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锦集十篇

| 点击:

【www.doubiweb.com--三年级下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锦集十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篇1

教学内容:P74-76页的例1及练习十八的第2、3、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概念。

2、通过观察、比较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3、学会合作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

教学难点:搞清1厘米、1分米、1米是长度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长度,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是面积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面积。

教具、学具准备:米尺、绳子和几个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

说出图形的名称,分别指出各自的周长,面积。

2、计算周长常用哪些单位?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1分米、1米各有多长。

正方形、长方形四条边长度的和,叫做他们的周长。厘米、分米、米都是计算长度用的单位,叫长度单位。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

4、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比较。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多了“平方”两字,但他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计量单位。

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的图形

观察、比较课本第74页例1图形,1厘米和1平方厘米有什么不同?

汇报,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体验1厘米是指线段的长度,1平方厘米是指图形表面的大小,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

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请生自己先在纸上画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然后比较,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3、谁能说说1米和1平方米有什么区别?

请生用手势比划1米和1平方米。

三、巩固

1、(出示物体或图形)正确选择用长度单位还是面积单位?

(1)测量这根绳子有多长用什么单位?

(2)测量这个长方形有多大用什么单位?测量它的宽呢?测量它的周长呢?

(3)测量教室地面有多大用什么做单位?

(4)测量讲台桌有多高用什么单位?

2、选择合适单位填空

课本第76页第4题。

3、估一估、摆一摆:课本第75第2题

先估计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再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

4、课本第76第3题

独立完成后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四、本课小结

跟小组同学交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知识?

五、布置作业:《课堂作业本》第37页

板书设计:          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比较

长度单位:厘米    分米    米

面积单位: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内容:书上第77-78页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体验面积公式形成过程,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渗透猜测--实验--验证--应用的学习方法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今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打基础。

3、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迁移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初步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探究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最近我们研究了面积和面积单位,那什么是面积呢?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

用手势指一指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二、实践探究、寻找方法

1、现在我要变化这个长方形,请大家仔细观察:变之前和变之后什么变了?(课件演示:面积变化:一个长方形--长变长--宽变长--长和宽都缩短)

2、现在请你来猜猜看长方形的面积和谁有关系?板书:猜测。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我们来做个实验,通过实验找找他们之间的关系。板书:实验

3、实验

(1)拉一拉:用橡皮筋在学具盒里拉出一个你最喜欢的长方形,然后思考一下你拉出来的长方形长、宽、面积分别是多少?填好后,小组讨论:根据表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拉一拉

姓名 长(厘米) 宽(厘米) 面积(平方厘米)

根据表中的数据我们组发现了 (2)刚才我们通过拉一拉得到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接下来我们再用拼一拼来验证一下这个公式的准确性(板书:验证):请小朋友用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出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将自己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宽、汇报给组长。组长组织本小组成员看着表格讨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对吗?

(3)反馈:老师展示一组学生的实验记录单

拼一拼

动手拼一个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

姓名 面积(平方厘米) 长(厘米) 宽(厘米)

12

12

12

12

根据表中的数据我们组验证出 刚才小朋友通过动手、动脑,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呢?要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就用--生齐读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请你来算一算下面长方形的面积,从而迁移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书上第78页做一做:

长和宽相等的长方形我们也可以叫什么?  板书:正方形    那么这条长、宽在正方形里边叫?   板书:边长。

那么正方形的面积就等于?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5、小结:我们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现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那有没有信心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呢?板书:应用

三、应用新知、巩固深化

1、教室黑板长4米,宽1米,它的面积是(             )。

2、我校篮球场的边长是30米,它的面积是(                )

3、我们学校教学楼的正前方有4个花坛,每个花坛的长都是30米,宽12米。请问我校的四个花坛共有多少平方米?

4、老师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办公桌上的玻璃不小心被打破了,这块玻璃的面积是24平方分米,我想配一块大小相等的玻璃,已经知道它的宽是4分米,你们帮我算算这块玻璃要买多少长? 。

5、我来当个小小设计师:请设计出一个面积是600平方米的游泳池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领?我们是怎样学习的?你有了什么收获?

2、请大家回去后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学校游乐场、风雨球场、家里客厅、卧室、卫生间的面积。

五、布置作业:《课堂作业本》第38页

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方法--猜测--实验--验证--应用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篇2

蔡素云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70-74页。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含义。

2、使学生通过观察、重叠、数格子比较面积的大小。

3、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正确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概念。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初步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新。

小红和小丽在一次旅游中照了很多漂亮的相片,她们去到玻璃店想给自已心爱的相框加上玻璃,以便保存.课件展示两块面积相等,但是形状不同的玻璃,店长安装好了,却让她们付同样多的钱,可小红和小丽认为:两块大小不一样的玻璃收同样多的钱不合理,你想知道为什么吗?

一、探索面积的含义。

1、认识物体的面积:

师:同学们我们观察物体的时候,你首先会看到它的什么呢?

生:回答。

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数学书的表面、课桌的表面、练习本的表面。

问:你知道这些物体的表面就是它们的什么吗?

生:回答。

板书:物体的表面。

问:你发现这些物本的表面有什么不同吗?

生:回答。

2、认识封闭图形的面积:

出示:

问:你知道它们的面积在那里吗?(课件展示)

面积周长呢?(课件展示)并比较大小。

师:像这样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师生一齐归纳面积的含义。

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二、比较面积的大小。

问:1、学生摸一摸数学书和课桌的表面,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让学生比较电视和黑板的频幕哪个大?

生:回答。

师:像这样用眼睛观察就能比较面积的大小的,我们叫什么方法呢?师生归纳。

板书:观察法。

第一关: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图形,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

师生归纳重叠法。

板书:重叠法。

第二关:

师生归纳数格子法。

板书:数格子法。

师生一齐归纳比较面积大小的三种方法:观察法、重叠法、数格子法。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师:出示两个图形,让学生通过刚才学习的方法比较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

四人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让学生利用手上的学具拼一拼、摆一摆。

展示几个小组不同的摆法,并师生共同归纳: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而用□表示面积单位最合适。

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让学生看书质疑,并把自已认为重要的句子画出来。

1、认识平方厘米。

问:1平方厘米有多大呢?

引导学生说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并举例说明,哪些物体的表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板书并出示1平方厘米的图形。

问:测量什么物体的时候用平方厘米作单位比较合适呢?

生:回答。

2、认识平方分米。

让学生说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师板书并出示1平方分米的图形。

让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平方分米的大小。并举例说明,哪些物体的表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问:测量什么物体的时候用平方分米作单位比较合适呢?

生:回答。

3、认识平方米。

让学生说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师板书。

师:你们能用手势做一个1平方米的大小吗?

让学生4人双手围成一个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的图形。

即时提出问题:让学生估一估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教室地板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4、加强常用面积单位大小的印象。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四、巩固概念。

1.完成课本第75页“做一做”。

2.完成课本练习十八第1、2题。

3、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块黑板的面积是3           一枚邮票的面积是4

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           教室的面积是54

五、本课小结(略)

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2、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三(2)班数学

蔡素云

1. 教材把握准确,处理得当.

2. 过度自然,容量恰当.

3. “三动紧密配合,练习形式多样,学习积极较高.语句速度偏快,照中下先意识弱.

三(2)班数学

蔡素云

1. 老师表情亲切,语调柔和,自信从容,和学生的互动较好,课堂 气氛轻松融洽,学生的学习热情较高.

2. 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教法得当,面向全体,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3. 讲练结合,有适量的练习,以巩固学生的知识.

三(2)班

蔡素云

蔡老师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课堂确有办法,每次听她的谭,都感到课堂响亮,活跃.如果靓女的特长我无法仿效,如是方法方面,有必要找她请教.把自己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水平提高一点.

三(2)班数学

蔡素云

1. 教者善于用教态和语音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的气氛.

2. 准确把握教材,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 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4. 学生的热情高,回答声音响亮.

三(2)班数学

蔡素云

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点和难点也抓得比较好.教师面向学生全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师教态自然亲切,课堂气氛融洽,学生学习热情较高,教学环节中教师能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也很注重生与教学的联系,教法得当,教学过程中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作为组织都不得积极,引导者的角色.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篇3

教学目的

通过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面积单位,初步明确1厘米、1分米、1米是长度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长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面积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面积。

教学难点

明确分清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教学过程

一、步步深入,比较异同

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

(1)学生估计1厘米有多长?1平方厘米的面积多大?

(2)教师出示:长是1厘米的线段图,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平面图形。看它们图形有什么异同?

(3)教师出示:学生用和铅芯和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要知道它们的大小分别用什么单位来测量?

(4)学生动手测出铅芯的长度和纸片的大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1)估计1分米的长度,1平方分米的大小。(学生交流时,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使学生的估计接近正确。)

(2)估计铅笔盒的面有多大?长、宽各是多少?

(3)学生动手进行测量铅笔盒的面有多大,长、宽各是多少?看自己的估计情况。(教师进行指导怎样才能减少误差。)

3、比较1米和1平方米

(1)前面我们学习了1厘米和1平方厘米、1分米和1平方分米。那么,我们可以用1米和1平方米来干什么呢?(学生可能回答用1米来测量黑板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各是多少?用1平方米来测量黑板的面积是多少?教室地面的面积是多少?……)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并向学生说明教室的地面的面积大约是60平方米……。

4、通过讨论,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学习,同学们讨论1厘米、1分米、1米和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什么异同?学生交流讨论情况,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5、教师总结

1厘米、1分米、1米是长度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长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面积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面积。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板书课题)。

二、巩固反馈,深化认识

1、书P75   1 、2  小组合作完成  汇报

2、书P75   3  先自由说,再指名回答。

三、小结

四、拓展练习

数学游戏:

请你参加图案设计大赛,每个图案是5平方厘米。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的进行计算。

2、通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引导学生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交给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二、自主探索,领悟方法

1、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呢?学生可能进行猜测,用面积单位来测量,教师指出:这么大的地面用面积单位来测量太麻烦,所以,我们就要研究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板书课题)

2、动手操作,研究方法

(教师准备三种不同的长方形,每组只选择一种进行研究。

一种:一个长3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二种: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三种: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1)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想办法求出各自图形的面积。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情况:用1平方厘米来测量或只测量长和宽,相乘即是面积。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指导,后一种方法比较简单。

(3)师生交流,提炼方法。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独立思考后交流。(教师指导:长方形的长摆了5排,说明是5厘米;宽摆了3排,说明是3厘米,那么,面积15平方厘米等于什么?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学生思考:求长方形的面积事实上是求什么呢? 3、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例题)

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三、知识的迁移

1、教师借此机会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我们知道正方形是一个特殊的长方形,有长方形的特点,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也可以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相同。

2、出示例题

学生试做,汇报答案

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我们用的数学书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先请你估计一下,再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五、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

2、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2、能准确地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教学难点: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要准备好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白纸一张,一面画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小格,学生每两人准备一张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和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100多个。

教学过程

一、猜测引入: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学生回答,同时依次在屏幕上出现表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

师: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请同学们猜测一下。(分四人小组,猜测,然后反馈)

生1:我们认为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生2:我们认为是100。 ……

师:看来各小组讨论,得出意见难以一致,下面我们就来动手动脑,探究一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请同学们把学具袋拿出来。

二、探究新知

(一)推导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师:请同学们拿出红色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分米,谁来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

生: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1=1(平方分米).

师: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多少平方厘米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四人小组合作的力量,动手做一做实验(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师:请各小组汇报实验的结果。

生1:我们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在红色的正方形上,横排每排摆10个,竖排每排摆10个,一共可以摆10×10=100个,所以这个红色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师:你们是用推导长方形面积公式用的“摆”的方法,主意不错!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2:我觉得这种方法太慢了。

师:有什么好的办法,请你告诉大家。

生2:我们用直尺去量红色正方形的边,边长正好是10厘米,所以它的面积就是10×10=100(平方厘米)。

师:果然方便了不少,你们真聪明,大家同意他们的意见吗?

生3:我们还有更快的。

师:哦?说出来大家听听。

生3:老师告诉了我们这个红色正方形边长是1分米,1分米=10厘米,这个红色正方形面积是10×10=100(平方厘米)。

师:这种方法真妙!

师:刚才大家想的方法都很好,有的用摆,有的用量,还有的直接将分米换算成厘米来计算。同学们真聪明。但不管用什么方法,这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如果用平方厘米做单位都是 ……

生:100平方厘米。

师:同一个正方形,我们用平方分米作单位是1平方分米,用平方厘米作单位是100平方厘米,那么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呢。

生: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二)知识迁移

1、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师:从上面的实验过程中,我们知道了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那么同学再想一想:边长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以分米作单位,它的面积又是多少平方分米?教师出示边长1米的正方形,并按照例题的要求提问两个问题:

(1)边长1米的正方形纸,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把它划分成边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可以划分多少个?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你们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讨论,自行解决,进行汇报。

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了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板书)

那么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2、区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一步强化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两个长度单位间进率是10。

面积单位:两个面积单位间进率是100。

3、反馈练习:

(1)练习填空:(出示投影片)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83页做一做题目。

8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5平方米=(  )平方分米

3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订正时请学生说出想法。

(3)改错:7平方分米=70平方厘米  1800平方米=18平方分米

三、全课小结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篇4

教学内容: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对比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出下面两个图形的名称,分别指出各自的周长,面积。

(2)计算周长常用哪些单位?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1分米、1米各有多长。

正方形、长方形四条边长度的和,叫做他们的周长。厘米、分米、米都是计算长度用的单位,叫长度单位。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

二、新课

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多了“平方”两字,但他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计量单位。

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的图形

观察、比较课本第74页例1图形,1厘米和1平方厘米有什么不同?

汇报,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体验1厘米是指线段的长度,1平方厘米是指图形表面的大小,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

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请生自己先在纸上画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然后比较,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3、谁能说说1米和1平方米有什么区别?

请生用手势比划1米和1平方米。

三、巩固

1、(出示物体或图形)正确选择用长度单位还是面积单位?

(1)测量这根绳子有多长用什么单位?

(2)测量这个长方形有多大用什么单位?测量它的宽呢?测量它的周长呢?

(3)测量教室地面有多大用什么做单位?

(4)测量讲台桌有多高用什么单位?

2、选择合适单位填空

课本第76页第4题。

3、估一估、摆一摆:课本第75第2题

4、课本第76第3题(独立完成后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四、本课小结

跟小组同学交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知识?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概念。

2、通过观察、比较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3、学会合作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篇5

第五课时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内容:课本第82、83页(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

2、指导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能够进行面积单位间简单的换算。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进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空。

3米=(      )分米                  (         )厘米=5分米

米、分米和厘米是长度单位,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

2、引入新课。

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二、新课。

1、探究例4。

(1)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2)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一共是多少个小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3)你发现了什么?

(4)阅读课本第83页,书空。交流。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讨论,1平方米=(              )平方分米?

你是怎么想的?仿照课本,把思考过程也写下来。

板书: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3、小结。

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进率是多少?

4、换算。

3平方米=(      )平方分米

(     )平方厘米=5平方分米

3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强调:换算面积单位名数时,需要先弄清两个面积单位那个大。

三、综合练习。

1、选择正确的答案的字母填在(      )里。

(1)正方形边长40厘米,它的面积是(      )。

A、 160平方厘米 B、 1600平方厘米 C、 16平方分米

(2)长方形长2米,宽4分米,面积是(      )

A、48平方米 B、80米 C、80平方分米

2、课本第85页第1题。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六课时      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内容:课本第84页(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土地面积单位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

2、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3、进一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了解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用手势表示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二、新课

1、引入

同学们都到过我们美丽的南宁民歌广场吗?你们估计一下,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同学们会朝很大的数量去猜想)

告诉学生:它的面积约是229000平方米,这个数量很大。所以在测量土地面积时,常常要用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积单位。

2、体验。

(1)阅读课本知识,同桌交流自己的收获。

汇报强调: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边长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干米。

(2)实际感受。

到操场量出边长时10米的正方形土地,让同学们手拉手,围站在正方形土地的四周看一看。

说明,100块这样大的土地就是1公顷。100个1公顷就是1平方千米。

3、了解生活中的相关知识。

四人小组先了解课本中的“生活中的数学”,再互相说说你在那见过1公顷、1平方千米。

4、换算(生独立完成,交流自己的想法)

5平方千米=(        )公顷            800公顷=(           )平方米

三、练习。

1、课本85页第2题。

2、课本第86页第4题。

四、小结。

五、作业。

1、课外知识。

有条件的学生收集有关计算土地面积的资料。

2、课本第85页第3题。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篇6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70至74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中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1、学生建立面积单位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四、教具、学具:

教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纸片,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具。

学具:两生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纸片若干,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营造宽松环境,理解归纳面积概念

1、“比手掌”游戏,学生初步感知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2、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进一步感知和理解物体表面大小的含义。

3、学生回顾所学过的平面图形,感知平面图形的大小,并理解封闭图形的含义。

4、面积概念的教学。

(1)面积的概念。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面积。

(3)练习。

(二)操作研讨,了解面积单位的产生

1、出示两个大小不同,但面积很接近的长方形。

学生经过观察无法比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怎么办?

2、通过学生的操作活动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同时提出活动要求。

3、学生操作。

4、汇报。

5、小结。

(三)自学课本,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1、自学第73-74页的内容,同时提出自学要求。

2、检查自学情况。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

(2)、建立平方厘米的表象。

①从学具袋中找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②学生说一说: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

③在身边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

④练习。

(3)、建立平方分米的表象。

①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有多大?从学具袋中找出来。

②和同桌说一说: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③想一想,1平方分米有多大?再用手比划比划。

④在周围找找,有哪些物体的大小是1平方分米?

⑤估数学书的封面面积,再量一量。

(4)、建立1平方米的表象

①1平方米究竟有多大,先想想,再观察。

②说一说: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③1平方米的地面上能站多少个同学?猜一猜,再试一试。

(四)谈体会。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巩固练习。

(六)全课总结。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篇7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P70面积和面积单位

二、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两张面积不同但方格数相同的长方形图片,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大小的正方形各一个。

学具:三个面积大小不同的长方形,1平方厘米及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若干,设计图纸。

三、三维教学目标、策略选择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知道怎样简单地测量面积。

2、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能灵活地选用合适的面积单位。

过程与方法:动手操作,并且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式的方法学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等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这是一堂概念课,必须把枯燥的概念变得直观、生动,易于让学生接受。因此在此教学设计中尽量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口,让学生多感官地感知面积的含义及面积单位产生的意义和如何准确地使用。同时通过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表现的机会,同时培养合作能力。总之,整堂课的教学策略选择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处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四、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小兔开了一家玻璃店,这天他的店里发出了争吵声,我们一起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原来小松鼠和小猴分别要给自己的画框配上一块玻璃,小兔要收他们一样多的钱,小松鼠觉得不公平,便和小兔争论了起来。请你来评评理,小兔这么收费合理吗?

2、师:两块玻璃有大有小(板书:大小),我们就说这两块玻璃的面积一块大一块小。(板书:面积)

二、感知体验,建立概念

1、认识物体表面的大小

(1)师:在我们身边的每个物体都有面,有的面大一些,有的面小一些。

(2)摸一摸  师:请你们摸一摸数学书的面,从一端摸到另一端,再摸一摸课桌的面,你发现了什么?

(3)看一看  师:看一看黑板的面,课桌的面相比,怎样?

(4)想一想  师:生活中的物体,你还能比一比哪些面的大小?

(5)归纳:刚才我们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的表面)我们把书表面的大小叫做书面的面积,把黑板面的大小叫做黑板面的面积。

2、认识封闭图形的大小。

(1)出示:

师: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图形,这些图形有大小吗?你能分辨他们谁大谁小吗?第4个图形能比较面积的大小吗?为什么?

(2)归纳:看来只有象A、B、C这样封闭的图形才能判断它的大小。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封闭的图形)

3、归纳面积的意义。

师: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面积?

三、操作探究,认识单位

1、比较面积的大小

师:请学生从信封里取出三个图形,这三个图形的面积谁大谁小呢?下面请同桌合作,一起来想办法比较一下。

(1)用重叠法可区分出A与C,B与C的大小。

(2)A和C无法用重叠法判断大小,怎么办呢?

A、请同桌合作,可利用手头的工具,尽量想办法比较出A和C的大小。

方法之一:在信封里有一些小正方形,利用这些正方形来判断。

请学生反馈,将小正方形摆在图形上面量,A上面可以摆三行,每行摆三个,共可以摆9个正方形。B上面可以摆两行,每行摆五个,

共可以摆10个正方形。这样就可以比出B的面积大。(鼓励学生选择方便易行的方法来摆)

假如把小正方形换成小圆片来量,你觉得用哪个合适?

B、如果手头没有小正方形怎么办呢?看,米老鼠想了个好办法。出示:

你知道他是怎么比的吗?

原来也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来比较面积的大小。

2、用统一的面积单位

师: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来做一个游戏,老师这儿有两张图片,请两个同学上来看数里面有几个方格,再把所看到的方格数告诉大家,请大家猜猜谁看到的图形大。

(1)师:你们为什么会猜错呢?

(2)归纳:看来数方格时必须统一方格的大小,没有统一的标准就不能正确地比较和测量出面积,因此国际上就规定了一些统一的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3、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1)介绍平方厘米

A、师:请大家拿出所剪的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这么大一个正方形我们就说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板书:平方厘米)谁来说一说什么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出示1平方厘米的意义)

B、师:比一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C、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书中74页第1题的长方形面积有多大?

D、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课桌面的大小,你有什么感觉?

(2)认识平方分米

A、我们用一个大一些的面积单位就可测量课桌面的大小,这就是平方分米。(板书:平方分米)

B、拿出所剪的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说一说什么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出示1平方分米的意义)

C、用手势比画1平方分米的大小。

D、同桌合作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课桌面的大小。

E、若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教室地面的大小,你有什么感觉?

(3)认识平方米

A、我们就得用一个比平方分米更大的单位来测量教室的地面,那就是平方米。(板书:平方米)

B、想想多大的正方形面积应是1平方米?(出示1平方米的意义)

C、出示面积为1平方米的正方形

D、估计一下1平方米的正方形内能站下几名同学。实际测试。

4、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它们是: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5、巩固运用

填上适当的面积单位。

一枚邮票的面积是4________

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________

一块黑板的面积是4________

四、思维拓展

学了今天的知识,米老鼠设计了几幅漂亮的图案,我们一起来看看。

1、数一数这两个图案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

2、请你当小小设计家,来设计图案,并说说你设计的图案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五、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有些什么收获呢?

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的意义,了解面积是有大有小的。

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使学生充份感觉“面”的存在,又通过物体表面大小的比较,使学生理解面积的第一层含义。

通过这一环节的对比,让学生直观地明白只有封闭的图形才能比较面积的大小,使学生理解面积的第二层含义。

在上面两个层面理解的基础上,以出示板书为线索,鼓励学生概括出面积的含义。

让学生知道:要想精确地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应选择小正方形来摆合适。

此环节设计富有童趣,学生因为思维的定式想当然地认为方格数多的图形面积就大。通过猜错的经历,学生会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需要有统一的面积单位。

五、教学片断实录

片断一:认识封闭图形的大小。

(1)出示:

师: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图形,这些图形有大小吗?你能分辨他们谁大谁小吗?

生1、我觉得按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是C、A、D、B。因为把D还没连接的两个端点连起来就可以看出D比B的面积大。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显示连法1。)

(请其余学生对生1的方法发表意见,许多学生都赞成生1的说法。)

师:按照你的思路,除了这样连线外还可以这样连(出示连法2),这样看来D的面积就比B小了。(生1觉得连法2有道理,发现自己的想法不成立,服气地坐下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说出各种连法。)

生2:连接的曲线还可以再往里凹,这样D的面积就更小了。

生3:其实连接的曲线也可以向外凸,可以使D的面积比C还大。(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显示连法3。)

(请学生小组讨论,到底怎么比较D的面积,D能不能比较面积的大小。)

生4:其实刚才的连线都是把D变成封闭图形,D实际上不是封闭图形,它不能比较大小。

生5:只有封闭的图形才能比较大小。

(2)归纳:看来只有象A、B、C这样封闭的图形才能判断它的大小。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封闭的图形)

片断二: 1、比较面积的大小

师:请学生从信封里取出三个图形,这三个图形的面积谁大谁小呢?下面请同桌合作,一起来想办法比较一下。

(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用重叠法可区分出A与C,B与C的大小。请学生演示重叠法的比较方法。

(2)师:为什么不用重叠法比较A和C的大小呢?(学生充分说明其理由)

请同桌合作,可利用手头的工具,尽量想办法比较出A和C的大小。

生1:先将A与C重叠,再将多余的部分用剪刀剪下进行比较就能比出大小。

师:生1很会动脑筋,但假如我们要比的是两个房间地面的面积,或者两个操场的面积就不可能将它们剪下来和重叠,再想想有没比生1更好的方法?

生2:可以利用袋子里的小正方形,把它们分别摆在A和C上面,看哪个摆的小正方形多,哪个图形的面积就大。

师:生2能利用手头的这些小正方形来摆,这个方法不错,我们请他来演示一下。(请生2在实物投影仪上摆放,在生2摆放过程中师指出手头只有10个小正方形,要在A、C上都放满不够,怎么办?生2表示先摆完A,再重新摆B。)

生3:老师,我认为可以同时将A、C摆起来,而且很清楚。(请生3上来摆)A一行摆3个,可以摆3行,共9个小正方形。B一行摆4个,可以摆2行,共3个小正方形。可以看出A比C的面积大。

生4:……

师:刚才几个同学都想到了了不起的方法,你认为谁的方法最巧妙?请说说你的理由。

[以上两个教学片断,学生在不断的疑问--探究--解惑--再疑问--再探究--再解惑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最后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学生的辩证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学生推敲出的越来越巧妙的方法使整个学习过程一步一步推向高潮。]

六、教学反思

“面积和面积单位”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从直线到平面、从长度到面积,由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又是学生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整个教学活动,注重多种感官参与、多种手段并用,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逐步抽象,在学生脑海里形成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表象,最后建立起明确的概念。通过探索活动,学生经理数学致使“再创造”、“再加工”的过程,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找到科学的方法,不时地享受着观察、思维、想象带来的快乐,感受着数学的独特魅力。整堂课,学生在“做”中学数学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体验着数学的趣味性、实用性,体验着成功的喜悦。数学教学说到底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从这节课我深刻体会到,我们不应该追求表面上的热闹,而应力争把外显的感知内容转化为内在的思维对象,在学生的思维深处不断激起创造的火花。

执教:温州市广场路小学     杨  速

设计:温州市广场路小学     杨  速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篇8

教学过程

一、步步深入,比较异同

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

(1)学生估计1厘米有多长?1平方厘米的面积多大?

(2)教师出示:长是1厘米的线段图,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平面图形。看它们图形有什么异同?

(3)教师出示:学生用和铅芯和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要知道它们的大小分别用什么单位来测量?

(4)学生动手测出铅芯的长度和纸片的大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1)估计1分米的长度,1平方分米的大小。(学生交流时,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使学生的估计接近正确。)

(2)估计铅笔盒的面有多大?长、宽各是多少?

(3)学生动手进行测量铅笔盒的面有多大,长、宽各是多少?看自己的估计情况。(教师进行指导怎样才能减少误差。)

3、比较1米和1平方米

(1)前面我们学习了1厘米和1平方厘米、1分米和1平方分米。那么,我们可以用1米和1平方米来干什么呢?(学生可能回答用1米来测量黑板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各是多少?用1平方米来测量黑板的面积是多少?教室地面的面积是多少?……)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并向学生说明教室的地面的面积大约是60平方米……。

4、通过讨论,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学习,同学们讨论1厘米、1分米、1米和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什么异同?学生交流讨论情况,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5、教师总结

1厘米、1分米、1米是长度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长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面积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面积。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板书课题)。

二、巩固反馈,深化认识

1、书P75 1 、2 小组合作完成 汇报

2、书P75 3 先自由说,再指名回答。

三、小结

四、拓展练习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篇9

教学内容:教科书70-74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表像。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重迭、数格子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通过画一画、剪一剪、围一围、用一用、想一想,从实际生活中形成面积单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养成严谨治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理解面积的意义

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

1、游戏引入: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两张纸,如果咱们要在这两张纸的面

中进行涂色比赛,看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那你想选哪张纸?为什么?

2、师小结:纸的面有大有小。

二、探究新知

(一) 揭示面积的概念

1、  出示实物,引导观察

(1) 出示一本数学书和一个练习本,先用手摸一摸它们的封面,再比较一个它们的封面哪个大,哪个小。

(2) 组织学生汇报比较的结果。

(3) 你再摸一摸课桌的面和铅笔盒的面,它们的大小有什么不同吗?

2、师小结:刚才通过我们的摸和看,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我们就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师板书

3、认识平面图形的大小:现在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那我们以前还认识过一些封闭图形,比方说:“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出示课件)那这些图形有大小吗?(生汇报)

4、师小结:对,封闭图形也有大小,封闭图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

5、揭示面积的概念。

物休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 认识面积单位

1、引导比较两个长方形的大小: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现在,你们每人小组都有两张不同颜色的彩纸,这两张彩纸的面积谁大谁小呢?(生汇报)

2、师:对于这两个长方形的大小,刚才大家有三种猜测,那么到底哪种猜测是正确的?你有办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吗?

3、组织交流

师:为什么要用同样大小的图形呢?不一样大的图形行吗?(生汇报)看来在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时,一定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

4、引导动手操作,实际测量

下面请同学们用小正方形来摆一摆,这两张纸的面积到底谁大谁小?(生汇报)

5、  揭示面积单位:

(1) 的确,为了方便,人们就统一用正方形做为面积单位,(板书:正方形)

可是,正方形有大有小,那究竟用边长是多长的正方形来做为面积单位呢?

(2) 生汇报,师板书: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 平方分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米。

(3) 小结:同学们,这里的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就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面积单位。

6、  认识面积单位

(1) 下面,我们就先认识平方厘米,好吗?

请同学们从学具袋中找到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把你找到的1平方厘米都举起来看一看。

(2) 同学们,看一看,再想一想,在我们身边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3) 认识平方分米:

你们能不能从学具袋中找出面积是1 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呢?找找吧,把你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和同桌互相交换交换,看看,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平方分米有多在呢?好,睁开眼睛,你们能用手来比划比划吗?

(4) 例举生活中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的实例。

(5) 认识平方米

①  现在我们认识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那1 平方米,也就是边长 1米的正方形会有多大呢?同学们,你们想看看吗?(老师出示1平方米的纸)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米。

②   找四名同学上台1平方米。

③   例举我们的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是1平方米。

7、  揭示课题,并板书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还认识了面积单位,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

三、  巩固练习

1、  数学书76页第1题

2、  数学书76页3-4题

四、  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汇报)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只要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仔细观察,勤于思考,你会发现更多的数学奥妙!

板书设计

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边长            面积

面积单位:正方形     1厘米          1平方厘米

1分米          1平方分米

1米            1平方米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篇10

第一课时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74页。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3、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形成正确的“面积单位”概念。

教学具准备: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

教学过程:

一、建立面积概念。

1、物体表面的大小。

(1)(出示大作文本、生字本)谁能摸一摸他们的面在哪?

本的封面、本的底面,他们都是本的面。大作文本和生字本的封面那个大?你怎么知道?

(2)(出示两片叶子)谁能摸摸他们的面在哪?比一比,那片叶子的面比较大?你怎么比的?

(板书 观察、重叠)

(3)请同学们摸摸自己课桌的面。课桌与刚才那些面比,谁的面的?谁的面小?

(4)课桌面、作业本面、树叶面这些都是物体的表面。谁还能举例说说那是物体的表面?

(5)物体表面有的有小,物体表面比较大就说他的面积比较大,物体表面比较小就说他的面积比较小。

2 、平面图形的大小。

(1)(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这些都是平面封闭图形,他们的大小指的是他们的那部分?

(指名学生摸)

(2)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封闭图形的面积。

3、概括面积意义。

谁能说说什么是面积?阅读课本概念。(板书课题: 面积)

二、认识面积单位。

1、设疑。

(1)出示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面积相同),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他们的大小。

(2)数格比较大小 (将两个长方形背面展示出来,他们的背面画有相同的方格数)

谁的面积大?为什么?

(3)同一格子标准 (指名三生,发给每人一个画好各自的长方形,让他们各自背着同学数出格子数,并告诉大家格子个数)

谁手里的长方形面积大?为什么?(出示各自手中图形)

你们发现了什么?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国际上规定好的方块叫做面积单位。

(板书 面积单位)

(4)认识面积单位。

带着问题自学课本。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

(5)汇报学习收获,得出三个常用面积单位的规定,形成大小概念。

①各自比比,那个手指甲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②同桌互相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③出示1平方米的纸,估计一下能站上多少个同学?

④找一找,在我们周围那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四、巩固。

1、完成课本第74页“做一做”。

2、完成课本练习十八第1、2题。

3、设计比赛(回家完成)。

你还能拼摆出更多、更新颖有趣的图形吗?

要求:(1)图案面积都是5平方厘米。

(2)给自己设计的图案起个名字。

第二课时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对比

教学内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对比。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概念。

2、通过观察、比较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3、学会合作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出下面两个图形的名称,分别指出各自的周长,面积。

(2)计算周长常用哪些单位?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1分米、1米各有多长。

正方形、长方形四条边长度的和,叫做他们的周长。厘米、分米、米都是计算长度用的单位,叫长度单位。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

二、新课

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多了“平方”两字,但他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计量单位。

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的图形

观察、比较课本第74页例1图形,1厘米和1平方厘米有什么不同?

汇报,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体验1厘米是指线段的长度,1平方厘米是指图形表面的大小,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

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请学生自己先在纸上画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然后比较,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3、谁能说说1米和1平方米有什么区别?

请生用手势比划1米和1平方米。

三、巩固。

1、(出示物体或图形)正确选择用长度单位还是面积单位?

(1)测量这根绳子有多长用什么单位?

(2)测量这个长方形有多大用什么单位?测量它的宽呢?测量它的周长呢?

(3)测量教室地面有多大用什么做单位?

(4)测量讲台桌有多高用什么单位?

2、选择合适单位填空。

课本第76页第4题。

3、估一估、摆一摆:课本第75第2题

4、课本第76第3题(独立完成后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四、本课小结。

跟小组同学交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知识?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ksst/849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