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学习思想汇报

端午节的由来-儿童科普:端午节的由来

| 点击:

【www.doubiweb.com--党课学习思想汇报】

儿童科普:端午节的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端午节。
端午节,本名端五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天中节、天长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月初五就叫端午。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烹,午鹜角黍。”到了唐代,因唐玄宗八月五日生,宋王景为了讨好皇帝,避“五”的讳,将“端五”正式改为“端午”。
关于端午的起源,就史籍来看,截至六朝,共有五种说法:
一说是纪念屈原;
一说是纪念介之推,流行于山西带;
一说是纪念伍子胥,吴楚两地习俗;
一说是纪念曹娥,浙江会籍一带习俗;
一说是祭“地腊”,道教弟子的风俗。
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局限性。后来,端午节的内容为纪念屈原一说流传最广。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世界人民所敬仰的伟大诗人。屈原出生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的楚国,曾做到仅次于宰相的“左徒”那样的高官,由于楚王宠信奸佞,听信谗言,将忠贞的屈原削职逐放。屈原在放逐期间,写下了抒发自己忧国爱民情情的著名诗篇《离骚》,当他听说楚国都城郢都被秦攻破,痛不欲生,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怀抱石块,纵身跳入滚滚的汨罗江。
屈原殉难后,楚国百姓为避免他的尸体遭受鱼虾侵吞,便往江中扔粽子。
据近代学者研究,端午节是祭祀龙的节日。华夏族的以龙为部落标志,伏羲、女娲、顼颛、禹,都是龙族著名领袖。龙是法力最大的神灵,后人把这些著名的祖先尊为龙。而端午节这天是祭龙盛典中最隆重的一天。些外,据闻一多先生研究,端午节本是古代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吴越民族——一个龙图腾团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距今至少有四、五午年的历史,那时候居住在我国江南的吴越民族,由于不断受到水旱灾害和瘟疫虫害的威胁,便以“龙”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希望龙来保佑自己。为了表示他们“龙子”的身份,借以巩固本身的被保护权,故有“断发文身”的风俗。每逢五月五日这一天,他们要举行盛大的图腾祭,将各种食物装在竹筒中,或裹在树叶里,一面往水里扔,献给图腾吃,一面自己吃。为了取悦图腾神,还在急鼓声中,在水面上划龙舟、游戏,给图腾看。这便是端午节习俗的由来。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sxhb/101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