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通讯

201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题(附答案)

| 点击:

【www.doubiweb.com--邮政通讯】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以上现象,借用电信通讯的概念,可以称为“文化影响衰减”现象。远距离的通讯联络,讯号逐渐衰减,距离越远衰减越明显,为了防止衰减,中间设有接力站,使讯号得到增益,衰减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古人的处境与今人不同,古人的思想感受有与今人相同处,也有与今人不同处,世代相去越远,古今人之间感受的差别越大。
    中国哲学有极丰富的文化遗产,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到今天还有影响。我们常听人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首先要发扬孔子的哲学。也有人认为孔子思想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关系不大,倒是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这两种看法都有根据,现在从文化影响的衰减现象来看,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一种文化现象两千多年永远长寿而不衰减。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影响长久不衰,完全是凭借了两次接力站的补充而得到增益的结果。第一次增益,西汉的董仲舒抬出孔子为号召,增加了汉朝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宗教神学,在他的带动下,中国哲学史上出现了全国性的第一个高潮。思想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而变革的,当董仲舒的哲学不能应付佛教、道教的冲击,孔子的独尊地位保不住了,宋朝的朱熹起了第二次接力作用,把魏晋隋唐时期已经趋于衰减的儒家振兴起来。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形成了儒教经学,为了壮大自己,儒教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从而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经典文句是凝固的。它的影响会随着时移世变而衰减,但对经典的解释却可以随时改变、充实,使它免于衰减。记载孔子言行的可靠经典《论语》,这部书不过一万多字,它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来自各家的解释、阐发。朱熹的《四书集注》就经常用注解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取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不得不抬出孔子作为招牌,以述为作,是古代学者通用的办法。辨明这个事实,就不难看清董仲舒的孔子是汉代的孔子,朱熹的孔子是宋代的孔子。“五四”时期提出“打倒孔家店”,要打倒的不是鲁国孔丘,而是经过朱熹改造的巩固封建社会的儒教。长久不衰的不只孔子一家,道教老子也火了两千多年,道教老子也是一个招牌。
                                                  (摘编自任继愈《文化遗产的寿命》)
1.下面的理解和分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学、艺术中的精品都有永久的魅力,是因为它们比一般的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在较长的时间里能发挥影响,它们是永恒存在的。
B.屈原的作品可以使汉初的贾谊感动得痛哭流涕,但是无法使今天的青年有同样深切的感受,因为这个青年不可能也有过那样痛苦的遭遇。
C.“五四”时期,《红楼梦》在青年男女知识分子当中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是现在,《红楼梦》在青年中几乎没多少影响。
D.古人的处境跟今人有所不同,所以古人的思想感受也就可能跟今人有所不同,时代距离越远,古人和今人思想感受的差别就越大。
2.下列关于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的理解,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孔子的思想在秦汉之际出现了衰减,但西汉儒家学说在全国形成了一个高潮,于是董仲舒把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加进孔子思想中。
B.魏晋隋唐时期孔子思想出现了第二次衰减,宋朝的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并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C. 《论语》一书记录了孔子的言行和思想,由于这部书只有一万多字,不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造成深远影响的主要是后代各家的解释和阐发。
D.虽然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和后代都有影响,但是实际上按“文化影响衰减”的说法来看,孔子思想的影响力量只能是越来越小。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有人说,今天中国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其实这种保守思想应该是后人加入的,并不是当初鲁国孔丘原来的思想。
B.当我们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时候,是把董仲舒、朱熹等人的思想影响也一起考虑在内而这样说的。
C.以述为作,就是通过注解古代经典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获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朱熹《四书集注》一书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D.中国哲学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同样长寿,当然道家思想中也同样存在着后人的接力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邹守益,字谦之,安福人。父贤,字恢才,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大理评事,数有条奏,历官福建佥事,擒杀武平贼渠黄友胜。居家以孝友称。
       守益举正德六年会试第一,出王守仁门。以廷对第三人授翰林院编修。逾年告归,谒守仁,讲学于赣州。宸濠反,与守仁军事。世宗即位,始赴官。嘉靖三年二月,帝欲去兴献帝本生之称。守益疏谏,忤旨,被责。逾月,复上疏曰:
       陛下欲隆本生之恩,屡下群臣会议,群臣据礼正言,致蒙诘让,道路相传,有孝长子之称。昔曾元以父寝疾惮于易箦盖爱之至也而曾子责之曰姑息鲁公受天子礼乐以祀周公盖尊之至也。而孔子伤之曰“周公其衰矣”。臣愿陛下勿以姑息事献帝,而使后世有其衰之叹。且群臣援经证古,欲陛下专意正统,此皆为陛下忠谋,乃不察而督过之,谓忤且慢。臣历观前史,如冷褒、段犹之徒,当时所谓忠爱,后世所斥以为邪媚也。师丹、司马光之徒,当时所谓欺慢,后世所仰以为正直也。后之视今,犹今之视古。望陛下不吝改过,察群臣之忠爱,信而用之,复召其去国者。无使奸人动摇国是,离间宫闱。
       昔先帝南巡,群臣交章谏阻,先帝赫然震怒,岂不谓欺慢可罪哉。陛下在藩邸闻之,必以是为尽忠于先帝。今入继大统,独不容群臣尽忠于陛下乎。
       帝大怒,下诏狱拷掠,谪广德州判官。废淫祠,建复初书院,与学者讲授其间。稍迁南京礼部郎中,州人立生祠以祀。闻守仁卒,为位哭,服心丧,日与吕柟、湛若水、钱德洪、王畿、薛侃辈论学。考满入都,即引疾归。久之,以荐起南京吏部郎中,召为司经局洗马。守益以太子幼,未能出阁,乃与霍韬上《圣功图》,自神尧茅茨土阶,至帝西苑耕稼蚕桑,凡为图十三。帝以为谤讪,几得罪,赖韬受帝知,事乃解。明年迁太常少卿兼侍读学士,出掌南京翰林院,夏言欲远之也。御史毛恺请留侍东宫,被谪。寻改南京祭酒。九庙灾,守益陈上下交修之道,言:“殷中宗、高宗,反妖为祥,亨国长久。”帝大怒,落职归。
       守益天姿纯粹。守仁尝曰:“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谦之近之矣。”里居,日事讲学,四方从游者踵至,学者称东廓先生。居家二十余年卒。隆庆初,赠南京礼部右侍郎,谥文庄。
(选自《明史》)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守仁军事               与:参与
B.陛下欲隆本生之恩         隆:兴盛
C.乃不察而督过之           察:明察
D.守益陈上下交修之道       陈:陈请
5.对文中划波浪线处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昔曾元以父寝疾/惮于易箦/盖爱之至也/而曾子责之曰/姑息/鲁公受天子礼乐/以祀周公/盖尊之至也。
B.昔曾元以父寝/疾惮于易箦/盖爱之至也/而曾子责之曰/姑息/鲁公受天子/礼乐以祀周公/盖尊之至也。
C.昔曾元以父寝疾/惮于易箦盖/爱之至也/而曾子责之曰/姑息/鲁公受天子礼乐/以祀/周公盖尊之至也。
D.昔曾元以父/寝疾惮于易箦/盖爱之至也/而曾子责之曰/姑息/鲁公受天子礼乐/以祀周公/盖尊之至也。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邹守益敢于直言进谏,曾因上疏触怒皇帝,被贬为广德州判官,后又因进呈《圣功图》而获罪。
B.邹守益举曾子换席的典故是为了劝谏皇帝为君更应遵守礼法,不应“姑息”。
C.邹守益尊重师长,在老师王守仁去世后,供奉灵位,悼念不已。
D.邹守益修养极高,秉性纯正,不与人计较,王守仁曾对其高度评价。
7.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望陛下不吝改过,察群臣之忠爱,信而用之,复召其去国者。

(2)帝以为谤讪,几得罪,赖韬受帝知,事乃解。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咏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①。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注】①山楹:指山间的房屋。
8.诗的颈联说“动息如有情”,结合全诗分析“有情”的表现。(5分)

9.本诗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什么?《唐诗纪事》称此诗“最有余味”,说说这首诗有什么“余味”。(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阿房宫赋》中描写秦始皇掠夺六国不放过一丝一毫,而自己使用起来却毫不吝惜的两句是“                ,               ?”
(2)《蜀道难》中的“                ,               ”两句描写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
(3)《春望》中表达在战争中,远征之人对家乡的音信极其珍视的两句是“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一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葬石记      韦名
老李头一生只打过一次仗,在一个遍布雨花石的山头上打了一次惨烈无比的仗。那一仗回来,老李头左裤袋里装了大小不一的20块雨花石,右裤袋也有16块。
  几十块雨花石中,有扁圆、椭圆、鼓圆、鸭蛋圆,形状各异;有桃红、柳绿、杏黄、青紫,五彩斑斓。这些雨花石伴随着老李头走过辉煌的几十年。老李头带着这些雨花石,一次次去演讲,感动了无数的人。
  “一个胖子兵,大大咧咧地攻上山头来。我斜靠着一颗松柏树,举枪瞄准他的大脑袋……”老李头从左裤袋里掏出一块圆圆鼓鼓紫罗兰色的雨花石,“枪响人倒,这个兵立马见阎王去了……”
  “一个矮个子兵,往山上攻了几次,都被打回去后,想从侧面偷袭……”一块扁平的桃红雨花石被老李头拍到桌子上,“我掉转了枪口,屏住呼吸,看着他慢慢上来……近了,近了,近得不能再近了,我扣动了扳机……”
  左裤袋里20块雨花石一一被老李头摆到了讲演的桌子上。一块雨花石代表一个被老李头击毙的敌人。台下,热血沸腾。
  “这个是敌人的探子,贼眉贼眼的,趁我们歇息,偷偷出来打探情况。我发现时,探子正往山下跑……”老李头从右裤袋掏出一块三角形的黄褐色雨花石,“说时迟,那时快,我举起了枪。可惜了,那一枪只击中他的左肩。我再次举枪时,埋伏着的敌人向我反击了……让他捡回一条狗命!”
  “总攻开始了,我们像猛虎下山,一个正在逃窜的敌人被赶上了,我二话没说,冲上去就是一枪托。”老李头从右裤袋里掏出一块色彩斑驳陆离的雨花石,“一枪托下去,敌人在地下打滚。顾不了结束他了,我们一路冲下山……胜利了,我们胜利了!”
  右裤袋里16块雨花石也一一被老李头讲演过后摆在桌子上。一块雨花石代表一个被老李头击伤的敌人。台下,掌声雷动。
  那次战斗,老李头以击敌20,伤16,名噪全军。这次战斗,老李头也付出惨重代价,身中三弹……等老李头从医院出来,全国解放了,没仗可打了。
  没仗打的战斗英雄老李头一次又一次被请去作演讲报告。老李头和他的雨花石名扬天下。
  多年后,请老李头作演讲报告的越来越少了。但老李头每天仍然把雨花石分装在两个裤袋里,到处走。石头把草绿色的军装撑得鼓鼓的,老李头一有空就把雨花石掏出来,一遍又一遍地看,一遍又一遍地数。然后自言自语,这是战斗英雄老李头不作演讲报告的生活全部。
  生活虽然单调,老李头却幸福无比。就是在中风最严重的日子里,老李头讲话异常艰难,也每天看雨花石,数雨花石,一脸满足。
  老张头从台湾回来,专程到干休院找老李头。两个老头相见,抱头痛哭——老李头和老张头是光屁股长大的兄弟,老李头大老张头三岁,老李头参加革命后,两人就失去联系。解放后,老李头到处查找老张头的下落,无果。
  “你参加革命走后,我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我那一批被抓壮丁的,有二十多人,都是穷苦人家。苦啊!一路上跑了两个,一个被抓回来打断了腿,其他糊里糊涂上了战场,最后只剩下两个活着到了台湾……”老张头老泪纵横。
  老张头走后,老李头很长一段时间不看不数雨花石。后来,他把雨花石从裤袋里掏出来,堆在了房间的角落里。
  大病了一场,老李头出院后,行动不利索了,每天靠着干休院的北墙晒太阳。秋风把院子里的落叶一片片吹落。黄叶随风四处飘,好像在寻找自己的归宿:有的飘进水沟,东流去;有的飘进花丛草丛,化作春泥……
  看着落叶飘飞,老李头眼角潮湿。“回……回……房间。”老李头让护士推他回房间。在房间角落里,看着两小堆雨花石布满蜘蛛网,一只细小的蜘蛛还在辛勤地织网,“装……装……起……来!”
  护士好不容易才弄明老李头要把房间里的这两小堆雨花石装回裤袋:“首长,您装这些石头干吗?”
  “埋……埋了……”老李头示意护士推他出房间,“生……生命……”
  在干休院南边的一杂草丛里,老李头让护士扶他坐到草地上,用手一丝不苟地刨开两个深深的土坑。老李头哆嗦着手先从左裤袋里一块块掏出雨花石,然后异常庄重地放进坑里,填土,压实……完了,又把右裤袋的雨花石掏出,放进另一个土坑……
  两个裤袋的雨花石分别放进了土坑,埋成了两个小土堆。做完了这一切,老李头呆呆坐着一动不动,泪流满面:“生……生命……”
  夜晚,下起了冬天的第一场雪。早上雪停,干休院银装素裹,阳光把两个雪白的土堆照得异常耀眼。
   老李头随着冬天的第一场雪走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该篇作品情节曲折,故事复杂,却深刻地揭示了人物复杂微妙的心理变化,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文章开头描写雨花石,一是为了突出老李头战绩的辉煌,为后文做铺垫;二是为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C.作品写老李头的精彩演讲及台下的热烈反应,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战争存在着大致相同的观点。
D.老李头之所以葬石,是因为他从老张头那里得知被他打死的所谓“敌人”都是被抓壮丁的穷人。
E.对比是小说的突出特色,作品对老李头人性复苏的赞美正是通过作品内容的前后对比表现出来的。
(2)作品大量引用了老李头演讲的内容,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6分)
(3)小说中老张头的突然出现起到怎样的作用?(6分)
(4)“夜晚,下起了冬天的第一场雪。早上雪停,干休院银装素裹,阳光把两个雪白的土堆照得异常耀眼。”“老李头随着冬天的第一场雪走了。”赏析小说结尾的妙处。(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周汝昌:65载红楼情     京梅
1918年,周汝昌降生。先生自幼聪慧,少年时就常听母亲讲《红楼梦》的故事,后来又从母亲手里看到古本《石头记》。然而,真正使他步上“研红”之路的,是著名学者胡适先生。
1947年,一次偶然的机遇,周汝昌在燕京大学图书馆发现了曹雪芹好友敦敏的诗集,并根据其中六首吟咏曹雪芹的诗,写下了第一篇红学文章,发表在当年的《民国日报》上。已是名家的胡适见到后,主动给他写了一封信。从此,两人有了交往。1948年,周汝昌向胡适借阅他收藏的极为珍贵的“甲戌本”( 《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胡先生慨然允诺。当年暑假,周汝昌将这部书带回老家,花费两月时光,用墨笔和朱笔工楷把书抄录一遍,并向胡先生提出建议:应当依据《甲戌本》,加上《庚辰本》以及有正书局的《戚序本》,整理核订出一部接近曹雪芹原著的版本,不要再宣扬、散布那种被伪续者大肆删改的《程乙本》了。见到周汝昌的信,胡先生当即回复说:“这是笨重的工作,故二十多年来无人敢做。你若肯做此事,我可以给你一切可能的便利与援助。”
正是从那一天起,周汝昌开始了他长达60多年的“红楼”之旅,一直到他生命的尽头!历经种种曲折,直到2004年5月1日,一部10卷本的《石头记会真》(对 11种《红楼梦》古抄本的汇校勘本,堪称当今红学版本研究之最)才正式出版。
一愿已酬,然此时距他当初慷慨激昂向胡先生提出建议已历56年矣!周汝昌百感交集赋诗道:“五十六年一愿偿,为芹辛苦亦荣光。”
周汝昌出版的第一部红学专著,是40万字的《红楼梦新证》,其时(1953年)他正在四川大学任教,后来听说此书在当时的北京文代会上差不多人手一册。《红楼梦新证》后来也成为毛泽东的枕边书。毛在他自己的文章《评读五部经典小说》中,有两处提及该书。
周汝昌是一位博学、勤奋的真学者,其治学初以语言、诗词理论、笺注、赏析和中外文翻译为主,国学基础博厚,一生著作可谓等身,自1959年出版 《范成大诗选》后 ,又连续出版《白居易诗选》《杨万里选集》《诗词赏会》《岁华晴影》等古典文学和诗词的研究专著数种,而他自己也极善诗词,所作诗词曾得到著名学者钱钟书的赞叹。此外,周汝昌的书法也极有造诣,自谦“不是书法家”的他,自幼研习欧楷笔法,20岁后深研“兰亭”,所写瘦金体,刚风俊骨,墨采焕然。只是受视力所限,70岁后便极少动墨,这也是周汝昌书法作品存世稀少的原因。周先生还擅长京剧,据说当年燕大舞台上,“周氏小生”曾经倾倒过无数“粉丝”。
有人说,曹雪芹痴,写《红楼梦》用了10年;周汝昌更痴,研究《红楼梦》用了65年!从青年时起,周汝昌双耳便逐渐失聪,戴助听器还得别人在他耳边高喊。1975年他的左眼又因视网膜脱落失明,右眼则需将两个高倍放大镜叠在一起才勉强可以看书写字。此后的岁月,他几乎每天就是趴在一张简易的旧折叠桌上,凭着仅存的一丝视力,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在小纸片上,由他女儿将它们誊写在稿纸上、敲击到电脑中。近年,他的双目已完全失明,仅剩余些许听力,写作也只好改成了口述的方式……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老人才思泉涌,后又出版了《谁知脂砚是湘云》《红楼真本》等数部专著。
《红楼梦》对广大读者有着巨大的魅力。时至今日,这魅力之后则是无数巨大的商机。近年来,围绕《红楼梦》研究,不知不觉间已形成了一条巨大的商业产业链,从出版、影视、旅游,到各种文化活动、学术会议……据估算,一本《红楼梦》产值已达数十亿!《红楼梦》正迅速成为很多人眼中的“金楼梦”。而被公认为中国红学三泰斗(胡适、俞平伯、周汝昌)之一的周先生,却一直蛰居在一幢小楼内,过着在常人看起来俭朴至极的晚年生活。周先生只是很快乐地沉浸在他的研究中。他说:“我心中常有几段妙曲,几幅佳画,几声入耳之言,几处动人之色,又何须外求乎?”
“百读红楼百动心,哪知春夜尚寒侵。每从细笔惊新悟,重向高山愧旧琴。只有英雄能大勇,恨无才子效微忱。寻常言语终何济,不把真书换万金。”这便是这位泰斗级学者——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最值得骄傲的精神写照。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周汝昌先生一辈子痴心于研究《红楼梦》,成为中国红学三泰斗之一,既与胡适的影响密不可分,更是其母亲引导的结果。
B.《红楼梦新证》在当时的北京文代会上差不多人手一册。后来也成为毛泽东的枕边书。这说明《红楼梦》大受欢迎。
C.《石头记会真》是周汝昌先生历经56年的研究而完成的《红楼梦》古抄本的汇校勘本,是当今红学版本研究之最。
D.本文基本上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周汝昌先生痴迷于《红楼梦》研究的事迹,赞美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
E.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如《红楼梦》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周汝昌俭朴的生活,周汝昌和胡适研究《红楼梦》的不同方法等。
(2)周汝昌先生的博学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6分)
(3)文章最后说“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最值得骄傲的精神写照”。纵览全文,周汝昌先生身上体现了哪些“最值得骄傲的精神”?请简要概括。(6分)
(4)周汝昌先生身体不便,生活俭朴,却“很快乐地沉浸在他的研究中”。请联系文章内容,就“苦和乐”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理解。(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香港各界对外国干涉势力说不。香港是中央人民政府管辖的行政区,香港特首普选绝对属于中国内政,事实清楚明白,外国势力________。
(2)近日,有网络媒体报道,安阳师院学生宿舍楼走廊安装摄像头,引发部分学生不满。然而,多数网友认为,为了学生安全,学校这一行为________,应该表示理解。
(3)网络用语是语言文化在网络时代的发展结果,但井喷很容易鱼龙混杂。这些生造词,既不是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无益于人际交流,最容易产生网络对文化的负面效应,所以,必要的规范和禁止________。 
A.无可厚非  无可非议  不容置喙       B.不容置喙  无可厚非  无可非议
C.无可非议  无可厚非  不容置喙       D.不容置喙  无可非议  无可厚非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北大中文系教授温儒敏谈到今年的高考语文改革时说,语文基础题除了历来常见的字、词、音、病句挑错等考题之外,有可能增加语感或者语用是否“得体”的考查。
B.好看的故事要有精彩的情节,既能引人入胜又能出其不意,否则情节不精彩,无论多么有深意的主题都无法吸引读者。
C.随着这本图书的畅销,“断舍离”成为了时尚新词,意思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迷恋”。如今,不仅“断舍离”成为一种摆脱心灵阴霾的人生哲学,更成为一种现代生活的新理念。
D.离高考还有半年的时间,当大多数学生还在奋力拼搏的时候,南京有一群“学霸”已经被国外顶尖名校录取了。其中一名小姑娘既没有参加物理化竞赛,也没有花大量时间恶补课业,而是通过自学国外大学的网络公开课,就拿到了耶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我有垂钓的技巧,像我的同伴们一样,又天生有垂钓的嗜好,一再促使我钓鱼去。
②近年来我一再地发觉,我每钓一次鱼,总觉得我的自尊心降落了一些。
③我尝试又尝试。
④可是等到我这样做了,我就觉得还是不钓鱼更好些,我想我并没有错。
⑤无疑问的,我这种天生嗜好是属于造物中较低劣的一种,然而我的捕鱼兴趣每年都减少了一点儿,而人道观点,甚至于智慧却并没有增加,目前我已经不再是钓鱼人了。
⑥这是一个隐隐约约的暗示,好像黎明的微光一样。
A.②①③⑥④⑤    B.②③①④⑥⑤    C.①⑤②④③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6.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筛选信息,准确概括内容填写在下列方框内,每个短语不超过6个字。(6分)
六安瓜片,是国家级历史名茶,《茶经》就有“庐州六安(茶)”之称,大文学家曹雪芹旷世之作《红楼梦》中竟有80多处提及,特别是“妙玉品茶(六安瓜片)”一段,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它采自当地特有绿茶品种,经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通过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成的形似瓜子的片形茶叶。色泽翠绿有光,香气清高,滋味鲜醇,回味甘美,汤色清澈晶亮,叶底嫩绿。六安瓜片是所有绿茶当中营养价值最高的茶叶,因为生长周期长,茶叶的光合作用时间长,茶叶积蓄的养分多。
 
答: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17.看漫画回答问题。(5分)
 
(1)简要说明漫画描绘的内容。(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这幅漫画写一句广告词,不超过20个字。(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真正成功的人,本质上流着叛逆的血,摆脱一切限制。
也有人说:一支笔,可以画,可以写,但必须让一只手握住。
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wmgw/768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