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范本

初三政治试题1

| 点击:

【www.doubiweb.com--法律范本】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计20分) 1.法律的最主要的特征是( )。 A.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B.体现统治阶级意志 C.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河北省对手机电池市场调查表明:抽查手机电池20种,竟无一种合格,送修手机中,75%是因劣质电池所致。作为生产者,违反的法律是_____;作为消费者主要依据_____规保护自己。 ①产品质量法②民法通俞③经济合同法④反不正当竞争法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A.②④ B.①④ C.①⑤ D.④⑤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的两个方面:( ) A.民主和法制建设 B.思想道德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经济和法制建设 D.思想和文化建设 4.禁毒斗争事关国家民族的盛衰,消除毒害人人有责,中学生要珍爱生命:( ) A.吸食毒品 B.拒绝毒品 C.对毒品不管不问 D.对毒品问题漠不关心 5.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大约5.5亿立方米淡水,为祖国的血脉被破坏,被污染的水源得到治理,保证洁净水源的充裕,我国颁布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6.“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有关主管部门和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这属于对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护 B.社会保护 C.学校保护 D.司法保护 7.被称为严重违法行为的是( )。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一般违法行为 D.刑事违法行为 8.近20年来,我国制定了100多部法律,这些法律是由______制定的( )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检查院 9.我国刑罚中最严厉的惩罚手段是( )。 A.有期徒刑 B.无期徒刑 C.剥夺政治权利 D.死刑 10.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土管理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3分,共计21分) 1.属于侵犯公私财产的犯罪行为有( )。 A.聚众哄抢公私财产 B.非法占有公私财产 C.敲诈勒索公私财产 D.故意毁坏公私财物 2.为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在全体人民普及( )。 A.思想教育 B.道德教育 C.纪律教育 D.法制教育 3.宪法之所以是国家根本大法,是因为它( )。 A.规定国家生活中根本问题 B.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C.制定修改程序严于普通法律 D.依法治国核心是依宪治国 4.父母弃婴,溺婴,虐待未成年人尤其是女性未成年人的现象时有发生,说明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 A.只要提高自身素质就行了 B.需要法律给予特殊关注 C.需要国家给予特殊关注 D.只需在道义上反对父母虐待就行 5.事实表明,充分发挥我国法律禁止和制裁损害精神文明行为的功能,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有利于( )。 A.规范文化市场,净化社会风气 B.遏制文化垃圾滋长蔓延 C.精神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D.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健康发展 6.某市的两名中学生在街上打磁卡电话,一时打不通,竟把听筒狠狠地砸在电话机上,以发泄怨气,结果毁坏了公用电话( )。 A.这是一种故意损毁公用设施的违法行为 B.这是一种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 C.这是一种犯罪的行为 D.应受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处罚 7.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 A.指的是不特定的多数人 B.侵害的对象和危害的结果无法确定 C.是故意或过失导致多数人生命,健康和较大公私财产损失的行为 D.对社会危害较大,产生的后果较严重 三、辨析题:(每题7分,共计14分) 1.有人认为自己一不违法,二不犯罪,不会与法律打交通,也有人认自己尚未长大成人,与法律没有什么密切联系。 2.某校初三学生李某,因智力欠佳,学习不好,每次测验都不及格,教师很恼火,就将其逐出课堂,请对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说明教师的作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四、案例分析:(共计25分) 1.中学生张某原来表现较好,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后来,跟社会上有流氓行为的人往来,逐渐变得无心学习,不交作业,经常旷课,有时还偷拿同学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的批评教育。但他没有接受教训,又经常在社会上偷窃少量财物,还参加赌博等,曾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一天晚上,他趁李大娘的儿子出差未归,持刀爬进李大娘家,企图盗窃财物,被发现,张某把李大娘打昏在地,偷走了现金一千元,经人民法院审理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三年。 请回答:⑴张某的哪些属于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 ⑵张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⑶张某的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⑷张某由好变坏,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说明了什么? ⑸我们青少年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五、材料分析:(共计20分) 近年来北京尘暴现象严重,引起人们对生态局势的担忧,4月8日记者来到怀来县的“天漠”探察,当地老乡告诉记者,此处沙丘前几日一场大风之后,又向南大约移动了一米。这里距北京天安门广场仅70公里,如果不大力气加以治理,“天漠”的黄沙威逼北京只会有增无减,请回答: ⑴材料中反映了我国面临的什么问题? ⑵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及这种问题带来的危害是什么? ⑶面对这样的问题,你能做些什么? 上学期期末考试参考答案初三政治1 一、单项选择: 1.A 2.C 3.B 4.B 5.C 6.B 7.D 8.B 9.D 10.C 二、多项选择: 1.ABCD 2.ABCD 3.ABC 4.BC 5.ABCD 6.ABD 7.ABCD 三、辨析题: 1.①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②一个人自呱呱坠地依法成为我国公民起,就与法律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她)既受到我国法律的保护,又受到我国法律的约束,既充分享有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又必履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 ③无论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或社会生活中,法律都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有法律,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2.教师的作法不正确,因为: ①学校是国家的教育机构,是未成年人的成长园地。未成年人能否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教育。 ②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学校保护作了许多具体规定,老师的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③这位教师不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表现,也是违反了职业道德的行为,是未成年人保护法所不允许的。 四、1.⑴张某不交作业,经常旷课,偷拿同学东西,打骂同学是违反校规校纪行为。 ⑵在社会上偷窃少量财产,赌博等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⑶张某持刀爬进李大娘家盗窃财物和打伤李大娘属于犯罪行为。 ⑷张某由好变坏,最后犯罪,说明一个人如果不学法,不知法,就容易学坏,违纪违法以至犯罪。违纪、违法和犯罪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人如果不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不注意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就可能从犯错发展到违法、犯罪。 ⑸我们青少年应从中吸取教训,从小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五、1.上述材料说明由于人类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2.这一材料告诉我们: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已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威胁着生态平衡,危害着人类健康,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环境保护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它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它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存亡兴衰的重大课题。青少年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希望所在,也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希望所在,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我们青少年要大力宣传保护环境的重大意义,培养和树立环境意识,自觉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wmgw/408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