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地

中国历史精题训练

| 点击:

【www.doubiweb.com--史地】

 

一、选择题

 

1.中国古代书籍命名的方式和思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方式之一。有的使用典故,讲究出处来源,有的渗透中国传统思想,有的直接使用作者姓名为书名。下列以作者姓名为书名的是(    )

 

A.《周易》、《韩非子》          B.《韩非子》、《孟浩然集》

 

C.《孙子兵法》、《贞观政要》    D.《康熙字典》、《贞观政要》

 

2.下面是春秋战国时期四位著名思想家的言论,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张最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    )

 

A.“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B.“兼爱”,“非攻”,“尚贤”,“尚同”

 

C.“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

 

D.“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3.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 (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兵部

 

4.牛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食品。据史书记载,以牛乳、羊乳为原料制成的酥酪由北方游牧民族发明,西晋时南方并无出产,南宋时江南地区盛产,这种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

 

A.北民南迁     B.宋夏和议    C.宋金对峙  D.西晋统一

 

5.中国政府正式在台湾设官建制是在 (    )

 

A.三国时期     B.唐时期    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6.有学者认为明末至清初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因为“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一些最敏锐的心灵”是指(    )

 

A.顾炎武   黄宗羲   李贽   B.李时珍   徐光启   宋应星

 

C.罗贯中   施耐庵   吴敬梓  D.林则徐    魏源    姚莹

 

7.租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奇特的“国中之国”现象。如果究其源头此规定最早应出自 (    )

 

6ec8aac122bd4f6e

上海租界

A.《南京条约》 B.《南京条约》附件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8.清末时期对经济影响最大的因素应该是(    )

 

A.列强在通商口岸设厂          B.皇权衰落

 

C.币制混乱                    D.教育不普及

 

9.瑞蚨祥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该公司的发展几乎浓缩了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读下图指出导致1912—1925年发展状况的原因是  (    )

 

6ec8aac122bd4f6e

 

①中华民国成立 ②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③民国政府提倡使用国货 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

 

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一位知识分子曾经提倡:“今日所需,乃是一种可独、可听、可歌、可讲、可记的言语。”这位知识分子是(   )口译,演说不必笔译。他可能是

 

A.梁启超       B.胡适      C.蔡元培      D.徐志摩

 

11.孙中山《致苏俄遗书》:“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坚持国民革命,实行联俄     B.对外依靠苏俄抗击帝国主义

 

C.开始走苏俄的革命道路      D.按照苏俄的政党组织形式改组国民党

 

12.毛泽东的著名诗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写于1936年.他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国工农红军(    )

 

A.粉碎国民党的三次军事“围剿”    B.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开赴抗日战争的前线            D.胜利完成了长征

 

13.中共“七大”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这种团结局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大生产运动的开展     B.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展

 

C.对地主减租减息政策的实行 D.各级政权按三三制原则建立

 

14.《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措施中符合上述思想的有(    )

 

①没收官僚资本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一五”计划建设 ④三大改造 ⑤大跃进运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⑤

 

15.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改变万隆会议航向,主要是因为(    )

 

A.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B.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中国地位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帝同主义国家没有参加会议

 

16.建国以来农家曾盛行两幅春联:“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据此判断两幅春联所处的时期分别是(    )

 

A.新中国成立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B.土地改革的完成、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C.新中国成立时期、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时期

 

D.抗日战争胜利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17.建国后,人民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民主改革”的含义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C.确立平等、团结共同发展原则

 

D.通过和平方式废除剥削制度,消灭阶级压迫,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18.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世界理论: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属于第一世界,美国以外的西方国家属于第二世界,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开始重视亚非拉国家的作用    B.无意与第一、第二世界搞好关系

 

C.已经放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强调国际政治的主题是反对霸权主义

 

19.农村家庭连产承包责任制(   )

 

A.代表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B.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C.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     D.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

 

20.邓小平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体现这一论断的具体史实有 

 

①开展收回权利的斗争          ②促成了亚非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③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④参加了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主观题

 

21.在近一个世纪中,“五四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将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陈独秀曾说过,“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社会发展必然的产物,无论是功是罪,都不应该专归到那几个人。”

 

材料二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五四运动是在当时世界革命号召下,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下,是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五四运动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材料三 梁启超在几年后说:“‘五四’运动,有效果没有呢,有。欧美一般人脑里头,本来没有什么中国问题,如今却渐渐的都有了,提起中国问题,便紧紧跟着联想到山东问题,提起日本问题,便人人都说‘日本人欺负中国’。简单说,这回运动算是把中日关系问题大吹大擂地抬到世界人面前去了,这便是第一种效果。……这回太平洋会议,这问题虽然没有满意的解决,但日本人已渐渐觉得中国国民气和世界舆论可怕,不能不稍为让步,这也算第二种效果。”

 

(1)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发生的必然性。

 

(2)从材料三中你获得了哪些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的最终结果。

 

(3)五四青年节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学生而设的,请问青年学生在运动中的作用如何?给我们青年一代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年2月,南京《时事月报》刊出《惊心动魄之日本满蒙积极政策──田中义一上日皇之奏章》的爆炸性新闻,透漏了不为人知的《田中奏折》,奏折宣称:“欲征服支那(中国),必先政府满蒙(中国东北);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注: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奏折”,均源于张学良秘书王家桢,通过台湾富商蔡智堪秘密潜入日本皇家书库的手抄本。

 

材料二:1930年,日本外务省向中国政府抗议,称《田中奏折》是伪造。日本学者也质疑:“奏折”写法不符合日本格式;“奏折”日文原件未被发现;“奏折”有许多史实性错误:如,田中欧美旅行归途中在上海遭遇刺客。事实上田中上海遭刺是从马尼拉的归途中。如:关于铺设吉海铁路问题。吉海铁路开设是昭和4年5月,上奏是昭和2年,显然存在时间上的矛盾。

──(日)秦郁彦《追踪昭和历史的秘密》

 

材料三:在远东国际法庭上,美国籍辩护律师提出:(奏折)“文章的记述矛盾点多”;盟军在日本档案中从未发现文件存在。法庭裁定“奏折”作为“日本图谋世界征服的证据不足”。中国学者断定这是处于美国最高利益考虑纵容日本战犯。

──黄鹤逸:《东京大审判》

 

材料四:认为“奏折”真实性的学者推测:一、“奏折”原件可能毁于战火:1945年的美军东京大空袭将皇宫作为重要轰炸目标,文书典章损失惨重。二、日本当局故意销毁罪状:日本1945年8月15日投降,美军8月30日东京登陆,半个月内日本各级政府拼命烧毁文件,政府大厦顶上一直浓烟滚滚。三、侵略行动与“奏折”基本一致:1929年后日本的侵华行动与“奏折”如出一辙。

──《田中奏折探隐集》(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

 

(1)《田中奏折》“曝光”后,日本对“满蒙”、“支那”或“世界”先后采取了哪些重大的“征服”行动?

 

(2)80年前的媒体“爆料”引起世界哗然!根据上述材料,80年来就《田中奏折》这一“现象”,曾经有过哪三种不同的“结论性”判断?

 

(3)依据上述材料,请提出你对这些“结论性”判断的评述。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C

A

C

A

B

A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B

B

A

C

D

D

B

D

 

21.(1)国际:①一战期间,日美加紧侵华,人民反帝情绪高涨。 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明方向。

 

国内:①北洋军阀政府卖国、独裁、混战。②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使工人阶级的队伍迅速壮大(阶级条件)。③新文化运动中形成了一个比辛亥革命时期更为庞大的新型知识分子群体。新文化运动特别是对社会主义的宣传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思想条件)。

 

(2)信息: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有所提高;华盛顿会议将山东主权归还中国;中国人民的斗争勇气和决心,迫使帝国主义国家正视中国问题和中国人民的正当要求。(3分)

 

结果:中国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除曹、章、陆三人的职务,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3)政治: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的救亡运动。

 

思想:五四运动是一场启蒙开新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从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文化教育;五四运动是一场全面系统的文化创新运动;使中国科学和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22. (1)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三省;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偷袭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回答出上述3点中任意2点即可)

 

(2)大致有三种不同“判断”:

 

第一种:日本政府和日本学者认为田中奏折是伪造的。(或者根本不存在)。

 

第二种:远东国际法庭认为该奏折的存在值得质疑,证据不足。

 

第三种:中国政府和中国学者认为该奏折是真实存在的。

 

(3)关于田中奏折是否真实存在,中、日两国政府和学术界从各自的立场和研究角度出发,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判断。而远东国际法庭以则以“矛盾点多”为由,认为证据不足。(此段可答可不答)

 

关于“奏折”伪造说:

 

材料二中日本政府断然否定“奏折”的存在,并没有直接的证据,也不排除其隐瞒发动战争之嫌。而日本学者则从“奏折”的格式、“奏折”原版没有发现,以及诸多“史实性”错误中,提出质疑并否定“奏折”的存在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但是,日本学者的说法不能他们为日本天皇开拓战争罪行主观意图;而以“奏折”的格式、“奏折”原版没有发现,以及“史实性”错误为由否定其存在,尽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仍然不能作为直接证据。

 

关于“奏折”存在值得怀疑,证据不足说:

 

其合理之处在于材料一中媒体发布的新闻并非第一手资料;根据材料三,美国籍辩护律师以“矛盾点多”和“未发现文件存在”为由,致使法庭裁定“奏折”证据不足,看起来也是比较公允的。但是这种判断也值得质疑。二战后,美国处于冷战的需要,不排除其袒护日本的政治倾向。特别是美国对日本进行符合美国利益的民主改造时,力图保留天皇,如果承认奏折的真实性的话,势必要追究天皇的战争罪行。而且就材料而言,美国律师也仅仅提出“文章的记述矛盾点多”,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来否认奏折的真实性。

 

因此,中国学者认为这时处于美国最高利益考虑纵容日本战犯是有一定道理的。

 

关于“奏折”存在说:

 

根据材料四,中国学者提出从东京大轰炸和日本政府故意销毁罪状出发,得出“奏折”完全有可能已经被毁灭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从后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征服满蒙”,发动七七事变“征服支那”和发动太平洋战争“征服世界”的侵略步骤来看,与1929年公布的侵略计划如出一辙,则从史实的角度反证了“奏折”存在。但是,从材料一“奏折”来源看属于转手资料,而非“文本”原件;材料四所举事实尽管是真实的,但仅仅是一种推测,也不排除民族情感等主观判断,更不能作为第一手资料的出准确结论。

 

总之,围绕“奏折”问题的争论,上述三种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与不足。

 

就历史研究而言,对历史真相的探究,最重要的是要占有足够的原始材料(一手材料)。然而,历史记载与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很难达到完全一致,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研究者所处的时代和立场的影响,难免会带有某种程度的主观判断。就历史事实而言,日本的确发动了对华的侵略战争,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是,这场战争是否是在天皇的批准下发动的,目前尚没有较为可信的第一手资料的证明。这有待于我们的进一步的探究和发现。对某一历史真相的探究,是一个不断的发展过程,现有的观点并非是最后的定论。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也会不断发生改变。(可引用材料,结合所学史实展开论曾,结论具有开放型,允许逻辑上兼容几个不同的解答)

 

作者简介:王敏,云南大学历史学硕士,从事高中历史教学15年,曾在《中小学教材教学》、《历史报》、《少年素质报中学历史专刊》、《中学生时事政治报》、《河北科技报教育周刊》等报刊发表文章。参与乡土教材《陶山人物》编写,2009年3月参与《广东学业水平测试题》编写。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jxzl/460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