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

《品质》教案高一必修三(合集六篇)

| 点击:

【www.doubiweb.com--高一】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品质》教案高一必修三(合集六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品质》教案高一必修三

品质(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课    题 品  质 课时数 1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高尔斯华绥及其创作。

2、分析鞋匠格斯拉的人物形象,认识人物身上体现出的人类社会的优秀品质。

3、理解本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更深层地理解格斯拉先生的“品质”,构建现代社会生存下的正确价值观,塑造自我的完善人格。

教学重难点 1、分析格斯拉这一人物形象,理解他身上闪现的优秀品质。

2、领会作者在人物描写中包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本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3、鉴赏小说的细节描写。

教学设想 一般的小说不外乎就是描写典型环境,叙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借此来反映一定的思想主题。这篇小说也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关于鞋匠格斯拉的故事。

教学方法 1、学习小说中如何通过细节来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

2、学会联系作家及时代背景正确解读文学作品的内涵。

教学后记

【教学设计】

一、导语设计

复习导入

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指南录>后序》和《五人墓碑记》,我们明白:人类社会之所以始终存在希望,是因为每当黑暗笼罩时,总有思想的先驱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路,如文天祥;总有行为的先导挺身而出无怨无悔,如“五人”;也总有无数平凡的人,以诚实的品格守护着社会的良知,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底层的光芒”,《品质》和《老王》都是体现这些平凡人的光辉的,他们的精神和伟人一样,在人们的心中永远发光。

探讨导入

板书:“鞋匠”、“车夫”。

要求:请记录下你联想到的第一个词汇。(可板书纪录下学生的回答。)

提示:学生可能会联想到的词汇有--职业、普通、平凡、卑微、辛苦、蓝领、弱势、任劳任怨、精益求精、底层等。这些词汇有对“鞋匠”、“车夫”内涵的理解,也有对其外在境遇的评判,但都集中在一般性的、共性的社会评价上。学生将其与“光芒”、“人格”这类词汇相连系的较少见,所以从这样的认识“盲区”导入。

明确:“鞋匠”和“车夫”往往被归入底层社会的人。所谓“底层”是指从社会地位、生存环境来划分人。它是划分人的常见尺度之一,但“社会等级”却不是而且从来不是认识人和评价人的唯一标准。

二、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约翰高尔斯华绥,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身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在牛津大学学过法律。他的文学生涯开始得较晚,三十岁发表处女作,1906年长篇小说《有产者》问世,奠定了他成为英国第一流作家的地位。以后二十多年中写了大量作品,几乎每年出版一部小说和一个剧本。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高尔斯华绥最重要的作品是两组三部曲:《福尔赛世家》(《有产者》《进退维谷》《出让》)和《现代喜剧》(《白猿》、《银匙》、《天鹅曲》)。《有产者》(1906)是高尔斯华绥的《福尔赛世家》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书中所描写的福尔赛世家正处于由兴盛到衰落的转折时期。福尔赛一家是金融家、交易所经纪人、拥有房地产或者股票的资产阶级,他们对立身处世、待人接物,对衣食住行、家庭关系,对殖民地、不列颠帝国等都形成了本质上相同的看法,这就是书中所讲的“福尔赛精神”,它的主要特征是“紧抓住财产不放,不管是老婆,还是房子,还是金钱,还是名誉”。

2、时代背景

《品质》写于19。作者描写的当时英国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追求享乐时髦,世俗的眼光衡量一切的标准就是金钱和利益。现代社会机器大生产几乎完全取代了原始的手工业生产,大公司行业垄断“大鱼吃小鱼”的情况愈演愈烈。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形下,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一些公司采用一些不符实际的广告招揽顾客,而为了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商品的真正质量却在下降。一部分人于是对被挤压到社会边缘的传统的手工业无限怀恋,因为这些小本经营都实实在在、童叟无欺、质朴而踏实。

3、基础积累

(1)字音

沁(qìn)人心脾  靴(xuē)子  一爿(pán)  鬈(quán)曲  赊(shē)账  趿(tā)拖鞋  蹙(cù)眉  时髦(máo)  褶(zhě)皱  脚趾(zhǐ)  诧(chà)异  断炊(chuī)

(2)字形

(3)词义

簇新:极新、全新。 羞怯:羞涩胆怯。 鬈曲:弯曲的。

赊账:把买卖的货款在账上延期收付。

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敏。 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垄断:指把持和独占。 潜在:存在于事物内部不容易发现或发觉的。

时髦:形容人的装饰衣着或其他事物入时。 褶皱:皱纹。 抚爱:照料、爱护。

喃喃:象声词,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迟缓:不迅速、缓慢。

慈悲:慈善怜悯(原来是佛教用语)。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不可思议:原来的意思是说道理涤妙,无法理解。现在多作无法想像讲。

三、整体感知

一般的小说不外乎就是描写典型环境,叙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借此来反映一定的思想主题。这篇小说也讲述了一个故事,关于鞋匠格斯拉的故事。在鞋匠格斯拉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请一个同学将这个简单的故事用两三句话来概述一下。

明确:《品质》鞋匠格斯拉有高超的制鞋手艺,因不肯降低品质,在与大公司的竞争中失败,最终饿死。

四、合作探究

1、情节线索

作者在叙述故事时采用了明暗两条线索,一条的明线:我与格斯拉的故事;一条是暗线:格斯拉的故事。

2、环境描写

按照道理,格斯拉有那么好的做鞋手艺,他应该有很好的生意,可事实上他却饿死了,说明格斯拉一定生活在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中。请同学们找出能反映格斯拉生活环境的句子或内容,简要评述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明确:(1)26段:他们把一切垄断去了,他们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我们热爱靴子,但是他们抢去了我们的生意 我很快就要失业了,生意一年年地清淡下去了 --资本垄断的社会

(2)28段:他的店铺外面的两个橱窗中的一个漆上另一个人的名字了--也是个靴匠的名字在里面,现在已经缩成一个小间 --同行的激烈竞争

(3)64段:没有一个人能做出比他更好的靴子!但是也得看看同业竞争呀!他从不登广告!他肯用最好的皮革,而且还要亲自做。好啊,这就是他的下场 --商业诚信的危机,小手工业者的悲哀

师归纳:这是一个工业垄断加剧,同行竞争激烈,许多人采用不正当的手段,偷工减料,不守诚信的社会。

五、人物鉴赏

这篇小说写得最好的是刻画了靴匠格斯拉的形象,接下来我们重点来分析格斯拉的形象以及作者刻画的方法。

1、请找出能体现格斯拉性格特点的句子或内容,并谈谈你的认识。

(1)关于格斯拉“皮革”一般的外貌描写。(5段)

明确:(品读的关键是这样不“美”的外形是否会影响人物形象?这样的描写既是老鞋匠外在形貌的突出特征)这段外貌描写运用了比喻的方法,用“皮革”喻示其老实、执著的性格,这样的描写把格斯拉的形象和他的职业巧妙地融合了起来;“死板板”“僵硬”这些词语看似贬义,其实是赞扬,赞扬老格斯拉对品质的执著追求。

(2)与“我”关于一双有响声的靴子的对话描写。(13-21段)

明确:很好地表现了格斯拉对自己手艺的自信,对顾客诚实、认真负责的态度。如“好像在盼望我撤回或重新考虑我的话”“不该”“是不是”“蹙蹙眉头”“严重的事”等。

(3)格斯拉对大公司不顾质量滥做广告的斥责:“这些大公司真不顾体面,可耻!他们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我们热爱靴子,但是他们抢去了我们的生意。事到如今--我很快就要失业了。生意一年年地清淡下去了--过后你会明白的。”(25、26段)

明确:既反映了资本主义垄断时期的时代背景,他的愤怒和斥骂也体现出他不愿粗制滥造、坑害消费者的职业道德。

(4)我去做鞋子时它的表情和动作描写。(8-11段)

明确:表现了格斯拉 对制靴投入了全部的热情和心血,认真细致和珍惜。如 “像刚从靴子梦中惊醒过来”;对他卖出的靴子,他总是以“又批评又爱抚的眼光注视着,好像在回想他创造这双靴子时所付出的热情,好像在责备我竟这样穿坏了他的杰作”,他对皮革的关注,对靴子的热情远远超过他对顾客的关心。“他把我的脚放在一张纸上,用铅笔在外沿上搔上两三次,跟着用他敏感的手指来回地摸我的脚趾,想摸出我要求的要点。”

(5)年轻人与“我”关于格斯拉饿死的一段侧面描写。(60-67段)

明确:侧面写出格斯拉热爱靴子,把做靴子看的高与自己生命的敬业精神。这段文字与我们学过的一篇文章的结尾有点相似:《最后的常春藤叶》。这样的侧面描写能加深我们对人物的理解。

2、试用一句话归纳格斯拉的形象。

明确:这是一位诚实敬业、热爱自己的手艺,宁可饿死也不愿降低靴子质量,在纷繁的世界里依然坚守自己的理想的底层劳动者的形象。

3、这几双代表着格斯拉先生的精湛手艺的美丽靴子在小说中一共出现了三次,还有两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到的?前后对比来读,你有怎样的体会?

明确:28小节,格斯拉的店堂失掉了另外一间铺面,“那几双常见的旧靴子已经失去了孤高的气派,挤缩在单独的橱窗里了”,对比第一次,感觉有些凄凉,也让人对格斯拉先生的命运隐隐地担心。 54小节,格斯拉先生已经死了,店铺过户给了别人,“橱窗里照样陈列着细长的轻跳舞靴、带布口的漆皮靴,以及漆亮的长筒马靴”,这个能做出顶好靴子的鞋匠凄凉地死去了,只留下了自己用心用生命去制作的靴子,格斯拉先生的杰作成了别人的样品,大概是已经没有人可以做出比这些靴子更好的靴子了-- 令人有无限哀叹的感觉。

六、能力提升

1、学生之间讨论 :格斯拉有着最好的手艺,却遭受最悲惨的命运。请同学们从文中探索一下造成人物悲惨命运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1)个人原因:格斯拉虽然贫穷,但宁可饿死也恪守职业道德的个性是他不幸的根源。他亲手制作靴子,不让别人碰;他精心制作,不惜时间;他用做好的皮革;他废寝忘食;他不预收工资……假如他换一种方式生活,他可能活得很好。

(2)社会原因:资本垄断,机器作坊,社会风化变坏的社会背景也是他不幸的原因。 机器生产,工业垄断,挤压了小作坊的生存空间,人民追求时尚,把质量放在次要地位。他的悲剧命运也成为必然。

师归纳:格斯拉的悲剧真是由自身和社会两个原因造成的。

2、其实这样的结局,细心的读者还可以从前文的铺垫中看出来。请找找看。

明确:(1)第10段:我订做一双靴子要半个月

(2)第28段,他的店铺外边两个橱窗的一个漆上了另一个人的名字了

(3)第40段,他变得更加苍老、消瘦

(4)第43段,仅一年时间,60岁的格斯拉仿佛已经75岁了

(5)第48段,很快做好,生意清淡

(6)第53段,最后一次收到学习时候,意外收到了账单

所以第54段,当他的店铺没有他的姓氏,他的靴子也下架时,我们就有理由猜想到格斯拉不在人世了!

七、课堂小结

人类社会之所以始终存在希望,就是因为有像格斯拉一样恪守职业道德的人在,他们以正直、诚实的品格守护社会的良知和公正。小说以“品质”为题,目的正是以此来呼唤良知,呼唤公正。

八、拓展研究

从我们今天的阅读来看,高尔斯华绥创作这篇小说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就像著名的哲学家康德所指出的物质的进步和文明的倒退呈二律悖反,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美好的精神品质却在消失,高尔斯华绥用批判反思的精神,带着无限的伤感塑造了坚守传统美德的鞋匠格斯拉这个人物形象,用这个执着而本分的手艺人在无奈的现实社会被淘汰、被毁灭的悲剧惊醒世人,在文明的倒退中呼唤品质。这部短篇小说留给我们的遗憾和嗟叹就像主人公的闪光品质一样,令人回味深远。

九、布置作业

十、板书设计

【篇2】《品质》教案高一必修三

苍南县灵溪镇张家山村去年换届选举中出了怪事,一个有经济问题、且受到党纪处分的人当选“村长”。据了解,这个当选的村委会主任张某在至任村支书期间,非法出卖宅基地200多处,村里400多万元支出多项不清。村里群众上访过百次后,张某被免去支书职务,并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但这样一个人,为何能获得过半选票?

村民张约汉说,选举开始之前,张某和一些代理人就四处活动,给群众送烟、送洗衣粉和糖果,还许下多批宅基地等好处,从而拉走了很多选票。村民郭军良说,“张某送给我一包‘中华’,我家两张选票都投给了他。”

上述材料中村民卖掉“选举权”导致了严重后果给我们哪些启示?

【名师说课要点】(教师用书独有栏目)

本课由引言和四框内容构成。引言是本课的导入,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社会主义_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其中最重要的有:

一是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行使国家权力,把国家的、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二是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三是实行基层直接_、群众自治,群众自己的事情由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这是社会主义_最广泛的实践。

本单元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可以通过积极地参与_选举、_决策、_管理、_监督,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相关政治生活现象。

第一课时_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学习目标导航】

内容目标提示与建议

评述具体事例,比较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表达公民依法行使_选举权利的正确态度。1.针对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竞选的规则,评价、比较、权衡其利弊。

2.组织课堂即兴演讲:让学生以“假如我是候选人”或“我这一票投给谁”为题,发表各自的见解。

【课前自主预习】

一、选举方式的选择

1.选举方式的多样性

(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从选民角度看)

①直接选举:是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的方式。它使每个选民都有机会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

②间接选举:是先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的选举方式。它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

(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从被选举者角度看)

①等额选举:是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的选举方式。它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但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选择。

②差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选举方式。它在候选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差额选举中,开展竞选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但是如果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发生虚假宣传、_选民等情况。

2.选举方式的选择

(1)影响和制约选举方式的因素

①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选举方式。

②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2)我国目前的选举制度

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自主探究】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提示:目前,我国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活动,在国家事务方面,有县及县-以下的_代表的选举;在社会事务方面,有城市的居民委员会选举、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等。县以上的各级_代表、乡及乡以上各级政府的领导人员由间接选举产生。_代表的选举实行差额选举。等额选举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才被采用。

二、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公民行使好自己选举权利的重要性

(1)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公民只有行使好_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2)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3)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2.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

(2)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思考】“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你是否赞同上述观点?为什么?

提示:①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是一种_选举素养不高、公_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②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_权利,公民只有切实行使好这一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所以,选举与每个公民密切相关,公民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考虑、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课堂合作探究】

一、公民的选举方式

【情境创设】6月12日,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选举产生第八届村民委员会。选举分两轮投票,第一轮海连,按得票多少确定4名正式候选人;第二轮正式投票,选举产生村委主任一人,委员二人。整个过程都是在村民的自我参与,自我监督下完成的,村民们认真行使了自己的_权利。

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属于什么选举方式?

提示:直接选举、差额选举。

【知识归纳】我国的选举方式

选举方式含义优点缺点

从选

民角

度看直接选举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每个选民都有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不适用

间接选举由选民选出的代表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的选举方式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适用选民不能直接投票选举自己心目中的当家人,影响意愿表达

从被

选举

者角

度看等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等于应选名额的选举方式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限制选民自由选择,选民易受误导,积极性受影响

差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举名额的选举方式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竞争可能影响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被选举人间的竞争易发生虚假宣传,_选民的现象

【误区警示】等额选举当选者已事先“内定”。

【篇3】《品质》教案高一必修三

《师说》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言文的记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战的精神和勇气。

2、认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的途径,端正学习态度。

3、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以及部分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教学难点:

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方法:

点拨法、归纳法、诵读法、提问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生回答后老师可复述概况、可补充、可升华、可表扬 不可误导   多叫几个同学回答 不能集中到一个同学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两点3分钟)

1、从背景讲起:

在唐朝中期的时候,一种门阀制度的风气依然存在着,当时,一些贵族的子弟,他们凭着自己的贵族出身,天生就是统治者,这样呢,学习和学养在他们看来是毫无价值的,他们更不把老师放在心目之中,风气非常流行,甚至出现了“以从师为耻”的社会风气。当时文学家柳宗元记载过当时社会中谁要是跟着老师学习,大家就都嘲笑他的这种社会风尚的详细情况。当时,另一位大文学家拍案而起,写了一篇力作,来抨击时弊。这个人是大文学家--韩愈,作品是千古奇文--《师说》。

2、走进韩愈:

提问:我们对韩愈并不陌生,以前学过他的"什么作品?(《马说》)哪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韩愈的情况?(提问1人)

答: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祖籍昌黎,故后人称之为韩昌黎,谥号“文”,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昌黎先生集》 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

3、 了解文体--搞清文章题目的意思。

“说”,议论文体  可议论--《马说》,可叙述--《捕蛇者说》,可抒情--《爱莲说》,最终的目的是说理议论,可按“论述……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论述关于“从师”的道理。

二、整体感知文本(5分钟)

给大家五分钟时间,放开声音自由朗读,读的过程中注意两点:读准字音,注意句读、断句;结合注释了解、疏通文章的大意。

三  研习文章结构(每段先读,可朗读、默读、叫同学读,再提出问题,思考一二分钟后提问,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涉及到的重要字句要我来解释)

1、分析第一段(10分钟)

全体朗读第一段,大声读,体现班级的风貌,并思考下列问题

(1)议论文有论点,第一段中提出了文章的总论点,读的过程中考虑,应该是哪句

提问:提出了文章总论点,是哪句?为什么(2-3同学)

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总论从师的重要。“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

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如今“师道不存”,借古非今。

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3)提问:本段除总论点之外的内容分为几层,分别是怎么对总论点进行论证的?

第一层:为什么从师(必要性)从正反两方面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第二层:以什么人为师(择师的标准)

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3)让学生理清第一段的写作思路:(板书)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为什么从师(正反说明)--择师的标准

(4)全班根据思路,再次朗读

2、学习第二段(12分钟)

(2)找一位同学带着感情读,韩愈写文章提倡“不平则鸣”,所以读的时候体现不平之气体现出来。推荐一位同学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代表咱们班朗读水平的同学

读(1位同学)

提问:带着怎样的情感读:愤慨 失望

怎么体现这种失望、愤慨的呢?

作者强调的重点的词语,感情强烈惑矣、久矣;

强烈的语气词:嗟乎、呜呼、矣等

全班同学带着感情、放开声音朗读本段,注意刚才情调的体现感情的字词,并思考一下问题:本段的中心句是哪句,并把本段中提到的各种人用笔画出来:

(3)提问:本段中心句是?(1同学)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批判当时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第1段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这一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4)提问:为了论证分论点,为了抨击“耻学于师”的人,作者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分别怎么对比的,本段内容分为几层,具体理清楚?(2-3同学)

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通过正反对比,在对比中得出结论:师道之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从批判反面现象中阐明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板书:分论点:师道不传,耻学于师(对比论证)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对其子:择师而教。

对其身: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土大夫:群聚而笑之。

作者的议论: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根据板书,再次朗读

3、学习第三段(5分钟)

(1)集体朗读,思考:本段的中心句是哪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式?第三段与第一段关系怎样?(1-2同学)

这一段是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举例论证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既是证明论点,又是升华论点。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

第3段,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个结论显然是正确的。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板书:

分论点:圣人无常师(事例论证);孔子从师的言行

4、分析第四段(1同学)(5分钟)

集体朗读本段

(1) 明确这段话的主要目的与作用是什么?

说明写作缘由。“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2) 思考:作本文的根本目的仅在于此吗?(1同学)

针对时弊而做到,所以,抨击、批判当时的士大夫“耻学于师”的社会现象,为了扭转当时极度颓败的学风,提倡尊师重教。

“不拘于时” 被动句  “于”表被动  翻译:不被时俗拘束,不被时俗限制

“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从此也可看出文章是针对时弊而作。

总结全文的结构

五、结合板书,集体朗读全文

六、小结(2分钟)

今天,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师说,我们感受到了韩愈不平则鸣的文风,感受到不顾流俗的勇气,感受到坚守真理的精神。这篇文章虽然写了一千多年了,但文章的许多思想与句子,内涵和精神还非常富有生命力,还闪烁着真理和智慧的光辉。所以我们各位同学课下一定要好好品读文章,体会作者的人格力量,也体会作者关于从师学习的重要论断,以此来指导我们为人为学。

李志英

【篇4】《品质》教案高一必修三

《登高》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陕西省佛坪县中学  王宝杰  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人杜甫的有关常识;

2、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

3.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重点】

品读诗歌的语言,分析诗中的形象特征,体味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大家要认真思考,听出这个故事渲染的是怎样一种情境,并希望大家把故事的中心用简明、连贯的语言记录下来。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个秋天,重阳节前后,在夔州,长江边上,秋风凛烈地吹着,吹得万木凋零,漫山遍野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急剧地翻滚,孤鸟在空中久久地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有一位老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步履瞒珊,跃跌撞撞地朝山上走来,他疾病缠身,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右臂偏枯耳半聋”了。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日子。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困潦倒,似乎走到生命的晚秋。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写下了一首“七律之冠”:

(师深情地朗读)

风急天高猿啸哀,绪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通过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来指导诵读、背诵。

--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例句: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

律诗,从格律上说,只要求颔联、颈联对仗。经过仔细玩味,该诗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因此,同学们在诵读或背诵时应注意体会这一点。

三、诗文赏析:

1、译诗

风猛天高猿叫声悲哀,岛清沙白鸟飞翔徘徊。

无边的秋叶刷刷落下,没头的长江滚滚奔来。

万里漂泊悲伤居他乡,年老多病一人登高台。

国衰国破可恨白发增。穷困潦倒浊酒也停买。

2、首联和颔联写了几种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

答:风、天、猿、渚、沙、鸟、落木(指纷纷飘落的干枯的树叶)和长江。

特点是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鸟、落木萧萧和长江滚滚。

3、我们把这些寄寓了作者情感的景物叫做“意象”。接下来我们看看诗人是如何把自己的“悲愁”情感通过秋景体现出来的。来吧,点击字体就有分析!

答:急风,是说风很大,而且又是秋天的风,这样的风更冷。急风凛冽,不仅吹在诗人身上,更是吹在诗人的心里。

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

猿的啼叫是哀伤的。哀猿声声,使诗人悲凉的心境更添一层。

清渚和白沙,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

回鸟,这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也可能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到处盘旋,形单影只。落木即落叶,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看到落叶诗人也感到自己到了生命的尽头,内心无限凄凉。

滚滚长江东逝水,东逝的`流水会让人想到韶光易逝、人生苦短。

4、诗人的“悲”除了体现在首联、颔联描写的秋景上之外,还体现在哪里?

答:还集中体现在颈联和尾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万里悲秋常作客:诗人长年漂泊他乡,壮志难酬,处境艰难。“万里”写出流浪之远,“常”写出流浪时间之长。

补充:安史之乱时,李白从48岁开始流浪,一直到58岁去世,来安无定所。

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年老了又身缠重病。诗人孤身一人去登台,倍感凄凉。

补充:诗人这个时候已患肺结核、疟疾和风湿病,一只手不能动弹,处境堪忧。

5、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艰难”一词?

答:“艰难”兼指国家命运和自身命运。国家**(安史之乱),诗人漂泊在外,生活艰难,壮志难酬。

补充: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

6、“潦倒新停浊酒杯”一句是怎么体现诗人内心愁苦的?

答:想借酒消愁,可是又患重病,不得不戒酒,本想一醉解千愁,终没有遂愿,心中万千愁绪无法排解,真是愁上加愁。

7、总结:

这首诗以“悲”字为核心,贯穿全诗。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起笔,悲情落笔。真是怎一个“悲”字了得啊!

四、检测:

1、古人诗歌中写到“高猿长啸”,大都抒发文人的悲伤,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水经注》。

2、毛泽东笔下也有一只鸟: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请同学们想一想,毛泽东笔下的鸟与诗人笔下的有什么不同?

答:这是一只展翅高飞、壮志凌云的鸟(鹰击长空);而杜甫笔下的鸟是一只无家可归、低沉徘徊、孤独哀伤的鸟(回鸟徘徊)。

3、请同学以尾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如:尾联艰难对潦倒,形容词相对,苦恨对新停,偏正式动词相对,繁对浊,又是单音节形容词相对,霜鬓对酒杯,偏正式名词相对。可见,尾联也对仗工整。加之颔联、颈联本身要求对仗,所以,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这也是该诗被誉为“七律之冠”的原因之一。

4、填空: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他的诗歌被誉为(“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

王宝杰

【篇5】《品质》教案高一必修三

《师说》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陕西省佛坪县中学  王宝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2. 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 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 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过程与方法:

自渎、分析、思考本文是怎样进行对比论证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

1、有关疑难词句的解释;“破”“立”结合、 正反对比的写法。

2、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教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辛勤的栽培。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了唐代。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路人的讥笑。但偏偏有一个人不顾流俗,勇为人师,广招后学,培养文人。并以大无畏的气魄,抨击时弊,提倡师道,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不朽之作--《师说》,当时被人视为“狂人”。这个人是谁呢?

二、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县,所以后人称他为“韩昌黎”。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先后做过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直接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凡经他教授、指点过的学生,皆自称韩门弟子,足见韩愈是唐代一位很有影响的教育家。他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魏晋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三、解题。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这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四、通读熟悉课文,培养学生自读能力:

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读懂课文。学生自学、质疑,老师点拨指正。

1.读准下列多音字或形近字的读音。

句读dou 或不焉fou 经传zhuan 从师cong

读书 du 不能bu 传道chuan 从容cong

聃dan 蟠pan 苌弘chang 近谀 贻

冉ran 潘pan 无长无少zhang 须臾 怡

2.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小学校

3.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 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③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 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 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 吾欲之南海

(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③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4.分段。

写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第二课时

一、教师检测并指导学生研读第1段的学习效果。

1、学生诵读,之后点评。

这一段作者运用排比句和反问句,并且一口气连用了八个“吾”字,语势流畅,跌宕有力。朗读时力求把文章的语势读出来。

2、引导学生疏通文句。

重点理解:

(1)本段中的古今异义词语:

古:求学的人

学者

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古:用来……的凭借

所以

今:因果关系连词

古:跟从……并且

从而

今:连词,表示结果或目的。即因此、就

(2)本段中的词语活用现象:

吾师道也      师,名词用作动词即“学习”

吾从而师者    师,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为师”

3、引导学生分析层意:

教师的作用和任务--传道、受业、解惑(前两句)

从师学习的必要性--解惑、师道(中间三句)

择师的标准--“道”在即师在(最后一句)。

这一段从正面阐明从师之道,统领全文。(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即下文所说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4、讨论:教师的“传道”、“受业”、“解惑”这三项任务,哪一项是主要的?本段对“受业”一项未作阐述,这是为什么?

在韩愈看来,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道”,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主要目的就是要“传道”,恢复儒家的“道统”,因而提出“师道”的口号。这个意图是贯穿全文的。“受业”是教师的起码工作,即下文说的“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人尽皆知。开头全面概括教师的任务时不可不说,但不是论述的对象。

二、学生诵读第2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2、本段主要是从哪一角度来进行论述?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三、教师检测学生研读第2段的学习效果。

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中心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分论点)

这段以第一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又是怎样展开论证的?

这段文字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今之众人        古之圣人         圣益圣,愚益愚      疑问语气

为子择师        自身耻师         小学而大遗          肯定语气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讽刺语气

3、韩愈批评“耻学于师”的风气,涉及的面似乎很广--开头是“今之众人”,接着是做父亲的人,最后又是“士大夫之族”,他的主要批评对象究意是谁?请说明理由。

主要的批判对象是士大夫之族。理由有二:第一,从行文的语气看,本段结尾对士大夫之族不仅表露了作者的不满情绪,而且显示出一种鄙夷和蔑视的态度。说他们瞧不起劳动群众,却不如劳动群众聪明,不懂得从师的道理。第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正是这类人的特殊心态,也是门第观念很深的反映,而门第观念跟以“道”为师的正确主张恰恰是格格不入的。

4、词句辨析。

师道者不传也久矣  (风尚)

吾师道也          (道理)

师道之不复        (风尚)

惑而不从师        (老师)

吾师道也          (学习)

师道之不复        (从师)

不耻相师          (学习)

5、古今异义词辨析。

古:一般的人

众人

今:许多人

古:小的方面要学习

小学

今:初等教育的学校

6、重点句子解释。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宾语前置句,之,提宾的标志)

四、学生诵读本段,要注意读出几种不同的语气。

第三课时

一、学生自读第3段,并思考: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一角度来进行论述?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二、检测并指导学生研读第3段:

1、提示如下:

中心句:圣人无常师。(分论点)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并引用孔子的名言,进而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对第一段提出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的深化,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进一步批判。

2、讨论:有人说,这一段的结论阐明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你对此是怎样认识的?

这一段以孔子从师的言行,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崭新观点,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说明师生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就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界限取消了,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这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对教育理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三、检测并指导学生研读第4段:

1、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进一步倡导了从师学习的态度。

2、这一段与前面两段有什么关系?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总结全文。这段话中“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二语是点睛之笔,表示作者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赞成以道为师的好风尚,分别照应了前文的第二、三段。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四、学生诵读第3、4段 。

五、讨论:课文题注中指出,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写《师说》,跟古文运动有没有关系?文中有没有这方面的表示?

六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不重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导致文学创作中艳丽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逐渐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

文中赞颂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确表示对古文的推崇,说明韩愈“抗颜而为师”,是以恢复古文的优良传统自居的,通过培养“后学”,扩大古文的影响。

六、根据以上问题进一步归结本文的写作目的。

作者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居首位的是“传道”,因而提出“师道”的口号,以恢复儒家的“道统”。而要恢复儒家道统,就要在文风上来一个解放,提倡古文,反对骈体文。

提倡尊师重道

写作目的

推进古文运动

七、总结全文结构、写法。

板书设计

破 正   人必从师,以“道”为师(理论论据)   (立)

立 反   士大夫耻学于师  (反面现象)         (破)

结 对   (三层对比)

合 比   孔子从师的言行  (正面实例)         (立)

李蟠从师行古道  (身边活例)                 (立)

王宝杰

【篇6】《品质》教案高一必修三

必修三语文《品质》教案

[学习目标]:

1.理清情节结构,学习小说鉴赏的一般方法;

2.了解环境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关系。

[学习重点难点]:

1.作者在人物描写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2.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思考。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在《五人墓碑记》中,张溥对五位义士的死作了高度评价,让我们重新理解了“生得伟大,死得光荣”的含义。这五位义士,都是社会底层的普通人,在世俗的社会中,他们根本不会引起人们注意的目光。然而往往正是这些普通人的良知与选择,奠定了社会的公正,使人类文明传统得以传承。

下面我们继续来学习一篇表现社会底层人物品质的文章。(板书课题与作者)

二、作者简介

约翰?高尔斯华绥(John Galsworty, 1867-1933),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身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在牛津大学学过法律。三十岁时发表处女作《天涯海角》,但一直到 19《法利赛人》出版,才引起社会注意。19长篇小说《有产业的人》问世,奠定了他成为英国第一流作家的地位。以后二十多年中写了大量作品,几乎每年出版一部小说和一个剧本。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高尔斯华绥最重要的作品是两组三部曲:《福尔赛世家》(《有产业的人》《骑虎》《出租》)和《现代喜剧》(《白猿》《银匙》、《天鹅曲》)。这两组长篇小说通过对一个资产阶级家族兴亡史的描写,反映了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英国资产阶级走向堕落和腐朽的历史。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些英国资产阶级的典型人物,揭露了他们的丑恶灵魂。他的作品描述细致深入,语言简洁确切,笔调含蓄讥讽,表面看似冷漠,实则爱憎分明。与同时代的英国作家相比,他的艺术成就和批判现实的深度是比较突出的。但是他并不想触及资本主义制度。他认为把社会分成阶级是永远不变的生活规律,要改变社会制度是不可能的。第—次世界大战后的创作明显地反映出他越来越坚定地站到维护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去了。

高尔斯华绥还写过不少短篇小说,题材多样,内容广泛,风格也各不相同,描写的人物形形色色。《品质》(1911年)是其中比较优秀的一篇。作者摆脱了向来充斥英国社会那种崇尚贵族绅士的阶级偏见,热情地歌颂了地位卑微的制鞋匠的高贵品质;对在工商业日益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英国社会里小手工业者的悲惨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小说故事平淡,语言朴素,通篇无惊人乏笔,然而就在平淡和朴素之中,蕴藏着强烈的感情,富有感染力。作者着重刻划格斯拉兄弟如何把所有的感情倾注在工作上,因而结局只简单几笔,就足以激动人心。格斯拉饿死前精工细作了最优质的靴子一节,表现了劳动者对自己技艺的深厚感情,尤为感人。

三、学生初读作品,理清情节结构

讨论明确:小说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就不收你这双靴子的工钱”。通过“我”和鞋匠格斯拉的交往,介绍格斯拉的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从“有一次(也只有这一次)”到文末,写格斯拉在困境中仍然坚持做质量最好的靴子。

四、人物讨论:

1.作者是怎样来写出格斯拉兄弟手艺的高超的和人品的高尚的?

讨论明确:

⑴小说开始,在“我”很小的时候,就领略了格斯拉的手艺。

作者细致地描绘橱窗陈列的样品,称赞格斯拉高超的制鞋手艺。“那几双靴子太美观了”、“叫人看了舍不得离开”、“只有亲眼看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这些靴子体现了各种靴子的本质,确实是模范品”、“我总觉得,做靴子,特别是做像他所做的靴子,简直是神妙的手艺”……作者不吝笔墨,用最美好的话语来赞美格斯拉的手艺。

⑵先赞美靴子的制作手艺,后介绍制靴人。在看过靴子的样品之后,人们一定想知道格斯拉其人。作者在介绍格斯拉兄弟的相貌时有一些评点:“他本人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因为皮革是一种死板板的物品,本来就有点僵硬和迟钝”、“只有他的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风度,好像在迷恋着理想”、“由于勤苦在各方面都显得更瘦弱、更苍白”。人物性格已经部分地表现在这样的描述中,读者可以看出,这是个严肃认真、不擅交际的人。在这一部分中已经点出了矛盾:因为质量好(“他好像把靴子的本质缝到靴子里去了”),所以靴子经穿,人们也就不常到他的店堂里去。

⑶从介绍“我”和格斯拉的具体交往中,写出格斯拉的信誉好,靴子的质量高。从他接待顾客的方式来看,显然他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制作靴子上。他对自己的手艺有一种自信,对自己制作的靴子也有把握(“如果我不能把它修好,就不收你这双靴子的工钱”)。

⑷面对大公司粗制滥造的时髦靴子,“他的语调里没有愤怒,也没有悲哀,连鄙视的情绪也没有”,其实,格斯拉有自己的愤怒,对那种不顾靴子质量利用广告销售的粗劣制品表示了鄙视。“这些大公司真不顾体面。可耻!”——这是格斯拉发出的最有力度的批判。在大工业公司的垄断下,小手工业作坊的经营越来越困难。格斯拉的愤怒,不完全是因为大公司的垄断使他的生计出现困难,更重要的是他认为大公司不顾信誉,生产不合格的靴子坑害消费者。

对格斯拉来说,他如果“顺应潮流”,就得利用广告,就得粗制滥造,就得赶时髦,让人们不断地换靴子,不断地跑到他的店铺里来购买,以增加业务。但是格斯拉作为一个底层劳动者的良好品质在这里展现出来,他坚持一贯的做人准则,一直到生命的最后。

在大公司的挤压下,两年的时间,格斯拉的生意继续下滑,不得不盘出一间店面,而哥哥因此想不开,死了。又过了一年,“我”回到伦敦,仅仅不过一年的时间,生活艰难的格斯拉一下子老了许多(“我离去时,他是个六十岁的人,我回来时,他仿佛已经七十五岁了”)。

2.作者为什么对最后一次定货,写得很详细?

讨论明确:为人物的死作铺垫。

在一番对话后,格斯拉一如既往地为“我”量尺码;“我”在收到货后,又对靴子作了一番评价(“不论在式样或尺寸上,在加工或皮革质量上,这些靴子都是他给我做过的最好的靴子”),这些铺垫之下,人物的命运就显得不可思议:格斯拉竟然饿死了。

隔壁店面的“年轻人”以知情人的身份说出的一段话道出了人物不幸命运的根源:他亲手制作靴子,不让别人碰;他精心制作,不惜时间;他用最好的皮革;他废寝忘食;他从不预收工钱,“经常断炊”……

3.人物形象小结:

格拉斯虽然穷困,但是恪守职业尊严。作为一个穷苦的鞋匠,格斯拉一生中只做一件事——制作靴子,他把这件事做到尽善尽美,死而无憾。社会风气的变化也是导致格斯拉生意下滑的原因(“人们好像不要结实靴子”),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风气?除了小说结束部分借“年轻人”的口说出了一部分原因,其他原因也不难揣测:在对待靴子问题上,他比顾客还要认真;他只注意靴子的品质,不追求时尚;他认为他是最懂得靴子的,可是顾客要的是时髦;他认为靴子的品质第一是经久耐穿,但是顾客也许喜新厌旧……矛盾的焦点,也许就在于他太重视靴子的品质。

五、深刻的小说主题。

小说以工业垄断对手工业作坊的冲击为背景,客观地描写手工业者的生存危机,赞扬鞋匠格斯拉恪守职业道德,宁可饿死也不肯偷工减料的高尚品质,表现出对底层劳动者的尊重,同时借这个形象,揭露了工业革命、市场竞争带来的商业诚信危机。

六、小说的人物描写特点

1.小说塑造鞋匠格斯拉的形象,通篇用白描的方法,朴实无华。

小说对人物肖像描写的两个特点:(1)把外表的形似与内含的神似结合在一起;(2)把描写的落脚点归结于人物精神境界的提示上。

对店铺的描写和格斯拉的对话,倾注了真挚的情感。在一次次的交往中,“我”对格斯拉充满了理解和同情,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不断地称赞他的手艺的同时,引导读者注意他的命运;而最好的手艺,最悲惨的命运形成的反差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力。

七、问题讨论:

有人认为,制鞋匠格斯拉没有必要守着最好的手艺而饿死,应当“因时而化”,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点拨:当大工业生产冲击了传统手工业生产,鞋匠格斯拉面临生存危机之际,他仍坚守着做人的准则,制作最好的皮靴(“把靴子的本质都缝到靴子里去了”),他制作靴子,也爱他的劳动(“我们热爱靴子”),宁可饿死也不肯粗制滥造,表现了高尚的劳动道德。大工业生产提高了效率,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也降低了产品的质量。格斯拉诚实,忠实于自己的职业,如果要求他为了生存“因时而化”,放弃自己的行为准则,这个人物也就没有什么价值了

《品质》杂谈

格斯拉是一位优秀的鞋匠。他具有高超的技艺,做的鞋子经久耐穿。“有一双轻佻舞靴,细长到非言语所能形容的地步”“只有亲眼看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做鞋子不像是他谋生的手段更像是在追求艺术,但最好的手艺却和最悲惨的命运矛盾地捆在了一起。

他的顾客越来越少。因为他所做的靴子非常经穿,一时穿不坏的,他好像把靴子的本质缝到靴子里去了;他的店面越来越小直至破产。因为他接了一份订货后,要费好长时间去做它。顾客可不愿等待啊,结果他失去了所有的顾客(除了文中的“我”)。

“他坐在那里,只管做呀做呀。在伦敦,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出比他更好的靴子!但是也得看看同业竞争啊!他从不登广告!他肯用最好的皮革,而且还要亲自做。”这似乎道出了格斯拉饿死的一个原因。当时的英国已经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大公司批量生产已经形成垄断之势,格拉斯却仍然固守自己的小作坊,怎能不被社会进步的洪流淹没?格斯拉的小作坊,管理者和工作者合二为一,基本上没有宣传,而且还只接受定做。大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固执。这怎么能适应不断变化不断进步的新社会呢。格拉斯是一个优秀的制作者,是一个能工巧匠,是一个做鞋的艺术者,但他绝不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而他把这二者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合并在了一起,必然会铸就一个悲惨的结局。

格斯拉悲惨的结局也反应了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冲突。理想主义面对现实有时就是这样脆弱无力,甚至付出血淋淋的代价。19世纪法国的圣西门、英国的欧文为了自己的“空想社会主义”倾家荡产。傅立叶还被称作“大脑患病的产物”。拉斯拉也沉溺于自己对“品质”的追求,宁肯关门倒闭也不退让,直至饿死。

对格拉斯同情还是惋惜?同情他对“品质”的执着追求,同情他生活在自己为自己设定的理想之中,同情他“至死不渝”?惋惜他生不逢时,他应该生活在更早一些时代,至少不是工业化社会,惋惜他空有一身好技艺却少有人赏识,惋惜他不能适应社会改变自己?

处于现代社会的我,对格斯拉既有几分尊敬又有几分惋惜。我敬佩他对自己技艺的执着追求,我敬佩他固守自己理想的可贵品质,我敬佩他不为社会风气左右的从容淡定,但我也为他不能与时俱进而惋惜。

是谁饿死了格斯拉?让我想起了鲁迅的《祥林嫂》,“是谁杀死了祥林嫂?”

《品质》教学反思

我只是把这篇课文作为一般的小说在讲,主要分析了人物形象,也只是请同学们找出格斯拉“怪”但能体现他品质的细节,并请同学们说出这些细节分别体现了格斯拉怎么样的品质。总觉得先是这样找句子并不能深层地挖掘出这个人物的品质,更不能很好地体现“底层的光芒”这一主题。

另外,在第一课时中,暗示格斯拉兄弟命运的细节学生基本能找出来,但仅仅只是找出来,看出生意越来越清淡,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这一点还是需要学生自己概括出来的。至于“细节推动情节发展”这一点,我没有好好介绍、强调,学生也就压根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jxkj/858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