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

从学习效果反观《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教学设计

| 点击:

【www.doubiweb.com--教师】

从学习效果反观《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教学设计
 
 
今天在约100分钟的时间里,观看了一节五年级的语文课——《林冲棒打洪教头》,真可谓是“精粹汇聚、精彩纷呈”的课啊!现仅从学习成效的角度,谈三点观课后的思考:  

一、探究故事起因——感知人物语言推动情节发展  

二、分享课前预学——习得“有序、完整、准确”地摘录  

三、品析精彩片段——鲜明形象感受一波三折叙事特点  

这三个方面作为教的内容,都有其合理性,也都存在着一定的教学价值,具有值得教的特质。但问题出在了哪儿呢?细细琢磨,原来,是因为如果将他们都拿来作为一节课想教的内容,其结果是怎样的呢?  

先看第一板块,“人物语言推动情节发展”这一微妙的作用,是学生通过读书“人入文、心入文、情入文”这样一步步走来,自我发现的结果吗?不是,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的现成结论。而这种结论的告知,对于学生自己去品读文学作品,发现其中的秘妙,没有能够形成迁移的可能性。为什么教师要直接告诉呢?也许教师不知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没能发现”的东西。也许教师无法为学生发现这样的价值留出“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充分时间。这使我想到王崧舟老师在执教这一课时,巧妙地向学生提出:请提出你不理解的词语,如果同桌提出的词语,你也不会,却没有提出来,可以向你的同桌请教,你是怎么发现的,你做我的小老师好不好?从而引导学生发现自己没有发现的,这样的教学意义,远大于直接告诉的教学吧!  

   

还有其中的“依据提纲讲起因”的教学设计,想必应是指向“读故事讲故事”这一教学目标的,教师请两位同学讲述之后,即刻发现了故事讲述无滋无味、毫无色彩的真实情况,教师仅仅提出“可以借用书中词句”的建议,并没有进一步指导儿童如何讲得更好。这一目标能算达成吗?绝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在课堂学习中亲历“讲述”的过程,这样如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的学习活动,上课前和上课后,学生在讲故事这一方面并没有任何的起色,时效性可想而知。当然,老师没有忘记在家庭作业中布置这项未完成的学习任务。课上都没能解决的问题,再留在课后,没有了老师的点拨,期待着回家后,孩子们讲得出、讲得好,难道不是更难吗?如果将其视为有效教学,那么这个前提必须成立:只要老师讲过,学生一定学会。很显然,这样的前提是极其荒谬的!   

第二板块中,同桌分享学前单中的摘录。在指名汇报,教师修改的过程中,老师通过随堂口头询问,发现了同学们出现的以下问题:摘录无序、摘录残缺、摘录不准确的真实学情。特别是老师问道:“多少同学摘录没有顺序?”竟然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同学都高举了小手。老师除了愕然还是愕然。使这宝贵的资源白白溜过。既没有请同学们重新调整顺序,也没有让大家补充摘录,更没有指导孩子们将那些“学习前”的误读或浅读的摘录加以改进。而是像很多公开课那样象征性地将他们一股脑地抛向了课后。试想,甩向课后的做法,学生究竟有几分获益呢?这样的目标达成度是高是低,一想便知。  

第三板块,回顾这一板块的内容,不仅使我想到窦桂梅老师“朗读就是理解,朗读更是发现”的主张。一波三折的叙事方式的确是许多文学作品中突出的一大特点。它能够使故事跌宕起伏、精彩不断。而这种小说叙事的特点是学生在自读自悟中领会到的吗?不是,是老师通过金圣叹评水浒中的一段文字直接告诉的。它与老师的告诉,唯一不同的是“表述不同”而已。对学生而言,其本质都是对结论的直接呈现。没有经过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的徜徉,没有经过学生对曲折情节的切肤接触,那匆匆而过的结论,真的会给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作品欣赏水平有所帮助吗?  

以上三点思考,给我带来的启迪是:  

1、此课便是将“好东西”一并拿来装入“课堂”这个大筐的典型例子。虽然细看“每一件”都挺好,但全部拿来放在一起,便成为思想不清、目标不明、表面落实、实则低效的重量而轻质的课。  

2、这种什么好东西都想教给孩子的做法,导致任务多、时间紧、收效低。只有真正“瘦身”的语文课,才能让学生在充分的语言文字活动中有所发展。只有想教的内容,在学生能够领会的限度内,那种教,才会产生实际意义。  

3、发现学习,对于儿童来说,无疑是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优良品质。在切实的文字涵咏中,只要教师愿意等待,学生就一定会有所发现。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jxzl/289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