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知识

2016上海中考物理_2016中考物理液化方法及其应用专题训练题

| 点击:

【www.doubiweb.com--党团知识】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生活中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 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
  B. 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C. 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D. 扇扇子降低了空气的湿度使人感到凉爽
 
2.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归纳不合理的是(  )
  A. 所有的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B. 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论温度升高与否,内能都会增大
  C. 液体的沸点除了跟液体种类有关外,还跟气压有关
  D. 生活中各种测温度的仪器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瓶装液化主要是通过降温的方式液化的
  B. 冰箱冷藏室利用冷凝管内制冷剂熔化洗热来制冷的
  C. 夏天,地下室的地板很潮,甚至连顶部都挂满了水珠,这是液化现象
  D. 去年冬天,好多地区的树枝上都出现了“雾凇”的美景,这是凝固现象
 
4.如图是普通转轮电石打火机的示意图,从构造和作用看,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贮存在里的丁烷气体,是用常温下压缩体积的办法使它成为液态
  B. 与火石接触的金属转轮上布满了花纹,是为了美观
  C. 火焰使金属风罩的温度逐渐升高,是因为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发生了热传递
  D. 壳体采用塑料,是因为塑料的密度小,可以减轻机体的质量
 
5.利用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可以从海水中提取淡水,容器中的海水在太阳照射下,倾斜的玻璃板上就有淡水顺势流进另一个容器里.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下述哪些物态变化(  )
 
  A. 先汽化后凝固 B. 先升华后凝华 C. 先液化后凝固 D. 先汽化后液化
 
6.如图所示为物理课本中四个实验,关于其对应的实验结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
 
  A. 在一定温度下,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
  B. 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C. 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D.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7.下面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使用时,通过减压阀时,由液态变为气体,进入灶中燃烧
  B. 烧水或煮食物时,喷出的水蒸气比热水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变成同温度的热水、热汤时要放出大量的热
  C. 煮食物并不是火越旺越快.正确方法是用大火把锅内水烧开,用小火保持水沸腾
  D. 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在离壶嘴一定距离才能看到“白气”,这是因为靠近壶嘴处,温度较低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医生在检查病人的牙齿时,先将小镜子放在酒精上烤一烤是为了防止液化
  B. 当用磨刀石磨刀时,向磨刀石上洒水,主要是为了加快散热
  C. 在烧热的油锅中滴下水滴会溅起油来,并发出响声,是由于水的温度高
  D. 医用体温计在使用前要甩一甩
 
9.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有一种杯子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这种杯子放在某些地方的空气中,白玉圆锥体上就会有水滴产生,过一段时间后杯中就会盛满水,故称常满杯.下列有几种关于此杯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B. 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C. 有水滴产生时,白玉温度比周围空气温度低
  D. 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可能自动“生”水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煤气罐”里装有液态石油气,它是在普通温度下用压缩体积、增大压强的方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的
  B. 使用“煤气罐”里的液态石油气时,旋开阀门,压强变小,液态变成气体
  C. 气体打火机用的丁烷气体,也是用压缩体积、增大压强的方法使它变为液态,贮存在打火机里的
  D. 电冰箱里电动压缩机的作用是压缩 氟氯烷蒸汽体积,从而用增大压强的方法把它压入冷凝器里液化放热的
 
 
二.解答题(共10小题)
11.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如图所示)燃料为丙烷气体,为了便于储存或携带,常温下采用      的方法使其液化,液化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在生活中,也有利用这种方法使气体液化的实例,如      . (列举一例即可)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某天晚上10点左右,某路上一家名为“的士”的休闲中心的工作人员突然发现停车场里一辆大型槽罐车尾部不断冒出白烟,并且越来越大,当他走过去一看,被现场的情景吓了一跳,只见车尾部开始结冰,车厢下端已经有大约10厘米长的冰柱,而液体刚滴到地上就开始结冰,不久地面上就是一层厚厚的冰.原来,这辆属于某公司的槽罐车满载液态氮气,车尾部冒出的白烟就是车罐内液态氮发生泄漏的表现.据介绍,氮气具有快速制冷的效果,如果有足够多的氮,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周围气温降低到零下50℃,这种情况比较危险…
小明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看了这则新闻后,提出了如下问题,你能帮他解答吗?
(1)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常温常压下是气态,可槽罐车的车罐内怎么会出现液态氮?这样将气体进行液化有什么好处?
(2)车罐内液态 氮发生泄漏时为何会冒出“白烟”?
(3)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和自然知识,文中似乎有两处不妥,请你说明原因.
 
13.空调是一种常用的家用电器,它是利用了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室内的热搬运到室外或把室外的热搬运到室内.小明家的电能表上标有600r/kW•h字样,小明卧室的面积15m2(有效空间为40m3),冬天仅开空调机,小明发现电能表的转盘5min转了60转,房间温度升高10℃.
(1)电动压缩机是通过什么方式液化氟利昂的?
(2)设空调制冷和制热耗电功率相同,已知空气的比热容为103J/(kg•℃),空气密度约1.3kg/m3.室内空气吸收的热量是多少?该空调工作5min消耗的电能是多少?耗电功率是多大?
(3)请判断该空调有没有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14.小刚在浴池中洗澡,看到天花板下滴下的水珠.他想:“水蒸气变成水有没有条件,是不是跟温度有关?”他先进行了猜想:水蒸气的液化是否跟遇到冷的物体有关?然后他就进行了以下的实验,给试管里的水加热,用导管把产生的水蒸气喷到冷的玻璃片上,看到有水珠产生,而再把水蒸气喷到加热的玻璃片上时,却没有发现水珠.
根据阅读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小刚同学可以得到一个什么结论?
(2)该结论在上述研究过程中有什么应用?试举例说明.
 
15.《扬子晚报》2004年5月21日A4版报道了一则新闻(标题:氮气泄露,报讯:昨晚,南京市建宁路上一停车场内发生氮气泄露事故,现场周围“寒气”逼人,车厢挂起冰柱,地面结了厚厚一层冰.昨晚10点左右,建宁路上一家名为“的士”的休闲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突然发现停车场里一辆大型槽罐车尾部不断冒出白烟,并且越来越大,当他走过去一看,被现场的情景吓了一跳,只见车尾部开始结冰,车厢下端已经有大约10cm长的冰柱,而液体刚滴到地面上就开始结冰,不久地面上就是一层厚厚的冰.原来,这辆属于南京气体产品公司的槽罐车满载液态氮气,车尾部冒出的白烟就是车罐内液态氮发生泄露的表现.据介绍,氮气具有快速制冷的效果,如果有足够多的氮,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周围气温降低到零下50℃,情况比较危险…) 小盼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阅读了这则新闻后,提出了下面的问题,你能帮她解答吗?
①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常温常压下是气态,可槽罐车的车罐里怎么会出现液态氮?这样将气体进行液化有何好处?
②车罐内液体氮发生泄露时为何会冒出“白烟”?
③根据所学的物理和自然知识,文中似乎有两处不妥,你能指出来并加以改正吗?
 
16.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将于2008年8月在首都北京举行,“绿色、环保、人文”的北京奥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1)北京奥运圣火于2008年3月24日在希腊点燃,火炬“祥云”使用的燃料为丙烷.丙烷是一种环保燃料,常温下丙烷为气态,可采用      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这一过程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火炬(如图1)外壳采用      较小的高品质铝合金材料制造,体积虽大而质量却小.在火炬下半部分喷涂了高触感橡胶漆,能增大      ,在握着时不易滑落.2008年5月10日奥运火炬在汕头市展开全程约40km历时11.5h的传递活动,在这段时间内火炬移动的平均速度约为      km/h.(计算结果取2位数字)
(2)可爱的福娃成了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图2展示的是福娃小运动健将在进行奥运比赛的情景.他踢出了“香蕉球”,这种球踢出后边旋转边前进,在旋转方向与球前进方向相同的一侧,空气相对于球的流速比另一侧      (选填“大”或“小”).由于球两侧空气的流速不等,两侧存在      差,最终导致球沿弧线飞行.
(3)在奥运村将大量使用太阳能这一绿色清洁能源.太阳能电池板在阳光照射下将太阳能转换为      能.作为北京奥运会主场馆之一的国家体育馆,其扇型屋面和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不但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还隐藏着一座年发电量为97000kW•h(千瓦时)的太阳能发电站.这些电能,可供      盏“220V1000W”的照明灯全年每天使用5h(一年按365天计).
 
 
 
17.“神舟六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一号”卫星的顺利升空,标志着中国人的航天技术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请你结合物理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液态的,它通过既降低温度又加压的方法使气体发生      而成的.
(2)火箭点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在发射台底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发生      时要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于太高,我们看见火箭时周围大量的“白气”是由于先      后      形成的.(请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
 
18.所有的气体都可以被液化,但每一种气体都有一特定的温度,在这个温度以上,无论怎样压缩,气体都不会液化,这个温度叫临界温度.临界温度是物质以液态形式出现的最高温度,各种物质的临界温度不同,有的高于常温,如水是374℃,酒精是243℃,因此在常温下它们通常以液态出现;有的低于常温,如氧是﹣119℃,氢是﹣240℃,所以我们时常认为它们是气态的.由以上知识可知:
几种物质的沸点(1标准大气压)
 
(1)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      和      .
(2)氧气的沸点是﹣183℃,氮气的沸点是﹣196℃,氦气的沸点是﹣269℃,采用液化空气提取这些气体,当温度升高时,液态空气汽化,首先分离出来的是      .
 
19.(1)如图中的两幅图是课本中介绍的实验装置图.图甲演示的物理现象是说明了      可使气体液化;图乙是用来探究      的实验装置.
(2)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幅的关系,丁丁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一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上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发现钢尺压得越弯,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桌面被拍打得越响.根据这些实验证据他得出了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收集证据时的错误之处是      .
(3)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常采用“测多算少”的方法,原因是      ,如在将细铜丝缠绕在铅笔上的过程中,有重叠现象,则测出的细铜丝的直径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所有的气体都可以被液化,但每一种气体都有一特定的温度,在这个温度以上,无论怎样压缩,气体都不会液化,这个温度叫临界温度.临界温度是物质以液态形式出现的最高温度,各种物质的临界温度不同,有的高于常温,如水是374℃,酒精是243℃,因此在常温下它们通常以液态出现;有的底于常温,如氧是﹣119℃,氢是﹣240℃,所以我们时常认为它们是气态的.由以上知识可知:
(1)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      和      .但对于某些气体,只使用      的方法是不行的,先要      .
(2)氧气和氢气的混合物,采用降温液化的方法分离,首先液化的是      .
(3)氧气的沸点是﹣183℃,氮气的沸点是﹣196℃,氦气的沸点是﹣269℃,采用液化空气提取这些气体.当温度升高时,液化空气汽化,首先分离出来的是      .
(4)液化石油气是通过加压的方法以液体的形式储存到钢瓶中.居民在使用中发现,冬天使用瓶装液化气,当接近用完还剩余少量液体时,早晚烧饭时即使将阀门拧到最大,煤气灶阀门也开到最大,火力也很小,只有中午使用时火力才较为正常.有关这一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早晨和晚上温度较低,瓶内液体不能蒸发
B、冬天充的液化气杂质较多,用于燃烧的气体所占比例降低
C、中午温度高,液气燃烧效果比早晚好,因此火力大
D、中午气温比早晚要高,瓶内液体蒸发加快,供气速度加快.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生活中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 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
  B. 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C. 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D. 扇扇子降低了空气的湿度使人感到凉爽

考点: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蒸发及其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1)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二: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2)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3)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4)空气流动速度越快,液体蒸发越快.
解答: 解:
A、通常采用在常温下,压缩体积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此选项错误;
B、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此选项错误;
C、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冰晶.此选项正确;
D、扇扇子加快了空气流动,加快了人体表汗水的蒸发,蒸发吸热所以 人感到凉爽,但不能降低周围空气的温度.此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以及吸放热情况,是中考物态变化部分基本的考查内容.
 
2.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归纳不合理的是(  )
  A. 所有的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B. 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论温度升高与否,内能都会增大
  C. 液体的沸点除了跟液体种类有关外,还跟气压有关
  D. 生活中各种测温度的仪器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考点: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1)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式: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
(2)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可能表现在物体的温度变化,也可能是状态的变化;
(3)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大小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4)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解答: 解:A、 液化有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固体在熔化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内能增大,但晶体温度不变,非晶体温度升高,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常用温度计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电子温度计不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化、内能、沸点以及温度计知识的掌握,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但是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3.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瓶装液化主要是通过降温的方式液化的
  B. 冰箱冷藏室利用冷凝管内制冷剂熔化洗热来制冷的
  C. 夏天,地下室的地板很潮,甚至连顶部都挂满了水珠,这是液化现象
  D. 去年冬天,好多地区的树枝上都出现了“雾凇”的美景,这是凝固现象

考点: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①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
②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方式;熔化是指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物质的汽化和熔化过程都是吸热的.
③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
④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
解答: 解:
A、瓶装液化气主要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式液化的.此选项错误.
B、冰箱冷藏室利用冷凝管内制冷剂蒸发吸热来制冷的.此选项错误.
C、夏天,室内的地板温度较低,暖湿气流中的水蒸气遇到地板、天花板会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所以家中的地板很潮湿,甚至连天花板都挂满了水珠.此选项正确.
D、天气寒冷的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会放出热量直接凝华成固态的小冰晶附着在树枝上,所以好多地区的树枝上都出现了“雾淞”的美景应该是凝华现象.此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解决此题要求掌握六种物态变化,以及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会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4.如图是普通转轮电石打火机的示意图,从构造和作用看,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贮存在里的丁烷气体,是用常温下压缩体积的办法使它成为液态
  B. 与火石接触的金属转轮 上布满了花纹,是为了美观
  C. 火焰使金属风罩的温度逐渐升高,是因为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发生了热传递
  D. 壳体采用塑料,是因为塑料的密度小,可以减轻机体的质量

考点: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热传递.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①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②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③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④体积一定的物体,质量与密度成正比.
解答: 解:
A、打火机内的燃料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储存在里面的.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与火石接触的金属转轮上布满了花纹,是因为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金属是热的良导体,火焰可以使金属风罩的温度迅速升高.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打火机的外壳是塑料材料,是因为塑料的密度小,由公式m=ρV知,在体积一定时,可以减轻机体的质量.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本题以打火机为例考查了几个物理学中重要的知识点,认真审题,明确每一选项中描述的现象所对应的知识点,再做出相应的判断.
 
5.利用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可以从海水中提取淡水,容器中的海水在太阳照射下,倾斜的玻璃板上就有淡水顺势流进另一个容器里.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下述哪些物态变化(  )
 
  A. 先汽化后凝固 B. 先升华后凝华 C. 先液化后凝固 D. 先汽化后液化

考点: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解决此题要知道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称为汽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
解答: 解:当将海水放在太阳下照射时,海水吸热会由水变成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
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板会由水蒸气变成小液滴聚集在倾斜玻璃板上,发生液化现象,再顺势流进另一个容器里,整个过程是先汽化,后液化.
故选D.
点评: 判断物态变化现象主要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从而判断出是哪种物态变化.
 
6.如图所示为物理课本中四个实验,关于其对应的实验结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
 
  A. 在一定温度下,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
  B. 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C. 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D.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考点: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分子的热运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专题: 图析法.
分析: A、液化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降低温度,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液化;二是压缩体积,并不是所用气体在压缩体积的情况下可以液化,有的是在降低温度并压缩体积的条件下才能液化.
B、温度越高,扩散的越快,扩散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C、在纸条上方向前吹气,纸条上方空气流动速度较快,纸条会向上飘起,说明上方气压小.
D、探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将一个金属杆、开关和灵敏电流表连起来,让金属杆放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向各个方向运动,观察电流的指针偏转情况,看能否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
解答: 解:A、在一定温度下,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正确.
B、物体内部所有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而不能说是大量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故B说法错误.
C、在纸条上方向前吹气,纸条会向上飘起,说明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C说法正确.
D、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D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气体液化的方法、扩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磁感应现象,是一道综合题;
很多物理实验中有原理图,我们要能够根据原理图来判断出探究的内容.
 
7.下面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使用时,通过减压阀时,由液态变为气体,进入灶中燃烧
  B. 烧水或煮食物时,喷出的水蒸气比热水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变成同温度的热水、热汤时要放出大量的热
  C. 煮食物并不是火越旺越快.正确方法是用大火把锅内水烧开,用小火保持水沸腾
  D. 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在离壶嘴一定距离才能看到“白气”,这是因为靠近壶嘴处,温度较低

考点: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沸腾及沸腾条件;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A、液化有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降低温度能使所有的气体液化,而压缩体积只能使部分气体液化.
B、液化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水蒸气也可以液化,也会放热.
C、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并且需要继续吸热,但温度不会改变.
D、首先搞清楚“白气”是小水珠,是由于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再考虑周围温度对水蒸气液化的影响.
解答: 解:A、家用液化气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瓶内的,使用时,通过减压阀时,由液态变为气体,进入灶中燃烧,故A正确;
B、由于水蒸气先液化为液态水,释放一部分热,再和开水、热汤一样放热,所以水蒸气烫伤会更严重;故B正确;
C、因为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不变;所以煮食物并不是火越旺越快,而是用大火把锅内水烧开,用小火保持水沸腾,故C正确;
D、水沸腾时,从壶嘴出来很多的水蒸气,最靠近壶嘴处温度比较高,水蒸气不能液化,离壶嘴较远的地方温度低,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此题考查了液化的条件和沸腾的特点,需要知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而液化的方法是加压和降温.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医生在检查病人的牙齿时,先将小镜子放在酒精上烤一烤是为了防止液化
  B. 当用磨刀石磨刀时,向磨刀石上洒水,主要是为了加快散热
  C. 在烧热的油锅中滴下水滴会溅起油来,并发出响声,是由于水的温度高
  D. 医用体温计在使用前要甩一甩

考点: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A、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B、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减小摩擦力.
C、水的密度比油大,所以水会沉入水底;水的沸点比热油的温度低,所以会发生沸腾现象.
D、体温计有一个特殊的结构,就是它的缩口.它是利用水银膨胀时可以通过缩口向上沿伸,但在收缩时却无法通过缩口回到液泡中.
解答: 解:A、因为口腔内含有水蒸气,而平面镜温度比较低,所以当探入口腔后,水蒸气会遇冷液化在镜子上形成一层水雾,导致医生视线不清,影响医生医疗,故A正确;
B、磨刀师傅磨菜刀时,往磨刀石上洒水有以下3个目的:一是减小阻力;二是降温;摩擦生热,如果不降温刀会很烫; 三是为了让磨掉下来的石粉和刀上的铁粉不乱飞.故C正确;
C、水的密度比油大,水滴入高温的油中,沉入底部,因水的沸点比热油的温度低,会立即沸腾,产生的水蒸气体被上面的油盖住,气泡炸开而引起,故C错误.
D、常用体温计的玻璃泡内装的液体是水银,它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细管,因此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体温计在使用前应用力将水银柱甩下去.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此题涉及到了液化方法及其应用,体温计的使用与读数,液化以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等知识点,综合性较强,难度不大.
 
9.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有一种杯子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这种杯子放在某些地方的空气中,白玉圆锥体上就会有水滴产生,过一段时间后杯中就会盛满水,故称常满杯.下列有几种关于此杯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B. 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C. 有水滴产生时,白玉温度比周围空气温度低
  D. 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可能自动“生”水

考点: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
分析: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体叫液化,液化的方式有: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把这种圆锥形杯子放在某些地方的空气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白玉杯子)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白玉杯内壁上,积少成多,过一段时间后杯中就会盛满水,故称常满杯.由此可见:
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故A正确 、B错;
有水滴产生时,白玉温度比周围空气温度低,正确;
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空气中水蒸气可以液化成水,即自动“生”水,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液化及条件,分析题目时要灵活所学物体变化的知识.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煤气罐”里装有液态石油气,它是在普通温度下用压缩体积、增大压强的方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的
  B. 使用“煤气罐”里的液态石油气时,旋开阀门,压强变小,液态变成气体
  C. 气体打火机用的丁烷气体,也是用压缩体积、增大压强的方法使它变为液态,贮存在打火机里的
  D. 电冰箱里电动压缩机的作用是压缩氟氯烷蒸汽体积,从而用增大压强的方法把它压入冷凝器里液化放热的

考点: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气体液化有两种方式:降低温度(任何气体在降到足够低的情况下都可以使气体液化)、压缩体积(压缩体积不能使所有的气体都液化).液化过程中放热.
解答: 解:A、“煤气罐”里装有液态石油气,它是在普通温度下用压缩体积、增大压强的方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的,故A正确;
B、使用“煤气罐”里的液态石油气时,旋开阀门,压强变小,液态变成气体,属汽化过程,故B正确;
C、气体打火机用的丁烷气体,是用压缩体积、增大压强的方法使它变为液态,贮存在打火机里的,故C正确;
D、电冰箱里电动压缩机的作用是压缩氟氯烷蒸汽体积,从而用增大压强的方法把它压入冷凝器里液化放热的,故D正确.
故选ABCD.
点评: 了解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生活中应多观察、多积累.
 
二.解答题(共10小题)
11.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如图所示)燃料为丙烷气体,为了便于储存或携带,常温下采用 压缩体积 的方法使其液化,液化需要 放热 (选填“吸热”或“放热”).在生活中,也有利用这种方法使气体液化的实例,如 一次性打火机中的燃料 .(列举一例即可)
 

考点: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1)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称为液化,使气体液化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方法;
(2)气体液化变成液体时,要向外放出热量,即液化放热.
解答: 解:火炬燃料为丙烷气体,为了便于储存或携带,常温下可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是放热过程,要向外放出热量.这与我们家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或一次性打火机中的燃料是相同的.
故答案为:压缩体积;放热;一次性打火机中的燃料.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液化方法以及液化放热的了解和掌握,属于识记性内容,是一道基础题.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某天晚上10点左右,某路上一家名为“的士”的休闲中心的工作人员突然发现停车场里一辆大型槽 罐车尾部不断冒出白烟,并且越来越大,当他走过去一看,被现场的情景吓了一跳,只见车尾部开始结冰,车厢下端已经有大约10厘米长的冰柱,而液体刚滴到地上就开始结冰,不久地面上就是一层厚厚的冰.原来,这辆属于某公司的槽罐车满载液态氮气,车尾部冒出的白烟就是车罐内液态氮发生泄漏的表现.据介绍,氮气具有快速制冷的效果,如果有足够多的氮,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周围气温降低到零下50℃,这种情况比较危险…
小明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看了这则新闻后,提出了如下问题,你能帮他解答吗?
(1)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常温常压下是气态,可槽罐车的车罐内怎么会出现液态氮?这样将气体进行液化有什么好处?
(2)车罐内液态氮发生泄漏时为何会冒出“白烟”?
(3)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和自然知识,文中似乎有两处不妥,请你说明原因.

考点: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1)液化的方法:降温和压缩体积;
(2)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汽化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液化放热;
(3)汽化吸热具有制冷效果.
解答: 解:(1)增大氮气的气压,使其沸点升高,在常温下变成液体.这样可以使氮气的体积减小,便于携带运输;
 (2)因为液态氮在常温常压下是气态,所以泄漏后马上就会发生汽化,而汽化要吸热,使周围的温度急剧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因此会冒出“白烟”;
(3)“液体刚滴到地上就开始结冰”,液态氮泄漏后立刻就汽化了,不会滴到地上;“氮气具有快速制冷的效果”液态氮汽化吸热时才具有制冷效果 .
答:(1)增大氮气的气压,使其沸点升高,在常温下变成液体.这样将气体进行液化可以使氮气的体积减小,便于携带运输;
(2)液态氮在常温常压下是气态,所以泄漏后马上就会发生汽化,而汽化要吸热,使周围的温度急剧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因此会冒出“白雾”;
(3)液态氮泄漏后立刻就汽化了,不会滴到地上;液态氮汽化吸热时才具有制冷效果.
点评: 此题综合考查液化及其液化现象,液化方法及其应用等知识点,只要认真阅读材料,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就不难解答.
 
13.空调是一种常用的家用电器,它是利用了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室内的热搬运到室外或把室外的热搬运到室内.小明家的电能表上标有600r/kW•h字样,小明卧室的面积15m2(有效空间为40m3),冬天仅开空调机,小明发现电能表的转盘5min转了60转,房间温度升高10℃.
(1)电动压缩机是通过什么方式液化氟利昂的?
(2)设空调制冷和制热耗电功率相同,已知空气的比热容为103J/(kg•℃),空气密度约1.3kg/m3.室内空气吸收的热量是多少?该空调工作5min消耗的电能是多少?耗电功率是多大?
(3)请判断该空调有没有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考点: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能量守恒定律;电功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1)氟利昂的特点是比热容大、容易汽化和液化;电动压缩机是通过压缩体积来使氟利昂液化的;
(2)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室内空气的质量,根据Q=cm△t求出室内空气吸收的热量;已知每消耗1千瓦时转盘转动600转,可求60转消耗的电能;再利用P= 求出电功率;
(3)空调机并不是依靠电能加热的,电驱动的只不过是压缩机,依靠压缩机,使氟利昂带着空气中的热进入空调机,从而循环加热室内空气.所以说,真正加热室内空气的是室外空气中的热量;
解答: 解:(1)氟利昂具有比热容大,液化温度低的特性;电动压缩机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式液化氟利昂的;
(2)室内空气的质量:
m=ρV=1.3kg/m3×40m3=52kg,
室内空气吸收的热量:
Q吸=cm△t=103J/(kg•℃)×52kg×10℃=5.2×105J;
空调机5min消耗的电能:
W= =0.1kW•h,
该空调的耗电功率:
P= = =1.2kW=1200W;
(3)空调机5min消耗的电能:
W=0.1kW•h=3.6×105J<Q吸,
热泵只是搬运能量的设备,空气源热泵是从空气里面提取热量,把热量从温度低的地方搬到温度高的地方,不是电加热室内空气,故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故答案为:(1)电动压缩机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式液化氟利昂的;
(2)室内空气吸收的热量是5.2×105J,该空调工作5min消耗的电能是3.6×105J;耗电功率是1200W;
(3)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点评: 本题以空调机为载体考查了氟利昂的特性和物体的变化、质量的计算、热量的计算等,关键是明白空调机工作的原理和能量的转化以及计算过程中的单位换算.
 
14.小刚在浴池中洗澡,看到天花板下滴下的水珠.他想:“水蒸气变成水有没有条件,是不是跟温度有关?”他先进行了猜想:水蒸气的液化是否跟遇到冷的物体有关?然后他就进行了以下的实验,给试管里的水加热,用导管把产生的水蒸气喷到冷的玻璃片上,看到有水珠产生,而再把水蒸气喷到加热的玻璃片上时,却没有发现水珠.
根据阅读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小刚同学可以得到一个什么结论?
(2)该结论在上述研究过程中有什么应用?试举例说明.

考点: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 :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1)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降温和压缩体积.
(2)液化可以应用到人工降雨中,向空中洒干冰,常温下升华吸收热量,使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摩擦生热熔化,液化成的小水珠和熔化成的水,一起降落形成雨.
解答: 答:(1)热的水蒸气喷到冷的玻璃片上,看到有水珠产生,而再把水蒸气喷到加热的玻璃片上时,却没有发现水珠.说明降温可以使水蒸气液化.
(2)人工降雨是干冰升华吸收热量,使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摩擦生热熔化,液化成的小水珠和熔化成的水,一起降落形成雨.
点评: 降温和压缩体积使气体液化在生活中很常见,如雾、露、液化石油气、氧气瓶中的氧气等等.
 
15.《扬子晚报》2004年5月21日A4版报道了一则新闻(标题:氮气泄露,报讯:昨晚,南京市建宁路上一停车场内发生氮气泄露事故,现场周围“寒气”逼人,车厢挂起冰柱,地面结了厚厚一层冰.昨晚10点左右,建宁路上一家名为“的士”的休闲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突然发现停车场里一辆大型槽罐车尾部不断冒出白烟,并且越来越大,当他走过去一看,被现场的情景吓了一跳,只见车尾部开始结冰,车厢下端已经有大约10cm长的冰柱,而液体刚滴到地面上就开始结冰,不久地面上就是一层厚厚的冰.原来,这辆属于南京气体产品公司的槽罐车满载液态氮气,车尾部冒出的白烟就是车罐内液态氮发生泄露的表现.据介绍,氮气具有快速制冷的效果,如果有足够多的氮,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周围气温降低到零下50℃,情况比较危险…) 小盼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阅读了这则新闻后,提出了下面的问题,你能帮她解答吗?
①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常温常压下是气态,可槽罐车的车罐里怎么会出现液态氮?这样将气体进行液化有何好处?
②车罐内液体氮发生泄露时为何会冒出“白烟”?
③根据所学的物理和自然知识,文中似乎有两处不妥,你能指出来并加以改正吗?

考点: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1)液化的方法:降温和压缩体积;
(2)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汽化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液化放热;
(3)汽化吸热具有制冷效果.
解答: 解:(1)增大氮气的气压,使其沸点升高,在常温下变成液体.这样可以使氮气的体积减小,便于携带运输;
 (2)因为液态氮在常温常压下是气态,所以泄漏后马上就会发生汽化,而汽化要吸热,使周围的温度急剧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因此会冒出“白烟”;
(3)“液体刚滴到地上就开始结冰”,液态氮泄漏后立刻就汽化了,不会滴到地上;“氮气具有快速制冷的效果”液态氮汽化吸热时才具有制冷效果.
答:(1)增大氮气的气压,使其沸点升高,在常温下变成液体.这样将气体进行液化可以使氮气的体积减小,便于携带运输;
(2)液态氮在常温常压下是气态,所以泄漏后马上就会发生汽化,而汽化要吸热,使周围的温度急剧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因此会冒出“白烟”;
(3)液态氮泄漏后立刻就汽化了,不会滴到地上;液态氮汽化吸热时才具有制冷效果.
点评: 此题综合考查液化及其液化现象,液化方法及其应用等知识点,只要认真阅读材料,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就不难解答.
 
16.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将于2008年8月在首都北京举行,“绿色、环保、人文”的北京奥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1)北京奥运圣火于2008年3月24日在希腊点燃,火炬“祥云”使用的燃料为丙烷.丙烷是一种环保燃料,常温下丙烷为气态,可采用 压缩体积 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这一过程要 放出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火炬(如图1)外壳采用 密度 较小的高品质铝合金材料制造,体积虽大而质量却小.在火炬下半部分喷涂了高触感橡胶漆,能增大 摩擦力 ,在握着时不易滑落.2008年5月10日奥运火炬在汕头市展开全程约40km历时11.5h的传递活动,在这段时间内火炬移动的平均速度约为 3.5 km/h.(计算结果取2位数字)
(2)可爱的福娃成了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图2展示的是福娃小运动健将在进行奥运比赛的情景.他踢出了“香蕉球”,这种球踢出后边旋转边前进,在旋转方向与球前进方向相同的一侧,空气相对于球的流速比另一侧 小 (选填“大”或“小”).由于球两侧空气的流速不等,两侧存在 压强 差,最终导致球沿弧线飞行.
(3)在奥运村将大量使用太阳能这一绿色清洁能源.太阳能电池板在阳光照射下将太阳能转换为 电 能.作为北京奥运会主场馆之一的国家体育馆,其扇型屋面和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不但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还隐藏着一座年发电量为97000kW•h(千瓦时)的太阳能发电站.这些电能,可供 53 盏“220V1000W”的照明灯全年每天使用5h(一年按365天计).
 
 

考点: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液化及液化现象;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流体压 强与流速的关系;电功的计算;太阳能的转化.
专题: 计算题;简答题;信息给予题.
分析: (1)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液化过程要放出热量;“体积虽大而质量却小”,通过这句话,结合密度的公式就不难看出,这是说这种材料的密度小;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已知路程和时间,则可根据速度公式算出火炬在传递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3)已知每盏灯泡的功率,并且每天使用5h,可以求出一盏灯泡全年的使用电量,利用总电量除以每盏灯泡全年的使用电量即可求出灯泡数.
解答: 解:(1)在常温下让丙烷从气态变为液态,我们可采取加压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在液化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火炬身下半部喷涂的是高触感橡胶漆,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全程40km,火炬的传递时间:t=11.5h,
火炬在传递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 =  ≈3.5km/h;
(2)在旋转方向与球前进方向相同的一侧,空气相对于球的流速比另一侧较小,球的两侧流速不同,故两边的压强差不同,固有压力差产生,所以球会旋转前进;
(3)太阳能电池板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每盏“220V1000W”的照明灯每天使用5h全天可以使用的电量W=1kW×5h=5kW•h;
那么全年可以使用的电量W=365×1kW×5h=1825kW•h;
故发电量为97000kW•h可以供应的灯泡数n= ≈53.15,即53盏灯;
故答案为:(1)压缩体积,放出;  密度,摩擦力,3.5;
(2)小;压强
(3)电,53.
点评: 此题以2008年我们国家的热点问题为背景,考查了密度和液化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
 
17.“神舟六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一号”卫星的顺利升空,标志着中国人的航天技术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请你结合物理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液态的,它通过既降低温度又加压的方法使气体发生 液化 而成的.
(2)火箭点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在发射台底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发生 汽化 时要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于太高,我们看见火箭时周围大量的“白气”是由于先 汽化 后 液化 形成的.(请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

考点: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1)为了节省空间,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一般是液态的;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液化可以采用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2)汽化要吸热;“白气”是液态的,是由水蒸气形成的,水蒸气是由水池中的水形成的,根据物态变化以及物态变化伴随的吸放热情况来分析.
解答: 解:(1)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为了节省空间,便于储存和运输,它们都是液态的,它是通过既降温又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2)水汽化要吸热,可以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
“白气”是液态的,火焰喷在水上,水吸热汽化为水蒸气;水蒸汽上升遇冷液化形成“白气”.因此,这里的水先发生了汽化,又发生了液化.
故答案为:
(1)液化;(2)汽化;汽化;液化.
点评: 此题考查的有关火箭上的物态变化知识,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考查的方式比较灵活.
 
18.所有的气体都可以被液化,但每一种气体都有一特定的温度,在这个温度以上,无论怎样压缩,气体都不会液化,这个温度叫临界温度.临界温度是物质以液态形式出现的最高温度,各种物质的临界温度不同,有的高于常温,如水是374℃,酒精是243℃,因此在常温下它们通常以液态出现;有的低于常温,如氧是﹣119℃,氢是﹣240℃,所以我们时常认为它们是气态的.由以上知识可知:
几种物质的沸点(1标准大气压)
 
(1)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 降低温度 和 压缩体积 .
(2)氧气的沸点是﹣183℃,氮气的沸点是﹣196℃,氦气的沸点是﹣269℃,采用液化空气提取这些气体,当温度升高时,液态空气汽化,首先分离出来的是 氦气 .

考点: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 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1)使得气体液化的方式有两种: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2)降温液化,是临界温度高的物体先液化;液态空气汽化,是沸点低的物体先汽化.
解答: 解:(1)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称为液化,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2)液态空气温度升高时,沸点低的液体先达到沸点,先汽化.氦气的沸点低,先汽化.
故答案为:(1)降低温度;压缩体积;(2)氦气.
点评: 该题的难点在于第二小题,不明白汽化的过程,不知道在温度升高时,是沸点低的先汽化还是沸点高的先汽化.
 
19.(1)如图中的两幅图是课本中介绍的实验装置图.图甲演示的物理现象是说明了 压缩体积 可使气体液化;图乙是用来探究 平面镜成像 的实验装置.
(2)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幅的关系,丁丁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一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上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发现钢尺压得越弯,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桌面被拍打得越响.根据这些实验证据他得出了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收集证据时的错误之处是 桌面被拍打得越响 .
(3)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常采用“测多算少”的方法,原因是 细铜丝的直径很小,不在刻度尺的分度值范围内,不便于直接测量 ,如在将细铜丝缠绕在铅笔上的过程中,有重叠现象,则测出的细铜丝的直径将 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考点: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是使气体液化的方法;乙图是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
(2)此实验研究钢尺振动时的响度跟钢尺振幅的关系.应该收集钢尺的振动幅度和钢尺响度,收集其他声音会干扰实验结果.
(3)由于细铜丝的直径很小,不再刻度尺的分度值范围内,可用“测多算少”的方法进行测量:将细铜弄直,然后在笔杆上单层密绕n圈,再用刻度尺测出其总的长度d,则细铜丝的直径为D= ,铜丝重叠说明少测了长度,因经计算结果将偏小.
解答: 解:(1)通过压缩一端封闭的注射器,看到里面出现了小液滴,说明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图乙中平面镜外有一根蜡烛,镜里面有一个蜡烛的像,这是用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
(2)实验时眼睛观察钢尺振动的幅度,耳朵听钢尺振动产生的响度,
我们不是研究桌子振动的幅度和桌子的响度,不能收集桌子的声音,所以他收集证据时的错误之处是桌面被拍打得越响.
(3)由于细铜丝的直径很小,不再刻度尺的分度值范围内,不便于直接测量,可用“测多算少”的方法进行测量;
因为重叠使长度的测量结果变小,所以最终计算出的铜丝直径也偏小
故答案为:
(1)压缩体积;平面镜成像.
(2)桌面被拍打得越响.
(3)细铜丝的直径很小,不在刻度尺的分度值范围内,不便于直接测量;偏小.
点评: ①解决此类题目要通过过图示的装置,联系到产生的现象,进而可以确定其反应的理论.
②本 题关键是研究哪个物体的振动的响度和幅度,要明确观察的对象.
③“测多算少”是我们在测微小量时常用的方法,也称“累积法”,可适用于长度、质量等多个物理量的测量,是我们应该掌握的一种实用的方法.
 
20.所有的气体都可以被液化,但每一种气体都有一特定的温度,在这个温度以上,无论怎样压缩,气体都不会液化,这个温度叫临界温度.临界温度是物质以液态形式出现的最高温度,各种物质的临界温度不同,有的高于常温 ,如水是374℃,酒精是243℃,因此在常温下它们通常以液态出现;有的底于常温,如氧是﹣119℃,氢是﹣240℃,所以我们时常认为它们是气态的.由以上知识可知:
(1)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 降低温度 和 压缩体积 .但对于某些气体,只使用 压缩体积 的方法是不行的,先要 降低温度 .
(2)氧气和氢气的混合物,采用降温液化的方法分离,首先液化的是 氧气 .
(3)氧气的沸点是﹣183℃,氮气的沸点是﹣196℃,氦气的沸点是﹣269℃,采用液化空气提取这些气体.当温度升高时,液化空气汽化,首先分离出来的是 氦气 .
(4)液化石油气是通过加压的方法以液体的形式储存到钢瓶中.居民在使用中发现,冬天使用瓶装液化气,当接近用完还剩余少量液体时,早晚烧饭时即使将阀门拧到最大,煤气灶阀门也开到最大,火力也很小,只有中午使用时火力才较为正常.有关这一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早晨和晚上温度较低,瓶内液体不能蒸发
B、冬天充的液化气杂质较多,用于燃烧的气体所占比例降低
C、中午温度高,液气燃烧效果比早晚好,因此火力大
D、中午气温比早晚要高,瓶内液体蒸发加快,供气速度加快.

考点: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1)根据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来作答;
(2)降温液化,是临界温度高的物体先液化;
(3)液态空气汽化,是沸点低的物体先汽化;
(4)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解答: 解:(1)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压缩体积并不能使所有的物体都液化,有些气体必须在降到一定温度时,压缩体积才可以液化.
(2)降低温度使气体液化,当然是临界温度高的物体先达到临界点,先液化,氧气的临界温度高,氧气先液化.
(3)液态空气温度升高时,沸点低的液体先达到沸点,先汽化.氦气的沸点低,先汽化.
(4)当液体温度升高时,分子运动加剧,更容易离开液体变成气态,根据题意,故选D;
故答案为:(1)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压缩体积;降低温度;
(2)氧气;
(3)氦气;
(4)D
点评: 该题的难点在于第二小题和第三小题,有些同学不会从题干找有用的信息,总是习惯性的利用已知的物理知识来解答,我们要学会自学,学会学习.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wmgw/781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