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初中化学期末总结【汇编十三篇】

| 点击:

【www.doubiweb.com--化学】

教师,以教育为生的职业。这个职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化学期末总结【汇编十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化学期末总结1

现代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这既是一种教育观念,又是指导教育改革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指全体学生的发展,学生全面的发展、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和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可持续的发展。而学生发展的灵魂和动力是创新。学生创造性学习主要指学生个体自我突破的范畴,在解决新问题过程中体现目标意识、问题意识,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以及结果分析的意识。

那么,什么叫问题意识呢?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疑惑的、难以解决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问题意识使人的注意力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和选择性,对问题进行有目的的思维。对学生具有显著的激励功能,只有当学生的个体活动感到自己需要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时候,思维才算真正启动,才会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见,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是多么重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十分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下面,我就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对近期的工作做以下总结。

第一,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

利用课堂教学的前几分钟,调整课堂气氛,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问题意识。形式上可以通过播放与所授内容相关的录象,或给他们提供简短的阅读材料,或观看图文并茂的材料,甚至可以给学生提供材料和仪器完成一定的实验等各种形式;内容上可以是化学与生活、生产科研、环境、国民经济等各领域的密切联系,由浅入深,使学生明确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什么、化学的发展前景如何?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等等。如:在“溶液浓度”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观看录象)播放施用不同浓度的氨水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情况,或生物细胞在不同浓度的氨水中出现的不同生理现象。

(演示实验)分别用浓硫酸和稀硫酸在白纸上写个“学”字,过相同时间观察现象,或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摘取两片嫩树叶,分别同时浸入浓盐水中,经过相同时间后,取出树叶观察(浸入浓盐水中的树叶蔫了,而浸入稀盐水中的树叶不蔫)。由此,产生问题:什么叫浓度?进而通过学生讨论、交流、老师点评,得出溶液浓度的概念。

通过上述情景的教学,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的能动性,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感受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知道学习溶液浓度的实际意义,而且能使学生明确所探讨的对象,即溶液的浓度。这样不仅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唤起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深深体会如何在提问中增长知识。

第二,老师要善于营造“提问题”的氛围。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接受--理解--巩固--解题),老师按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计划,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往往忽视或简单否定学生提出的不在老师“圈内”的想法,一味地让学生站在老师划好的“圈内”,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不合老师想法的答案就认为是“瞎说”,学生哪还敢轻易提出问题,出现异端,只好“围着”老师转,安安静静地听,老师有“问”,学生才有“答”,而且答案最好跟老师的一致;老师不“问”,学生应乘乘地听,如此时间一长,学生就没了求异思维、求新思维,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被扼杀。

我曾听过某位初中化学教师的几节随堂课。讲台上,老师滔滔不绝,讲台下,鸦雀无声,等到概念或原理从头至尾由教师自问自答地讲完了,再来“听懂了吗?”“是这样吗?”之类的“问”,这样满堂灌的教学,给学生思维空间几乎不留任何余地,学生几乎成了填充知识的容器。可想而知,要让学生消化课堂知识,随后的办法只能是靠课后大量的练习,搞题海战术,使学生成了一部解答练习的机器。

在我们平时教学当中,教师总希望学生在听完自己对知识的仔细解剖后,能够精确完整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才有一种满足感、成就感、“总算没有白讲”,而往往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独立的个体。课堂上应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学生也有权知道自己回答问题是“对”或“错”的理由,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释疑。尤其是当学生回答出“不合理”或“错误”的结论时,更应耐心解释和加以引导。否则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问的能力,更严重的是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对于不善提出问题的学生。一旦提出问题,应鼓励他的勇气,对好问而又抓不住要点的.学生,则要耐心引导。要运用积极的评价手段,调节好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地发现和捕捉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随时闪现的智慧火花与可贵的表现,教师或以颀赏的眼光、或以赞赏的话语、或以满意的点头、或以会意的微笑、或以亲热的手势,呵护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及时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鼓励,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更要把微笑、趣味、幽默和竞争第一带进课堂,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让整个课堂始终充满朝气和活力。激发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还有一种这样的情况,个别学生思维反应比较快,比如,在老师刚提完问题时,他(她)就会不加思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干扰其他同学的思维,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对这种情况,有的教师会在课堂上当面指责这样的学生,我认为这样不好,因为有可能就此让某些学生产生惧怕的心理,不再敢踊跃提问。,所以对这样的学生,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私下与之交流,既鼓励他(她)在课堂上勇于提问,带动部分不爱“吭声”的同学,又积极引导他(她)善于思维和提问。

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保护学生的提问意识,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应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而应走到学生当中,与学生共同讨论。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老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感受学生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这样有利于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究问题的热情更加高涨。

第三,教师要善于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设计来设置学生观念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为学生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把学生引向设疑--实验探究--分析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的主动创新的学习中去,充分领略到学习主人的充实感,体验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迈向成功的欢乐。比如,在进行“盐溶液与金属反应”教学时,按教材内容学完反应规律后,提出:“将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里,如何反应”的问题,大多数学生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相当然认为“2Na+CuSO4=Na2SO4+Cu”,但也有同学持怀疑态度。于是我因势利导,在一烧杯里倒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再投入一小粒金属钠。这时,奇迹发生了:钠在液面上快速地转动,反应非常激烈,同时产生蓝色(失有少量黑色)沉淀,并没有期待的红色铜。我及时提出:“纳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是如何进行,怎样证明”的研究问题。这时学生原有认知与事实现象产生冲突处于“心求近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急需状态,产生“愤”、“悱”的心理佳境。有了这种“愤”、“悱”的心理佳境,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进一步让学生“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规律--解决问题”这种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

当然,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也不是光靠某个老师的努力就能独立完成,因为现代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场攻坚战,需要老师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初中化学期末总结2

受市教研室安排,我参加了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织的初中化学新课程培训会。此次培训会,省教科所聘请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编写专家乔国才和上海教育出版社教材编写专家袁孝凤,四川省教科所尹团结,绵阳教科所的杨玉靖,德阳教科所的邵伟,以及省内成都、绵阳等新课程实验区的化学骨干教师,对来自全省各地(市)、县(市、区)的初中化学部分骨干教师进行了培训。培训的内容有:初中化学新课程教材(人教版和上教版)的编写解析,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解析,初中化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反思,观摩了来自实验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录,开展新课程教材编写与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讨论,实验区中考试卷评析等。培训会上,我仔细聆听他们的讲解,认真参与讨论,并作了较为详细的记录,收获不少,对新课程的理解又有了新认识,下面就这次初中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总结于后。

一、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更具人文性。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意见四个大的部分,对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内容设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编写建议等涉及课程的各方面作了相应规定。既有严肃性又有灵活性,初中化学课程既要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从化学的角度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的方法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治理环境污染,又要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让学生在面对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够做出更理性、更科学的决策。这个标准更具人文性,从人的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去编制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

1.科学素养理念。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替代了过去的初中化学教学大纲,以一种基本理念贯穿于标准的全过程,这种基本理念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这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此要求新课程目标要体现人文性,内容上要体现社会性,教学上体现体验性,让学生在体验探究的活动过程掌握方法,形成知识与技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探究意识。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了学生学习化学方式的转变,要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性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并通过亲身经验与体验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情,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3.资源意识。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初中化学教材是课程资源之一,除此之外,相关的化学实验设施、设备、物品等,图书(室)馆配备的科普读物、专业书籍、刊物杂志,本地环境、自然资源、能源、化学工业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我们在利用好教材课程资源的同时,应当结合生活与生产中的热点问题,设计适合学生实践的活动,例如测定河水、雨水、泉水、自来水、沟水等各种水的PH值,了解其酸碱度,认识对生活生产的影响,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媒体资源,从反映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中选取一些适合学生阅读、观看的资料,拓展学生视野,体现化学课程与现代科技发展的联系。还可以利用日常生活的用品和废弃品制作实验仪器,或替代实验仪器物品等,这样既有利于解决实验物品短缺的问题,又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以及节约和环保的意识。

二、初中化学新课程教材编以学生为本。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有五个主题,一是科学探究,二是身边的化学物质,三是物质构成的奥秘,四是物质的化学变化,五是化学与社会发展。每个主题下又有多个子课题,例如:主题科学探究的子课题有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教材在编写上就要按照这个标准组织相关内容,人教版的材初中化学教材与上教版的初中化学教材,在编写时均在开始的第一章(或绪言)中,以通过一些化学实验探究,了解探究的初步方法,初步树立探究意识,为进一步学习化学打下一定的基础。现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为例,看初中化学新课程编写特点:

1.指导思想是把学生放在首位。

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化学科学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思想,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促使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使学生有个性的发展作为教科书设计的出发点,把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学习,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科书设计的重点,注意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的同时进行人文精神教育。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生活、社会实际,突出科学技术社会的观点,展示化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体现化学的价值。教科书实行弹性设计,除遵照课程标准精心编入必学内容外,还编入拓展性课题等内容,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学,以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2.注重学生实际。

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注重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对于概念的定义不过于强调严密性,改变过分强调知识的逻辑性的倾向。加强学生参与力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探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科内容与社会相关内容相结合,化学知识与化学事实相融合,并融入学习过程、方法及价值观等,体现人文精神,实行弹性设计,有利于因材施教和促使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结构上采用单元课题式,突出主题,并具有综合性,加强实验,并注重改革习题,赋予其新的功能,语言通俗,文字流畅。版面设计新颖活泼,大量增加插图、图表,利用多种栏目创设学习情境,整体设计,系列配套。

3.重视学生探究性学习。

从学科领域和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例如教材开始的第一个活动:观察和描述——对*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提出问题(即实验课题,书上已给出),制订计划(书上给出详尽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与观察),收集证据(书上给出明确的.观察提问和记录要求,且留有填空),解释与讨论(学生先描述各自的实验结果,教师后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反思与评价(书上给出学习化学的特点),完成实验报告(书上给出探究活动报告)。重视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4.给师生带来共同发展机遇。

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从教育理念、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等发生根本上性转变。教学过程可以不受化学教材的严格约束,可以使授课的内容和方式做到最适合学生的需要和课程的性质,真正做到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教师应当重视新课程学习的压力与动力,以此获得自身发展的空间,同时在教学中开展创新活动,用自身对科学的理解和感情来影响学生,在师生的互动和交流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得到培养的同时,教师自身也得到提高。

三、来自实验区的课堂教学反思启发意义大。

来自成都、绵阳、德阳等新课程实验区教师对在实施新课程中的经验进行了交流,对新课程的实施作了较为详细的反思,从课堂教学的本质、情景创造、提问、评价、探究活动设计等方面提出了较好意见。

第一,课堂教学教学的本质是学生为主体,师生双向活动。通过开展平等对话、交流、勾通活动,实现师生的教和学的相长。改革教师表演为主的单向流程教学模式,创建学生全面参与的多种教学模式。

第二,创造性设置课堂教学情景。从生活经验,生产实际,原有知识质疑,出乎意料的实验,化学史,热点新闻,播放视频资料等中,创造性在设置课堂教学情景,深动地展示课堂教学。

第三,注重课堂提问的功能。课堂提问的功能在于启发学生思维,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警示或激励学生学习,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课堂提问要从难度、梯度、密度、角度上下功夫。从判断、原因、反问、证明、比较、应用等方面设置有意义的问题。

第四,注重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引出认知上的冲突,从而提供质疑,让学生在矛盾中感知其道理,认识真理所在,从引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能力。

第五,化学用语要准确,书写要规范。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书写,不容错写、别写的地方,这化学的学科特点的基础要求(现时也是与高考要求接轨)。

第六,课堂教学评价与分析,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分析要从三维目标的的落实情况,教学方法是否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状态是否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面去评价和分析。

第七,关注差异教育,新课程理念下,没有差生概念,而是差异学生的问题,学习知识上的优秀学生,可能是技能上后进生,学习知识上后进生,可能是技能上的优秀生。我们应当面向一切学生,面向学生的一切。

培训会上,还对成都、绵阳、甘孜等地市州中考的部分试题进行了分析,从考试结果的平均分、难度系数、学生答题的错误倾向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学生在记忆性的方面答的效果较好,而在应用性与探究性试题中答得较差,反映了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要完善的地方。最后,省教科所的尹团结老师对中考命题方向作了说明,命题思路是注重双基,联系实际,考查探究。

初中化学期末总结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在本期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了实事求是。

在平时的学生实验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当实验得不到正确结果时,学生常常是马虎应付,实验课堂一片混乱,这样就不能达到实验教学目标。对化学实验教学,我们进行了理论学习,提高实验教学技能,树立严谨细致、认真科学的态度,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教学的任务。

二。认真完成实验环节,注重了操作引导。

在实验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实验员准备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或者指导学生实验,以及对待实验的严格态度等方面,处处、时时、事事都要体现教师的言传身教,只有教师教得扎实,学生才能学得牢固。因此,严格搞好实验课的“备、教、导”是上好实验课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

三.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验计划在本期完成实验情况如下:

1、在演示实验方面

(一)实验内容:

实验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实验二,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三、氧气的性质,实验四,制取氧气,实验五,水的组成,实验六,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七,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八,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九,燃烧的条件,实验十,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二)取得效果: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规范操作指导细心观察实验,一学期来,学生觉得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无论是实验的基本技能技巧,还是文化知识,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在学生分组实验方面

(一)完成的实验:

实验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三、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四、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二)取得的效果:

通过教师演示的实验基本操作,由学生动手实验基本操作的训练学生在动手能力方面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再加上学生实验的巩固性练习,学生已经是具备了一定的动手和探究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

在实验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对实验室的卫生做得不够,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和具体的环保措施方面的教育。

3、在学生课外实验方面

(一)完成的实验

实验一、分子运动现象,实验二、调查并使用学校的灭火器材灭火。实验三、水的净化。实验四、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

(二)取得的效果

通过和学生一起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实验,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开展此类的实验

总之,通过形式多样的化学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具备了初步的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学习了化学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初中化学期末总结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是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媒体和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和化学基础理论的材料,能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实验素养。因此,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整个化学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实验教师的配合下,开足开齐了上册化学课本上出现的化学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为化学教师来说,本着从思想到行动、从理论到实践原则,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提高了学生诸多方面的素质。现将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得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好奇心很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而实验教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可接受性,也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在实验内容方面:

1、认真对待演示实验

课堂上的演示实验,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课本中的每个演示实验我们都认真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

2、努力开足学生分组实验

根据教学进度努力开足学生实验。本学期共完成“化学基本技能训练:化学基本技能训练

(一)、化学基本技能训练

(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氧气的制取与性质、探究燃烧的条件、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六个分组实验。

分组实验做到每3人一组,位置固定,每次实验都进行登记,并对每个实验从课堂纪律、操作规范、整理仪器等方面对每学生严格要求,对于学生的错误操作予以及时纠正并引导学生分析操作错误的原因,教学效果较好,培养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也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

三、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

1、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他们今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我们对客观事物、现象感知过程的一种最直接的方法。通过观察可以使学生从化学实验现象中获取直接、原始的“信息”,加深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实验现象,及时地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归纳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实验能力是指了解实验的目的及实验原理、会正确使用实验仪器、会记录必要的数据及实验现象、会分析整理数据得出结论,会写出简单的实验报告等一系列的能力。这是初中阶段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去做并要看到效果的一项任务。

四、在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方面:

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在教学中注意从实验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实验规则,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要具体指导。在填写实验报告时,要求学生将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如实填写并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相应的解释,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五、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对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个别学生缺乏自信,不敢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心甘情愿做一名看客。

六、今后的努力方向:

1、进一步重视实验教学的作用,充分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增加学生实验的机会,尽量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来。

3、进一步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走进实验室,自己亲自设计实验,开发学生的思维。

化学实验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大大增强,增强了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验素养,促进了化学教学。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

初中化学期末总结5

1、量筒

是有具体量程的量器,并在一定温度下(一般规定20℃~25℃)使用,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会偏小,俯视会偏大;它只能精确到此为止0.1ml。“大材小用”和“小材多次使用”都会给测量带来较大误差。

2、托盘天平

分度盘、指针、托盘、平衡螺母、游码、标尺、横梁、底座。精确到0.1g

①调平:称量之前要调整天平至两边平衡

②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

③被称物不直接放在托盘上(干燥固体可用称量纸,易潮解、腐蚀性药品用玻璃器皿),不能称量热的物体;

④添加砝码时要先加质量大的,再加质量小的,最后移动游码;

⑤取用砝码时要用镊子夹取,用后放回砝码盒内;

⑥每架天平都有自己配套的一套砝码,不能混用。

3、温度计

是用来测量温度的专用仪器,使用前应该注意:

(1)观察它的量程。若待测物的温度高于温度计能测的最高温度,温度计可能被胀破;若待测物的温度低于温度计能测的最低温度,则测不出温度值。

(2)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这样,用它测量时就可以迅速、准确地读出温度值。

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a.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没入被测液体中,不要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否则不能准确反映液体的温度。

b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c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试管

都是由玻璃材料制成的,具有可受热,操作方便,可见度高等优点,因此试管常用作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供少量物质反应的容器,也可以收集少量气体。缺点是容易碎裂,因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骤冷或受热不匀时均能引起炸裂,使用时有以下注意事项:

(1)为便于振荡,常温反应时,液体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1/2;加热反应时,液体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沸出

(2)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加热前必须把试管外壁的水擦干,先预热,后集中加热,加热时试管不能接触灯芯。否则都能引起试管炸裂

(3)加热液体时管口要对着斜上方无人的方向,防止液体溅出伤人,为增大受热面积,应使试管与桌面成45度角

(4)加热固体时,要使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垫石棉网间接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平底、圆底、蒸馏烧瓶三种)、锥形瓶(也叫锥形烧瓶或三角烧瓶)。

5、烧杯

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是:

(1)做常温下较多量的液体之间反应的容器,但液体量不得超过烧杯容积的2/3。

(2)做加热时较多量的液体之间、固体和液体之间反应的容器,但液体量不得超过烧杯容器的1/2

6、蒸发皿

是瓷质的受热容器,常用于蒸发或浓缩溶液,也可用于干燥固体。可以直接用火焰加热,但不能骤冷,以防炸裂。灼热的蒸发皿必须用坩埚钳夹持,热的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必须立即放在实验台上时,要垫上石棉网。

7、试管架

是放置试管和控干试管的专用支架仪器,有木质和铝制之分。洗净待用的试管应口朝下插入试管架的孔眼内(或套在立木上),既便于控干试管,也防止试管内落入灰尘。热的试管不能直接放在试管架上,以免灼焦木质或造成试管炸裂。

8、试管夹

由木材或竹板、钢丝弹簧以及内衬绒布制成,主要用于夹持短时间加热的试管。使用时要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以免沾污试管口或使杂质落入试管内;试管夹要夹在距试管口1/3处,防止试管脱落;手持夹有试管的试管夹时,要用手拿住长柄,拇指不能按在短柄上,以防试管脱落;使用时应注意防止烧损或锈蚀。

常用的试剂瓶:细口瓶(有棕色和无色之分,均带磨口的玻璃塞)、广口瓶(均为无色,带有配套的磨口玻璃塞)、滴瓶(有棕色和无色之分,均有配套的胶头滴管)、固体药品瓶(均为棕色,内有软塑塞,外有螺口硬塑盖)等。见光易分解的药品均保存在棕色瓶内;其他药品均需密封保存,但强碱固体应选择塑料盖或橡胶塞的试剂瓶,强碱溶液多现用现配,一般不长期保存。

9、漏斗

种类很多,可分为三角漏斗(短颈漏斗)、分液漏斗、长颈漏斗、安全漏斗、吸滤漏斗等。通常人们所说的漏斗就是指三角漏斗,三角漏斗由于漏斗颈比较短。三角漏斗的主要用途有两方面:一是向细口容器内加注液体(如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或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用二氧化碳熄灭烧杯内不同高度的蜡烛火焰,可通过漏斗向烧杯内侧倾倒二氧化碳气体),二是与滤纸配合用于过滤。

10、表面皿

是由普通玻璃材料制成的中间下凹的圆形玻璃器皿,其外形与手表的玻璃相似,故也称表玻璃其主要用途是:①盛装少量固体或液体样品以供观察;②用它覆盖烧杯、广口瓶之类的容器,可防止液体损失。

11、石棉网

是一个四寸见方的铁丝网(起骨架支撑作用),当中涂以直径为二寸半的圆形石棉心。石棉具有耐高温、热的不良导体的特点,所以石棉网可以直接受热,常用于烧杯等受热时垫隔在火焰与玻璃容器之间,以使玻璃容器均匀受热;也常用于承接炽热的固体生成物,或将灼热的蒸发皿等放在石棉网上冷却。

12、镊子和坩埚钳

都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夹持器具,坩埚钳主要用于夹持高温物体(如移走灼热的坩埚和蒸发皿等),或夹持某些固体在气体中进行燃烧实验(如镁带在空气中燃烧);镊子一般用于取用不太大的块状固体药品。每次使用前后,都要用洁净的滤纸将它们擦拭干净,防止污染试剂,也防止被锈蚀。放置时,要使夹持物体或药品的尖部朝上,以免下次使用时污染试剂。

13、玻璃棒

主要用于搅拌液体、引流、沾取液体等操作,不管用于何处,都要注意随时清洗,用于搅拌时不要碰撞容器壁,以免打破容器。

初中化学期末总结6

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在学校的领导下,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现将本期的实验室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实验室和仪器室的管理工作方面:

本期中,根据“普实”工作的相关安排,实验室管理和使用已经到达规范化,所有的科学(自然)教学均在实验室完成。在教学中,能做的实验务必做,条件不具备的实验,教师透过自制简易教具也尽可能做,使学校的实验实充分发挥了其自身作用。仪器室管理方面,每周对实验器材进行一次清理,出现损坏及时查明原因并按规定进行赔偿。对损坏的物品及时报损并入帐,做到帐上日清月结,使教学仪器的使用监督常规化。对所缺物品及时和学校及相关部门联系,透过匹配和购进保证了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二、实验室的档案收集和归档工作方面:

本期中,是我校迎接省市验收“普实”工作年。在上期档案整理的基础上,重新按照省培训要求对档案重新规范。按省检查验收的归档要求进行归档。促进了实验教学工作的连续性,同时也为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带给依据。在本期的省市“普实”验收工作中,我校的档案管理得到了检查组的好评。

三、仪器借用和管理方面:

仪器借用是保证实验教学开展的前提,本期中,透过学校会议及教研会议,要求教师只要学校有的都尽可能借用。在借用过程中,对教师借出的食品及时进行登记,根据教学中的使用状况,督促教师及时归还。完善相关的借用手续,对于人为损坏的,及时报告学校并按规定进行赔偿,并做到全天候向师生开放。

四、危险药品管理方面:

本期中的好几个实验均用到危险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均严格按照《危险药品管理规范》执行,在校长同意后才予以领用。对未用完的药品,根据状况进行合理处理或回收。在本期中,我校未发生过危险药品安全事故。

五、学生课外实验活动的开展方面:

本期中,学校组建了“课外气象活动小组”和“环境保护调查小组”等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教师及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开展课外观察和课外调查。取得了必须的效果。对于学生在课堂上未能做好的实验,学生到实验室主动实验的人数增多,效果也较上期的所提高。在课外活动管理方面严格要求,未发生过一齐学生伤害。

六、实验教师的培训方面:

本期中,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实验教师培训计划》执行,数学教师全部进行了培训,使绝大部分数学教师会使学数学仪器。科学(自然)专任教师的培训更为严格,透过培训后的自然教师能使用与自然有关的实验仪器。在上级检查中,我校的“普实”实验检查效果良好,得到上级的肯定。

七、实验教学的研讨工作方面:

在实验教学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实验室总是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本期中就二氧化碳制法及改善进行过两次讨论,并在实验中检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除此之处,还对其它的一些方面也进行过讨论,保证了实验教学的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八、实验室文化建设方面:

为了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本期中,我校透过多方面投入,在实验实布置了标语,实验演示流程图和仪器图标等资料,使我校的实验室构成了良好的育人氛围。走进实验室就好像置身于实验之中。

九、存在的问题及打算

在本期的实验教学中,虽然取得了必须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1、仪器借用还不充分,还有待加强。

2、课外活动开展的条件还有待改善,个性是相关器材还需要购进,保证课外实验顺利开展。

3、实验教研还有待加强,让教研为教学服务的意识不足,存在着为研而研,实践不足的弊病。

4、教师培训中的自我培训意识有待加强。

5、仪器维修作为实验室管理人员来说还需要加强学习。

6、实验教学就和其它学科进行优化整合,让其它学科促进实验教学,也让实验教学促进其它学科的教学。

总之,实验室工作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注意查缺补漏,规范管理,用心宣传,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让我校的实验教学能上一个新台阶。

初中化学期末总结7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媒体和手段,能为学生构成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基础理论带给感性认识的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资料,在整个化学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年度,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体化学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化学实验取得了一些进展,具体表现如下: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学生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持续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用心性。我们在教学中主要抓以下几点。

(一)强化演示实验教学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为此,对于大纲规定的每个演示实验我们都认真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作了适当的补充和改善,以增强实验效果。有时根据教材的需要适当补充一些书本上没有的演示实验,例如在§4-1探究燃烧的条件的教学中,补充了白磷的燃烧演示实验,并用二连球向烧杯的热水中缓缓通入空气,可看到热水中的白磷与空气接触后,也开始燃烧,产生火光。演示结束后,我请学生思考3个问题:1.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2.水中的白磷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燃烧?3.红磷能不能燃烧?之后再补充演示红磷燃烧的实验,将少量红磷放在铁纱网上,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请学生观察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最后指导学生根据此实验,归纳总结出燃烧的条件。学生反映这样学既能理解,又记得牢。又如,在讲述氢氧化纳化学性质时,我补充了氢氧化钠与CO2、SO2反应的两个演示实验,然后提出两个问题:1.为什么烧瓶中的小气球会自动胀大?2.大试管中红色的喷泉是如何构成的?由于实验现象饶搞笑味,所提出的问题富有思考性,既使学生认识氢氧化钠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的性质,又与所学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二)开足学生实验

根据教学进度开设并开足学生实验。学生实验做到每2人一组,位置固定,每次实验都进行登记,并对每个实验从课堂纪律、操作规范、整理仪器等方应对每一个学生打分。大半学期下来,教学效果较好,完全改变了以前那种实验课上乱轰轰的教学场面,学生构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对于一些较简单的演示实验,我们根据条件把它改为学生实验,使学生用心主动地获取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三)开发家庭小实验

为配合教学资料,每逢放假,我们几位化学教师都向学生布置一些既有浓厚生活气息又与所学化学知识密切相关,同时学生在家中又能够找到材料,独立完成的家庭小实验,并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与所学知识的联系都详细记录下来,回校后在课上进行交流,大多数学生都能到达老师提出的要求。例如,我把教材第127页铁钉生锈演示实验当作家庭小实验,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在家里做。到了上“金属的防护和回收”这节课时,将实验室预先做好的铁钉生锈实验(第127页实验)的五支试管展示给学生看,并请他们与自我所做的家庭小实验结果对照,学生很自然就理解了“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这一事实。进而再请学生思考:“一半浸在水中的铁钉,哪一部分锈斑最明显,为什么?”启迪学生对教材第127页讨论题“使铁生锈的主要原因有那些?”进行探究,从而对铁生锈的原因和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较深入的了解。

初中化学期末总结8

一.教学指导思想

本学期的化学教学将继续体现教学的基础性,提供给学生所需要的最基础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化学角度逐步认识自然界,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分析问题,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继续感受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进一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继续推行“高效课堂”策略,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试题方面注重考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同时注重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整合三维目标全面考查的基础上,注意试题的基础性,探究性、开放性、应用性、教育性和人文性。

二.教学目标

1.认真学习研究《化学课程标准》、教科书和教参。做好学情分析、编写好学案,明确每一学段的知识,各单元中每一课题的知识在课堂中的具体要求,并联系中考会考要求及常见题型,把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归类整理、适度的拓展,以使学生能更加清晰地把握知识体系,更好地迎接中考。

2.统观教材、确定好重点和难点.

(1)抓好常规教学、抓好基础知识的全面教学与复习(化学基础概念原理、准确使用化学用语及化学反应),熟练化学基本计算的步骤和书写格式,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

(2)抓好单元知识体系构建,做好知识复习与突破.

(3)抓好考试内容的组织编排,加强综合训练。

三.学生分析

1.学习态度。大多数学生对化学都有一种共同的欲望——学好化学,且已掌握了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了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态度较明确,可以顺利地学习和复习.

初中化学期末总结9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过程。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引导学生的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下面我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循序渐进,注意初、xx知识的相互衔接。

注重xx化学的起始复习是搞好初、xx接轨教学的必要前提。有必要在摸清学生底细的前提下,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复习方法,对学生存在的漏洞\"对症下药地进行修补整理,通过对知识的再理解、再挖掘、再提高,使学生作好学xx化学的知识与心理准备。

二、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学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方面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严”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

四、加强实验、深化概念。

xx化学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同时还有相当数量可利用实物、图片、模型,通过观察培养和教给学生从大量感性认识中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加强直观性教学,不仅能给学生以启示,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使抽象要领具体化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五、抓住关键,精讲多练。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既不搞面面俱到,处处设防,讲得过细过全,也不能盲目让学生泛泛做题,以做代讲,而应抓住关键,应用启发式,讲其当讲,练其当练。讲则是讲清概念、原理、公式的来龙去脉,使学生透过表面现象,抓住本质属性,弄清内在联系。练则是对概念、定律的巩固和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摩尔浓度一节,一是讲清定义、导出数学表达式;二是做好演示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三是引导启发学生掌握有关摩尔浓度计算的几种基本类型,精选习题,通过练习加深对摩尔浓度概念及有关的理解和掌握。

六、抓住典型,探索规律。

要使学生学好xx化学,不再于教师讲得多,学生做得多,重要一环是要引导学生抓住典型,总结归纳,这能使学生在点多、面广的化学学习中自己去获取和掌握知识。如通过一题多解或多题一法总结规律,把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教给学生,使学生的思维逐渐发散开来,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xx化学教学不仅要做好初中到xx的顺利过渡,使学生跃过初中到xx这个知识台阶,而且要让学生尽快适应进度快、难度大的化学教学,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尽快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初中化学期末总结10

一、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3.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低的,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即核外电子由里到外分层排布, 各电子层由里到外分别叫K层、L层、M层、N层。。。。。

( 2 ) 每一电子层上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为电子层的序数)。

(3)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个(K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能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能超过32个。

4.熟练掌握1—18号元素的原子及常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的书写。

5.明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 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思考题:

判断O、Na+、H2O、NH4+、OH-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分别是多少。

二、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1.物质的组成

从宏观上讲,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的存在形态有两种--单质和化合物;从微观上讲,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其中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化合价和原子团

(1)化合价: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化合价是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性质。

(2)掌握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和原子团

明确:1)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2)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3)在化合物里,氢通常显+1价,氧通常显-2价;4)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但在非金属氧化物里,氧显负价,另一非金属元素显正价;5)遇到不太熟悉的物质时(如K2MnO4),首先判断比较熟悉的元素的化合价(K +1,O -2),再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判断其它元素的化合价(Mn +6);6)熟悉一些常见的变价元素如C、N、O、P、S、Cl、Fe、Cu的化合价(如O有-1、-2,其中-2常见);7)熟悉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原子团,如SO42-、NO3-、NH4+、CO32-、HCO3-、OH-等。

附: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口诀: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谈变价,也不难,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说明:这部分内容与高中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及从化合价角度预测物质的化学性质等有直接的关系,务必重视。

3.物质的分类

根据物质分类依据的不同,物质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初中主要是根据物质的组成进行分类。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如空气、溶液、浊液、煤、石油等),而纯净物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可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初中简单了解),而无机化合物又可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等。

明确:(1)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划分依据是看有几种组成成分,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2)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从组成上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从性质上可分为酸性氧化物(如CO2、SO2、SiO2等)、碱性氧化物(CaO、CuO、Fe2O3等)和两性氧化物(如Al2O3)等;(3)按电离出的H+的个数,酸可分为一元酸(如盐酸、硝酸、醋酸)、二元酸(如碳酸、硫酸)、三元酸(如磷酸)等;按酸性强弱,可分为强酸(如盐酸、硝酸、硫酸)和弱酸(如碳酸、醋酸);按组成元素,可分为含氧酸(如硝酸、醋酸、硫酸)和无氧酸(如盐酸)等;(4)碱可分为强碱(如NaOH、KOH、Ca(OH)2、Ba(OH)2)和弱碱(如Fe(OH)3、Cu(OH)2、NH3.H2O);可溶性碱(如NaOH、KOH、Ba(OH)2 、NH3.H2O)和难溶性碱(如Mg(OH)2、Fe(OH)3、Cu(OH)2);(5)盐可分为正盐(如NaCl、CaCO3、BaSO4、Na2CO3、CuSO4)、酸式盐(如NaHCO3、NaHSO4)、碱式盐(如Cu2(OH)2CO3)等。

多识一点:酸式盐与正盐可相互转化:

思考题:

列举由H、O、C、Na四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单质、化合物),并对其进行分类。

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经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

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金

属活动性、热稳定性、可燃性等。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

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思考题:导电、爆炸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3.化学方程式

(1)化学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表示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说明: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具体原因高中再学习)

②明确复分解反应的发生应满足三种条件之一,即有沉淀析出、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实际上有弱酸、弱碱生成的反应也是可以发生的。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时还应注意反应物的溶解性,例如,碱与盐的反应、盐与盐的反应一般要求反应物都可溶于水。

③在高中化学中,我们还要对化学反应进行其它分类,如(非)氧化还原反应、(非)离子反应、(不)可逆反应、吸热(放热)反应等,感兴趣的同学可前提预习一下噢。

思考题:

反应

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吗?反应前后化合价有改变吗?如何对该反应进行分类呢?

四、化学反应规律的运用-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部分知识非常重要噢,是初中化学的核心内容。提醒同学们回顾以下几点:1.初中化学学过的单质(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有哪些?提醒一下:非金属单质如氧气、氢气、碳,金属单质如铁、铜等,(想一想、写一写),还记得他们的性质吗?2. 还记得单质、氧化物、酸、碱、盐这些物质的通性吗?(忘了?看看课本或笔记本回忆一下吧)3.是否还记得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4.试着分类整理一下初中学过的有关化学方程式,你会很有收获的。

思考题:

你能举出制备MgCl2的七种方法吗?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五、与溶液有关的内容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溶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溶剂,如水)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

注意: 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换成体积则不成立)。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了解两个概念的含义。

(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

(3)回顾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转化的方法 。

3.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

(2)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②温度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4.溶质的质量分数

(1)计算公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2)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其中S代表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 = S/(100+S)×100%

②溶质质量:溶剂质量=S∶100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S∶(100+S)

思考题:

你知道哪些物质溶于水会产生明显的放热、吸热现象吗?

六、与化学实验有关的内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可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设计实验能力及安全、环保、节约意识。到了高中,要注意自己动手做实验噢。

就初中化学来说,主要涉及一些内容:

1. 常见仪器的使用

掌握下列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量筒、托盘天平、漏斗、温度计、表面皿、试

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烧杯、烧瓶、锥形瓶、酒精灯、玻璃棒、胶头滴管、研钵等。

思考题:你知道哪些仪器可直接加热,哪些需隔着石棉网加热吗?

2. 基本的实验操作

(1)药品的取用(固体、液体):少量、定量?

(2)物质的加热

(3)溶解、蒸发、过滤、蒸馏(想一想:需要的仪器、注意事项)

(4)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①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②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5)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①基本过程:装置形成封闭体系→操作(微热、手捂、加水等)→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②关键词:微热法检查:封闭、微热、气泡、水柱;液差(封)法检查:封闭、液差。

注:检查较复杂的实验装置气密性时,可分段检查。

3.分离和提纯 (除杂)常用的物理方法

应熟悉常用分离方法的适用范围、所用仪器(装置)、注意事项等。

(1)过滤法:可溶性物质与难溶性物质的分离。如:粗盐的提纯。

(2)结晶法:几种可溶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 如:分离NaCl和KNO3。

说明:结晶分为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方法。

(3)蒸馏法:适用于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如:分离液态空气得到O2 .

4.常见物质及离子的检验、鉴别(略)

5.实验室中常见气体的制取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一般思路为:根据反应原理选择发生装置→净化(除杂)干燥装置→收集装置或验证性质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制取有毒、有污染性、易燃的气体时)等。

按照以上思路自行回顾实验室制取O2、H2、CO2 的相关问题及验满方法。

思考题:

你知道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有哪些吗?选择的依据是什么?你还知道实验室制取O2的其它方法吗?

七、与化学计算有关的问题

初中化学计算类型主要涉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液的计算及综合计算等,要求相对较低,计算比较简单。在高中化学中,化学计算相对比较复杂,有时会涉及到一些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问题,如差量法、守恒法(质量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等)、关系式法、极限法等,想一想,你曾经用过这些方法吗?

思考题:

向100g18.25%的盐酸中加入8g Fe2O3和MgO的混合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向反应混合液中加入200g某浓度的NaOH溶液,结果使溶液中的Fe3+和Mg2+恰好沉淀完全,则该NaOH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40% B.30% C.20% D.10%

八、考考你的知识面

你了解下列概念吗:合金、潮解、风化、结晶水合物、电离、电离方程式、有机物、同素异形体?你了解化石燃料吗?如何正确使用pH试纸?你了解物质导电的原因吗?。。。。。。

九、从初中化学到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初中化学内容相对较少,知识形象、简单、易记、易懂,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较低,主要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基本上停留在形象思维的层次,故初中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和简单模仿等。而高中学习是以抽象思维为主要特征,高中化学教学是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的具体体现,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等,需要同学们学会运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类比、推理、联想、归纳等方法,理解后再记忆,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故高中阶段同学们要习惯于使用分析推理、归纳总结,形成抽象思维、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思维模式。

进入高中以后,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预习、课堂认真听讲、课下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及时总结巩固反思等),培养自己较强的自学能力、主动质疑的能力、合作意识、动手操作及设计实验能力。

高中化学概念较多,学习时应注意理解好有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学会对比分析,如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等概念的学习,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的学习等;深刻理解好有关理论和反应原理的含义和使用条件,这样才能准确灵活的应用。

高中化学中会学习很多种(类)新的物质,学习这些物质时要用好分类、比较的方法

和学会从化合价的角度预测物质的性质,掌握典型进行类比,记忆特殊注意对比,同时要运用好“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一规律,则学习会事半功倍。

初中化学期末总结11

在本学期的工作中,为了提高学生化学实验能力,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实验仪器、设备及药品,搞好化学实验教学,而努力为教学一线服务,本学期具体工作如下:

1、树立为教学服务意识,协助任课教师搞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2、熟悉仪器、药品存放的位置,并把药品摆整齐,仪器擦干净;

3、准备好演示实验后,先进行试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向教师说明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确保实验安全;

4、有些现用制的液体或气体,课前准备好;

5、学生实验课,尽量跟班辅导,及时补充仪器、药品,协助任课教师搞好实验教学,学生完成实验后,及时检查仪器完好,卫生合格等再使学生离开,然后关好水电,门窗及排风扇;

6、注意上、下午第一节课的学生实验,提前10分钟开门做好准备;

7、协助任课教师搞好化学竞赛实验的辅导;

8、保持实验室、准备室、药品柜、实验台的卫生;

9、认真对待每位教师的评议,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初中化学期末总结12

化学学科是新开的学科,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劣势,放在初三开设化学是因为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引导得好能事半功倍,一旦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或者学习被动,或者存在畏难情绪,那么面临的困难也就大。学生由于这样那样的社会、家庭、自身因素,普遍学习情绪不高,有一定的畏难和依赖心理。短短一年时间要学两本书,我们的教学任务相当艰巨,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我们制定并在实际教学中即使根据情况进行有效调整,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产生的直接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很注意每一节课的引入,从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使新旧知识衔接好;很重视新课程理念的贯彻,让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面向全体,讲课时紧扣课本,力求学生听懂听明白,对大部分学生坚持不讲难题、偏题,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上

二、化学实验的作用

化学学科有它自身的优势——化学实验,它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了解现象与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的规律;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探究性实验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利用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一些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复习总结工作

初三化学是中考科目,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学生要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学生的应变能力一定要强。因此必须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做好每个阶段的复习工作,对于重点知识和知识点繁杂的章节,尽量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打印相应的复习提要;练习题、测试题都严格筛选。另外对于学生作业基本上做到全收和及时批改,在作业上针对个人提出要求和意见。再比如说培提优补差工作,是正常教学工作的有力和有效的补充,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大课外作业的容量,加大难度,在适应中考题的同时多接触竞赛题;对接受能力较差学生,要做到耐心细致、百问不厌,利用课外时间给他们辅导。

四、自身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厉,对学生在掌握知识上有要求但没有很有效的落实方法,致使不自觉的学生出现脱节状况,对学习不能及时学有所得,就会逐渐出现成绩滑落的现象。由于一些实际上的原因,与学生的接触时间相对较少,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间和渠道相对较少。今后的教学中,对学生要从头到尾都充满信心和信任,对学生要既要鼓励也要鞭策。

初中化学期末总结13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中的“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

(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

(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

(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

(1)温度,

(2)是否搅拌

(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三、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四、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nacl):食盐

2、碳酸钠(na2co3):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jxkj/856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