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册

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锦集三篇

| 点击:

【www.doubiweb.com--初二下册】

历史学之成为历史学,其关键乃在于历史学Ⅱ,而不在于历史学Ⅰ。历史学Ⅰ是科学,历史学Ⅱ是哲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锦集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篇1

1、1949年9月21日—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是:(1)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2)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3)确定了新中国的国旗、国歌和首都。(4)决定采用公元纪年。(5)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国歌的原名叫《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曲创作于1935年

3、祖国大陆的统一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1951年。1951年四月底,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到达北京。

5、“抗美援朝”的主要原因:美国的侵略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6、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司令员是彭德怀。

7、我国地主阶级彻底消灭于1952年底。

8、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全国土地改革逐步展开,1953年,土地改革在大陆基本完成。

9、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1950年10月,彭德怀司令员带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共同抵抗侵略者。

10、1953年7月,美国被迫同朝中方面在板门店签定《朝鲜停战协议》。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1)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阶段。

(3)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4)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5)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6)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12、抗美援朝的意义:(1)打乱了帝国主义扩大势力的战略部署。

(2)捍卫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保卫了国家的独立。

(3)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

(4)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空前提高。

(5)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13、新中国巩固权力与统治的措施:(1)收复西藏。

(2)抗美援朝

(3)土地改革

(4)镇压反革命运动。

14、镇压反革命运动的意义:有力地支持、配合了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战争,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15.(附):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950—1953:土地改革

1953—1956:三大改造

1953—1957:第一个五年计划

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篇2

1、由于旧中国的经济十分落后,工业基础极端薄弱,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发展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所以有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实行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1)以苏联帮助建设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3)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

(4)继续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稳步增长。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1953年12月,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4年,南昌飞机厂制造的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1956年,中国汽车工业的源头—长春第一制造厂成立,并生产出第一辆国产汽车。

4、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意义:使中国基础工业实力大力增强,农业、交通运输业、科技、教育、卫生、文艺等事业都得了较大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较大改善。

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三大改造包括:对农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改造。

7、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好快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8、意义:这条总路线规划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雄伟目标,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尽快改善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

9、大跃进的意义:“大跃进”运动严重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后果。各部门经济关系严重失调、人力物力大量浪费,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下降。

10、大公社成立时间为1958年七月,公社的特点是:“一曰大,二曰公”。

11、起因:毛泽东对国内外的形势作出了错误的判断。

12、标志:(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简称“五一六通知”。1966年5月通过。

13、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叛逃,到蒙古飞机坠毁。

15.(附):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6月,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个历史问题》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1986年9月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1996年10月,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个重问题的决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1982年9月,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中共十三大:1987年10月。确立“三步走”战略,定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中共十四大:1992年10月科学地概括“邓小平理论”,确立它的领导地位,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中共十五大:1997年7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确立它为党的指导思想。

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篇3

1. 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一律平等。

2. 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在国家统一的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由当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3. 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实现了各民族的平等,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少数民族享有广泛的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和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

4. 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措施:(1)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

(2)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抽调内地干部支援建设。

5.自治区成立时间首府

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呼和浩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10月乌鲁木齐

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南宁

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银川

西藏自治区1965年9月拉萨

6一国两制的内容:在祖国统一的领导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7. 一国两制的意义:(1)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

(2)充分考虑了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

(3)有利于台湾、澳门、香港的长期稳定。

(4)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和民族振兴。

(5)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ksst/834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