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五篇

| 点击:

【www.doubiweb.com--七年级】

试卷是纸张答题,在纸张有考试组织者检测考试者学习情况而设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试题。 也可以是资格考试中用以检验考生有关知识能力而进行人才筛选的工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五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篇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测试卷

一、书写(3分)

如果你全卷书写规范、清楚,没有涂改,就可以得3分。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仔细读下面的语段,正确书写汉字(4分)

记得《窃读记》最后有一句话“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我也是一个像林海音一样酷爱读书的孩子,自然我也成了图书馆和书店的常客。有一次,我发现了一本畅xiāo_______ 书,迫不及待地跑到书店,老板风趣地对我说:欢迎lì?_____?临指导!我顾不得跟他搭话,一头一头砸进书海,贪lán_____?地吸收精神的营养。此时我的心情就像叫天子(云雀)直窜到云xiāo_____?里去那么惬意!

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2分)

A.鉴赏??? 小心翼翼??? 人生鼎沸??? 花团锦簇??? 肃然起敬

B.诅咒??? 众目睽睽??? 不求深解??? 截然不同??? 花枝招展

C.枉然??? 人迹罕至??? 获益匪浅??? 饥肠辘辘??? 剎有介事

D.羞惭??? 晃然大悟??? 心旷神怡??? 废寝忘食??? 威风凛凛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考生备战中考,关键是调整生活学习状态,把握复习迎考节奏,切忌不要打“疲劳战”。

B.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C.我们深信,爱读书,会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能使人受益终生。

D.通过运动员的努力拼搏,使我们班一举夺得了年级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4、文言诗文默写(9分)

(1)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 ??_____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

(3)?____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观沧海》中诗人以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的雄伟壮阔,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子罕》中孔子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夜雨寄北》诗人想象回家团圆后剪烛西窗共话良宵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学名著阅读(6分)

①《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六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长妈妈、?________(与作者的关系+人名)、朋友范爱农、父亲、邻居衍太太、作者儿时的私塾先生寿镜吾。(1分)

②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之类。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________”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1分)

③《五猖会》中回忆童年往事,含蓄地表达了对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的无奈与厌烦,这件事是什么?(2分)

④《边城》《长河》等一系列以湘西为“文学原点”的乡土小说和散文的作者是谁?他1934年初创作的哪部散文集是他构建“文学湘西”世界的一块重要拼图?(2分)

6、综合性学习。(5分)

《瓯越》是温州市初中文学社联盟主办的文学刊物。为了使刊物更贴近生活,编辑部邀请同学参加编辑工作。

①右图是温州市初中文学联盟标志图案,圆环内的拱形象征天空,下方是一本打开的书,中间是三个张开双臂的人。请用简洁的语言向同学们说说图案的寓意。(45字以内)(3分)

②刊物新增的栏目要拟一个栏目名,请根据入选作品的类型,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2分)

A.成长笔记??? B.名作品悟??? C.咬文嚼字?? D.社会万象

入选作品

《寓意深刻,想象丰富——我读》

《猎人的见闻:屠格列夫笔下的俄国社会》

《温馨的回忆,理性的批判——读有感》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

大师治学

①林语堂短暂的执教生涯和他漫长的著述生涯比起来,更像是人生中一段插曲。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林语堂却足以成为素质教育的代言人。

②林语堂曾经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了一年的英文课。这天是林语堂的第一堂课。他带了一个大包到教室,学生们还以为这里面装的都是教学资料,心想这位拥有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和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文凭的老师果然深不可测。

③不料,林语堂上了讲台,把包倒过来,往讲台上一倒,只见满满一堆带壳花生稀里哗啦全落在了台上。林语堂抓起一把花生,分给前面的学生,并请诸君自便。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先动手。林语堂笑道:“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有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④学生们闻言哄堂大笑。林语堂趁机招呼学生:“请吃!请吃!”课堂里立即响起了一片剥花生壳的声音。等到花生吃完,林语堂随即宣布下课。

⑤此后林语堂讲课,果然没有学生缺课,而且还有很多外来的学生慕名赶来偷师。

⑥更绝的是,林语堂所执教的课程,竟然从不举行考试,每到学期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林语堂便端坐在讲台上,随手捡起学生的花名册一一唱名,念到名字的学生依次站起来。这时,林语堂便如相面先生一般,细细把这个学生打量一番,然后在成绩册上记上一个分数,这就是该生本学期的成绩了。林语堂“相面打分”的故事堪称教育界的一大奇闻,并引起了一些老师的模仿。

⑦林语堂这样做的直接原因是他对刻板的考试制度的厌恶,他说:“倘使我只在大学讲堂演讲,一班56个学生,多半见面而不知名,少半连面都认不得,到了学期终叫我出10个考题给他们考,而凭这10个考题,定他们及格不及格,打死我我也不肯。”他还把考试比成大煞风景的“煮鹤”,说:“恶性考试艺术就是煮鹤艺术,可惜被煮的是我们男女青年。”

⑧令人称奇的是,那些被林语堂“相面打分”过的学生接到自己的成绩后个个心服口服,没有一个人上校长那投诉,而且大家公认林语堂相面打下的分数,其公正程度,远超过一般以笔试命题计分的方法。其实,林语堂记忆力超群,他平时在上课的时候,通过提问、交流等方式早已对每一个学生知根知底,他的这种相面打分看似随意,实际上是在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水平之后作出的合理决断,比起偶然性很大的一次考试反而更显出其公平。

7、具体说说第①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8、选文第③段描写林语堂,有神态描写,还有________描写、________描写。(2分)

9、林语堂“相面打分”公正公平的原因是什么?(2分)

10、第⑦段画横线的句子浸透着林语堂强烈的情感,极富感染力。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该句是如何表达情感的。(2分)

11、阅读以下两则林语堂的经典名言,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心目中好老师应具有怎样的品质(3分)

名言一: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

名言二: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论语》的`温度 (于丹)

①对《论语》的情感,一向是“敬”而不“畏”的;对《论语》的感觉,从来是朴素而温暖的。

②在北方一个以温泉著称的小城里,曾经见过一口奇特的“问病泉”,据说任何人舒舒服服地泡进去,一下子就能感知到自己身体的病灶所在:有关节炎的人四肢关节就会麻酥酥有了感觉,有肠胃病的人肠胃间就会火辣辣涌起热流,而有皮肤病的人则周身通泰,洗掉一层蝉蜕一般……

③我眼中的《论语》,就是这样一眼温暖的“活水泉”。

④以我的学养和阅历,真要做《论语》的讲解和辨析,万万不敢。那就像是让我去做这眼温泉的化学成分分析一样,我没有能力拿出一份数据精准的化验报告。我所能承担的角色只是一个体验者,以身体之,以血验之,像两千多年中数以千万计泡过这眼温泉的人一样,用自己的身体最敏感的病灶去承受温泉的恩惠。

⑤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经典的价值或许并不在于令人敬畏到近乎膜拜,而恰恰在于它的包容与流动,可以让千古人群温暖地浸润其中,在每一个生命个体中以不同的感悟延展了殊途同归的价值。所谓“道不远人”,大概如此。

⑥我眼中真正的圣贤从来不拎着晦涩艰深的典故吓唬人,也从来不堆砌出佶屈聱牙的言语麻烦人。孔子说:“予欲无言”,子贡慌慌地问:“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益发淡定,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⑦这个世界上的简单真理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从不表现为一种外在的灌输,而是对于每个心灵内在的唤醒。

⑧《论语》中的简单真理之所以穿越千古尘埃,让后世子子孙孙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质文明中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不至于因为选择的机遇过多而仓皇。受益的人也许“觉”在某一刻,怦然心动,醍醐灌顶;也许“悟”在漫漫岁月,用一生的历练完成一次不可复制的解读。

⑨真的要感谢《百家讲坛》用“心得”这个角度鼓励我走进《论语》,千颗心有千种所得,万颗心有万种所得,而我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心之得。我们在当下的生活解读中豁然开朗,圣人在千古之前就会缄默微笑。

⑩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那是将《论语》奉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渊源;而我宁愿说“半部《论语》修自身”,人人皆可视之为一眼温暖的“问病泉”。

~11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不是被汉武帝罢黜了百家之后刻意独尊的“儒术”,不是与“道”“释”并称于庄严仪式的“儒教”,不是被穷究义理囿于考据的“儒学”。

~12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是每个人心中有而口中无的简单真理。

~13所以,我看《论语》的温度,不烫手,亦不冷漠,略高于体温,千古恒常。

12、第④段画线句子中的“之”具体指代什么?(1分)

13、所谓“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用于丹自己的话说,就是________请用第⑨段中的原话回答。)(2分)

14、简要说说“我眼中的《论语》,就是这样一眼温暖的‘活水泉’”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15、如果第○13段中的“《论语》的温度”是指《论语》蕴涵的道理,那么“不烫手,亦不冷漠”是什么意思?(2分)

16、文章第⑥段借子贡的“慌忙”来反衬孔子的“淡定”,是为了突出孔子的什么形象?(2分)

17、请从内容和结构上谈谈结尾的作用。(4分)

四、文言诗文阅读(14分)

(一)认真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

题? 奉? 晚 周敦颐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18、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2分)

19、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2分)

(二) 自护其短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14分)

20、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B.北人生/而不识菱者

C.君与家君/期日中 D.择其/善者而从之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席上啖菱( )???? ②或曰( )?? ③人不堪其忧(?? )??? ④三军可夺帅(?? )

2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23、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2分)

五、作文(30分)

有人说:“有两种东西,一旦失去后才知道可贵:一是青春,二是健康。”其实,失去后才知道可贵的又何止于此呢!

24、请以《失去后才知道可贵》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戏剧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篇2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三单元提高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24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 )(2分)

A、唱着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B、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你这样做是无济于事的。

C、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别上你的校徽。

D、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路转溪头忽见。

2、下列解词有误的一组是( )(2分)

A、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玄奥:玄秘深奥。

B、清洌:水清。 唱和:指歌唱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

C、寥阔:高远空旷。 舒活:舒展、灵活。

D、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竦峙:高高地挺立。

3、下面句子的朗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蚂蚁,我的小弟弟,茫茫天地间,我们有缘分,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

(用亲切的语气,读出我对蚂蚁的怜爱之情。)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表示语气节奏的停顿。)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表示重读的字。)

D、山那边的山啊(升调),铁青着脸(降调),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降调)。

4、找出与课文的句子完全相同的一项( )(2分)

A、山朗润起来了,水也涨起来了,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

B、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C、原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就年。

5、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4分)

⑴、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 )

⑵、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 ( )

⑶、世界都是雨,惟我站立的地方没有雨,却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 )

⑷、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 )

6、下面是一些商家的谐音成语广告词,请你为其消毒,恢复这些成语的本来面貌。(5分)

某饭店广告:食全食美 ( ) 某眼镜广告:一明惊人 ( )

某啤酒广告:圣气凌人 ( ) 某烧鸡广告:鸡不可失 ( )

某止咳药广告:咳不容缓( ) 某口服液广告:口蜜腹健( )

某旅行社广告:坐享其乘( ) 某毛巾厂广告:巾益求精( )

某淋浴器广告:随心所浴( ) 某自行车广告:乐在骑中( )

7、好的句子总让人回味无穷,请细细品味以下句子,并谈谈它们的表达效果。(4分)

⑴、忽然下起了雷阵雨,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喝醉了酒的诗人在云头朗诵,又感动人又有些吓人。

⑵、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8、下面这些诗句分别写的是什么节日?请填在句后的括号内。(3分)

⑴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

⑵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日来。 ( )

⑶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 )

⑷云薄月昏寒食夜,隔帘微雨杏花香。 ( )

⑸谁言秋色不及春,及到重阳景自新。 ( )

⑹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9-16题。(20分)

[甲]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乙]济南的秋天是诗境。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 )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 ),而立刻随着( )。忽然黄色更真了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的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有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也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

9、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分)

看( )护 镶( ) 调( )和 棱( )角

10、从下面一组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填在乙文画线处的括号内。(3分)

变换 变动 流动 变幻 变化

11、甲乙文写山,都主要写了山的 ,但甲文突出了雪后山的 的特点,而乙文则突出了秋色中山的 的特点。(3分)

12、甲文按 顺序写山色,从 到 到 ,再到 ,一一展现各个细部雪的光、色、态,突出了雪后山的妙之所在。(2.5分)

13、乙文写山色,先写 的松树和树旁黄草的颜色,再写 的黄、灰、绿、藕荷色和 的颜色,然后重点写 的颜色,并突出其 的特点。(2.5分)

14、甲乙两文写济南的山,都是为表现济南不同季节的特点服务的。甲文是为了突出济南冬天的 的特点,乙文则是为了表现济南秋天的 的特点。(2分)

15、请简要分析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2分,每小题1分)

(1)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2)忽然黄色更真了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的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

16、请从文中找出一句你认为精彩的语句,作简要的评析。(3分)

答:我认为最精彩的语句是:

它精彩在

加入中考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精华资料等着你!

Section targeting

【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7-20题。(9分)

①每一片叶子都像一棵树。

②这是一位名人说过的话,如伏尔泰那样的名人。据说这句话曾经启发一个人开创了一门学科。

③取一片树叶端详--如杨村或榆树--宛似一株伫立的树,枝干清晰、冠冕丰满。或者说这是树的相片的绿色底版。叶子在心里纪念树,像孩子纪念妈妈。对着阳光看树叶的脉络--即树干的微缩--实如通过的渠,水分多么高兴在透明迷宫的走廊里跑来跑去。

④树叶还像摇摆不息的婴儿的手掌。如此,每一棵树都是一尊千手千眼菩萨树。树的确是树菩萨,以清凉救人。

⑤树叶亦如一只只小鸟,伏在枝头。它的纹路像披挂羽毛,在风里,这些羽毛颤抖着,欲飞。当树叶在你面前翻卷时,确如飞不起来的挣扎。

17、第③段有两处破折号,它们都是起 的作用。(2分)

18、若将或者说这是树的相片的绿色底版改成或者说这是树的绿色底片好吗?请简述一下理由。(2分)

答:

19、第③段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句中透明迷宫的走廊是指什么?(3分)

答:

20、在本文作者眼中,树叶是一棵树、是婴儿的手掌、是欲飞的小鸟,你眼中的树叶又是怎样的呢?请用一两句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你眼中的树叶。(2分)

答:

【三】阅读下面语段,回答21-26题。(17分)

最高礼遇

陈观金

①朋友们坐在一起神聊,不知怎么就把话题扯到了自己所接受过的最高礼遇上。一个说,某市长给他夹过菜;另一个说,某副省长请她跳过舞。做记者的孟芝淡淡地说:我所接受过的最高礼遇,说出来也许有人不爱听。

②那一年初春,我奉命到一座大山上采访一群雷达兵。车开到山脚下,我和司机于背着芹菜、黄瓜、西红柿之类极受战士们欢迎的礼物开始爬那座高入云端的大山。山路难走,我累得气喘吁吁,爬一段就停下来灌一阵子矿泉水。老于逗我说,少喝点水,山上可没有女厕所哟!

③终于狼狈不堪地登上顶峰。12个战士挥动着鲜艳的彩带,高喊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口号列队迎接我们。这始料未及的隆重场面惹得我激动万分,我握着那些可爱的战士们的手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这时候,老于捅了我一下,指着营房的方向让我看--上帝!那里竟赫然张贴着一条标语:热烈欢迎孟芝同志光临指导!

④开始用餐了,战士们都不约而同地让自己的筷子避开那些难得一见的新鲜蔬菜而抢着去夹兔肉(他们养着几百只兔子)。班长告诉我们说,大雪封山的时候,他们上顿下顿全吃兔肉,直吃得战士看见了活兔子都想吐。

⑤那天采访结束后,一个小战士冷不丁问我道:你去一号吗?另一个眉清目秀的战士怨责地拽了一下那小战士的衣角,恭敬地问我道:你需要去洗手间吗?我的脸腾地涨红了,一下子想起了老于逗我的话。我支吾着,极想说需要,但又不知在这地道的雄性世界里究竟有没有供自己洗手的地方,眉清目秀的战士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热情地给我指出洗手间的所在。

⑥我走到一个岔路口,不知该朝哪个方向迈步,一抬眼,竟看到一个崭新的指路牌!牌子上面画着一个醒目的大箭头,箭头下用漂亮的楷书写着:女厕所。大概经过了两三个这样的牌子,我顺利来到了自己的目的地。

⑦说出来你们也许不相信,那居然是一个特意为我这个女记者搭建的洗手间!虽然不过是一次性使用的,但它的选址是那样的安全,建造又是那样的讲究--粗细均匀的圆木围成一个玲珑的圈儿,小小的门正对着一面光滑的石壁。一想到有12双手曾经为了让我更方便一些而在这里庄严地劳动,我就幸福得直想哭,终于明白了那一句你去1号吗的突兀问话里包含了多少焦急的期待和莫名的忐忑--我们可爱的战士,他们拿心铺成路,还生怕你走上去硌了脚呀!长这么大,我孟芝心安理得地用过多少豪华的洗手间啊,但惟有这一间让我的双脚在踏入时感到了微微的颤抖。

⑧--真对不起,瞧我,把你们大家都讲得难过了。不过,说句真心话,自打在那座大山接受了那最高礼遇之后,我生命的词典里就永远剔除了一个词儿--羡慕。

⑨大家长时间沉默着。最后,一位最受人尊重的先生真诚地握着孟芝的手说,谢谢,谢谢你。你的故事让我们的灵魂接受了一次最高礼遇。我敢说,从今以后,我们大家生命的词典里都将补充进一个可贵的词儿--羡慕。

2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4分)

忐忑( )( ): 狼狈不堪( ):

22、第③段上帝!那里竟赫然张贴着一条标语:热烈欢迎孟芝同志光临指导一句中的上帝二字表达了孟芝怎样的感情?(2分)

答:

23、如果把第④段中班长告诉我们说,大雪封山的时候,他们上顿下顿全吃兔肉,直吃得战士看见了活兔子都想吐这句话删掉好吗?为什么?(2分)

答:

24、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简要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4分)

(1)那天采访结束后,一个小战士冷不丁问我道:你去一号吗?

答:

(2)一想到有12双手曾经为了让我更方便一些而在这里庄严地劳动,我就幸福得直想哭

答:

25、怎样理解我就幸福得直想哭,让我的双脚在踏入时感到了微微的颤抖的情感?(2分)

答:

26、文章的末句从今以后,我们大家生命的词典里都将补充进一个可贵的词儿--羡慕。和前文的哪一句话相照应?如何理解这两句话?(3分)

答:

三、作文(30分)

在生活中,许多同学都有过与《山中访友》的作者一样的经历,也曾结交过不少自然界的朋友,并同它们展开过心灵的对话。请你以手中的笔,再现你同自然界中某个熟识的朋友的一次心灵交汇。

要求:①以《你好, !》为题,先补全题目,再完成作文;②字数不少于600字。

加入初一学习小组 精品资料 免费奉送!

Section targeting

参考答案

1.C 2.C 3.B 4.B

5. ⑴拟人 ⑵拟人 ⑶反问 ⑷比喻

6.食-十 明-鸣 圣-盛 鸡-机 咳-刻 健-剑 乘-成 巾-精 浴-欲 骑-其

7. ⑴连用两个比喻,形象地描绘出雷声轰响、急雨如瀑的场景,饱含着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⑵饱食二字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丰收之景,栖息则拟人化地概括了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营造出松弛、闲静的氛围。

8.⑴元宵 ⑵除夕 ⑶端午节 ⑷寒食节 ⑸重阳节 ⑹春节

9.kān xiāng tiáo léng

10.变动 变化 变换

11.颜色 秀美 灵动、多彩、淡美

12.空间 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

13.山腰 山脚 山顶 山腰 多变

14.温晴 诗境

15. ⑴以动写静,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夕阳照耀下雪后小山的色彩美。⑵连用两个比喻,形象地写出山腰中色彩的变换,如梦如幻。

16.(略) 17.补充说明

18.好。原文太罗嗦,改后语言更简明了。

19.比喻、拟人。 透明迷宫的走廊是指树叶的脉络。

20.(略)

21.tǎn tè 指心神不宁。 kān 形容十分窘迫的样子。

22.表达孟芝当时为战士们的举动极为激动、感动的心情。

23.不好。若删去就不能表现出战士们对客人们的极为尊重,以及战士们的无私。

24. ⑴冷不丁一词表现了小战士希望全班战士的劳动成果得到肯定的急不可待及其口无遮拦的稚气可爱。

⑵庄严一词突出了全班战士为我修建洗手间的认真及战士们对女同志的尊重、周到。

25.因为洗手间是特意为我一人而修,12个人如此庄严地劳动,表现我从未有过的感动。

26. 和我生命的词典里就永远剔除了一个词儿--羡慕这句话相照应。 我生命的词典里就永远剔除了一个词儿--羡慕:得到如此最高待遇,得到这样的真情、这样的深情,还有什么值得再羡慕的呢? 末句:这个故事净化每一个人的灵魂,故事本身就足以使羡慕失色。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篇3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20分)

1.给带点的字注音。

仰之弥高( ) 锲而不舍( )

呕心沥血( ) 迥乎不同( )

兀兀穷年( ) 群蚁排衙( )

气冲斗牛( ) 义愤填膺( )

2.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句后括号里。

(1)闻一多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值得我们学习。( )

(2)佩服他、仰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

(3)他潜心惯注,心会凝神,成了“何防一下楼”的主人。( )

(4)我父亲涎生于18,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候,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

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是( )。

A.兽铤亡群(疾走 ) 仰之弥高(更加 )

B.锲而不舍(刻 ) 兀兀穷年(劳苦的样子)

C.迥乎不同(差得远 ) 呕心沥血(滴 )

D.风悲日曛(昏黄 )平沙无垠(阻挡 )

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甘成为任人宰害的民族。

B.二战中日军恶贯满盈,家喻户晓。

C.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D.风小心翼翼的吹过来,唯恐弄乱了他的头发。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中很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6.下列句子不表示反问语气的一项是( )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B.卿言多务,孰若孤?

C.尊君在不?

D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B.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他的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C.《福楼拜的星期天》的作者是莫泊桑,他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D.《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

8.多义词“松懈”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为了搞好复习,许多同学废寝忘食,毫不松懈。

B.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

C.自以为对革命有功,摆老资格,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工作随便,学习松懈。

D.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舟似的那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

9.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质愈小。”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

10.依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例: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1)提示语:(教室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改写为:

(2)提示语:(阅览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改写为:

二.阅读(每小题2 分,共40分)

(一)

(1)“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2)“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3)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4)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5)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6)“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防一下楼”的主人。

11.概括文段的大意。

12.文段是抓住闻一多的什么特点来介绍闻一多的?

13.第六自然段是紧承上文哪一句话记叙的?

14.闻一多研究唐诗宋词的目的是什么?(可以用文中原话回答)

15.文中带点的词语表现了什么?

16.“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这句话用了什么样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17.读了此文段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二)

小歌德是个顽皮的孩子,但好思索,好( )。有一次,歌德捉到一只小麻雀,将麻雀关在小盒里仔细端详。麻雀的羽毛被小歌德弄得残缺不全,但是他仍没有找到留在脑海中问题的答案:“这柔软的肌肉里,怎么会长出羽毛呢?人的皮肉一样是柔软的,为什么却不长一根羽毛?”

一个一个的问题在小歌德的脑海中跳跃,虽然没有答案,他仍觉得十分有趣。小歌德真是一个爱思索的孩子 。

父亲约翰发现儿子爱思索的特点,觉得他懂事了,应该让他学习了。父亲亲自做小歌德的家庭老师,教他基础知识、作文和修辞。小歌德领悟很快,对语言有一种特别的偏爱,几乎一学就会。

10岁的某一天,父亲把儿子领进自己的藏书室。对儿子说:“从今天开始,只要你需要,这个藏书室随时对你开放。”小歌德激动得跳了起来,问爸爸:“这是真的`吗?”

“爸爸怎么会骗你呢?不过,不过你得先完成你的功课。”

从那以后,小歌德一有空就躲进藏书室。贪婪地阅读各种书籍,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书籍,在他面前展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也引起他的许多( )。他摸着书本想:“如果我也能写出那么多动人的诗歌、小说,就会给许多人带来美好的感受。我将来一定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

他经常一个人躲在藏书室,阅读、朗诵,并酝酿着写诗。纯真的诗句从脑海里( )到纸上,他将这些诗献给外祖父外祖母。

外祖父读了,很高兴,亲了亲他的前额:“孩子,努力吧,你会成为 一个伟大的诗人的。”

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是( )。

A.追问 奇思妙想 跳跃

B.刨根问底 奇思妙想 流淌

C.刨根问底 想法 跳跃

D.追问 想法 流淌

19.将文中带点的词“贪婪”换成“聚精会神”好吗?为什么?

20.第一二自然段写出了小歌德的什么性格特点?

21.横线上的话揭示了歌德当时的什么心情?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22.小歌德最后成了世界闻名的大诗人,他的成功,就他个人来说取决于他的哪些优良品质?

23.从客观上说,小歌德的成功,哪些条件对他起了很大作用?

24.小歌德的成长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

三.作文(40分)

名人、成功者,你耳闻目睹的一定不少。在你的身边也一定不乏其人。他们是怎样获得成功的?你觉得他们的哪些方面值得你佩服?你是怎样看他们的?你想获得成功吗?你打算怎样走你的路?请以“人生的成功”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为限;2、紧扣话题;500字以上。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篇4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知识在线】

本单元的诗文都是文情并茂的优美 篇章,多数出自名家之手,以精美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

前3篇都是写景抒情的散文。《春》描绘动人的春景,《济南的冬天》描绘济南独特的冬山冬水,《山中访友》则写与山中各景各物的交流。它们或赞美季节,或抒写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或传达对大自然的深情。后2篇都是诗歌,《秋天》是现代诗歌,绘秋、赞秋;而《古代诗歌五首》则用凝练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图景:登山望海、行舟绿水、咏春悲秋、乡村夏夜独行……从而唤起我们美好的情怀。

【重点锁定】

学习这个单元,必须抓住如下要点:

1、  反复朗读,通过富有感情的美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品味美的语言,培养美的情趣。

2、  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学习细致观察景物和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3、  理清思路,学习作品精巧的构思。

第十一课《春》

(建议安排3课时)

[学法导引]

本文是朱自清先生的写景名篇。文中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了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启发人们要珍惜春天,积极向上。

本文围绕“春”字,写了盼春、绘春、颂春三个部分。这三部分的顺序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是一致的:春天尚未来临,热切盼望她到来;待她降临,则尽情欣赏大地回春的美景;最后以赞美作结,用三个比喻句颂扬春天,深化题旨。文章结构体现作者的思路。文章中,作者抓住春天景物的特征,着力描绘了五幅春景图,富有诗情画意。学习中,要体会这准确、生动的景物描写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感情,还要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此外,应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在朗读中领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品味文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

[典题例析]

例题:阅读课文最后三段,完成下列问题。

1、文章结尾连用了三个比喻来形容春天,它们分别突出了春天景象的什么特点?有什么深刻含义?

2、三个比喻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3、如果把三个比喻合成一段,表达效果有什么样的影响?

4、请模仿其句式为“秋”写三句话。

解析:第1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第2题考查文章的.写作顺序,作者是依据春天成长的顺序来写的。第3题考查对语言表现力的认识。第4题则须先分析原文的句式特点:三个比喻形成一组排比,分别写出了春的三个特点,再由此进行有针对性的摹仿。

参考答案:1、三个比喻分别突出了春天景象的新、美、力的特点。

含义:三个比喻形象地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过程,赞美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在春天里奋发向上、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2、不能颠倒。因为它们是按照喻体的成长顺序排列的,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形象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过程。最后一个比喻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未来的强烈愿望。

3、三个比喻独立成段,起突出、强调的作用。若合成一段,它们各自表达出的春的特点就不鲜明,因此会削弱文章语言的表现力。

4、略。

[课时训练]

训练一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朗rùn(      )        wǎn(      )转         酝酿(      )(      )

liáo(      )亮       hōng(      )托         应和(      )

二、给下列多音多义字注音并组词。

(        )                                  (        )

1、涨                                         2、散

(        )                                  (        )

(        )                                  (        )

3、晕                                         4、藏

(        )                                  (        )

三、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欢欢喜喜的样子。      (                )

2、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                )

3、比喻姿态优美。        (                )

4、舒展、活动。          (                )

四、阅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理清课文的思路。

第一部分(第1节):    _______春

宏观勾勒:

第二部分(第2-7节): _______春                 春    图(          春)

春    图(          春)

具体描绘:  春    图(          春)

春&nbs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篇5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

miáo huìxiāo xiāo jíqiè fǎnɡ zhī shēn sī líluò huíyì yìxiānɡ xiānɡ fénɡ jiā jiéjiā bèi

jīnɡ xīnchōnɡmǎnxīwànɡyīrán pīn mìng bēn pǎo cūn zhuānɡdǒudòng chuítóusànɡqìmòfánɡ

wēn róu chèn jī yán liào shān dònɡ fēnɡ shàn yìméi yóu piào xī hónɡ shì xiān nǚ bō luó

liánɡ shijiā jǐn jǐn zhānɡ róu hé mò miàn sànɡ shījīnɡcǎi

二、形近字组词

促( )织( )倍( )佳( )异( )磨( )坊( )趁( )粮( )紧( )

捉( )知( )培( )挂( )导( )摩( )纺( )起( )浪( )紫( )

三、给下面的多音字加拼音

1、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 )子,扇( )哪扇( )哪,扇( )走了夏天的炎热。

2、山东潍坊( )是著名的风筝之都,我们在那儿还发现了一个水磨( )坊( ),电磨( )磨( )啊磨( ),磨( )出了许多面粉。

3、男孩儿挑( )起重担( ),向姐姐发起了挑( )战。

四、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写词语。

空而起 翩翩起() 千(呼)万()五( )缤纷 半()半() 大()失()

()头()气 我还能再写一些描写心情的四字词语: 喜出( )外 ( )眉( )脸 兴高( )欢天( )地 ( )不乐

五、照样子填词语。

1、例:匆匆地(走)悄悄地( )轻轻地( )甜甜地( )快活地( )拼命地( )

好奇地( ) 认真地( )

2、例:天对地 雨对(),( )对长空。( )对海树,( )对苍穹。( )白,( )红,( )对云横。雨中( ),灯下( )。

3、写出表示颜色词语:

黄 ( )杏黄( )鹅黄 红 火红( )( )桃红

绿 ( ) 翠绿碧绿( ) 蓝 宝蓝 ( ) ( )湛蓝

六、将下面乱句重新编号,变成一段通顺的话。

( )它的茎像个绿色的圆球,仿佛挺着个圆圆的大肚子。

( )这些花有白的,也有黄的。

( )茎上长满了小刺,还开过几次花。

( )我外公家有一盆仙人球。

七、默写古诗,并按要求作答。

夜书所见

1、这首诗描写的是 (哪个季节) (什么时间)诗人的`所见所想。

2、动客情中的情主要指的是诗人 的感情。

3、夜书所见中的书的意思是 ,从诗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见到的事物有

,除此之外,诗人还写出自己猜想的情景(用诗句回答): ,他这样想的根据是(用诗句回答):

4、解释字意:萧萧: 挑: 促织: 篱落: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这首诗写了什么时间,谁在哪个地方的什么事?请用一句完整的话来回答。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jxkj/858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