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doubiweb.com--日记】
日记是指用来记录内容的载体,日记也指每天记事的本子或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记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护林员日常巡山日记(合集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今天早晨八点钟左右,我沿着进山道路,去巡山。早晨的林区,空气清新,非常安静。我一个人走在小路上,有点孤单,但却感到责任重大。
整个巡山的过程中,我没有发现闲杂人员进山,也没有发现在林区活动、聚餐、烧烤的行为。因为,野外用火的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对随意进山的闲杂人员格外重视,只要发现,就一定会上前盘问,条件允许就会对其进行检查。
今天巡山,一切正常。
今天是周末,火险等级较高,闲杂人员也较多。
所以我一大早就去巡山了。
如果要把整个林区转一圈,大约需要三个小时左右。我穿着护林员制服,带着口哨、柴刀,电警棍和手机,向林区出发了。
通过一圈的巡逻,没有发现放牧、砍柴、挖药、烧烤等违法行为。
一切正常。
今天巡山,发现本村村民王**在林区拾柴,我上前叮嘱其千万不能砍树,只能捡拾掉落在地上的干枯树枝,王**欣然答应了。
我俩一路边走,边说话,没等转到山顶,他就拾了一捆柴。
随后,我一个人去了趟后山,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今天巡山,一切正常。
今天下午去巡山,发现一辆小轿车沿林区道路进山了。我迅速骑摩托去追赶,一直到山顶空旷处,才追上它。下午,我陪着各位领导在林区巡视点转了一圈,领导也询问了林区的情况,也对林区的管护讲了几点意见。
这次远程巡山,即是萌生于我们心里的念头,也暗合了场里的意愿,岁末跨年之际,深入林区腹地,对边远林区进行巡护及隐患排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林区安好,我们才能安心走进20-年。
早晨9:40,我们到达二台护林点,一下车,就听到满山谷风的嘶吼声。我们今天运气不好,一直晴朗的天气突然变得阴云密布,北风呼啸。那些云,也被风一团一团刮进了我的心里。但决定了的事,就不能轻易改变,更何况,这是2019年的最后一天,跨年登山的热望,早已烘烫了我们的心。
今天我们选择了一条最近的路。但登顶米岗山,无论走哪一条路,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然勇气十足,但心里还是有隐隐的担忧,一开始上山,赶紧捡来一根树枝当手杖,这才想起要买登山杖的事,一忙起来居然给忘了。
封冻的大地正在沉睡,隔着厚厚的鞋底,我依然感觉到了它的冰冷和坚硬。山林一派苍色,同事们身上桔红的防火服,成为这个山谷里鲜艳而夺目的色彩。那些在夏日里茂盛的蒿草,都把生命收敛蕴藏进了泥土里,留下干枯的身躯,一任寒风肆意摧折。
同事们都是走惯了山路的人,个个步履从容,我却没爬多高就开始气喘腿软,心里不禁有点沮丧,于是不得不慢下来,做压阵自愿者。风吹得一阵紧似一阵,怒吼的林涛,让我的心里一阵阵发虚,但是看看我们还算壮大的队伍,又再度笃定起来。虽然是二九第一天,但天气也不算太冷,无论风怎样猛烈地摇撼着山林,林下却格外的安稳,可以让人适时地停下来小憩。抚育归楞后的林内通透、幽旷、整洁,让人感觉是最能安放疲惫和匆忙的地方。无论如何,大自然都不能完全失去人类的参与与干扰,如果没有我们的抚育工作,林内又将是怎样一种荒恣杂芜的样子?
途中碰到两处一头尖一头圆、形似米粒的动物粪便,大家辨认说是林麝的粪便。总希望在山上能碰见个什么动物,但我知道,这根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要一发现我们,它们便会高度警惕,藏身到隐蔽之处,然后相互悄悄打探:这些两条腿的家伙,又来干什么?
在我们一步步的攀登中,众山逐渐矮了下去。风急云过处,蓝天逐渐显现,阳光照耀大地,一大团云浮在半空里,仿佛想拦住其它云的去路,却只能无力地看着它们在风的驱赶下夺路而去。再往高处去,天又逐渐变得阴沉。
记得有人跟我说起她登米岗山的经历,因为找不到路,被人带入了密灌丛中,出不来,又辨不清方向,只能茫然地在林内使劲地钻,手脚并用趴在地上钻。她说那一天,她在林内几乎钻到了绝望,感觉那铺天盖地的枝枝蔓蔓,都要把她给吞没了。虽然最后终于走了出去,但从此把米岗山定义为:不是人去的地方。而我又是多么幸运,跟着我的同事们登山,脚下差不多一直是有路的。轻抚那高大的落叶松树干,感觉那就是大山对我们一种恒久的守候,守候着我们的到来,守候着为我们庇荫。
山越来越陡,我们的呼吸也变得越来越粗重,越往上走,空气越凛冽,云雾也越发浓重,树梢渐渐有了凌霜,像中年渐生的华发,望过去有了几许沧桑,也有了几分风姿。因近一段时间无有效降雪,林内只有薄薄一层积雪,基本上不影响行走。一路留意,并未看到有近期人为活动的痕迹。我们几个脚力不济的人相伴而行,几乎是一路殿后,虽然拖慢了大家的速度,但我觉得也没啥不好,长长的路,要慢慢地走,这样艰辛的远足,我们完全不必用力过猛,只有慢下来,我们才能感受自然,聆听自然,与自然对话。山上除了风声,基本上听不到其它声音,走到半山腰时,突然听到了鸟叫,像是一家子在吵架,或者是召开家庭会议,嘀嘀咕咕地很是热闹,完全无视我们这一群人的存在。我们一路往上,那鸟叫声也渐渐隐没在了风里。
行走虽然艰辛,但相较于20-年1月8日的那次远程巡山,这次简直就是一趟幸福之旅。那次巡山,我们从洪沟出发,一路沿着山脊,到达米岗山顶峰,然后从我们正走着的这条路下山。遥远的路途、深可及膝的积雪、极度的严寒、双膝的疼痛以及体力的严重透支,使 我的感官变得模糊而麻木,那灰冷坚硬的记忆,使我至今无法落笔成文。回来后便声明再也不上米岗山,怎奈这经年的时光渐渐磨钝了那些存留在记忆里的尖锐的痛苦,对登山的热爱又再度复活,我希望在适度的艰难中,再次登上米岗山,因为那2942米的海拔,一直是我用灵魂仰望的高度。一切如我所愿,虽然艰辛,但都可忍受。我们会在山顶回合。我知道,任何一方先行到达,在山顶等候都是一种煎熬,于是脚下暗暗加了劲。
风像阵痛一般时急时缓,林涛声就像连绵不断的滚雷。到了这大山之上才发现,大自然远比我们人间要喧嚣和繁忙。云雾变得越来越浓重,我们离山顶越来越近,眼前已是一片冰雪的世界。我瞬间恍悟过来,在这六盘山脉离天最近的地方,这些今天不肯散去的云,其实就是在完成着这个使命——为大山披上盛装,以迎接我们的到来。大自然是如此地盛待我们,那在山下最初的遗憾,在这里都得到了补偿。
我们虽已登高,但不能望远,云遮雾锁,只见山下有隐隐的阳光,起伏的山峦,变得像梦境一样朦胧。
一走出林子,风便格外强悍,揪着大地上的枯草,像是要把它们连根拔起。云从四面八方集结而来,在山头急速地奔跑着,它们在天上是那样的匆忙,匆忙得让我忽然感觉到时光的短暂,生命的无常。我们已经在云里,它正掠过我们的耳鬓、发际,我们只是彼此生命中匆匆的过客,我不知道它对我们是转眼即忘,还是会永远铭记。我们来过,也终将变成米岗山上的过眼烟云。面对大自然,我们是多么的渺小,那已经先行到达山头的同事,远远看去也只是微小的一个点,一小团云过来,便足以将他们携裹得不见。
在一段陡峭的山坡,就在我为奋力登顶的朋友抓拍时,镜头里突然奇迹般地露出了一方湛蓝的天空,只那么数秒钟的时间,浓云又急促地漫过来,像画师及时弥补失误的留白,补严了那一小片天空。那是我在山顶看见的唯一的一片蓝天。我的这位朋友是泾源县的一名林业工作者,这次自发地加入到我们的巡山队伍中来,于我们来说,也算是小小的壮举,我希望在山上能多拍几张他满意的照片,以作留念,谁知天空竟如此体察人的心意。
山上视野不清,朔风凛冽,冰野苍茫,一种亘古荒寂的苍凉感瞬间攫住了我的心。在一步步艰难的攀登中,我们终于到达了至高点,山顶的风尖利如刀,刀刀透骨,且狂野凶猛,几乎使人无法站立。
第三次登顶米岗山,那石碑于我已变得亲切,乍一见,仿佛经年的大风刮跑了“米岗山” 几个字,待马广成拂去了上面的雪,那几个字才显现了出来。当我再次触摸上它时,它依然是一副素不相识的模样,或许,它从来都没有意识到我们曾经来过,日日站在这疾风寒烈的山巅,记忆是多么多余的东西。同事手里举着的国旗和火险预警旗几欲被风夺去,他们双手紧紧抓牢旗杆,奋力与风抗衡。山顶太冷,我用冻僵的双手艰难地操作手机,给大家拍了照,便匆匆下山。
远方有诗意,更有不可预知的艰辛,能够踏歌而行的是坦途,而不是这举步维艰的攀越。每一次攀登米岗山,于我而言,都是一次对自我的超越,对心志的磨砺。
相对于上山的艰难,下山的路几乎算得上是阳关大道。沿着管护道路,脚步一下子轻快起来,到清凉沟岔路口,金河和老杜与大家握手告别,往护林点而去。云依然在疾走,但大片的蓝天已经露了出来,掠过我们的风,也轻缓了许多。在半山腰看起来,山头的那一大团云,好像快要被驮不住了似的,其实,大山有时候也是很累的。
找了个背风的地方,我们停下来吃了一点东西,稍作休整,继续上路。路边天目琼花红红的果实,盈盈挂在枝头,依然带着秋日的鲜亮和莹润,仿佛冬的严寒从未惊扰过它们。云依然行色匆匆,云影在大山上如潮水一波一波地涌动。我们都各负使命,在宇宙中忙碌着。
一路上又碰到两处同一种动物的粪便,我们停下来仔细观察,从粪便夹杂的动物的体毛可以看出,这是食肉动物的粪便。而这个地方,基本上已经到了谷底,离水源较近,我们判断这应该是豹子经常出没的地方。根据我所学到的那一点有限的关于金钱豹等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的知识,觉得这里或许是比较适宜红外线相机布设的地方。
我们途经猴牙叉(我是后来才知道这个地名的,不然一定要在那里好好探究一下这奇怪名字的由来)、石门坎,最后于3:30 到达白云寺,场里的车已经在那里等着我们。
回到场里时,发现天空被冷风擦拭得像一面明亮的镜子,只有西山顶上,还横着一大团云。期望中的雪,被吹得无影无踪。
兰文平是肃南县西柳沟资源管护站的站长,刚起床的他正在收拾床铺,简单的洗漱之后,跟同事们随便吃了点早餐,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首先组织大家进行了专题学习随后大家便开始检查工具和整理装备,厚重的防火装备包足足有15斤重,里面装的是帐篷、睡袋、手电、水壶等必备物,检查整理好后,大家便向山里走去。
在路上,碰巧遇到一户牧民,老两口在路中间焚烧秸秆,兰文平和同事们赶忙上去制止,并给老人普及了防火知识。接下来巡山护林的路并不好走,陡坡峭壁、冰层河流,他们边走边查看林木的生长情况、病虫害和非法进入林区盗猎等。走累了、饿了就找个阴凉的地方坐下,卸下厚重的防火装备包,简单的吃喝上几口,山上的树便成了听护林员们说话的朋友,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和鸟叫声,像是给他们的回应。在兰文平看来要和同事们克服这种寂寞,在山林中找快乐,有时他便即兴给同事们高歌一曲,也算是苦中作乐。
兰文平告诉记者,他们以森林和高原为伴,习惯了酷暑,习惯了寒冷,习惯了艰辛,也习惯了寂寞,但始终以心中的执着,坚守着这片林区,现在生态保护的很好,在他们辖区内没有出现乱砍乱伐、非法占用林地和盗猎的行为。
刚进场时间不长的年轻护林员杨进喜说:“站长他们这种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深深感染着我,我会跟他们把这份工作做好。”
一天下来,记者跟随兰文平走了一路,明显跟不上他们的脚步,感触最深的不是这里山路多崎岖,有多难走,而是觉得在深山林里孤独的坚守和那份执着的信念。正是他们这样的人,用不知疲倦地行走、巡查,护住了林区的平安、护住了林区群众的关系、护住了林区生态的和谐。
肃南县西柳沟资源管护站副站长兰东升深有感触:“我在这个岗位上已经五年了,这份工作确实很辛苦,但是既然选择就无怨无悔,每每看到家乡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就觉得自己的这份工作没有白干。”
1、向群众宣传林业法律法规及有关林业政策,提高群众护林防火、防治森林病虫害以及保护重点公益林的意识。
2、巡回护林员要在管护职责区进行日常巡护,每于做好巡山记录。护林点的护林员要坚守值班治度,做好外运木、竹、柴、炭的检查登记工作。
3、督查并治止野外违章用火,一旦发生森林火情,及时报告并组织扑救。
4、及时阻止乱砍滥伐、乱采滥挖、乱捕滥猎、毁林开垦等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的发生。对劝阻无效的以及情节较重的要及时报告村委会或直接报告森林公安分局警务区。
5、发现森林病虫害发生以及可疑病死木、枯死木现象要及时报告。
6、做好林区外运的木、竹、柴、炭的检查工作,并报告村委会进行处理。
7、对林木采伐工作进行监督,发现有违反林木采伐规定的现象要及时报告。
护林员与森林管护员的区别:
护林员的主要职责是:巡护森林,加强对林区火源的管理,及时报告火情,制止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对造成森林资源损失的,护林员有权建议有关部门处理;发生森林伐灾,协助办案机关查处火灾案件。
森林管护员除了巡护森林还要懂法。
公益林监管员职责:
1、负责对护林员日常管护工作的管理,进行业务指导,定期对护林员的工作成效进行考核验收并作出评价,考核结果报监管责任单位审核同意后,以此为依据及时发放护林员工资;
2、监督监管区内经营单位合理使用公益林补偿资金;
3、加强对重点公益林区林地管理和采伐管理,并组织公益林区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项目的实施;
4、生态公益林及管护设施遭受破坏时应及时向监管责任单位报告,并及时加以处理;
5、遇森林火灾等突发性事件发生时及时组织力量予以扑救;
6、在高火险季节和节假日加强护林力度,组织人员巡逻和把守路口,严禁火种上山和野外用火;
7、协助做好公益林的效益监测工作。
下一篇:简短的驻村工作日记精选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