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生活

中古史(先秦)试卷

| 点击:

【www.doubiweb.com--民主生活】

中古史(先秦)试卷
一.选择题:
△ .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我国的先民在同自然界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不断进化。回答:
1. 下列各项中,生活在不同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是:       ( )
A.元谋人与蓝田人  B.蓝田人与北京人
C.北京人与山顶洞人D.山顶洞人与半坡人
2. 远古社会我国先民掌握的纺织技术是:               ( )
A.棉纺、丝织技术 B.麻纺、丝织技术
C.麻纺、棉纺技术 D.棉纺织技术
3. 促使我国境内远古居民定居生活的最重要因素是:     ( )
A.原始农业的发展 B.掌握建房的技术
C.自然环境的变化 D.贫富贵贱分化的出现
4. 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在文化上存在较大差别,形成这种差别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
A.种族差别  B.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差别
C.自然条件的差别  D.体质进化程度差别
5. 下列不属于半坡文化与河姆渡文化共同点的是:        ( )
A.按血缘关系组成  B.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C.过着定居生活    D.妇女掌握统治权力
△ .依据夏商周的史实回答:
6. 以夏朝作为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主要依据是:          ( )
A.奴隶主和奴隶两个阶级形成 B.开始出现“天下为家”的局面
C.奴隶制国家机器的建立 D.奴隶主占有土地和奴隶
7. 西周分封制存在的基础是:                         ( )
A.周王拥有权力 B.诸侯国的承认
C.大量奴隶的存在 D.井田制的实行
8. 西周与商朝相比较,奴隶制的发达主要表现在:        ( )
A.农业生产 B.青铜制造 C.制度创新 D.疆域范围
9. 西周时期青铜制造业的发展与商朝时期最主要的不同表现在:
                                                  ( )
A.青铜制造是手工业的主要部门 B.手工作坊集中在王都
C.是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 D.青铜产品趋向生活化
10. 夏商周三代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和强盛时期,其共同点包括:        ( )
①.都以部落名称命名 ②.统治中心地区都在黄河中下游
③.都是被自己属国所灭 ④.灭亡都与国王的残暴统治有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 与夏朝相比,商朝文明的进步,表现在:             ( )
①.国家机器的强化  ②.疆域的扩大
③.青铜冶铸技术高超  ④.文字的成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 下列哪些史实可能出自甲骨文记载:                 ( )
①.商王活动情况②.戴手梏的陶佣③.武官村大墓④.司母戊鼎 ⑤.商代历法⑥.世界上最早的日月食记载⑦.商代农业生产情况
A.①②④⑥  B.③⑤⑥⑦  C.①⑤⑥⑦  D.①④⑤⑥
13. 商代的灭亡形式,确切地说属于:                   ( )
A.亡于民族战争  B.亡于属国  C.亡于王朝战争  D.亡于权臣
△.结合先秦时期的历史回答:
14. 西周分封诸侯国,诸侯国实质上是:                ( )
A.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的需要 B.西周的地方政权机构
C.由中央直辖的地方行政单位 D.拱卫中央的藩属国
15. 下列各项与齐桓公霸业无关的是:                   ( )
A.尊王攘夷 B.葵丘会盟 C.城濮之战 D.“相地而衰征”
16. 对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和兼并战争的历史作用,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推动了民族融合 B.有益于统一和文化繁荣
C.是推动社会制度变革的重要因素 D.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7. 从鲁国的“初税亩”到秦国的商鞅变法,绵延春秋战国的种种变法对中国社会的最终影响是:                        ( )
A.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B.出现了新的阶级,形成了新的阶级关系
C.改变了国家的落后面貌,推动了统一
D.使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8. 推动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因素是:    ( )
A.频繁的兼并战争 B.社会大变革
C.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 D.井田制的瓦解
19.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从以下的比较来看,其中最能确切表述二者区别的是:  ( )
A.战争的目的不同 B.对周王室的态度不同
C.称霸形式不同   D.社会性质不同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据此回答:
20. 这一过渡时期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
A.诸侯争霸战争的作用  B.民族融合的作用
C.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D.生产关系的变革
21. 完成这一过渡的主要表现是:                      ( )
A.从诸侯争霸战争频繁到逐步走向统一
B.井田制逐步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
C.新兴地主要求改革,各国出现变法运动
D.各族经济文化联系更加迅速发展
22. 我国历史上完成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主要形式是:  ( )
A.兼并战争  B.变法运动  C.统一措施  D.百家争鸣
23. 最能反映春秋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 )
A.诸侯争霸  B.铁器和牛耕的开始使用
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D."私田"的大量出现
24. 把战国作为我国封建制度确立时期主要是因为:      ( )
A.新兴地主阶级的形成  B各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
C.公田转化为私田      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进行了长期的争霸战争。据此回答:
25.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积极意义是:             ( )
①.大国拓展了疆域,实现了区域统一  ②.促进了民族融合
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加强了集权的趋势,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6. 战国时期,各争霸诸侯国所采取的措施相同的是:     ( )
①.发展经济  ②.尊王攘夷  ③.进行兼并战争  ④.进行变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纷纷进行改革、变法。据此回答:
27. 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依据是:   ( )
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抑商末,奖励耕织
28. 管仲改革和商鞅变法:                             ( )
A.内容相同,性质相反  B.结果都废除了奴隶制确立了封建制
C.都壮大了本国进行争霸斗争的实力
D.都改变了所在国家的社会性质
29. 春秋时期的改革与战国时期的变法不同之处主要是:   ( )
A.内容不同  B.方式不同  C.性质不同  D.结果不同
30.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直接动力是:                   ( )
A.生产力迅速发展  B.称霸的欲望
C.阶级斗争十分尖锐  D.周王室衰微
△.战国时期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在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据此回答:
31. 墨子、商鞅、韩非子思想的相似之处是:             ( )
A.反对兼并战争  B.主张互爱互利 
C.反对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  D.主张中央集权
32. 关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地位的评价正确的是:     ( )
A.儒家思想居统治地位  B.墨家思想占主导地位
C.法家思想倍受统治者推崇  D.道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33. 战国时期墨家思想曾显赫一时,最深刻的社会根源是: ( )
A.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深受人民拥护 B.墨子主张选贤任能,深得广大士人支持 C.封建经济发展小生产者队伍壮大,墨子的主张反映了他们愿望 D.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支持墨子
34. 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对封建统治者最有利,其原因不包括:( )
A.适应当时社会政治改革需要  B.符合当时国家由分裂到统一的发展趋势  C.有利于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D.被秦始皇采用,完成了国家统一
中古史(先秦)试卷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二. 材料分析题:
35. 阅读下列材料:
   在商周时,工商业都由官府垄断。春秋后期,开始出现了独立的工商业者。战国时期的手工业者已经分工很细,有冶金工、陶工、木工、车工、皮革工等。手工业者要“以械器易粟”,农民要“以粟易械器”,都要通过市场进行交换。大小地主剥削来的农产品,也要通过商人换取奢侈品。同时,全国各个地区的土特产,也要通过交换进行沟通。战国时期,南方的土特产是木材、矿产、海产和鸟兽等。东方的土特产是鱼、盐等海产和丝麻等织品。西方的土特产是矿物、铁、池盐、鸟兽、皮革等。北方的土特产是犬、马、驼等家畜和栆、栗果树。这四个地区的土特产是相互交流的。(摘自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学院合编《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请回答:
⑴.商、周时的工商业与春秋战国的工商业有什么不同?
                                                       
⑵.作者认为当时的市场有什么作用?
                                                       
⑶.正常来说,战乱会破坏经济、打击生产,但春秋战国时期的工商业却因战争而勃兴,为什么?试加以说明。
                                                       
                                                       
                                                       
                                                       
三.问答题:
36. 新兴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在经济上、政治上有何作为?封建社会开端时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你有何认识?
                                                       
                                                         
                                                       
                                                       
                                                        
                                                       
37. 分析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条件。概述法道儒三家主要主张是什么?他们发挥作用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为何墨家一直未能受到统治者的重视?百家争鸣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是什么?
                                                       
                                                     
                                                        
                                                       
                                                       
中古史(先秦)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1×1.5`×34=5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B A C D C D C D B D C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B B C D D B D C B B D B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C B A C C B C C C D 
二.材料题:(10`+7`=17`)
35. 【答】
⑴.由官府垄断到出现独立的工商业者,手工业分工更细。(2`)
⑵.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有利于全国各地物资的流通。
⑶.因为:各国为了发展自己的实力,都较为重视发展经济;区域性的经济迫切需要交换来互通有无;统治者对发展工商业的限制较少,发展经济的环境较为宽松等。(3`)
三.问答题:(15`+17`=32`)
36. 〔答〕:
⑴.经济上:开垦大量私田,逐步瓦解了井田制;公田化为私田,逐步出现了新的剥削方式;私田的主人控制了私田的产品,不交纳给国君;春秋后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了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4`)
⑵.政治上:在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各国进行变法,经历了100多年,确立了封建制度;(2`)
⑶.发展状况:(6`)
 ①.农业:铁农具和牛耕推广;各诸侯国注重兴修水利,其中秦国兴修的都江堰和郑国渠是泽被后世的工程;
 ②.手工业:冶铸业有新的发展,青铜器皿更为精致美观;漆工艺采用夹贮技术;丝织业有新发展;煮盐业、酿酒业有较大发展;出现手工业专著《考工记》;
 ③.商业:品种繁多,各地商品都能在中原市场买到;封建城市兴起,许多诸侯国都城成为繁华的城市;
⑷.认识:(4`)
  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出现,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产物,只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社会就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37. 【答】
⑴.历史条件:(4`)
  ①.战国时期,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社会大变革(阶级关系的变革、奴隶制的崩溃、封建制的确立),为思想文化繁荣提供了政治前提;
  ③.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识的思想家;
  ④.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
⑵.主张:(3`)
  ①.儒家推崇“人治”,即指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以德治民,强调道德感化;
 ②.法家提倡“法制”,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
 ③.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世和民心。
⑶.发挥作用的历史背景:(3`)
   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统治,但法家路线却可以收到效果;动荡结束后,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轨道后,不能实行暴力统治,应以儒家路线为宜。
⑷.墨家未受重视:(2`)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超出了当时社会实际发展的可能。
⑸.作用、影响:(4`)
  ①.诸子的思想文化,对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思想的确立及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繁荣了我国思想学术文化,它所形成的学术气氛,给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③.百家争鸣的辩论中,留下了许多说理精密,思想活跃的散文,对后世中国文学的格式和内容的再创新产生了积极影响;
 ④.百家争鸣中产生的朴素唯物主义观念,对后来思想领域内“无神论”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wmgw/502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