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2009-2010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模拟试卷(一)

| 点击:

【www.doubiweb.com--语文】

2009-2010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模拟试卷(一)

说明:1、本试卷共8页,25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所有答案只能答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第Ⅰ卷(20分)
一、本大题4小题,共8分
答题提示:第Ⅰ卷的1—4题每小题读一遍,第Ⅱ卷的5—6题每小题读两遍,答案都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请注意,录音只播放一次,考生可以边听边答题。
1、听读词语,选出读音有误的一项(     )
A.凝眸     沉淀      言简意赅        B.和蔼    蹒跚    怒不可遏
C.憧憬     元勋      心有余悸        D.犀利    栖息    笑容可掬
2、听下面的短文,选出对短文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缺点,不应只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
B.每个人必定有很多的优点,换一个角度去看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C.看白板时应该看全,包括黑点和白板。
D.看一个人应该看全面,包括他的优点和缺点。
3、选出与新闻内容不相符的一项(     )
A.刘翔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胡总书记对他的关心和鼓励如同暖流一般流到他的心里。
B.受到鼓舞的刘翔告诉记者,祖国培养了他,他要“心动不如行动”,克服伤病,努力训练,为国增光。
C.胡总书记对刘翔说:“我和你说,放下包袱,来日方长。”
D.刘翔说愿意下基层辅导小孩子,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为我国培养更多的体育冠军。
4、根据新闻内容,选出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     )
A.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即将开幕之际,胡锦涛接见了新中国体育发展60年来涌现出的体育战线的各种先进代表。
B.受到了胡总书记的关心和鼓励,刘翔想和总书记说话,却激动得说不出来。
C.刘翔说“希望下回不要这样了”,意思是说下次不要弄伤腿了。
D.胡锦涛说要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本大题2小题,共4分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只要你用心品味汉字,认读汉字,就一定会发现她的神奇魅力。
B、为了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合作,祖国大陆将进一步采取惠15项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
C、我国自主研制成功的反恐“千里眼”,已广泛应用于公安刑事侦查、消防、环保、交通等众多领域。
D由于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将为地方的经济文化腾飞带来巨大的机遇。
6、下面这段话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细节来自观察,真知出于实践,语感源于积累。唯有深入细致的观察、苦心孤诣(A)的实践、持之以恒(B)的积累,才能妙笔生花(C),才能用少数几个句子把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D),活灵活现!
三、本大题4小题,共8分
阅读《出师表》中的两段文字,完成7—10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7、下列句中的“异”与“使内外异法也”的“异”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渔人甚异之          B、或异二者之为
C、独在异乡为异客      D、永州之野产异蛇
8、选出对画横线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下三分(分开)              B、不宜异同(不同和相同)
C、恢弘(发扬、扩大)志士之气      D、宜付有司论(议论)其刑赏
9、选出画横线词词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光先帝遗德       以塞忠谏之路也
B、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C、俱为一体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D、盖追先帝之殊遇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10、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益州”指蜀汉,“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臣”指诸葛亮。
B、第一段文字的主旨句是“诚宜开张圣听”,这是作者提出的第一个建议。
C、这两段文字中有两个词语已经成为经常使用的成语,它们是“引喻失义”和“作奸犯科”。
D、在“使内外异法也”中,与“内”“外”意思相同的两个词分别是“宫中”和“府中”。
                      第Ⅱ卷(100分)
四、本大题5小题,共12分
11、听下面的材料,完成填空(2分)
你的歌声和我的诗便是我俩的领地。你唱出了蓝天,我便                      ;我描绘大海,你就                              。一阵清风捎来了诱人的果香。我俩商讨着                          。
12、听下面一段话,发挥合理想象,说说苏霍姆林斯基可能怎么处理这件事。(2分)
                                                                             
                                                                             
13、仿写。(3分)
一棵小草以它卑微的绿色,丰富着季节的内涵;                          
         ,                    ;一块岩石以它孤独的肩膀,支撑着倾斜的山体。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3分)
第一组:目前,全世界有1/6的人口约10亿人缺水。全球人均淡水供应量比1970年减少了1/3,占世界人口40℅的80个国家正面临着水危机。全球每年约有500万人死于饮用不清洁的水;平均每20秒钟,世界就有一名儿童死于因缺少干净饮用水而导致的疾病。
第二组: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约2.8万亿立方米,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被列为贫水国家之一。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供水不足,其中110个严重缺水。因为缺水,我国每年工业总产值大约有2000亿的损失;因为缺水,每年农业有1500亿的损失。
    (1)这两组数据反映了一个什么共同问题?(2分)
    (2)请你提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节约用水的办法。(1分)
15、名著阅读。(2分)
     《水浒传》中,有两位打虎英雄,在沂岭杀四虎的是       ;
在景阳冈打虎的是             。
五、本大题2小题,共10分。
16、古诗文默写。(6分)
(1)却看妻子愁何在,                      。
(2)                  ,五十弦翻塞外声。
(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4)                  ,莲动下渔舟。
(5)《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借景言行路艰危之悲愤的诗句是  
              ,                    。
1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六、本大题7小题,共28分。
(一)苦瓜(10分)
从此,再见不到苦瓜瓤和籽的鲜红欲滴,因为再也等不到那个时候了。
这样的菜,一直吃到我离开了小院,搬进了楼房。住进楼房,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再也吃不到母亲亲手种、亲手摘的苦瓜了,只能吃母亲亲手炒的苦瓜了。
一直吃到母亲六年前去世。
如今,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母亲再也不能为我亲手到厨房去将青嫩的苦瓜切成丝,再掂起炒锅亲手将它炒熟,端上自家的餐桌了。
因为常吃苦瓜,便常想起母亲。其实,母亲并不爱吃苦瓜。除了头几次,在我一再的怂恿下,勉强动了几筷子,皱起眉头,便不再问津。母亲实在忍受不了那股异样的苦味。她说过,苦瓜还是留着看红瓤红籽好。可是,每年夏天当苦瓜爬满架时,她依然为我清炒一盘我特别喜欢吃的苦瓜肉丝。
最近,看了一则介绍苦瓜的短文,上面有这样一段文字:“苦瓜味苦,但它不把苦味传给其他食物。用苦瓜炒肉、焖肉、炖肉,其肉丝毫不沾苦味,故而人们美其名曰‘君子菜’。
不知怎么搞的,看完这段话,让我想起母亲。
原来我家有个小院,院里可以种花草和蔬菜。这些活儿,都是母亲特别喜欢做的。把那些花草蔬菜侍弄得姹紫嫣红,像是给自己的儿女收拾得眉清目秀,惹人喜爱,母亲的心里很舒坦。
那时,母亲每年都特别喜欢种苦瓜。其实,这么说并不准确,是我特别喜欢苦瓜。刚开始,是我从别人家里要回苦瓜籽,给母亲种,并对她说:“这玩意儿特别好玩,皮是绿的,里面的瓤和籽是红的!”我之所以喜欢苦瓜,最初的原因是它里面的瓤和籽格外吸引我。苦瓜结在架上,母亲一直不摘,就让它们那么老着,一直挂到秋风起时。越老,它们里面的瓤和籽越红,红得像玛瑙,像热血,像燃烧了一天的落日。当我掰开苦瓜,兴奋地拿着这两片像船一样而盛满了鲜红欲滴的瓤和籽的瓜时,母亲总是眯起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喜出望外的神情,仿佛那是她的杰作,是她才能给予我的欧•亨利式的结尾,让我看到苦瓜最终具有了这一落日般的血红和辉煌。
以后,我发现苦瓜做菜其实很好吃。无论做汤,还是炒肉,都有一种清苦味。那苦味,格外别致,既不会传染给肉或别的菜,又有一种苦中蕴涵的清香和苦味淡去的清新。
像喜欢院子里母亲种的苦瓜一样,我喜欢上了苦瓜这一道菜。每年夏天,母亲会经常从小院里摘下沾着露水的鲜嫩的苦瓜,给我炒一盘苦瓜青椒肉丝。它成了我家夏日饭桌上一道经久不衰的家常菜。
18.“我之所以喜欢苦瓜”,最初的原因是              ;以后的原因是                         ;如今的原因是                          。(3分)
19.简答:
(1)“落日般的血红和辉煌”,加点词能否换成“朝阳”?为什么?(3分)
(2)文中多次写到苦瓜的“红瓤红籽”,倒数第六段引经据典写苦瓜是“君子菜”,这都有象征意味,象征了什么?(4分)
(二)南极冰架(9分)
①此次考察中,我们曾两次沿“厄麦里冰架”的北缘航行,有机会观赏了南极冰架的景观。
②所谓冰架,是指与大陆冰盖相连的海上大面积的固定浮冰。南极冰盖覆盖面积达1200平方公里,平均厚度在2000~2500米之间,最厚的有4800米,总体积达2450万立万公里。这顶巨大的“冰帽”,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以每年1~30米的速度,从内陆高原向四周沿海地区滑动,形成了几千条冰川。冰川入海处形成面积广阔的海上大冰舌,终年既不破碎(外缘除外),又很少消融,这就是海上冰架的来源。
③据目前考察结果,A南极冰架面积达140万平方公里,占南极冰盖总面积的10%,最大的两个冰架即罗斯冰架与菲尔克纳冰架,都在西南极。由于冰架表面平坦,因而是南极洲机场的选点之一,B我们首次来南极洲乘坐的“大力神”飞机就是在冰架上降落的。不少国家的南极考察站,都建造在冰架上。罗斯冰架每年向海延伸300米到760米,因此,上面的“浮动城市”也逐年向海洋中推移。
④冰架厚度的增加,主要是由降雪的堆积而造成的。近年来,澳大利亚冰川学家发现,厄麦里冰架底部的海水也在不断冻结,从而增加了自身的厚度。夏季冰架外缘与南极表层温暖的水接触处,消融成水,并在风、浪、潮的作用下,造成断裂,形成海上平台型冰山。据估算,每年从南极冰盖崩裂入海形成的冰山有50亿吨,其中由冰架送出的冰山占了84%。可见南极冰架是南极洋上冰山的主要来源。从望远镜中望去,厄麦里冰架像一条看不到头尾的水晶堤。
⑤冰架是一巨大的低温体。据澳大利亚冰川学家在厄麦里冰架上越冬观测,表层100米冰层的年平均温度低达-20℃左右。在冰架附近,一般都有一个特别寒冷的低温水体——“冰架水团”。我们投放了“温差深自动记录仪”的探头,果然测到了本航次中的最低海水温度记录-23℃。生物拖网也取得了与其他海区不同种类的浮游生物。这表明,冰架对它临近海区的水文特征及生物的种类分布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20.结合第②段,请你找出第③段中罗斯冰架每年向海里延伸300米到760米的原因。(2分)
21.请分别说明第③段中A、B两个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和作用。(4分)
22.第④段中加点的“主要”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三)尽信书不如无书(9分)
  王璞
许多经典著作中的至理名言,在广为传播之后,便会化作人们的口头语言。“尽信书不如无书”即是一例。这原是孟子在两千多年前说过的话——“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见《孟子•尽心下》)现在说“心信书不如无书”,多谓读书要独立思考,灵活运用,而不可拘泥于书本、盲目搬用书本。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名人名言,其判断固然成立,但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看,并非任何书籍上的任何结论都绝对正确,都可以照办无误。因此对书不可尽信,更不可迷信;以为凡是上了书的就是对的,那是一种落后的文化心理。
“尽信书不如无书”这个观点,早已为世人认同,许多作家都爱用它表明自己的看法。如姚雪垠曾在《李自成》第三卷中借人物李岩的口说道:“……连孟夫人也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书上不可靠的东西很多,有时颠倒黑白,有时隐恶扬善,有的地方是传闻之误,也有的地方是有意栽赃,各种情况,不胜枚举。”显然这是针对一些包藏祸心的书而言。今天我们仍然应该警惕有些披着彩衣、居心叵测的书,要明辨是非,不为任何谎言所迷惑。
至于有些书记载失实,是要注意辨析的。譬如许广平写过许多关于鲁迅的回忆录。许广平是鲁迅的夫人,也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许多著作确有史料价值,可是对其尽信,也不妥当。据朱正先生考证,许广平的著作中也有误记失实之处。朱正先生为此专门写了一本《鲁迅回忆录正误》,很有见地。读者若对鲁迅生平事迹有兴趣,是应该读读这本书的。
还要说到,有些书是经典著作,甚至是革命理论的权威著作,世人确实应该认真学习,领悟其精神实质,可是如果对其尽信乃至迷信,甚至把其中的一词一句都看成灵丹妙药,就会走入误区。在史无前例的“文革”中,毛泽东语录本被奉为“红宝书”,人们时时处处背语录,结果弄出了打语录仗的闹剧。其实,毛泽东本人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反对过“本本主义”,并不主张“尽信书”。不读书不行,“尽信书”也不行,看来对任何事情都不能绝对化,任何时候都需要坚持独立思考精神。
23.填空:文中的“                         ”这句话可作为本文的论点,它的含义是:   
                                       。(3分)
24.简答:
(1)作者认为“尽信书不如无书”的理由是什么?(3分)
(2)“因此对书不可尽信,更不可迷信”,“尽信”与“迷信”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
七、写作。(50分)
25、根据题目和要求作文。
   题目:        告诉我
   要求:(1)、补充完整题目,然后作文;(2)字数600字以上;(3)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本人有关的地名、校名和姓名,若不可避免,用代号代替,如A中学、B老师、小C。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
初三语文模拟试卷(一)
第Ⅰ卷(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Ⅱ卷(100分)
11、你唱出了蓝天,我便                   ;我描绘大海,你就         
            。一阵清风捎来了果香,我俩商议着                 。(2分)
12、                                                                           
                                                                               
                           (2分)
13、仿写。(3分)
                             ,                                   ;
14、(1)共同问题:                                                           
                                                             (2分)
   (2)节约用水的方法:                                                      
                                                    。(1分)
15、两位打虎英雄:                      (注意顺序,2分)
16、(1)                            (1分)
(2)                            (1分)
   (3)                            (1分)
(4)                              (1分)
(5)                                                     (2分)
17、(1)                                                    (2分)
  (2)                                                                    
                            。(2分)
18、最初的原因是              ;以后的原因是                         ;如今的原因是                          。(3分)
19、(1)                                                               
                     (3分)
   (2)象征了                                                         
                                                             (4分)
20、                                                                 
                                                                       (2分)
21、A、说明方法:          ,作用:                                    
B、说明方法:          ,作用:                           (4分)   
22、                                                                          
                                                            (3分)
23、论点:                                  ;(1分)含义:                    
                                                                               
                      。(2分)
24、(1)                                                                           
                                                                               
                                                            (3分)
(2)                                                                          
                                                                               
                               (3分)
初三语文模拟试卷(一)答案
1、A     2、C    3、D    4、C     5、C   
6、A     7、B    8、C    9、D     10、C (1—10每小题2分)
11、写下白云  教浪花如何欢唱  秋天的伊甸园是什么样子。(2分)
12、苏姆霍林夫斯基不仅不批评小女孩,还夸奖她是个诚实、有爱心的孩子,并另外奖励小女孩两朵玫瑰花,一朵给小女孩,一朵给她的妈妈,因为她教育了一个好孩子。(2分)
13、示例:一只小鸟以它柔弱的肩膀,展示着蓝天的广阔。(3分)
14、示例:(1)全球40℅的人口正面临着缺水危机(或者,全球人均淡水资源日益不足。缺水给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工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危害。)(2分)  (2)采用一水多用、循环使用的办法;采用人体感应式水龙头;安装节水马桶等。(1分)
15、李逵    武松   (2分)
16、(1)漫卷诗书喜欲狂  (2)八百里分麾下炙(3)窈窕淑女     (4)竹喧归浣女   (5)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每句1分,共6分)
17、(1)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时候啊。(2分)
   (2)提升、惩罚、表扬和批评,标准不应该不同。(2分)
18、苦瓜里面的瓤和籽格外吸引我(1分)   苦瓜做菜好吃(1分) 苦瓜常令我想起母亲。(1分)
19、(1)不能,写老苦瓜象征母亲,用“落日”恰当。(3分)
   (2)象征充满爱心的母亲,象征母亲默默奉献的精神。(4分)
20、这是由于南极冰盖(冰帽)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以每年1~30米的速度,从内陆高原向四周沿海地区滑动造成的。(2分)
21、A、列数字,说明南极冰架面积大的特征;B、举例子,说明南极冰架表面平坦的特征。(4分)
22不能。因为冰架厚度的增加除了有降雪的堆积原因之外,还有其他原因,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分)
23、论点:尽信书不如无书。(1分)含义:读书要独立思考,灵活运用,而不可拘泥于书本,盲目照搬书本。(2分)
24、(1)有些书披着彩衣,居心叵测。 (2)有些书记载失实。  (3)有些经典著作应该领悟其精神实质,而不能把其中的一词一句看成是灵丹妙药。(3分)
(2)不可调换。“尽信”只是不动脑子,书上说什么就相信什么,“迷信”则是盲目相信,只要是书上说的,都绝对相信,可见痴迷的程度更甚。(3分)
25、作文 (略)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jxzl/490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