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

2012届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测试题(含答案和解释)

| 点击:

【www.doubiweb.com--诗词鉴赏】

(九)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卷)
小  重  山
岳飞
    昨夜寒蛩[注]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蛩(qióng):蟋蟀。
1.下列名句中为岳飞所写的一句是(    )
  A.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B.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D.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词中所说的“心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评岳飞词说:“一种壮怀能蕴藉(含蓄而不显露),诸君细读《小重山》。”请结合这首词所表达的感情,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答案与精析
1.C。C句出自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其他为陆游等人的词句。2.希望抗金报国。岳飞“白首为功名”,这功名就是为抗金复国建功立业。可是当时的形势、环境,不允许他为抗金复国建立功名,知其“心事”者“少”。3.知音少,弦断有谁听?4.此词表现了立功不易、苦无知音的沉郁情怀,实质上与作者通常表现的豪迈雄健、慷慨激昂的精神相一致。前人对岳飞词的评论,其核心是“壮怀”和“蕴藉”这两个词。“壮怀”指词的内容,即表达的情感;后者指词的风格。如前所说,词中的“心事”是希望抗金报国。然而这种“壮怀”并不被理解,“阻归程”“知音少”,因而郁闷,但本质上表达的仍是一种“壮怀”。
    (十)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题目。  卷)
村    行
王禹僻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地点和时令,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悠然兴致。
  B.第二联上下旬构成对比,生动地表现出山中有时喧响有时静穆的景象。
  C.第三联以“胭脂”和“白雪”为喻,形象地描绘出山村绚丽多彩的秋景。
  D.最后两句设为问答,抒发了诗人由外界景物所触发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2.对这首诗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全诗抒发的是诗人观赏山村美丽景色时悠然自得的心情。
  B.诗的主旨是表达诗人对美丽幽静山村的由衷赞美与向往。
  C.全诗情景交融,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情已经渗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之中。
  D.诗中通过情绪的陡然转折,表现了诗人深藏于内心、随时会被触发的怀乡之情。
答案与精析
1.B。王禹傅是北宋诗人。本诗写诗人因被贬而村行所见景色,抒发了怀乡之情。B项之错在于“有时喧响有时静穆”的分析和“对比”之说。诗人起笔在动态中写景,马穿过黄菊夹道的山径,有色有香。诗人“信马悠悠”是因为贪看景色“野兴长”。颔联由下而上地写景。“万壑有声”是暗写流水淙淙,用一“含”字,写出声从壑出,“晚”点明时间,又呼应“斜阳”。“数峰无语”是人因景色可爱而对山忘言。上句“有声”衬托“无语”之静,显示出人与自然的融合。五、六两旬描写行道所见美景,色彩鲜明,丰收在望,令人流连。然后笔锋陡转,在一问一答中表达出浓烈的怀乡之情。
    2.D。A项实际是分析全诗主旨,但它以偏概全;B项也是以偏概全;c项“渗透”之说不当。诗中先说“信马悠悠野兴长”,后又说“吟余忽惆怅”。
    (十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卷)
闻    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  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_____________;这两首都是抒发_____________。
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精析
1.体裁是五言绝句。都抒发了思乡之情(回答秋思也可以)。  2.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十二)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题目。  卷)
过华清宫
(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7
题华清宫
(宋)杜常
行尽江南数十程,晓风残月入华清。
    朝元阁①上西风急,都向长杨②作雨声。
    [注]  ①朝元阁:唐朝宫殿。②长杨:指长杨宫,汉代宫殿。
1.从这两首七绝的内容看,它们都属于_____________诗。
2.这两首诗所咏对象相同,但写法不同:杜牧的诗通过描述_____________,讽刺了_____________;杜常的诗通过描绘华清宫凄清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历代王朝_____________的感情。
答案与精析
1.咏史2.送荔枝一事,唐玄宗、杨贵妃的淫逸误国;兴衰(或兴废、更替)。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可以从诗歌所描写的具体场景切入,可以从形象切入,可以从“诗眼”切入,也可以从诗人的构思切入。杜牧的《过华清官》抓住“送荔枝”一个典型细节,通过“一骑红尘”与“妃子笑”的对比,含蓄地表现了李隆基的荒淫好色、杨贵妃的恃宠而骄。杜常的《题华清官》则通过对华清宫凄凉景象(轻风吹晓,残月斜挂,寒雨凄凉)的描写,引发读者联想,抒写历史兴亡的慨叹。
    (十三)阅读下面的诗,完成l-4题。 
望海楼①
米芾
   云间铁瓮②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洲③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  ①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②铁瓮: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③沧洲:滨水的地方。
1.本诗所咏的是望海楼,却先写铁瓮城矗立云问,邻近青天,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颔联在两句之首分别冠以“三峡”“六朝”,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拓展了诗歌的境界,增强了诗歌的气势。
3.对“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
  A.登楼望江,联想到了三峡的险峻
  B.片片帆影,倒映在诗人的酒樽里
  C.征帆流舸,激起诗人饮酒的豪情
  D.涛声阵阵,引发诗人作诗的雅兴
4.这首诗的颈联多角度写景,请具体说明其中的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精析
1.烘托望海楼的高峻。2.从空间和时间拓展意境,增强气势。“三峡”从空间,“六朝”从时间。3.答案为B。“六朝”的“帆影”是不可能倒映在诗人的酒樽里的。4.角度有:①色彩(红日、白烟);②声音(画角);③动态(催、起)。(写出其中的两点即可。)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yxzw/639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