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政协

新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

| 点击:

【www.doubiweb.com--人大政协】

新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

钜兴初中  尹永国

内容摘要:从课改精神出发,改变单一乏味的作业,有意识地进行实践性作业的尝试,使作业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作业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参与,让作业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达到巩固掌握知识的目的。

关键词:个性化  生活化  社会化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为此,随着语文教改的深入,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进行真正的因材施教等观念和做法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如火如荼的课堂改革,并没有改变这一现状:学生的课外时间依然只是完成单一的书面作业,沿袭着巩固、掌握知识这一传统的学习途径。学习语言,提高语文素质这项复杂的劳动在课后变得如此简单、乏味,这如何能培养学生的语文个性,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创新精神呢?因此,我校(钜兴初中)语文课题组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结合研究市级课题《农村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与优化策略》的需要,着力探求语文个性化的练习的设计,以期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

本人在所任教的班级中有意识地进行语文作业的设计和优化尝试,力求使作业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作业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参与,让作业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操作性作业

深化知识理解,激发探究意识操作性作业可使课文静态的文字变成学生脑中优美的图画,生动的场面,活生生的人物。          

1.画一画,再现情境。动手画一画,再现课文情境,能帮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获得新知。

2.做一做,激发探索。

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和思考,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如:学习完《斜塔上的实验》课后,根据伽利略实验的步骤方法,让学生用也用两块不同重量的大小铅球在教学楼上模拟伽利略比萨斜塔实验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用一个乒乓球和一个铅球来做这个实验,结果肯定是同时落地吗?学生顿时意见不一,等做实验时乒乓球先落了地,这下同学们疑惑了:这是怎么回事,跟伽利略的发现怎么矛盾?经讨论后知道原来是当天的风影响了实验结果。这一实验性作业,使学生在动手中巩固了语文知识,活用了物理学科的知识,体现了学科整合的理念,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创新能力。

3.忆一忆,感受乐趣。

初中语文中有记述童年趣事的课文,在作业中结合课文的写法,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童年有趣难忘的体验。如我们结合《幼时记趣》《我们家的男子汉》等课文,进行“由说到写”写作教学,学生始终兴致勃勃,得到了许多课本上得不到的知识。

二、观察性作业

培养观察能力,丰富生活积累观察是认识的起点,写作的起点。设计观察性作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有助于学生养成主动观察、勤于积累的习惯。

1.有序观察,把握特点。

在学习写景状物的文章时,我常让学生自己到大自然中到生活中去观察所写事物的特征,观察时要做到:接一定顺序观察,认真了解其本质特征。这样的观察,学生多种感官并用,看听嗅触,边看边想,观与察结合。经分析、比较,抓住特征,寻求内在的东西,使观察不肤浅,不片面,有助于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

2.动态观察,观中激思。

生活万象是千变万化的。因此除了静态的观察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动态观察,跟踪探究。

如:观察春夏秋冬季节的轮换;观察小树抽芽、开花的过程等。激发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形成探索和发现的心理。这样,学生的作文不但言之有物,还能物中见理、物中有情。

3.随机观察,积累素材。

除了有目的地观察外,还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观察街头巷尾的凡人小事;观察地方的风土人情等,做到处处留心观察,积累素材。这不仅有助于他们的作文水平,而且能提高对生活敏锐的感悟力。

三、表述性作业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言语交际能力惟有在交际实践中才能形成、提高。表述性的作业无疑是一座沟通现实、教材与生活的桥梁。把以往的语言,本课学习的语言加以运用和创造是表述性作业的重点。

1.演一演,内化课文语言。

对于故事情节性较强或场面描写具有较强动作性的课文,可以布置学生自愿组成小剧组编成课本剧。

2.辨一辩,培养辩论习惯。

3.说一说,争议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由多种能力构成的,可以认为是反映了语文的整体素质。

设计这类作业使学生的口语交际活动融入生活、融入社会。在实践中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待人处事的能力、言谈举止等都可以得到充分的检验。

四、阅读性作业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课改对于课外阅读嚣作了大幅度渊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把课外阅读作业做细做实,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如学了课文《冰心诗四首》,教师可以推荐《繁星 春水》或《飞鸟集》;学了《古代寓言二则》,可以推荐《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学了《童年的朋友》,可以引导学生看《童年》……总之,学了课文后,教师就引导学生学会沟通课内、课外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广泛的阅读,使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得到升华。

五、调查性作业

调查性作业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布置调查性作业时,要让让个人性作业成为合作性作业,让学生在彼此合作中完成作业。

六、实践性作业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这充分说明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理解语文和运用语文的能力。

实践性作业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与心理规律,结合教材实际,通过新颖有趣的形式把语文课和开放的课文实践活动巧妙地联系起来,让他们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斜塔上的实验》等文章,课后可让学生做简易实验来帮助学习。九年级的课本剧像《威尼斯商人》、《陈毅市长》……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在表演中学习语文知识。这样,改变了传统的作业模式,为语文作业注入了新的内容和形式,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践性作业也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广告词、调查报告等等,使学生在实践作业过程中,发展智能,提高综合素质。

言而总之,在全面实施新《语文课程标准》的今天,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要敢于创新,博采众长,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根本性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吕世虎《肖鸿民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3] 周德藩《素质教育论教程》,江西教育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wmgw/719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