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

语言文字应用教学案例七年级选修范文汇总十四篇

| 点击:

【www.doubiweb.com--七年级】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言文字应用教学案例七年级选修范文汇总十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言文字应用教学案例七年级选修篇1

散步(人教版七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心理变化

2、了解文章以小见大的记叙手法,理解文章所蕴涵的生活哲理

3、感受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培养关爱他人的爱心

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 共同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所蕴涵的生活哲理

【教学难点】:

1 体会中年人在生活中的人生责任和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

2 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的学习能力

【课时安排】: 1个课时

【课堂导入】:

著名诗人孟郊的诗里这样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晖。”当我们慢慢长大,母亲也在不知不觉中变老,等到我们也当了父母疼爱孩子的时候,是否还记得母亲也这样疼爱过我们?当我们带着孩子在春日融融的季节出去散步时,是否会想起年迈的母亲也该出去走走?虽然我们现在年龄还小,还没有到当父母的年龄,但我们同样需要思考做儿女的我们该如何去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莫怀戚笔下的这一家人是怎样做的。

【走进文本】

1、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学生复述,老师适当点评)

2、仔细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⑴  母亲本不愿意出来散步,“我”为什么非要母亲出来散步呢?

(明确:母亲身体不好出来散步有益于健康;母亲熬过一个严冬不容易,也许和“我”团聚的日子不多了;母亲内心也想出来散步,只是怕连累我们,“我”了解母亲的心情。

此处可设假设一:如果“我”当是没邀母亲出来,母亲的心里会这样?从而得出“我”尊敬老人)

⑵  文中一家三代人在散步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小小的分歧,这个分歧是什么?又是如何解决的?

(明确:分歧是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决定走大路,委屈儿子。当时“我”的心情非常矛盾,感到责任重大,“我”对母亲想尽孝心,对儿子有很疼爱。但最终决定委屈儿子,因为儿子还小以后的日子还很长,而母亲已年迈团聚的日子不多,也就意味着可以尽孝心的日子不多,要好好珍惜。

此处可设假设二:假如“我”顺从了儿子,母亲心里会怎样?儿子又会怎样?从而得出“我”对孩子不娇生惯养并影响孩子尊敬老人等)

⑶  当“我”决定走大路后,母亲为何又改变了注意?

(明确:说明母亲疼爱孙子,了解孙子的心思,明明知道小路自己走不过去,还是要尽量满足孙子的意愿。从“母亲摸摸孙子的小脑瓜”,可以看出对孙子的疼爱:从“母亲眼随小路望去……”,可以体现出母亲了解孙子的心思,并要克服困难的决心。)

⑷  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其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第一处:第4自然段,春天景色的描写,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命力和对生命的呼唤与渴望。第二出:第7 自然段,描写了春天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美好的珍惜。)

3、反复朗读(指导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重点理解“整个世界”四个字上,理解中年人在家中和社会中的.作用,此处为难点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分组多次深入讨论)

(“我”站在人生的中点,对上要赡养老人,对下要抚养和教育孩子,肩膀上有双重的责任。另外,对于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我”有起到了纽带和桥梁的作用。对于一个家庭是这样,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何尝不是这样?一次散步小而言之关系到家庭的和睦,大而言之关系到社会的和谐。)

4、【小结】:本文通过一家三代人的一次散步,讴歌了一家人浓浓的亲情,象征性表现了中年人尊老爱幼、承上启下的人生责任。而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继承并发扬光大,在生活中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语言文字应用教学案例七年级选修篇2

语言文字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汉字的构造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对汉字的形体结构做出正确分析,可以深入理解和掌握汉字所代表的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教学重点:是理解笔画、部件、偏旁等概念

教学难点:拆解汉字部件的规范性,不能胡乱拆字。

教学关键: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课型:复习

教学方法:阅读启发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一天,祝枝山去访唐伯虎,刚一进门,唐伯虎就迎上前来说:“祝兄来得正巧,我刚做了一则四个字的灯谜,你若猜对了,才能接待你。”祝枝山笑着说:“猜谜是我的拿手戏,你有什么好谜,倒要领教。”唐伯虎说:“那你就听着:言说青山青又青,二人土上说原因;三人牵牛缺只角,草木之中有一人。”

祝枝山听完,推开唐伯虎就走进堂中,在太师椅上一坐,然后说:“唐老弟,先送杯茶来如何?”唐伯虎一听,知道他已猜中了,就恭恭敬敬地捧上一杯香茶,笑说:“祝兄猜谜高手,果然名不虚传!”

二、汉字的结构

(一)、汉字的笔画

1、笔画是汉字中最小的单位;

2、汉字都是由不同形状的笔画组成,汉字笔画形态万千,有长有短,有直有弯;

3、最基本的、较常见的有5种:

一(横)、丨(竖)、丿(撇)、

丶(点)、乛(折)

4、小小测试:

下面汉字笔画数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女乃及弓

B、世丐弗功

C、卯达廷邪

D、巨区乌切

(二)、汉字的部件

1、五种基本笔画可以派生很多其他更复杂的笔画

2、笔画组合又能形成一些比笔画更大的部件;

3、笔画、部件再进行组合就能拼装成汉字。

(三)、汉字的偏旁

1、汉字有“独体字”和“合体字”的区别,独体字在结构上不能再拆分;

2、偏旁是比部件更高一级的构字单位,也是构成汉字的最直接的单位;

(四)、汉字笔画的组合

1、笔画组合的三种位置:笔画彼此分离;

笔画和笔画相连;

笔画和笔画相交叉。

2、笔顺的基本规则:

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先进去后封口,重叠套嵌结构要根据层位定顺序……

(五)、汉字部件的拆分规则和层次

1、分隔沟是部件和部件分界的显性标志,相离的组合要沿着分隔沟进行拆分,其中分隔沟多于一条的,应先拆长的后拆短的。如:“想——相、心”

2、相接的组合应从接点处拆分,相交的"组合不能拆分。

如:“古——十、口”;“丰”不能拆分

3、层次拆分不能破坏汉字结构基本类型。

“价目析字表”:

利用汉字的结构特征,采用字谜谜面的方式暗示所要表达的价格。

比如:“一”可以说成“旦底”(取“旦”字的底)

“二”可说“中工”(“二”中间加一画就是“工”字)

三、小试牛刀

1、下面是其余几个数字的暗语,请按照前面说的思路猜一猜,看看都对应哪些数字。

分头,缺丑,断大,早下,毛尾,旭边

2、汉字结构确实精巧奇妙,下面是一则关于拆字的妙对趣闻,流传已久。请同学们读一读,猜一猜。

纪、丁二人的联句,一直被后人视为“离合拆字联”的典范。第一联:“竹寺等僧归,双手拜四维羅漢。”“月门閒客在,二山出大小尖峰。”

将“等”字拆开,为“竹”和“寺”;“双手”为“拜”字(草体“拜”,即是“双手”);“四维”则为繁体“羅”字;“月”字在“门”内,为繁体“閒”字;两个“山”为“出”字;“大”、“小”为“尖”字。

第二联“门内有才方是闭”“寺边无日不知時”

“才”字在“门”内为“闭”字;“寺”加“日”为繁体的“時”字,真可谓貌离神合。

3、在实际语言运用中,人民可以巧用“拆字”和“合字”的方法,达到含蓄而打动人心的表达效果。下面这联(采用当时的繁体字)出现在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期,请联系本课学到的知识并结合历史背景,讲讲此联的寓意和道理。

或入園中,拖出袁来还我國;

余立道上,不堪回首望前途;

四、课堂练习,活学活用

字谜多是靠拆解字形来设的,从字谜中往往能窥见汉字的构造规则。请同学们猜猜下面的字谜,并从中体会汉字的构型特点。

1、野径无人草丛生茎

2、一口咬去多半截名

3、大火烧到耳朵边耿

4、牛角上边来一刀解

五、总结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汉字是方块形的,它的构造大有讲究:汉字的各个部件构成,构成的部件都合理的安排在方框内,相互平衡,使得每一个字从视觉上看都疏密得当,重心平稳,结构对称,肥瘦适中。这就是——“方块的奥秘”。

六、课后作业

作业1—3

七、课后反思

语言文字应用教学案例七年级选修篇3

现代诗歌鉴赏--《海-臧克家》(人教版选修教学案例)

臧克家

从碧澄澄的天空,  看到了你的颜色;

从一阵阵的清风,  嗅到了你的气息;

摸着潮湿的衣角,  触到了你的体温;

深夜醒来,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作者简介】

臧克家,近代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名誉会长臧克家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5日20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臧克家是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他从两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新诗的现实主义传统。其一,他推进了新诗对旧中国农民和农村的吟唱,在他之前,还没有一位诗人能够如此成功地抒写农民和农村。其二,他推进了中国现代叙事诗的建设,他的叙事诗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交融。臧克家是一位中国韵味十足的.诗人。他有意识地向中国古典诗歌吸取养分,予以现代化改造,铸造自己作品的中国风格。他的诗具有含蓄蕴籍的抒情方式,重“藏”,诗在诗外,笔有藏锋;他的诗运用素朴精炼的言说方式,精炼,而又大巧若朴;他的诗追求谐和悦耳的音乐方式,“敲声音”,是臧克家炼字的标准之一,他寻觅着音节和谐,铿锵动人,增加读者听觉上的美感。在新诗发展史上,像臧克家这样深刻的具有中国风格的现实主义诗人实在很少,值得学术界深入研究。

臧克家的散文也有很高成就。应当说,在创作的时间和数量上,他的散文是与诗平分秋色的。包括《野店》、《蛙声》、《山窝里的晚会》、《海》、《炉火》、《我的诗生活》在内的散文和回忆录,是留给散文评论界的一个大题目。晚年的臧克家,年老多病,不能接触新鲜生活,因此“老来意兴忽颠倒,多写散文少写诗”。“我大力抓住了散文,以抒发我的诗的情趣。”臧克家的诗,很少散文化的倾向;他的散文却寻求着诗化--内中都蕴涵着诗魂,这就确立了臧克家散文的品位。有的偏爱者甚至有“文胜于诗”的说法。

【赏析】

A. 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分别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四个方面写出了他对大海的感受。

B. 由远而近、从白天到夜晚,大海给诗人的感觉不尽相同,这些形成了全诗的发展层次。

C. 诗人将自己的感觉加以升华,使大海人格化、生命化,向我们展示出大海的整体形象。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壮观的惊喜,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表现了一定的人生哲理。

这首诗歌整体形式整齐,前六句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四个方面进行铺陈,让人从不同角度体味大海的美;最后两句是作者感情的升华,让人感受大海的壮观景色。并且诗歌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描绘大海景观有声有色,让人亲临其境,感受大海美好景色,特别是诗歌结尾两句,运用“你有力的呼吸”、“气息”、“体温”、“呼吸”等词语,将大海人格化,赋于大海以生命。因此,这是一首风景诗,诗中没有透露出诗人的人生哲学和人生哲理,所以,D项赏析不正确。

又如沙白的《水乡行》(参见“例一”)节奏明快,韵律优美。全诗四段,四句一段,每段第二句用分号,第四句用句号,并且隔句押韵。在理清作品行文脉胳的基础上,就能赏析诗歌美的形式。那么,例一29题便不难解决了:因为全诗押韵的字有“路”、“铺”、“树”、“住”、“副”、“橹”;既在水乡行,所以进庄出庄靠“一把橹”,甲处填D;“鱼网作门帘,挂满树”,所以,“走进才见,几户人家住”,乙处填A;进庄以后,要找人,只见“家家门前,锁一副”,丙处填C;人们哪里去了--“稻海深处”,待到“水上起暮雾”(傍晚时分),初访者只好离庄,大人们没回家,送客只有孩子,孩子们却摇得“一手好橹”,丁处填B。

郭海臣

语言文字应用教学案例七年级选修篇4

《猫》 教学案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猫》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 的地位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4、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难点:1、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2、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播放课件,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家有猫吗? 你们家的猫是怎样的?(学生自由说)

老舍家也有一只猫,他家的猫又是怎样的呢?大家有兴趣去看看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3课,一起去认识一下作者老舍家的猫?(板课题)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问题。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把课文读一遍。

.师: 同学们刚才读得很认真,接下来,我们参考课下注释来熟悉一下本课的重点字词。

相称(chèn)   一缕(lǚ)     污涩(sè)         怂恿(sǒngyǒng)

婢女(bì)   蜷(quán )伏  惩戒(chéng)     怅然(chàng)

三、按内容再读课文,质疑问难,梳 理重点

1、师: 现在请大家阅 读第1---2自然段。思考一个问题:这个自然段交代的对象是什么?来历?对象有什么外貌特征、性格特征。结 果如何?

生:一只小猫。

从隔壁家抱养的。

花白的毛,如带着 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活泼。

师:作者对这只小猫持什么态度?

生: 喜欢。

师:对,把它当做宠物来对待。

2.、师:现在请大家阅读第3--14自然段。思考一个问题:这个自然段交代的对象是什么?来历?对象有什么外貌特征、性格特征。结果如何?

生:第二只小猫。

从舅舅家抱来的。

浑身黄色。

活泼有趣。

被被人抓走了。

师:作者对这只小猫持什么态度?

生:喜欢。

3、师:现在请大家阅读第15---34自然段。思考 一个问题:这个自然段交代的对象是什么?来历?对象有什么外貌特征、性格特征。结果如何?

生:第三只小猫。

门口捡的。

不好看、花白色、毛被烧脱了好几块儿

含冤死在屋顶上。

师:作者对这只小猫持什么态度?

生:不加注意。

第二课时

四、研读课文。

1、文章生动的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找出相关句子作分析。

A“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写出了小猫玩耍时的动态和情态。)

B“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m]

(写出小猫的脑袋、眼睛随着蝴蝶的飞舞而转来转去并伺机捕捉的样子。)

C“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

(小猫的淘气、顽皮让我们会心一笑!)

这一组句子,从细小的方面写尽了前两只猫的活泼可爱、顽皮淘气。这样的`描写,叫做细节描写。它可以使文章生动 而富有情趣。

2、第三只猫难看也罢、忧郁也罢,但这都不妨碍它成长。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很快消失,不幸随之而来,猫的遭遇是什么?(跳读第 17-29段)。

被主人误认为偷吃了芙蓉鸟。

3、“我”根据什么判定芙蓉鸟是这只猫咬死的?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到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

4、我的判断是否准确?是谁咬死了芙蓉鸟?根据是什么?

一只凶恶的黑猫把鸟咬死。

根据是:“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6、本文的重点是描写第几只猫?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

明确: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两个月后,第三只猫悲苦地死去。这真是一只“可怜猫”,它来得可怜(在冬天的早晨它被人遗弃,无家可归,几乎为冬寒与饥饿所杀)、活得可怜(不好看,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不像别的小猫那样喜欢顽游,对于它不加注意,仍不活泼,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不去捉鼠),去得更可怜(受了冤苦,遭我毒打而屈死)让我们用一颗宽容的心,一起关爱生活中的“可怜猫”!

7、事情澄清后,“我”心里十分难过,作者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齐读第30、31段。

这是我的忏悔。同时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不能主观臆断,否则,就会出现差错,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 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五、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

跳读课文,想一想,本文最显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1、情节曲折,结构严谨。

文章围绕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的亡失为线索都具有相对的完整性。三个故事又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组成一串,构成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得猫--养猫--亡失--再得猫--再养猫--再亡失--复得猫--复养猫--复亡失,永不养猫。情节三起三落,层层推进。

2、首尾呼应和伏笔的设置 。

衔接呼应表现为:开头交代几次养猫的结局,抛出线索,总领全文,末了以“我家永不养猫”收尾,开拓深意,呼应开头。三个故事之间又有过渡段贯通弥合。

伏笔的设置表现为: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写第二只猫街上乱跑,预示其被人捉走;写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示其被冤打致死。所以这些都起到了穿针引线,连珠缀玉的作用,把三个故事和各个故事之间的情节缀连成有机的整体,浑然天成,天衣无缝。

板书: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 隔壁要来的 舅舅家抱来的 张婶捡来的

外形 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 浑身黄色,很可爱。 毛色花白,并不好看。

性情 活泼 较第一之更活泼,更有趣,会捉鼠 天生忧郁,不活泼,懒惰

地位 宠物 宠物 若有若无,不大喜欢

结局 死亡 丢失 死亡

最近在网上公布了一组虐猫视频截 图:一名时髦女子用漂亮的高跟鞋踩踏一只小猫,直至将其脑袋踩爆。此图片迅速引起网友愤怒,并在网络上被广为转发。随后,愤怒的网民自发调查虐猫地点及虐猫女子的身份,后来网上出现一个新线索:虐猫拍摄地点是黑龙江省萝北县名山镇名山岛公园,虐猫女子是该县人民医院的护士王某,拍摄者是该县广播电视局工作者李某。3月8日,黑龙江省萝北县有关部门确认虐猫视频拍摄地点是该县名山镇名山岛公园,并称已对该事件参与者王某、李跃军展开调查。3月9日,虐猫事件参与者李跃军在网上公布检讨书。

人与动物的关系应建立在尊重、平等的基础上,动物的生命虽然很脆弱,但它们也有它们存在的价值,我们可以主宰它们的生命,但我们要给予它们尊重

薛丹贵

语言文字应用教学案例七年级选修篇5

语言文字应用 教学案例(人教版七年级选修)

第一节 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

一、本节学习重点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进行“汉外比较”,使学生对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交际工具──汉语,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学习重点是了解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几个主要特点:汉语有区别意义的声调;汉语没有词的形态变化;汉语的虚词和语序很重要。

二、课堂活动指导

2.1 课本课堂活动

●比尔为什么会闹笑话

这个课堂活动以外国人说汉语常常出错的“音节的声调、词语的搭配、名量词和动量词”三个问题,引入对汉语若干特点的讨论。

一、课堂活动步骤

(1)阅读或表演。请学生阅读课文,或者在课堂上模拟中外人物,现场表演这三个故事的情景。然后讨论,鼓励学生开放式思维,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讨论意见分别列在黑板上作为分析时的参考。

(2)分析和讲解。教师应分别讲解外国人说汉语时闹笑话的原因。故事“杯子?被子?”主要说明汉语“声调”的重要;“男狗?女狗?”主要说明汉语的词语搭配特点;“我给了他一刀?”主要说明汉语“名量词、动量词”的用法

(3)举例和思考。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在学习外语过程中闹过的笑话或者犯过的错误,想想是汉语的什么特点影响了外语的表达,从而进一步了解汉语和外语的区别,加深对汉语特点的认识。

二、相关知识补充

(1)声调。声调是汉语等少数语言特有的语音现象,是依附于音节(汉字)的音高变化。音节(汉字)的声调不同,意义也就不同。不但对外国人来说声调是学习汉语语音的最大困难,对于汉语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声调也是一个难点。

(2)词语搭配。不同语言中有些词语的意思看起来相同,其实并不是严格对应的关系,只是部分重合。除了教材上提到的“男、女”与“male、female”的区别之外,又如汉语的“大”也不完全等同于英语的“big、large”等。如汉语可以说“年纪大”,英语里年龄却不能用“big”或“large”修饰;而英语“a great city”,在汉语中可以译成“大城市”。

(3)量词。量词是汉语的一种重要词类,分为名量词、动量词和时量词。汉语在表示名物的数量时一般要在名词前面加上“个、本、辆、件”等名量词。名量词与名词有各种习惯性搭配,如“狗、鱼、蛇”用“条”,“猪、牛”用“头”,“马”用“匹”,“鸟”用“只”等。使用什么名量词当然也有一定道理,如“条”一般用于长条形的物体,如“鱼、路、标语”等;“张”一般用于能展开的较薄的物体,如“纸、地图、照片”等。但也有一些量词由于历史原因现在一下子说不出什么道理,比如为什么“牛”论“头”,“马”却论“匹”。汉语也有直接用“数词+名词”的形式,如“给了一刀、踢了一脚、看了一眼”等,但都出现在动词后面,是表示动作的量,“刀、脚”实际上也变成了量词,即动量词。典型的动量词还有“去过一次,叫了一声”等中的“次、声”。此外汉语中还有出现在动词后面表示时间的量词,如“等了一会儿,玩了三天”等中的“会儿、天”。

2.2 补充课堂活动

●我教老外学汉语

这个课堂活动通过分析外国学生使用汉语虚词不恰当而造出的病句,了解汉语几组虚词的作用。活动可以分以下几组进行:

(1)“不≠没”,“又≠再”

先请同学们看几个例句:

①来中国以前我不学过汉语。

②我眼睛近视,所以昨天不看见你。

③我一直对战争片没感兴趣。

④她的男朋友以前没抽烟,没喝酒。

⑤他才丢了钱,昨天再丢了书。

⑥今天我再发烧了,还不能去上课。

⑦我没听清楚,请又说一遍吧。

⑧别着急,又等一会儿他就会回来。

汉语缺少词的形态变化,即动作的时态主要不是由动词本身来表示,而是通过时间名词、时间副词、时态助词或上下文中特定的词语来表示。汉语中有一部分副词在意义上大体相同,区别就在于有的只用于已发生的动作动词前,有的只用于未发生的动作动词前,有的则要用在经常发生的动作动词前。最有代表性的是副词“又”和“再”、“不”和“没”。上面一组句子的错误就在于没有注意句子中动作发生的时间而用错了副词。如①、②两句表示已发生的情况,应该用“没”;③、④两句表示经常性的情况,应该用“不”;⑤、⑥两句表示已发生的.情况,应该用“又”;⑦、⑧两句表示未发生的情况,应该用“再”。

(2)“或者”还是“还是”

先请同学们看几个例句:

①你用汉语还是英语讲都可以。

②他每天晚上12点还是1点才睡觉。

③你喝点什么?啤酒或者可乐?

④你们是明天回国或者后天回国呢?

汉语里有一部分虚词的用法要受到句子类型的限制,比如连词“或者”和“还是”就是这样。而外国学生在使用这些虚词时,常常忽略句式的区别。所以这一组句子的错误就在于不同句式中选用的连词不当。如①、②两句是一般陈述句,不能用“还是”,应该用“或者”;③、④两句是疑问句,不能用“或者”,应该用“还是”。台湾国语、新加坡华语可以把“或者”用在选择问句里,这里指的是普通话的情况。

(3)让人头疼的“了、着、过”

先请同学们看几个例句:

①在一个村子里住一对老夫妻。

②她马上拉妈妈的手到小卖部里去了。

③妈妈拉自己的儿子上楼了。

④他们正吃饭着的时候外边下起雨来。

⑤我看见老师正在操场跑步着。

⑥哥哥跟弟弟正在房间里拼命吵架着。

⑦我昨天感冒了,老流了鼻涕。

⑧以前我几乎每年的冬天都得了感冒。

⑨我很小就发现了我喜欢中国。

⑩吵架过后,他请求了我原谅他。

11我在大学学习时打乒乓球过。

12来中国以后我一次也没有回日本过。

13他长这么大从没有谈恋爱过。

汉语里“了、着、过”这几个时态助词(动态助词)是最能代表汉语语法特点的虚词。但是因为很多外国学生的母语中都没有与“了、着、过”对应的词,因此这些词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该用,该怎么用,就成了最让外国人头疼的问题。上面这一组句子的错误就在于:①、②、③几句中的动词后该加上“着”;⑦、⑧、⑨、⑩几句中的动词后不应有“了”;④、⑤、⑥几句中的“着”应直接放在动词(吃、跑、吵)后面;、、几句中的“过”应该直接放在动词(打、回、谈)的后面。由此可见,汉语“了、着、过”的用法各不相同,并且非常复杂。请同学们思考其中有什么规律。此题只是给学生一些汉语语法的印象,不需要让学生找出严格的答案,教师也不必给出解释。

杨如瑞

语言文字应用教学案例七年级选修篇6

《蜀相》 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二选修)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过程与方法

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讲授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本单元教给我们诗歌鉴赏的方法是什么?

明确: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二、预学  诵读感知,觅得诗心

1、纠正字音。

2、读准节奏。

3、解释词义。

4、把握诗歌情感基调:悲凉、伤感。

5. 掌握写作内容(知事儿):(1)叙事:点明祠堂所在地;(2)写景:描写祠堂的景物;(3)议论:写人评价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4)抒情:对他的死表示无限的哀思。

四、导学导思  涵咏字句,品出诗味(品味儿)

1、这是一首近体诗,共几句?分为几联?

明确:共八句,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以意逆志(抓关键字词、表现手法、思想感情)

2、首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柏森森”用在诗中有何深意?设问,自问自答,点明丞相祠堂的所在地。一个“寻”字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追思、仰慕和钦敬。“柏森森”一词,“森森”是高大茂密的意思。一是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静谧、肃穆的气氛,适合追奉先人;二是衬托诸葛亮高大、正直的形象,表现了历代人民对诸葛亮的爱戴,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3、颔联能否改成“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

不能。“碧草春色”“黄鹂好音”不算荒凉之境,应该是春意盎然的景象,这也可以表达作者的心情。因为景虽好,但作者无心欣赏。用“尽”“皆”传达的是兴奋的高兴的心情。这是反衬手法,以乐景衬哀情。眼前的武侯祠,尽管碧草依然映阶,黄鹂还在啼啭,但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先哲已去,如今遭逢乱世,没有了像诸葛亮那样的济世英才,因而心中涌起无限的感伤和凄凉!对眼前景,思祠中人,见满院碧草,却觉寂寞之心难言;闻数声呖呖黄鹂,倍感荒凉之境无限。所以,诗人才有“自”“空”二字的深沉感慨。

4、颈联上下句的关键词分别是什么?为什么用这些词概括字诸葛亮的功绩?

上联的“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侧面映衬。下联的“开济”,“开”指帮助刘备开国,济指辅佐刘禅继位。这表达出作者对他的敬仰。落脚点在“天下计”和“老臣心”。“天下计”说明他的雄才大略。“老臣心”说明他忠心耿耿,无私报国。

历代文人有不少人赞美诸葛亮,比如河南南阳市的卧龙岗有一副对联这样评价诸葛亮:“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写他的`忠贞,好不居功自傲,谋国的一片忠心。

5、尾联“英雄”具体指哪些人?为什么诸葛亮的结局“长使英雄泪满襟”?

英雄指像诸葛亮一样壮志未酬而含恨终身的英雄人物。也包括杜甫自己,从小立志干一番事业,却郁郁不得志,一生坎坷。

五、 知人论世(理趣儿)请同学们结合试题和作者的生平理想思考:诗人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这时的情况,从杜甫个人的处境来看,政治上很不得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生活上的艰难困苦,更不必说。从当时社会现实来看,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史思明再次攻陷了东都洛阳,自立为大燕皇帝,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人民大量死亡,生产遭到大破坏;尤其严重的是唐肃宗的昏庸,信任宦官,猜忌功臣。在这种情况下,杜甫的心情自然是很苦闷的。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两点:其一,杜甫的志向是当一名臣相,“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意思是辅佐皇上,使之成为堪与历史上的尧舜相比肩的有道明君,让老百姓过上男耕女织、秩序良好、民风淳朴的生活,可惜理想落空。其二,当时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能臣,缺乏尽忠,没有能臣,让杜甫担忧。因此这首咏史诗并不是为了咏颂诸葛亮,咱们在分析一下在本首诗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颔联体现无人赏识的苦痛;颈联写刘备的知人善任,始终不渝托付之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大智大慧图报之诚;作者的世无英才的慨叹,君臣相机、政治清平的向往,报国无门的忧思;尾联壮志难酬的痛悔。

六、结构方式:(1)起,引起紧扣诗题;(2)承:直承上文;(3)转:推开一层,写人;(4)合:收束全文。

七、简要说明艺术风格:

沉郁顿挫,“沉郁”指诗歌的情思特点:“沉”,深沉,沉厚。“郁”,郁陶,即许多的情感、忧愤蓄积于胸中。“顿挫”即抑扬,这里指语言声调的停顿、转折、轻重、徐急。

八、比较阅读:这两首诗的共同点是什么?

八阵图(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注释】

①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八阵: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图:法度,规模。八阵图:聚细石成堆,各高五尺,纵横棋布。夏时为水隐没,冬时水退仍然出现。遗迹曾见与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相传诸葛亮所布八阵有四处,都在四川,以夔州最为有名。

②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

③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

④失吞吴:是吞吴失策的意思。

【译文】

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赏析】

《八阵图》旨在赞颂诸葛亮辉煌的一生,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十个字,展现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极端崇敬心情。后两句惋惜诸葛亮不能阻止刘备对东吴用兵,导致鼎足之势失衡,遗恨千古。全诗跌宕有致,感情深沉。

明确:1.都是咏史诗;

2.借以自抒怀抱;

3.对国家命运的期望。

课堂小结:杜甫的咏史诗是有其特点的,这就是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自身。《蜀相》不是为咏史而咏史,为歌颂诸葛亮而歌颂诸葛亮。而是借诸葛亮的功业未遂来慨叹自己的壮志未酬。同时也要求自己,自己的朋友“早据要路思捐躯”,像诸葛亮那样国而忘身;还希望唐肃宗能像刘备那样,能够信任像郭子仪等那样忠心耿耿的老臣。

九、固学(巩固练习):背诵诗歌

作业布置1. 做到导学案、固学案上的练习题。

2.课外搜集诸葛亮事迹,全面客观地评价他。

板书设计

蜀相(杜甫)

首联  叙事    起    以意逆志  知事儿         八阵图

颔联  写景    承              品味儿        功盖三分国,

颈联  议论    转              理趣儿        名成八阵图。

尾联  抒情    合    知人论世                江流石不转,

悲凉、伤感    沉郁顿挫                     遗恨失吞吴。

课后反思:

陈世虎

语言文字应用教学案例七年级选修篇7

语言文字语言应用:修改病句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一、本课教学概述

1.1 教学目标

(1)学会发现现代汉语中的病句。

(2)学会分析病句产生的原因。

(3)学会修改病句,在语言的运用中避免出现病句。

1.2 教学重点、难点

(1)辨析现代汉语中的病句。

(2)学会分析病句产生的原因。

1.3 教学形式和课时

(1)教学形式是课堂讨论。

(2)本课总课时为2课时。

二、第一课时教学步骤

2.1 教学要点

列举生活中的出现的病句,探究语病的“病因”。

2.2 教学过程

(1)内容导入──主持人的“脱口误”

以多媒体显示引子中的病句,并略加分析。例如:①*这样的说法简直是空穴来风。(“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会有风进来可,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这里意思相反)。②*在目前状况下,进行股票投资是否有没有风险呢?(“是否”、“有没有”──只需要留一个)。③*我国人口众多,盲人数量也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数量DD是DD国家”──主语和谓语不搭配)。

(2)病句的辨析──诊断“病情”

学生讨论“如何发现病句?”教师归纳总结:

A. 仿造类比法。例如:①*“天然安睡宝”让你在睡眠中改善颈椎病。(可按照此句仿写:“改善胃病”,“改进颈椎病”,“完善颈椎病”──可见动词和宾语不搭配)。②*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可按照此句仿写:“值得他们的学习”,“值得我们的参观”--可见多了”的“字)。

B. 主干紧缩法(结构梳理法)。例如:③*杜绝汗味的根本是双管齐下。(可采取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杜绝汗味”(主语)“是”(谓语)“双管齐下”(宾语),显然不可搭配)。④*过去几万名地质队员经过数十年才能做到的事情,资源卫星几天内即可完成。(提取句子主干:“事情”(主语)“完成”(谓语),显然不可搭配。应改为“过去几万名地质队员经过数十年才能做到的事情,资源卫星几天内即可做完”)。

C. 语感审读法。例如:⑤*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读起来就觉得“不管……都……”很别扭,不顺畅。应改为“尽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D. 逻辑分析法。例如:⑥*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成才的。(“凡是……都……”在逻辑形式上表达“全称肯定命题”,表示毫无例外。显然扩大了表述对象的外延。应改为“大多数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成才的”)。

(3)教师举例归纳──寻找病句的“病因”(病句的三种类型)

A. 搭配不当。成分与成分之间存在着不合情理的搭配关系。常见三种情况。A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例如:①*杜绝汗味的根本是双管齐下。(应改为“杜绝汗味的根本方法是双管齐下”。加“方法”作主语;或“杜绝汗味要双管齐下”。改判断句为陈述句,“杜绝汗味”作主语,“要双管齐下”作谓语)。A2. 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例如:②*“天然安睡宝”让你在睡眠中改善颈椎病。(应改为:“天然安睡宝”让你在睡眠中治愈颈椎病。由“治愈”作谓语)。A3. 定语、状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例如③*中西合璧的主持风格,强烈的收视魅力。(定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应改为“中西合璧的主持风格,显著的收视效果。”)。④*未来的通信会更加多样、快捷和共享。(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应改为“未来的通信会更加多样、快捷和享用广泛。”)。

B. 成分残缺或赘余。成分残缺是在一个结构中缺少必要的`成分,或与之相反,在一个结构中重复出现某个成分,造成结构重叠和语义重复。常见两种情况:B1.成分残缺。例如:⑤*这也使得君来酒楼在开业不久就引来业界瞩目的重要原因。(应改为“这也是使得君来酒楼在开业不久就引来业界瞩目的重要原因。”补足动词谓语“是”)。⑥*在我报考大学的时候,就已经下了攻读博士学位的决心。(应改为“我在报考大学的时候,就已经下了攻读博士学位的决心。”将“我”提到最前边作主语。或“在报考大学的时候,我就已经下了攻读博士学位的决心。”将“我”放在“就”的前边,同样是作主语)。B2. 成分赘余。例如:⑦*营造更好的、彰显成功人士的好楼房。(应改为“营造彰显成功人士的好楼房。”或“营造更好的、彰显成功人士的楼房。”总之都去掉重复赘余的一个“好”)。⑧*《史记》所写的人和事,都是真人真事。(应改为“《史记》所写的都是真人真事。”去掉多余的“人”和“事”)。

C. 语序不当。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不恰当。常见四种情况:C1. 名词的多项定语次序不当。例如:⑨*许多附近的居民都来看表演。(应改为“附近的许多居民都来看表演。”)。C2. 动词的多项状语次序不当。例如:⑩*这期研讨班是北京大学和山东大学联合于今年5月底举办的。(应改为“这期研讨班是北京大学和山东大学于今年5月底联合举办的。”)。C3. 虚词的位置安排不当。例如:⑾*我们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应改为“如果我们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C4. 时间、空间或逻辑关系的顺序不当。“时间顺序”是指由以前到现在再到将来,如果是一件事情则按照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表述。“空间顺序”是指由上到下,由外到内,由远及近,先中间后两边等顺序表述。“逻辑顺序”是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等顺序表述。例如:⑿*由于会议开得及时,促进了工作,抓住了关键,解决了问题。(应改为“由于会议开得及时,抓住了关键,解决了问题,促进了工作。”)。

我顶

语言文字应用教学案例七年级选修篇8

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多义词》教案2(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课   题 多义词 №2

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什么是词语的意义,什么是单一词和多义词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词的本义和基本义,引申义等各种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汉语的美妙和奇特

教学重点 词义演变的"几种方式

教学难点 正确地理解和使用有多义词的词语

教学关键 引申义概念的理解 课 型 讲课

教学方法 反复朗读,师生讨论 教 具 课件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总结

练习

作业 复习上节课知识,回答问题:

“头”

本义: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份张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基本义:与本义一致

借代引伸义:1、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2、量词,用于牛、驴、羊等家畜;蒜。

比喻引申义:1、事物的顶端或末端;2、事情的起点或终点。3头目

“淡薄”的四个义项(雨雾等)密度小:本义,基本义

(感情、兴趣)不浓厚:比喻引申义

(味道)不浓:比喻引申义

(印象)因淡忘而模糊:比喻引申义

“疙瘩”的四个义项

皮肤上凸起的或肌肉上结的硬块。本义

小球形或块状的东西:面疙瘩(借代引申义)

不宜解决的问题:心中的疙瘩早去掉了。比喻引申义义

麻烦,别扭:比喻引申义

量词:一疙瘩石头  借代引申义

判断下面加点字的意义是否相同

1、老头慷慨地说:“我那玻璃眼倒也乐意还给她,就怕马儿性子烈,她管不住。”不吝啬

2、刘胡兰这位十七岁的女英雄慷慨就义了。

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导入

疏导

归纳

引导

布置 了解

识记

理解

巩固

完成

计 多义词

本义  基本义 比喻引申义  借代引申义

课后记事

培养兴趣,拒绝枯燥

语言文字应用教学案例七年级选修篇9

马(人教版七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学生分析]

1.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教材内容的关系:绝大多数城市学生和相当部分的乡村学生,都没有亲眼目睹过马,更没有近距离了解马的习性。学生关于马的知识多为间接知识,而不是直接经验。但是,马是人类最为密切的动物朋友,学生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关于马的知识,这为上好课文提供了良好的认识基础。

2.学生能力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在阅读中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具有独立学习该文的基础条件。

[教学建议]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人工驯良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2.体会对比描写的作用。

3.反复诵读,积累优美的词句,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重点难点

(一)重点

1.理解人工驯良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2.反复诵读,积累优美的词句,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

(二)难点:理解课文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学生:

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

2.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3.反复诵读,积累精美词句,并搜集有关马的成语和俗语。

4.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

教师:

制作课件、准备投影、电脑及相关资料

五、教法学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引导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语:有这样一段作文:每天清晨,当闹钟响起的时候,我总会马上起床,匆匆忙忙地走到马路上,马不停蹄地赶往学校……细心的同学可能已经注意到,刚才在这短短的句子中,作者连续用了三个与“马”字相关的词,这说明马与我们的生活真的是息息相关。其实,马一直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虽然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马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可是,对于人类的发展进步而言,马真的是功勋卓著--立下了“汗--马--功劳”!亲爱的同学,对于人类曾经这样亲密的朋友,你可曾仔细关注过它们?想过它们的外形、它们的性格、它们的生存状态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不同吗?下面我们一起研讨布封的《马》,大家一定有所收获。

2.作家作品简介:学生根据查阅的有关资料介绍作家作品,教师补充。

(二)整体感知

小组自学,学生自由朗读,初探课文

自学要求:

1.课文写了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概括内容)

2.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各有什么特性?从课文中找出这些词语。(理清课文结构)

3.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各自有怎样的命运?从中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蕴含的感情)

明确:

1.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

2.人工驯养的马:

(1)无畏的精神,勇毅,慷慨以赴,兴奋鼓舞,精神抖擞,耀武扬威。

(2)驯良的性格,克制,屈从,舍己从人,迎合,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舍弃生命。

天然野生的马:

(1)美质:动作的自由,自由自在的生活,“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强壮、轻捷和遒劲”,“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

(2)美德:“绝不凶猛”,“豪迈而犷野”,“互相眷恋,依依不舍”,“和平生活”,“欲望既平凡又简单”不“互相妒忌”。

(3)美貌:“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高贵姿态”,“它的眼睛闪闪有光,并且目光十分坦率;它的耳朵也长得好,并且不大不小”,“它的鬣毛正好衬着它的头,装饰着它的颈部,给予它一种强劲而豪迈的模样;它那下垂而茂盛的尾巴覆盖着、并且美观地结束着它的身躯的末端。”

3.人工驯养的马被人奴役,天然野生的马自由。作者对自由之马的热情赞美和对被奴役的马的深切同情。

(三)合作探究 :学生质疑,先小组讨论,再课堂交流。

1.学生展示自己提出的问题,教师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解决一般的问题,不能解决的较难的问题在全班交流讨论解决。

2.出示学生提出的最集中的能体现课文重点难点的问题,供师生交流(提出问题学生的名字一起展示在黑板上,这样,提出问题的同学有种成就感,他们会继续探究下去;研究问题的学生会受到鼓舞,会更好地去发现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都不能体现课文的重难点,则由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提问或由教师向学生质疑)。如:

①学生甲:“给马戴项链”是不是“侮辱”?

②学生乙:为什么用七种动物的丑来比马的美呢 ?它们真的丑吗?这对它们公平吗?

③学生丙:本文既写了人工驯养的马,又写了天然野生的马。人工与天然哪个更美?为什么?

④学生丁: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这句话?

……

师生围绕上述问题自主、合作、探究。交流中遇到的障碍尽量由学生自己解决。

3.小结学生质疑情况,充分肯定他们的合作、探索精神。

(四)体验与反思

1.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但人是不是马的朋友呢?

2.作者将马的外形和其他动物进行比较时,盛赞马的高贵姿态,你认同吗?

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确:

1.人对马是“养育”“训练”“驱使”“奴役......驯养”,马成为人的奴隶。不仅如此,人还用“鞍辔”“羁绊”约束它,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它,使“它们浑身的姿态都显得不自然”。更悲惨的是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摆阔绰”,“壮观瞻”,给马“戴上黄金链条”,把马的“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绸和锦毡”,“侮辱马性”,使马成了人类的玩物。 (人是马的朋友,言之成理即可)

2.学生可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给予肯定表扬。

(五)课外拓展:

1.学习本文写法,课外仔细观察动物的活动,写一篇以动物为主角的散

2.背诵你最喜欢的三句话,并仿写其中一句

如“它和人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它们行走着,它们奔驰着,它们腾跃着,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

3.说说有关马的成语和俗语

成语:一马当先  马到成功  一马平川  马不停蹄  ……

俗语:人在衣裳马在安

风马牛不相及

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驴唇不对马嘴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牵马到河易,强马饮水难。

……

二、教学反馈

(一)完成下列练习

1. 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但人是不是马的朋友呢?

2. 作者将马的外形和其他动物进行比较时,盛赞马的高贵姿态,你认同吗?

3.写出有关马的成语和俗语。

(二)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教学资源,灵活机动地选择反馈方式。

三、教学反思

[案例推荐]

初中语文资源网 www.yuwen123.com/

初中语文 qfzx.nhedu.net/wgr/

初中语文教学网 www.zhouhui.com/list.php

初中语文试卷 www.csssyzx.com/homepage/%D0%ED%C0%CF%CA%A6/e_stjx_liebiao(2).htm

[练习题库]

一、积累运用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剽悍(       )   窥伺(       )   庇荫(       )   羁绊(       )

犷野(       )   阔绰(       )   畸形(       )   观瞻(       )

遒劲(       )   驯良(       )   枉然(       )   项鬣(       )

(二)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 两个人或两件事物相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      )

2. 对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

3. 雄健有力。(      )

4. 豪华奢侈排场大。(      )

5. 毫无私心,毫不吝惜地前往。(      )

6. 暗中观察情况。(      )

7. 具体的形象给人的印象。(      )

(三)根据课文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人家从来不解除它们的羁绊,        是在休息的时候;        人家偶尔让它们在牧场自由地行走,它们        总是带着奴役的标志,        还时常带着劳动与痛苦所给予的残酷痕迹。

(四)写出有关马的成语(不不少于五个)和俗语(不少于三句)。

1. 有关马的成语

2. 有关马的俗语

二、阅读鉴赏

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你们试看那些繁殖在南美各地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吧:它们行走着,它们奔驰着,它们腾跃着,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它们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它们避免和人打照面;它们不屑于受人照顾,它们能够自己寻找适当的食料;它们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地游荡、蹦跳,采食着四季皆春的气候不断提供的新鲜产品;它们既无一定的住所,除了晴朗的天空外又别无任何庇荫,因此它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种空气,比我们压缩它们应占的空间而禁闭它们的那些圆顶宫殿里的空气,要纯洁得多,所以那些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它们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就是说它们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而所有的家马则都只有人工所能赋予的东西,即技巧与妍媚而已。

这种动物的天性绝不凶猛,它们只是豪迈而犷野。虽然力气在大多数动物之上,它们却从来不攻击其他动物;如果它们受到其他动物的攻击,它们并不屑于和对方搏斗,仅只把它们赶开或者把它们踏死。它们也是成群结队而行的,它们之所以聚集在一起,纯粹是为着群居之乐。因为,它们一无所畏,原不需要团结御侮,但是它们互相眷恋,依依不舍。由于草木足够作它们的食粮,由于它们有充分的东西来满足它们的食欲,又由于它们对动物的肉毫无兴趣,所以它们绝不对其他动物作战,也绝不互相作战,也不互相争夺生存资料。它们从来不发生追捕一只小兽或向同类动物劫夺一点东西的事件,而这类事件正是其他食肉类动物通常互争互斗的根源:所以马总是和平生活着的,其原因就是它们的欲望既平凡又简单,而且有足够的生活资源使它们无需互相妒忌。

1.天然马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答:

2.“它们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就是说它们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

“充沛的精力”的含义是:

“高贵的"精神”的含义是:

3.“虽然力气在大多数的动物之上,它们却从来不攻击其他动物。”这是为什么?

答:

4.“这种动物的天性绝不凶猛,它们只是豪迈而犷野。”“不凶猛”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

三、课外拓展

黄金鼠

在饶河街夜市,看到一只黄金鼠,全身长着拖地的长毛,背的部分是金黄色,尾端是银白色。它的长毛中分,一丝不乱,显然被仔细地梳理过。

那只金银两色的黄金鼠,引起逛夜市的人群的围观,大部分的人议论纷纷:“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美丽的老鼠呀!”当大家看到它竟然可以把食物藏在腮边,还可以自己洗脸、清洗长毛的时候,更是忍不住惊叹。

根据卖黄金鼠的小贩说,黄金鼠多是短毛的,原产于欧洲,性情乖顺,一般的黄金鼠是灰色或土色。他说:“从中古世纪以来,黄金鼠就是欧洲贵族的宠物,现在则是台北人最时髦的宠物。”

他轻轻抓起那金银两色的黄金鼠,说:“这一只更是稀有、名贵,这是变种的黄金鼠,才会有长毛,还有两种最珍贵的新颜色呀!”

有人问:“这一只要卖多少钱呢?”

小贩笑着说:“一只才一千八百元。”

“太贵了,哪有老鼠卖这么贵的。”问的人摇摇头,走了。

“这个价钱很公道,因为真的是很稀罕,很稀罕呀!”小贩对围观的人说。

“一千八百元?”站在一旁的我,也以为是听错了,又问了一次。

“是,才一千八百元。”小贩加强语气说,“你要买便宜的也有哪,这个箱子里的每只一百五十元,那个箱子里小一点的,一只一百元。”

我仍然感到吃惊,眼前这只稀罕的黄金鼠虽是变种,又是长毛,也仍然是一只老鼠,一只老鼠卖到一千八,在我的想像中是不可思议的。

我随即走过黄金鼠的摊位,隔壁正好是卖大陆陶瓷的摊位,一个米粒烧的瓷杯卖二十元,一个很好的宜兴陶壶卖五百元。看着这些来自彼岸的物品,使我想起一只长毛黄金鼠的价钱。这样想,使我感到一种幽微的痛心。住在台湾的人,玩狗、玩鸟、玩猫之不足,玩红龙、玩娃娃鱼,现在竟可以花一千八百元买一只老鼠了。

几天前看报纸,知道台北的宠物店无奇不有,鳄蜥与变色龙一只要价七千元以上。甚至有人进口青蛙当宠物,小丑蛙一只两千五百元,绿树蛙七百元,最普通的红肚青蛙,一只也要卖四百元。我不能了解为什么有人要花昂贵的价钱养这些野生动物当宠物,是为了时髦、好奇还是无事可做呢?

猫、鼠原没有固定的价值,只是由于人的好恶而显出贵贱,当一只优雅的波斯猫在垃圾中寻找食物时,它的内心是不是也有如是的感叹呢?

当然,我并没有资格评定动物的贵贱,只是我知道,不管面对什么动物,我们都要有珍惜的心,我相信,不能爱惜老鼠的人绝对无法疼惜一只黄金鼠;我也确信,不能爱惜田间青蛙与蜥蜴的人,也绝不可能对变色龙或小丑蛙有真爱的心。

即使不是宠物,像提供给我们食物的牛羊鸡鸭,不断地奉献生命,死而后已,我们的心里可曾有一丝痛惜与感念呢!

当我们买一千八百元的老鼠之际,我们是真爱那只老鼠,还是重视那个价钱?如果长毛黄金鼠一只十八元,我们还会宠爱它吗?当我们花两千五百元买一只青蛙的时候,是因为价钱而重视青蛙,还是真爱一只青蛙呢?如果真爱青蛙,市场里多的是,一斤才四十元呀!

在人世里,我们重视一个人不也如此吗?往往重视的是附加在人身上的名利、权位,甚至衣服,只有一个人能看透外在的虚妄,进入内在的品质,才是真正的智者呀!

--摘自《林清玄散文集》

1.读了文章,请简要说说黄金鼠为什么得到这样一个有趣的名字。

2.为什么“在我的想像中是不可思议的”?

3.为什么“这样想,使我感到一种幽微的痛心”?

4.作者对待动物的态度是怎样的?

5.那些花高价购买黄金鼠的人,他们看中的是什么?

6.作者借黄金鼠批判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参考答案

一、

(一)  piāohàn    kuīsì    bìyīn    jī    guǎng    chuò    jī    zhān    qíu    xùn    wǎng    liè

(二)  1.相得益彰    2.妒忌    3.遒劲    4.阔绰    5.慷慨以赴    6.窥伺    7.观瞻

(三)  纵然    如果    也    并且

(四) 1.一马当先  一马平川  马到成功  马不停蹄  汗马功劳  信马由缰  快马加鞭  ……2.人在衣裳马在安;风马牛不相及;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驴唇不对马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牵马到河易,强马饮水难……

二、

1.自由、强壮、豪迈、犷野    2.“充沛的精力”指的是:强壮、轻捷和遒劲。“高贵的精神”指的是:自由、豪迈。    3.因为欲望既平凡又简单,有足够的生活资源。    4.①不攻击其他动物    ②不和别人或同类争抢食物。

三、

1.背的部分是金黄色。    2.一只老鼠竟卖到一千八。    3.很多大陆很实用、很精美的物品的价钱,还比不上一只老鼠的价钱,而台湾人却花高价买一只老鼠。    4.不管面对什么动物,我们都要有珍惜的心。    5.他们看重的是黄金鼠的价钱。    6.作者批判了社会上的人们往往重视附加在人身上的名利、权位等虚妄的外在的东西,而不重视发现内在的品质。

[资料链接]

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剽悍(piāo)(hàn)    慷慨(kāng)(kǎi)      以赴(fù)

抖擞(sǒu)           驯良(xùn)               逞(chěng)

驾驭(yù)            窥伺(kuī)(sì)        束缚(shù)(fù)

羁绊(bàn)              鞍辔(ān)(pèi)       勒(lēi)

疮痍(chuāng)(yí)   阔绰(chuò)           观瞻(zhān)

妍丽(yán)           项鬣(liè)             锦毡(zhān)

侮辱(wǔ)           遒劲(qiú)             妒忌(dù)(jì)

眷意(juàn)          觑(qù)               庇荫(bì)(yīn)

二、词语积累

驯良:温顺善良。

驾驭:驱使车马,比喻掌握控制;支配。

束缚:捆绑,指约束限制。

枉然:徒然,白费。

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会比这样更好。

充沛:饱满;旺盛。

畸形:生物体某部分在发育中形成的不正常的形状。

迎合:逢迎,猜测或揣度别人的心意以便顺从或投合。

疆场:战场。

三、背景知识

(一)马,哺乳纲,马科。草食,役用家畜。耳小直立,面长。毛色复杂,有骝、栗、青、黑等。性温驯而敏捷。寿命约30年。广布于世界各国,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有重挽、轻挽和骑乘三型,亦可兼作驮、乳等用。

阿根廷科学家培养出的一种微型马,身高仅三四十厘米,体重仅几千克。这种马成为国外王公贵族的收藏品。在莫斯科“苏联经济成就展览馆”里,有两座马的纪念碑,它们是纪念两匹赛马“喀巴德拉特”和“塞恩波利”的。这两匹马是赛马中的佼佼者,曾在多次比赛中夺得桂冠。匈牙利也有一座马的雕像,它是为纪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国牺牲的许多战马而建立的,台座上的题词是“献给忠实的朋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3匹警马获得英国政府颁发的“迪金”勋章。

(二)浩劫下幸存的野马(姚大钧)

一百多年前,欧亚大陆和北美洲曾经广泛分布着多种野马,可是没多久,在人类恣意捕杀下都先后灭绝。蒙古野马的分布范围本来就很狭窄,只有在新疆天山附近、内蒙古巴彦淖尔盟北部和蒙古的西南部,才能见到。

1876年,最后一匹欧洲野马死在乌克兰原野以后,人们以为世界上的野马已经绝迹,十分惋惜。后来俄国探险家普尔日瓦科斯基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发现了蒙古野马。它在这场空前的浩劫中得以保存下来,成为幸存者。

蒙古野马被发现以后,当时,俄、美、法等国的博物馆曾将野马的头骨和皮张制成标本。由于成年的野马奔跑快,难以捕捉,只捉到了一些幼驹,人工饲养在乌克兰和德、英、法、美等国的动物园里。在精心饲养下,如今已有300匹蒙古野马生存在全世界70多个国家动物园里。

据说,最后一次捕获蒙古野马是在1947年;而最后一次见到野马是在1959年冬。后来,外国动物学家曾几次组成考察队去蒙古西部寻觅,过去了,什么也没有找到。他们从当地牧民那里得知,40年代在这里见过野马,那是从新疆那边跑过来的。人们寄希望于新疆,那里可能是惟一有野马存在的地方。

我国地质勘探工作者在野外工作时,曾经多次看到了蒙古野马。它们活动的范围在准噶尔盆地东部,西起沙丘河,东到将军戈壁,而以帐篷沟一带为最多。

野马的体躯不大,身长2~2.3米,肩高1.3~1.4米,头很大,没有额毛,耳朵较短。头和背部是焦茶色,身体两侧较淡,腹部变为乳黄色。冬夏季节,毛色不同。冬季毛长而粗,色较淡,背部的毛呈波浪形;夏季毛变短色变深,四肢露出几条隐条纹,鬣鬃直立,从头一直延伸到背部。尾巴很长,毛深褐色,蓬松而稀疏。

野马和今天的家马很是相像,连齿式和牙齿的构造也相同。它们相互配种,能够繁殖出具有生育能力的新后代。可是,它们是同族,不是同种,家马不是从蒙古野马驯养而来的。

夏季,野马十数只成群,由一头雄马率领,带着雌马和小马,在草原漂泊漫游,寻觅野生植物吃。傍晚时分,到湖边去饮水,就在附近憩息。它凭着自己的保护色,藏匿在灰褐色的泥土上,逃避敌害。冬天,野马要作季节性迁徙,在冰天雪地里,只好以雪解渴,挖掘雪下的枯草和苔藓来充饥。

野马体格健壮,性情剽悍,蹄子小而圆,奔跑很快,耐干旱。在沙漠、草原上,它们有时遇到狼群,并不畏惧潜逃,而是镇静地迎击狼群。有时它会突然发动进攻,向狼冲去;有时,迅速转过身来,扬起后蹄猛踢。因此,狼不敢轻易侵犯它。

野马很难捕猎到。野马遇到人群来包围,赶快摆起阵势,雄马在前,雌马在后,小马护围在中心。它们用蹄子乱踩地面,似乎在威吓,又像在指示逃避方向。顷刻,马群冲出包围,快步跑开。

野马很稀少,已经列入世界禁猎动物之中。国际上成立了专门组织,对野马进行调查研究,并定出了驯养、保护和繁殖的方法。我国已把野马列为第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猎。

科学家也曾以各种马进行杂交,使一百年前生存在欧洲的一种野马--大盘马再现。

四、作者介绍

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生于勃艮第省的蒙巴尔城。原名乔治路易勒克莱尔,1772年受到法王路易十五表扬,封为伯爵,因此后人又称他为布封伯爵。最初就读于第戎的戈德兰学院。1723年从父命学习法律,1728年攻读医学、植物学和数学。他对于数学、地质、物种起源及自然科学都有浓厚兴趣,20岁时就已发现数学的二项式定理,曾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753年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动物史》《人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几大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作为科学家,布封颇受诋毁,作为文学家,却受到普遍颂扬。他的文章具有古典派清新和谐的风格,曾发表著名的演说《论风格》,至今仍为人们传颂,是文艺理沦的经典。他写的《自然史》,笔锋富于感情,其中《自然的分期》是一部史诗,他对狮、虎、豹、狼、狐狸的猎食,海狸的筑堤,用形象的语言,作拟人的描写,生动活泼,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

语言文字应用教学案例七年级选修篇10

主备人:孙莉  审核人:高二备课组  使用时间10月27日使用人________

目标展示:

1.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背诵诗歌。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

学导结合:

一、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出生于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的历史过程,风格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五百字》以及组诗“三吏”、“三别”。

⑴读书游历时期(712-746)35岁以前,读书和壮游时期,代表作《望岳》

⑵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等,十年困守的结果,使他变成了忧国忧民的诗人,文风走向现实主义。

杜甫称做官为他们家族的“素业”--世代相袭的职业,他的各种文化教养都是与这一点相联系的。三十五岁左右,杜甫来到长安求取官职。开始,他满怀信心,“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并相信自己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滞留十年却一再碰壁。

杜甫到长安的第二年,恰值唐玄宗下诏,命有一艺之长的人到京参加考试,而实际主持这次考试的李林甫却玩弄手段,下令不录一人,而后上表祝贺皇帝,说是“野无遗贤”。杜甫参加了这次欺骗性的考试,结果大失所望。天宝十载(751)正月,唐玄宗接连举行三个盛典,杜甫借机写了三篇《大礼赋》献给玄宗,玄宗十分赞赏,让他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但由于李林甫从中作梗,考后却永无下文。此后他又以诗干谒一些权要,如京兆尹鲜于仲通、来京朝谒的哥舒翰、左丞相韦见素等人,希望他们援引,然而并不见效。大约在杜甫到长安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他的生活因此变得艰困起来,为了生存,为了求官做,杜甫不得不奔走于权贵门下,作诗投赠,希望得到他们的引荐。种种努力的结果,是到天宝十四载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一个卑微的官职,而这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夕。

⑶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45-48岁,代表作《春望》、《月夜》、《悲陈陶》、《北征》《羌村》、和“三吏”、“三别”等,创作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下的长安。后来只身逃出,投奔驻在凤翔的唐肃宗,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地位虽不高,却是杜甫仅有的一次在中央任职的经历。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g的罢相而触怒肃宗,后于乾元初被贬斥为华州司功参军。由于战乱和饥荒,杜甫无法养活他的家庭,加之对仕途的失望,他在乾元二年(759)丢弃了官职,进入在当时尚为安定富足的蜀中。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的四年,整个国家处在剧烈的震荡中,王朝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危险和艰难。而他的诗歌创作,因了血与泪的滋养,达到了颠峰状态。

⑷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9岁以后,漂泊十一年间,竟写诗一千多首,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770年冬,死在由长沙至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到成都不久,杜甫依靠朋友的帮助,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后来,杜甫的故交严武出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对他的生活也多有照顾。当严武第二次镇蜀时,并表荐杜甫担任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因此称他为“杜工部”)。杜甫是为了避乱谋食来到蜀中的,最初二年多时间,他闲居草堂,生活确实比较安逸,当时所写吟咏草堂周围自然景物的诗篇,也显出一种清新闲淡的韵致。但这种情形并没有维持很久。从全国来说,安史之乱虽于公元七六三年宣告结束,但唐王朝的瓦解之势并未因此而停止。外患方面,有吐蕃的严重侵扰,甚至攻入长安,迫使代宗仓皇出逃;内乱方面,则出现普遍的军阀割据或半割据状态,而政治的腐败、官吏的横暴,也是有增无减。从蜀中地区来说,它既是吐蕃进攻的一个重点,也是容易发生军阀割据的地方。 就在严武二次镇蜀的间隔时期,就曾发生一场严重的军事叛乱,杜甫因此一度逃离成都,携家流浪。一场暴烈的动荡转化为持续的衰乱,这使得杜甫对国家的前途更觉失望,他后期的诗歌,情绪甚至比安史之乱中更显得沉重。

永泰元年(765),严武去世,蜀中重又发生大乱,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也失去凭依,他又带着全家老小,登上一条小船,过起流浪逃难的生活。先是在云安居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在夔州居住了近两年。到五十七岁那年,终于乘舟出三峡,却仍是在湖北、湖南一带的水路上漂泊,最后于大历五年、五十九岁上,在耒阳附近客死旅舟。杜甫艰难漂泊的一生,在这里得到一个凄凉的结束。

写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年(751)杜甫旅居长安时 。《资治通鉴》记载 :“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 ,大败于泸南 。时仲通将兵八万,……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 ,仍叙其战功 。……制大募两京(长安、洛阳)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 ,所在哭声振野”诗人的这篇长歌就是表现唐玄宗好战喜功、兵黩武敌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

作者诗歌风格:

所谓“沉郁”,主要表现为意境开阔壮大、感情深沉苍凉;所谓“顿挫”,主要表现为语言和韵律屈折有力,而不是平滑流利或任情奔放。形成这种特点的根本原因,是杜甫诗歌所要表达的人生情感非常强烈,而同时这种情感又受到理性的节制。他的思虑常常很复杂、心情常常很矛盾,所以他需要找到恰当和适度的表达方法。这样,使得诗中的情感之流成为有力度而受控制的涌动。

二、课文导学。

诗歌分为三个自然段,即三个层次。

(一)一幅震人心弦的巨幅送别图。

兵车隆隆,战马嘶鸣,一队队被抓来的穷苦百姓,换上了戎装,佩上了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开往前线。

1、“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4句诗是从两个角度描写送别场面的。这两个角度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走”是跑的意思。诗中哪些动词表现出“走”的动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役人直诉从军后妇女代耕,农村萧条零落的境况。

“道旁过者”即过路人,也就是杜甫自己。上面的凄惨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言辞,又是诗人亲耳所闻。这就增强了诗的真实感。

1、“行人但云点行频”的`意思是频繁地征兵,许多唐诗研究专家认为,这“点行频”是全篇的“诗眼”。请分析其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例举一个十五岁出征,四十岁还在戍边的“行人”。这一事例是非常典型的。为什么说是“非常典型”的呢?请简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从“边庭流血成海水”写到“汉家山东二百州”。

(1)这里的写法与上面叙写的一个十五岁出征、四十岁还在戍边的“行人”方法有所不同。指出其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边庭流血成海水”写到“汉家山东二百州”,对表现主题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征夫久不得息,连年征兵,百姓唯恐生男和青海战场尸骨遍野,令人不寒而栗的情况。

1、“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诗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租税从何出?”与哪一诗句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这样前后照应,层层推进,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诗人在诗中说: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这里反映出来的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心态。诗人描写这种不正常的社会心态的目的是什么?请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化拓展:

关于杜甫的诗,历代都有名家评论,尤其对“诗史说”,几乎每一大家都要论及,你从这首诗的哪些诗句可以看出这一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梯度训练:

一、读诗歌,鉴赏名句

本诗中有许多含蓄蕴藉、具有朴素的语言美和思想美的诗句,你最喜欢其中哪些诗句,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诗歌,鉴赏技巧

1.生动的场景描写。诗的开头写士兵家属前来送别的场面。前两句为“宾”,写出征士兵。“辚辚”“萧萧”是听觉形象,令人有人马杂沓之感,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弓箭各在腰”是视觉形象,表明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后四句为“主”,写士兵家属,突出地描写了他们的动作细节。“走”,表明这些人闻讯后立即跑了来,心情万分急切。他们料定,很可能这是生离死别,所以一见面就“牵衣”而泣,“顿足”而呼;待到队伍出发了,他们拦在道上,不让自己的子弟离去,而且哭得更厉害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了震天巨响,仿佛吞没了一切……诗人用这些细节给这个场面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借此表达了人民对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怨愤,使这首诗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结尾写青海战场的景象,好像是用摄影机拍下的一个全景镜头: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蒙蒙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如此阴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栗!诗人这样来描绘古战场,其意仍在讽今--揭露“开边”政策的罪恶,颇能发人深思。

2.巧妙构思。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引出征夫的满腔悲切和哀怨的倾诉。前文的凄惨场面 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自诉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的真实感。“点行频”是全诗 的“诗眼”,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征夫牺牲、土地荒芜的根源。接着,由征夫之口, 从三个方面控诉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灾难。最后,又以哀怨的语调,描述了古战场上的悲惨现 实。其情其景与开头悲怆场面相呼应,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尽情抒发,唐王朝穷兵黩 武的罪恶得以淋漓尽致的揭露。

3.善用口语。这首诗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选用了乐府体裁,运用了俗语口语,加上民歌中常见的顶针修辞格,读来清新自然,明白如话,造成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

三、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前出塞其六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1.分析前四句与后四句之间的主辅关系、抑扬关系、辩证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其六》,说说杜甫对战争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进反思

小结:

这是一首叙事诗,由行人答问的方式,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穷兵黩武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作业布置:

《自主学习丛书》125-126页1-14题

背诵《兵车行》

预习《旅夜书怀》《客至》

教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文字应用教学案例七年级选修篇11

水调歌头(苏教版七年级必修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选自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本单元教学重点是诵读古代诗文,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本课的重点是训练学生朗读诗词的能力,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古代诗词中的运用训练学生合理、大胆、独特的联想和想象能力;领会诗词所表达的强烈的真挚的情感,培养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

依据: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课程总目标以及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目标的相关内容阐述和初中语文第四册教学参考书中对此课的教学重点提示。

【学生条件】

1.原有知识状况;学生在初一一年额初二上学期已经接触了的唐诗宋词,对苏轼有了一定的了解。

2.学习需要;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并列 的三座高峰,作为宋一代文学的代表,学生对宋词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够全面。苏轼是北宋最伟大的文学家,学生对苏轼的宋词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渴望对其有更深的认识。

3.学习风格;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内容结构】

文学常识介绍

对词的相关内容的介绍

对词人苏轼的及其写这首词的背景介绍。

内容解析

疏通文意。

整体感知。

深入理解。

【教学目标】

一.普适性目标: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行为目标:1.能通过听这首词的录音,认真体味这首词的意境

2.能通过想象这首词的图景,联系中秋节的氛围感受词人的心境。

3.能通过重点字词的理解与把握感悟意境。

二.普适性目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行为目标:1.能够流畅地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词。

2. 能通过学习完这首词以后发挥自己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续写一片小作文。

三.普适性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行为目标:用自己的话表述作者的认识呢个态度,和自己在学完这首词以后的心理变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词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联想和想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时间分配】:两课时

【教学材料】

收音机,朗读带,多媒体(在有条件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月牙或者是在多媒体上放一张月亮的幻灯片,边画边要求学生回忆与月亮有关的故事、传说和诗句,如果有困难也可与同学小声相互启发、相互讨论,然后找学生起来回答,同学补充。

接下来老师播放这首词的录音带,联系当时的情景和作者的身份让学生自己感悟其中的思想感情。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自由谈论。

二.揭示知识

说起月亮,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中国古代文人更是喜欢。有人说,中国人随便拿起一本古人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地会掉下好多“月”字来。千江有水千江月,掬水在手月在手。真的,中国诗人眼中的.月亮一片冰心:它引动乡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它传送友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它安慰游子--“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啊,好诗多在明月中,诗人都拿月亮来抒发自己的情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与月亮有着不解之缘的苏轼的《水调歌头》,看看它将围绕月亮身我们诉说什么。 这首词是苏轼在仕途失意的一个中秋之夜写下的。(给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任务,并请同学们猜想作者在这首词中借月亮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讲授知识

(一)文学常识介绍;

1,介绍有关词的知识

词:又叫长短句,也有的又叫“曲子词”、“乐府”等、词是古代适合合乐歌唱而产生的一种新诗体,(即“倚声填词”)。

曲牌: 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的曲调名(曲牌),它规定了可供演唱的词的音乐,也规定了作为歌词的“词”的字数、句数、韵数、韵位等。

阕:是词的段落,也叫片。分两段的第一段叫上阕;第二段叫下阕;另外词的一首不分段的也称一阕。

词概括乐调长短,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慢词)。 词远在梁代时已有雏形,晚唐定型,盛于宋朝。

小序:,是交待了写作时间、背景,写作的缘由等这类说明性的文字。

2.对苏轼及其写这首词的背景的简单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写此词之时,他宦途失意贬官,心情抑郁。这时他的弟弟苏辙正在济南任职,兄弟俩已有七年多没见面了。这年中秋赏月,作者欢饮达旦,在醉意朦胧之中写下这首词

(二)内容解析

根据注解,疏通文意: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

把酒:端起酒杯

该句是化用李白的《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何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处在政治失意的时候,这首词反映了他内的矛盾:冷漠的现实使他得不到安慰和满足,因此萌生了乘风归去,飘然高举的奇想。

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高处不胜寒。

我想驾着长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归去:这里是指回到天上去。

琼楼玉宇:指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与入世两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在矛盾之中。

4、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

弄:是一个千古称颂的动词

这时作者的思想从天上的幻境回到地上的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5.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贴近雕花的窗户,照着离人不能成眠。朱:红色,正红色

绮户:雕花的窗户

这里既写月,又写月下离人。这就自然过渡到怀念子由的手足情深。它跟人有什么怨恨,为什么总是在别离时又亮又圆?词人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的发问。但词人很快不领悟到离别是人生无法解决的永恒的遗憾因而自解自叹了。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阴藏晴出,团圆残缺。这些事情自古以来难得圆全。词人言下之意就是说,既然如此,惟望各自珍重了。

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词人希望共赏明月中互相慰藉,这样就可以做到“不应有恨了”。全词以美好的境界结束,是积极乐观的。

(三)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1.词的上、下两阙主要写的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上阙:望月(写景)       情景

下阙:怀人(抒情)       交融

2.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3.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实景: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朱阁、绮户

虚景:宫阙(琼楼玉宇)

4.哪些地方用到了想象?哪些地方用到了联想?

联想:由明月(月圆)-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宫阙-琼楼玉宇

联想: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叫联想

想象:创造出新的形象或意境叫想象。

5.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第二课时;

(三)深入理解  (学生自由发挥)

1、先独立思考下面问题,然后与小组同学讨论交流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1)、苏轼原来在朝廷做官,由于党派相争,他受到排挤,被贬为地方官,加之此时他与弟弟苏辙已有七年没有相见了,面对中秋圆月,他的心情会怎样呢?

苦闷,忧伤,惆怅,难过等

(2)、作者大醉后有了想离开令他伤心的尘世飞向美丽的月宫的奇异想法,他的思想感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矛盾,害怕寒冷

(3)、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矛盾?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4)、“高处不胜寒”仅仅是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吗?联系写作背景,还有无其他含义?

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斗争,勾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

2、小结:“高处不胜寒”内涵非常丰富,确实表达出了作者禁不住朝廷党派相争,互相排挤的打击,害怕回去没有自己的立身之处的思想感情。但在人间也不错,做个地方官,逍遥自在,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为百姓造福。想通了,于是苏轼化解了心中的苦闷、抑郁之情,翩翩起舞。想象一下此时的苏轼的得意之状。

3、讨论:对待政治上的失意,作者如此豁达,襟怀坦荡,真是了不起。夜深人静,皓月当空,但骨肉分离,作者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学生探究、讨论,老师巡视、参与、指导)

4、全班同学再齐读全首词,归纳总结出作者的心理变化历程。

(苦闷--矛盾--豁达--祝愿)

(四)品味

1、通过学习这首词,你最喜欢词中哪一句或几句?请说明理由。

2、配乐朗读,品味意境。

【知识延伸】

1、回忆自己曾经遭遇过的不如意的事情,用简洁的语言把事情的经过以及自己当时真实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2、今后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将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不顺心、不如意的事,学习了这首词后,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呢?谈谈自己的看法。

3,放两张艺术性强的幻灯片,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去想象图画。

在运用联想和想象之前前弄清楚联想和想象的区别。

(珍珠,月亮,地球,洋葱 ,鱼目等等)

(猴子捞月,登天计划,天空等等)

【总结概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对词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对苏轼这位大文学家也有更深的认识。掌握了想象和联想的艺术手法。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欣赏这首词美感的同时体会到了那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时常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的事情,那我们怎么去迎接生活的挑战呢?我们应该是:失意时,莫伤悲;苦闷时,莫彷徨;失败时,莫气馁。正视失败,迎接挑战,我们的人生,定会成功。

最后给大家播放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在歌声中结束这堂课。

【作业布置】

1、熟读背诵

2、根据对词的意境的理解,给这首词配一幅插图(可以合作)

3.根据下文开头,发挥联想和想象,续写文章.(100字左右)

中秋的夜晚,凉风习习,我坐在阳台上,望着皎洁的明月,思绪万千…

【板书设计】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上阙:望月(写景)       情景

下阙:怀人(抒情)      交融

苦闷--矛盾--豁达--祝愿

代露丹

语言文字应用教学案例七年级选修篇12

散步(人教版七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宣汉县胡家中学  王强

一、教学目标

1、感受亲情,体味浓重的情意。

2、学习文章巧妙构思,体会文章平易朴实而又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

二、教学重点

1、体味浓浓的亲情,品味语言的准确性。

2、通过朗读体会文章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进一步理解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

4、学会在生活中的小事上感受亲情之美,生活之美

三、教学难点

1、理解“我”对生活的使命感。

2、领悟儒家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 讨论点拨法 品读法

五、教学准备:CAI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我们感悟了《风筝》浓浓的手足情,感受了《羚羊木雕》诚挚的朋友情,其中也不乏甜蜜的苦涩,苦涩的甜蜜,真所谓“是是非非总关情”。今天,我们再来跟随莫怀戚的《散步》,去体悟一下如水的母爱,如山的父爱吧!

(二)、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 把握重要信息

快速抢答

A、散步的地点是:

B、散步的人有:

C、散步的季节是:

D、散步的过程发生了:

(用原文的一个词来回答)

2、思考如下问题:

A. 这篇文章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要点:祖孙三代    一家四口    散步经过

B. 从这个故事中,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充满亲情的温馨家庭

3.请给文中人物加上修饰语

“我”:   孝顺善良,关爱母亲

我的母亲:慈祥亲切,善解人意

我的妻子:温柔贤惠

我的"儿子:天真活泼,聪明伶俐

(三)、研读赏析 (美点寻踪)

.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段,并简要阐述你喜欢的理由。

语言美

1.佳词赏析

A.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 背起了儿子.(换成“抱”,可以吗?)

初春的田野潮湿,容易滑倒;儿子很胖,抱容易挡住视线。不经意的动作,却倾注了母亲对儿子的深情。

B.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好在哪里?)

“熬”含有“忍耐压力、折磨,承受艰苦”之意。

2.妙句赏析

A.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B.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景物美

3.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A、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该段描写了新绿、嫩芽、咕咕的冬水,写出春的气息。在这样的气息中,使人感觉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召唤。正是因为感受到冬去春来,气候转暖,生机萌动,全家人才一起出来散步。这是对全文的铺垫,另一方面也使文章的感情基调由深沉变得欢愉起来。

B、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该段写景交代了儿子走小路的原因。

这样美丽的景色,这样迷人的春光,我们全家人才出来踏青,本以为风平浪静,谁知微风拂过,湖面荡起点点涟漪,我面对一个两难的选择.

人性美

4.文中景物描写中提到了生命,那么本文呈现了哪三种生命状态呢?这三者如何完美统一的呢?

完成板书

幼小的生命                     衰老的生命

呵护                 善待

责  任

成熟的生命

5.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我和妻子都属于人到中年,既要扶老又要携幼,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教育子女,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的使命感,深知自己肩负的重担,责任重大。

6. 主题升华

故事层面:亲    情

寓意层面:使 命 感

哲理层面:生生不息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A.本文选取生活一角,叙写了祖孙三代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家人之间互敬互谅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B.课文以“散步”为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拟题,并说说理由.

章法美

7.写法探究

尺水兴波,一波三折

文似看山不喜平,在情节的起伏跌宕中,体现 了一家三代人温和、谦让、体贴的浓浓的亲情。

秀美隽永,文短意丰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本文是一篇玲珑剔透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多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

大词小用,卒章显志

“分歧”“责任”等是小事用大词,是借散步来谈一个道理。使命感无形、无声、无色,独具灵感的作者捕捉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化无形为有形。

(四)、展开想象   体验感受

A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犹豫地依从儿子

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么想?(自由讨论)

B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通过这件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不管做什么事,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顾他们,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文中的“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上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 法兼顾的时,应该照顾老的一头,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设想晚饭后,全家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爱看戏曲,爸爸妈妈 爱看电视剧,你爱看动画片,遥控器在你手里,你该怎么做?

D.小结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E.齐读《如果爱是左右手》

如果爱是左右手,

就该一只递给孩子,

一只递给老人.

如果爱是左右手,

就该一只递给朝露,

一只递给晚霞.

如果爱是左右手,

就该一只递给未来,

一只递给历史.

如果爱是左右手,

就该一只递给早春,

一只递给金秋.

(五)同题比较阅读(选文与课文有异曲同工之妙,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散步

散步的时候

我走直路

儿子却故意

把路走弯

我说

把路走直

就是捷径

儿子说

把路走弯

路就延长

人生其实并没有路,每一步都要自己去探索,你自己走什么路,其实你也不知道到底是直的还是弯的,走好每一步就是了!

我们常常去走捷径,因为我们知道,怎么样走才能够花最少的力气走最远的路。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功利。可是,孩子们有他们的世界,他们想要经历,那些曲曲折折的情致和美丽,他们的眼里看到的,是丰富的人生情致,是趣味的故事。

(七)总结

1.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培 根

2.孟郊曾写过一首“结天下人之心愿”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诚然,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区区小部

3.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山珍海味,也许是一枚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毕淑敏《孝心无价》

(八)联系生活,抒写亲情

1.仿写训练

寒冷的时候,妈妈是棉被;

饥饿的时候,妈妈是_____;

困难的时候,妈妈是_____;

黑暗中,妈妈是_______;

幸福中,妈妈是_______.

2抒写亲情,发手机短信给至亲。

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

甜美醇香;

亲情是一幅传世名画,

精美隽永;

亲情是一首经典老歌,

轻柔温婉;

四、作业

回家以后,请同学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捶捶背、洗洗脚、揉揉肩… …

语言文字应用教学案例七年级选修篇13

语言文字应用教案:修改病句2(人教版高二选修)

3.1 教学要点

探究语病的“病因”和修改病句。

3.2 教学过程

(1)内容导入

上节课我们介绍了病句的三种类型,下面我们继续介绍病句的另外三种类型,然后还要学会修改病句。

(2)教师继续举例归纳──寻找病句的“病因”(病句的另外三种类型)

D. 结构混乱。结构混乱也称句式杂糅(róu,①名词,杂饭,②形容词,混杂,错杂),即把两种格式混杂在一起组成一句话,造成句子语义不清晰。常见四种情况:D1. 格式混用。实际是紧缩句中虚词的搭配出了问题。例如:①*工作再重再忙,越要坚持学习、更新知识。(混杂了“再……也……”格式和“越……越……”格式。应改为“工作再重再忙,也要坚持学习、更新知识。”或“工作越重越忙,越要坚持学习、更新知识”)。②*该公司上半年的营业额比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5 %。(混杂了“比……增加了……”和“跟……相比增加了……”两个格式。应改为“该公司上半年的营业额跟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5 %。”或“该公司上半年的营业额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 %”)。D2. 中途易辙。前后两句话该用同一种句式而杂用了不同的句式,造成句子语义不连贯。例如:③*说起话来,他比谁都说得动听,可是做得却比谁都差。(前后句子不相称)。④*继原始人在劳动中创造了《邪许歌》以后,现在留传下来的最古老的歌是《弹歌》”(应说成“原始人在劳动中创造了《邪许歌》以后又创造了很多歌,其中《弹歌》是留传到现在的最古老的歌”)。⑤*对于滥用方言的做法应当受到严肃的批评。(这是主动句与被动句杂糅。应改为“滥用方言的做法应当受到严肃的批评。”──用被动句表达。或“对于滥用方言的做法应当予以严肃的批评。”──用主动句表达)。⑥*他那满脸的皱纹特别深,把本来挺大的一双眼睛也被挤小了。(这是“把”字句与被动句杂糅。应改为“他那满脸的皱纹特别深,把本来挺大的一双眼睛挤小了。”──用“把”字句表达。或“他那满脸的皱纹特别深,本来挺大的一双眼睛也被挤小了。”──用被动句表达)。⑦*你不认真调查研究就动手写,那怎么能写出好文章是可想而知的。(这是陈述句与疑问句杂糅。应改为“你不认真调查研究就动手写,那怎么能写出好文章呢?”──用疑问句表达。或“你不认真调查研究就动手写,那写不出好文章是可想而知的。”──用陈述句表达)。“*我们要争取在本世纪末把我国的教育事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是“把”字句与“使”字句杂糅。应改为“我们要争取在本世纪末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用“使”字句表达。或“我们要争取在本世纪末把我国的教育事业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用“把”字句表达)。

E. 不合逻辑。这是指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例如:①*人到老年,白发稀疏,皱纹满面。这些表现都是体质衰弱给老年带来的老态(偷换概念)。②*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主客倒置)。③*梧桐树宽大的叶子落了一地,所以气温降下来了(强拉因果)。④*在我国,这种优质的长绒棉,是新疆的产地(判断失当)。⑤*他的批评很正确很及时,我想没有人不会不同的(否定混乱)。⑥*在那黑暗的年代,优秀的知识分子为祖国的存亡而前赴后继地奋斗(顾此失彼)。⑦*我经常看见她出入这家商店,我才知道她是这家商店的售货员(结论不可靠)。⑧*四方台从来没有人能上去,上去的人没有活着回来的(自相矛盾)。⑨*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蕴藏着丰富的植物资源,生长着菌类和各种蘑菇(分类不清)。

F. 表意不明。指的是因为词义不准,词性误用,指代不明,语义有歧义等因素,影响了表意的明确性。F1. 指代不明确。例如:①*这个观点最近有些文章提出批评,我认为这是对的。(句中第二个“这”指代不明,应明确地指出是“观点”还是“批评”)。F2. 数目不确切。例如:②*参加这次活动的我校师生将近400多人。(“将近”与“400多”矛盾,宜根据实际情况删掉“将近”或“多”)。F3. 范围不确定。例如:③*从60岁到99岁的老太太被特许坐着车子参加游行。(从字面意义理解,好像100岁以上的老太太没有坐车参加游行的权利。应改为“60岁以上的老太太被特许坐着车子参加游行”)。

(3)病句的修改──对“症”下“药”。

修改不是“另起炉灶”的创作,而是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手段来改正病句中的错误,使病句恢复“健康”。改动尽量要少,能调语序的就不增删,能改一处一字的就不改两处两字。另外,保持语句的简洁通畅,决不可改出新“病句”来。

修改病句经常要用到“换、添、调、删”四种方法。“换”,指使用正确的词或词组替换句子中“搭配不当”的词或词组。例如“‘天然安睡宝’让你在睡眠中改善颈椎病”,可将“改善”替换为“治愈”。“添”,指给“成分残缺”的句子添加上必要的成分。例如“具有抗紫外线、抗摩擦、防水、防静电,满足室内外环境要求”,应在“防静电”后面加上“的作用”。“调”,指适当调整“语序不当”的句子的词语顺序,使句子变得通顺自然。例如“许多附近的居民都跑来看表演”,就可以把“附近的”移到“许多”的前面。“删”,指把造成句子“赘余”的词语删掉,使句子的意思清晰明确。例如“在这一个月的实践中,我们不仅结交了一些朋友,而且还使我们受到了不少的教育”,前一分句的主语是“我们”,后一分句多了个“使我们”,反而造成缺主语而无法衔接,所以应该删除。

我顶

语言文字应用教学案例七年级选修篇14

海市蜃楼七年级文言文教学案例

【我想解决的问题】

因为工作关系,我常到农村学校听语文课,发现目前农村语文课堂存在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节课教几个生字,念一遍课文,慢慢悠悠,哪儿黑哪儿宿,铃声一响,就算完成。另一种是为了突出”人文性“,热衷于情感分析,对于文章的字词、语段、写作知识、不理解的内容,教师要么不知道讲要么不敢讲。有的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盲目追求教学情境和学习形式的变化,忽视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基础能力的培养,连念一遍课文的时间都不舍得给学生,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儿,似乎更像品德课了。我认为,这都不是真正的语文课,这样的教学是缺乏”底气“的。长此以往,汉语的”根“很难扎在学生的心中!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汉语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珍贵的`软件保存,如同流在中国人血液里的一滴宝贵的文化血液,传承这种文化,小学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在农村,小学教师大都身兼数科,并非专职语文教师,工作任务之多压力之大,难以想象!如果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做有效的事,那么语文教学就更容易旁落了。

所以,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和忧虑:语文课究竟应该”教什么“?小学语文教学的”底线“是什么?众所周知,在语文教学中,”教什么“不算是一个问题,因为语文知识和思维过程、训练素材在教材中显而易见。而在语文教学中,”教什么“却是一个难题,其原因就在教材本身!语文课上教和学的是一篇篇课文,而课文并不是教和学的内容本身,它是教和学的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则隐藏在课文之中,需要教师去寻找、挖掘。于是,面对五花八门的新课改的语文课,我们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迷惘了。

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以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海市蜃楼》为例进行了一次小学语文”底线课堂“的研究与尝试。虽然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但作为一种研究,也为小学语文教学”教什么“提供了一些基本素材,感觉内心里稍稍踏实了一点。在此与大家切磋。

【我的教材分析】

《海市蜃楼》这篇文章按照”概括--具体--总结“的顺序描写了海市蜃楼这种虚幻神秘的景象。本课要求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在表达上,怎样让读者通过文字描述,感受到海市蜃楼的奇幻与迷人,是这类”幻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成功运用以下写作手法,表现了这种幻景的神奇幻化。

一、以实景衬幻景。文章在第一、二自然段以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了一幅实景画面,这是海市蜃楼即将出现的背景。烈日当空的夏日,茫茫的戈壁瀚海,黄沙大漠之中,热浪翻滚、热气蒸腾……上有炙阳、下有广漠,人们饥渴难忍,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渴望!在这个时候,海市蜃楼出现了。作者运用这样的实景描写做引子,过渡到对幻景的描绘,令读者觉得实与虚转接自然,没有突兀之感。

二、将读者置于景物之中。在面对面的交谈中,我们常常是直面对方,直呼其名,或是运用第二人称进行交流。在本文,作者也多处运用”你“字,用谈话式将读者直接带到所描绘的幻景之中。在第三自然段中,如”你经常可以看到……你还会看到……你还可以看到……你会觉得……“这样的文字,让读者感到很亲切,如同和老朋友谈话一般,仿佛亲身来到那里,亲眼看到了美丽的海市蜃楼。文章第四、五自然段写海市蜃楼神秘消失的部分,也多次运用了这种手法,使人和景达到了自然的和谐、和谐的自然,可谓人在景中,景在心中。

三、大量运用同类词语着力渲染。在描写幻景的时候,课文运用了一组四字词语,准确刻画了海市蜃楼虚幻的画面。如:隐隐约约、不可触摸、错落有致、若有若现、太虚幻境、如梦如幻、漂浮游移、浮想联翩、一闪而过……假如去掉这些词汇,那么,海市蜃楼朦胧和游移的特点,就表现得就不那么突出了。

教学时,根据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计并实施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我的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解题。

1、理解”海市蜃楼“词义(告诉学生百度百科)

【解释】 蜃shèn:海里的一种贝类动物。传说中,蜃能吐气形成楼台形状,实际上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由于大气密度不同,光线折射而形成的。也用来比喻虚无缥缈而不实际存在的事物,或不可企及的虚无的梦想。

【示例】 她知道他们不会拿~来哄骗她。--巴金《春》

【近义词】 空中楼阁、子虚乌有、虚无缥缈

【歇后语】 大戈壁做鬼脸 -- 海市蜃楼

【灯谜】 太平洋上一座城

2、读一读课后”我的资料夹“,了解海市蜃楼的成因,注意其中的地点”山东蓬莱\"。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jxkj/854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