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

2015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重点世界文明历程专题练习题(有答案)

| 点击:

【www.doubiweb.com--高考作文】

重点强化练二 世界文明历程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4•四川文综)西塞罗认为:“正义只有一个,它对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有约束力,并且它是基于一个大写的法,这个法是运用指令和禁令的正确的理性。无论谁,不了解这个大写的法——无论这个法律是否以文字形式记录在什么地方——就是没有正义。”此“大写的法”指的是(  )
A.自然法   B.万民法
C.公民法   D.《十二铜表法》
解析 关键信息“运用指令和禁令的正确的理性”表明“大写的法”并不是某项具体的法律规定,而是制定法律的基本原则。这与自然法的内涵相吻合,故A项正确。
答案 A
2.(2014•武汉模拟)托克维尔曾写道:“于是他们着手将无限制的政府中央集权制和占绝对优势的立法团结合在一起:官僚行政和选民政府。国民作为整体拥有一切主权权力,每个公民作为个人却被禁锢在最狭隘的依附地位中:对前者,要求具有自由人民的阅历和品德;对后者,则要求具有忠顺奴役的品质。”材料反映了当时的法国(  )
A.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激烈争斗
B.民主政治对个人自由的束缚
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D.行政权力对立法权的干预
解析 从材料中“官僚行政和选民政府”可知,法国实行民主政治,从“每个公民……被禁锢……要求具有忠顺奴役的品质”可知,法国对个人自由实行束缚,B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斗争,A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C错误。法国民主体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D错误。
答案 B
3.(2014•陕西名校高三质量检测)亚当•斯密在其撰写的《道德情操论》(1759年)中主张:“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的实践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C.巴黎公社的建立
D.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解析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但《共产党宣言》属于理论,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是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B项错误;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俄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并非“率先”,故D项错误。
答案 C
4.(2014•福州质检)下表为小明整理的“政治文明成就表”,其中①②应分别填入(  )

主题:____①____
1 雅典公民大会
2 美国制宪会议
3 法国国民议会
4 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
5 ____②____
A.代议制、古代罗马陪审法庭
B.立法机构、英国议会
C.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
D.资本主义法制建设、苏联最高苏维埃
解析 通过分析表格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的公民大会属于立法机关,美国的制宪会议、法国的国民议会、中华民国的临时参议院均属于立法机关,故该表格的主题是立法机构。A项的代议制不符合雅典,古罗马的陪审法庭是司法机关;B项的英国议会属于立法机关;C项则属于行政和司法机构;D项的资本主义法制建设不符合雅典公民大会的要求。综上,故选择B项。
答案 B
5.(2014•大纲全国)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在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  )
A.王室大力支持   B.地理位置优越
C.商业资本发达   D.金银需求量大
解析 15世纪中叶,西欧局势动荡,各国斗争激烈,西班牙、葡萄牙已经完成中央集权,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希望获得海外财富,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故A正确。除西、葡外,还有一些西欧国家濒临大西洋,排除B。当时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已经发展起来,排除C。对金银的需求量大是西欧各国的普遍现象,排除D。
答案 A
6.(2014•广东文综)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
A.蒸汽机   B.计算机
C.牛顿经典力学   D.达尔文进化论
解析 蒸汽机用煤作为燃料,而煤属于矿物的一种,符合题干中“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直接推动”这一要求。
答案 A
7.(2014•山东文综)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其目的是(  )
A.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B.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
C.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
D.适应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需要
解析 20世纪40年代末,由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场上节节胜利,国民党政权败局已定,美国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改变了对日政策,由压制日本改为扶植日本。据此分析,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8.(2014•江苏单科)《美国自由的故事》写道:美国人遇到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一种是“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另一种是以“一种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为基础的“社会化的自由”。事实表明,大多数美国人在1936年时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由此可知(  )
A.罗斯福新政体现了第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
B.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另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
C.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政府应当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
D.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
解析 “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强调政府要为自由提供经济上的保障,说明自由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故D项符合题意。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不是“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A项错误;“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不符合罗斯福新政,B项错误;材料所述的是自由与经济的关系,不涉及自由的类别,C项错误。
答案 D
9.(2014•河南适应性模拟)二战后美国政府在处理“公平”与“效率”的问题时,大致出现了民主党政府更加注重“公平”、共和党政府更加注重“效率”的情况。那么在艾森豪威尔和尼克松等共和党政府执政期间,最可能实施的是(  )
A.赤字财政、扩大福利   B.通货膨胀、扩大投资
C.削减开支、平衡预算   D.货币紧缩、增加保障
解析 赤字财政、扩大福利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无法体现“效率”,故A项错误;通货膨胀是为了缓和经济危机而采取的措施,通货膨胀后必然会造成民间财富的缩水,既不利于“公平”,也不利于“效率”,故B项错误;削减开支、平衡预算,会减少纳税人负担,因此会提高效率,故C项正确;增加保障体现了注重“公平”,而共和党更加注重的是“效率”,故D项错误。
答案 C
10.(2014•福建月考)有学者评论说:当今全球化似乎正进入“大门时代”——全球化仍在继续,但“一道道墙”被砌起,这些墙上都有门。各国可以随心所欲打开或关上这些门。材料观点(  )
A.揭露了全球化对国家经济主权的侵害
B.认为全球化加强了世界经济联系
C.肯定了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推动
D.批评了全球化下的贸易保护主义
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一道道墙”指的是贸易保护主义,那么留在墙上的“门”也就是指贸易保护政策。由此可知材料观点是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全球化对国家经济主权的侵害;B、C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 D
11.(2014•潍坊模拟)绘画艺术从室内走向了室外,从画面的一种近似于“酱油色彩”的调子走向了色彩斑斓的画面,从古典画法的看不见笔触到现在的自由奔放的笔触,从关注宗教题材到表现乡村题材和平凡生活的变化。这一画风的典型代表是(  )
A.达•芬奇   B.拉斐尔
C.莫奈   D.毕加索
解析 本题考查印象派绘画。解读材料信息“色彩斑斓”“自由奔放的笔触”等可知,题干描述的是印象画派,莫奈是印象画派的代表,故C项正确;达•芬奇和拉斐尔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艺术家,与题意不符;毕加索是现代主义画派的代表,故D项错误。
答案 C
12.(2014•南通调研)下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俄罗斯画家列宾的代表作品。该画作(  )
 
①揭示了俄国劳动人民的苦难 ②开创了现代主义美术的风格 ③再现了俄国交通运输的落后 ④体现了作者的浪漫主义情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作品,它抨击了俄国现实社会的黑暗和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故①正确;从画面可以看出俄国交通运输的落后,故③正确;②④与题干作品的风格不符,故选择A项。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2014•山东文综)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史实
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
史论
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
(1)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
(2)说明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3)分析指出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经济原因。
(4)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
答案 (1)国际条件:西班牙、葡萄牙等老牌殖民国家衰落,英国在海外殖民争夺中逐渐取得优势地位。
国内条件: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经济迅速发展。
(2)影响: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3)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需要更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商品输出成为英国对外侵略的主要目的和手段。
(4)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站在欧洲的立场上,过分强调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无视亚非拉等地区对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其观点具有片面性。
近代欧洲的制度创新、经济发展和思想进步对世界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奴隶贸易等史实表明,欧洲的“中心”地位及其对世界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剥削和血腥掠夺基础之上的。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地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联系和交流不断加强,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14.(2014•广东文综)(节选)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可能有不同反映,探究历史应注意史料的适用性和局限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
材料四 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下图,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3AEM”意为“财政贷款”)
 
(3)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电影和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他们的认识差异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国际格局?
答案 (3)不同:电影描述法国小镇在美国财政援助下生活逐渐好转,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有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漫画中欧洲人被“绑”在美国的战车上,追逐美国的财政贷款,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控制欧洲的工具。
国际格局:两极对峙。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yxzw/757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