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论文

《如何使幼儿早日成为现代文明人》(德育论文)

| 点击:

【www.doubiweb.com--综合论文】

 

我们知道,资金可以积累,技术可以创造也可以引进,但是人的素质是无法引进的,这必须靠人们不断地去提高。特别是我们这个要走向现代化建设的大中国,最大的障碍,并不是资源问题,也不是资金的问题,更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十几亿人口的素质问题。况且人的言谈举止、文明礼貌等行为是一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标志,它必须是从小开始长期实践而形成的。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讲,幼儿时期的可塑性最大,这个时期加强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孩子比较容易接受,而且也比较容易形成。相反,如果这个阶段不注意对孩子进行文明行为方面的教育,孩子很可能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等长大了再去纠正就比较困难了。因此,让孩子早日学会做现代文明人,是真正爱孩子,是对孩子的一生负责,更是祖国对未来花朵造就文明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那么怎样对幼儿的良好文明行为进行早期教育和培养呢?凭借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关注身边小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孩子得到的是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人无尽的关爱,“小皇帝”、“小太阳”们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日子。因此,导致许多孩子不懂得“在公共场所要遵守秩序”这个简单的道理,比如,买东西、上汽车、参观展览要排队,而加塞、乱挤是极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过这样的事:过马路时红灯已经亮了,硬要横穿人行道的;上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之类餐厅,无论是进餐厅还是进厕所都是横冲直撞的,好像对那长长的队伍熟视无睹,吃完之后乱扔垃圾并任意结伴在餐厅里打闹嬉笑等等。因此,我们必须以遵守社会公德为落脚点开展教育活动,如,在日常早谈中与幼儿交谈互动,在外出散游中实地情景教育,在主题活动中渗透随机教育,举行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等评选活动,争做文明礼貌的“小标兵”。孩子处在“关注身边小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环境中,耳染目儒,逐步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潜意识当中人人都在争当“小标兵”,并在心里早日播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种子。

第二,树立榜样教育,大力弘扬文明礼貌。

榜样来自教师、家长、同伴和他以常接触到的人。幼儿的特点是爱模仿,尤其喜欢模仿他熟悉的人。他们常常观察大人,并自觉不自觉地模仿成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因此人们处处事事要给幼儿做出好的示范,真正起到表率的作用,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成人交往之间应热情有礼貌的打招呼,特别是家庭与本班老师之间的默契、融洽、文明,都会带给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一次我刚好转身不小心踩到一小朋友的脚,把他手中杯子里的水弄湿了衣服和地板。于是我赶紧向他道歉并把他的衣服更换干净,把地板擦整洁。户外活动时,这孩子由于游戏时过于兴奋和激烈,莽莽撞撞地把另一女孩给撞到了,他马上停止游戏,俯下身子询问女孩是否摔疼了,并说出一连串道歉的话来……这种反应只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没有教师任何启发和提醒,孩子做的是那么自然、生动,可见榜样的作用对幼儿来说有多么的重要。

第三,多用赏识眼光,善于发现幼儿优点。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现在许多家长或老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其心理有些错位,不是用赏识的目光去看待孩子的优点,而是用挑剔的眼光找孩子的毛病。最可怕的是用别孩子的长处去比较该孩子的短处,越比较越觉得该孩子总是不如别人。作为教育孩子的监护人,没有任何理由对孩子做错误的行为或事说泄气话,因为孩子成长的道路犹如赛场,他们多么渴望大人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为自己呐喊加油,哪怕一千次做不好,也要坚信他们一千零一次能做好,去争取人家赞赏的目光。

第四,广开游戏之路,陶冶幼儿文明情操。

在游戏活动中,孩子有了广阔的自由活动空间,能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也能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他们能轻松、自然地参与活动,感受我们所给予的文明行为影响,因此,寓教于乐在游戏活动中渗透文明行为效果极佳。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育目标,创设各种动态的活动区、活动角,在幼儿开展游戏活动时,要求教师做到:引导幼儿与人交往,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真实的文明行为表现,抓住苗头随机教育,自身言行示范。如在角色游戏中, “老人”到“商店”买东西,“营业员”应该给予有限服务;“老人”乘坐“汽车”,上下车要有人搀扶,上车后受到让座的礼遇;“爸爸”“妈妈”要关心“孩子”,“孩子”要尊重、体贴“爸爸,妈妈”;“医院”的“医务人员”要关心、体谅、同情、照顾病人等等。在结构游戏中,当孩子为需要同一种材料而发生争执时,要引导他们学会商量,学会谦让。同样,也可以在体育游戏、亲子游戏、科学游戏等当中,采取各种不同的游戏形式使幼儿在学中乐,乐中学的的活动过程中愉快、形象接受了文明礼貌的熏陶,育德育教育于润物细无声的游戏之中,从而达到从小陶冶幼儿文明情操的目的。

第五,学会想到别人,深化文明礼仪教育。

“要想到别人”是为人的一条重要守则。“美德出良才”。良好的文明行为来自于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只有教育孩子从小事事处处“想到别人”,讲文明、守秩序,他长大才可能具有文明礼貌的自觉行动。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事常常被人们忽略。很多人进门时,猛地推开门马上就松手,根本没考虑到被反弹回来的门是否会撞到后面的人;喜欢在路边乱扔果皮的人,从不考虑是否会使别人滑倒;开会时喜欢私自与别人交流,这是对台上讲话人的不尊重,也是对身边听讲人的一种妨碍……可见,教孩子学会做人,学会想到别人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石。而做人的道理,大都不是坐在课堂里学会的,而是在生活中我们大人随时随地教给孩子的,千万不要放过许多教育的机会。

  总而言之,一个国家的文明形象,是靠每一个公民在公共场所所彬彬有礼的言行举止塑造出来的;一个美好的形象,是靠自己文明的行为塑造出来的。幼儿良好文明行为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的社会、家庭和幼儿教师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长期地转化为幼儿各体的思想品德,对幼儿进行早期文明行为教育与培养,才能自觉养成的一种习惯。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wmgw/1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