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演讲稿

走进“双低”家庭 高扬远航之帆——60张幼儿家长问卷调查的启示

| 点击:

【www.doubiweb.com--学生演讲稿】

    长久以来,充斥在耳畔,萦绕在眼前的总是那些为了孩子而不知疲倦的家长们的喋喋不休与奔波忙碌,无论是自己的亲戚、朋友,还是周围的学生家长,他们大多是生活殷实,知识修养较高的人群。他们对孩子成长的关注,令我滋生了另一种想法:了解“双低”(低收入和低学历)家庭的幼儿家庭教育现状。于是在今年五月中旬,在沙河街道的《艺霖幼儿园》内,发出了六十张家长问卷调查表,针对这一城乡结合部的幼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看看这一地区的家长如何看待孩子的娃娃期教育。尤其是对低收入的家庭,低学历的家长,他们是否关心孩子幼儿期的教育,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有哪些困惑,还需哪些帮助,以便充实今后家长学校的授课内容,改进授课形式和方法,以满足家长的需求,让他们的孩子也能像我周围的朋友的孩子一样高扬起远航之帆。

一、走进“双低”家庭,了解育儿现状。

1、调查年纪分布。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幼儿园大、中、小及学前班的家长总计60人。问卷分别发给小班11张,中班11张,大班11张,学前班27张。收回问卷小班7张,中班9张,大班11张,学前班27张。由回收情况看,本次调查大班和学前班问卷的回收率100﹪,远远高于其他年级,由此说明接近入学的幼儿家长更加重视此次调查。

2、家长自然情况。

调查的直接对象主要是孩子的妈妈和爸爸,他们分别占了72%和20%;还有的是爸爸和妈妈共同完成问卷的,占6%;除此之外,2%的调查对象属于非爸爸和妈妈的其他家长。

调查家长的学历水平初中占27%,中专占38%,高中12%,大专占12%,本科占6%。从学历上看主要集中在初中、中专层次上,其次是高中和大专。

家长的职业统计为无业48%,营业员18%,工人14%,司机6%,个体6%,计算机2%,教师2%,工程师2%。从职业上看低收入家庭居多,符合本次调查的预期。

3、幼儿家教现状。

从问卷的回收率上看,家长对于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信息,倾向于在遇到育儿困惑之后,再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在问题尚未出现之前,就已经具备一定的忧患意识,从而试图通过外界的帮助得到一些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

在尊重关心孩子方面,就单从家长讲故事一题可以看出,如果晚上家长已经很累了,孩子仍缠着讲故事,小班和学前班的家长更多地会选择“不顾劳累,给孩子讲故事。”而中班的家长选此项的明显偏低,虽然同比初为人父母的小班家长选择“不顾劳累,给孩子讲故事”也相对偏低,但是他们给孩子“讲一个简单的故事,随便应付过去”的情况则明显高于其他年级,说明他们最终还是会给孩子讲故事的。而与此同时,中班的家长在选择B项“敷衍孩子,说明天再讲”和C项“请假中的其他人讲”明显高于其他年级的。这表明他们相对轻视孩子的学习要求。

因此我们似乎可以发现家长普遍存在的一个心理特点,即在孩子最初进入幼儿园的阶段与孩子即将离开幼儿园的阶段里,对孩子的教育更加关注。前者辅助孩子更快适应家庭之外的正规而系统的教育,后者则是希望孩子能顺利渡过幼小衔接的关键阶段。

在孩子的习惯养成,品德修养方面。多数家长认为小班的孩子太小,强制性的各类要求未必能起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甚至不利于幼儿学习兴趣的形成。但是对于学前班的孩子,家长理所当然认为他们要学会自律,逐渐将学习放在生活的重要位置,这样才能将来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而幼儿园中年级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求明确降低,对于孩子每次拒绝学习及其他习惯的养成要求,家长都明确表明可以放宽要求,这样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孩子会因为这样而总在拒绝习惯养成。

处理孩子修养问题的对策上,家长们的分歧比较大,有些家长担心孩子这一问题如果不及早治理,将会影响其一生,因此倾向于采取较为严厉的措施;有些家长则担心严厉的措施会伤到孩子的自尊心,同时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发展,因此倾向于较为温和的方法,只要能解决问题,宁愿进程慢点也没关系。

在教育方法和教育需求上看,长绝大多数家长都是选择启发引导式的教育方法。说明家长们多数都能注重孩子平时生活中的的引导启发,以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性格。当教育遇到问题时,多数家长选择的是求助于幼儿园老师或是与其他家长交流,在回答教育孩子方法存在哪些困难和疑惑及对这次问卷的意见、要求这两题时,绝大多数是学前班的家长,由此可看出,学前班孩子的家长比较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因为他们的孩子面临着幼小衔接的问题,想急切了解有关信息,并且希望通过参与这个问卷活动,能够进一步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另一方面,低年级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的照料相对较多,家长在家里顾不上填写问卷,或者认为孩子还小,现在没有必要想这些问题,因此对本次调查的兴趣不大。

二、透视“双低”家庭育儿,诊断幼儿教育结症

本次问卷调查之后,我又对幼儿教师,典型家长进行了谈话时访谈,使我更近距离的了解了“双低”家庭的育儿状况,总结家长们的问卷及访谈情况,不难发现所调查的“双低”家庭的幼儿家教确实存在较大问题,现诊断为五大结症:

1、家教重一时,少长效。

孩子不仅是民族的未来,也是家庭的希望。每一个家庭,对后代都会给予无限的希望。特别是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下,家长对于孩子的未来,越来越多地充满憧憬。与此同时,也会伴随一些忧虑,因为谁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便出现了这样一些家长,虽然他们的收入较低,但当听说有关幼儿教育的学习班,家教方法,他们依然省吃俭用、亟不可待地去学,照猫画虎的生搬硬套,注重一时的成效,并没有结合自己的家庭情况和孩子的自身特点,制定长远的计划。待到发现问题,没法进行时,不是语言伤害孩子,就是家长自己半途而废,使孩子从幼儿时期起就养成了虎头蛇尾的坏毛病。

2、家长吃老本,少学习。

在本次调查中的家长基本上是初高中、高职学历,正因为自己的学识不足,因此家长们为了实现的自己追求与梦想,或是家长之间的相互攀比,使得他们之中有的家长便根本不与孩子商量,过早地给孩子施加压力,盲目选择学习内容。而他们自己却是理所应当的我行我素,在自己所剩无几的可怜的知识的支撑下,只注重言语命令,不重视言传身教;只注重孩子的学习,不重视自己的充电。有的家长则认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就这样,孩子不聪明,淘气,任性都很正常,即使自己想办法管孩子,也管不了,没办法了,就顺其自然了,至于充实自己那更是难上加难。

3、氛围讲随意,少习惯。

既然自己的学历低,那么家长们所处的环境自然也是与之相适应的环境,菜市场,理发店,小卖店,麻将屋……在这些地方做事随意,举止言谈缺乏美感,更谈不上良好的生活习惯,所以,对孩子的养成教育也自然不够重视,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文明习惯较差,待人接物没有规范,他们不知道穿着睡衣上街的不雅,也不明白随地吐痰的危害。这些孩子做事或是胆大妄为不知天高地厚;或是胆小如鼠不敢与人交流。

4、生活讲包办,少锻炼。

这是中国家庭教育的通病。孩子幼年时,至少在四种技能方面,不让他们自己动手。一是吃饭。二是洗手。三是穿脱衣服、鞋子。四是收拾玩具。家长们以为这是对孩子爱的表现,或是认为孩子太小,长大了他们自然会做,岂不知,从小养成的依赖性,让孩子们不知道劳动的光荣,也不懂得尊重劳动。以每天的上下幼儿园为例,家长们习以为常地为孩子准备用具,上课时忘带东西了,孩子会脱口而出“妈妈没给我带”;放学时,家长还是心甘情愿抢过孩子的书包(有的孩子愿意自己背书包),临走时还要问老师留没留作业,留的是什么作业;回到家里呢,陪孩子写作业,边写边玩边吃,二十分钟的作业写了两个小时,有的甚至代替孩子写作业。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太小,做事不利落,还得返工,还不如自己直接做了省事。就这样孩子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习惯在家长的“关爱”中,从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一点一点消失了,同时失去的还有他们的责任感。

人生之路十分漫长,孩子的成长是谁也代替不了的,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的能力,不要越俎代庖,更不能过高苛求孩子尽善尽美。正确的方式应该理性地对待孩子,尊重他们的兴趣、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他们的发展。 

5、品质多任性,少宽容。

“不,不,我就不吃饭,不买那辆车我就不吃!”爸爸妈妈已经哄劝孩子多时,而孩子仍是这么执拗地坚持着。这是任性的孩子常常用“绝食”的方式向爸爸妈妈索要东西,他的“拗”劲上来,想干什么就得干什么。他提出的要求,你非得满足不可,否则又哭又叫,甚至满地打滚,叫你气炸了肺,他仍是我行我素地坚持到底。 像这样的孩子,在中国的家庭里,实在是太多了。而这个时候,大多数的家长选择等孩子哭闹结束再讲道理,讲道理之后,仍是满住孩子的要求。于是家长们的这种百依百顺的溺爱造成了大多数孩子的任性。也正因为家长无原则地迁就孩子,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我想要什么、做什么,你们就得答应我”。就在孩子发脾气、哭闹、摔东西,甚至不吃饭之时,做家长的往往心软,不得不满足孩子的要求,不能就事论事的对孩子加以引导教育,如此反复多次,赢家每次都是孩子。于是,他就学会了用任性来要挟父母,满足他的种种不合理要求。

任性的孩子,为所欲为,没有一点宽容之心,完全没有自我控制能力,不能忍受外来的任何约束,生活中他们常会碰钉子、遭遇挫折。于是孩子便会越来越不合群,喜欢独处,他们时而忧郁,时而狂躁,总爱发火,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三、走出“双低”洼地,高扬远航之帆

针对“双低”家庭存在的育儿方面的问题,结合高学历家庭教育的一些经验,在此提出一些简便易学的家教育儿方法,以便“双低”家庭的家长能时时处处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让孩子走出“双低”的洼地,从幼儿时期就把远航之帆高高扬起。

1、以身作则,坚持学习,提高修养。

    家长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幼儿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证明,幼儿家庭教育质量的高低,与父母素质及文化水平的高低相关。虽然我们是“双低”家庭,但不要认为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差,有的甚至大字不识几个,就放弃了家庭教育的责任,把自己家长的职责等同于保姆,只是负责幼儿的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就足够了。我们要为了自己孩子的成长,注意自身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的再学习,加强幼儿教育的专门知识的学习,经常与幼儿园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形成家庭与幼儿园强大的教育结合,使自己的孩子受到全方位、多渠道的熏陶与培养。用自身的改变来影响孩子,让孩子在你的学习提高中受到熏染。

2、改进方法,科学育儿,注重过程。

 家长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必然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对孩子的一些好奇性质的提问,对于低学历的家长更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譬如:当幼儿提出难以回答的问题时,家长不能不懂装懂,乱说一气,更不可用“去去去、就你事多、烦死了”之类的话压制孩子提问的积极性。对那些爱发问、好活动、喜探索的幼儿,若能进行正确的引导,恰恰是创造性人才的雏苗。家长应实事求是地告诉孩子,等看了书或请教了别人后再告诉他,也可与孩子一起寻找答案或是鼓励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那么,在这一起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也使孩子得到了自主学习与探索的乐趣,从而养成了不懂就问,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当幼儿确实犯了错误时,父母的态度、做法应一致,要给幼儿讲清道理,分析错误所在,并以正确的行为和思想加以引导。要使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家长还要多参与家庭教育学习,经常交流家教经验,学会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
    3、学有榜样,心理健康,注重品质。

孩子来到世界上,首先是从父母那里开始学会认识世界的,父母的一言一行、家庭环境的氛围,每时每刻都会给幼儿的情感、气质、行为、道德、个性等多方面产生影响。要教育好幼儿,父母要严于律己,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在思想、生活、学习、工作、劳动和社会等方面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感染幼儿,以道德榜样引导幼儿,让他们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此外,家长也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榜样,和孩子一起学习,这样也能培养孩子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好习惯。在榜样的作用下,孩子同样会养成健康向上的良好品质。  

4、尊重幼儿,培养自信,注重习惯。

幼儿是独立的、有意识的、有思想的个体,应该得到家长的尊重与平等对待。尊重幼儿才是父母最深刻的爱。然而这种爱并不是体现在父母过度的保护,全方位的包办上。在我所调查的孩子中,多数家长认为自己的学历低,工作繁重,薪水不高,于是他们很希望孩子将来能有一个好工作,不像他们一样受苦受累,同时更加宠爱自己的孩子,不想让孩子受一点委屈。然而他们不知道孩子有好奇心和强烈的自主愿望,什么都想去试,什么都想去做。他们过度的包办代替,会使孩子失去许多学习探索的机会。这时的父母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满足他的好奇心。比如他想到雨地里去玩,你就给他穿上雨衣、胶靴去玩吧;他要自己穿鞋,就让他去穿,等他鞋和脚对不号时再去帮他;要洗衣服,给他一块肥皂,随他去洗自己的手帕、袜子;想扫地,让他扫,哪怕越扫越脏……当然,父母的帮忙是必不可少的,给他理理袖子、系系鞋带、扒掉垃圾等。充分相信孩子,让他们在满足合理要求、亲自实践的同时积累经验,体会成功的欢乐。同时也要给予孩子“想获得必须要付出”的观念。这样,孩子就不容易养成一切都依赖于父母的习惯了。

    教育幼儿也不要违背了辩证法,在培养孩子自信的同时,也要不断纠正孩子的缺点,由于幼儿做的一些事情不都是对的,所以该表扬就表扬,该批评就批评,批评也是促使幼儿进步的一种手段

关爱幼儿,并不是给幼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满意,也不是用各种所谓的知识、能力训练来压迫幼儿,而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予以科学的引导,给予幼儿充分的尊重与自由,让幼儿在自然成长中享受快乐,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独立的意志品质与健全的人格。

当然,对于幼儿的教育,我只是在“双低”家庭中做了一些粗浅的摸索,一些想法还有待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实践。愿我们每一个家长为了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从今天做起,从自己做起,观察了解孩子的成长特点,掌握孩子的发展规律,为他们提供健康愉快的成长环境。多给予他们亲情,多与他们沟通,相信孩子的能力,尊重他们的需要,让他们感受阳光,健康快乐!为他们今后的美好航程,请帮助他们现在就扬起风帆!
 
                                    2008年6月4日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yjg/1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