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政治第一次月考

| 点击:

【www.doubiweb.com--寓言故事】

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政治第一次月考

 
第1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白马非马”、“田忌赛马”、“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塞翁失马”、“揠苗助长”等。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的智慧(    )
A、产生于寓言故事            B、产生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头脑
C、源于古典文献的流传        D、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我国东汉时期的王充认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宇宙间不存在什么造物主。这种观点是说(    )
A、自然界使天地创造的               B、人类社会是从来就有的
C、天地是万物之源                   D、世界本来是客观存在的
3、2006年12月,科学家通过比较火星探测飞船在过去7年中对火星表面相同地点拍摄的照片,提出一个大胆的推断——火星上现在就可能存在生命所必需的液态水。这一科学探索活动表明(    )
A、人类能够在实践中认识自然       B、自然界的变化不可能受人类的影响
C、人类能够在实践中改造自然       D、自然界随人类意识变化而变化
4、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关系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
①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   ②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
③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 ④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5、“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这种观点属于认识论上的 (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6、哲学自产生以来就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
A、依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B、依据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C、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D、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二者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7、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是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以上材料说明(    )
A、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B、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
C、 哲学不等于自发产生的世界观          D、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8、“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
C、认为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9、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
A、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10、“世界是一团燃烧的‘活火’,它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下列与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A、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B、物是观念的集合
C、存在即被感知                       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11、被推翻的法国路易十六曾经哀叹: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
A、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指导社会变革
B、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C、启蒙运动使欧洲文化发展达到了顶峰,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D、哲学为社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12、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指(   )
A、具体的物质形态                 B、无法被人感知的客观存在
C、人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D、在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
由诺贝尔获奖者丁肇中主持,美国、中国、俄罗斯等多国科学家共同参与研制的新阿尔法磁谱仪将于2008年升空继续寻找反物质。据此回答13—14题
13、人们利用阿尔法磁谱仪深入探究世界,表明(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 、实践是获取认识的唯一途径
14、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追求的永恒使命。关于真理和认识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认识是不断变化的,而真理是永恒不变的  ②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认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③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④真理属于认识,认识不一定是真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5、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说明 (    )
A、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B、尊重自然规律就能有效地改造自然
C、要不失时机促成事物发展     D、按规律办事 才能造福人类
16、人类活动具有“先思而后行”的特点,人们也常说做事情要“三思而后行”。这表明(    )
A、认识是先于实践而产生的        B、意识总是促进物质世界的发展
C、认识决定实践                  D、人类的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的活动
17、“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开发“红色资源”对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现实意义。这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是
A、科学理论对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能动作用
C、认识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化、扩展、向前推移
D、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诗词、音乐、舞蹈、雕塑、园林等都讲求“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体现,这种情景相融的境界往往使人回味无穷。回答7—8题。
18、意境最充分地体现了
A、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B、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C、社会和个人的统一        D、继承和创新的统一
19、意境不是意和境简单相加,而是意与境谐,并在此基础上生出“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例如王维《雪中芭蕉图》将夏日的芭蕉和雪景画在一起,产生独特的美感。这表明
A、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集中体现    B、艺术创作不需要反映现实生活
C、艺术创作不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D、艺术创作纯属人的主观创造
20、“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终处在不间断的变化之中”。这句话是说(     )
①事物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       ②事物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④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在卫生组织的协调下,各国科学家携手奋战,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了“手足口”病原体,并完成了对病毒的防疫攻克。但直到今天,人类仍然未能完全识破它的“庐山真面目”。据此回答8~9 题
21、科学家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了“手足口”病原体,并完成了对病毒的防疫研制。这一事实体现的哲理是(     )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    D、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22、直到今天,人类仍然未能完全识破它的“庐山真面目”。这说明(     )
①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在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   ②任何意识都根源于物质    ③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④人们应不断扩展和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⑤认识有无限性,世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    D、①④
23、2007年是塑料诞生一百周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    )
A、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
B、人们有意识地创造人工自然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物的规律
C、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人造物可以脱离天然物而存在
D、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其打上人的烙印
24.2007年高考过后,一些考生收到同学发送的连环诅咒短信:“高考结束,送你咒语,如想金榜题名,就请将此条短信转发10个人,如不转发或删除此信息,一定遭到落榜的厄运!”有些考生怕遭到“报应”,不得不按照要求转发诅咒短信。从哲学角度看,这说明(     )
A.考生应加强学习,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
B.迷信思想还有一定的市场
C.一些考生还没有形成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D.考生应自觉践行“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25.2006年9月23日《人民日报》报道,科学家对迄今最古老的“儿童猿人”化石进行的研究表明,现代人类祖先之一的“南方古猿阿法神”很可能已直立行走,但还是保留了许多类人猿的特征。他们的研究揭示了人类进化的更多细节。人类的不断进化表明(     )
① 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② 物质世界的现象是纷繁复杂的
③ 物种不变的观点是错误的
④上帝创造世界万物的说法不符合实际
A.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
26、2010年两会期间,我国社会成员之间在收入分配上不合理局面依然牵动很多人的心,国家区分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这一措施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和理解。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说明“国家区分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正确性。(12分)
 


27辨析:.承认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作用就是唯心主义。(10分)

 

28.2009年4月以来,从墨西哥蔓延开来的流感,最初被诊断为猪流感。后来,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研究发现,这种流感病毒实际包含猪流感、人流感和禽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于是将这种新型流感改称为A(H1N1)型流感,我国称之为甲型H1N1流感。随着研究的深入,诊断技术不断改进,防治手段逐步完善,疫苗研制加速推进。
国外疫情一经发布,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力开展防控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卫生部、农业部专门制订并下发了诊疗方案和应急预案。各级地方政府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执行疫情零报告制度、指定定点收治医院、成立防控和救治专家组等,切实做好防控工作。
对甲型H1N1流感的研究过程体现了有关人类认识的哪些哲学道理?(18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A C B B B D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A B D B A A D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D C D 
二、主观题
26、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客观符合主观,发挥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国家根据收入分配在客观上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区分不同情况,采取正对措施,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等措施,就是从实际出发的结果。这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7、27.(1)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2)追求物质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义,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主观蛮干地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心主义的表现。强调精神作用不一定就是唯心主义,如果是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重视意识的作用,就不是唯心主义。(3)因此,这个观点是不科学的、错误的。
28、(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3)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答案提示:理论+材料)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yejy/478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