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范文汇总六篇

| 点击:

【www.doubiweb.com--初中信息技术】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范文汇总六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简介

信息技术的普及,直接要求初中学生掌握一定量的信息技术基础。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立正是教育部门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而施行的有力措施,然而要保证其教学效率,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的单向式教学手段,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以构建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基本要求在于将所需传授的知识融于课堂任务中,以发现并指出问题为第一步,以解决任务并完成任务为第二步,以总结经验、汲取知识为第三步,通过多维互动的课堂,实现探究式教学。显然,如果任务设计得有效,必然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研究,进而获得知识,完成教学目标。

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上:首先,通过任务引导进行学习,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彻底根除了传统的“我讲你听”式教学模式的弊端;其次,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得学生在自主完成任务的同时,“下意识”学到知识、掌握技能,提升了教学效率;再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般而言,有效的任务往往是学生非常感兴趣,愿意去完成的,通过这类任务,我们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该教学法还有助于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的技能,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要点探析

1.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步骤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理念在于,教师需要设计一个合理的课堂任务,能够将需要讲解的知识融于其中,再将其布置下去,学生则根据课堂任务,独立或合作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吸收知识。可见,其主要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四点。

(1)教师确定一个合理有效的课堂任务

从前面的分析不难看出,“任务驱动”成功与否,与所确定的任务合不合理有很大的关系,合理的任务应该紧扣教学目标,并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相符,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且留有一定的创新空间供学生发挥。

(2)学生接到任务后进行5~10分钟的分组探讨

分组需遵循优势互补、目的明确等要求,探讨过程中教师不宜做出任务解决方法的直接告知,而应该一步步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前进。

(3)探讨结束后,学生单独或合作进行问题的解决

由于通过探讨,学生已经大致形成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因此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宜过多插手,应该将课堂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动手。当然,如果学生遇到难以有效解决的问题,我们还是应该及时给予指导。

(4)在课程的最后5~10分钟进行总结与反思工作

显然,单纯的任务无法涵盖全部教学目标,还有部分学生即便完成了课堂任务,也难以从中有效汲取知识技能,这就需要教师做好课堂任务的总结与反思工作,对任务的难点、重点进行针对性讲解,保证学生能够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2.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要点

不难看出,任务驱动的中心便是提出的"“任务”,为了保证教学效率,我们必须提出有效的任务。

(1)任务绝不能死板,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有效的任务必然与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相辅相成,例如,在教学“发送电子邮件”时,我们当然可以古板地要求学生给自己敬爱的人发一封邮件,以此作为课堂任务,但实际上由于QQ的普及,不少学生已有收发邮件的基础知识,这样的课堂任务自然无法达到效果,针对这部分学生,我们就可以要求学生以发送一个带有附件的邮件作为课堂任务。这样的分层任务综合考虑了不同基础层面的学生,更具效果。

(2)任务决不能脱离实际,没有趣味性

“理论联系实际”与“学习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设计的任务必须回归到学生实际上,且具备高度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学“因特网服务”这一章节时,正值神舟十号上天之日,笔者播放了王亚平老师授课的一些片段,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接下来要求学生搜集并下载王老师授课的资料,最终有效完成了教学目的。

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课程,其意义重大,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很大的作用,为了提升其教学效率,我们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该教学法实现了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具备极高的应用价值,其重点在于设计出合理有效的任务。笔者认为,只要我们的任务不死板,能够联系学生实际,同时与实际联系紧密,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必然就是一个有效的任务,能够有效保证课堂效率。

【篇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运用

冷丰  上高二中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计算机已走入千万普通百姓家,互联网的应用已与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密不可分。然而,如今能够真正熟练掌握计算机的使用方法,并懂得充分利用网上丰富资源为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服务的人为数不多。仍有许多人仍然习惯于用传统的方式工作。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更好地掌握计算机这种工具?如何更充分地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如何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有没有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或模式,可以同时解决以上问题,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呢?有!如果是带有明确的任务去学习和使用计算机,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这种行之有效的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方法,就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关键字】  任务驱动   情境教学  主动学习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一种能使学习目的更明确,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新型的教学模式。把这种模式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效果如何呢?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呢?本文以“用PowerPoint 制作电子画册”一课为例,初探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运用。

一、课例的设计与实施

这是以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为基础的活动课,课时为两节。学生所在的年级为高一年级,学生们已经全部掌握了汉字的输入和上网搜索信息的方法。上课前,先制作好一份电子画册的实例《我的画册》,本课是利用远志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进行教学控制的。完成课程主要按以下四个环节来完成:

1、创设情景,确立任务

上课前,先利用网络课室的教学广播功能在屏幕中显示如下字样:用PowerPoint 2000制作电子画册,学生一进入网络课室,就已经明确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接下来教师演示画册实例,《我的画册》的精美画面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然后提出学习目标,要求同学们利用PowerPoint 2000制作一本电子画册,与《我的画册》一样,在目录页中要包含每张画面的名称,点击目录即可跳到相应的页面中观看图片。每张幻灯片中包含图片及相应的注释字,可以根据幻灯片上的按钮,实现图片的切换和查找功能。

2、学习知识,主体探索

利用远志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的广播教学功能,将《我的画册》的主要制作过程演示给学生们,主要内容如下:

(1)启动PowerPoint 2000,新建一张空白幻灯片;

(2)在“视图”菜单的“工具栏”中选中“绘图”,打开绘图工具栏;

(3)用“矩形”工具画一个透明的长方形作为背景,并选择适当的线型和颜色;

(4)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将这张幻灯片复制三份;

(5)选择“自选图形”,“基本形状”中的心形作为第一张幻灯片的背景,选择适当的填充效果和线型;

(6)用“插入艺术字”添加“我的画册”字样;

(7)用“文本框”制作“咏鹅”等字样;

(8)“插入”“图片”“来自文件”添加图片,并调整图片的位置和大小;

后面三张的制作方法相似,略。

(9)超级链接的制作:“幻灯片放映”“动作设置”“超级链接到”相应的幻灯片;

(10)动画设置:“幻灯片放映”“自定义动画”调整好“顺序和时间”及“效果”;

(11)切换方式:“幻灯片放映” “幻灯片切换”选择“随机”。

(12)介绍PowerPoint 2000的三种常用视图方式:

幻灯片视图:适合对具体某张幻灯片的内容进行制作和编排。

幻灯片浏览视图:可以看到整个演示文稿的外观,还可以添加、删除或移动幻灯片。

幻灯片放映视图:播放幻灯片。

3、采集资料,完成作品

让学生们上网查找所需资料,完成电子画册的设计和制作。

如果把学习延伸至课外,学生们还可以利用更多的学习途径,学会多种搜索资料的方法,如查阅书籍、报刊、杂志,上网搜索收集图片和文字等资料。

4、成果展示,作品评价

学生作品的展示、交流,教师点评,可以使学生们互相吸取成功经验,发现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思考与结论

用PowerPoint 2000制作电子画册“一课实施后,我发现演示教学的前八个知识点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但还限于模仿《我的画册》阶段,少有创新。而超级链接的设置,只有部分学生询问,只好进行个别辅导,也不见有能灵活运用的。至于动画设置、页面切换和视图方式的灵活转换等操作还不见有学生使用。显然,这次活动课进行得不是很成功,是否”任务驱动“不可行?

回想我在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这门课时,老师在开学初就给我们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期末要交一份作业,就是要制作一个课件,使用的软件不限,主题不限,只要有良好的交互性就可以了。然后给我们看了往届学生的作品,让我们知道了”课件“大概是个什么样子,这就是”创设情景“吧。任务明确,但给学生发挥的余地却很大,课件的生动有趣,更增加了我们学习的兴趣。我想尽办法去搜寻各种各样的课件,对课件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也对后来自己设计和制作有了很大的启发。为了完成课件的制作,我学习并熟练掌握了软件的使用,还学会了如何上网查找资料,计算机使用的整体水平也提高了。课件的设计,让我发现自己在设计方面是具有很大的潜能的。课件制作完成后,我这个原本连Windows 98的基本操作都不会的学生,却成了其他同学的”老师“,我的课件制作模式也成了其他同学仿照的对象,在受到老师好评的同时,我也大呼被”盗版“。在课程结束后,我发现许多同学的计算机操作水平都提高了,也培养了一定的信息素养。

那为什么”用PowerPoint 2000制作电子画册“一课的效果却不太理想呢?究其原因,是任务设置不恰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教学内容太多。学生们在上这次活动课以前没有接触过这个软件,要在两节课以内熟练掌握这种功能强大的软件是不可能的`。原本在设计这次活动课的时候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本想只让学生掌握如何插入图片、艺术字和文本框等简单操作,但又觉得仅仅学会这几种操作不足以体现PowerPoint这种软件的特色,于是在设计《我的画册》作为教学实例时,包含了超级链接、动画效果和页面切换效果,这些都使得教学难度加大。若要使教学效果明显,就要把一个软件的教学分成几个阶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每一个阶段都要恰当的设置一个小任务。

其次,这个软件距离学生们的实际需要较远, 这也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如果是让教师们来学习这个软件,就会比较容易上手,因为这种软件简单易学,是用来制作课件的最好用的工具。

以上两点,是经过教学试验以后才发现和总结出来的。后来我又进行了另一个试验:教高一年级的学生怎样使用”画图程序“,并给他们设置了这样一个任务:要求同学们每人画三幅画,一幅画天上的,一幅画地上的,还有一幅画海底的。在课堂上,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不断有惊喜出现:神秘的太空、森林之歌、美丽的家园、国王与公主、海底世界……

我原以为”用PowerPoint 2000制作电子画册“一课非常失败,正在灰心丧气的时候,事情却有了意想不到的转机。恰好一个星期以后的那天下午放学后,学生们直到晚上七点也不肯离开电脑室,他们中大部分在着迷地利用PowerPoint 2000制作电子画册。我惊喜地发现,学生们已不仅仅限于原始地模仿,而有了很大程度的创新。更让我感到吃惊不已的是,有的学生在摸索中已自己掌握了我并没有讲授的模板的使用、声音效果的设置和视频文件的插入等操作,这已经远远超过了我的设想。我的试验成功了!学生们的智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电脑的兴趣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只要任务设置合适,激发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并加以适当地引导,就会发现学生们个个都是”电脑神童“,而”教师教得少,学生学得多“也不再是一句空话。

从以上的例子中可以总结出,在网络环境下,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教师设计”任务“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对于新内容或一些有难度的”任务“,教师最好能事先演示或给出清晰、详尽的操作步骤,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任务\"时,他们会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运用的时间越长久,进行得越深入,就越能显示出它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强的优越性。

【篇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通过感知、体验等方式进行自主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相互交流完成一系列任务,并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1].任务驱动教学

作 者:程红娜 赵凤琴 尹丽  作者单位: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漯河,46 刊 名:卫生职业教育 英文刊名:HEALTH VOCATIONAL EDUCATION 年,卷(期): 27(3) 分类号:G424.1 关键词:生物化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   自主学习 

【篇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运用

文/宋春雨 舒 炼 潘晓青 李文丽

摘 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教学手段,它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以任务为载体,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任务驱动;高职教育;教学手段

高职学生一般具有重形象思维、轻逻辑思维的认知特点,较之理论更偏爱实践学习,而“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载体,把教学内容隐藏在每项实践任务中,学生通过实践学习理论知识,可以显著提高学习兴趣。“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查找资料,认真选材,难易适中

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一线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因此,教师应认真分析教学目标,做好教学情景设计,多从企业一线搜集资料。而且,教师只有仔细分析,精心思考,学生才能在完成任务时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二、角色定位,师生配合,分组进行

“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教师的定位是设计者,学生则是实施者,设计实施者要互相配合,采用“引、扶、放、评”的指导方法:引导学生自学,扶持学生思考,放手学生探索,评价学生成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以组为单位进行设计和组织。分组方式一般有两类:一类是现场按某规律组合,或学生自由组合,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任务,突出小组设计特点。另一类是教师指定,可把性格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也可把动手能力强和理论学习强的学生组合,弥补不足,相互带动,但这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情况熟悉。

三、及时收集,精确点评,共同答疑

及时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收集和点评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重要环节。收集的内容包括学生对于任务的时间安排、活动态度、学习策略、成果及创新和不足,着重关注经过努力却未完成任务的"小组和成功完成任务的小组。在评价过程中,通过个案分析的方法引导任务失败的小组思考、完善学习过程,对于成功的小组,给予表扬和赏识。最后对本次任务进行总体评价,共同答疑。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课堂是师生共同发挥能力的舞台,是教与学的互动,是师生交流和探讨的平台。“任务驱动”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安排学习过程,主动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付玉良。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章程建设的若干思考[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01):52.

[2]舒炼,吴旭,欧阳。针对启发式高职教学的方法研究[J]。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170(06):49~50.

作者简介:宋春雨(1985-),女,重庆能源职业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工业催化和职业教育。

(作者单位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篇五】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在信息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

韦明群

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了以“超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以“任务驱动”组织教学过程的思想。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目标的确立直接指向知识的传授,设计的课堂教学是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记住与掌握传授的知识。“任务驱动”教学法提出了一种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因此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引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就可以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特征就是:“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任务的设计、编排就成为关键,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来具体谈谈“任务”设计的各种要求及原则。

1“任务”的目标要明确

在设计过程中,把总体目标的每一步细细分化,分化为一个个的小目标,并且把每个小目标作为一个模块,使之容易掌握,再通过这些小小的任务来体现总体目标。在设计时,把认知目标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掌握。了解主要指那些学生能够记住或重复出现的知识和操作方法;理解是指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和操作方法用自己的语言或动作来进行表述;掌握则是反映学生能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去解决新情况下的简单问题,进而举一反三。操作过程中则把目标分为初步学会、会、熟练应用三个层次。初步学会是指学生能进行基本的上机操作;会是指学生能进行连续的、差错很少的上机操作;熟练则是反映学生能进行效率较高的、习惯性的,能自己发现错误并能自我纠正的操作,此时就能进行一些复杂的操作尝试,进而探究一些未知领域,即举一反三了。

2“任务”设计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

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任务”设计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一般说来,每个“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点不宜过多,最好不要有两个以上的重点、难点,过多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任务”的规模宜小不宜大,规模过大,会偏离“任务驱动”的本意;前后“任务”之间能有一定的联系是比较理想的,但不要强求,否则也会加大难度。任务是手段,便于学生学习、掌握有关的知识、思想和方法,才是“任务驱动”的目的。()一般不提倡设计一个统领全局的“任务”,而是要注意由点到面,逐步介绍各知识点。一开始先让学生有所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以及相关知识的积累后,再深入理解,然后适时地加以概括和总结。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识、运用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3尽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传统教学模式的`主体是教师,教学时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这非常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实行“任务驱动”教学法时,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促进、控制、咨询的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活动“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和情感得到锻炼和熏陶。因此,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4“任务”要注重渗透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通过“任务驱动”教学,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能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的能力。因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用多种方法,并不一定完全按教师、书本上讲的方法。可以进行创新,这就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总之,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在当今信息时代,需要更多信息人才,只有好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我相信“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使用将会培养出真正的具有信息素质的人。

【篇六】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引言

当前我国的教育正处在深化改革的阶段,为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及效率就必须要能够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式已经和现阶段学生的需求不能得到有效契合,所以通过新的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促进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一、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作用分析

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对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都有着促进作用,并有利于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得到灵活的调控。主要就是计算机的学习任务是由老师进行设计的,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在教学的目的及内容上都进行了明确化,教师能够对学生的任务完成程度来了解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这样对学生的及时指导比较有利[1]。同时也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学生是在没有压力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做任务的,是结合学生的需求来完成的,这样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就会更加的自信,从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促使学生进一步的学习。

二、计算机教学的主要特征及任务驱动法的实际应用

(一)计算机教学的主要特征分析。

计算机的教学中对其软硬件的的教学内容更新的速度较快,这些都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随着科技的进步,使得在计算机的软硬件方面的变化也比较的迅速,这些对计算机教学的内容就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软件或者是硬件自身都有着生存期,所以一旦过了这一生存期就会被淘汰掉,在学校的学习内容和社会的所需不能得到有效的契合,这就培养学生在知识的获取上要能够通过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对知识进行拓展。

(二)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设计要遵循相关的原则,这样才能够将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主要就是可操作性原则、适宜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渐进性原则、真实性原则等。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可操作性这一原则,任务驱动教学的方法主要是为了能够方便学生动手操作,从而有效的掌握知识,所以动手操作要比学生观看老师示范要有效,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将知识得到切实的掌握。

计算机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法要按照相关的流程进行有效实施,这样会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起到保障作用)。

首先就是要对计算机的学习任务进行剔除,这样可在情境设计下进行完成,情境的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是将以往的知识作为桥梁,循序渐进的通向新知识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能够在已知的知识上进行对实际问题加以解决,并能够发现新的问题。而这些新的问题正是所要学习的,对任务的提出要尽量的真实,也就是在可操作性上要强,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例如:将Flash动画制作作为计算机的教学任务,对其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发现新的问题,这样老师就要能够采取动画演示的方法使其简单方便的了解问题的根本。讲解到引导层动画的知识点过程中,可通过屏幕进行演示霓虹灯的闪烁等动画,进而来说明引导层动画的简单性,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之后老师要暗示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完成动画效果。

这样就能够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有效的加强,在学生进行操作的过程中,老师要在一旁进行观察指导,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了解,这样对知识的循序渐进的传输就有着促进作用。然后就需要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或者是和学生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注重知识的融合性,要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重视,在这一过程中可对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通过这一方式能够综合性的提出自己的建议或意见。

再者就是对任务主体的选择,这样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就有着很大的帮助,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将所学知识在实际的操作当中得以应用。这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培养,从而达到计算机教学的目标。完成任务之后要进行及时的讨论及评价,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学会交流和分享完成任务的成果,在自我展示上能够得到有效加强[4]。评价方面老师要能够在具体的任务完成效果上实施评价,对优点进行肯定,不足之处要进行及时纠正,通过评价能够让学生知道自身的不足与优势,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进步。

三、结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教学在现阶段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学校的老师要能够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得到熟练的应用,借此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素质教育对计算机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所以要通过多渠道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实际的教学中得到合理化的应用,并要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创新思想的融入,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ksst/848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