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

关于搭配中的学问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十三篇】

| 点击:

【www.doubiweb.com--三年级下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搭配中的学问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十三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1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经历使学生会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2、让学生体会掌握比较小数大小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准备:米尺、直尺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上节课我们结实了一个新朋友,小数。你们能利用自己的学具来具体解决一个问题,并且以米为单位用小数说出来。

学生汇报

看来小数也有大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比较小数的大小。

二、比较小数大小,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

1、出示课本例题

到底谁的成绩最好?请同学们隔一他们排出名次。

2、小组讨论、比较

请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填写在书上。

3、汇报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4、小结方法

比较小数大小 的方法可以用我们以前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来比较。先从小数点左边开始一位一位的比较。

大家一起来记住比较小数的方法,记录在书上。

三、巩固联系,自我超越。

1、看图比较各组数的大小。做一做

2、P94   9比较生活中三种茶叶的价格。

3、小组自己量出身高并以米为单位进行记录,按从长到矮的顺序排列。

4、P94  10结合首都人均绿地面积表,让学生提问题,感受我国人均绿地面积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四、小结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

2.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笔算下面各题,并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8+6=   28+5=   37-5=   12-6

(三人板演,其他学生练习在课堂本)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出示主题图.

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获得的信息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3)教师从学生的众多问题中选择一个加法的问题和一个减法的问题。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4)(教师选择例3)提问:该怎么解决?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教师巡视,及时掌握学生讨论情况。

(5)集体反馈。

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寻找适合自己知识水平的解决方法。

(6)集体讨论:0.6+0.8

教师先提示:这道式子是小数加法。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是相同的,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教师板书:小数加法)。

小数加法又该怎样计算呢?(教师板书:计算)

(7)引导学生两式比较:

一道是以元为单位相加,它是一道小数加法题,

一道是把元改写成角,把小数加法题转化成一道整数的加法题,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整数加法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也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列坚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8)学生试笔算0.6+0.8

学生在进行笔算之前教师先与学生探讨数位对齐的问题。教师并示范。

元   角    分

0 .  6

+  0 .  8

(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引导学生说一说,用坚式计算0.6+0.8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观察、思考:在小数加减法中,要使相同数位的数对齐,只要什么对齐就行了?

(9)反馈练习:列出2.8+2.1  6.4+0.9的竖式(订正时注意是不是小数点对齐)

(10)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加法?

2.教学例4:

(1)教师选择例4

(2)这道题你会解决吗?应该怎样列式?

(3)组织学生讨论:该怎样列竖式并正确计算出得数?

(4)引导学生说一说小数减法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5)这个竖式怎样计算?

元   角    分

1 .  2

-  0 .  6

学生尝试:(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教师巡视指导.

(6)引导学生说说用竖式计算1.2-0.6时先做什么,再怎么做?最后做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最后说明:

①从小数看,十分位上的2减去6不够减,向个位退1,作10,在十分位上加10再减,也就是12个0.1,减去6个0.1。

②从人民币的单位看,是把1元化成10角,加上原来的2角,用12角减去6角。

(7)反馈练习:3.6-0.5   2.1-1.2(两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8)教师总结:小数减法与以前所学的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减法?

3.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明确它们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都从最低位算起,而且同样是“满十进一”或“退一作十”。只是小数加减法注意了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

4.巩固练习:

观察商店图,解决问题。

⑴买2个练习本多少钱?

⑵小东有2元钱,能买什么东西?

⑶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第⑴和第⑵个问题再集体反馈。

全体学生根据同学所提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集体解决。

三、巩固发展

1.计算训练

练习二十二第1题

(练习在课本上,允许个别学生用竖式计算)

2.用数学。

练习二十二第2题

学生独立解决,第⑵个问题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生活中的数学。

六、布置作业

小数计算一份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2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公园路线图、公交车站牌、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路线图,并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2、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  养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路线图,会运用方位词语描述行走路线。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很强的实际问题(如学会看城市交通图、平面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坐过公交车吗?有没有独自乘公交车去公园玩过 ?没去过没关系,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试一试,有没有信心?走,那我们就出发吧!

二、教学公交路线图

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是动物园,瞧,这里是一张1路公交路线图。

提问:

1、1路公交车是从火车站开往哪里的?经过了哪几个车站?

2、王老师要从火车站到医院,有几站地?

小结:我们在乘车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车的行驶方向,然后根据需要,正确的选择乘几路公交车和下车地点,现在你知道我们改乘哪路车了吧!

三、教学公交站牌

经过大家的一番努力思考,我们终于找到了1路公交车的站台,可是当我们到了站台却发现路的两边都有这样的站牌,那究竟该在哪个站牌下等车呢?你能按照1路公交车的路线说一说我们乘车从火车站按照什么方位怎么走到动物园?

四、动物公园平面图

这一段旅途还算顺利,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动物园,不过我们可不能没有计划的去玩,那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出现走冤枉路的情况,所以  在游玩之前,必须好好地计划一下,你们看,公园的入口处有一张动物园的平面图,这样便于我们更加合理的安排行程。

1、辨认平面图

师:看图时首先要找到图中的方向标志,找到了吗?点分别在艺术广场的哪一面吗?

2、认识游览路线

师:根据不同的需要,说说我们去不同的位置怎么走,全班交流。

小结:我们在说行走路线的时候,要用上我们学过的方位词语,这样就可以说的很清楚。

3、试一试

小结:一般我们到某个地方旅游的时候,总是要先看看游览的路线图,要游玩什么景点,怎样走才能不走重复的路线,路线图都会告诉我们,因此认识路线图十分重要!

五、总结评价

通过这次游园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吗?说给大家听听。

如果再给一次机会给你单独出去游玩,你还会有信心吗?将它写成数学日记,让全班同学分享你的快乐与成功,好吗?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口算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

一、导入新课

1.口答

(1)24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84呢?

(2)42个十,90个十各是多少?

2.口算:

36÷3   24÷2   30÷3   60÷6

48÷4   84÷4   80÷2   90÷3

二、教授新课:

出示主题图:

根据你的观察,你看看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途中提出的问题吗?

1、3次就能运完这60箱,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和你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帮助你说明你的思路。

小组汇报:解题思路

1、想口诀    二三得六

2×3=6    6÷3=2

60÷3=30

2、   20×3=60       60÷3=30

3、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

60÷3=30

第一个问题轻松解决,第二个问题也没问题

2、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他也运3次就运完了,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里面说说。

600÷3=200(箱)

3、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也运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

240÷3=

这题如何考虑?

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诀,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来思考,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解决。只要能正确的计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课堂练习:做一做

知识介绍:除号的由来

作业:练习三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 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表达估算的思路。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每个小组每人准备3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巩固技能:

1、师出示口算卡片:

1800÷3    2400÷6    250÷5    420÷6

2700÷9    140÷7     120÷6    5400÷6

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得数。看哪一组开得又对又快。

2、同桌一人说算式一人回答,答对的就坐下。

(二)引入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教学挂图,呈现农贸市场的情境图

师:上一节课我们共同为赵伯伯、李阿姨和王叔叔解决了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为李叔叔他们三人解决困难,好吗?他们遇到了什么难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呈现李叔叔三人的情境图:

师:你们看,李叔叔他们三人想怎么把蔬菜运走呀?

(用三辆车一次把这124箱蔬菜全部运完。)

课件演示:小精灵聪聪出现了: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同桌交流、讨论。

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板书:

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师:这道题该怎么解决呢?(让学生讨论)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师引导:你能大概猜一下他们每一个人运了多少箱吗?可以用什么方法快速地解决它呢?

生讨论后反馈结果。

请一学生叙述估算的过程。

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    把124看成120,120÷3=40(箱)

(2)    把124拆成120和4,再分别和3除,每人平均分了40箱,还剩4箱,又分了一次,最后还剩下一箱,每个人大约运了41箱。

师板书:124÷3≈40(箱)

或者124=120+4  120÷3=40  4÷3=1……1

124÷3≈41(箱)

(三)小结:

师:刚才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很快地帮李叔叔解决难题的?(估算)这节课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学生发言)在生活中你还认为哪些地方用得到估算呢?

估算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当我们遇到数字较大的题目,比如分东西,而你又不能准确地算出该平均分多少物品给每个人时,我们就可以用估算来计算。

(四)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做P16 “做一做”第1、2题

1、学生说说题意,并说一说为什么260可以看作240或者280。

之后解答这道题目。

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本道题。之后进行全班性讲评。

(五)课外延伸,拓展思维:

游戏:神算子

游戏的规则:

1、要求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牙签放到一起。

2、每抓一把牙签后放到一边,先数出根数。接着再快速地算出该平均分给组内每个成员多少根牙签。

3、每人一次机会。看谁算得又快又好。

4、最后评选出组内的神算子。

板书设计:

124÷3≈40(箱)

或者  124 = 120 + 4

120÷3=40(箱)  4÷3=1(箱)……1(箱)

124÷3≈41(箱)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3

第一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3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五。

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具准备:例2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52×10            43 ×30 =        12 × 40 =          31×20 =            17 × 20  =             21×30  =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 × 7 =

二、新课。

1、教学例2。

出示例2的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境是什么。(小红的妈妈带着小红去书店买书,小红要买一套12本,每本24元的书,她在想一共要付多少钱。)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24×12=)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那么你能估算一下妈妈要付多少钱吗?(妈妈要付200元)妈妈到底要付多少钱?你想怎样计算?

老师指导谈话:我们前面复习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你们能不能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目前的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展示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24×12=240  24×10=240  24×2=28  240×28=288

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24×10,再用2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有些学生会想到用笔算乘法。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老师家以指导。

老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把每步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例1:24×12=288      (24×10=240      24×2=48    240+48=288)

2  4

×   1  2

4  8         24×2的积

2   4             24×10的积

2  8  8            (个位的0可不写)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乘了两层,因为第二因数是两位数,2和24乘完后,1和24还要乘,把两层乘得的结果相加。)

(3)十位上的1和2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因为十位上的1和4相乘乘得的结果是4个十,所以要和十位对齐,个位的0可以省略不写。)

教师总结完后出示课题,说明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而且是不需要进位的。

2、指导学习完成“做一做”。

(1)让学生先做前4题,板演,并说出计算过程。

(2)后4题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小结。

同学们,今天学习的是 什么内容,应该注意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应注意的是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时,乘得的末位数要和十位上的数对齐,也就是和个位乘得的积错开一位。)

第二课时     两位数笔算乘法(进位)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5页例2、做一做,练习十六第1、2题。

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下围棋的录像或画面);

多个南瓜形算式卡片(每张上一个算式)。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呈现下围棋的录像或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

放大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

接着,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

二、探讨计算方法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在此基础上,夸赞学生:能用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今天的新问题。并且,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你们真棒!

三、练习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可以让几个组的学生做前2道,另几个组的学生做后2道题。

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

2.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题的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的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3.解决问题。

请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3、4题。

完成后,请学生向全班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4.游戏。

贴出写有算式的南瓜卡片。用语言描述菜园里收南瓜的情境,请同学们帮助菜农收南瓜。

让学生自由选择卡片,算对的就收获了这个南瓜。

完成后,先检查是不是算对了,再比一比哪组学生收获的南瓜多。奖励优胜组。

四、总结。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4

高淳县漆桥中心小学  诸梅美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92-94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在操作和思考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平均数的意义、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难点: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问题

1、前不久,我们漆桥中心小学三年级同学举行了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老师统计了男、女生套中的个数,并制成了统计表。

2、男生套圈成绩统计表

姓名 李小钢 张明 王宇 陈晓杰

个数 4 8 9 6

女生套圈成绩统计表

姓名 吴燕 刘晓娟 史敏敏 孙云

个数 8 6 4 5

师问:男生几人参加了比赛?女生几人参加了比赛?你觉得怎样才能比出谁赢了呢?学生观察表后回答:

男生一共套了多少个?  4+8+9+6=27(个)

女生一共套了多少个?  8+6+4+5=23(个)

结果是男生胜了。

3、师:哎呀!男生赢了,女生输了。为了增强实力,女生再派1名代表参加比赛,和实力强大的男生进行了第二次的比赛。老师统计了第二次的比赛情况制成了统计图,我们看男、女生分别套了多少个?(板书:6、9、7、6)(10、4、7、5、4)

请你算一算这一次男、女生的总成绩分别是多少?

6+9+7+6=28(个)    10+4+7+5+4=30(个)

这次比较总数,结果是女生获胜!

4、对这样的比法,你有什么想法?为什么?(人数不一样,不公平)为什么不公平呢?第一次比赛我们不是比较总数吗?

5、看来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比总数行不行?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那么怎样比才公平呢?同桌交流。(分别算出男、女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男生平均每人套多少个圈呢?先想,想好后同桌交流。

想出几种方法?(必要时可以写写)

6+9+7+6=28(个)  28÷4=7(个)   7就是6、9、7、6这组的平均数。  板书:7

先求的是什么?再求的是什么?除了这种方法还有什么方法?在图上移(移多补少)板书

那么你能算出女生平均每人套中了多少个?

学生计算后汇报,师板书:10+4+7+5+4=30(个) 30÷5=6(个)

6就是10、4、7、5、4这组数的什么数?(平均数)

求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几个圈要除以5,而求男生时为什么除以4?

5、现在你知道男生胜了还是女生胜了吗?

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比女生多,表示每个男生套中的都比女生多吗?你能举举例吗?

这个平均数和平均分不一样,平均数比较好的表现了这一队套圈的整体水平,并不表示每一个人真的套了7个。

6、(1)我们算了2组数的平均数了,现在同学们来观察平均数和原来一组数,你发现了什么?先观察平均数7和原来每个男生套中的个数,你发现了什么?

a、每个男生套中的个数有比平均数多的,有比平均数少的,还有一样的三种情况。

b、平均数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

(2)小结:平均数的大小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一组数的平均数是我们计算出的结果,表示的是这组数的平均水平,并不一定这一组数都等于平均数,有些数可能比平均数大,有些数可能比平均数小,还有些数和平均数一样。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今天的数学课上,我发现了有3位同学听的特别认真,老师讲课他们听得很认真,同学发言他们也听得很认真。(三人上台领奖品,老师分别奖励他们1支、3支、5支铅笔)

师:请上台的三个小朋友数一数,手里有几只铅笔,然后大声的告诉大家。你们说老师这样奖励公平吗?怎样才公平吗?那么你能用小棒代替把它们移一移。

师:在移之前想好了怎样移?同桌的先说,再移,台上的3个小朋友互相商量一下,再移。

学生移好后,说说移的过程。

师:你还有什么方法求出来吗?

学生计算,指名说出算式,师板书。

我们知道了平均数的特点。谁来说一说,求平均数一般可以用哪些方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

2、估一估。为了布置教室,小丽买来一些丝带,帮小丽估一估这三条丝带平均长度是多少?

同学们先估一估,平均长度在(   )㎝和(   )㎝之间,为什么?平均数在大数和小数之间。

再算一算,写在自备本上。

你是怎么算的?都是先求和再平均分吗?为什么这个题目你不用移多补少的方法?

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数量少,相差不大,用移多补少简单;数量多,相差大,用先和再平均分。

3、平均数是分析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工农业生产中经常要用到。如平均产量、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身高等等。

4、辨一辨

(1)漆桥中心小学的老师平均年龄是38岁,那么诸老师一定是38岁。

(2)漆桥中心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马倩同学不可能捐4元。

5、说一说

(1)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身高155厘米,可能吗?

(2)学校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0厘米的队员吗?

平均身高是怎么算出来,把篮球队员一共的身高除以篮球队员的人数。

6、想一想:出示游泳图,平均水深110厘米,小明身高145厘米,下去游泳有危险吗?

7、选一选

这是小红一家3口去年每季度用水情况

季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吨数 20 16 31 17

小红一家去年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别急,不需要计算,老师在这里给了3个不同的算式,每个同学独立思考。

①(16+20+31+17)÷4    表示平均每季度用水多少吨?

②(16+20+31+17)÷12   表示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

③(16+20+31+17)÷3    表示平均每人用水多少吨?

如果再除以365呢?又表示什么呢?

在课前我算了一下,小红一家去年平均每人每天大约用水80千克,你想说什么?(最好每天少用一点水,珍惜每一点水,节约用水,从我自己做起吧。)西部地区缺水的图片。

四、全课总结,课后延展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你知道吗?

在演唱比赛中,每个评委都要为选手打分。计算选手的平均得分时,往往先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这是为什么呢?

由于每个评委的欣赏角度不同,每人给同一位选手打出的分数也就不同,这是正常的。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可以使最后的得分更加公平合理,更能代表选手的实际水平。

三(3)班在学校举办的唱歌比赛中六位评委的评分如下:7、8、10、9、7、8、6(满分10分),如果按刚才的规则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那么三(3)班的最后得分是多少?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5

解 决 问 题 (一)巩固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9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2~9题。

教学目标:

1、让生进一步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学会观察找出题目中数学信息并独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联系

1.听算

2.p102 5题 生独立解决 指名订正 师: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方法吗?

3.p102 6题 生独立解决 指名订正 师: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方法吗?

二、指导练习

1. p103 8题

师:观察题目,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同桌说,指名说

师:你准备先算什么,怎么算,再算什么?又怎么算?

独立列式,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说,指名评价,鼓励。

2. p101 2题

师:观察题目,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同桌说,指名说

师强调:一个圆桌可坐3人。

师:你准备先算什么,怎么算,再算什么?又怎么算?

独立列式,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师:通过这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三、集中练习

1. p102 7题

让生自己独立独题、审题、分析,列式解答,

师巡视,辅导差生,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2. p103 8题

让生自己独立独题、审题、分析,列式解答,

师巡视,辅导差生,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3. p103 9题

让生自己独立独题、审题、分析,列式解答,

师巡视,辅导差生,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四、发展练习

让生自编一道两步计算的连乘应用题。

同桌说,全班说。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第100页例2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10-12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运动会广播操表演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有30人参加团体操表演,6人围成一圈,__________?

师:你能补充问题吗?

生补充后,让其列式,师:为什么除法计算?

二、新课研究

1.创造情景,引出问题

师出示团体操图片

师:观察图片,你从中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

指名说。

师:谁能提出问题?

生:每个小圈多少人?

2.探讨解决方法

师:人数的总量是多少?能够怎样求出每个小圈有多少人?能一步求出来吗?需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每一步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小组讨论

指名汇报,评价

鼓励正确的想法和不同的想法。

3.列式解决

独立列式,指名板演,说解题思路,评价

师:还有不同的列式吗?

60/2/5=6(人)   60/(2*5)=6人

这两种都正确,师强调列综合算式。

4.反馈练习

P100做一做

先让生认真审题,同桌说先算什么?

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三、巩固练习 练习二十三10-11

1.10题 先让生认真审题 说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师:总量是多少,求什么,怎么解决?

独立列式,指名板演,说解题思路,评价。

2、11题 生独立审题,独立解决。

指名板演,说解题思路,评价

四、课堂总结(略)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解 决 问 题 (二)巩固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练习二十三第12~16题。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进一步学会用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 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基本联系

1.听算

2.p104 13题 生独立解决 指名订正 师: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方法吗?

2*7/7=2元

二、指导练习

1. p104 12题

师:观察题目,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同桌说,指名说

师:能直接用32和4元角比较吗?为什么?

师:你准备先算什么,怎么算,再算什么?又怎么算?

独立列式,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说,指名评价,鼓励。

师:通过这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2. p105 14题

师:观察题目,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同桌说,指名说

师强调:图中隐含了一个条件,是什么?

师:你准备先算什么,怎么算,再算什么?又怎么算?

独立列式,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师:通过这道题,你明白了什么?

三、集中练习

1. p102 15题

让生自己独立独题、审题、分析,列式解答,

师:图中隐含了一个条件,是什么?

师巡视,辅导差生,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2. p103 16题

让生自己独立独题、审题、分析,列式解答,

师:图中隐含了一个条件,是什么?

师巡视,辅导差生,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四、发展练习

让生自编一道两步计算的连除应用题。

同桌说,全班说。表扬鼓励。

课后反思:

设计校园教学内容:

教科书(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第106~10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加理解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

2. 通过让学生自主调查、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3. 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自主调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投影仪。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           复习铺垫。

1、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什么方位?后面、左面、右面呢?

2、说说本校校园里八个方位都有哪些建筑物?如果把它画在纸上一般按什么规律来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电脑展示某校校园平面示意图,说说校园的各个方位都有哪些建筑物或教学设施。

师:这个校园设计得漂亮吗?合理吗?你有什么建议?

师:如果能在设计漂亮、合理的学校里面学习,你们会有什么感想呢?你们想不想也自己设计校园呢?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设计校园。(板书课题)

三、小组活动

1、小组交流:说说每人调查的本校和其他学校都有哪些设施。

2、集体反馈:请几个同学说说的情况。(用学过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叙述。)

3、小组讨论:本校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必须添置哪些设备等。

4、集体反馈:请几个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

5、出示本校的校园示意图,讨论:

(1)    应该在什么地方添置什么设备?

(2)    绿化上面你有什么见解?

(3)    操场的大小或形状如何?

(4)    你还有哪些设想?

6、利用手中的画笔来设计自己的校园。(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合作动手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7、每个小组各派一名同学介绍自己设计的校园示意图。(利用学过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描述。)

8、展示每个人的设计图,让同学们去参观交流。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活动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多请几个同学发言。)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跟数学有关,如设计校园。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认真思考,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认真分析,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出自己满意的校园。

教学反思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6

分数部分: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作分数单位。

如:23 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

分子(表示取其中的几份)

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分母(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

23 的分数单位是13 ,它有2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如:  13  =  26  =  39  =  412       1620  = 810  = 45

3、分数比较大小:

(1) 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如:

(2) 同分子分数相比较,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如:

(3) 分子和分母都不同的分数相比较,先化成同分母再比较。

如:

4、分数加、减法:

(1)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如:25  + 35  = 55  = 1       89  - 19  =79

(2)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再相加、减。

如:

小数部分:

1、小数的概念:

像5.83,12.5,16.72,0.8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2、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读作:五十六点八三

3、小数比较大小:

小数比较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的第一位,如果小数部分第一位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第二位……

如:

4、小数的加减法:

用竖式进行两个小数相加、减,要对齐小数点。

如:

方向与位置

1、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判断方向的方法是: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2、南与北相对,东与西相对。

3、地图一般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平移与旋转

1、平移:电梯、缆车都是整体朝着一定的方向移动,这种现象称为平移。

如:升国旗;拉抽屉;电梯的移动;缆车等。

2、旋转:风车、风扇转动的时候,位置没有移动,始终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这样的现象称为旋转。

如:摩天轮的转动;时针、分针、秒针在钟面上的转动;拧瓶盖等。

3、轴对称图形:两边对折完全重合的图形,称为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如:长方形、正方形、圆等。

两位数乘两、三位数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比较简便。(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

如: 8个50连加的和是多少?   50×8=400

10个90是多少?          90×10=900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如:14的20倍是多少?    14×20=280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xkb1.com

1、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2、正方形的相关公式: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边长=周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3、长方形相关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面积÷宽;   宽=面积÷长。

4、面积单位:

(1) 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千米  □  □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2) 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新课标第一网

平方千米  公顷  □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平方毫米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7

《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训练学生有序思考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

3、让学生运用学具摆一摆、配一配,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搭配方法及过程进行比较,明确有序搭配的科学性。

4、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有序思考能力。

教学难点:有序搭配,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校食堂每天为同学们提供午餐盒饭,每一份盒饭含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

2、出示“星期三菜谱”,学生在明确“菜谱”内容后提供问题“星期三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呢?”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学生分4人活动小组探索解决“星期三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画表格”、“画搭配路线图”、“文字记录”等,教师应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解决问题。对于有困难的小组和同学,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准备的学具摆一摆、配一配。

2、全班交流。

教师将学生记录的搭配方法板书到黑板上。

3、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搭配。

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搭配方法及搭配过程进行比较,说一说“怎样搭配才不会出现遗漏和重复?”明确有序搭配的科学性。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重点介绍画“搭配路线图”,并用多媒体进行演示。

4、学生根据前面所得经验独立完成并汇报。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出示教材“练一练”第1题情境图。

(1) 引导学生看图,明确图意。

(2) 学生独立解决。

(3) 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同时,适时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并抽象出“用字母表示搭配过程”的方法。

2、出示“练一练”第2题情境:“帮小红搭配衣服,要配成一套衣服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学生独立完成并记录自己的搭配过程。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搭配问题,只要我们按顺序思考、搭配,就可以又好又快地解决这样的问题。回家后清理一下自己的衣柜,看一看有几件外衣、几条裤子,要搭配成一套衣服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教学反思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8

教学目标:

1、在搭配活动中,初步掌握搭配的规律,训练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掌握搭配的方法。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的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进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有序的思考问题,做到即不重复又不遗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搭配。

1、谈话导入:同学们,老师的家乡位于连绵起伏的小兴安岭脚下,碧波荡漾,溢彩流光的黑龙江畔,郁郁葱葱、层峦叠翠的森林里。这里一年四季景色优美,有春季的雪中花,夏季的清凉池,秋日的五花山色,隆冬的洁白世界。这里物产丰富,可以说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师:老师就来自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你们想去吗?(想)

师:好,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老师的家乡看一看。

2、感受搭配。

师:为了避免同学们在旅途时饥饿,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可口的食物(出示课件)要想在旅途中即不渴又不饿,我们把这些食物进行合理的搭配;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请同学们以同桌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在记录卡上做好记录。请同学们比较这几种搭配方法,哪一种更好一些,为什么?

生:说理由。

3、引出课题:他这样搭配即做到了按一定的顺序,又不重复,不遗漏。这就是本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搭配中的学问。(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索搭配。

1、服装搭配。

既然是一个班级去旅游观光,在穿着上就即要整齐美观,又要舒服。(出示课件)这是老师为你们精心准备的五件服装。我们同学能够把所有的不同穿法都搭配出来吗?

生:能。

师:好,不要着急!你们看在每个小组的材料袋中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操作学具。先听听要求:组内同学先认真的研究一下,怎样搭配,并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分工合作,开始行动吧!

2、发现方法。

师:下面哪个小组的代表愿意把你们的搭配方法介绍给大家。

生:汇报

生1:我们小组是从衣服入手,为了更加直观,我们采用连线的方法。(用每件衣服分别和两条裤子进行搭配。)

生2:我们小组是从裤子入手,采用了用字母表示的方法。(用每条裤子分别和三件衣服进行搭配。)

生3:……

小结:这样搭配即做到了按一定的顺序,又不重复,不遗漏。

三、联系生活、正确搭配。

1、观察路线图。

从萝北到太平沟有几种不同的路线可走。请看路线图(出示课件:萝北到太平沟路线图)

2、搭配路线。

师:请同学们同桌为一组,搭配一下从萝北到太平沟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路线?

生:汇报。(六种方法)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简单的方法来记录搭配的路线吗?(字母、数字等)

生比较:由车站――收费站――延兴――太平沟这条路最近,我们就选择这条路线吧!现在就去欣赏太平沟的美丽景色。(出示:太平沟风光录像)

3、发现规律。

师:同学们再次游览了太平沟风光,在这一日游中遇到了三次需要搭配的问题(出示课件:食物、服装、路线)。现在我们就来观察一下,搭配时除了要按一定的顺序外,在搭配方法的数量上有没有规律呢?

你这么快就有答案了!别急,给其他同学一些思考的时间好吗?

(生思考、汇报)

生汇报

生1:我是用3×2知道了有几种方法。

生2:我是用2×3知道了有几种方法。

小结:经过这么多的搭配活动,我们可以用计算的方法知道有几种搭配方法。这真是一个重要的发现,你们可真了不起。

四、知识拓展、强化搭配。

1、词语搭配。

观光太平沟之后,同学们的感想一定不同,请你们再用大屏幕上的词语连成一句话,(出示课件:词语搭配)做到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先试一试。(生自由读)

(恭喜优胜组,其他小组的同学其实也答对了,但要注意提快速度,我们继续努力好吗?)

2、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搭配事例。

师:在生活当中你还遇到过哪些关于搭配的问题?你是怎样搭配的?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搭配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其实还有很多的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每天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善于动脑筋,找规律,就能够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

搭配中的学问

有序

不重复

不遗漏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9

课题: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

《平均数》

执教教师:     杨万丽

所在单位:     城关八小

教学内容:教材42-45页。

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力目标:理解平均数在统计上的意义。

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难点: 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上周的作业,有三位同学做得最好,今天老师带来些铅笔想奖励给他们。大家看统计图,哪三位做得最好,分别获得了几支铅笔?(叶雨7支、叶茹5支、李新3支)(课件展示)

师:你们觉得这样分公平吗?怎样才能公平?

学生讨论,指名汇报。

(把叶雨的7支拿2支给李新,这样每人都是5支。课件展示)

很好。谁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移多补少法”。板书)

(先把三个人的铅笔全合起来有15支,再平均分给这3个人,这样每个人都是5支。)

这种方法也很好!我们也给它取个名字。(“先合再分”板书)。

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这三个人铅笔的支数从不等变成相等,都是5 .

教师指出:这里的“5”就是“7、5、3”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能简单的说一说什么是平均数吗?(学生思考或者讨论,教师在听取汇报后总结。)

几个大小不等的数,通过移多补少或者先合再分的方法,使它们成为几个相等的数,这个相等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说到平均数,同学们能联想到我们以前学的哪个数学概念。(平均分)是呀,平均数是5,那么他们每人的铅笔支数应该都是5,是这样吗?(质疑,区分平均数和平均分)

师:难道,老师真的不公正吗?他们的铅笔到底要不要重新平均分配呢?告诉你们,不能。这样做是因为叶雨书写最干净,而且明显进步,而李新最近书写有些下降了。同学们觉得老师做得公平吗?刚才的平均数只是一个反映今天奖品发放总体情况的数,不是真的把奖品平均分了。

同学们在生活中还听到过哪些平均数?说一说。(见课件)

看来平均数的用处还真大,同学们要好好学习哟!

二、寻找方法,解决问题.

同学们,上个月我们班每个同学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很多小红星。我们来看一下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的统计结果。

第一小组上月获小红星个数统计表

单位:个

叶茹 李新 吴玉 刘超

14 11 10 13

第二小组上月获小红星个数统计表

单位:个

叶雨 付涛 张新 江南 夏丽

15 12 8 11 9

其中,叶雨的个数最多,我宣布第二小组为优胜组,你们同意吗?

生1:不同意,她一个人怎能代表全组,就算叶雨最多,可是张新才8个。

师:那你们说怎么比呢?

生2:可以把每个组的个数加起来,看哪个组的个数最多,哪个组就好。

生3:可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少了一个人呀!怎么能比?

同学们认为怎样比最合适呢?(平均数)

对,把几个大小不等的数,通过移多补少或者先合再分的方法,使它们成为几个相等的数,也就是把两个小组的平均数分别求出来再比较。(大家领悟到比较平均数最公平,从而认识平均数在统计中的用处。)

下面,我们就各显神通,先求出第一小组的平均数吧!

小组讨论、汇报。

(将叶茹多的两个分给吴玉,刘超多的一个分给李新,这样,她们每个人都得到了12个,也就是第一小组的平均数是12个。)

不错,方法很简洁,他用的什么方法?有不同的方法吗?

(先求出四个人的总个数,再求出平均每人的个数。)

他用的方法就是--先合再分法。

看来,大家都非常聪明,第二小组的平均个数会求吗?

你们觉得这时我们求平均数用哪种方法比较合适?为什么?

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为什么这里求得的总数除以的是5而不是4?

(先合再分法)

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人数少,差距小,用移多补少法比较简单;人数多,差距大,用先合再分的方法比较简单。

我们看,第一小组的平均数是12,可是14、11、13、10这几个数里,没有一个是12的,它们有的比12大,有的比12小;第二小组的平均数是11,可是15、12、8、11、9这几个数里面也只有一个11,并不是每一个数都是11,它们有的比11大,有的比11小。所以说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好,下面我们来看第一小组的平均个数是12,第二小组的平均个数是11,你们说那一队是优胜组?

看来,平均数帮了同学们的大忙,它最能代表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所以,虽然叶雨同学的得数最多,可是他们组的平均得数比第一小组少了一个;虽然得数最高的同学不在第一小组,但他们小组每个人都很努力,所以,他们组的平均得数多。看来,一个团队的胜利光凭一个人的努力是不行的。需要团体的每个人都来付出。同学们觉得呢?你以后打算怎样做?(学生回答)

三.结合实例,深入理解

老师调查了几位同学的体重: 29千克、31千克、30千克、37千克、28千克。

你能估计一下这5名同学的平均体重吗?可以先观察一下黑板上的几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之间的关系,你有什么发现?

师:老师发现了,你们猜的时候都往这组数中不大不小的数猜,大家想这个平均数会超过37吗?会低于28吗?

生1:不会,因为平均数会比较靠近中间的数。

生2:大数必须给小数不一部分,那样,大数变小了,小数变大了,得到的平均数肯定比大数小,比小数大。

那么,它的平均数到底是多少呢?计算一下,验证。

一组数的平均数的大小应该在这组数据的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四、应用方法,解决问题

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平均数,也知道了如何求平均数,接下来我们要遇到的是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做个闯关游戏挑战一下吧!有没有信心?

挑战第一关   “明辨是非” (出示课件)

请大家轻声地把问题读一读,思考之后,可以和同座交流自己的看法。

1.城南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了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

2. 学校排球队队员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该队队员,他的身高不可能是155 厘米。(      )

3.小明所在班级的平均身高是1.4米,小强所在班级的身高1.5米。小明一定比小强矮吗? (      )

闯关小贴士:一组数的平均数是我们计算出的结果,表示这组数的平均水平,并不一定这一组数都等于平均数,有些可能比平均数大,有些可能比平均数小。

挑战第二关    合理推测

三(一)班第一小组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

学号 1 2 3 4 5 6

身高 131 128 132 129 134 126

单位:厘米

明明算了他们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不计算你能不能知道他算的对不对?

闯关小贴士:一组数的平均数的大小应该在这组数据的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挑战第三关        乐于助人

1、二年级的小红参加学校的“六一”歌咏比赛,五位评委老师给打她的分数分别是  97分、 90分、94分、 95分、89分,最后,主持人宣布她得了93分,小红糊涂了,你能给她解释一下吗?

2、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0厘米,小明身高14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

五、课堂总结

今天同学们真棒,闯过了一关又一关,这和你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老师奖励你们每人一颗小红星。那么,今天,你学到了哪些关于平均数的知识,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说一说。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了愉快的一节课,希望同学们能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更多的问题。

六、课外拓展(该环节机动)

出示课本例2:

欢乐队              单位:厘米

王强 谢明 李雷 王小飞 刘思

148 142 139 141 140

杨洋 周小杰 陶晓 卢浩 蔡志

144 146 142 145 143

开心队              单位:厘米

1.从表中可以看出谁最高?谁最矮?

2.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整体身高?

同学们看,这两组数据都比较大,计算起来麻烦,老师考考同学们,有没有什么简便的方法能求出这两组数的平均数呢?老师给你们一点启发。请看:出示课件

谁能从中受到启发,来解决老师留下的问题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试一试。

七、布置作业

八:板书            平均数

移多补少法

平均数不等于平均分

先合再分法

7  5   3     5

14  11  10  13    12    反映一组

15  12  8   9  11    11    数据的

29  31  30   37  28   31    总体情况

(15+12+8+9+11)÷5      (14+11+10+13)÷4

=55÷5                     =48÷4

=11(个)                    =12(个)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10

教学内容:第68页的内容和练习十七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归纳、整理能力。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3、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过程:

一、呈现故事,提出问题

1、老师讲“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

猜一猜,听完这个故事用了多少时间?(1分52秒)

这么短的时间却能作那么多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时间。听了这个故事你还有什么感想?

2、这个小故事在书上68页,想一想,这篇文章大概有多少字?

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内交流。

3、汇报展示不同的方法。

(1)一个字一个字的数。

(2)先数每行有多少个字,再数共有多少行。用每行的字数22乘行数13得到算式22×13,22≈20,20×13=260。所以这篇文章大约有260个字。

(3)22×13≈200。

(4)可以用笔算,22×13=286。

二、归纳知识

1、小组内交流自己整理知识的方法和方式,并进行整理

2、小组代表汇报,大家进行评判。

板书:  乘法口算

乘法估算

乘法笔算:不进位乘法

进位乘法

三、巩固拓展

1、基本练习

(1)练习十七第1题:比一比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2)估算练习

42×18      39×11        57×28     42×12       63×47

你是怎么估算的?能有几种方法?

2、尝试编题并解决问题

请学生寻找生活中可以用口算、估算、笔算乘法解决问题的例子,由小老师亲自请学生回答

3、小企鹅想回家。(练习十七第2题)

4、完成练习十七第3、4题

第3题:

第4题:

(1)读题后学生独立思考,这两道题你选择什么方法做,为什么?

(2)小组讨论:你选择什么方法做,为什么?

(3)汇报: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4)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把题目的意思弄明白再去做。

四、总结收获:

今天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通过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课堂作业本》第35页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乘法口算

乘法估算

乘法笔算:不进位乘法

进位乘法

教学反思: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整理的能力还比较差,讲得很零乱,东一点、西一点,没有系统性,以后还需要慢慢地进行培养。

作业反馈:此次作业有5道题。第1题是笔算后再连线,学生完成得很好。第2、3题与前面的时间有稍许联系,有些条件是暗藏,如七月份可运多少垃圾?已告诉每天运18吨,七月份是31天。又如每月用水17吨,一年共用水多少吨?一年是12个月。学习困难的学生需要指点。第5题是带星号的题目,理解力好的学生做得比较好。尤其是第2个小问题,剩余的票按每张18元全部卖出,可以再收多少元?剩余是584-370是三位数,好多学生能根据二位数乘法的方法进行计算,得到正确答案。但小部分的学生还有困难,但对他们不作要求。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11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搭配的方法。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训练学生的有序思考能力和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进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有序思考的方法,使思维更加富有条理性。

教学程序

课前准备:

1、图片8张(4套)装入信封。

2、作业纸每人一张。

3、前后4人一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把信封发给组长。

上课之前谈话、活动:今天余老师要给大家上的是三年级的内容,我们二年级的`同学有信心学会吗?余老师适当地降低了一点难度,只要我们认真思考一定能学会,我们一起认真学习,好不好?趁现在没有上课,我们来握个手交个朋友吧,(师生握手)如果老师要和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握一次手要握多少次呀?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这节课余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她叫芳芳。芳芳的生日到了,在这特别的日子里,芳芳想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些去电影院看电影。可在穿衣服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难题,想让你们给她出出主意,你们愿意吗?

二、探索学习

情境一:穿什么衣服?

1、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搭配

师:芳芳从衣柜里拿出一件上衣、两件下装,穿哪一套好看呢?

师:“一套”是指什么?

生1:一件衣服和一条裤子就配成了一套。

生2:一件衣服和一条裙子也可以配成一套。

师:也就是说一件上衣和一件下装就是一套。

所以,一件上衣和两件下装可以搭配出2套衣服。

芳芳试了后,觉得不是很好看,接着从衣柜里拿出一件黄色的上衣,现在又有几种穿法呢,可以搭配成几套?猜一猜。

生1:

生2:……

到底有几种穿法呢?我们就动手摆一摆,在摆之前请听清楚要求。

1、前后4人为一小组。

2、小组长拿出信封里的图片。

3、互相讨论搭配的穿法,小组长把搭配的穿法摆出来。

摆好的请举手。哪个小组长来说说你们的结果?哪件上衣和哪件下装配成一套?

学生说,老师投影展示。(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摆一摆)1、余老师发现他们的摆法很有顺序,你能发现他们按什么顺序摆的吗?2、余老师觉得他们摆的有点乱,你们能不能把他们调调位置有顺序地摆放呢?(按照顺序摆放)

如果没有图片摆一摆,该怎么样进行搭配呢?请小组长把图片放入信封,然后把信封放进抽屉,比比哪个小组长最能干。

恩,都非常能干,图片没有了该怎么办呢?(写字、画图、连线)

连线该怎么连呢?请小朋友拿出老师给你的纸,动手连一连。

连好的请举手。(教师选取2、3份作业纸,正确的、错误的)

展示错误的:他连对了吗?哪里不对?(漏掉了)

漏掉哪套呢?

哪位小朋友来说说,帮他找出来。

这位同学呢?他的呢?对不对?他也犯了什么错误?(漏掉了)帮他一把。

在搭配的时候我们不能漏掉。板书:不遗漏。刚才有小朋友在连线的时候漏掉了,

那我们该怎么连线才能不漏掉呢?

我想请连正确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连线的?(红上衣和红裤子,红上衣和红裙子,黄上衣和红裤子,黄上衣和红裙子)说的真好,先确定一件上衣,再选择下装。我们把刚才的连线过程在大屏幕上在来一遍。

确定红上衣,红上衣配红裤子,红上衣配红裙子。一件红上衣,可以搭配( 2 )件下装,有( 2 )种搭配。

红上衣的已经搭配好了。再来确定谁呢?(黄上衣)。黄上衣可以怎么配?谁来说一说?黄上衣配红裤子,黄上衣配红裙子。一件黄上衣,也可以搭配( 2 )件下装,有( 2 )种搭配。

一共是( 4 )种搭配。

连线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没有图片了我们还可以把文字和连线一起用。

板书:红上衣 黄上衣

红裤子 红裙子

写好后再来连线。我们一起说一遍连线过程。确定红上衣,红上衣连红裤子,红上衣连红裙子。确定黄上衣,黄上衣连红裤子、黄上衣连红裙子。

这些方法你喜欢哪一种?(连线)

师:连线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

芳芳看了4种搭配还是不满意,又从她的衣柜里拿出了一条蓝裙子,现在又可以怎样搭配?又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师:请你拿出作业纸连一连。

师:谁愿意把你的连线过程说一说。

确定上衣:红上衣,可以搭配(3 )件下装,有(3 )种搭配。

黄上衣,也可以搭配(3)件下装,有( 3)种搭配。

一共是(6 )种搭配。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已经学会了搭配衣服。其实搭配它是一门学问,只要找到了正确的搭配方法,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了。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搭配中的学问。(板书课题:搭配中的学问)

情境二: 配早餐

师:芳芳通过大家的帮助,终于选好了一套衣服。她穿着漂亮的衣服来到了早餐店,早餐店里的早餐可丰富了,都有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2种饮品、3种主食)

师:芳芳想选一种饮品和一种主食作为早餐,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请拿出作业纸,连一连。

师:谁来说说怎样连的?有几种不同的配法?

生:6种。(生说师连)

情境三:游乐园路线搭配

师:吃完了早餐,芳芳就要去电影院看电影了。

师:瞧!这是去电影院的路线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能看懂这幅图吗?(学生说图意)

为了区别这些路,我们可以给他们起个名字,就叫A路B路C路D路和E路吧。

也就是,从早餐店到少年宫有A路B路2种走法,从少年宫到电影院有C路D路和E路3种走法。那么从早餐店到电影院,有几种不同的走法?拿出你们的作业纸可以用手指指或者画一画。

(孩子们仔细地观察着游乐园的路线图,并用小手指伸出来一条一条的指着)

师:谁来说说。

三、总结:

师:芳芳开开心心地去电影院看电影了,我们的一节课也快结束了。同学们,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

其实,搭配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希望同学们遇到这样的问题能够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地思考。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1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9~32页

教学目的:1、通过难看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秤,知道秤在生活中的作用。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的单位千克,活动体验1千克大约有多重,使学生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3、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与数学联系着。

教学重点:1、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质量观念,知道千克的符号为“kg”;

2、了解用秤(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3、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想像、交流、实验等能力;了解、体验身边的数学,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千克,初步建立起1千克质量概念

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大米、台秤、弹簧秤、书、1千克铅块、两个同样大小的盒子(一个是空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如何判断物体的轻重。

1、同时出示一本厚的书和一本薄的书。

老师问:这两件谁重呀?为什么?

学生回答。

板书:用眼看一看(观察)

2、出示两个差不多大的盒子,一个里面装有物品,一个里面是空的。

老师问:这下又是谁重了?为什么?

学生说。

这时大家出现了两种答案,并有争论。关键是在于这两样东西差不多大,关靠眼睛看不出谁重谁轻。谁能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快速的判断出到底谁重呢?

(用手掂一掂)

让学生上台用手掂一掂。(两名)

板书:用手掂一掂

3、刚才两名同学用手掂出了它重一些,那么它到底有多重呢? 我们怎样才能准确的知道?

学生说:(用秤称一称)

板书:用秤称一称

二、认识秤

1、谁能说说你见过了哪些秤,大概是用来称什么的?

(学生边说边出示挂图)

老师简单地介绍各种秤的名称以及用途。

再问学生: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而且最为方便的是那一种秤呢?

学生说:台秤。

2、出示台秤,还有台秤的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实物和挂图。

老师说:大家观察一下,看看这个台秤,都有些什么组成的?

(有学生说道:上边有“kg”这两个字母。)

三、认识千克

1.老师说:既然大家观察那么认真,发现了那么多东西。这一节课我们就学习一个新的单位“千克”,请大家看小黑板上的内容。

出示小黑板。

(小黑板上内容是“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    作单位。    可以用符号    表示。)

学生回答,老师指导,完成小黑板。

填完后让学生读一读,并要求记住。

老师补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把“1千克”称为“1公斤”。

2、出示一个1千克重的物体(铅块)。

师说:现在我们来称一样东西,请大家认真观察。

把铅块放在台秤上边。

(学生观察)

师问:台秤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说:指针指到“1”了.

师问:指针指到“1”,说明了什么?

学生说:说明了它重1千克。

(板书  1千克)

你能在秤面上找到2千克、3千克、4千克和5千克吗?

(让学生上台指一指)(1名)

四、课堂练习(想想做做)

1、书本第30页第一题

师说: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图中的内容,再完成题目。

(学生做题)

师问:第一幅图中盐水鸭有多重?

学生答:1千克。

师说;第二幅呢?

学生说:5千克。

师说:大家再仔细看看,看看谁有新发现?

(净含量)

师问:什么是净含量?

(让学生说)

2、出示电梯图。P31(2)

这是贴在电梯里的一个标志,谁能说说这个标志告诉了我们什么?为什么要把它贴在电梯里?

(有一个1000kg)

这说明了什么?

(电梯最大能载重1000kg,千万不能超载,否则会发生危险!)

出示卡车图。

在这辆卡车上面有没有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千克?

(5000Kg)

这个5000Kg的标志告诉了我们什么?

(这辆汽车的最大载重量是5000Kg)

注意:有学生把“1000kg”和“5000kg”说成是“1千克”和“5千克”。应要纠正,并强调“kg”是千克的符号,千克时一个完整的单位名词,不可拆分。

3、P30(3)说出每种蔬菜各重几千克。

这一题要提醒学生:称不同重量的东西可以用不同种类的适合的秤。

五、实践活动

(一)称大米

1、老师先示范。

2、让学生分小组称出一千克的大米,然后分别拎一拎,感觉一下1千克的重量,最后让学生说说是什么感觉?

(二)称书本和文具

1、先整本整本书称

2、不够时可以再加上一些文具,直到称够1千克的东西

3、观察,1千克的东西有多少.

(三)估计物体的重量

1、出示1千克的枣子、2千克的香蕉、3千克的苹果,分别用袋子装好。

2、让学生上台拎一拎,估计重量,然后老师称一称。

六、课堂总结:这节课学了什么啊?你有哪些收获?(出示课题)

七、课外作业

1、练习册

2、利用国庆长假期时间,陪家长到菜场买菜,看看买到了哪些菜,分别各重多少千克?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认识克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五册33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会1克有多重。

2、让学生体会克的产生也是实际测量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体会1克有多重。

教具准备:2分硬币、各类标有克作单位的包装袋、直尺、羽毛、黄豆、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千克和克这方面的知识,谁来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要用到克作单位?

二、新课学习:

1.你知道怎样的物品重大约是1克?请举例。

2.一根羽毛的重量比1克轻还是重?

3.一把直尺呢?

4.用手去掂一掂2分硬币,看它有多重?

5.看图说出下面的水果大约各重多少克?

橙子:150克   哈密瓜:1250克

6.拿出带来的包装袋,看一看包装袋上,分别标有多少克?

学生拿出从家里带来的包装袋,分辨每个包装袋分别装有多少克?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

称一称数学书大约重多少克,再称称铅笔盒大约重多少克?

2、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

你能说出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吗?

3、做“想想做做”的第2题。

用手掂一掂,估计下面的物品比1克轻还是比1克重?

一根橡皮筋、一包餐巾纸、一些铅笔屑。

4.做“想想做做”的第3题。

2千克=(   )克    3000克=(   )千克

9000克=(  )千克    7千克=(   )克

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在组织交流。

5.做“想想做做”的第4题。

观察杯子里的水与空杯的变化,想一想:(1)杯子里的水重多少克?(2)照样子称一杯水,算算杯子里的水重多少克。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实物和相应重量的连线以及选择相应的计量单位,巩固已初步建立的千克和克的概念,体验这些单位在生活里的应用。

2.联系生活实际,应用千克和克,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应用千克和克,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估计:出示书上的图片,(梨、公鸡、鸡蛋、猪)

先让学生进行估计,每样物品大概有多重?然后进行连线练习。

二、填空:在括号里填上“千克”或“克”。

铅球重4(  )   篮球重650(  )

乒乓球重(  )   杠铃重50(  )

三、填“〉”、“〈”或“=”。

800克(  )4千克   3千克(  )3000克

2千克(  )1500克  7000克(  )9千克

三、算一算:

出示一袋重为190克的面包,再出示4个一袋的面包,每个重为70克,想一想这5个面包一共是多少克?

四、比一比:

出示一袋牛奶馒头,净含量为400克,一袋素菜包,净含量为420克,一袋三鲜馄饨,净含量为600克。(1)一袋三鲜馄饨比一袋牛奶馒头重多少克?(2)一袋牛奶馒头比一袋素菜包轻多少克?(3)你还能提哪些问题?

五、想一想:

一个空杯重240克,1号杯重300克,(1)1号杯里的水重多少克?(2)你能估计出2、3号杯里的水各重多少克吗?

六、实践活动:

到食品商店去看一看,有哪些袋装食品是用克作单位的,各是多少克;有哪些袋装食品是用千克作单位的,各是多少千克。(请大家利用休息日到商店里去走一走,看一看。)

七、思考题:

每个菠萝都同样重,每个苹果也都同样重。1个菠萝的重量是1个苹果的几倍?在正确的答案下面画“√”。

八、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同你的同桌相互说一说。

九、作业:完成练习四的第3、4、5题。

十、教学后记: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13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71-74页面积和面积单位

二、教学准备

1、学具:两人小组准备1平方厘米(蓝色)、4平方厘米(绿色)、1方分米、1杂乱的三角形、圆等学具若干个;8厘米×2厘米和4厘米×4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各一个;每人准备剪刀一把,白纸一张,练习纸一张。

2、教具:准备1平方米的正方形白纸一张。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正确表象。

2、经历用不同方式比较图形面积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经历面积单位产生过程。

3、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过程中,提高交流,实践能力。

面积和面积的单位是学生学习面积的起始概念。三年级学生,对于“面积”没有什么感性的概念,让他们正确理解面积的意义,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并不容易。如何才能让“面积”真正走近学生,在设计和处理这个教学内容的时,我力图这样去突破:一、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下学习面积。通过交流“我的房间有多大”,再呈现有关的面积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二、加强探索,体会建立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的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创设让学生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活动,引导学生用不同材料和方法进行操作比较,在交流中进行质疑学生,促使学生思考:用什么样的图形表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最后讨论交流达成共识:比较两个图形有面积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三、放手操作,重视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在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用手比划等多种方式动手操作及再让学生经历各种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常用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

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引入

1、谈话: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是越来越高了,住房越来越大了,每个同学也有了自己的小房间。说说看,你的房间有多大?

2、全班交流

3、提示课题

师:你知道,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平方米是指你房间的什么?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探讨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

二、初步感知,理解面积意义

1、通过“物体的表面”让学生感知“面积”。

师:从字面看,想想面积可能会与谁有关?

(1)找找,我们的身边哪儿有面?

(2)摸摸,课本封面和课桌面,比一比它们的大小。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3)看看,课桌面和黑板面,你有什么体会?

(4)你还能比较哪些物体表面的大小?

小结:是的,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大小之分。

2、通过“封闭图形”让学生感知“面积”。

(1)出示正方形,圆,角三个图形,你能来比比它们的大小吗?

(2)交流讨论:为什么不能把角和其他图形进行比较?

(3)将封闭图形填色,感知比较封闭图形的大小 。

3、概括“面积”的完整概念。

4、举例:来比较两个物体面积的大小。

三、丰富表象,认识面积单位。

1、面积单位的产生。

(1)设疑。

出示8厘米×2厘米和4厘米×4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猜一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2)操作体验

要求:同桌合作可以利用学具袋中的材料来证明自己的结论,还可以自己想办法来证明。看谁方法多?

(3)汇报交流

方法一:用比较大的那个小方块放在图形上,都可放4个,说明面积相等

方法二:用比较小的那个小方块放在图形上,都可放16个,说明面积相等

方法三:重叠的方法

(4)第一次质疑讨论:你们为什么不选择三角形或者圆来摆,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

①学生讨论交流

生:圆边是圆,不容易布满空间所以也不合适。

生:三角形大小也不一样,形状不同无法比较;如果选择一种特殊的正三角形是可以的,但也麻烦。

②小结:测量图形面积的大小选择正方形最合适。

【备选】若学生有学选择不同的标准如选择圆,或不规则的三角形,不同的图形(圆片、正方形);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图形(如大小不同的正方形)

引导讨论:这种方法行吗?为什么你们不同意这种方法?

(5)第二次质疑讨论

①谈话:刚才这组的长方形上可以放16个小方块,这组的长方形上只能放4个小方块,我说放16个小方格的长方形要比放4个小方格的长方形面积大!你们同意我们这么说吗?

②激发学生争议讨论:为什么不能这样说?

③师小结:由于方格的大小不同,只知道方格的个数能不能判断两个图形的面积哪个大?怎么办呢?

生:把方格的大小定下来!(定标准)

师:太捧了,你们想得和数学家想的一样,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面积单位(板书)

2、认识面积单位的大小。

(1)谈话:你知道有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吗?

学生汇报依次板书: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备选】若学生没有这样的知识起点。

师:同学们,其实你们刚才所说的**平方,**多平方,你们说的平方其实叫“平方米”,它就是一个面积单位。

(2)认识平方米

①提问:你们知道1平方米有多大吗?

生自由说 。

②出示面积是1平方米的白纸,谈话:这张白纸的面积1平方米,看了后你有什么感触和想说的?

交流板书:人们规定边长1米的正方形 1平方米

③四人合作比划出1平方米。

估计一下,1平方米的纸内可以放下几本数学书?翻出背面,数一数实际放下几本?

(3)认识平方分米

①谈话:认识了1平方米,请你想一想1平方分米会有多大呢?又是怎么规定的呢?

交流后板书: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1平方分米

②从学具中找出1平方分米,比划一下,1平方分米的大小?找找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③操作活动:利用白纸剪一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完成后同桌同学相互欣赏和评价一下。

(4)认识平方厘米

①谈话接下来就来认识1平方厘米了,请同学在学具袋里把它找出来。

②观察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学具,思考:对于这个单位你有什么哪些认识?

③全班交流

生:1平方厘米是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

生:电脑键盘、指甲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

3、认识了这三个面积单位,你想说什么?

小结:我们应该选择适当的面积单位去测量你所想知道的物体的一个面的面积。面积单位不止这三个,比如要量全国的土地面积,那就需要创造更大的面积单位。

四、应用操作,巩固知识。

1、做一做。

先估计一下长方形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

2、同桌合作:

先估计一下,练习纸上这个图形和课桌面的面积,再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练习纸上这个图形的面积和课桌面的面积。

3、师生合作估计并测量黑板面的面积。

五、总结

这节课你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在现代社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接触到有关住房大小的信息,对于面积他们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因此,这样的引入,有利于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新知识。

面积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教学中应该要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通过设计找摸,看,比,举例等多种活动,展现面积单位的生成过程,让学生逐步感受面积的概念,抽象出面积的概念。

作家肖伯纳认为:“如果两个人各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如果每人各有一种思想,交流后每人至少拥有两种思想。”由于每位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不同,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各自的构建过程也不同,这种差异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和开发这一资源,适时质疑,引导学生争论,在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分享经验,学习知识。

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的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因此我们的教学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多问一些:关于这个知识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面积单位表象的建立要重视经历。这个认识1平方分米的过程,有观察,有想象,有联系实际,有动手操作,尤其是通过剪一剪,比一比,在操作比较让学生建立表象,真正让学生充分经历1平方分米这概念的形成过程。此外,教师在处理学习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时,也体现了从扶到放,有的放失的学习过程。

估测尽管是一种粗略的测量方法,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人们平时对面积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因此我们在教学在给予估测较多的关注,不仅有助于估测能力的培养,更有助于深化对面积的表象。

四、教学片断实录:

片断一:

出示出示8厘米×2厘米和4厘米×4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

师:看,老师还带来了两个小图形,猜一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生1:我觉得正方形的面积大。

生2:我认为两个的面积一样大。

生3:我也认为两个的面积一样大。

师: 看来大家的意见很不统一,有人认为正方形的面积大,有人认为两个一样大。那到底是怎么样的结论呢?下面就请同桌合作动手来证明。学具袋里面除了有这两个图形,还有其他的一些材料。你们可以利用学具袋中的材料来证明自己的结论,还可以自己想办法来证明你的结论?

学生同桌合作研究。(时间约3分钟)

师:你们说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相等)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组1:我们把两个图形叠在一起,折一折后,再把长方形和正方形多出来的部分比一比。结果发现它们大小一样。

组2:我们用绿色的正方形摆,长方形上可以摆4个,正方形上也可以摆四个,说明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一样大。(幻灯演示)

组3:还可以用蓝色的去摆都可放16个,说明面积相等。

师:其他同学有不同的证明方法吗?

组4:我们用尺子量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长,再乘以来发现都是16,所以它们的面积相等。

师:刚才我们一共讨论出了四种方法,咦,老师奇怪这么多的圆片、三角形,你们为什么不选择它们来摆?

生:如果两个圆形摆一起的话,当中就会有一些空隙。幻灯出示

师:谁还愿意再来解释一下呢?

生:圆和圆之间有很多的空隙,我们不好比较。

师:那你们怎么不用这些三角形?

生:三角形边长短不一样,不好摆,很麻烦。

生:三角形的大小不一样。

师:圆边是圆,不容易布满空间所以也不合适。三角形大小也不一样,形状不同无法比较;如果选择一种特殊的正三角形是可以的,但也麻烦。测量图形面积的大小选择正方形最合适。

师:刚才我们通过都用小正方形摆或都选择用大正方形摆,得出两个长方形所包含的方格数相同,说明了这两个平面图形的面积相等。

片断二: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平方米,现在请你想一想1平方分米会有多大呢?

生1: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1平方分米。

生2:(举着学具里的1平方分米学具)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师:是啊,象这样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1平方分米。请同学们在学具袋里把它请出来。仔细观察它的大小,用手比划比划1平方分米。

学生比划。

师:想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平方分米。

生1:墙壁上开关的面。

生2:VCD盒的表面。

师:下面请同学们最后再看一眼1平方分米,然后把它放起来。请你拿出剪刀和白纸,凭自己的想象剪一个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学生操作。

师:我看出很多同学都已高高举起自己剪的1平方分米。剪好的同学,你可以拿自己的和刚才的学具比比,它大了还是小了。

学生议论纷纷,有说我边长了,有说我的很接近。

片断三:

师:接下来就来认识1平方厘米了,请同学在学具袋里把它找出来。

师:仔细观察,对于这个单位你有什么发现?可以同桌相互说说。

生1: 1平方厘米是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

生2:1平方厘米比1平方分米,1平方米小得多。

生3:在这三个单位中,1平方厘米这是最小的。

师:哪些物体表面约是这么大呢?

生4:指甲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生5:电脑键盘约是1平方厘米。

五、教学反思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我有这样的几点思考与感悟:

1、关于活动体验与意义建构。

现代社会的变化已经使教育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育不在是“告诉”,有意义的知识并非是教师手把手的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建构的。在片断二中, 1平方分米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在活动体验中,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学中先说一说1平方分米有多大,找一找1平方分米的学具,看一看这个学具,比划一下它有大小,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面大约是1平方分米。通过一系列的操作体验,让学生的思维潜能得发充分释放,积极活动起来,使学生初步建立1平方分米的概念。最后,教师又进一步让学生动手剪一个1平方分米,这就形成了意义建构。也就是在这一活动与建构的过程中,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学习内容进行对话,学习者也正是借助这三种对话建构对世界的认识。

2、关于经历过程与重视结果。

学习中,学习者往往对结论给予极大的关注,常常忽视事物产生的条件和变化的过程,常常是利用已知去演绎而缺少从已知迈入未知的意识,我们的课堂要引导学生关注过程,让孩子们在探索中去经历,去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如在片断一中,我安排了这个几个层次的活动。第一层次,用多种方法比较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过程,初步感受到用小方块摆比较方便;第二层次,在交流中质疑讨论:为什么不选择圆形或三角形,从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去思考作为比较标准,圆边是圆,不容易布满空间所以也不合适。三角形大小也不一样,形状不同无法比较。测量图形面积的大小选择正方形最合适。第三层次,比较两个图形有面积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通过这三个层次的操作,质疑,讨论活动,学生经历统一面积单位知识的形成过程,也体会建立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这样的学习过程,原比以前教学直接告诉学生选择正方形去摆更有价值。

3、关于开放空间与动态生成。

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应当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这也是一堂课能否动态生成的因素。这一点,通过这节课我有了更深的体会。比如在片断一中,因为教师让学生自己选择材料或自己想办法去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大小,才会出现这么多丰富的方法,甚至是利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比较方法,也才会有对不选择圆和三角形的讨论和思考。在片断三中,教师虽然是只提了一个小小的问题:仔细观察,对于这个单位你有什么发现?但这个小问题却给了学生无限大的空间,学生在这自由的平台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一个个的动态生成也不断涌现。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假如,我们给学生搭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舞台上的主角,那么,他们将呈现一个精彩纷呈,动态生成的课堂。

执教:金海跃  温州市瓯海区实验小学

设计:金海跃   指导:黄德杰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ksst/849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