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2012年高考物理动量、机械能第一轮考点及考纲复习题及答案

| 点击:

【www.doubiweb.com--物理】

2012年高考一轮复习考点及考纲解读(四)

四、动量、机械能
内容 要求 说明
25.动量。冲量。动量定理
26.动量守恒定律
27.功。功率
28.动能。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动能定理)
29.重力势能。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
30.弹性势能
31.机械能守恒定律
21.动量知识和机械能知识的应用(包括碰撞、反冲、火箭)
33.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 II
II

I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只限于一维的情况
名师解读
动量、机械能一直都是高考的“重中之重”,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涉及这部分内容的考题不但题型全、分量重,而且还经常有高考压轴题。经常考查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变力做功、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功能关系等。常与本部分知识发生联系的知识有: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核反应等,一般过程复杂、难度大、能力要求高。本考点的知识还常以碰撞模型、爆炸模型、弹簧模型、子弹射击木块模型、传送带模型等为载体考查考生将物理问题经过分析、推理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所以复习时要重视对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掌握,加强建立物理模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样题解读
【样题1】(河北邯郸市2011届零诊模拟试题)在2006年世界杯足球比赛中,英国队的贝克汉姆在厄瓜多尔队禁区附近主罚定位球,并将球从球门右上角擦着横梁踢进球门。如图4-1所示,球门的高度为h,足球飞入球门的速度为v,足球的质量为m,则贝克汉姆球员将足球踢出时对足球做的功W为(不计空气阻力)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因为球的轨迹形状不确定,所以做功的大小无法确定
[分析] 球员将足球踢出后,不计空气阻力,足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球踢出前动能和重力势能都为零,由功能关系得,球员将足球踢出时对足球做的功W= ,A项正确。
[答案] A
[解读] 本题涉及到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等知识点,考查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体现了《考试大纲》中对“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和“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的能力要求。本题利用功能关系时要注意,足球被踢出后就不再受球员的作用力,所以球员做功只发生在足球被踢出的过程中。
【样题2】(广东省国华纪念中学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如图4-2甲所示,一轻弹簧的两端与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物块A、B相连接,并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使A瞬时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3m/s,以此刻为计时起点,两物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4-2乙所示,从图象信息可得

 

 

 

 

A.在t1、t3时刻两物块达到共同速度1m/s,且弹簧都是处于压缩状态
B.从t3到t4时刻弹簧由压缩状态恢复到原长
C.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m1∶m2 = 1∶2
D.在t2时刻A与B的动能之比为E k1∶E k2 =1∶8
[分析] 由图像可知,在t1、t3时刻两物块达到共同速度1m/s,但t1时刻弹簧压缩到最短,t3时刻弹簧伸长到最长,A项、B项都错误;由动量守恒定律,m1v0=(m1+m2)v,代入数据,3m1=m1+m2,m1∶m2 = 1∶2,C项正确;在t2时刻A的动能 ,B的动能 ,结合m1∶m2 = 1∶2,得E k1∶E k2 =1∶8,D项正确。
[答案] CD
[解读] 本题涉及到动能、动量、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点,考查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考试大纲》中对 “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的能力要求。弹簧问题历来是较复杂的问题,建议考生要熟悉一些特殊状态,如弹簧处于最长和最短时,两端物体的速度相同。还要了解弹簧的变化情况,如本题弹簧开始压缩,到最短,再伸长,到原长,再伸长,到最长,再压缩,到原长,完成一个周期。
【样题3】(北京市海淀区2011届高三年级期中练习)如图4-3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停放着一辆平板车,在车上的左端放有一木块 。车左边紧邻一个固定在竖直面内、半径为 的 圆弧形光滑轨道,已知轨道底端的切线水平,且高度与车表面相平。现有另一木块 (木块 、 均可视为质点)从圆弧轨道的顶端由静止释放,然后滑行到车上与 发生碰撞。两木块碰撞后立即粘在一起在平板车上滑行,并与固定在平板车上的水平轻质弹簧作用后被弹回,最后两木块刚好回到车的最左端与车保持相对静止。已知木块 的质量为 ,木块 的质量为 ,车的质量为 ,重力加速度为 ,设木块 、 碰撞的时间极短可以忽略。求:
(1)木块 、 碰撞后的瞬间两木块共同运动速度的大小。
(2)木块 、 在车上滑行的整个过程中,木块和车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3)弹簧在压缩过程中所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
[分析] (1)设木块A到达圆弧底端时得速度为 ,对木块A沿圆弧下滑的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在A、B碰撞的过程中,两木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碰撞后的共同速度大小为 ,则        
解得     
(2)A、B在车上滑行的过程中,  A、B及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A、B滑到车的最左端时与车具有共同的速度,设此时速度大小为v,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A、B在车上滑行的整个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
           
(3)设当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木块与车有相同的速度 ,弹簧具有最大的弹性势能E,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所以 
设木块与车面摩檫力为f,在车上滑行距离为L,由能量守恒
对于从 A、B一起运动到将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有:
           
    对于从弹簧被压缩至最短到木块滑到车的左端的过程有:
           
解得   
[答案] (1)  (2)  (3)
[解读] 本题涉及到动能、弹性势能、动量守恒定律、功能关系等知识点,考查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考试大纲》中对“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的能力要求。本题不能只研究整个过程,因为A和B碰撞前后动能有损失,这些损失是不能积累到弹簧上的,所以必须把过程分段处理,分别应用动量守恒和能量关系,再联立求解。处理第三问的关键是理解木块在车上往复运动时摩擦生热是相同的。
【样题4】如图4-4甲所示,质量mB=1 kg的平板小车B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1=1 m/s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当t=0时,质量mA=2kg的小铁块A以v2=2 m/s的速度水平向右滑上小车,A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若A最终没有滑出小车,取水平向右为正方 向,g=10m/s2,则
(1)A在小车上停止运动时,小车的速度为多大?
(2)小车的长度至少为多少?
(3)在图4-4乙所示的坐标纸中画出1.5 s内小车B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像。

 

 

 

 

 

 

[分析](1)A在小车上停止运动时,A、B以共同速度运动,设其速度为v,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Av2-mBv1=(mA+mB)v
解得 v=lm/s
(2)设小车的最小长度为L,由功能关系得
 
解得  L=0.75m
(3)设小车做变速运动的时间为t,由动量定理得
 
解得  t=0.5s
小车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4-5所示。
[答案] (1)lm/s (2)0.75m (3)如图4-5所示
[解读] 本题涉及到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功能关系、v-t图像等知识点,考查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考试大纲》中对“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的能力要求。开始时两物体速度是相反的,应用动量守恒时要注意其矢量性。由于总动量向右,小车最后要反向运动,因此第三问运用动量定理时也要注意其矢量性。
权威预测
1.(容易题)如图4-6所示是一种清洗车辆用的手持式喷水枪。设枪口截面积为0.6cm2,喷出水的速度为20m/s(水的密度为l×103kg/m3)。当它工作时,估计水枪的功率约为
A.50W               B.100W
C.250W              D.1000W
2.(中档题)(江苏省2011届四星级高中滨中、阜中高三联考物理试题)分别用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某个质点的初动量P,末动量P/,动量的变化量ΔP。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大小,箭头指向表示矢量方向。图4-7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3.(中档题)(河北省保定市2011届高三摸底考试)如图4-8所示,A、B、C、D四图中的小球以及小球所在的斜面完全相同,现从同一高度h处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下落同样的高度,便进入不同的轨道:除去底部一小段圆弧,A图中的轨道是一段斜面,且高于h;B图中的轨道与A图中轨道比较只是短了一些,斜面高度低于h;C图中的轨道是一个内径大于小球直径的管,其上部为直管,下部为圆弧形,底端与斜面衔接,管的高度高于h;D图中的轨道是半个圆轨道,其直径等于h.如果不计任何摩擦阻力和拐弯处的能量损失,小球进入轨道后能运动到h高度的图是

 

 


4.(中档题)(江苏省宜兴官林中学2011届高三月考)在建筑工地上,我们常常看到工人用重锤将柱桩打入地下的情景。对此,我们可以建立这样一个力学模型:重锤质量为m,从H高处自由下落,柱桩质量为M,重锤打击柱桩的时间极短且不反弹,不计空气阻力,桩与地面间的平均阻力为f,利用这一模型,有位同学求出了重锤一次打击桩进入地面的深度:
设桩进入地面的深度为h,则对重锤开始下落到锤与桩一起静止这一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有mg(H+h)+Mgh-fh=0-0,得出h=
(1)你认为该同学的解法是否正确?请说出你的理由。
(2)假设每一次重锤打击柱桩时锤的速度为一定值,要使每一次重锤打击后桩更多地进入地下,为什么要求锤的质量远大于桩的质量?
5.(山东临沂市2011届高三期中考试,中档题)如图4-9是为了检验某种防护罩承受冲击能力的装置,M为半径为 、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 光滑圆弧轨道,轨道上端切线水平,N为待检验的固定曲面,该曲面在竖直面内的截面为半径 的 圆弧,圆弧下端切线水平且圆心恰好位于M轨道的上端点,M的下端相切处置放竖直向上的弹簧枪,可发射速度不同的质量 的小钢珠,假设某次发射的钢珠沿轨道恰好能经过M的上端点,水平飞出后落到N的某一点上,取 ,求:
 (1)发射该钢珠前,弹簧的弹性势能 多大?
 (2)钢珠落到圆弧 上时的速度大小 是多少?(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1.C  解析:由功率的定义得 ,
代入数据P= ,约为250W,C项正确。
2.BC 解析:动量是矢量,动量的变化量ΔP=P/¬,取向右为正,A项中ΔP=-P-P=-2P,A图正确;B项中ΔP=P-(-P)=2P,B图错误;C项中ΔP=P-(-P)=2P,C图错误;D项中ΔP=-P-(-2P)=P,D图正确。所以不正确的是BC。
3.AC 解析:由机械能守恒,小球到达右边轨道h高度时,动能应等于零,而B图中小球到达最高点时还有一水平分速度,D图中小球到达圆周运动最高点时有一最小速度 ,因此这两个图中的小球不能运动到h高度,只有A项、D项正确。
4.(1)不正确(2)见解析
解析:(1)不正确,重锤与柱桩碰时有机械能损失
(2)设每次锤的初速为v0,达到的共同速度为v’
由动量守恒  mV0=(M+m)v’
 动能  E1=
根据动能定理  -f•h =0-E1
    解得  h= ,当m>>M时,h= 
 可见速度一定时锤的质量越大,打入深度就越多
5.(1)  (2)
解析:(1)设钢珠在 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 ,在最高点,由题意  ①
从发射前到最高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②
(2)钢珠从最高点飞出后,做平抛运动
        ③
     ④
由几何关系        ⑤
从飞出 到打在 得圆弧面上,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⑥
联立①、③、④、⑤、⑥解出所求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jxzl/590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