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

蒙自一中2004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点击:

【www.doubiweb.com--高三】

2004.4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12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本试卷不上交。 一. (18分,每小题3分) 1. 下面划线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 中肯( ) 胼手胝足( ) 焖饭( ) 胴体( ) B. 劲敌( ) 心广体胖( ) 殉情( ) 汤匙( ) C. 斐然( ) 相形见绌( ) 牵掣( ) 丧钟( ) D. 角色( ) 果实累累( ) 脑髓( ) 祈褥(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绵垣 依马可待 饮鸠止渴 针贬时弊 B. 通牒 矫揉造作 宵衣肝食 奴颜卑膝 C. 璀璨 越俎代疱 虚与委蛇 未雨绸缪 D. 累赘 声名雀起 杀一敬百 陨身不恤 3.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经济政策要按照人的全面发展来调整,要用税收的杠杆增进不同利益团体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代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______________,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每个人必须不断学习。 (3)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一致认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侵略政策和侵略行径。严重_______________了世界和平。 (4)针对这个反腐倡廉的报告内容,纪检书记说,鲁迅先生那副著名的对联,请允许我大胆地_________________一下,叫“舒眉傲对贪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A. 和谐 中止 妨碍 篡改 B. 和睦 终止 妨害 窜改 C. 和睦 中止 妨害 篡改 D. 和谐 终止 妨碍 窜改 4.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们最初创业时手无寸铁,穷得叮当响,经过两年的奋斗,现在已经基本走出了困境。 B. 最近,长江流域水灾严重,小陈又将奔赴灾区采访,临行前他有个不情之请,求我帮忙照顾他生病的年迈的母亲。 C. 清明时节,我们相伴去郊外踏青。一路上,四野风光宜人,大地一派生机。途中在田埂上休息,真有如坐春风的感觉。 D. 罪犯混杂在游客中,干警们投鼠忌器,一时无法实施抓捕。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意义明确的一句是( ) A. 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科技产业,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谋求发展的普遍做法。 B. 我们新闻出版部门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C. 建设部拟定了“九五”期间,我国将建成住宅12亿平方米,届时全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将达9平方米。 D. 分析和综合不是相互孤立、截然分开的:分析要以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为前提,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整体的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6. 下列各句适合填入文中横线上的一项是( )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翩归来,不久,布谷鸟出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啊子渐渐变黄,北雁南飞,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 A. 炎热的夏季接着来了,植物在这里孕育果实。 B. 终于到了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C.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D. 炎热的夏季终于来到了,植物开始孕育果实。 二. (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2题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曰:“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愿?”张仪于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秦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 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 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今君已用,请归报。”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 (《史记张仪列传》节选) 7.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 A. 已而楚相亡璧:丢失 B. 因而数让之曰:谦让 C. 始吾从若饮:你 D. 我顾且盗而城:你的 8. 下列各项划线字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始速祸焉 B. 此在吾术中而不悟/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C. 以子之材能/举以与人 D. 张仪之来也/句读之不知 9.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 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 B. 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 C. 因而数让之曰 D. 子毋读书游说 10. 下列各项中划线字指代正确的一项是( ) A. 安得此辱乎 此,掠笞数百。 B. 赖子得显 子,苏秦。 C. 子为我阴奉之 之,秦王。 D. 今君已用 君,秦王。 11. 下列各项中对原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楚相怀疑张仪并拷打他,张仪并没有怀恨在心,反而提醒他应该注意防范秦国进攻他的国家。 B. 苏秦和张仪是老同学,最初苏秦帮助张仪求得秦国的职位,是为了让他帮助自己保住“合从”的结果。 C. 对于苏秦的帮助,张仪表示理解,并且同意在苏秦在世的时候不取赵。 D. 张仪为人能屈能伸,明晓形势,其才能并不象他自己谦虚的那样在苏秦之下。 12. 文中划线句子的停顿合理的一项是( ) A. 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 B. 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 C. 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 D. 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 第II卷(共114分) 注意事项: 1. 第II卷共8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三. (15分) 13. 翻译上一段文言文中的下列两句话:(5分) (1)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1)、(2)题。(6分) 春兴(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注:武元衡,中唐诗人,洛阳人。 (1)对这首诗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前两句写景,触景生情,后两句借梦抒情。 B. 诗题为“春兴”,通过对“柳”“雨”“花”“风”的描写构成了一幅早春图景。 C. 诗中“残花落尽见流莺”,诗人从视觉角度写,却使人如闻莺语,与白居易诗中“莺语花底滑”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D. 全诗以“春”贯穿始终,构思巧妙。 (2)诗的后两句既写惜春之情,又有思乡之意,请分析其写作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在横线上填写所引文章的句子。(4分)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有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往往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苏轼在《石钟山记》中也曾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乎?”的疑问,这些都体现出这两位著名文学家在游览探奇过程中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1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 传媒的被控制,是指国家对传媒的控制;传媒的控制,指的是传媒作为国家权力的一种舆论工具对社会的控制。国家对传媒的控制是对社会进行控制的前提,或者说传媒的控制不过是国家对社会整体实施控制的一个手段而已。 必须承认,宣传政府当局的决策以及灌输某种符合政府需要的意识形态是传媒的重心之一,这从美英两国媒体对美伊战争的所谓“正面”报道,并由此延伸出的政府要员、资深评论员等对伊拉克政府及萨达姆政权的a“全面”评论和分析中可见一斑。 促使传媒这样做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社会上层精英把持着媒体、舆论导向及其传播渠道。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里,影响力较大的传媒组织的领导委员会,通常被财团和银行的董事所控制,新闻媒体因此也被纳入了公司团体的价值体系。少数精英把持传媒之后,强烈地诱导着大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是传媒制造了世界的景象,所有的信息、意见和想象都首先被精英们“过滤”,然后再传送给普通大众,进一步形成“民意”。 政府通过对传媒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各主要环节的监控和管理,达到意识形态“大众化”的目的。将抽象的意识形态理论转化为大众能够接受的浅显易懂的道理,传媒的作用不可忽视。传媒通过对内容、语言和过程的操纵,最终达到意识形态一致化和思想规范化,即最终达到了操纵、控制的目的。b“一致化”和“规范化”,就是个人和社会承认既定意识形态的权威,并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服从于这种意识形态的支配。不过,“服从”并不等于“同意”。但是,恰恰在这种意义上,传媒才真正体现了它的意识形态威力,即它不仅能控制人的思想,而且能渗透进人的心理结构,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使人彻底失去内心的独立与自由,从而自愿地愉快地接受这种控制和操纵。 现代传媒在科技的推波助澜之下,能够在瞬间把消息传遍整个文明世界,而且依靠传媒来获取信息资料的趋势正愈演愈烈,故现代传媒有c“第三只眼睛”的美称。 总之,传媒不仅是国家的“话筒”、权力的工具,它还是维护意识形态、传递统治阶级意志的工具,甚至它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直接履行着意识形态的社会控制职能,维护着国家统治的合法性。 16. 下列对“国家对传媒的控制是对社会进行控制的前提”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句是(3分)( ) A. 国家只有控制住媒体,才能对社会整体实施控制。 B. 国家只要掌握了媒体,就能维护统治的合法性。 C. 传媒直接履行着意识形态的社会控制职能。 D. 国家通过操纵传媒,确立和维护政府的统治。 17.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传媒的功能即是在国家上层精英控制下发挥的功能,它的力量就是国家的力量。 B.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上真正发生的问题与传媒所报道的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C. 传媒制造了与现实错位的世界,是为了使大众与政府保持一致,从而保证国家意识形态的规范化。 D. 现代意义上的传媒在发挥作用时,除了政治因素的影响外,经济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18. 分析文中a、b、c三处引号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本文认为传媒“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是:(限15个字)(3分) 五. (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3题 流浪的河流 吴梦川 (1)河流在大地上流浪,人从河流那儿学会了流浪;河流最终在大海里永生,人却在死亡后寂灭。 (2)8年前,当我由蜀地入秦塞,落户古城流中[注]时,曾固执地把自己称为异乡人。我在一个叫芦家沟的地方,和一条唤做冷水的河流度过了两年相依相亲的幸福时光。 (3)冷水河很瘦,瘦得只有细细一脉,不堪一握。河上没有浪花和漩涡,没有惊涛拍岸,没有虹桥卧波,也无扁舟自横,它那么安祥,从不弄出一点声响来;它更像一道无名的野水,有点荒凉,但却是清澈的、快乐的、自由的、并由此显出清秀和灵气来。 (4)每当黄昏来临时。我便独自一人越过校园的红砖墙,绕过一块块碧绿的菜畦,走向冷水河:红艳欲滴的夕阳正缓缓坠下,鸳鸯翩翩飞过平野田畴,薄薄的雾霭浮起来,罩住烟树远村,然后是淡淡的一弯弦月升起来,在湛蓝的苍穹撒下清凉的光辉…… (5)这异乡的美景使我着迷,也在我的心上扯出了淡淡的乡愁。我想起了青绿的巴山蜀水,想起了嘉陵江汹涌澎湃的涛声。我在沙滩上久久地徘徊,这条异乡的河便用凄清的沉默包容了一个异乡人的孤独和忧伤。 (6)我不知道冷水河的源头在哪里,我只听说它发源于溶洞,是地下水,冷冰冰,所以叫做冷水河:我也不知道它流向何方,我只是凭着主观臆想,认定它先经芦家沟流入汉江,然后汇入长江。最后经东海融入太平洋。这是理论的路线,也是现实的途径,嘉陵江走的也是这条路径,它们在长江融为了一体,它们殊途同归。 (7)这一结论却让我感到羞惭,异乡人的称谓立即变得矫情可笑。河流是一个整体,它拒绝人类用条块划割的方式把它们分解得支离破碎,它蔑视所谓的地域观念和乡土意识,那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强加给它的。 (8)事实上,水才是一个整体,河流只是水的一个成长阶段,就像人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河流只有长到海洋那么强壮时才算成熟,河流只有在抵达海洋的那一瞬间才能完成它的生命运程,海洋也仅仅只是一种生命形态。 (9)水的成长方式从一开始便呈现出智慧的思考,即如何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 (10)这是生存的智慧,是流浪的目的,也是河流的精神内核。 (11)真的,在大地上,我再也没有见过像河流这样把个体的生命意识和整体的生存信念如此紧密和谐统一起来的强大的存在了! (12)我想,人类对于流浪的诱惑多半是源于远方的诱惑,他们看到河流流向不可知的远方,远方就成了希望和桃花源的象征,于是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流浪,走向远方。 (13)河流启动了人类的流浪意识,遗憾的是他们只学会了流浪形式而非实质,他们便只能无谓地颠沛流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疲惫而艰辛,却找不到生活的目的和方向;于是一代代人重复祖先的模样叩问苍天,问他们从哪儿来向哪儿去,可上苍能解决什么问题?何不去问问河流,河流会用感性的流动方式告诉人类:强大的生命源自强大的精神内力,内心的虚弱贫瘠必然会导致生命的衰竭。 (14)人类常常太看重物质的力量,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他们,谁也不能否定物质的力量;而无形无踪的精神总是无法给急功近利的人带来直观的好处,它只会潜藏在平凡的身躯和褴褛的衣衫里。 (15)我感谢河流,感谢大地上所有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河流,那些流动的水。因为日夜奔腾而永远不会腐烂的水,它们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从此挣脱世俗的枷锁,奔向浩瀚真实的心灵。 (16)那里才是我永恒的故乡。 [注]流中:地名。 (选自2003年第4期《中华活页文选》,选入时有改动) 20.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 本文开篇点出河流和人类流浪的相似和不同,蕴藉含蓄;接下来引申出流浪的相关话题;最后指出人类只有彻底摆脱物质力量的束缚,才能最终走出在流浪意识上的迷误。 B. 本文把空间上的位移造成的流浪行为,提升到心理上的流浪感层面,并进一步升华了这种感觉,由对水的崇敬,感悟出人生的哲理,全文富有思辨色彩。 C. 本文将抒情、议论寓于叙述、描写之中,情景交融,情理相通,确乎达到了“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艺术境界。 D. 本文第五段说“这异乡的美景使我着迷,也在我的心上扯出了淡淡的乡愁。”这里的“美景”主要是指冷水河,作者正是从冷水河的流浪上,感悟到了自己漂泊的身世,才引出了“淡淡的乡愁”。 E. 结尾句“那里才是我永恒的故乡”中的“那里”从上文看,是指“大地上所有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河流”和“流动的水”,因为正是这些“河流”和“水”,才使“我”获得感悟和启迪,并找到了最终的精神归宿。 21. 本文第(3)段描写冷水河,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有怎样的作用?(5分) 答: 22. 在第(5)段中,为什么作者写到“这异乡的美景”“扯出”“我”“淡淡的乡愁”?(4分) 答: 23. 本文第(13)段说“河流启动了人类的流浪意识,遗憾的是他们只学会了流浪形式而非实质”,从本文看,河流的流浪和人类流浪有何区别?(5分) 答: 六. (9分) 24.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信息。(不得超过30个字)(3分) “没有周密工作方案、安全保卫方案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招聘洽谈会,一律责令停止举办”,这是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昨天发布的紧急通知中规定的。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昨天发布的紧急通知规定,各区县劳动保障局要对本辖区内各类职业介绍机构举办招聘洽谈会的情况进行认真清理,对未经过市劳动保障局批准,没有周密工作方案、安全保卫方案和突发事件应急预定的招聘洽谈会,一律责令停止举办,已经批准的招聘洽谈会,要进一步完善完全保卫方案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提出防火、防爆、防拥挤、防事故的应急措施。 25. 按照下面的句式仿写。(6分) 例:高贵是一种风骨,它不是香车宝马或挥金如土,不是颐指气使或目无下尘,而是用善良的伞遮蔽他人,用理性的锁约束自己。 真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富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60分。) 26. 人生难免遭遇到失败。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有人说:“失败是成功的坟墓。”请以“失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作文评分表(供评卷人填写) 崇文区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统练(一) 高三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4.4 一. (18分,每小题3分) 1. A (B. 劲 匙 C. 掣 丧 D. 累累 髓 ) 2. C (A. 垣——亘 依——倚 鸠——鸩 贬——砭 B. 肝——旰 卑——婢 雀——鹊 敬——儆 陨——殒) 3. D (A. 和睦——相处融洽友爱,不争吵。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B. 终止——结束、停止。中止——做事中途停止。 C.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妨害——有害于。 D. 窜改——改动。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 4. D 5. A 6. C 二. (18分,每小题3分) 7. B 8. B 9. D 10. A 11. A 12. C 三. (15分) 13. (5分)(1)张仪(“之”取独不译)来,自己认为是(苏秦的)旧朋友,求提拔(益,本义“增加”,意译“提拔”),反而被(“见”,被)侮辱。 (2)只有秦国能使赵为难(“苦”,使动用法),于是(“乃”,于是)就进入秦国。 14. (6分)(1)B C(每答对一项1分,共2分) (2)这两句语言平易,但使用拟人手法,想象独特。上句写春风吹拂思乡的梦,下句写梦追逐着风,一吹一逐,富有表现力,使人联想到诗人家乡也是春天。仿佛诗人在梦中伴随春风,一起回到故乡,又仿佛诗人舍不得春天,而追随春风而去,形象的表达思乡之意,惜春之情。(答出特点2分,分析正确2分,共4分) 15. (4分)略(每句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四. (12分) 16. (3分)A 17. (3分)D 18. (3分)a处是反语,表明并非真正的全面,而是符合当局决策需要的;(1分) b处表示引用,即引用上文提到的,在下文要进行具体说明和进一步阐述;(1分) c处表示特殊称谓,突出依靠现代传媒获取信息的趋势愈演愈烈。(1分) 19. (3分)它能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五. (18分) 20. (4分)AB(每个2分) 21. (5分)排比、拟人(一种1分) 作用要点;描写冷水河细、清、静、荒凉的特征;(意思对即可,1分)为后文作者探寻河流的归宿和引出对河流流浪的感悟做铺垫;(意思对即可,1分)表达作者对冷水河的喜爱和对河流的倾慕。(意思对即可,1分) 22. (4分)为引出下文反思,醒悟乡土意识和地域观念是人为的和狭隘可笑的作铺垫。(4分) 23. (5分)河流的流浪是一种成长/一种生命过程/奔向成熟的;(1分)呈现出对如何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的智慧的思考;(1分)把个体的生命意识和整体的生存信念如此紧密和谐统一起来。(1分) 人类的流浪多半源于远方的诱惑,把远方当作幸福的象征/是无谓的、丧失目的和方向的;(1分)太看重物质的力量而内在精神虚弱贫瘠的。(1分)(以上回答意思对即可) 六. (9分) 24. (3分)市劳动保障局发出通知,招聘会没安全预案一律停办。 25. (6分)略(每句话3分) 七. (60分) 26. (60分) 作文评分标准 附:文言文译文 张仪是魏国人。起初曾经和苏秦一起侍奉鬼谷先生,学习谋略,苏秦自己认为比不上张仪。 张仪学习完了之后,在诸侯间进行游说。曾经跟随楚国的相国赴宴,后来楚国的相国丢失玉璧,门下的人猜疑是张仪,说:“张仪贫穷没有德行,一定是这人偷盗相公的玉璧。”一起抓住张仪,打了几百下,张仪不承认,放了他。他的妻子说:“唉!你要是不读书游说,怎么受这样的侮辱呢?”张仪对他的妻子说:“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他的妻子笑说:“舌头在。”张仪说:“够了。” 苏秦劝说赵王之后而得到相互约定结成和从的盟约,然而担心秦攻打诸侯,破坏了盟约之后失败,想想没有可以让秦重用的人了,于是派人悄悄知会张仪说:“您当初和苏秦交好,现在苏秦已经当权,您为什么不前往拜访,来谋求达到您的愿望呢?”张仪因此到赵国去,向上要求拜见苏秦。苏秦于是告诫门下人不为他通报,又使他不能离开,这样过了好几天。后来接见他,让他坐在堂下,赐给仆人婢妾的食物。趁机几次责备他说:“凭借您的才能,竟然让自己困窘羞辱到这样地步。我实在不能说话而使你得到富贵,您不值得接纳。”拒绝他并离开了。张仪来,自己认为是苏秦的老朋友,求他提拔栽培,反而被他羞辱,很生气,想到诸侯没有可以侍奉的,惟独秦能使赵为难,于是就到秦国去了。 苏秦后来告诉他的舍人说:“张仪是天下贤士,我大概不如他。现在我幸而先被重用,但能掌握秦国权柄,只有张仪可以。然而贫穷,没有机会进入。我担心他喜欢小利而不成功,所以召见他羞辱他,来激发他的意志。您替我暗地里提供金钱给他。”于是对赵王说,拿出金钱车马,派人悄悄跟随张仪,和他同住一起,稍微接近他,给他车马金钱,他想要用的就给他,而不告诉他。张仪于是能够拜见秦惠王。 惠王任命他为客卿,和他商量讨伐诸侯。 苏秦的舍人于是告辞离开。张仪说:“依靠您才能够显达,刚要报答您的恩德,为什么要离开呢?”舍人说:“我不是了解您,了解您的是苏先生。苏先生担心秦攻打赵破坏从约,认为除了您没有人能够掌握秦的权柄,所以触怒您,派我暗地里提供给您金钱,都是苏先生的计谋。现在您已经被重用,请允许我回去报告。”张仪说:“哎呀,这些计谋本来都是我研习过的而我却没有察觉到,我比不上苏先生英明啊!我又刚刚被重用,怎么可能图谋赵国呢?替我向苏先生致意,苏先生在的时候,张仪怎么敢说话。况且苏先生在,张仪怎么敢奢谈攻赵呢?”张仪做了秦的相国之后,发布文告告诉楚的相国说:“当初我跟从你赴宴,我没有偷盗你的玉璧,你打我。你好好守着你的国家。我就要偷走你的城!”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yxzw/408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