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项目化学习设计》读书感悟范文三篇

| 点击:

【www.doubiweb.com--化学】

读书是指获取他人已预备好的符号、文字并加以辨认、理解、分析的过程,有时还伴随着朗读、鉴赏、记忆,学习知识的行为。虽然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读书可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拓展自己的视野。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项目化学习设计》读书感悟范文三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项目化学习设计》读书感悟

5月份,在工作室丁玉海老师的带领下,大家一起精度《项目化学习设计》书籍,线上分享会,每日打卡,线下精读,我收获颇丰,深有体会,下面我谈谈我的几点心得:

我选读《项目化学习设计》,读这本书之前,我也常常想项目化到底能创造怎样的教育结果和价值?在中国实施下去能否有明显的意义?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找到了一些答案。

对于单一的为应试教育而学而教的传统而言,项目化需要以多元视角投入其中,我们并不是培养分数高的孩子,而且综合素养好的孩子。有关做事、做人的教育,中西方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资源,项目化学习就是其中之一。这种方式就是要突破主要重视读书所造成的弊端,强调通过一个个经过设计的项目学习去"做事"!

我们要组织和推进活动的真实问题,最终形成的问题解决的方案。如通过合作解决真实情景中的复杂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学会读书、做事既是阶段性目的,又是终极性目的的手段,学会做人才是最终目的!所以会做人,会真实的生活,才是项目化学习的本质目标。  《项目化学习设计》读书感悟 。

在我上学的时候,学习就是学知识,然后去考试,读中学,读大学。但是自从当了老师,我才发现,我完全曲解了教育的意义,教育是以知识为载体,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那身为老师,我们该如何去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项目化学习设计》给了我想要的答案。

书的框架很简单,从学习素养入手,谈学习素养与项目化学习,《项目化学习设计》读书感悟,然后介绍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和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清楚地介绍了项目化学习于学习素养的意义,以及如何进行学科和跨学科项目化设计。作者旨在清晰直白地回应:如何才能产生我们所期待的理想学习?既有中观层面的理论介绍,更多是实践层面的操作指导,受益匪浅。

  一、培养心智自由的终身学习者

书的开头,就抛出了一个值得我们所有教师思考的问题:身为教师,我们该培养怎样的人?从经济文化视角、心理学视角、哲学视角和课堂视角作了分析,得出结论:要培养儿童成为心智自由的终身学习者。真实世界的发展要求儿童成为心智自由的终身学习者,儿童虽然有自主性,但不会自然而然成为心智自由者。这时,就需要教育介入,要用教育"唤醒"学生,要通过教育帮助学生"成为自我学习者",并"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兴趣"。

  二、对项目化学习的理解

有学习素养的人应该是可以根据情境的要求灵活运用所学进行心智转换的人。而项目化学习就能实现这样人的培养。项目化学习,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个人学习的主角,允许他们直面挑战、解决问题,在一种自治而有组织的氛围中与同伴合作,教师团队则给他们充当顾问,并全程进行评估。

   三、改变课堂模式

通过对书的阅读,学习了为什么要做项目化学习,对于我们的课堂又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与此同时也反思了作为新教师上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在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究过程中状态的把握,学生是否做到了真实探究,在探究的背后是否生成新的问题,切实的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心智自由转换的过程。而非填鸭式灌输。因此对于我们来讲,要学会放手,由主导者转变为学习的设计者和支持者,让真实学习发生,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所以针对于以后我们不论是驱动问题设计、学习过程设计,还是学习结果评价,都要更加用心。

  四、用高阶思维引领低阶思维

在一节课当中,如果是45分钟,通常前面30分钟都在讲基础,后面会留在一点点时间来让学生进行高阶活动,比如讨论和碰撞,可是常常到这里已经没有时间了,这就意味着,我们其实需要有一个长时段来保证学生对于核心知识的讨论和思考。为什么要在大情景,大任务下进行我们的课堂学习,就是要让我们的学生对我们的课堂整体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而且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境中去运用这些知识。学生对本节课核心任务的讨论,去思考,去合作,去推理,去进行思维散发,从而用高阶思维引领低阶思维。

通过对《项目化学习设计》一书的阅读,发现尤其作为新教师的我们还有许多不足,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学习、去突破、去成长。在项目化学习设计中,还需要通过更多的实践去体会、去感知。帮助每一

个孩子发现自己、成就自己,真正的让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心智自由的学习者。让每个孩子的一生成为一个精彩的故事。

我想我要认真阅读这本书。我首先思考这几个问题:1.什么是项目化学习?2.项目化学习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帮助? 带着这些问题我先细细解读了封面,"PBL"是什么意思?通过百度我了解到"PBL"其实就是项目化学习,也是问题式学习的缩写,这在序言当中也有提到。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PBL是让学生成为个人学习的主角,允许他们直面挑战、解决问题,在一种自治而有组织的氛围中与同伴合作,教师团队则给他们充当顾问,并全程进行评估,而驱动性问题是PBL的标志性特征。近年来我们学校致力于对课堂教学行为深入研究,创建了"任务驱动、角色引领"的教研模式,以"项目化学习"为导向推进学习方式的转变,瞬间也让我觉得我们在做的项目化研究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这本书的书腰上写着"让每个孩子成为心智自由的学习者",这也正是项目化学习的宗旨。

这本书的前言部分有一句话:每个小孩都可以成为心智自由的学习者,怎么去理解这句话呢?

书中给了两方面的解读。

1、去往"北极星"而不仅仅是"北极"。

2、成为心智自由的学习者。

3、最好的学习,最坏的学习?

4、学与教转化的系统设计。

每一项都给了解读。现在的我已经工作16年了,读到这些解读真的是受益匪浅,在我内心深处产生了共鸣。在我的16年的教学生涯中也是为此再做努力,希望自己的课堂上,每个孩子能自由、自主的去学习。引入书中的总结:北极星高悬,朝向心智自由的学习者,呼唤教育素养的学习-教学-课程的整体变革,而在推动教育系统转型的过程中,我们还要一步一个脚印。林中路千条,而生命无法回头,慎之又慎。

在我看来,我所理解的项目化学习就是一个改变学习的生动实践过程,在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今天,我们要做到把"知识为本"转化为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育模式,在这一方面来讲项目化学习至关重要。我们之前一直都知道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我认为素质教育在循序渐进发展的过程中,要有项目化学习的参与似乎效果会更好。就好像《项目化学习设计》这本书中作者为我们详细地讲解了学习素养的维度和构成,学习素养培养和项目化学习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当然是毋庸置疑的。进行学科和跨学科项目化设计,既有中观层面的理论介绍,更多的是实践层面的操作指导。

项目化学习更需要的是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做好备课预课等相关工作,从整体的战略角度去做出一个教课的合理规划,确保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在我们的课程设计下更有效率地完成学习。就好像作为数学老师的我,平时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不仅要考虑到学生们学习素养的培养,更要密切联系项目化学习背后的知识观,虽然这些在表面上和短时间内不一定能够显现出来,但是却对学生长久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作为教师而言,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这条路必定是遥远而漫长的,需要不断进行只是系统的更新,同样也要看到很多新的学习方式。

这本书我只读一遍,我的理解还不够完善,我还会继续拜读这本书。成为一个终身学习的人,心智自由的人,让自己的心灵在各个方向上持续涌动,让自己永葆开放的学习的心态,是一个永恒的人生命题。

【篇2】《项目化学习设计》读书感悟

针对于我们学科的特色,假期我选读了夏雪梅博士所著的《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读这本书之前,我也常常想项目化到底能创造怎样的教育结果和价值?在中国实施下去能否有明显的意义?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找到了一些答案。

对于单一的为应试教育而学而教的传统而言,项目化需要以多元视角投入其中,我们并不是培养分数高的孩子,而且综合素养好的孩子。有关做事、做人的教育,中西方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资源,项目化学习就是其中之一。这种方式就是要突破主要重视读书所造成的弊端,强调通过一个个经过设计的项目学习去“做事”!

我们要组织和推进活动的真实问题,最终形成的问题解决的方案。如通过合作解决真实情景中的复杂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学会读书、做事既是阶段性目的,又是终极性目的的手段,学会做人才是最终目的!所以会做人,会真实的生活,才是项目化学习的本质目标。

【篇3】《项目化学习设计》读书感悟

我们参加了教育部—联合国儿基会“创新性教学与教师培训”项目培训。在两天半的时间里,我们既聆听了儿基会官员、教育专家的理论知识,也与省级专家团队愉悦互动,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我们主要有三点感受:

一是要着重培养教师专业素养,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增强课堂教学激情,把握课堂教学规律。针对本次培训项目,我们要着重弄明白什么是TPR教学法、为什么要将TPR教学法运用到教学中、TPR教学法如何有效地服务于课堂教学这三个个问题。

TPR是TotalPhysicalResponse的简称,也被叫做直接式沟通教学法、完全生理反应理论等,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阿士尔(Dr.JamesJ.Asher)提出。这种教学法力图通过身体语言来进行语言教学,是一种建立在言语和行动和谐一致基础之上的语言快速教学法,以“听——做动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TPR教学法能够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参加活动,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实际体验中学习。TPR教学法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情景剧表演、卡片、儿歌、图画、游戏、比赛等形式来呈现,体现了教学中方式多元化的特点。

二是要着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的身心特点是:好奇,好玩,好胜,爱模仿,接受能力强,但遗忘也快,可塑性极强。因此,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个性特征,找准切入点,营造学习氛围,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主动尝试,大胆互动,形成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学有所获。我们可通过歌曲、猜谜、合作、比赛等形式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解学习难点,让学生感到自己就是学习中的主角。并能体会到学习是如此的快乐。这是都是课堂教学中TPR教学法很好的呈现方式。教需有法,教无定法,大法必依,小法必活。在教书育人中更应如此,灵活的教学方法是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

三是要体现创新精神和教育活力,力争每天、每月、每学期都有变化、有进步。要做到“创新性”,我们觉得要注意四点:

1.改变,跟以前要有变化。不要今天这样,明天还是这样;更不要今年这样,明年还是这样。必须要有所改变。每天有一点改变,日积月累,大家可以想象会有多大的变化。一年下来,两年下来,我们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应该就完全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品牌了。

2.有用,要能促进课堂教学。通过实践,我们要找到适合本班级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并运用到具体的课堂中去,不断探索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新思路,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从而达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生显著变化的目的。

3.融合,要把TPR教学法和传统的教学法有机的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因材施教。不同学科阶段,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原则,创造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加以灵活运用,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4.坚持,要能持之以恒。坚持,是一个过程,一个持续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补充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持续不断的创新,不断积累有用的方法,我们才能个性发展,才能打造特色,才能实现教育史上真正的变革,才能走向成功。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jxzl/868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