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一、基本概念和原理

| 点击:

【www.doubiweb.com--化学】

北 京 四 中   科 目:化 学   年 级:初 三   撰 稿:广 毅   编 审:管亚玲   责 编:管亚玲   录 入:刘红梅 化学总复习   一、基本概念和原理   4、质量守恒定律:   (1)定律的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定律的原因:化学反应所以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是由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发生改变。即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各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质量守恒定律是书写、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是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在理解定律时,应着重“参加化学反应”及“总和”的涵义。   5、溶液   (1)悬浊液、乳浊液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和物。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另一种液体里形成的混和物。   悬浊物、乳浊液的小颗粒或小液滴均为许多分子集合体,久置后它们都会有沉淀或分层的现象,二者均不稳定。   (2)溶液: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和物。   “均一的”、“稳定的”——这是指溶液的特征。均一是说溶液各个部分的浓度和性质相同,稳定是指外界条件不变化,溶液放多久也不会出现沉淀、分层。应注意的是:水在常温下是液体它不是溶液。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FeCl3溶液是黄褐色,CuSO4溶液为蓝色。   (3)溶液的组成: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的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气体或液体。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水是常用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可做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为水溶液。   (4)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相互转化。     (5)溶解性和溶解度   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它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叫做这种物质在这个温度下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例如NaCl;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例如Ca(OH)2。   (6)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指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6、溶液的酸碱度   溶液的酸碱质常用PH值表示:   PH值<7时,溶液呈酸性。   PH值=7时,溶液呈中性。   PH值>7时,溶液呈碱性。   7、化学用语和化学量   (1)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表示的涵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元素符号要书写正确、规范。   符号H、2H的意义不同。“H”表示氢元素,还表示氢元素的一个氢原子;“2H”只表示两个氢原子。   (2)离子符号: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的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数的符号。   如:Na+、Mg2+、SO 、OH-、Cl-、O2-   应注意书写离子符号所带电荷数与标元素化合时的价标数不同的。   离子符号H+、Mg2+、Cl-、O2-;元素化合价: 。   (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化学式表示的涵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组成该物质的各种元素;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及分子的组成。   (4)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书写化学方程式原则: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并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的涵义: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生成什么物质。表示反应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5)电离方程式:用离子符号来表示物质溶于水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过程。   如:Ba(OH)2、H2SO4、Al2(SO4)3电离方程式。   Ba(OH)2 Ba2++2OH-  H2SO4 2H++SO   Al2(SO4)3 2Al3++3SO   (6)化学量   ①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碳12)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数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jxzl/406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