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政协

浅谈新世纪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

| 点击:

【www.doubiweb.com--人大政协】

  新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策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法和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对于正在探求人生秘密的青年学生、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念也在产生变化。讨论新世纪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整体教育路径,必须从社会背景入手,弄清楚新世纪社会的进步与青年学生人生境界的提升,才能够使我们对新世纪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整体教育路劲有理论的依据。

  一、新世纪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路径的发展趋势

  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经济持续、稳步增长,社会发展进步,这对青年学生的未来发展空间的开拓提供了良好的成材大气候。青年学生拥有比过去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不仅在学习上大有作为,而且通过自立择业,科技开发等在市场经济的商场上大展宏图。平等竞争打破庸俗懒惰的思想心态,更好地激发青年学生时代的紧迫感,求实、创新、立业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二.青年学生是在社会的前沿担负着对社会价值体系的变革和末来发展的伟大使命。

  在新世纪中,青年学生站在社会的前沿,有探索精神、革新精神,他们将会承担起改革和发展社会价值体系的任务,在实践与锻炼中,更加理智、更加成熟、更加自信地抛开旧价值体系的束缚,从而使新的需求与旧的规范兼容,使现实人生熔铸价值理念,不负使命地超越旧规范,成就人生价值发展的事业,从整体上铸重社会价值规范,推动社会的发展。

  1、人生价值观的自我完善将要成为新世纪青年学生一个响亮的主题,随着社会进步与生活的发展,尤其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工具论”的传统观念转向“主体论”的人生价值观。青年学生们将更加清楚地看到,他们是人生的主体和目标,也是价值的主体,他们需要为人的价值,创造为人的创造,又体现为人的价值,并在为人的价值实践中,他们发展着自己的高级属性,追求着他们自身给自己设立的伟大目标—自我完善,并通过自身积极努力,自由自觉的道德价值活动,促进社会的进步和自身的完善。

  2、发展为以全面特征的人生价值取向在的新世纪将占

  主导。在新的世纪里,青年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与评价将更加客观,对社会给予自己机会也有深刻的体验,对个体的自主性、能动性也将会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与把握;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失衡的状态将进一步纠正;自我意识的膨胀将被理性所遏制;追求全面发展,在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满足中实现良性互动,不难预见,对个体的满足与对社会的奉献这种全面发展的人生价值取向在新的世纪中将真正成为青年学生人生的至高追求并占据主导地位

  三.新世纪高校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路径的抉择    

  依据上述新世纪有关社会进步与青年学生人生境界提升的一些背景与趋向的预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从客观上,整体上思考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策略以及德育教育的发展刻不容缓,而且,它的实施效果如何,关系到新世纪我国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我认为:在考虑与制订21世纪高校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策略与德育教育时,必需抓好以下二个立脚点,重点突破。

  1、以人为本,把引导青年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我们价值观教育的出发点。

  21世纪,人类将全面进入信息化的时代,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经济突飞猛进,文化的地域限制进一步打破,世界生产全球化与一体化,新观念、新思维层出不穷,人类实现全面进步,人也将实现全面发展,可见,新社会的结构特征迫切要求我们对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必须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走引导青年学生全面发展之路。

  〈1〉把价值观教育具体落实到青年学生全面发展与提高他们整体素质的轨道上来。21世纪是社会的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世纪,关注人的发展将成为世界的潮流,社会竞争也将转变为人的全面素质的竞争。因此,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出发,把青年学生价值观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wm338.com查看教育具体落实到他们的全面发展与提高他们整体素质的轨道上来,即把人生价值观教育科学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人格心理教育、公民与社会主义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并以知识技术教育为重点,以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为突破,切实提高青年学生的整体素质。

  〈2〉价值观教育要突出未来的价值取向,价值观教育的取向对青年学生的影响不仅是现在的,而且是未来的,因此,它应与青年学生的超前意识反映相吻合。在21世纪里,青年学生超前意识突出表现为对知识的尊重与渴望、思想与行为的理性、注重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重视、追求人格的完善、生活的个性等。所以,我们价值观教育的未来价值取向应围绕青年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目标,在强调知识立身的同时,又要强调价值信念的养成;在强调公民意识的同时,又要强调法纪观念;在强调积极进取、艰苦奋斗精神同时,又要强调团结协作的群体意识,在强调自我实现的同时又要强调对国家、对集体与他人的奉献;强调生活个性的同时,又要强调民族的传统道德等,从而使我们的价值观教育更富有时代感与生命力。

  〈3〉要重视价值观理论教育的全面性与系统性。

  当前青年学生在价值取向层面上存在的问题是学校缺乏用较全面的系统的人生价值观理论作指导而引发的。站在新世纪的入口上,站在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历史潮头上,我们不能不重视价值观理论教育的全面性与系统性,即要在全育人的基础上,把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对他们的政治观、社会观、道德观、生活观、学习观、择业观、劳动观与金钱观教育相结合,从而根本上克服价值理论教育的片面性,防止青年学生的片面发展。

  2、 面向未来,在更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推进高校价值教育的进程。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科技的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及知识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将变得越来越开放。在这开放的时代里,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于互联网的出现而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再局限长辈的经验,理解与模式,而表现得丰富多彩,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方位的开放,信息的多元化使学生的生活空间大大拓展,外来文化的影响真正做到无孔不入;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的内容已有所发展,注入了科学道德与生态道德的内容等。所以,我们的价值观教育要面向未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调整我们的教育策略。

  〈1〉价值观教育既要强调民族特色,又要吸纳人类其它文明成果。尽管知识与信息时代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中,当前高校价值观教育就是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   上,大力挖掘中华民族优秀的精髓,将青年学生这一知识群体铸造成思想先进、人生境界高尚的楷模,将传统中国知识分子那种对理想的追求,对道德与精神境界的超越以及忧国忧民、乐于奉献与牺牲、勤奋学习、艰苦奋斗的精神继承下来,使之率先成为中国下一世纪一支宏杨时代精神旗帜的中坚力量与典范,从质的层面上,以更开阔的心胸、更加理性的姿态吸纳人类其它文明成果,为我所用、洋为中用,从而使我们培养的人才更具世界眼光,架起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为中华文明以及世界文明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积极铸造开放社会大学价值观的基本信念,在一个信息日趋开放、多元、没有围墙、没有国界的地球村环境中,集人才库、知识库、信息库与思想库一体,人文荟萃知识密集的高校,自然在带领广大学生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共有重要的责任。因此,积极铸造开放社会大学生价值观的基本信念正是高校承担此重任的基本体现。从宏观上讲,这种基本信念的内容就是指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具体来讲,这种基本信念就是在坚持不懈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在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情、民情,崇尚科学,抵制假丑恶的实践中形成的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相一致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3〉开展以互联网作为价值观教育载体的研究与实践。新世纪知识与信息的双全逼近处,学生学习方式、交流方式以及获取信息的渠道的变化,使得互联网将成为未来青年学生学习与交流的重要工具,成为他们了解国内外情况的重要窗口。由于互联网的可控性难度大,难免一些带有政治反动、色情、暴力、迷信色彩的信息在网络上传播,无疑给我们开展价值观教育带来了一些困难,为此我们必须研制新的教育软件,开辟适合学生的校园网站,在多谋体教学、远程教育、信息发布、电子图书馆启用注入思想教育的信息与内容,在对学生信息浏览、在线查询、下载软件、情感交流、网上聚会、发布求助、远程互动中给予一定的技术帮助控制与引导,从而使学生通过互联网既达到学习与交流的目的,又达到接受思想教育的目的。立足现实,明确工作方向与目标,努力提高价值观教育的实效。从现实来看,学校价值观教育任务艰巨,千头万绪,虽然学校工作者努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与成果,但总的说来,当前价值观教育工作与急剧变革的社会环境相比,脱离社会生活、滞后于社会变革的被动局面还未完全改观,因此,进一步明确价值观教育工作的方向与目标,拓宽教育途径,提高教育实效正是高校思想教育重中之重的任务。

  〈4〉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坚持高校“德育”“四有”目标不动摇,面对当前青年学生价值取向多元的现实,我们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狠抓政治导向的一元,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根本方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教育工作“四有”目标不动摇。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国家利益至上的民族精神导向,为人民服务与乐于奉献的社会精神导向和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时代精神导向融为一体,立足长远,面向未来,实事求是,着眼于跨世纪人才的培养,着眼于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着眼于青年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开拓创新,发杨求真务实的精神,克服短期行为,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取得实效上狠下功夫。

  〈5〉要进一步创新价值教育体系。时代的变化,原有的价值观教育体系由于缺乏战略性、超前性的研究,缺乏自我更新的能力,存在脱离社会生活与学生思想实际的弊病,阻碍着我们价值观教育优势的发挥。所以,当前进一步创新价值观教育体系,实观价值观教育由软到硬,由虚向实,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实现思想教育与行为管理。日常普遍教育与典型教育,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理论灌输与思想流导相结合,提高价值理论教育的自我更新能力,对于我们及时回答青年学生思想上不断变换的热点与难点,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意义重大。

  〈6〉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和高效的现

      代学生思想与行为监控系统。缺乏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和高效的学生思想监控系统,正是我们在九十年代社会变革剧裂期对学生思想教育被动,低效的真实原因。因此,我们应从新生入学始依其过去的思想与行为表现作一个较准确的评估,并建档立册,几年内定期与不定期采取多种方式从横向、纵向两个方面对他们的思想与行为进行全面的调查、跟踪、反馈与总结,从而找到一条科学的、高效的思想教育之路,大大提高我们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可控性与预测性,从而扭转当前思想教育不力的局面。

  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弥补正面思想教育工作的不足,校园文化历来是高校精神文明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健康的人格、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要在创建具有文化积淀的校园环境上下足功夫,重点抓好校园文化管理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制订以及全校性文化艺术综合活动的开展,充实与坚强校园这块精神文明之阵地,唱响主旋律,抵御消极、颓废文化对校园的侵袭,从而弥补思想政治工作正面教育的不足。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wmgw/446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