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知识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时训练题(含答案)

| 点击:

【www.doubiweb.com--党团知识】

第五节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2012•北京丰台区二模)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方案 预期目的
A 将含有HCl的CO2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 除去CO2中的HCl
B 向X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检验X溶液中是否含有SO2-4

C 向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后若红色加深 证明盐类的水解是吸热的
D 向含有少量苯酚的苯中加入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液 除去苯中的苯酚
2.(2012•北京海淀区二模)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xCuCO3•yCu(OH)2•zH2O,为测定其中CuCO3的质量分数,称取a g样品进行实验。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充分加热样品,用碱石灰吸收逸出气体,增重b g
B.加热至样品质量不再发生变化,称得其质量为b g
C.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用排水法收集逸出气体,得b mL气体
D.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到足量Ba(OH)2溶液中,过滤、洗涤、烘干,得b g固体
3.(2012•北京海淀区一模)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有乙烯生成 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溴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B 证明Mg(OH)2沉淀可以转化为Fe(OH)3沉淀 向2 mL 1 mol•L-1 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 mol•L-1 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 mol•L-1 FeCl3溶液
C 检验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然后加入适量稀NaOH溶液,再向其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D 测定铝箔中氧化铝的含量 取a g铝箔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通过碱石灰后,测其体积为b L(已转化为标准状况下)
4.(2012•北京朝阳区期末)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两种方案均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目的 除去碳酸钠中少量的碳酸氢钠 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检验苯中含有少量甲苯 鉴别二氧化氮和溴蒸气
方案1 溶解后加入盐酸 加适量稀盐酸 加入 Br2/CCl4 加水
方案2 加热 用水洗涤 加入酸性KMnO4 加压
5.为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物中气体为NO,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实验过程中活塞2为打开状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关闭活塞1,加入稀硝酸至液面a处
B.在装置左侧稍加热可以加快稀硝酸与铜的反应速率
C.通过开启或关闭活塞1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
D.反应开始后,胶塞下方有无色气体生成,还不能证明该气体为NO
6.(2012•浙江高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的测定”实验中,将镀锌铁皮放入稀硫酸中,待产生氢气的速率突然减小,可以判断锌镀层已反应完全
B.在“火柴头中氯元素的检验”实验中,摘下几根未燃过的火柴头,将其浸于水中,稍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后,即可判断氯元素的存在
C.在“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中,为了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应小火加热蒸发皿,直到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
D.受强酸或强碱腐蚀致伤时,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用水冲洗,并视情况作进一步处理
二、双项选择题
7.(2012•北京西城一模)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处理锅炉水垢中CaSO4时,依次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和盐酸,水垢溶解 溶解度:S(CaCO3)<S(CuSO4)

B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MgSO4溶液,某电极附近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电极为阳极
C 向FeCl3和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后期有红色固体析出 氧化性:Cu2+<Fe3+
D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硝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g+
8.(2013•苏州质检)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  )
A.检验Na2O2试样是否变质为Na2CO3:向试样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B.检验某卤代烃是否是氯代烃:试样――→氢氧化钠溶液煮沸冷却,加入稀硝酸至酸性――→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C.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混合液――→饱和碳酸钠溶液 ――→振荡溶液分层――→分液得上层液体
D.鉴定盐A的成分是FeBr2:
A的AgNO3溶液适量硝酸酸化B淡黄色沉淀CKSCN溶液,D溶液
没变化――→加硝酸E溶液
变红
三、非选择题
9.(2012•北京朝阳区一模)某同学为了验证碳和硅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步骤:
Ⅰ.打开弹簧夹1,关闭弹簧夹2,并打开活塞a,滴加盐酸。
Ⅱ.A中看到白色沉淀时,…,关闭活塞a。
请回答:
(1)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步骤Ⅰ得知盐酸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字母)。
A.挥发性        B.还原性
C.氧化性       D.酸性
(3)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X是________(写化学式)。
(4)为了验证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步骤Ⅱ中未写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碳、硅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原子结构角度加以解释)。
10.(2012•北京市重点学校模拟)某过碳酸钠中含有少量过氧化钠,甲、乙两位同学各称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并用如下图所示仪器测定样品的纯度。仪器的连接顺序,甲同学:⑤—⑧—③—⑦—④;乙同学:⑤—③—②。
 
已知:过碳酸钠(Na2CO4)、过氧化钠分别跟足量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a2CO4+2H2SO4===2Na2SO4+2CO2↑+O2↑+2H2O;2Na2O2+2H2SO4===2Na2SO4+O2↑+2H2O。
(1)甲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是____________,他选用的装置________(填序号)是没有必要的。实验中甲同学测得气体体积为V L(20 ℃,1大气压),计算时他未将V L换算到标准状况,则他得到的Na2CO4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2)乙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是____________。按他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的实验结果有可能偏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也有可能偏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为了测得准确的实验数据,请你将乙同学的实验设计进行改进,写出你所选用仪器的连接顺序(每种仪器最多使用一次,也可以不用):________(填序号)。
11.(2012•北京市东城区示范校综合练习)某化学小组拟采用如下装置(夹持和加热仪器已略去)来电解饱和食盐水,并用电解产生的H2还原CuO粉末来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同时检验氯气的氧化性。
 
(1)写出甲装置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完成上述实验,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连________;B连________(填写导管口字母)。
(3)对硬质玻璃管里的氧化铜粉末加热前,需要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检验氯气的氧化性,则乙装置的a瓶中溶液可以是__________,对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装置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丙装置的c瓶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设计了如下甲、乙两个实验方案:精确测量硬质玻璃管的质量为a g,放入CuO后,精确测量硬质玻璃管和CuO的总质量为b g(假设CuO充分反应)。实验完毕后:甲方案:通过精确测量硬质玻璃管和Cu粉的总质量为c g,进而确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乙方案:通过精确测定生成水的质量d g,进而确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
①请你分析并回答:________方案所测结果更准确。你认为不合理的方案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按合理方案测定的数据计算,C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12•潍坊一模)黄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FeS2,是工业炼铜的主要原料。已知黄铜矿在空气中焙烧生成Cu、FeS和SO2,FeS+2HCl===FeCl2+H2S↑,H2S是一种剧毒气体。某科研小组设计以黄铜矿为原料制取单质铜和氯化铁晶体(FeCl3•6H2O)的流程如下:


(1)92 g CuFeS2在空气中焙烧生成Cu、FeS和S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请简述检验气体Ⅰ的操作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室中,欲用38%(密度为1.18 g• mL-1)的盐酸配制30%的盐酸,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__________。
(4)气体Ⅲ最好选用______(填字母),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
A.O2        B.H2
C.Cl2        D.N2
欲选用下列仪器在实验室中制取纯净干燥的该气体。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合适装置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a接________。图中仪器G的名称是________;在使用该仪器时,应首先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解析:A项,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吸收二氧化碳,能吸收氯化氢生成二氧化碳,A项正确;B项,银离子会干扰实验,B项不正确;C项,醋酸钠水解呈碱性,加热,红色加深,说明生成OH-浓度增大,C项正确;D项,苯不与氢氧化钠反应,而苯酚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苯酚钠不溶于苯,分层,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D项正确。
答案:B
2.解析:A项,碱式碳酸铜分解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不能测定碳酸铜质量分数,A项错误;B项,碳酸铜、氢氧化铜都能分解生成氧化铜,减少的质量包括二氧化碳、生成的水和结晶水,故根据氧化铜无法计算碳酸铜质量分数,B项错误;C项,只有碳酸铜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一部分溶于水中,不能准确测定二氧化碳体积,C项不正确;D项,根据碳酸钡计算碳酸铜质量,D项正确。
答案:D
3.解析:向2 mL 1 mol•L-1 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 mol•L-1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 mol•L-1FeCl3溶液,既有Mg(OH)2沉淀也有Fe(OH)3沉淀。不能证明Mg(OH)2沉淀可以转化为Fe(OH)3沉淀。
答案:B
4.解析:A项,方案1,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中加入盐酸,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且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新杂质氯化钠,A项不正确。B项,方案2,水不能溶解铁锈,B项不正确。C项,方案1,苯和甲苯都不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且苯和甲苯的密度都小于四氯化碳的密度,不能达到目标;甲苯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C项不正确。D项,二氧化氮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溴蒸气在水中溶解度小,溶液呈橙色,方案1正确;加压时,溴蒸气变成液态,二氧化氮为气态,方案2正确,D项正确。
答案:D
5.解析:A项,关闭活塞1,装置内有空气,在右端加稀硝酸,左端液面上升至一定高度,不再上升,A项错误;B项,升温,反应加快,B项正确;C项,关闭活塞1,左管内产生的NO将液体压入右管,液体与铜丝脱离,反应停止;打开活塞1,右端液面高,将液体压入左端,使铜与硝酸接触,反应产生气体,C项正确;D项,开始收集的气体可能是空气,D项正确。
答案:A
6.解析:B项,火柴头中含有KClO3,未燃烧或用还原剂还原,得不到Cl-,加硝酸银无法检验,错误;C项,硫酸亚铁铵晶体带有结晶水,加热到有晶膜出现即可,到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得到的晶体中会失去部分结晶水,错误;D项,受强酸致伤时,冲洗后涂上稀的NaHCO3溶液,强碱致伤,冲洗后涂硼酸,错误。
答案:A
二、双项选择题
7.解析:A项中硫酸钙转化为更难溶的碳酸钙,碳酸钙再和稀盐酸反应溶解,A项正确;B项,电解MgSO4溶液阴极有白色沉淀生成。因为阴极反应式:2H++2e-===H2↑,Mg2++2OH-===Mg(OH)2↓,B项不正确;C项中有红色固体析出,铁先与氯化铁反应,过量的铁与氯化铜反应,因为铁离子氧化性比铜离子的强,C项正确。D项中也有可能是硫酸钡、硅酸等,不一定是AgCl,原溶液中可能含SO2-4、SO2-3、SiO2-3等。
答案:AC
8.解析:选项A,电解Na2SO4溶液相当于电解H2O,左边电极OH-放电,产生大量H+,SO2-4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在左边电极附近产生H2SO4;右边电极H+放电,产生大量OH-,Na+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在右边电极附近产生NaOH;选项B,首先加入H2O使粗盐溶解,加入过量Ba(OH) 2溶液除去Mg2+?、SO2-4,再加入过量Na2CO3溶液除去Ca2+?、Ba2+?,最后加入HCl调节溶液至中性即可;选项C,由于Fe2+在酸性环境中能被NO-3氧化生成Fe3+,加入KSCN无法检验Fe(NO3) 2是否变质;选项D,CH3CHO在碱性环境中被新制的Cu(OH) 2悬浊液氧化。
答案:BC
三、非选择题
9.解析:盐酸有挥发性,氯化氢能使硅酸钠溶液变浑浊,使实验失败。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如果用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水吸收氯化氢,会损失二氧化碳。验证碳的非金属性比硅的强,可以利用碳酸比硅酸的酸性强来证明,硅酸和原硅酸难溶于水,有白色沉淀,现象明显。
答案:(1)CaCO3+2H+===Ca2++CO2↑+H2O
(2)AD (3)除去HCl气体 NaHCO3 (4)关闭弹簧夹1,打开弹簧夹2,D中出现白色胶状沉淀 Na2SiO3+CO2+H2O===H2SiO3(胶体)+Na2CO3 (5)碳和硅位于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的能力减弱,非金属性减弱
10.解析:(1)甲同学设计方案为⑤—⑧—③—⑦—④,⑧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二氧化碳,用排水集气法测定氧气体积。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不必先干燥。2Na2CO4+2H2SO4===2Na2SO4+2CO2↑+O2↑+2H2O,2Na2O2+2H2SO4===2Na2SO4+O2↑+2H2O,由反应方程式知,等质量的固体,过氧化钠产生的氧气较多,如果没有冷却至标准状况(20 ℃),氧气体积偏大,测定过氧化钠质量偏高,导致过碳酸钠质量分数偏低;(2)乙同学:⑤—③—②,通过测定二氧化碳气体质量直接求出过碳酸钠质量分数,U型管里碱石灰,用于吸收二氧化碳,根据U型管质量差求二氧化碳质量。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②装置,使测得过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高。二是发生装置没有考虑排二氧化碳气体,部分残留二氧化碳存在于③⑤装置中,使二氧化碳测定量偏低;(3)测定二氧化碳质量要考虑三个因素:如何排出装置内残留二氧化碳至U型管里,使其被碱石灰完全吸收;如何除去二氧化碳中水蒸气;如何防止空气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U型管中。⑩装置提供氮气,氮气不参与反应;①装置用作气体发生装置,通过A管进气,将装置内二氧化碳排入U型管中;③装置用于干燥二氧化碳;②装置用于吸收二氧化碳,接触面较大,吸收较充分;⑨装置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进入U型管。
答案:(1)生成的氧气的体积 ③ 偏低 (2)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空气中的水与二氧化碳进入②,增重使结果偏大 产生的二氧化碳在装置⑤、③及导管中没有完全被②吸收,使结果偏小 (3)⑩①③②⑨
11.解析:本实验目的有三条:电解饱和食盐水、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证明氯气有强氧化性。根据实验目的确定装置连接顺序、选择试剂、操作步骤等。(1)根据电解原理,碳棒即为石墨电极,属于惰性电极,不参与反应,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产生氯气,阴极产生氢气,氢氧化钠在阴极区生成。(2)根据电池符号知,A管口导出阴极产生的氢气,B管口导出阳极产生的氯气。甲装置用于电解饱和食盐水,乙装置用于验证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丙装置用于氢气还原氧化铜,并测定生成水的质量。由于氢气还原氧化铜,属于固体与气体反应,仅在固体表面进行反应,氢气不能完全反应,导出一部分气体。如果A接D,剩余氢气在c瓶中无法排出,不能准确测定氢气还原氧化铜时生成水的质量,且易发生危险,并将c瓶液体导出瓶外,所以,A应接E,B接C。(3)加热氢气与空气混合物,易发生危险,故加热之前,先通入氢气,在D管处收集氢气验纯后,再加热硬质试管。(4)乙装置a瓶可以装淀粉KI溶液、硫化氢饱和溶液、硫化钠饱和溶液、含KSCN的氯化亚铁溶液等,都能证明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依次为溶液变蓝色、变浑浊、变浑浊、变血红色。烧杯里装强碱溶液,用于吸收尾气中的氯气。(5)因为本实验要测定生成水的质量,氢气必须用c瓶的液体干燥,液体干燥剂常见的有浓硫酸;如果氢气不干燥,还会使硬质玻璃管受热炸裂。(6)分析丙装置知,U型管里碱石灰直接与空气相通,空气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可能进入U型管,使方案乙测定水的质量偏大,导致测得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偏小。选择甲方案的数据计算: m(CuO)=(b-a) g, m(Cu)=(c-a) g,MrCuMrO=c-ab-c,Mr(Cu)=c-ab-c×16。
答案:(1)2NaCl+2H2O2=====通电2NaOH+H2↑+Cl2↑ (2)E C (3)先通一段时间氢气并在D处检验氢气的纯度 (4)淀粉KI溶液 溶液变为蓝色(合理答案即可) Cl2+2OH-===Cl-+ClO-+H2O (5)浓硫酸 吸收H2中的H2O,防止硬质玻璃管炸裂 (6)①甲 空气中的CO2和H2O通过D口进入U型管造成实验误差较大或影响测定水的质量(因为乙方案是测水的质量) ②16c-ab-c
12.解析:(1)n(CuFeS2)=92184=0.5 (mol),CuFeS2(Cu、Fe、S的化合价分别为+2、+2和-2价)在空气中焙烧生成Cu、FeS和SO2的化学方程式为CuFeS2+O2===Cu+FeS+SO2↑,分析化学方程式知,1 mol CuFeS2参加反应转移6 mol电子,故0.5 mol CuFeS2参加反应转移3 mol电子。(2)根据题给信息,黄铜矿焙烧生成的气体Ⅰ是SO2,检验SO2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加热溶液恢复红色。(3)用溶液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和玻璃棒。(4)气体Ⅲ的作用是将FeCl2氧化成FeCl3,故最好选用Cl2;实验室中用MnO2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从导气管口a处流出的气体除Cl2外,还含有杂质气体HCl和水蒸气,应首先用装置F除HCl气体,然后用装置E除水蒸气,最后选择装置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l2,故导气管口的连接顺序为ghefb。仪器G是分液漏斗,使用该仪器时要检验是否漏水。
答案:(1)3 mol (2)收集适量气体Ⅰ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加热溶液恢复红色 (3)玻璃棒、烧杯、量筒 (4)C 把Fe2+氧化成Fe3+  MnO2+4H++2Cl-=====△Mn2++Cl2↑+2H2O ghefb
分液漏斗 检验其是否漏水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wmgw/771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