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制度

1、要说普通话达标优化训练及答案

| 点击:

【www.doubiweb.com--法规制度】

1、要说普通话   达标优化训练
我夯基  我达标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普通话以_________为标准音,以_________为基础方言,以_________为语法规范。
答案:北京语音  北方话  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推广普通话就是在全国统一汉字的语音。
B.国家机关的公务用语、学校的教育教学用语必须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得出现英文。
D.家庭生活、亲朋好友聚会等必须使用普通话。
解析:A项推广普通话不仅仅是做到语音的规范,还有词语、语法的规范。C项只是说“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的规范和标准”。D项只是说“提倡和鼓励”。
答案:B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镌刻(juān)      汗流浃背(jiá)      重创(chuāng)      瞠目结舌(chēng)
B.咯血(kǎ)        三缄其口(jiān)     霰雪(sǎn)         时乖命蹇(jiǎn)
C.驯服(xùn)       拈轻怕重(niān)     豆豉(chǐ)         韬光养晦(tāo)
D.负荷(hè)        为虎添翼(wéi)      皈依(guī)         余勇可贾(gǔ)
解析:A项“浃”读“jiā”。B项“霰”读“xiàn”。D项“为”读“wèi”。
答案:C
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勉励  再接再厉  恢弘  心灰意懒         B.怡然  贻笑大方  干燥  不骄不躁
C.更迭  重峦叠嶂  嬉闹  嘻皮笑脸         D.愤概  发奋图强  卓见  真知灼见
解析:D项“愤慨”的“概”应为“慨”。
答案:D
5.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近年来,海外学子相继归来报效桑梓,他们在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展露头角。
B.第一次世界大战暴发后,戴高乐随部队奔赴前线,在战斗中因表现出色,曾经三次受到嘉奖。
C.随着春的归来,天地间又弥漫着生气,自然界万物恣意地展现各自的美丽,似乎在共同演奏一曲生之欢乐、春之旖旎的交响乐。
D.我们在成长中,无需在乎人们的记忆,无需追求汉青留名,甚至无需刻意书写历史,只需把握好每一个此时此地。
解析:A项“展”应为“崭”。B项“暴”应为“爆”。D项“汉”应为“汗”。
答案:C
6.(2006山东高考,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热带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啧啧_____的事。
(2)中国文物信息网日前公布了已入围2005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的24个项目名单,这些“新发现”__________了旧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的文化遗存。
(3)这里不光生长有益的植物,还有一些__________的植物,其中有一种一人多高的小树,树干细细的,叶子像烟叶,一年开一次花,果实像豌豆,它的花和叶子都有毒。
(4)那时,北大的学生好幸运,学生的借书证,__________可以借十函线装书。
A.称道    涵盖    有害    竟然        B.称奇    囊括    有毒    居然
C.称奇    涵盖    有害    居然        D.称道    囊括    有毒    竟然
解析:称道:称赞,称述。称奇:称赞奇妙,比“称道”语义重。涵盖:包括,包容。囊括:把全部包罗在内。与“有益”相对,(3)句应选用“有害”。“竟然”仅表示“没想到”的意思,而“居然”除表示“没想到”这个意思外,还含有结果跟预想相反的意思。
答案:C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江苏连云港的孙悟空、四川的大熊猫、西部三省区的藏羚羊、云南的金丝猴等卡通形象,激战2008年奥运吉祥物,究竟花落谁家,11月11日便可知晓。
B.美国财长斯诺、“财神”格林斯潘、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总统布什摩肩接踵,相继访华,别以为中美迎来了又一个蜜月,因为来的每一张笑脸背后肯定带着一个个目的。
C.中国建设银行上市的最终目标是建设一个现代商业银行,能够给老百姓提供最好的商业银行服务。这也意味着:建行将借上市之力推进“脱胎换骨”的步伐。
D.“神六”的发射和回收是一项要求相当精确的技术,每一个步骤都要认真核对,否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后果不堪设想。
解析:B项,摩肩接踵:肩碰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不合语境。
答案:B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2005年,我国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较好地完成了“十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B.恢复升降级的中超06赛季即将打响,人们担心的假球、黑哨等不安定因素,会不会将日渐失去公信力的中国足球,带进万劫不复的深渊呢?
C.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具有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滋养人生、改变气质的价值不可小视。
D.最近一段时间,中科院以及北大、清华等学府纷纷出台自己的学术戒律,力图在学术腐败成风的情况下,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
解析:A项 “创造了……基础”搭配不当。C项句式杂糅,可去掉“具有”。D项成分残缺,应改为“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迷雾”。
答案:B
我综合  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语言从来就处在变动之中,随着不同文明间的交往、交流而加快加深。从理论上说,语言交流应该是彼此平等,互相影响,每种方言都有平等挤进“中心”的权利,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应该对等地相互吸收“外来语”。但实际上语言也十分“势利”,根本不可能完全“平等”。
    语言发展演变的历史表明,往往是政治、文化中心或经济发达地区的方言才有权变成“官话”“普通话”,其他方言只能蛰居“边缘”,难登大雅之堂;同样,“外来语”更多也是“先进”向“落后”的“边缘”渗透、侵入,逆向流动者绝少,后者不得不深受前者影响。如不少北京方言或流行语之所以能在全国迅速流行,极易成为“普通话”,自因其为政治、文化中心。近代沪语能突破“边缘”进入“中心”,则因其为商埠首开之地,总是风气先得,且日渐成为经济中心。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我们现在以为很“普通”、早就习以为常、时时脱口而出的“滑头”“流氓”“盯梢”“出风头”“寻开心”“阴阳怪气”……若查书一看,原本竟都是上海方言。而今日粤语的情形亦颇有些类似,自打改革开放以后,广东得风气之先,南风渐盛,于是“粤味普通话”也随粤菜一道北上,如“买单”“搞定”“生猛”等,已渐渐成为“普通话”。现在“港台腔”颇受责难,其实“港台腔”不也是我们统一的中国的“方言”之一种吗?例如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用“港台腔”的“耶”“哇”代替“哎哟”来表示惊叹,引起了一些尖锐的批评责难。其实,被视为“惊叹”之正统表达的“哎哟”也并非古来如此,一成不变。如要“正统”,只能回到不是“噫吁嘻”就是“呜呼哀哉”的时代。何妨用“听取蛙声一片”那般宽舒闲淡心态,来“听取‘哇’声一片”呢?……
    而大量“外来语”在近代随西学东渐,甚至有“外”来居上之势,盖因“西学”较“中学”发达先进也。无论高兴与否,赞成与否,这种自然而然的过程就是如此,难以人为改变,大可不必因此而痛心疾首。若一定要 “查户口”“讲出身”,非要“正本清源”,查“血统”,非祖宗八代“根红苗正”不可,一定要把这种带有“殖民”色彩的“外来语”统统扫地出门,则我们现在几乎无法开口说话。应当说,从总体上来看,无论是方言还是外来语,都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新鲜、丰富、精确。
    新词的引进当然离不开翻译。音译、意译,本无定论。但每见一些音意兼容的漂亮译法,总使人击节不已。如果将“Coca-Cola”意译为“古柯叶饮料”或“碳酸类饮料”,它在中国一定不会有今日“可口可乐”的骄人业绩。“Pepsi-cola”如果译为“皮斯克勒”或“屁事可乐”之类,“百事可乐”在中国也不会如此畅销……
    新词的使用,自然而然,非人力能强迫。如祖国大陆将“taxi”译为“出租汽车”,香港早就根据粤语将其译作“的士”,将“take a taxi”顺势译为“打的”。从上世纪80年代起,“打的”在大陆亦极为流行。不过当时报上曾多次有文章劝人不要说“打的”,要说“乘出租车”,并说香港是殖民地(当时还未回归),“打的”是殖民地语言,而我们若用“打的”一词是等而下之地被“殖民地”“殖民”,所以是“自我次殖民地”化。陈义不可谓不高,无奈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直到现在,出门即要“打的”者仍不在少数。
    译者种种,不拘一格,译界高明可各显身手,任社会生活自然选汰。但笔者以为科技译名却应当遵从有关部门的规定,否则将引起严重混乱。如我国有关部门规定将英文“laser”一词译为“激光”,而港台多将其译为“镭射”。但现在内地的许多报纸广告或歌厅招牌上的“激光音响”“激光唱片”都让位于“镭射音响”“镭射唱片”。更有甚者,则干脆来个兼容并包,赫赫然写上“激光镭射”或“镭射激光”,令人啼笑皆非。
    总之,语言如同流水,也是高往低流,难以人力阻止。“普通话”之所以“普通”,就在于它能广纳“方言”,博采“外语”。
9.下列结论,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对时下个别南方语系的词句流行现象,大可用宽容达观的心态来看待。
B.无论是方言还是外来语,都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新鲜、丰富、精确。
C.政治、文化或经济发达地区的方言才有机会成为“官话”或“普通话”。
D.对外来语的中文翻译,译界高明大可各显身手,任凭社会生活自然选汰。
E.能自然使用的外来新词,既非人力所强迫,也就不必也不能强行禁止。
10.文中说的“语言也十分‘势利’”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1.第六段强调了什么观点?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12.作者说:“何妨用‘听取蛙声一片’那般宽舒闲淡心态,来‘听取“哇”声一片’呢?”
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这一观点?谈谈你的理由。
9.解析:B项文中是“从总体上来看,无论是方言还是外来语,都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新鲜、丰富、精确”,此处缺少了“从总体上来看”。C项文中是“往往是政治、文化中心或经济发达地区的方言才有权变成‘官话’‘普通话’”,此处缺少了“往往”。D项原文中说“译界高明可各显身手,任社会生活自然选汰”,此处“可”换成了“大可”,语气加重了。
答案:AE
10.解析:文章在第一段提出“语言也十分‘势利’”的说法后,紧接着就在第二、三两段运用事实来加以论证,列举的事例有北京方言在全国流行,近代沪语、今日粤港台的一些用语渐渐成为“普通话”,大量外来语甚至“外”来居上等等事实。据此可以总结出答案。
参考答案:不少北京方言或流行语能在全国迅速流行,极易成为“普通话”;近代沪语能突破“边缘”进入“中心”,今日粤、港、台的一些用语渐渐成为“普通话”;大量“外来语”在近代随西学东渐,甚至有“外”来居上之势。
11.解析:概括作者观点要注意文中的重要词句,如本段中的“但笔者以为……”。前文作者主张“何妨用‘听取蛙声一片’那般宽舒闲淡心态,来‘听取“哇”声一片’呢?”,又说“译界高明可各显身手,任社会生活自然选汰”,有了这些补充,说理上更加全面了。
参考答案:第六段从翻译科技译名必须规范的角度,强调了在接受“外来语”或“方言”时,不能完全放任自流,也要讲规范、讲原则,从而很好地“回护”了“普通话”广纳“方言”、博采“外语”的观点,使自己的论证更辩证,更全面。
12.解析:无论同意与否,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
答案:(略)
二、语言运用
13.下面文字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多处错误,请找出两处加以改正。
    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在英国发送成功,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先河。我国于1998年开通手机短信,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层出不穷。随着手机短信由多媒体形式到纯文本形式的进化,我国手机短信用户在2005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错  误 改  正
第一处 
第二处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辨析修改病句首先要具有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了解现代汉语遣词造句必须遵循的规律;其次了解语病的分类知识,然后根据良好的语感,结合语法分析做出判断。此处的语段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多处语病:“拉开……先河”属于搭配不当,“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层出不穷”词语使用不当,“随着手机短信由多媒体形式到纯文本形式的进化”则是语序不当。
参考答案:第一处错误是“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先河”,改为“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序幕”,或改为“开了短信文化的先河”。
第二处错误是“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层出不穷”,改为“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与日俱增”,或改为“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逐年增加”。
第三处错误是“随着手机短信由多媒体形式到纯文本形式的进化”,改为“随着手机短信由纯文本形式到多媒体形式的进化”。
14.日常生活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能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
示例:有关招生具体情况,可以说“欢迎咨询”,也可以说“欢迎垂询”。
(1)在别人面前称自己的见解或意见,可以说“一点拙见”,也可以说“一点__________”。
(2)送一位兄长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可以题“某兄留存”,也可以题“某兄_________”。
解析:汉语在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特定场合用于特定对象的词语,有的对别人表敬,有的用于自谦。如果不能了解这些特定用语,或者乱用滥用,就会影响到特定的语言交际活动。
参考答案:(1)愚见(或浅见)  (2)惠存
15.根据要求扩展下面的语句。
(1)依据给出的文字,续写一个段落,句式大体相同,不超过40个字。
    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跌倒时的真诚搀扶,是错误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读书也是人生获利丰厚的储蓄。这储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面的句子扩展为并列复句,不少于40字。
写好文章的途径在于多读多思。
(1)解析:要注意题干的要求,“句式大体相同”,还要注意前后句意的连贯。
答案示例:是发现未知的钥匙,是追求真理的阶梯,是超越前贤的基础,是参与竞争的实力。
(2)解析:注意要求,“扩展为并列复句”,即所扩展的两句间的关系为并列关系,一个是“多读”,一个是“多写”。
参考答案:要写好文章,一定要多读书,没有丰富的知识,写出的文章就不会有较深的文化内涵;要写好文章,一定要多思考,没有深刻的思考,写出的文章就不会有较高的思想品位。
读书做人
    封疆官吏出任长梧的地方官。一日,他碰到孔子的学生子牢。三句话不离本行,他与子牢探讨治理地方、管理长梧的方法。
    古时封建官吏被百姓尊称为封人。封人和子牢谈得很投机。他讲到自己的治理经验,认为处理政务绝不能鲁莽从事,管理百姓更不可简单粗暴。
    从治理之道又谈到种田之道。封人说自己曾种过庄稼。那时,耕地马马虎虎,无所用心;果实结出来稀稀拉拉;锄草粗心大意,锄断了苗根和枝叶。一年干下来,到了收获季节收成无几。
    听了封人的讲叙后,子牢很关心地打听他以后的状况。封人吃一堑长一智,总结自己种田的教训,第二年便改变了粗枝大叶的态度。他告诉子牢,他开始深耕细作,认真除草,细心护理庄稼,想不到当年获得好收成,一年下来丰衣足食。有了种田的失败和成功,封人悟出一条道理,做任何事都贵在认真。现在他出任地方官,便守住这条做人的准则。子牢常常拿封人的事教育他人。
    我们学习普通话受方言影响,可能面临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读了这则故事以后,你可曾受到一些启发?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你准备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yejy/580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