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武装

历史必修Ⅰ会考复习要点之二

| 点击:

【www.doubiweb.com--政法武装】

南昌起义与井冈山道路——(P课本第54页)

㈠南昌起义

⒈概况: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军队占领南昌城。

⒉意义:⑴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⑵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㈡八七会议1927年8月,中共在汉口召开秘密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㈢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发动湘赣边秋收起义,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建立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正确道路

㈣井冈山道路——(P课本第54页)

⒈1927年10月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⒉井冈山道路,的开端,中国革命的策略从此发生了转变。红军长征与西安事变

◆红军长征(P课本第54页)

⒈原因:⑴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⑵中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⒉过程: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长征,1935年10月同陕北的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期间召开了遵义会议:1935年,纠正错误的军事路线,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会议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P课本第55页)

⒈战略防御阶段:⑴1946年6月底,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规模的内战爆发。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经过一年斗争,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⒉战略进攻: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插入敌人薄弱地区),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⒊战略决战: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歼灭和改变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

⒋解放战争的胜利: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发起,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是:

①标志着中国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的结束,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的结束;②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从而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③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摆脱了殖民主义的统治,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从而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④使中国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新生的历史转折点。

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 概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的基本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开国大典——(P课本第60页)

⒈政协第一次会议: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大会通过的《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⒉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举行了第一次全体会议,并举行了开国大典,。

3历史意义:⑴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长期压迫,使中国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人民当家作主;为国家政治建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石,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第一部宪法的颁布——(P课本第61-62页)

⒈时间: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性质: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⒊主要内容: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⒋意义: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成果,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P课本第62页)

⒈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确立。1954年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⒉人民代表的产生:经全国人民普选产生,由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组成。

⒊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新中国的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于被服务的关系,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多党合作制度——(P课本第62页)

⒈多党合作的基础: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⒉指导思想:“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⒊主要形式:政治协商(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

⒋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课本第63页)

⒈基本内容: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⒉意义:促进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⒊实施情况:先后形成了内蒙古(1947)、新疆(1955)、广西(1958)、宁夏(1958)、西藏(1965)五个省级自治区,。

总结:1.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主要为(或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是):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P课本第66页)

⒈原因:⑴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

⑵林彪、江青等野心家利用毛泽东的错误。

⒉危害:“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是对民主与法制的野蛮践踏,使国家民主政治严重倒退。

⑴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民主与法制遭到破坏;⑵随着“全面夺权”的展开,司法部门陷于瘫痪;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党派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国家法律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⑷中共各级组织遭到破坏,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

(三) 知道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上的成就,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以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战略的确定,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P课本第66页)

⒈历史转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共全面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

⒉表现:⑴首要环节:在当时中央组织部部长胡耀邦德主持下,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

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了基层基层民主建设。

⑶加快法制建设:颁布了1982年宪法,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年3月被正式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制化社会的新时期。

(四)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了解港、澳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与发展,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⒈最初提出:针对台湾问题;——(P课本第69页)

⒉酝酿:“九条方针”及统一后对台湾政策;

⒊形成: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全面阐述“一国两制”,即爱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⒋确立: 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全会通过“一国两制”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⒌实践:在香港、澳门问题上成功运用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P课本第71页)

⒈条件: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⑵“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日渐完善;

⒉过程:⑴香港回归:①1984年12月,中英双方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的主权;②意义:洗刷了民族耻辱,翻开香港历史新的一页,统一大业迈出坚实的一步。

⑵澳门回归:1987年4月,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收回澳门主权。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P课本第71页)

1979年元旦,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两岸停火;80年代以来,两岸民间交流活动增加;1992年在“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上达成共识;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强调“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2005年,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 了解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知道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的基本史实,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1、建国初期外交政策:——(P课本第76页)

⑴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⑵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⑶成果:①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②建国一周年时,中国已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P课本第77

⑴提出: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⑵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⑶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⒊、日内瓦会议:——⑴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⑵新中国在会上起了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

⒋亚非会议:——1955年,亚非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达成了万隆十项原则,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二) 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及意义。——(P课本第80)

⒈原因:⑴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⑵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衰落;⑶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作用的加强。

⒉恢复:1971年第26届联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得到恢复。

(三)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1、中美建交:——(P课本第81页)

⑴原因:①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②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构成对中国安全的直接威胁。

⑵过程:乒乓外交;基辛格访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标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12月,中美两国发表《建交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2、中日邦交正常化:——(P课本第82页)

中美关系正常关系的推动;1972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有:①有利于中、美、日人民的利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②缓和了世界紧张的局势;③为建立国际新秩序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 以中国在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中的多边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国际交流与合作——(P课本第85页)

1、原则:“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

2、取得成就:⑴积极发展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⑵在多边经济领域取得显著成就: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⑶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①参加亚太经合组织;②决定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3、意义:推动了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P课本第84页)

1、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80年代以来的发展:

⑴中国仍然坚定不移的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⑵具体表现:①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大国的关系;

②积极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成立)。

③积极支持联合国的工作。

 

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 了解古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古代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P课本第90页)   

从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的角度分析希腊民主制度形成的原因。

(1)自然地理环境:多山、多港、多岛的自然环境,一方面导致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生产、生活方式多样;另一方面使希腊具有“航海民族”之誉的特性,航海交通和商业贸易发展;再一方面人口频繁流动瓦解着古希腊血缘亲族关系,某种程度上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2)政治: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长期独立自治,实行公民政治。

(二) 了解雅典梭伦改革和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历程——(P课本第94——95页)

⒈希腊城邦雅典是民主政体的发源地。

⒉发展历程:⑴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①颁布“解负令”,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确立了个人自由不容侵犯的公民权利;②组建“四百人会议”,设立新的司法机关——民众法庭,审判员从所有公民中抽签产生;③确立新的选举法,特别是抽签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做法,体现了机会均等、公开、公平的民主原则;④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打破了贵族制强调出身的世袭原则。

公元前509年,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在雅典确立了民主制。(按地域划分选区,组建五百人会议,确立“陶片放逐法”)

二、雅典民主的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P课本第96页)

⒈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⒉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

⒊民主法庭:⑴日常司法机关,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终审;⑵坚持最大限度保持公正的原则,避免行贿舞弊现象的发生

⒋雅典人民主权的特征也体现在众多规模不大的行政和军事机关上

三、雅典民主的意义与局限(P课本第26页)

⒈积极意义:⑴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制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这一伟大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雅典民主政治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⒉局限性:⑴范围有限,只是本邦内男性公民的民主,如外邦移民、奴隶和妇女,都未能享受民主;⑵原始直接的民主,抽签和轮流坐庄易滥用权利。

(三) 了解《十二铜表法》的主要内容及地位,认识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的地位。——(P课本第98页)

⒈公元前449年《十二铜表法》⑴背景:共和国时期(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成立)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平民保民官的强烈提议。

⑵内容:①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对过去习惯法的汇编;②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⑶评价:①《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法典的编纂仍是平民的胜利,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②这项法律是罗马法的渊源,始终是罗马法的基本法。

总结:①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②它严格界定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阐明了相关法理,为人们提供了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律依据。③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局限:它是奴隶主贵族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制定的法律,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所以罗马法有很大的虚伪性和局限性。

 

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一)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分析《权利法案》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P课本第104页)

1、1688年,议会军从荷兰迎来詹姆士二世的女婿,信奉新教的威廉三世为英国国王,史称“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2、《权利法案》的颁布:1689年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⒊意义:

⑴“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⑵《权利法案》明确规定限制国王权力,约束国王行为,它以法律形式把革命成果巩固下来,议会权力开始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在英国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P课本第105页)

⒈背景:⑴“光荣革命”后,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⑵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其权力和重要性随之加强;

⒉形成:⑴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⑵19世纪中期,议会变成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

⒊特点:⑴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⑵责任内阁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⒋发展:⑴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⑵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使新兴工业城市的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二) 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分析1787年美国宪法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1、简述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原则)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P课本第110页)

①联邦制原则: 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包括总统、一个全国性的议会、一个联邦司法体系;同时宪法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②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总统:最高的行政权、军事、部分宪法否决权、任命高级政府官员权力;议会:财政权和立法权;最高法院:最高司法权、宪法的解释权;③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有民选产生;

2、评价1787年宪法——(P课本第111页)

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巩固了国家政权。实行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对于防止专制独裁局面的出现具有积极作用。规定总统和议员由民选产生,具有一定的民主性。④局限性: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同等的权利,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1、简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P课本第114页)

(1)立法权由众议员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方式选出;

(2)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189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1875年1月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宪法最终确立法国为总统制共和国,它的颁布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建立。

2、简述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P课本第115页)

(1)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意志统一,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成立,4月通过了宪法,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和君主立宪政体。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总之,皇帝是最高权力的掌握者.

(2)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3)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但它不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对政府没有任何行政监督权,唯一对政府起压力作用的就是批准预算。

德意志帝国实行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君主立宪制,但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八、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 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1、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但其弊端日益暴露。马克思吸收了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德国的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法国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的合理成分,创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2、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P课本第124页)

3、性质: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划时代纲领性文件。

4、内容:肯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4、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一理论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课本第125页)

(二) 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1、背景:⑴民族矛盾:普鲁士侵略(1870年普法战争中国战败)。——(P课本第126页)

⑵阶级矛盾: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反动统治。

2、性质:第一个新型的工人政权,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3、措施:⑴废除反动军队,成立国民自卫军,⑵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织;⑶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⑷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所有的公职人员;

4、失败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还处于上升时期。无产阶级力量有限且没有统一的政党领导缺乏经验等。

5、历史意义:⑴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正群,为后世提供了经验教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⑵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

(三) 了解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1、背景:⑴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沙皇俄国落后而腐朽,各种社会矛盾尖锐。(P第131页)

⑵一战加深了人民群众的痛苦和不满。

2、过程:⑴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府。⑵1917年4月列宁发白表《四月提纲》,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退出战争。⑶1917年7月,临时政府镇压革命力量,称为“七月流血事件” 。⑷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彼德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P第132页)

3、建立政权: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组成人民委员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⑵1918年,全俄苏维埃通过第一部宪法,正式定国名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⑶1922年,苏俄与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四个社会主义共和国共同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建成苏联。

4、历史意义:⑴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⑵它使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⑶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P课本第134页)

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 了解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华约、朝鲜战争的主要史实,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冷战”的兴起——(P课本第138-141页)

⒈定义:泛指美苏之间除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⒉主要原因:⑴法西斯国家被打败,实力匹敌的超级大国美国、苏联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关系恶化;⑵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苏联努力扩展势力范围;

⑶美苏之间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

⒊形式上的表现:⑴政治上:①杜鲁门主义(0遏制苏联,称霸世界)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②1948年,柏林危机成为美苏“冷战”的第一高潮。

⑵经济上:①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出笼,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②苏联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进行反击。

⑶军事上:①北约的建立:为了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的控制,1949年,美、英、法、意等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北约。

②华约的建立:为了对抗北约,1955年,苏、波、捷、罗等八国签订了《华沙条约》,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冷战”的影响——(P课本第140页)

⒈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⒉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武器威胁之下,又避免了近半个世纪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⒊为争夺势力范围,两国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冷战中的热战——⒈朝鲜战争:⒉越南战争

(二) 了解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P课本第142页)

1、背景:⑴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生产力较快发展,要求摆脱美国控制;⑵西欧各国只有联合起来,才有可能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⑶缓和欧洲各国特别是法德矛盾

2、经过: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宣布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六国又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上述三个组织有合并成为欧洲共同体。

3、影响:⑴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实力的增强;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与美日三足鼎立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P课本第145页)

3、背景:⑴二战后许多新兴民族国家诞生,为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⑵新兴独立国家在美苏对峙下自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⑶新兴独立国家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

4、兴起: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诞生。

⒊意义:⑴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⑵开始改变由美苏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总结: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及表现

⒈原因:经济决定政治,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即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是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和表现。

总之两极格局因为美苏的衰落和日本、西欧、中国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而逐渐经受越来越大的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正向多极化方向前进。

(三)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P课本第147页)

80年代,苏联陷入严重的政治经济困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推行新思维,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造成国内局势失控,引起苏联解体。“8·19”事件成为苏联解体的催化剂;《阿拉木图宣言》标志苏联完全解体。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实质是社会性质和政权性质的变化,新政权纷纷向西方靠拢,两极格局瓦解。

缓和与动荡并存——

⒈冷战后的世界形势:

⑴原因:两极格局瓦解后,大国间军事对抗与核军备竞赛减弱。

⑵特点:世界呈现出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

⒉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

⑴原因:两极格局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力量对比平衡,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政策;⑵表现:1991年海湾战争;1992年的波黑内战;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

多极化趋势加强

⒈当今世界格局:⑴特点:①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②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⑵原因:①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积极推行单边主义;②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力量并存。

⒉影响:⑴有利于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⑵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⑶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两极格局瓦解的因素:西欧、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发展,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wmgw/444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