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

香菱学诗练习题及答案2

| 点击:

【www.doubiweb.com--亲子阅读】

第20课    香菱学诗
[课内语段精读]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且说香菱见过众人之后, 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自己便往潇湘馆中来.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 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疑惑. 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 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 这叫做`不以词害意.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 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场,谢,阮,庚,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香菱听了,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 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黛玉听说,便命紫娟将王右丞的五言律拿来,递与香菱,又道: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
一日,黛玉方梳洗完了,只见香菱笑吟吟的送了书来,又要换杜律.黛玉笑道:共记得多少首?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黛玉道: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香菱笑道: 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说与你听听.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 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黛玉笑道: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 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日落江湖白, 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象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 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象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1、写出文中提到的几位诗人所处的朝代极其原名:
陆放翁是指            (朝代)的             
王摩诘是指            (朝代)的              
“老杜”是指            (朝代)的            
           李青莲是指                (朝代)的
2、唐代的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结合第一段,说说黛玉替香菱解了什么“疑惑”?
                                                                        
                                                                        
3、黛玉说香菱“不出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她是不是把写诗看的太简单了?结合课文谈谈,她为什么这样讲?
                                                                        
                                                                        
4、黛玉对香菱的学习进程按程度的深浅作了合理的安排,其表现在文中哪些词语上?
                                                                        
5、第二段中,作者一共写了八处“笑”,一处“笑吟吟”,七处“笑道”,这是否太罗嗦了?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谈谈你的认识(至少两处):
                                                                        
                                                                        
6 、第二段香菱所引的王维的三联诗句印证了宋代           (人名)对王维诗和画的评价,“              ,             ”,请在下面默写一首你所喜欢的古代诗歌,并谈谈你的体会:
诗歌:                    ,                   。
                    ,                   。
体会:                                                                                                                             
[课外美文赏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从香菱学诗谈起
①<<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读起来,颇受教益。
②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钗住进大观园后,见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态学诗”,她“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玉改诗”。学习有了一点心得,就立即谈出来,向别人求教,听取指点帮助。众姐妹称她为“诗魔”,拿她取笑,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了一首“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诗”。
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虚心好学。
④                        
⑤要不耻不知.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写作,正是从对政治经济学的“不知”开始的。1842年至1843年间,马克思和他的论敌发生了关于经济问题的论战。因为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对经济进行深刻的研究,曾一度使他“陷入困难的境地”。他下决心研究她,终于战胜了论敌,并积累了大量材料,写成了<<资本论>>。马克思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⑥要不耻下问。<<论语• 公冶长>>载: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要不耻于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差的人学习。着就是成语典故“不耻下问”的由来。自古以来,有成就的读书人讲起经验,受过挫折的人谈到教训,往往会谈到“不耻下问”。我国南北朝杰出的农业学家贾思勰,一生孜孜不倦,刻苦攻读,知识渊博.他的<<齐民要术>>闻名于世。但是,这样一位有学识的科学家,还向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最低贱的农夫求教。一些人知道了这件事,就冷嘲热讽地说:“赫赫有名的贾思勰,怎么还向羊倌求教,岂不太失体面了吗?”但贾思勰毫不在意,坚持象小学生那样,拜能者为师。
⑦要不耻相师。古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不如弟子.”意思是说,[甲]老师并不一定样样都比底子高明,弟子也不一定不如老师.[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为只有样样胜过自己的人才可以拜他为师,是大可不必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个人要想真有长进,并有所深造,不仅需要梅“逊雪三分白”的       ,而且还要有雪“输梅一段香”的           ,放下架子,不耻相师.我国清代的张濯,因仅有战功而不大识字,在朝上受了些气.他的妻子是个读书人,他决心跟妻子学字.一天他穿了朝服,三拜九叩,拜妻子为师。从此他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地向妻子求教,知识一天天丰富起来,到他任巡抚的时候,有人说他“目不识丁”,他便上奏皇上面试,结果使一些抱有成见的人瞠目结舌,个个叹服。
  ⑧以上谈到的虚心好学的三个方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从“不耻”开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学到一些本领。
1.     根据你的理解,在第(4)段横线处写一句话,使文章结构完整:
                                                                        
2.     在第⑦段两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从文中[甲] [乙]处抽出来的,它应放在哪一处?为什么?
                                                                    
4.本文题为“从香菱学诗谈起”,在文中作者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谈?谈了什么观点?
                                                                    
                                                                    
5.用“//”划分本文的结构: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6.文中列举了许多名人的事例,如果把第(5)节和第(6)节中的例子交换一下,可不可以?为什么?
                                                                    
                                                                    
[片段作文练习]
描写一个场面或一件事,如某项体育比赛,文艺演出或家庭琐事,注意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课内语段精读]
1.南宋  陆游; 唐  王维; 唐  杜甫; 唐 李白2.律诗押韵“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看古人的诗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的”,黛玉说“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课内语段精读]
1、不矛盾。表现出范进的热衷功名,利欲熏心。头脑中除了中举之外已无其它的念头。2、合理,表现出作者对范进这样的人的厌恶、鄙视。3、胡屠户是为掩饰自己说瞎话而假笑,众邻居是嘲笑胡屠户说瞎话而笑。4、(举例略)因为范进中举之后就是老爷了,就意味着升官发财了。表现出世态的炎凉,中举前饿了三两天也无人问津,中举后一个个巴结讨好,深刻地揭露了趋炎附势的世风。5、因为来的是些老爷,而胡屠户只不过是个杀猪的,身份卑微,所以不敢出面,反映出封建社会的森严的等级观念。6、(举例略)用讽刺、夸张的手法更能突出人物形象,表现中心,也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7、(略)
[课外美文赏读] 1、①一会儿②接待客人③村中无正当职业的人④释放、放了2.因为范进中举之后就意味着升官发财,所以大家都来巴结讨好。3.不是实话,因为胡屠户只不过是个杀猪的,根本没有资格与那些老爷们同桌吃饭,胡屠户这样说只不过是出于虚荣而吹牛罢了。4.范母去世,大做佛事;和尚被拘,一帖解放5.不好,用以突出范进中举前后变化之大,表现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罪恶。6.受张乡绅指使,想得到和尚的良田。7、因范进要做佛事而写一个帖子给知县,便得以释放,流氓们也因张乡绅的帖子被释放,表现出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腐朽,徇情枉法,官官想卫。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3.不是,黛玉这样讲是有前提的,一是先细心揣摩透了王维的五律一百首,再是读杜甫的七律一二百首,然后再读李白、陶渊明、应、谢、际、庾、鲍等人的诗,加上香菱又及其聪明好学,有了这些条件,方说“不用一年的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4.且把   然后   再   次再   然后5.不罗嗦,字面同,内涵却不相同。黛玉笑道:“共记得多少首?”是教者的询问,是亲切、温和的笑,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这里的笑,既有亲切,又流露出读完书后的轻松。6.苏轼(苏东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课外美文赏读] 1.怎样才是虚心好学呢?(怎样做才算是虚心好学呢?)(意思相近即可)2.谦逊(谦虚、虚心);雅量)3.乙处  与上下文衔接,过渡自然。4.从“不耻不知   不耻下问   不耻相师”三方面来谈。 要“虚心好学”5.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6.不可以,因为马克思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不耻不知”的道理的,贾思勰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不耻下问”的。7.(略) 但例子一定要能够证明中心论点。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yejy/563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