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演讲稿

2011届高考专题练习:实用类文本探究试题(附答案及解析)

| 点击:

【www.doubiweb.com--学生演讲稿】

2011届高考专题练习:实用类文本探究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奥数”该封杀吗?
24年前,中国开始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当初,教育部讨论在中小学生中设立奥数培训班时,只是想针对极少数有数学天赋的学生,让他们到国际大赛上去展示自己的实力。然而始料不及的是,随着获奖学生纷纷被著名大学破格录取,许多地方的中小学也把奥数成绩当做入学的参考标准。于是,各种课外数学提高班、培训班被冠以“奥数”的名头,奥数逐渐脱离奥赛选手选拔的轨道,成为备受家长青睐的大众化课外教育,奥数热由此兴起。
奥数热不断升温,却与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主旨渐行渐远,因而引发了一连串的争议和质疑。许多教育、科技界知名人士对奥数教育大规模推广深感忧虑。
著名数学家杨乐明确指出,大规模推广奥数教育不可取。他说,奥数或者说数学的强化训练,对数学学习未必有利。因为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强化训练,目的不是让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而是强行灌输解决某些偏题的技巧。结果,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无法提高,而且原有的一些兴趣也可能被扼杀,这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及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不利。
尽管饱受非议,但屡禁不止。奥数的确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教育部明文规定,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或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高考时可加10到20分;有的省(区、市)甚至规定,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成绩优异者可获得免试直升大学的资格。一些示范性高中招生时,初中数学竞赛成绩成为选拔学生的重要依据。因《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小升初”不得考试,一些著名中学初中招生时,就把奥数、英语等各种证书作为录取的参考。
正因如此,北京市虽几次叫停各类奥数辅导班和竞赛,但是很多家长仍把奥数当做孩子进入重点初中的唯一稻草,私下里给孩子找老师、做训练;一些老师也在暗中开课,对教育行政部门的禁令置若罔闻。在升学指挥棒的作用下,奥数教育逐渐成为庞大的产业,奥数教材、奥数教练、奥数培训机构、奥数竞赛体系、奥数冬令营、奥数国际比赛等,形成了一条龙服务。巨大的市场,可观的利润,使奥数教育“从娃娃抓起”,甚至有向幼儿园蔓延的趋势。
既然奥数有着一定的社会基础,既然多年来屡禁不止,那么,对待奥数就不应简单地全盘否定,而应当客观、理性地看待,冷静、科学地分析。许多人在对封杀奥数表示疑虑的同时,也开始对奥数本身和变了味的奥数教育进行反思。
有人主张,奥数应当与升学彻底脱钩,从而消除其功利色彩。
也有不少人认为,应把奥数本身和变了味的奥数教育区别对待。上海市数学特级教师周继光说,真正要打倒的不该是奥数。奥数课程中所传授的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是科学文化的组成部分,对培养青少年的思维品质有着特殊的功能。
有关专家指出,只有5%的智力超常儿童适合学奥数,而能一路过关斩将冲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顶峰的人更是凤毛麟角,是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使奥数走了样儿。因此,绝非所有孩子都适合学奥数,学不学奥数应当看孩子的兴趣。
1.“奥数”是应该禁止还是不应该禁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                           
答案:(示例)(1) 应该禁止,因为它与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主旨已渐行渐远,成为升学的一块敲门砖;同时,现在的奥数教学是一种应试的强化训练,并非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2)不应该禁止。因为它能培养一些人的数学兴趣,也能使那些有数学天赋的学生施展自己的才华;但不应该把奥数成绩作为升学的依据,这样才能避免使奥数培训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在图书馆过夜的人
当年的北平曾有“清华双清”。“双清”者,一是大名鼎鼎的朱自清,一是鼎鼎大名的浦江清,也就是那个常在图书馆过夜的读书人。
浦江清少负文才。大学时,他那令人惊艳的国文、外文和诗文,赢得了曲学大师吴梅的垂青,得到了吴宓的器重。毕业后,因吴宓的引荐,他来到了清华国学院,与陈寅恪对门而居,任其助教。
然而,一位年纪轻轻的后生,要当一代大师的助教,又谈何容易!在这里,他既要协助陈寅恪进行教学研究,又要研习东方学,还要辅佐吴宓编《大公报•文学副刊》,更要打理自己的事务。浦江清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先后掌握了法、德、希腊、拉丁、日、梵、满等多门语言,甚至还为陈寅恪编了一部梵文文法,以至于后来他与冯友兰赴欧游学时,一路与西人谈笑自如。这不曾留洋的小讲师那娴熟的英文法文,令留洋多年的冯大教授也自叹弗如。
那些年,他的灯总要在凌晨两三点才熄。他起初从吴宓治西洋文学,继则随陈寅恪习东方学,后又转入王国维所倾力的中国文史研究。几年悠游涵泳后,浦江清功力大进,终于将三巨头的心法集于一身。
浦江清虽用功极勤,下笔有神,治学却极严谨,轻易不做学术文章。在12年里,他的论文只有两篇。数量虽少,质量却高。其《八仙考》一问世,各界大表钦服。连对学界大佬朱希祖都很不以为然的张荫麟也特地跑来祝贺。此文奠定了浦江清的学界地位。其实,他不仅国文好、洋文好,而且诗词俱佳,棋牌在行,曲艺精通,甚至对数理天文也无所不通。日后,浦江清久经酝酿,又推出了著名长文《词的讲解》。文章一出,朱自清、叶圣陶、吕叔湘、程千帆等名流均极表激赏,“盛称讲解之精”,以为在俞平伯名作《读词偶得》之上。仅此一文,就奠定了他作为词学高手的地位。
抗战胜利,联大解体,浦江清这才回到老家。他敲开门后,女儿立即急匆匆地向母亲汇报:“又来了一个姨夫!”原来他离家多年,女儿早已不识这位“陌生人”了。这时的浦江清,已憔悴瘦削,神采尽失,与先前判若两人。
浦江清家累已深,身体每况愈下。南方气候养人,不少名校也争相聘请。他终于决意留在东南。  不意此时噩耗传来:闻一多在昆明不幸遇刺。朱自清力单难支,立即催他返校。家人反复挽留,他拒绝道:“系里正缺人,我怎能不去呢!”他立即北上,回到阔别多年的故地。在那熟悉的北院,他的邻居将有朱自清、吕叔湘、华罗庚和张青莲等。
是时,饱经蹂躏的清华园已经满目疮痍。在衰残的落叶中,浦江清带着女儿寂然前行。前边早已有人相迎了。“来,快叫这位朱伯伯!”他说。女儿看到的是一位与父亲一样瘦小的男子。“就是《背影》的作者朱自清朱伯伯吗?”她惊问。“是的,你也知道?”浦江清也吃了一惊。
可惜一年多后,这位《背影》的作者匆匆离去。几十年的刻苦用功,也把浦江清素来羸弱的躯体渐渐掏空了。他的课越讲越漂亮,他的学问越做越深湛,而他的身体也越来越枯瘦。至1957年,浦江清也遽然倒下,匆匆离去。早年的“清华双清”,终于成了一段学苑佳话。
(选自《读者》2009年第11期,有删改)
2.请根据文章内容,探究浦江清“课越讲越漂亮”“学问越做越深湛”的原因。
答: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本题的难点在于“全面”“深刻”。“全面”需要考生学会用“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来分析问题,“深刻”需要考生学会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答案:(1)内因:①自己的刻苦用功,如“常在图书馆过夜”“他的灯总要在凌晨两三点才熄”;②博学多能,如“掌握了法、德、希腊、拉丁、日、梵、满等多门语言”“不仅国文好、洋文好……甚至对数理天文也无所不通”。(2)外因:①得到各种实践机会,如“协助陈寅恪”“辅佐吴宓”“与冯友兰赴欧”;②受大师垂青、引领,如“起初从吴宓……将三巨头的心法集于一身”。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yjg/537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