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

黑水县中学2015届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试卷(新人教版有解析)

| 点击:

【www.doubiweb.com--九年级】

黑水县中学2015届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试卷(新人教版有解析)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词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 烛炬成灰 B. 花香四溢 C. 木已成舟 D. 滴水成冰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烛炬成灰是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花香四溢、木已成舟、滴水成冰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
解答: 解:A、烛炬成灰是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花香四溢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木已成舟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滴水成冰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下列物质的物理性质正确的是(  )
  A. 五氧化二磷(白色气体) B. 高锰酸钾(黑色固体)
  C. 二氧化硫(无色无味气体) D. 液氧(淡蓝色液体)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A、根据五氧化二磷是固体进行分析;
B、根据高锰酸钾是紫褐色的固体进行分析;
C、根据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进行分析;
D、根据液氧是淡蓝色的液体进行分析.
解答: 解:
A、五氧化二磷是白色的固体而不是白色的气体,故A错误;
B、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而不是黑色固体,故B错误;
C、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C错误;
D、液氧是淡蓝色的液体,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此类题主要考查了对化学中一些物质的颜色和状态的认识,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记忆.
 
3.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是(  )
  A. 氧气(O2) B. 水(H2O) C. 乙醇(C2H6O) D. 氯化钴(CoCl2)

考点: 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中只有两种元素且含有氧元素来分析解答.
解答: 解:A、氧气是一种只有氧元素组成的物质,则属于单质,故A错误;
B、水是一种含有H和O两种元素且有氧元素的物质,则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
C、乙醇中含有C、H、O三种元素,属于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
D、氯化钴是由金属离子和氯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则属于盐,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物的判断,学生应抓住氧化物概念的要点来判断,并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类别及相关概念.
 
4.(3分)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  )
  A. 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 B.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
  C. 较多量液体加热﹣﹣烧杯 D. 少量试剂的反应﹣﹣试管

考点: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盛放固体药品,用广口瓶;
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
C、较多量液体的加热,用烧杯;
D、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用试管.
解答: 解:
A、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药品,故A错;
B、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故B正确;
C、烧杯用于较多量液体加热,故C正确;
D、试管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比较简单,只有掌握仪器的用途,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
 
5.(3分)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液氧 B. 氯酸钾 C. 高锰酸钾 D. 湖水

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最少有两种物质组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液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B、氯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C、高锰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D、湖水中常含有一些可溶、不可溶性的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如果只有一种物质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
 
6.(3分)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氢元素,又能表示氢原子的是(  )
  A. 2H B. H2  C. 2H2  D. H

考点: 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意义:
(1)宏观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种类)元素.②表示物质.(固体的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的单质.)
(2)微观意义:表示这种元素的(一种同位素)一个原子.元素符号前加系数时,只表示原子个数.
解答: 解:A、表示两个氢原子,不能表示氢元素,故错误;
B、表示氢气或一个氢分子,不能表示氢元素,故错误;
C、表示两个氢分子,不能表示氢元素、氢原子,故错误;
D、元素符号H可表示:①氢元素,②一个氢原子;故正确;
故选D.
点评: 了解元素的符号和意义,知道其有宏观意义和微观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Ca B. C C. O D. N

考点: 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该题属于化学元素含量之最知识,是基础的识记内容.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解答: 解:人体中各种元素前几位的排序为:氧、碳、氢、氮、钙、磷、钾,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
故选C.
点评: 这是一道最基础的常识性识记的题目,也是学习化学必须知道的东西.
 
8.按体积分数计算,氧气在空气中约占(  )
  A. 78% B. 21% C. 0.94% D. 0.03%

考点: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 分析比较法.
分析: 根据空气的组成判断,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解答: 解:A、占空气体积78%的应是氮气,所以错误.
B、占空气体积约21%的应是氧气,所以正确.
C、占空气体积约0.94%的应是稀有气体,所以错误.
D、占空气体积约0.03%的应是二氧化碳或其它气体和杂质,所以错误.
故选B.
点评: 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在中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考查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空气的用途、空气的污染及防治等,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组成,熟记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解题的关键.
 
9.(3分)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B. 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
  C.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的淡蓝色火焰

考点: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 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正确.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的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10.下列污染因素中:
①工业生产中废液,废渣的任意排放;
②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③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任意使用;
④频频发生沙尘暴.
其中不会对水源造成重大污染的是(  )
  A. ③ B. ①②③ C. ④ D. ①②③④

考点: 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根据水污染的途径来考虑本题,想法切断污染途径即可.频频发生沙尘暴属于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与水污染无关.
解答: 解:水污染途径有: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农业废水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化肥和农药的任意使用,所以防治方法是: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频频发生沙尘暴属于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属于空气污染物,不会对水源造成重大污染.
故选C.
点评: 知道了水污染的途径,就要了解防治水污染的方法,平时要做到不污染水源,并且节约用水.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
  B.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C.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D. 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考点: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A、根据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进行解答;
B、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实际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值;进行解答;
C、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进行解答;
D、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进行解答.
解答: 解:A、根据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故A说法错误;
B、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实际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值;因此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说法错误;故B说法错误;
C、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C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所以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说法正确;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分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知识的理解,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12.(3分)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电子数 D. 电子层数

考点: 元素的概念..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故选A.
点评: 本题很简单,考查学生对元素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及灵活应用进行解题的能力.
 
13.(3分)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
  A. 食盐 B. 硫 C. 氧化镁 D. 水银

考点: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 金属单质是由金属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 解:A、食盐是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A错;
B、硫是由硫元素一种元素组成,属于非金属单质,故B错;
C、氧化镁是由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C错;
D、水银是由汞元素组成,属于金属单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掌握三个要点:一种元素组成、属于纯净物、由金属元素组成.
 
14.(3分)下列各气体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  )
  A. 可吸入颗粒物 B. 二氧化硫 C. 一氧化碳 D. 二氧化碳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根据大气污染物来考虑本题,了解空气污染物后要考虑尽量减少空气的污染.
解答: 解:
空气的污染途径是工厂废气的任意排放,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汽车尾气的排放,可总结为:有害气体和烟尘,主要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这些气体主要来自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烟尘就是指的空气中的可吸收颗粒物.
故选D.
点评: 熟记空气污染的途径,知道如何才能防止空气污染,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净化我们的空气而出力.(这里所谓污染大气仅指列入空气质量报告检测范围的意思)
 
15.(3分)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氧化汞   汞+氧气 B.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C.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D. 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

考点: 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B、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D、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6.(4分)(1)元素是具有相同 核内质子数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用符号表示:3个水分子 3H2O ;3个镁离子 3Mg2+ ;+2价的铜元素   .

考点: 元素的概念;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已有的概念和化学符号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填:核内质子数;
(2)3个水分子就是在水化学式的前面加上数字3,3个镁离子就是在镁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3,+2价的铜元素就是在铜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加上+2,故填:3H2O,3Mg2+, .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元素的概念和化学用语的书写,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7.(3分)简述下列各小题中“2”的意义:
(1)2O 氧原子的个数 ;
(2)O2 每个氧分子中含有氧原子的个数 ;
(3)2O2 前面的2表示氧分子的个数;后面的2表示每个氧分子中含有氧原子的个数 .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数字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不同.
解答: 解:(1)2O中的2表示氧原子的个数.
故填:氧原子的个数.
(2)O2中的2表示每个氧分子中含有氧原子的个数.
故填:每个氧分子中含有氧原子的个数.
(3)2O2中,前面的2表示氧分子的个数,后面的2表示每个氧分子中含有氧原子的个数.
故填:前面的2表示氧分子的个数;后面的2表示每个氧分子中含有氧原子的个数.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数字的理解能力,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
 
18.(4分)有下列七种物质:①氯化钾 ②碱式碳酸铜 ③四氧化三铁 ④液氧 ⑤水银 ⑥空气 ⑦食盐水(请填定序号),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③ ,属化合物有 ①②③ ,属单质的有 ④⑤ ,属于混合物的有 ⑥⑦ .

考点: 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根据以上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四氧化三铁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氯化钾、碱式碳酸铜、四氧化三铁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化合物;
液氧、水银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
空气、食盐水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都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为:③;①②③;①⑤;④⑤;⑥⑦.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判别,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抓住各概念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9.(4分)目前部分农村的饮用水主要还是地下水.饮用遭到污染或硬度大的地下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政府积极建设自来水厂,让农民喝上健康的水.
(1)检验某地下水是硬水还中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肥皂水 .
(2)为了降低水的硬度,要建议农民在饮用前要 加热煮沸 .
(3)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用 活性炭 除去水中的色素和杂质,然后进行消毒,ClO2是自来水消毒剂,其中氯素的化合价是 +4价 .

考点: 硬水与软水;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1)根据硬水软水的区分方法解答;
(2)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解答;
(3)根据除去水中色素的方法及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解答.
解答: 解:(1)硬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少,软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多;
(2)硬水软化可用加热煮沸,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会转化成沉淀,使硬水软化;
(3)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杂质,二氧化氯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氯元素化合价为+4价;
故答案为:(1)肥皂水;(2)加热煮沸;(3)活性炭;+4价;
点评: 本题考查硬水的软化,硬水软水的鉴别及保护水资源方法,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需加强记忆
 
三、实验探究题(20题5分,21题5分,22题8分,23题9分)
20.(5分)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实验前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增强水的导电性 ;
(2)试管a中所得气体是 氢气 ,检验试管b中气体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说明为氧气 ;
(3)通过该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答出一点即可).
 

考点: 电解水实验..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在电解水实验中,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开始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有:正极的气体体积少,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的气体体积多,能燃烧,而且体积多的是少的二倍.根据以上现象可推出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还能进一步推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1)加入硫酸和氢氧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2)正极的气体体积少,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以知道b中气体为氧气;负极的气体体积多,能燃烧,所以a中气体为氢气;
(3)氧气由氧元素组成,而氢气有氢元素组成,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知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故答案为:(1)增强水的导电性;
(2)氢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说明为氧气;
(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点评: 本题较为简单,只要平时能认真读课本并积极参与实验观察,即可较轻易地回答,但对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的作用容易忽略,因为它不是学习的重点,因此平时学习时,某些细节也不要轻视,多了解一些会更好.
 
21.(5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如图,仪器A可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或用于做某些气体性质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 集气瓶 .
(2)如图B,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事先在容器底部放水或细沙的原因 防止反应中的熔融物溅落到集气瓶底,将集气瓶炸裂 .
(3)如图C,贮存某气体的仪器正放在桌面上,由此可推测出该气体具有 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的性质.
(4)如图D,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时,要收集的气体应从 a (填“a”或“b”)口通入.

考点: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专题: 实验性简答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 (1)实验室中常用于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或用于某些气体性质实验的仪器是集气瓶;
(2)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事先在容器底部放水或细沙以防止反应中的熔融物溅落到集气瓶底,将集气瓶炸裂;
(3)装满气体的集气瓶正放于桌面还是倒放于桌面,取决于气体的密度;
(4)D装置中装满水,因为气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从a导管进入.
解答: 解:
(1)仪器A可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或用于做某些气体性质实验,仪器的名称为集气瓶;
(2)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防止反应中的熔融物溅落到集气瓶底,将集气瓶炸裂,事先在容器底部放一层水或细沙;
(3)盛满气体的集气瓶正放于桌面能说明该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4)气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用D装置收集气体时应从a管通入.
故答案为:(1)集气瓶
(2)防止反应中的熔融物溅落到集气瓶底,将集气瓶炸裂
(3)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4)a
点评: 此题重点考查在实验中的一些基本操作.对于药品的取用、药品的称量、药品的加热、过滤等基本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要了然于胸.另外深入探究课堂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问题的实质,密切注意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真正做到融汇贯通.
 
22.(8分)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①的仪器的名称:① 铁架台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A做发生装置时,试管口需要放一团棉花的原因是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 K2MnO4+MnO2+O2↑ .
(3)二氧化碳是一种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 D .

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1)据常用仪器回答;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并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
(3)据二氧化碳的性质选择收集装置.
解答: 解:(1)标号仪器是铁架台;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方程式是:2KMnO4 K2MnO4+MnO2+O2↑;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收集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气法;
故答案为:(1)铁架台;(2)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2KMnO4 K2MnO4+MnO2+O2↑;(3)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用仪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和反应方程式,能据二氧化碳的性质选择相应收集方法即可顺利解答.
 
23.(9分)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多数只与氧气反应,也有不同的,如镁在空气中燃烧不但与氧气反应,还与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如图是测定空气中燃烧氧气含量的装置图,燃烧匙内放入红磷,测得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1)若用木炭代替红磷,在不改动装置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后,几乎没有水进入集气瓶中,原因是 碳与氧气反应,消耗氧气,但同时又生成二氧化碳等气体,瓶中的压强没有减小 .
(2)若用镁条代替红磷,实验后,集气瓶中进入的水量应该 大于 (填“大于”或“小于”) .
(3)用铁丝也不能完成实验,请你总结该实验所用药品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① 能把氧气反应掉 
② 不能与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 
③ 不生成新的气体杂质 .
 

考点: 空气组成的测定..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1)根据碳的化学性质结合压强知识分析;
(2)根据题中信息“镁在空气中燃烧不但与氧气反应,还与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结合压强知识分析;
(3)根据测定氧气含量实验所用药品应该满足的条件分析.
解答: 解:(1)若用木炭代替红磷,该实验不能获得成功,理由是:碳与氧气反应,消耗氧气,但同时又生成二氧化碳等气体,瓶中的压强没有减小;
(2)由于镁条既能与氧气反应又能与氮气反应,因此消耗的气体体积应大于五分之一;
(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所用的药品需要满足的条件是:要把氧气反应掉,而不能与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不生成新的气体杂质.
故答案为:(1)碳与氧气反应,消耗氧气,但同时又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中的压强没有减小;(2)大于;(3)①能把氧气反应掉;②不能与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③不生成新的气体杂质.
点评: 本考点考查的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是考试的主要考点之一.本题主要考查了若用木炭、镁条等代替红磷是否可行,并对此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实验药品选择的条件,难度不大.
 
四、计算题(13分)
24.(13分)(1)碳酸钠(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06 .
(2)分子个数相同的H2O与CO2之间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1:2 .
(3)69g的碳酸钾(K2CO3)与 87  g硫酸钾(K2SO4)的含钾量相同.(通过计算回答,并写出计算过程)

考点: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 (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分子个数相同的H2O与CO2中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碳酸钠(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2+12+16×3=106.
(2)分子个数相同的H2O与CO2中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则分子个数相同的H2O与CO2之间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16):(2×16)=1:2.
(3)设需要硫酸钾的质量为x,则x× =69g× ,x=87g.
故答案为:(1)106;(2)1:2;(3)87.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yxzw/751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