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演讲稿

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单元整合复习题(附答案)

| 点击:

【www.doubiweb.com--学生演讲稿】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中华民国国歌唱道“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建大同……”这里所说的“吾党所宗”的核心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建立民国 D.平均地权
解析: “吾党所宗”的核心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即推翻专制制度,建立民国。
答案: C
2.(2010•浙江绍兴)有人评论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说:“革命之举,必假借于暴民乱人之力,天下岂有与暴民乱人共事而能完成者乎?终亦必亡,不过举身家国同毙耳。”这段话的意思是(  )
A.清朝统治最终必然灭亡 B.必须发动群众参加革命
C.革命只会导致国家衰亡 D.必须用暴力推翻清政府
解析: 由材料中的“暴民乱人”“终亦必亡”等信息可知,材料对辛亥革命持否定态度,并认为革命必然导致亡国,C项正确;A项曲解了材料中“亡”的含义;B项理解不符合材料中“暴民乱人”的称呼;辛亥革命采用的就是暴力革命的方式,D项理解错误。
答案: C
3.(2011•济南3月模拟)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中指出:“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其倡民生、解决贫富不均问题的核心措施是(  )
A.平均地权 B.节制资本
C.发展实业 D.实行社会救济
解析: “平均地权”、“土地国有”是孙中山的土地方案,主要内容为“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归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孙中山认为这一方案的实施可以防止垄断,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贫富不均的问题。
答案: A
4.有学者指出:“民国三四年的时候,复古主义披靡一时,什么忠孝节义,什么八德的建议案,连篇累牍地披露出来,到后来便有□□的结果。可见这种顽旧的思想,与恶浊的政治,往往相因而至。”文中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
A.革命 B.尊孔
C.帝制 D.亡国
解析: 从材料中“民国三四年”“复古主义”“忠孝节义”等信息可知,这种思想是指袁世凯推行的“尊孔复古”逆流,这是袁世凯在为其复辟帝制作准备,故文中空缺的是“帝制”二字。
答案: C
5.(2011•苏州市统考)1918年,孙中山致电新建立的俄国苏维埃政府,“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这表明孙中山(  )
A.已经接受了列宁主义 B.重视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
C.希望在中国建立苏维埃政府 D.确立了“联俄”政策
解析: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孙中山也从十月革命中看到了“人类的希望”,因此他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A项错,孙中山的思想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C项错,孙中山也仍是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D项错,到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才最终确立了“联俄”政策。
答案: B
6.(2011•清远市调研)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写道:“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在20世纪,下列哪些思想文化成果引进和吸收了“外国的进步文化”(  )
①维新思想 ②三民主义思想 ③民主和科学思想 ④“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能力思想文化是文化史模块的重要内容。①发生在19世纪中期和末期,排除含①的选项A、B、D,而②③④则分别吸收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故选项C正确。
答案: C
7.大多数学者认为,遵义会议开始了“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历程,其理由是遵义会议(  )
A.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
B.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确认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
解析: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问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答案: B
8.毛泽东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为了(  )
A.开展整风运动,克服官僚主义 B.维护社会团结、稳定
C.团结一切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D.巩固三大改造的成果
解析: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中国实现了伟大的社会变革,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团结一切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答案: C
9.漫画“客人来了心情不同”,从思想解放的角度看,没有涉及到(  )
 
A.“两个凡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B.“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
C.关起门来建设——改革开放
D.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解析: 漫画反映的是生活物质多寡的变化,时间大体在改革开放前后,故D项在时间上不符合。
答案: D
10.1978年,南京大学哲学系胡福明老师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人们普遍认为它带来了党和民族的大觉醒。这里的“大觉醒”是指(  )
A.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使人们彻底认识了文革的错误
D.使人们回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轨道上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使人们回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轨道上来,故是党和民族的大觉醒。A、B、C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答案: D
11.(2011•江苏苏州调研)从中国历史来看,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二是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领导人的理论创新,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三大理论成果都(  )
①具有时代特征 ②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产物 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④具有科学性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三大理论成果都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结果,①正确;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纲领,②错误;三民主义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毛泽东思想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新中国,并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理论则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③正确;三民主义道路不符合中国国情,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④错误。
答案: B
 
12.2010年4月14日7时许,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受灾群众达十多万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中国共产党(  )
A.代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B.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解析: 解答本题应完整准确地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玉树地震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深入灾区,指挥救援工作,体现了党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5年,孙中山在为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所写的发刊词中,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具体解释为: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行民族的独立自主……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Ⅲ》
材料二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十二条 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适宜于关税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犯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重要条约。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材料一中,孙中山的解释蕴涵了什么思想?依据这种思想,孙中山在领导辛亥革命时,取得的最突出成果是什么?(6分)
(2)材料二中强调“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具有什么进步意义?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力图在中国实行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8分)
(3)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指出孙中山对列强态度的变化。孙中山在1924年为推动民主革命发展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6分)
解析: 第(1)问应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第(2)问要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概括孙中山力图在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第(3)问应指出孙中山明确提出反帝主张,改组国民党等。
答案: (1)民族主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6分)
(2)否定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制、三权分立制、责任内阁制。(8分)
(3)变化:由不明确反帝到明确反帝。举措:改组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6分)
14.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绝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材料一中的图一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中的图二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作用?(8分)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毛泽东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了他怎样的情怀?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8分)
(3)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两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4分)
解析: 第(1)问要结合当时的世界形势分析“世界潮流”,其重要思想要结合材料一中图二内容归纳概括,“作用”一问要注意限定语“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第(2)问要依据材料二总结“背景”和“情怀”,“两大理论”属于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根据教材作答即可;第(3)问属开放性题目,可在不脱离材料的前提下,自由发挥,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1)①潮流:资产阶级革命潮流。
②思想:三民主义。
③作用: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8分)
(2)①背景: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②情怀:百折不挠,对革命充满信心。
③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理论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8分)
(3)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4分)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yjg/603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