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

富有的是精神精练精析

| 点击:

【www.doubiweb.com--亲子阅读】

第10课 富有的是精神
【学业达标评价】
一、阅读下列节选的文段,完成1~4题。
1.第①段文字作者强调了怎样的观点?(请答出两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参考):①决定一个人成就大小、水平高低的根本因素是学习。②学习不能偷巧,一靠积累,二靠思考,综合起来,才有创造。③善用前人的经验来充实自己,先学习前人,后发展前人,而后才有自己的发现和创造。(以上三点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书呆子”“聪明人”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参考):“书呆子”不是通常所说的读死书、死读书的“两脚书橱”,而是指能抓紧一切机会埋头苦读,动脑思考,以充实自己、塑造自己的学子。
“聪明人”也不是指通常所说的那种脑瓜机灵、反应敏捷的人,更不是指那些投机取巧、耍小手段、玩小聪明的人,而是指有理想、有目标,并能坚定不移地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人。
3.概括选文第④⑤段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参考):要学好语言,包括外国语言和本国的现代、古代汉语,还要学写毛笔字,认识繁体字。
4.试从上文中选一两句话为例,谈谈本文的语言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参考):“直接和庄子和李白用他们当年的语言对话。”“中文系学生不能直接阅读古文,是耻辱。”语言特色:文章语言朴实无华而又不失文采,语气自然亲切,语言平易朴实。
二、
5.看图分析北大校徽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题为图文转换题。该图案为变形的“北大”两字,可以从其形象上加以联想和想象,但联想和想象不能脱离“北大”这一特定的事物,要结合其“大学”的特点。
答案(参考):①“北”为两背向之人,“大”为一负重者形象,既可解为人上有人,学无止境;又可解为北大学生要担负国家兴亡之重任。
②“北”为跨河之桥,“大”为行走人形,既可解为做学问过得“桥”方可登堂入室,又可解为入北大如同万人同挤独木桥,过得桥来者,皆为人中龙凤。
③“北”为围墙且设大门,“大”为人形,既可解为入得此门,学海无涯,天高地阔,又可解为出得此门难上加难——喻北大学风之严。
6.(2008•重庆高考)用四个反问句重组下面的语句。可以增减个别词语,但须保留原意,并保持语意连贯。
    每个人都是一根蜡烛,既然你被点燃了,就应该去点燃更多的人,你自己并不会燃烧得更快,世界却因此变得更加光明美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句式变换的能力。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解答本题应注意用反问句重组语句,实际上就是用反问的语气表达肯定的内容。并注意题干的要求。
答案:难道每个人不都是一根蜡烛?难道你不该被点燃?难道不应该去点燃更多的人?你自己并不会燃烧得更快,难道世界不会因此变得更加光明美好吗?

【素能综合检测】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曙光(shǔ)  署名(shǔ)
  甘薯(shǔ)  蜀汉(shǔ)
B.校徽(huī)  微小(wēi)
  徵音(huī)  麾下(huī)
C.前瞻(zhān)  赡养(shàn)
  辗转(zhǎn)  谵语(zhān)
D.愉快(yú)   逾越(yú)
  揄扬(yú)   不虞(yú)
【解析】选B。“徵”读zhǐ。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立意   标新立异   坐落   变幻莫测
B.原型   原形毕露   坚韧   共商国是
C.风声   谈笑风生   苛求   千头万序
D.其实   名副其实   洗礼   走马观花
【解析】选C。“序”应为“绪”。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所以,你们到北大来,我第一要劝你们的,是做书呆子。___先做书呆子,______才能做聪明人。一开始就想做聪明人,什么都没有,而要天才,做神童,那才是真正的呆子。聪明绝顶,目空一切,这是北大学生容易犯的毛病。我们要_____这种小聪明,争取将来的大______。
A.除非   然后   充   杜绝   聪明
B.除非   然后   装   防止   智慧
C.只有   然后   充   防止   聪明
D.只有   然后   装   杜绝   智慧
【解析】选D。“除非”表示唯一的条件,相当于“只有”,常跟“才、否则、不然”等连用;“只有”表示唯一的条件,下文常用“才”或“方”呼应。“充”是“冒充”的意思;“装”是假装的意思。“杜绝”指制止,消灭(坏事);“防止”指预先设法制止坏事发生。“聪明”指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智慧”指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医疗体制改革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它涉及很多深层次问题,往往举一反三,因而被称为“社会政策的珠穆朗玛峰”。
B.事实上,人一旦走上了工作岗位,现在这样专注地、系统地、全力以赴地学习的机会也就随之失去了。
C.刘翔需要保持平静的心情,因为跨栏运动需要情绪稳定。因此请大家网开一面,不要再把他拉入舆论的漩涡中。
D.进入谢冕的家就等于进入了诗的境界,博士生们忍俊不禁地把脚尖提起来。
【解析】选B。A项,“举一反三”指从一件事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可改为“牵一发而动全身”。C项,“网开一面”指把捕禽兽的网打开一面,比喻用宽大的态度来对待。D项,“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可改为“情不自禁”。
5.(2009•四川高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位曾经驰骋乒坛的名将已经回到祖国,现就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从事运动医学的教学与研究,为国家的体育事业贡献他的力量。
B.参加研制神舟七号飞船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人民的热切关注中,经过不懈努力,神舟七号飞船终于成功发射。
C.西班牙将投资8.2亿欧元,在我省建立世界上最大并最具竞争力的硅金属工厂,其生产能力、技术手段和产品质量,均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D.去年六月以来,成都市锦江区的廖先生和两位朋友多次去灾区送温暖,迄今为止,他们共走访了二十多个社区、近四百户家庭和三千多公里路程。
【解析】选C。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熟悉病句类型,然后查主干,看枝叶,悟逻辑,以找出语病。A.介词“于”多余。B.前后主语不一致,可把最后一句改为“终于使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发射”。D.“走访”与“路程”不搭配。
6.请仿照例句,取一个人名(姓氏不限),指出其所化用的成语,并解释此成语。
    中国的取名是一门艺术,有很多人名意蕴含蓄,耐人寻味,比如焦若愚,就取自成语“大智若愚”,意为才智出众的人表面看来好像愚笨,不炫耀自己。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可先选择适当的成语,然后整合成人名,再对成语加以解释。
答案(参考):孙一诺,就取自成语“一诺千金”,意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形容说话算数,所许诺言信实可靠(×慧中—秀外慧中,×如饴—甘之如饴)
7.根据下面所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
   《新闻周刊》就新技术对年轻人成长影响的利与弊,分别征询与统计了全球65位经济领袖的看法,其结果见表1和表2。请概括这两个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答:以上数据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要仔细理解图表内容,抓住要害,表述时要简洁、准确。
答案(参考):接受调查的绝大多数经济领袖认为网络对年轻人的成长,其积极作用远大于消极作用,而电子游戏对年轻人的成长则是有害无益的。
8.(2009•浙江高考)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____________古体与律体之辨跟诗歌史联系起来,就是古体的典范——汉魏晋诗与律体的典范——唐诗之辨。
①那么,为什么讲求声律、对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
②他们认为,诗歌的审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没有正面的价值。
③以这种价值观去看诗歌的体裁样式,古体诗就高于律诗。
④既然诗歌的审美方面没有价值,本来可以不讲,但是如果要进入到诗歌领域去谈诗的话,那么,在形式方面人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价值就越低。
⑤抛开诗歌的内容不论,单从形式上看,近体诗要讲求声律、对偶等,这些讲求在理学家看来,是其在品格上低于古体诗的重要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要注意把握整个语段的意思,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衔接、呼应,做到句序合理,衔接、呼应自然。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看,第⑤句是对文段首句“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这一问题的回答。第①句又是针对第⑤句近体诗追求声律、对偶而“品格上低于古体诗”提出的疑问。②③④句则是对第①句问题的解答。从第②句的“没有正面的价值”,第④句的“既然诗歌的审美方面没有价值”,第③句的“以这种价值观去看”,②③④句排列顺序应为②④③。
答案:⑤①②④③
 
 
 
9.作者认为为学与做人应是什么关系?“成一个人”的标准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文意的理解能力。在整体把握全文大意或文章主旨的前提下,找到问题所在的文段深入理解,可摘用原文语句,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表达。
答案(参考):为学的目的在于“为学做人”。智、仁、勇三者兼备,能做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0.作者认为怎么样才能“不惑”?“仁者不忧”的原因又是什么?试各分点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首先要根据题干提示找到相应的文段,然后深入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抽取重要信息进行概括。
答案(参考):(1)①须有相当常识,②做事须有专门知识,
③有遇事能断的智慧,④有根本判断力。
(2)原因:①儒家“仁”的人生观认为宇宙和人生永远不会圆满,因此不做事才算失败,肯做事便不会失败 。由此我们就不会忧成败。②儒家“仁”的人生观认为无一物为我们拥有,既无所得,当然无所失。因此我们便不会忧得失。
11.本文主体部分的论述和论证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及其作用的评价鉴赏能力,要正确理解段落之间和段落内部的组合关系,合理地归纳整理。它一般包括层次、段落、过渡、照应、开头、结尾等。
答案(参考):引用孔子的话作为中心论点,先总述,后并列展开论述,层次清楚;每一层又都以问句起头。这样不仅条理分明,而且促人思考。
12.看今天我国社会道德水平,和古代比,和发达国家比,都有一定差距,有人认为这是由于文化和信仰的缺失造成的。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不拘泥于本文内容,结合本文内容,可以适当拓展。
答案(参考):(1)提高全民族文化修养;(2)突出儒学经典、从古代文化里接受熏陶;(3)经济与文化同步发展,衣食足而知礼节;(4)借鉴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文化遗产。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yejy/562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