窍门,没有捷径。成功的关键在于勤 奋与诚实,在于坚持不懈。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是如此。(观点1分,联系实际进行分析2分)

2014黑龙江省龙东(三)阅读《谈自立》一文,回答第19—22题。(共9分)
谈自立
①常言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然而庇护在大树底下的小树苗是长不成参天大树的。同样,人也是如此,要想成才,先得自立。
②自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只有自立才能有发展的前途。世界著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的自立本领就很强。他十三、四岁时为了建造实验室,常常到车站卖报,同时还在自己的后院里种植蔬菜,收获时再拿到市场上去卖。他用这些钱为自己建造了一间实验室,在此基础上他的发明也层出不穷 。由此可见,自立对一个人的成功多么重要。
③相反,一个人如果不自立,样样都依赖别 人,那么他是不会成大器的。球王贝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能成为球王,而我的儿子是不会成为球王的。”他说的话是有道理的。贝利能成为球王是因为他有很强的自立本领,而他的下一代却在富足的环境下产生了依赖的心理,缺乏吃苦的精神,这就决定了球王的儿子永远成不了球王。
④球王贝利认识到了这一点,可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庇护子女的现象却十分严重。含辛茹苦的家长们为子女样样操心,尽力为子女减轻一切负担,然而这却使不少少年养成了过度依赖的坏习惯。殊不知我们当代的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肩负着历史的重任。视子如宝的家长们,你们应该还自己子女一份自由,让他们自立,为他们将来建设祖国打下基础。
⑤自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想成才的青年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摆脱别人的庇护去自立吧!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0.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21.第④段中加点的词语“这一点”在文中具体指什么?(2分)


22.根据作者的观点,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我们怎样做才能够“自立”?(3分)


(三)阅读《谈自立》一文,回答第19—22题。(共9分)
19.要想成才,先得自立。
评分标准:(2分)准确即可。
20.举例论证  作用:运用发明家爱迪生的事例,真实有力地论证了“自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
常重要的,一个人只有自立才能有发展的前途”这个观点,进而论证了中心论点。
评分标准:(2分)论证方法1分,作用1分。
21.在富足的环境下产生了依赖的心理,缺乏吃苦的精神(或者:下一代却在富 足的环境下产生了依赖的心理,缺乏吃苦的精神,这就决定了球王的儿子永远成不了球王)
评分标准:(2分)准确即可。
22.示例: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这时不要依赖父母的庇护,要有吃苦的心理准备,要自立、自强。
评分标准:(3分)开放性试题,能围绕“自立自强”联系生活实际作答即可。
2014湖北省江汉油田、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
(一)议论文阅读(12分)
豪气干云
陈鲁民
①有个词语叫“豪气干云” ,形容豪气高到触碰到云的地步。倘举例说明,那就是荆轲吧,他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大家都知道,其实后边两句“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更有气势,简言之就是“气贯长虹”。
②做人贵有豪气。
③有了豪气,襟怀、志向、胆识就有了立足之地。西汉人陈汤,素有大志,他给皇帝的战报中,汇报了消灭入侵匈奴人数后,加了一句千古名言:“有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啥时候想起来都叫人热血沸腾。有了这样豪迈、雄壮、凛然的气势,国家就不可战胜,民族就不会受辱,秦时明月的皎洁,汉时雄关的巍峨,就会代代相传,中华子民就会永享安康。
④有了豪气,就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敢于担当。宋人张孝祥,绍兴二十四年举进士第一,上疏请昭雪岳飞。那时,秦桧正一手遮天,权倾朝野,好友劝其不该锋芒太露,担心秦桧报复。张孝祥回答得十分痛快:“无锋无芒,我举进士干什么?有锋有芒却要藏起来我举进士干什么?秦桧当政我怕他,我举进士干什么?”这三问酣畅淋漓,荡气回肠,足以告慰古今一切豪 放之士。
⑤有了豪气,就有了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襟怀与壮志,就有了李太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     甲    ,就有了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     乙    ,就有了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    丙    ……
⑥豪气与大话有时很难分清,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即是豪气,说了做不到,则为大话。钱钟书在清华放出豪言:“要横扫清华图书馆。”他基本做到了,那些他认为有价值的值得看的书,扫荡了不止一遍,后来熟悉到哪本书放在哪一架,哪一格都清清楚楚。这,就是豪气。
⑦个人要有豪气,才能活得有声有色;国家民族有豪气,才不被人欺负,领土、领海才 不被人蚕食。豪气要以实力为后盾,没有实力的豪气,如同纸上画饼,只是自欺欺人。读南宋时期那些主战派诗人的豪言壮语,常觉心酸和无奈,国家积贫积弱,朝廷昏聩无能,根本没有实力 与女真人的虎狼之师抗衡,曾经“气吞万里如虎”的辛弃疾,也只能“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以史为鉴,我们唯有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发奋拼搏,富国强兵,才能不怒自威,不言自雄,堂堂正正,顶天立地。
(选自《演讲与口才》2014第12期,略有改动)
13. 文章主要论述了什么观点?(2分)
14. 研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3分)
事  例 作  用
荆轲刺秦王,义无反顾 (1)
(2) 有力地证明了“有了豪气,就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敢于担当”。
辛弃疾空怀报国志 (3)
     

15. 下面三个短语是从选文第⑤段中抽出来的,请根据文意,将它们还原到文中的甲、乙、丙处。(3分)
悲壮与不朽    从容与决绝    潇洒与自信
16. 文章第⑥段是否离题?请简述理由。(2分)
(一)议论文阅读(10分)
13.做人贵在有豪气(个人、国家民族都必须有豪气) (2分)
14. 示例:
(1)解释什么是豪气干云。
(2)张孝祥上疏昭雪岳飞,不怕报复。
(3)有力地证明了豪气要以实力为后盾。
(3分;每空1分,意近即可)
15. 甲:潇洒与自信  乙:悲壮与不朽  丙:从容与决绝(3分;每空1分)
16. 不离题。第⑥段论述有豪气应言行一致,深入论证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深入)。(2分;论述内容和作 用各1分;只答“不离题”不给分)

2014年湖南省长沙市    (三)议论文阅读(共8分)
     著述出书的最高境界
    做学问有三种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境界也;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非常形象,生动,精到,被广泛认可。其实,著述出书也有三种境界。
    其一,为满足追名逐利的私欲而著述出书。随着出版政策的宽松和印刷技术的发达,一些人写书出书的热情汹涌澎湃,他们仿佛文曲星下凡,洋洋万言倚马可待。皇皇巨著隔夜而成,但是泥沙俱下难免鱼龙混杂,沽名钓誉必然经典难觅,这样的书,         ①           。
   其二,        ②      。如司马迁所言:“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遇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其实司马迁自己都是在遭受李陵之祸后,于巨大屈辱之中,因“郁有所结而不得通其道”。乃“述往事,思来着”,这才有了《史记》的问世,又如【甲】这样的 书,情感充沛,令人唏嘘,但常常困于个人小圈子。
   其三,为完成立言传世的使命而著述出书,如孔门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论语》,内容广博,涉及政治、教育、礼仪、经济、文学、天道观、认知论等等;弘扬了孔子思想,传播了儒家文化,对后世影响至深。又如【乙】。这样的书,寓意深远,警醒世人,其思想至今影响中国和世界。
相比而言,第一种其实根本算不上境界不值一提;第 二种虽令人感叹,但大多郁结了个人之遭遇,境界不够广阔;只有第三种,崇高的精神令人敬佩敬仰,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最高的境界。
16、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17、从下面四个论据中选择恰当的两个分别填入文中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
①鲁迅为了改造国民劣根性,毅然弃医从文,愤世著书。为后人留下了数量巨大,品味极高的精神文化遗产。
②傅雷以自己深厚的父爱吗,为儿子留下了充满拳拳爱子之心的《傅雷家书》。
③诗人屈原,因屡屡遭受来自贵族的排挤和打击,于是“发愤抒情”,写下了流芳千古的《离骚》《天问》。
④陶渊明远离浑浊官场,回归田园,给我们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18、请根据文意,将文章中两处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4 分)
                                                                                     
16.【参考 答案】我们应该为完成立言传世的使命而著述出书。
【考点分析】考察的是对文章中心论点 的把握。
17.【参考答案】甲:③乙:①
【考点分析】考察的是对论据和分论点关系的把握
18.【参考答案】思想肤浅、内容空泛,并且出现文盗混迹的闹剧;为抒发命运多舛的才情而著述出书。【考点分析】考察的是仿句能力及其语言内容概括能力。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 (二)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5分)
                     好做的事与把事做好
                          何飞鹏
①我们经常本末倒置,当我们搞砸一件事时,我们会说这件事太难做了,所以没有做好。而到底是事情难做,还是我们没做好?谁都不知道。正确的观念是:把事情做好,就算难做也好做。没把事情做好,就算好做也难做!
②遇到一个许久没见的部属,我关心地问:“现在在做什么?”他回答:“我现在开一间小店,可是实在很难做。”他接着反问:“何先生,你知道有什么比较好做吗?我想找一个比较好做的事。”我无言以对。
③我无言以对的原因是,世界上哪有好做的事?哪有轻松的事?哪有容易的事?可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偏偏都这样想?每天都在找好做的事,许多人找了一辈子,什么也没找到,换得的是一生一世的蹉跎!④我听过一个医生家族告诫下一代学医要学皮肤科,千万别当外科医生,因为美容整形当红,好赚又没风险,外科医生既辛苦又危险。我还听过一对父母亲要小孩去当老师,不是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而是可以收补习费,而且退休生活优裕而轻松。这其实都是令人伤感的说法,如果全社会的人都拣轻松、好做的做,那辛苦的事谁来做?社会又会变成如何的急功近利?撇开社会的公益不谈,就个人的角度来看,工作趋吉避凶理所当然,但问题是一味地找寻好做的事,真能得到最好的结果吗?
⑤我个人是不相信这个说法的,我不相信世界上有好做的事,更不相信有容易赚的钱,更没有能简单料理的生意!我不相信“好做”,我只相信“做好”,因为世界上没有好做的事,任何事只要你能把它做好,最后都会有好结果的。
⑥一个人只想找好做的事,根本就是认知上的错误,因为世界上没有好做的事,用一辈子时间去寻找,也不可能找到,结果只会落一个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切实际的批评。
⑦寻找好做的事,是聪明人的思考,是用巧,是走快捷的方式;选一件事,把事情做透、做好,是笨人的事,是痴人的思考,有的是傻劲,有的是执著。
⑧好走的路,熙来攘往,人声鼎沸,大家都挤在一起,就算有好做的事,也早有人捷足先登。八字不够好、不够硬的人是抢不到的。而就算你有机会遇到,没一会儿,跟进的人也人满为患,一旦大家都跳进去做,好做的事也变成难做的了。
 ⑨“做好”的路,参与者较少,因为笨人不多。但是因为是做好,要靠苦力、靠耐力、靠死力,而一旦做好,别人就算闻香而来,跟进学步,也并不容易。这是管理学上所谓的“进入障碍”,也是所谓的核心竞争力。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初中部李传鹏输入
⑩舍“好做”,就“做好”,是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的成功要素。不再犹豫、不再寻找,也不要问那个本问题:你那一行好做吗?在谁也看不上眼的领域每天倒腾一点,虽然很艰难、很慢,但你竞争对手少,而且慢慢地他们也都退出了,这样十几二十年下来,你成功的机会几乎是百分之百。这正是不争的智慧所在。 (选自《读者》2014年第6期),有改动
15.本文作者是针对上面现象发表议论的?(2分)
16.第④段中,加点的“这”代之?请简要回答。(2分)
17.把第③段中画线句子改为陈述句:                     。与原句相比,改句削弱了             的语气。(2分)
18.本文⑦⑧⑨三段论述问题采用        结构,其中第⑧段论述了          。第⑧段论述了          。(5分)
19.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⑩段中“舍“好做”,就“做好”,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取得成功的要素”这句话的理解。(4分)
 15.有些人一味地寻找“好做”的事,而不把所选的事“做好”
16.医生的告诫和父母的说法。
17.世界上没有好做的事,没有轻松的事,没有容易的事。反问
18.寻找好做的事,是用巧,是走捷径,是错误的选择
   选一件事,考苦力、耐力做透好做好,是正确的选择。
19.只要勇于舍弃寻找“好做”的事,踏踏实实做好所选的事,就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取得成功。
2014德州市(五)从容与忙迫
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一幅马和之的《闲忙图》,画一个老渔翁在河滨树下织草履,鱼篓斜倚树根,一片闲适景色。命名典雅异常,取忙迫之中,心神安适从容之意,对当今的生活情趣,真有无穷的启发。
 现在的生活情趣,只剩有一个“忙”字可以存在了,大家见面,第一句话总是近来“忙”得如何?我去参加一个宴会,一位老友不终席而要去,向大家一抱拳说:对不起,我还有三个场合得 去应酬一下!他匆匆离去之后,我不禁大惑不解,真的忙到了这种地步了吗?人生趣味尚存几许?
说是在美国还更忙,忙到了先生开车,太太向他口中塞三明治,危急到这样程度了吗?真的是“分秒必争”。在电视上我从篮球比赛中学到了一个术语:紧迫盯人!
忙是我们这个世纪的特色,大家天天在“读秒”。试想一桌最好的满汉全席,却限你于三分钟内吃完,那还有什么味道?因之我不禁喟然叹曰:忙是20世纪最可怕的癌病,我们若不能消灭它,它就要来消灭我们。
台北故宫有周臣的《闲看儿童捉柳花》和仇英的《松亭试泉图》,都充分传达出这份闲适。就是宋代理学家程明道也有“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起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的歌咏;在他的心理气象上也一直是云淡风轻,他说“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可知他不但闲适异常,而且在闲适之上,还有更高一层的乐的境界!
他养小鱼数尾,时时往观;人问其故,他答道:欲见无入而不自得之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南宋范安仁的《鱼藻图卷》,每一展拜,都使我想到庄子与惠子的濠梁之乐:“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西湖是我旧游之地,最有名的玉泉观鱼,那池阁之上便写着“鱼乐园”三个大字!── 我常想,人为万物之灵,而自我忙迫如此,可以人而不如鱼乎?
圣路易城市立美术馆中的《落花游鱼图卷》,可称为现今传世鱼藻图中之顶尖绝品,是北宋刘寀的杰作,且见于宋徽宗的《宣和画谱》之著录。我曾特意拜观:水面落花,水中游鱼,一一都描绘如神 …… 而且他匠心独运,画的是在水里活生生的鱼,一片雍容大雅、乐得平生的模样,和我在欧美其他美术馆所见到的鱼市图大不相同,那真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名满天下的齐白石也曾画了三条小鱼,名之曰《三馀图》,这是中国的谐音妙用,鱼馀同音,便假借通用。他在上面题字云:“画者工之馀,诗者睡之馀,寿者劫之馀,此白石之三馀也”── 一片闲适从容气象。
他原本是木匠,木匠应该做工,但是工作之馀,也来挥洒几笔水墨丹青。他原来并不想做诗,但是“睡起东窗日已红”之后,兴犹未尽,也偶尔来歌颂一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四时佳兴与人同”,不亦是充满了生之乐趣吗?至于“寿者劫之馀”,那是对高年长寿的歌颂,在兵荒马乱的20世纪中还能活到九十几岁的高龄,不是也可以来浮一大白吗?
若推究一下这种三馀图之由来则久矣,益发能显示出中国人的生活从容,因为原来的三馀是“夜者日之馀”── 日出而作,所以晚上是我悠闲的时刻;“雨者晴之馀”── 不能出外耕田,便是我读书作画的机会;“闰者岁之馀”── 这就是千字文上的闰馀成岁,古代历法为了调整太阳年与太阴月的关系,常于不含“中气”的月份,或只有一个节气的朔望月处置一闰月,在古代中国人的想法中这是一笔意外的收获,又可以从容自在的闲散几天了!拿古代的自在有馀和现在的忙迫不堪一比,我们不禁大为怀疑起来,这内中的得失消长如何调剂,才能使现下当今的忙迫癌症起手回春化为一片从容祥和,庶几能切问近思乐我平生?
 这要有一双挽狂澜于既倒之大手笔,也是点黑铁为黄金的大手段,套用孙中山先生的一项说法,得先来个心理上的大建设,姑名之曰反宾为主之法。因为如今人随着机器在转,久已喧宾夺主,如今反其道而行,先立其大者,“我为主”,事虽忙迫,须还由我处!这样一揽辔澄清,马上宾主易位,宇宙一片清明,要忙由我,要闲亦由我,多少自在从容!
禅宗大德教人曰:“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一旦智珠在握主权笃定,正如阿基米德说若在太空中找到一个支点,从此就可以掀动地球支配人生了。金圣叹传云他有三十六件人间得意之事,如今我们反宾为主转败为胜,真可以说是浮生最大的“不亦快哉”了!
23、本文是谈艺术欣赏的,却花了很多笔墨写日常生活,又以生活感悟结语,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艺术观?(3分)
24、“鱼”是“余”的谐音,有富贵丰裕的文化内涵,文中的“鱼”,表达了中国人怎样的生活理想与追求?(3分)
25、品析下面句子中的加点部分。(4分)
(1)也是点黑铁为黄金的大手段
(2)禅宗大德教人曰:“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26、概括本文的写作特点。(3分)
27、结合自己的生活 体验,写一写摆脱“忙迫”生活的具体做法。(4分)
23.答案示例:突出了生活与艺术之间的紧密关系。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要表现生活,生活要提升为艺术。共3分
24.答案示例:闲适从容,雍容大雅、乐得平生。(共3分)
25.(1)答案示例:化用“点石成金”这一成语,以“点墨铁为黄金”喻“把忙迫变从容”,形象生动。
(2)答案示例:引用佛教用语,作者阐发了“我为主”非“物主我”,方能达到自在从容的道理。
26.答案示例:文白相间,典雅隽秀,旁征博引,浑然天成。雅俗共赏,妙趣横生。(共3分)
27.答案示例:做事有计划,不图一蹴而就,但求享受过程;劳逸结合,培养兴趣,丰富自我。(共4分)
2014湖北省咸宁市(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0题。(12分)
当一匹被鞭打的马
①耕柱子是墨子的门徒。一天,墨子授课时,一只小鸟停在窗外的柳树上婉转鸣啼,弟子们纷纷向外张望,耕柱子也随之瞅了一眼。事后,墨子却单独严厉地责骂了他。耕柱子感到很难过,觉得受到很大委屈,抱怨说:“我犯的错误并不比别人多,却遭到老师这样严厉责难。”墨子听到之后,问他:“假如你要驾驭马和牛上太行山,你会选择鞭打马还是鞭打牛?”耕柱子回答:“我当然要鞭打马。”墨子又问:“为什么要鞭打马而不鞭打牛呢?”耕柱子回答:“因为马儿跑得快,才值得鞭打,这种能力是牛不具备的。”于是,墨子告诉他说:“我责骂你正因为你像马而不像牛,你值得批评呀!”
②其实,小到一家企业,大到一个国家,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也离不开这样的鞭策,有时是一句苛刻的责备,有时是一次严厉的惩罚,有时甚至是一些鸡蛋里挑骨头的吹毛求疵。应该感激愿意指责你的人,是他使你看到自己的不足。试想,若不是关心你,期待你下次做得更好,怎么会批评你呢?正因为在批评者眼中,你是“值得被鞭打的马”,所以才会批评你。因此,面对各种责备,应该        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用行动来回报关心和爱护你的人。
③有时候,遭遇特别严厉的批评,说明你是一个可造之才,是一个值得帮助的人。如果一遇到处罚,就极力进行辩解,只找客观因素,不找自身原因,一次两次还可原谅,次数多了,别人便会对你失去信心,你也就失去了提高自己的机会。一个优秀人才的成长,必须经受住各种考验,忍受各种委屈,才能完善自我。这些挑剔给了你一个臻于至善的机会,帮助完善你的人格、增加你的底蕴,使你每临大事有静气。
④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面对严苛的鞭策,只一味地感到委屈,继而意志消沉,慢慢地变得平庸;另外一些人,在鞭打中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将鞭策化为动力,扬蹄奋进,勇敢地登上人生 的顶峰。
⑤选择当一匹被鞭打的马,还是当一只不被鞭打的牛,将是你人生辉煌与平庸的分水岭。                                         (2014年4月9日《人民日报》)
17.开头引用墨子严厉批评耕柱 子的故事,作用是什么?(3分)
答:                                                                     
18.根据文意,第②段划横线处应填写的最恰当词 语是(3分)          (    )
A.认真      B.欣然      C.坦然       D.乐意
19 .第②段划线的三个句子,它们的句序能调换吗?请说明理由。(3分)
答:                                                                    
20.第③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3分)
答:                                                                    
(三)(12分)
17.(3分)引出论题(1分),使表达生动形象(增加读者阅读兴趣),富有说服力(2分)
18.(3分)  C
19.(3分)  不能(1分)。  因为这三个句子是按照程度由轻到重的逻辑顺序组织语序的(2分)。(能答出“逻辑顺序”或“轻重”或“递进”的意思即可得满分)
20.(3分) 正反对比论证
2014内蒙古包头市(四)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22-26题。(12分)
    读书关乎心灵
    胡晓红
    近日见三五好友在网上发表读书照片,并附几句评价。对此我最初只匆匆一扫,觉得
朋友很勤奋,工作之余仍能把一些时间腾给读书,心中颇为赞赏。但是再关注他们读的
书,发现其中成功学著作、名人自传、励志书籍居多,赞赏之意便少了几分。
    成功学著作风靡,已不是一两年的事了,自从它们诞生后,便成为图书市场的宠儿。
但就如我们所看到的,读过励志书的人,并未在阅读之后精神焕发,然后志存高远、悬梁刺
股、夜以继日。因为这些书讲述的,只是一个个他人成功的模式化故事,能起的作用大抵
是暂时刺激一下阅读者的神经。我从心底认为,读书是关乎心灵的事,好书给人的馈赠往
往也是思想和心灵上的。真正能够起到励志作用的书并非成功学著作,也不以励志为直
接目的,而是通过帮助读者一步步建设心灵,使读者自觉地实现自我价值。
    首先,好书让人心生敬畏,并激励人不断地学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好书不胜枚举。
真正的书中良品,能让读书人了解知识的精深,胸怀与精神的清朗,因此我们看到很多博
览群书的人,也仍自惭于自身的少知与浅薄。好书使得读书人不敢妄自尊大,不断激发他
们的求知欲,使他们主动把精力放在学习求索上。读书人真正盼望的,是通过经年的努力
与积累,让精神避免躁动和浅薄而接近澄澈。
    同时,好书能培养人的心性,砥砺人的品格。好书是写作者废寝忘食的真诚创作,凝
结了作者尽心体察的智慧以及经年的积累。那些平实精到的表述,严谨克制的低回,深沉
宁静的思想更能打动人、影响人,润物于无声。“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
凉风的娇羞”,适用于形容它们对阅读者产生的自然却深邃的影响。好书往往是娓娓道
来,并非套用统一的模式讲述类似的故事,因此每一次阅读都会成为一次心灵之旅。
    人最可悲的是没有主心骨,寻不到自己。书籍在浸润心灵和感染精神后,最为重要的
功劳是教人成为自己。好书助读书人自省自知,也使他们的心境变得更为开阔,学会更加
尊重他人和环境,更加尊重自己。
    所谓成功的路径,并非励志书里说得那么单一,成功的真正定义,理应是在自身最喜
欢的领域做出成绩,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读书关乎心灵,读书渐少又渴望成功的当代人,更需要好书的感染和浸润。心灵丰盈
了,意念坚定了,励志的路才会真正好走。
    (略有改动)
22.作者为何对好友读成功学著作少有赞赏之意?(3分)
23.作者认为好书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24.作者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好书的作用?(3分)
25.作者认为成功的含义和条件各是什么?(2分)
26.每年高考前夕,有的地方的高三考生,把课本和资料从楼上抛向天空,名日:“释放压
  力”。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2分)
(四)
22.(1)成功学著作只能暂时刺激一下阅读者的神经。(1分)
(2)成功学著作并不能真正使阅读者精神焕发,志存高远。(1分)
(3)为下文引出“读书是关乎心灵的事”的观点作铺垫。(1分)
23.(1)好书应当触动思想和心灵而不以励志为直接目的。(1分)
(2)通过帮助读者一步步建设心灵,使读者自觉地实现自我价值。(1分)
24.(1)好书让人心生敬畏,并激励人不断地学习。(1分)
(2)好书能培养人的心性,砥砺人的品格。(1分)
(3)好书促人自省自知,教人成为自己。(1分)
(4)好书可使人心境开阔,学会尊重他人、环境和自己。(1分)
(以上四点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
25.(1)真正的成功是在自身最喜欢的领域做出成绩,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1分)
(2)走向这种成功的条件是心灵丰盈,意念坚定。(1分)
26.示例:肯定:可以理解,确实可以有一定的释放压力的作用。(1分)
   否定:不该如此。这分明是把读书当作了敲门砖。(1分)
   读书是关乎心灵的事,关乎心灵的事需要坚持一生。(1分)
2014河南(二)阅读下文,完成II-14题。(共12分)
阅历与读书
①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正如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可见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
②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解力有所欠缺,所以在读书时往往容易只看其中一点或几点,对书中蕴含的丰富意义难以全面把握。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学识、经验阅历以及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都有大幅度提升,往往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角观察问题,能够看得更加全面透彻。著名学者林语堂在谈读书体验时说:“我此时重读的论文,比幼时所读全然不同,幼时虽觉其文章有趣,没有真正魂灵的接触,未深知其文之佳境所在。”可见,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③那么.该如何丰富阅历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然而经历不等于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形成的是对事物表象的感性的认知;而阅历则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只有勤于反思,才能从经历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才能让经历升华成为阅历。但对于人生经历并不丰富的年轻人来说,要丰富自己的阅历,最有效便捷的方法是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成 长的良师益友。读书,与智者对话,向圣人讨教,从他人的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从前人的论述中获得启迪,赢得智慧,增长阅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人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在不断经历与不断读书中拓宽生命的宽度。
④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可以互相代替。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迫于升学就业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中年后,自认为有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洞察世事,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大大减退。这都是不对的。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在“有字之书”中透彻理解书中寓意,在“无字之书”中深入领悟生活哲理,二者不可偏废。无论为官经商,还是读书治学,只重读书不重阅历,极易造成主观臆断,会因脱离实际而寸步难行;只重阅历不重读书,则会 导致经验主义,会因缺乏理论指引而流于平庸世俗。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叉勇于实践,以读书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读书,才能做到阅历和读书相长,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作者:赵迎辉。有删改)
1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1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13.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4分)


14.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3分)
歌德说:“阅历丰富的人读书时,常常是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则留心看
纸的背面。”
(二)(共12分)
11.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阅历与读书相辅相成)(2分)二者不可偏废。(1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12.①指出“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引起下文。②从读书体验谈起,借用名言,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2分)
13.先提出本段论题“如何丰富阅历”。(1分)然后从 阅历与经历的关系、阅历与读书的关系进行论证。(2分)最后点明本段论点“经历与读书都能丰富阅历”。(1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14.第②段。(1分)歌德的话论证的是第②段中的“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意思对即可。2分)(共3分)

2014南充市(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一18题。(10分)
在阳光下看人
韩志金
    ①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如何看待一个人的优缺点,固然有其客观标准,但也与观察者看人的角度有一定关系。用灰暗心理看人,从人的短处着眼,所 看到的缺点自然多于优点,短处多于长处;在阳光下看人,从人的长处着眼,所看到的优点一定多于缺点,长处多于短处,而用人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用人之所长,避人之所短。
    ②唐代柳宗元在《梓人传》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名叫杨潜的“二把刀”木匠,连自己的床都修不好,却声称能造屋,且所要工钱是一般工人的三倍。柳宗元听了大笑,觉得这是个贪图钱财、喜欢吹牛的家伙。后来,在一个很大的造屋工地上,柳宗元又看到这位老兄,只见他发号施令,指挥若定,众多工匠在他的指挥下奋力做事,有条不紊。柳宗元大为惊叹。时这个人应当怎么看?如果把他看成一个“棒槌”弃之不用,无疑埋没了一位出色的工程组织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只要扬长避短,天下便没有不可用之人。
    ③扬长避短是用人的基本方略,其重点应该在扬长。因为人的长处决定一个人的价值,扬长不仅可以避短、抑短、补短,而且能够强化人的才干和能力,使人的才干和能力不断地成长和发展。舍长以求短,智者难为谋。这里需要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优势”与“劣势”分明的人。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人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特长具有明显的领域性,一旦离开所适应的领域,这些特长可能变得没有意义。正所谓: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一名职业作家能写出灵动激越的文字,但对图书销售却可能一窍不通。同样,一位营销高手能在图书市场上叱咤风云,但点灯熬夜写出的文字却可能不值几何。用人就要根据人的特长领域区别任用,使其长处得到发展,短处得到 弥补或规避。另一种是“优点”与“缺点”并存的人。古人说,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一个有着明显长处和强项的人,也常有明显的短处和弱点。有才干的人往往恃才自傲;有魄力的人容易不守常规;意志坚定的人容易固执己见;为人谦和的人又多胆小怕事……人的优点越突出,缺点往往越明显。用人就要破除“任人唯全”的束缚,用其所长,避其所短。给“虎”一座山,给“鲨”一片洋,让其长处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而不能把无伤大雅的毛病看重,无关痛痒的问题看大,无足轻重的缺点看死,更不能削足适履。
    ④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能看出部属长处的人是非常幸福的。光自己一个人能干,能做的事情毕竟是有限的。即使是个卓越超群的人,也无法胜任所有的事情。唯有知人善任的管理者,才能完成超出一己之力的事情。在用人所长的同时,还要容其所短,特别是人的某些失误或过错。接受任务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由于种种意想不到的原因,任务完成得不够好,或偶尔出现失误在所难免。对于一些方法上的过失,要用宽容心来包容,帮助其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再犯同类错误。一出现失误就任意指责,简单处罚,接受任务者就会变得谨小慎微。畏葸不前,甚至会激化 矛盾,影响工作。
    ⑤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阳光下看人,从人的长处着眼,才能用好更多的人。谁要是指望找到没有缺点的人才任用,那恐怕就得永远孤军奋战了。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5.(2分)用人的正确态度是:从人的长处着眼,用人之所长,避人之所短。(2分,答出“用人之所长,避人之所短”即可得全分)
16.本文第②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16.(3分)论证方法:举例论证(事实论证)(1分)。作用:用典型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只要扬长避短,天下便没有不可用之人的道理(2分)。
17.请写出本文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2分)
                                                       
17.(2分)含义:有出类拔萃的才能的人,必然会遇到因不合时宜而 招致的困境。或“一个有着明显长处和强项的人,也常有明显的短处和弱点。”(2分)
18.结合本文所讲道理,谈谈如何看待自己或他人的长处和短处。(3分)
                                                        
18.(3分)言之成理即可。 (共3分,观点明确,正确1分,能围绕观点展开适当阐述1分,语言表达通顺得体1分。)
2014黄冈市(三) 阅读下面的经典短文,回答23-24题。(4 分)
①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社会学家将其称为“家庭文化”,心理学家则称之为“精神风貌”,其内容是指一个家庭的所有成员共有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言行表现的总和,也是家庭成员品格、文化素养、道德情操、人际关系的具体体现。
②家风好,则人心正,父母慈,儿女孝,婆媳睦,妯娌和,子孙贤;家风不好,则父母恶,子不肖,孽孙生。美国的爱德华和珠克两个家族,家风传至八代。爱德华是博学多才的哲学家,勤奋好学,为人严谨,为子女树立了良好的风范。他的子孙中有13 位当过大学校长,有100 多位教授、80 多位文学家,60 多位是医生,还有1 人当过副总统,1 人当过大使,
20 多人当过议员。这个家族给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珠克是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毕 生玩世不恭,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他的子孙中有300 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400 多人酗酒致残或夭亡,60 多人犯过诈骗和盗窃罪,7 人是杀人犯,总之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美国政府为了拯救这个家族共花费了数百亿美元的巨款。两个家族的家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后代,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相濡染,相延续,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向两极发展着。所以说,      。
③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鲁迅先生也曾说过:“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地产生,尽力地教育,完全地解放。”翻开历史,在我国不知有多少脍炙人口、生动感人的名人家规、家训,感召来者,滋养后人,如周公的“一沐三捉发,      ”;孔子的“     ,无以立” ;诸葛亮的“ 淡泊以明志,     ”;朱伯庐的“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以及周总理的10 条家规等均是。④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要形成好的家风,做父母的就得事事从自我做起,不断 提高为人父母的素养,努力将自己的家庭变成人才的学校。
23.阅读短文,在第②段横线上填写结论句。(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家风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子孙后代的成才,而且也关乎着对社会、国家的影响。
24.根据你的积累,在第③段横线上填写相关名句。(填写两处即可)(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一饭三吐哺不学礼宁静以致远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答出两点即可)
2014哈尔滨市(四)阅读《丈量幸福的尺寸》,回答20-23题(13分)
丈量幸福的尺寸
    ①4岁的时候,你会为得到一颗糖果而快乐;14岁的时候,你会为某次考试得了全班第一而兴奋;24岁的时候,你会为迎接新的挑战而狂喜……而在此之后,一个人生命力的分水岭已开始隐隐呈现,要体验到幸福感可能会变得越来越艰难。“获得”或“占有”的 毒瘾更大了,不再是个轻易就会满足的孩子。
    ②我们用什么来丈量幸福的尺寸?该到哪里去寻找幸福的配方?
    ③人们总是习惯把希望寄托在攫取的行动上。更多的财富,更好的房子,更高的地位,更大的名声。似乎只有这些才能见证自己存在的价值,才能让自己感觉更安全,更强大。但占有的欲望是没有穷尽的,占有本身总在刺激和催生新的欲 望。因此只 会用外物来丈量幸福感的人常常陷身于一种矛盾之中,拥有越多,幸福反而越少。
    ④也有些人,把希望寄托在了错误的地方。蒲松龄一生没有走出科场失意的阴影,也许他自己都不曾料到,令他名垂后世的恰是功名之外的谈鬼说狐、嬉笑怒骂;班超终于放弃了笔砚间平稳而无趣的生活,才有了那令无数后世热血男儿神往的建功异域,封侯万里。(一)由于希望放错了位置,前者一生与幸福无缘;由于找准了方向,后者终于与幸福握手。
    ⑤幸福是无法计量的,也不存在一个现成的配方,没有一个公式或程序可以算出幸福的总值。物的叠加和累积有时候非但毫无意义,甚至会成为幸福的负数。你可以说一个开着宝马车的人比一个骑着自行车的人更神气,但你不能说前者比后者更快乐。宝马车可以有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机械动力,但驾车的人未必拥有生命的切实推进感。
    ⑥如果一定需要找到什么“幸福指数”,那么唯一可能的答案就是:爱,自由,创造。只有这几个本质性的关键词才能丈量幸福,能够诠释真正的快乐。它们也就意味着那 样的感觉:相逢的欣喜,飞翔的快慰,审美的沉醉。
    ⑦幸福的尺寸本是无所谓大,也无所谓小的。这正像脚上的鞋,穿着合适也就可以了。(二)童年的尺寸是一颗糖果的甜蜜,少年的尺寸是一次收获的快乐。青年的尺寸是一份创造的惊喜。在此之后,你的脚丫已经不再长大,你 的鞋子尺码已经固定,所以,请学会丈量幸福,拥有一颗充满爱、充满自由、充满创造的心吧!因为,“人不能把握自己的幸福,都是因为超出了自己双脚所占的地面尺寸”。
    (选文有改动)
20.(3分)作者主张用什么来丈量幸福的尺寸?
 
21.(4分)理解文中加点词语。
  (1)“毒瘾”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2)“矛盾”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22.(3分)写出文中画线句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一)       
(二)        
 
23.(3分)如何理解“人不能把握自己的幸福,都是因为超出了自己双 脚所占的地面尺寸”这句话的含义?
 
2014济宁市(二)

  宋庆发
等,取“等待”之义。它既不主动求证,又不拒绝演绎;既让过往莫名挠头,又在现实面前坦然露脸;既辐射自然和生命的日光,又聚焦道德和爱的月色。等,是诗一般恣肆凝聚,哲学一样的理性铺陈。
等是一种态度。春花等料峭过后的开放,秋叶等西风紧束之余的飘零,等的是一份自然而然;等米下锅,等菜上桌,等的是一份丰稔期许;等而下之,等闲视之,等的是一份逍遥自在。等量齐观,心存一颗佛心;等因奉此,秉承一业操守。等,其实就是一种和中的积极态度,一种对世界对人生的本源看法和清正做派。
等是一种智慧。姜尚直钩无饵垂钓渭水,等来了明慧天子周文王礼贤下士的相遇;卓文君诗心悱恻坚守空房,等回了浪子司马相如最初的爱恋。这何尝不是一种充分自信、甘于隐忍的智慧?
等是一种境界。苏武持节牧羊北海十九年,须发皆白,只等归汉,心纯如雪;谭嗣同坐等杀头,慷慨悲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以酬圣主、民心与变法;金岳霖情笃林徽因,不因其嫁作梁妇而词语忸怩,不因其声名鹊起而逻辑狷介,不因其早逝而改弦易辙,一等就是终身不娶。此心,此志,此情,天地为证,日月可鉴。
当今社会,物欲横行;当今时代,瞬息万变。但总有云卷云舒间的宠辱皆忘让人去等候,总有花开花落时的去留无意让人去期待。西方谚语道:“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我要停下来,等一等灵魂。”灵魂不开口,就让我们一起 “等一等”吧!
等洪荒的旷远诡秘,等原野的缤纷,等文学燃起的希望,等自然唱起的规律,等万物亮出的生命底色。等一等,两个人的爱情便可湿润江南;等一等,一个人的寂寞便可开出花来;等一等,爱默生的自然世界便会呈现:“每个人都会成为诗人,爱将成为主宰,美将处处流露,人与自然将和谐相处。”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3年第24期)
13.结合你对文意的理解,说说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来诠释“等”的内涵的。(3分)
13.答案:等是一种态度;等是一种智慧;等是一种境界。
评分:共3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14.文章第4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4.答案:举例(事实)论证     这样更能生动具体地阐明作者“等是一种境界”的观点。
评分:共2分。论证方法和作用各1分。意思对即可。

15.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爱默生的自然世界”的理解。(3分)
15.答案:人要热爱生活,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关爱,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社会才会进步、发展。
评分:共3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2014年安徽省[二]  (18分)
   学者的态度与精神
  宗白华
  ①我向来最佩服的,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最景仰的,是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
  ②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怎么样?他们的态度就是:绝对地服从真理,猛烈地牺牲成见。
  ③古印度学说的派别将近百种,他们互相争辩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但他们争辩的态度,却很可注意。当未辩论以前,那辩论者往往宣言:“若辩论败了,就自杀以报,或归依做弟子。”辩论之后,那辩论败的不是立刻自杀,就是立刻归依对方做弟子,决不作狡辩,决不作遁词①,更没有无理的谩骂,话出题外,另生枝词的现象,像我中国学者的常态。这种态度,你佩服不佩服?这才真是“只晓得有真理,不晓得有成见”呢!这就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我希望中国的新学者也有这种态度。
  ④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又怎么样呢?他们的精神就是:宁愿牺牲性命,不愿牺牲真理。
  ⑤欧洲中古时的学者,因发明真理,拥护真理,以致焚身或入狱的,很不鲜见。他们那为真理而牺牲生命时所受的痛苦,若给中国学者看了,觉得很不值得。但真理却因此昌明了!人类却因此进化了!那学者一时的生命与痛苦又算得什么,那学者的心中只晓得真理的价值,不晓得自己生命的价值,这才真正是“学者的精神”!
  ⑥总之,学者的责任本是探求真理,真理是学者的第一生命。小我的成见与外界的势力,都是真理的大敌。抵抗这种大敌的器械,莫过于古印度学者服从真理、牺牲成见的态度;欧洲中古学者拥护真理,牺牲生命的精神。这种态度,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国学者应具有的态度,应抱的精神!
                                       (选自《百年老课文》,有改动)
  [注]①遁词: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
  10.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1.从第③段画线句子看,如果辩论失败,中国学者会有哪些“常态”?(4分)  
                                                                 
12.第⑤段谈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时,提到“中国学者”有什么作用?请加以分析。(6分) 
                                                             
   13.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4分)
                                                                 
   【二】(18分)
  10.B(4分)
  11.如果辩论失败,中国学者的“常态”主要有:在失败后常“作狡辩”,常“作遁词”,甚至出现“无理的谩骂,话出题外,另生枝词”等现象。(4分)
  12. 通过对比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学者的精神”,也说明了中国学者缺失“真正的学者精神”;为文末中心论点的提出提供了论据。(6分)
  13.(中国)学者应该具有服从真理、牺牲成见的态度和拥护真理,牺牲生命的精神。

2014年广东省(三)(10分)
读书与境遇
罗建军
①读书的境遇是指人读书时所处的境况和遭遇。人总是活在特定的境遇之中,境遇不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理解和感悟也会有所区别。读书作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常常会与境遇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境遇中的人读同一本书,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科学地认识读书的境遇,是人们不容回避的问题。
②顺境中读书,可贵的是精神愉悦。人在此时此刻的心境,既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明媚,也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愉悦。身心轻松,兴趣大增,容易打开视野,汲取新知识。正如罗曼•罗兰所言:“你用神采奕奕的眼神看世界,世界也会用宽容的怀抱接纳你。”顺境中读书,关键是要确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高远目标,广采博纳。同时还应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和清醒 的头脑,平心静气,深思精进。顺境中读书,可以帮助一个人消除骄气,清醒地认识自己,理性地看待世界。
③逆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坚持不懈。逆境人人都可能遇到,一些人在逆境中消沉,另一些人却以此为机遇,砥砺磨炼,最终“鱼化为龙”。逆境中读书,因为外界的压力,也因为内心的苦闷,常常会获得不一般的感受,甚至得到对人生世理豁然开朗的认识。古今中外,在逆境中坚持读书学习而成就伟业的不乏其人。司马迁惨遭宫刑,仍持之以恒地博览群书,从而成就了《史记》这一伟大著作。海伦•凯勒失聪失明,却凭借超乎常人的毅力,坚持读书,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语言,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传奇人物。在这些人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水滴穿石”的韧性,逆境中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驱散心里积压的阴霾,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④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无旁骛。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仿佛连同这个社会一起变得躁动不安,很难静下心来读书。社会愈是嘈杂,愈需要我们有“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心态,书籍恰好具有这种功能。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闹中取静,摆脱嘈杂与喧嚣,丰富学识,增长智慧;能帮助我们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无纤尘地走进或厚重或轻盈的书中世界;也能帮助我们不被五光十色的世界所左右,追求灵魂与人格的崇高。
⑤“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无论客观世界如何变化,人的因素始终具有决定性,只要我们始终坚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一信念,时刻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信仰,就一定能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振奋精神,不断进步。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2.下列不能证明“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无旁骛” 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曹雪芹常年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清苦生活,仍然自得其乐,坚持读书写作,终于完成鸿篇巨制《红楼梦》。
B.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常常手不释卷,有时在排队打饭或候车的喧嚣环境中还津津有味地阅读《尚书》。
C.艾思奇在日本求学期间,课余时间别的同学常常唱歌跳舞,而他却一个人埋头读书,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似的。
D.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特意到长沙街头的菜市场读书,身边人来人往、嘈杂不堪,他始终不为所动。
1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善于引用名言,如“非宁静无以致远”、“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这些名言既恰当地证明了观点,又增添了文采。
B.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围绕“读书与境遇”的关系展开论述,先提出问题,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C.读书的境遇因人而异,只要我们在逆境中不消沉、不浮躁,坚持不懈,潜心读书,就能成就伟业。
D.文章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如果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就能不断拓展视野,更新 观念,提升自我。
14.如何理解第⑤段“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这句话的深刻含义?(4分)
答:                
(三)(10分)12.A  是逆境
13.C【“逆境中……不浮躁……潜心读书”与原文意思不符。】
14.这句话是说心态随着境遇的变化而改变的人是凡夫俗子;(1分)心态不受境遇影响,甚至能改变境遇的人,就是圣贤(1分)。运用对比手法(1分),强调要把握读书的境遇,力求境随心转(1分)。应该驾驭环境,用于读书(1分);而不是被环境左右,影响读书。(1分)本题最多得4分。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wmgw/725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