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

2012届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测试题

| 点击:

【www.doubiweb.com--诗词鉴赏】

2012届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测试题
训练平台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两题。
山中问答
李  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窗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  窅(yǎo)然:深远的样子。
1.“桃花流水窅然去”是写景,而“别有天地非人间”则集中体现了全诗的主题思想。请你对这两句的作用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作简要评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前句:抒写自然之美,进一步刻画闲适心情,为后句蓄势。后句:强烈抒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表达淡泊功名利禄、对现实不满的感情。
2.本诗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杰作,你是否同意此说?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不加修饰,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却能于通俗中见含蓄,平淡中蕴深味。
    (二)仔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子夜秋歌
李  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1.从全诗内容来考虑,诗中“捣衣”的寓意是什么?在诗中,“万户”暗指了什么具体的社会现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捣衣”的寓意是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万户”说明赶制寒衣的人家很多,仅长安就有万户(尽管是夸张),暗指当时从军戍边的人很多(或说边关战事频繁)。
2.诗句“总是玉关情”一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玉关情”指的是怎样的一种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承上启下。指长安捣衣的思妇对戍守边关的丈夫的思念(注意此题不能分析成戍守边关的丈夫对妻子的思念)。
3.请简析末尾两句诗的思想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良人罢远征”的前提是“平胡虏”,而不是诅咒平定外患的战争,即只有平定边患才能换得家人的团聚,只有国家安全,家庭才能美满,所以这两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月    夜
杜甫
今夜郎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诗中有两个字既写思念之久,又含思念之深。请在诗中找出这两个字,写在下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湿寒
2.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也”。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身陷长安,不写自己望月思家,却写妻子望月怀夫,久久不眠的情景,无限的深情都从这想像描写中流出,两地相思,悲苦难言。诗中情景,为月夜独有,因此前人的评价是中肯的。
12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1.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的内容是什么?后两句表现了唐军的什么精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前两句描写唐军乘夜色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威;后两句表现了唐军的勇猛善战。
2.试就诗中描写战争的手法加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描写战争不是正面铺叙,而是通过烘托手法进行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让读者自己想像战争场面。诗中正面描写了后续部队,对战果辉煌的前锋部队只从侧面带出。诗中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联想和想像的空间。
    (五)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闺    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本诗标题为“闺怨”,一开头却写“闺中少妇不曾愁”,是否违反了题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不违反。前写“不曾愁”为下文的“悔”作铺垫,欲抑先扬。
2.诗中如何描写少妇的心理变化?为什么“陌头杨柳色”会勾起少妇幽怨的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写少女“不曾愁”,打扮好上楼观景,后看见“杨柳色”而“悔”。美好时间是很难长久留住的,“杨柳”与离别有关,少妇看见杨柳想起自己与丈夫离别。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yxzw/648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