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

八年级音乐教案(合集十一篇)

| 点击:

【www.doubiweb.com--八年级】

兴趣是个人力求接近、探索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态度和倾向,亦称“爱好”,是个性倾向性的一种表现形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音乐教案(合集十一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音乐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我和你》,能准确地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2、认真听赏乐曲《运动员进行曲》,熟 悉其音乐主题,并能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

二、教材分析:

《我和你》是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主题曲,也是四年级音乐上册第六课《五环旗下》中的一首歌曲,歌曲共四句歌词,言简意赅却触动了人们心灵深处渴望温馨、友善和友情的情感,表达了21世纪人类共同的“和谐”与“和平”的奥运理念。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我和你》,让学生体会奥运精神,虽然这首歌简单而美丽但是张嘴不难,唱好不易,具有挑战性,所以本节课的重难点就是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准确表现出歌曲宁静而又蕴含激情的情绪与意境。课堂上还安排了欣赏《运动员进行曲》,这个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能让同学们积极的进行小组合作,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旋律流畅感的训练。整堂课通过学唱和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树立锻炼身体、强健体质、报效祖国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唱出歌曲《我和你》宁静而又蕴涵激情的意境。

2、感受进行曲的风格。

四、教学方法:

上课之前我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奥运会及刘欢、莎拉布莱曼演唱的相关教学资料,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本节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奥运会及两位歌唱家的图片以及视频,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让学生了解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平台。

五、媒体选择和设计: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及百度搜索中的详实资源,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直观性、有效性作用,听、赏、动于一体,让学生感同身受。

六、教学过程:

(一)律动:《北京欢迎你》

老师带领同学们边欣赏《北京欢迎你》的MTV画面,边做律动。(最后定格在笑脸图上) 师:这是一首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它曾经陪伴我们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夏天。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大家还记得8月8日是什么日子吗?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运动会吉祥物福娃;穿红色裙子的小女孩唱《歌唱中国》„„

师:对,那就是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我们北京开幕的日子。那是一个举世瞩目的日子,更是我们中国人为此骄傲和自豪的日子。(师简介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过程)

现在就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那晚的盛况好吗?(最后的画面定格在歌曲《我和你》上) 师:在这个百年庆典的时刻,由我国著名歌唱家刘欢与英国的莎拉.布莱曼携手,极其深情地演唱了本届奥运会的主题曲《我和你》,震撼了整个世界!

(三)学唱歌曲《我和你》

1、播放歌曲《我和你》,听后,让学生回答:这首歌的名字仅仅指“我”和“你”两个人吗?他想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1、把握歌曲风格,体会歌曲的意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了解歌曲。) 生答后,师小结:这首歌我们听完后感觉很温馨,表达和传递着“和谐、和平”的奥运理念,体现同一个地球上的人们和谐相处,我们是一个地球村里心手相连的一家人,这是人类共同的心灵呼唤。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给全世界带来惊喜与感动的《我和你》吧!

2、师简单介绍歌曲的词曲作者和演唱歌手:

词曲作者:陈其钢(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监„„)

演唱歌手:

中国 刘欢(中国流行歌坛的领军人物„„)

英国 莎拉.布莱曼(被称为月光女神,她的声音被誉为天籁之音„„)

3、展示歌曲谱例,学生浏览歌曲。

4、教师弹琴,学生随琴用“la”哼唱旋律。

5、师生一起按节奏朗读歌词。

6、教师弹琴,学生填词演唱。

7、再次欣赏由刘欢和莎拉.布莱曼演唱的《我和你》。

8、全体同学跟伴奏演唱歌曲,力争演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涵义。

9、不同组合演唱歌曲:三人组合、男女二人组合、女生版五人组合、男生版五人组合等。

师:盛大、唯美、富有中国特色的开幕式在《我和你》的歌声中缓缓结束了,接下来,运动员该入场了。

(四)欣赏乐曲《运动员进行曲》

1、播放《运动员进行曲》,学生整首聆听。

师:刚才,我们听了一首非常熟悉的乐曲,大家谁能说出它的名字?

学生答(运动员进行曲)。

师:你感觉这首乐曲的风格是什么样的?(雄壮有力的 、进行曲风格„„)你还在哪些场合听到过这首《运动员进行曲》?

学生回答:

1、运动会的颁奖仪式上

2、学校运动会的比赛进行时

师:如果你是奥运会的运动员,你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生踊跃发言:

生1:运动员们真棒,他们为祖国争了一口气。

生2:我们也应该像他们一样为祖国争光。

大家说的都很好,老师相信,如果你们是一名运动员的话,一定也会为祖国争光的。

2、再次播放乐曲。同学们跟着课本上的旋律听音乐,用la轻声跟着哼唱。

3、全体起立。老师指挥,学生分乐句向四个方向转身踏步,表现进行曲那种雄壮有力的风格。

(五)评价

学生分组自评、互评。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真挚的演唱,投入的表演犹如一股暖流在老师的心底涌动,是呀,我和你,无论肤色,无论种族,我们同住一个地球,同享一片蓝天,因为我们拥有同样的希望和梦想。让我们在《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中结束今天的学习!

八年级音乐教案2

八年级下音乐教案

备课时间 备课分工 ____月_____日星期___ 主备教师 王素英 辅备教师   章节 一单元 课题 歌曲《哈利路亚》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比欣赏,能从标题性、题材、体裁、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等方面辨别古典主义及浪漫主义音乐的不同之处,并能具备一定的音乐作品分析能力。 2、  简单了解音乐大师亨德尔、比才及其伟大的成就和影响,了解巴洛克时期、清唱剧、歌剧等相关音乐名词。 重点 与 难点 重 点  了解优秀作品的艺术价值,认识音乐与时代的.紧密关系。难 点  通过各种学习方法,力求对音乐作品与时代紧密关系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分析。 教学方法 演示法 教学用具 微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其他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一、组织教学   1、播放清唱剧《弥赛亚》第二部分中著名的合唱曲《哈利路亚》,让学生对将要鉴赏的作品有初步的体验。 2、交流观后感受(风格特点、情感表达、演唱形式等),引入第一个作品清唱剧《弥赛亚》。 二、新课学习 (一)《一个婴孩将为我们诞生》(选自清唱剧《弥赛亚》) 1、相关音乐文化常识的了解 a.清唱剧:是一种用于舞台演出的多乐章大型宗教性声乐套曲。有较具体的戏剧情节,由许多种声乐曲组成,用管弦乐队伴奏。歌词内容多取自《圣经》,少数非 宗教题材作品称为“世俗清唱剧”。 3、  作品赏析 《一个婴孩将为我们诞生》选自清唱剧《弥赛亚》第一部分的第十二曲,大意是颂扬耶稣将诞生,这也是剧中最欢快的部分。 乐曲由四段组成,每一段又以相同的三句歌词为基础,构成a,b,c三个音乐句子及变化形式。(课本P88) *先分乐句赏析后完整欣赏。 *试唱简单2 ~ 3小节四部合唱,体验丰满和谐的和声效果。 4、学唱歌曲《哈利路亚》 5、探究 三、小节 四、板书设计:哈利路亚 五、教学后记:           指导           探究 辅备教学部分(学科教研) (必须手写) 教师姓名:   教学反思(必须手写)   姓名:

八年级音乐教案3

八年级音乐教案《巴蜀山歌》

教学目标:

1、喜欢聆听、演唱民歌及具有民族风格的通俗歌曲,愿意探索有关民歌的音乐文化知识。

2、掌握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

3、欣赏,初步感知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感受民族音乐与民俗风情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

欣赏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太阳出来喜洋洋》。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四川民歌的风格,感受民歌的绚丽风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

教具:

多媒体、视频、音频。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1、民歌是什么?

民歌是人民的歌、民族的歌,是真实反映劳动人民情感、生活的歌曲作品。民歌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的传下去至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在代代积淀与传承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又赋予了音乐不同的形式和内涵,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民族音乐。它们是音乐文化的基础和源泉。

2、民歌的分类。

山歌、号子、小调。

三、新课教学:

1、欣赏《槐花几时开》。

在中国的民歌中,“花”是一个最普遍的主题,其用法有三种:一是以花喻人,借花表法情爱;二是歌颂大自然,传授自然知识;三是借花起兴,以花为歌唱媒介,而花本身没有特定含义。

我们今天这堂课从“花”出发,感受民歌的绚丽风采。

欣赏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

介绍“晨歌”,聆听歌曲,体验歌曲中富有地方特色的“啥子”的唱。

“高高山上(哟)一树(喔)槐(哟喂),手把栏杆(舍)望郎来(哟),娘问女儿呀,你望啥子(哟喂)?(哎)我望槐花(舍)几时开(哟喂)。”

xxxx年11月28日,时隔60年后,87岁的老人喻祖荣在宜宾市青年川剧团又唱起了由他本人改编的民歌《槐花几时开》。60年前,正是喻祖荣将一曲名叫《神歌》的宜宾民歌,改编为了如今大家耳熟能详的《槐花几时开》,并最终传唱全国。

2、欣赏《太阳出来喜洋洋》。

《太阳出来喜洋洋》是一首四川儿童上山砍柴时唱的歌。歌曲形式简单,乐观爽朗表达了儿童们热爱劳动、热爱山村生活的情感。按照不同的歌唱方法分类,它属于山歌中的矮腔山歌。其音乐清新质朴,旋律较自由。全曲音乐只有六度,句间大多一字一音,节奏明快;句尾常用自由延长音抒发情感,使音乐悠扬舒展。句间采用的衬词“罗儿”、“郎郎扯光扯”等,来自赶牛的吆喝声和锣鼓声,流露出歌者愉悦自得的心情,使这首山歌更加生动形象。衬词虽无实在意义,却起到更好表达山中樵夫豪迈、自由的性格特征。作曲家黎海英将它改编为独唱曲,歌唱家蔡绍序富有热情和浓郁四川乡土气息的演唱,使这首民歌成为音乐舞台上常用的曲目之一。我们能够在歌曲中感受到四川人民的热情与豪迈之情,感受歌曲旋律的.热情、豪迈、自由。山里的樵夫每天都要上山砍柴,非常的辛苦,樵夫们唱着豪迈、热情的山歌,我们可以看出樵夫们身上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以此升华同学们对生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通过学习民歌《槐花几时开》、《太阳出来喜洋洋》,感受了民歌的绚丽风采,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民歌是我们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了解中国的音乐,必须研究民歌,因为民歌是一切民族音乐的最丰富的源泉,让中国的花朵,香飘四方。

八年级音乐教案4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青春舞曲》。

2.音乐活动:为《青春舞曲》编配打击乐伴奏,并创编舞蹈动作。

【教学目标】

1.学会并背唱歌曲《青春舞曲》,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

2.通过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节奏感和创造力,训练协调性,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

3.了解维吾尔族音乐特点,并结合维吾尔族民族乐器及舞蹈动作体会音乐与舞蹈合作产生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

用自然的声音准确地演唱《青春舞曲》。在教学中,既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掌握应学的知识,又要使课堂的气氛活跃,充满“青春气息”,同时还要发掘“青春”的思想含义。

【教 法】

听唱法、表演法、创造法

【教学过程】

八年级音乐教案5

设计思路

通过演唱歌曲、欣赏舞蹈以及为歌曲配合唱等创造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和充分认识非洲传统音乐文化的特征,了解非洲音乐对现代东、西方流行音乐的深刻影响,唤起学生对非洲音乐文化的感情,激发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强烈愿望。在设计思路上体现的是“体验、探究、升华”的教学方法。

体验:通过对于歌曲的处理,层层深入,让学生在反复体验中感受和理解,从而把握和表现南非民歌的风格。

探究:通过为歌曲配合唱探究非洲人声具有自然的多声性,能轻易的形成三度、四度、五度类似奥尔加农和简单卡农的多声结构形式,并以二声部为最常见。

升华:以南非民歌《当太阳降落》──模仿非洲黑人舞蹈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层层递进、步步升华,使教学焕发新时代的色彩。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演唱歌曲《当太阳降落》,并能准确表现歌曲的音乐风格。

2.通过欣赏舞蹈和学做舞蹈动作,能辨认、识别非洲音乐和舞蹈,并能了解非洲音乐节奏特点与舞蹈的密切关系。

3.模仿非洲黑人舞蹈。

教学重难点:欣赏非洲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能模仿和学习一两种独特的音乐表现法。

教学用具:

钢琴、油彩、草裙、贝壳、纸盒、羽毛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言:

教师:今天我们要去环球之旅的第三站──非洲。

非洲大陆,以撒哈拉沙漠为界分为两大部分,撒哈拉沙漠以南,称为南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北,称为北非。北非的音乐,深受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几乎可以说完全阿拉伯化了,人们通常将北非音乐归于阿拉伯音乐。撒哈拉沙漠以南不少地区还保存着自己的传统音乐,我们所说的非洲音乐通常指这些地区的传统音乐。让我们听一首南非民歌《当太阳降落》。

二、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当太阳降落》,感受歌曲的情绪、风格特点。

教师小结:人声演唱是非洲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首典型的非洲民歌,歌曲以朴实的音乐语言叙述了黑人对家乡缠绵的思念和急于回到故乡的迫切心情。

2.教师范唱歌曲,鼓励学生轻声模唱。

3.演唱歌曲(三至四遍):

(1)完整连唱歌曲,要求用一半的音量。

(2)处理歌曲,重点突出歌曲的特点。对学生提出的个别难点,进行单独练习。

(3)请学生思考还有哪些自己熟知的黑人歌曲。教师带领大家共同思考,列举《深深的云》《云车,你飞下云端》等歌曲。并告知学生,这些在美国流行的黑人歌曲正是伴随着黑人被掳掠的历程来到了美洲大陆。

(4)总结非洲歌曲旋律、节奏的特点。

(5)启发学生指出黑人歌曲具有多声部的特点。

(6)教师应用五度关系,为学生演唱的歌曲《当太阳降落》第一段伴唱。

(7)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三、探究与拓展

1.了解非洲黑人舞蹈的特点(节奏强烈,强调人体的每个部位,如头、颈、肩、胸、腰、胯和四肢的表现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黑人舞蹈不仅为宗教信仰和各种仪式以及劳动需要而产生和存在,也是非洲黑人用身体动作和节奏表达思想情感和生命体验的最重要方式。

3.观看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录像,了解这种舞蹈表演场景和社会功能。

(1)启发学生根据舞蹈进行想象:该舞蹈是表现黑人劳动、休闲娱乐、求雨、丰收、还是表现黑人狩猎的情景?

(2)介绍黑人舞蹈的形式,初步了解黑人舞蹈服饰、面具、化妆和舞蹈音乐的特点。

4、指导学生总结归纳该舞蹈动作的特点。

四、创作

1.引导学生学跳黑人舞蹈。

2.用老师准备的用品化妆、做面具,扮演非洲黑人。(将学生分为两个大组)

3.随着丰多姆佛罗姆舞蹈音乐表演狩猎的舞蹈场面。

4.分组表演,一部分学生演唱歌曲《当太阳降落》,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

五、延伸

聆听当代流行歌手演唱的摇滚风格的歌曲,引导学生注意传统演唱方式与摇滚演唱方式在节奏上的变化和差异。

非洲黑人舞蹈对美国和其他西方世界的音乐舞蹈产生了很大影响。它特有的节奏是现代西方大多数流行音乐舞蹈的来源,爵士乐、摇滚乐、迪斯科音乐舞蹈的动作和节奏中,可明显看到非洲黑人舞蹈的影响。

六、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感受了非洲黑人歌曲的特色,了解了非洲音乐节奏特点与舞蹈的密切关系,体验了非洲丰富多样而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让我们热爱世界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树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念。

八年级音乐教案6

八年级音乐教案《火把节》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火把节》丰富学生对彝族音乐特点的感知,并认识阮(ruǎn)。

2.能分辨乐曲三段体的曲式结构。

3.能说出“火把节”的概况。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阮,能够听辨出阮的音色。

2.能够听辨出乐曲的两个乐段的不同。

教材分析

阮是我国民族弹拨乐器中很有特点的乐器之一。现在使用的改良阮分为四种:低阮、大阮、中阮、小阮。三弦或四弦,有品,按十二平均律装置。阮的演奏技巧不是很复杂,演奏方法及符号与琵琶相同。右手指法有弹、挑、双弹、双挑、分、滚、划等;左手只按音。小阮主要用于演奏旋律;中阮、大阮、低阮主要担任和声伴奏。四种阮的`音色圆润而丰厚,颇具特色,并且自成一族。在乐队中可起强有力的作用。目前民族管弦乐队中主要使用大阮和中阮。《火把节》共分为三段,在一个简单的引子后,具有浓郁彝族风味的慢板A段主题轻柔地出现,旋律轻柔、优美。B段热烈奔放,展示了人们手擎火把载歌载舞的情景。最后A段再现,显得优美有韵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少数民族的节日非常多,其中火把节就是彝族人最著名的节日,关于火把节,还有一个传说呢。今天我们就到彝族朋友的火把节上去看一看。

欣赏“火把节的传说”动画。

二、介绍彝族的火把节

彝族的火把节盛名天下,从每年的农历6月24日起,连续三天三夜,彝族人民在宽广的草地上纵情歌舞、赛马、斗牛、射箭、摔跤,到了晚上,青年男子就点燃火把,穿行于田野山村之间,以驱除妖魔,保佑平安。密密的火把犹如一条长龙在山道、田间缓缓游动,场面十分壮观,与此同时,处处点燃篝火,男女老少围着篝火欢乐歌舞,直至深夜。

三、欣赏乐曲

1.初听乐曲《火把节》音频。

师:火把节真是盛大的节日,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一首乐曲《火把节》。

提问:同学们能听出这首乐曲是用哪种乐器演奏的吗?音色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阮的历史有近20xx年了,有大、中、小之分,常用的是中阮和大阮,他们有四根弦,演奏时左手持琴,右手用拨子演奏。这首《火把节》是用中阮演奏的。中阮的音色柔和,表现力很强。

2.听辨乐段。

完整聆听乐曲《火把节》。

提问:请说出这首乐曲速度有什么变化?根据速度的变化可以分成几个乐段?学生聆听并回答。

师:这首乐曲的速度是慢-快-慢,根据速度的变化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3.欣赏第一乐段

(1)初次聆听第一乐段。

提问:请用语言描述这一乐段表现出的情景。

(2)教师出示第一乐段谱例,学生演唱旋律。

(3)再次聆听第一乐段,学生小声跟音乐哼唱旋律。

4.欣赏第二乐段

(1)初次聆听第二乐段。

提问:请用语言描述这一乐段表现出的情景和第一乐段有什么不同,你是根据哪些音乐要素听出来的?

学生可能回答:速度不同、节奏不同、力度不同、演奏的方法不同等。

(2)教师出示第二乐段谱例,学生演唱旋律。

(3)先聆听第一乐段,再聆听第二乐段,感受第二乐段热烈、欢庆的情绪。

5.欣赏第三乐段

(1)初次聆听第三乐段。

提问:这个乐段和哪个乐段旋律基本相同?说出感受到的场景。

(2)再次聆听第三乐段,听完后为三个乐段加上速度和表情用语。

6.完整欣赏乐曲《火把节》。

教师要求:这首乐曲是ABA结构的三段体,认真聆听音乐,每听到A乐段出现,就小声哼唱旋律。

四、课堂小结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在晚上围着篝火祈求平安,唱歌跳舞,通宵达旦,最后,我们在一首歌曲《七月的火把节》中结束我们这节课的学习。

八年级音乐教案7

一、教材分析:

《摇篮曲》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创作的古今摇篮曲中颇负成名的歌曲 。是为法柏夫人创作的。是送给法柏夫人第二个孩子的礼物,因法柏夫人喜欢圆舞曲风格的歌曲,所以作曲家把圆舞曲稍作变化,将伴奏部分放在右手,产生了一首甜蜜的旋律,就是流传至今的这首三拍子的《摇篮曲》。乐曲原为F调,教材改为D调。简朴的主题充满了温和、安详的情绪,表现了母亲深挚的怜爱。伴奏声部的切分效果,形成了摇篮摇晃的动感,烘托了乐曲平稳的宁静的气氛。

二、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后级的学生,学生通过七年级的音乐学习,学生在歌曲演唱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等因素,学生对歌曲情感的把握不到位,因些,在歌曲教唱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适当的力度、速度并带着感情地去演唱歌曲;通过七年级的竖笛教学,学生已经掌握了竖笛的演奏方法、F调的指法,并能吹奏一些音乐教材上的歌曲。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歌曲的情绪,体验摇篮曲所表现的意境:歌曲结构短小,旋律轻柔甜美,歌曲伴奏型常带摇篮的动荡感。

2、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感受母爱的伟大。

(二)过程与方法

1、从听入手,引导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歌曲的情绪、情感,并以此为依据,调整自己的演唱速度、力度,带着感情去演唱《摇篮曲》。

2、让学生用竖笛演唱《摇篮曲》

(三)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的演唱《摇篮曲》,并从演唱过程中感受摇篮曲音乐的风格

2、用竖笛吹吹奏《摇篮曲》,同时让部分学生选用不同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创作、表演、合作能力。

3、掌握《摇篮曲》的歌曲创作背景知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感受音乐情感,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2、用竖笛吹奏《摇篮曲》。

(二)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演唱《摇篮曲》。

2、准确用竖笛吹奏《摇篮曲》。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张咱们班某位同学百日时的照片,大家想不想看一看、猜猜他(她)是谁啊?

生:想!(教师出示照片,学生猜测)

师:照片上这个可爱的宝宝就在我们中间,老师给大家三次机会。好,谁能告诉老师,照片上这个宝宝是谁啊?

生:(略)

师:下面就请照片上这个可爱的宝宝站起来,让大家见一见你的庐山真面目吧!(照片中的学生起立,其他同学验证自己的想法)

师:啊,原来的你啊!其他同学,你们都猜对了吗?不知道这样的一张照片,有没有让你回忆起儿时的往事?其实当我们都是小婴儿是时候,最幸福的莫过于在妈妈的怀里,听着妈妈哼唱的小曲儿、甜甜地入睡了。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地引导下一步一步地回忆起小时侯,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更好地导入新课。

师:现在大家回忆一下,在你的印象中,你都听过或是学过哪些“摇篮曲”,能不能给大家唱一唱?

生:(略)

师:大家唱得都非常好,还有一些“摇篮曲”了,连老师都没有听过,你们真棒!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摇篮曲”,它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在1868年创作的。

【设计意图】由学生已知的摇篮曲入手,逐步过度到新课的学习,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也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伏笔。

(二)歌曲教唱

1、新歌欣赏

师:在学唱这新歌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首歌,在欣赏的过程中大家注意思考这样两个问题:第一,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二,为了更好地表达这样的感情,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力度来演唱这首歌?

老师总结:先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总结:这首歌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所以应该用徐缓的速度和较弱的力度来演唱。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欣赏歌曲,自己感悟歌曲的内涵,并依据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选择合适的速度、力度、声音来演唱这首歌。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歌曲的能力。

2、新歌学唱

(1)1、介绍《摇篮曲》创作背景及作者及体裁特征

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由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曲调平静、徐缓优美,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充满了母亲对孩子真挚的爱。古今中外,摇篮曲有很多种,如:中国东北民歌摇篮曲、莫扎特摇篮曲、舒伯特摇篮曲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勃拉姆斯《摇篮曲》。

⑴学唱歌谱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跟老师学唱歌谱。

【设计意图】让学生跟老师学唱歌谱,可以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同时学生完整地视唱歌谱,保持了歌曲的完整性,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歌曲、感受歌曲;同时为后面的器乐教学做好准备。

(2)歌曲分析

拍号:含义-弱起小节-作用 休止与换气

装饰音:唱法——作用(不解决)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地演唱歌谱,学习效果较好。

师:老师已经指导大家如何演唱歌谱了,现在请同学们再和老师一起来演唱一遍歌谱,在演唱过程中,大家要注意老师刚刚强调的地方。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再完整演唱歌谱)

3、演唱歌词

师:经过刚才歌谱的演唱,大家对这首歌曲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它。首先老师把这首歌演唱一遍,同学们欣赏迅速熟悉两段歌词。

(教师钢琴伴奏、范唱歌曲,学生欣赏并熟悉歌词。)

【设计意图】教师范唱歌曲,学生一边欣赏一边熟悉歌词,为下一步学生自己演唱歌词做了准备。

师:听了老师的范唱,大家也熟悉了歌词,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演唱这首歌。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演唱。在演唱过程中,教师发现并改正学生演唱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完整演唱,感受歌曲内涵,解决装饰音作用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由浅入深,逐步学会演唱《摇篮曲》,并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自然地理解装饰音的作用。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摇篮曲〉〉,采用适当的力度和速度去演唱。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经能独立演唱〈〈摇篮曲〉〉的基础上,重点是引导学生采用“摇篮曲”的速度、力度,以及带着情感去演唱。

4、学生学习成果展示

师:很好,老师发现,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努力,大部分同学都已经学会这首勃拉姆斯的《摇篮曲》了,相信很多同学都想在大家面前展示一下你的学习成果,现在老师就给大家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老师再把这首歌播放一遍,大家可以随音乐一起唱一唱,检查一下自己哪里还唱得不够好,把它改正过来,另外,利用这段时间,大家准备一下,可以自己来唱,也可以几个人一起来唱。

(教师点击多媒体课件,学生欣赏并准备)

师:老师看到,大家刚才都在认真地准备,哪位同学愿意到前面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老师可以给给你伴奏。

(学生到前面展示,教师伴奏)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舞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之美,既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又为为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进行展示争取了时间。

5、学生完整演唱《摇篮曲》

师:同学们表演得真精彩,老师都被你们的歌声吸引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演唱这首歌!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有感情地演唱)

(三)器乐教学

设计意图:将唱歌教学与器乐教学结合起来,使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1)复习C调音阶。

设计意图:结合前面所学竖笛演奏知识,指导学生熟习音阶,为后面的吹奏《摇篮曲》做好准备。

(2)指导学生用竖笛吹奏《摇篮曲》。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音乐表演活动来体验《摇篮曲》的歌曲内涵。同时也为了提高学生乐器演奏水平。

(3)器乐合奏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积极性,安排部分没有带竖笛上课的学生演奏打击乐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四)、课堂小结:

1、教师提问:同学们:通过今天的音乐课,大家学到什么东西?(采访式回答)

2、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讨论,对摇篮曲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不但能有感情地地演唱勃拉姆斯的《摇篮曲》,而且大部分同学能用竖笛吹奏《摇篮曲》。总而言之,通过本课学习,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的爱是真挚而无私的,懂得回报爱才能使我们更幸福,因此希望同学们学好技能,让自己拥有一技之长来报答母亲的爱。让我们用真挚的情感、柔美的声音再演唱一遍勃拉姆斯的《摇蓝曲》。

【设计意图:知识技能是为表现音乐情感服务的,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对爱有更深的感悟,培养学生良好品格,激发学生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

八年级音乐教案8

八年级音乐《樱花》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欣赏、演唱、分析、对比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日本民歌的风格特点。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初步了解日本樱花的相关文化。

4.学习和掌握日本民间“都节调式”并用它进行简单的旋律创编。

教学重点:

1.通过聆听、欣赏、演唱、分析、对比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日本民歌的风格特点。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旋律创编;用舞蹈的形式表现樱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根据音乐的风格判断是哪个国家的歌曲?(印度、日本、朝鲜)在这三个国家中,哪个国家的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呢?(日本)

二、教师介绍日本的民俗风情

1.教师范唱,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和音乐的起伏变化。

2.师问:歌曲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引出樱花相关文化)

1)讨论歌曲的音乐特点。

2)音乐知识的学习和创编。

3)教师给出4小节简单节奏写在黑板上,请学生随意组合都节调中的音符,感受都节调是构成日本民歌风格特点的重要的因素。

3.总结形成日本民歌风格特点的重要因素是日本的民族音乐调式:都节调。

用舞蹈形式表现音乐

教师进行本课的小结学生听讲

欣赏图片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2)用U音轻声模唱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学生对歌曲进行感情处理。

4)跟随老师的钢琴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a讨论:a.音乐结构简单b.旋律自然朴素c.都节调式的运用。

b请学生把歌曲《樱花》中的各个音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并且哼唱出来。(34671)这就是日本的民歌调式,叫做“都节调式”。

c集体演唱分享自己的作品。

三、学习简单日本舞动作,部分学生上台表演,其余学生演唱《樱花》。

学生谈课后的感受和收获感受不同风格的歌曲,一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音乐软件引发学生兴趣。

通过问题的设置,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广度,给予他们想象的空间。

八年级音乐教案9

八年级音乐柳编教案

教学目标:

1、教师指导学生认识柳编是我国传统手工工艺之一。

2、了解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高雅,可以编出不同种类的柳编制品。

3、培养学生审美、爱美的情操。

教学重点:了解柳条的特点,可以编出不同种类的柳编制品。

教学难点:通过观赏,柳编工艺品,培养学生审美、爱美的情操。

课前准备:柳编的图片和一部分柳编制品

课时安排:1课时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提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柳编工艺。

1、出示部分柳编制品,让学生猜猜他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教师介绍柳编。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在古代人们只是作为普

通的.日常实用品,直到20世纪后几十年才逐渐兴起,也渐渐的成为中国部分地

区出口创汇的项目。

3、了解柳条的特点,以及可以制作的产品。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高雅,通过新颖的设计,可以编织成各种朴

实自然、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的实用工艺品。其产品包括:柳条箱(包)、饭篮、

菜篮(圆、椭圆)、笊篱、针线笸箩、炕席、苇箔等。随着产业不断发展,产品

不断创新,会有更多的新颖实用美观的柳制品展现在客户的面前。

4、课件展示柳编工艺品,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总结

本学期开始,我们将走近柳编工艺。让我们也用我们的手编织出我们喜爱且

实用的工艺品吧。

八年级音乐教案10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牧歌》

2.欣赏合唱《大漠之夜》

3.选听《半个月亮爬上来》

4.选听《乌夏克木卡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并富有情感的演唱歌曲《牧歌》,了解蒙古族民歌的特点,扩大学生的音乐审美。

2.通过两手合唱作品的欣赏,能了解不同的合唱表演形式,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3.了解新疆传统民族音乐“木卡姆”这一音乐题材。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演唱歌曲《牧歌》。

了解混声合唱及无伴奏合唱两种形式

知道木卡姆这一音乐体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导入。播放马头琴独奏曲《万马奔腾》,提问:同学们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称与主奏乐器吗?

生答。

展示蒙古族人文风俗图片。

二、学唱歌曲《牧歌》

1.聆听歌曲,思考:这首歌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设计意图:使学生带着问题听音乐,从整体上感受音乐。)

2.简介《牧歌》。

牧歌

《牧歌》是一首蒙古族长调民歌,旋律绵延起伏,节奏缓慢自由,歌词形象纯朴,富有诗意,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草原和生活的热爱。曲调和歌词结合得很紧密。虽然只有短短四句歌词,但它那生动的比喻和优美的音乐,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大草原的美丽画卷。

(设计意图:深入简介作品背景,使学生从文化角度了解歌曲)

3、教师范唱,学生轻声跟唱,熟悉旋律。

4、学生识读乐谱。

5、做呼吸练习。

用缓呼缓吸的呼吸方法练习,教师可用“闻花香”的方式提示学生,自然缓慢的用腹式呼吸法,有情感的“感叹”。接着,法“嘶”音,小腹控制呼吸,缓慢而均匀的发声。

6、用哼鸣的方式哼唱全区,注意运用正确的呼吸方式。

7、教师伴奏,学生随乐演唱全曲。

8、欣赏由瞿希贤改编的不搬走合唱《牧歌》,介绍无伴奏合唱这一演唱形式。

三、欣赏《大漠之夜》

1.聆听全曲,提问:有同学知道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是什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生答。

2.简介混声合唱的表演形式与特点。

3.分段欣赏、

(1)引子部分

欣赏引子部分,提问:这段音乐中模仿了什么声音?演唱的力度为何?

生答。

(2)欣赏陈述部A

提问:音乐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演唱力度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生答。

(3)欣赏中部B

思考:乐队的伴奏织体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演唱力度为何?

(4)欣赏再现部A’与尾声

思考:这段音乐是陈述段的完全重复吗?

四、选听《乌夏克木卡姆》

1.观看《乌夏木卡姆》表演视频,思考:这段音乐在速度、力度、旋律、节拍上都有怎样的特点?

生答。

2.简介“木卡姆”这一音乐体裁。

五、选听《半个月亮爬上来》

1.欣赏全曲,思考:这首歌曲运用了哪种演唱形式,为我们讲述了什么内容?

2.从音乐要素上分析乐曲。

3.随乐轻声哼唱全曲。

六、小结下课

八年级音乐教案11

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八周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熟练学习歌曲《大海啊故乡》(中英文歌词) 2、完成实践与创造第四教学目标:1、继续熟练《大海啊故乡》的演唱,进一步体验歌曲表现的情感。 2、学生能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演唱《大海啊故乡》的中英文歌词。 教学重点:熟唱歌曲:《大海啊!故乡》中英文歌词教学难点:为歌曲《大海啊!故乡》配前奏及尾奏教具准备:钢琴、音响、教材配套光盘及小乐器若干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信息反馈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midi演奏版)随音乐进入音乐教室入座多次播放该音乐,使学生熟记歌曲旋律二、熟练演唱《大海啊故乡》1、播放录音伴奏2、教师随录音深情地演唱歌曲3、要求学生男女生分别合录音伴奏演唱,看哪一组最能表现歌曲的情绪。4、教师钢琴弹奏伴奏音乐(最好是用电子琴)5、其它有关故乡的歌曲欣赏a、故乡的云(张明敏演唱)b、故乡的风(潘安邦演唱)c、我热恋的故乡(韦唯演唱)d、念故乡(童声合唱)齐唱歌曲(第一遍唱中文第二遍唱英文歌词)欣赏老师的演唱男女生分成两组,分别演唱歌曲,后由每组选一个代表评析对方的演唱。自愿上唱表演通过一系列的练习使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通过欣赏其它相关歌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三、音乐创编1、老师讲解创作的要求及规则2、老师展示自己的创编作品3、教师巡回指导4、学生创编成果展示1、听讲2、欣赏3、创编4、每组全部或部分学生上台表演。培养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及互助合作的学习精神四、乐器练习1、要求。2、练习信息反馈3、教师示范吹奏1、用乐器吹奏《大海啊故乡》的9至32小节的旋律。2、部分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展示3、欣赏老师的范奏。用乐器再现歌曲的旋律最终熟练掌握歌曲。五、单元小结1、歌曲《大海啊故乡》2、古筝曲《渔舟唱晚》3、电子琴曲《渔舟唱晚》4、电声音乐《夜莺》各个内容由学生回答使学生对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jxkj/856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