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工作

高中2005级政治高考选择题强化训练(十)

| 点击:

【www.doubiweb.com--经济工作】

200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申之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回答1-3题。 1.2004年,国家为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采取了“两减免”(免除烟草税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和减免农业税)、“三补贴”(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和购买农机具补贴)的惠农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004年我国粮食产量扭转了4年来下滑的局面,实现了增长;农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这说明     A.农民负担过重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B.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是减少农业税和增加补贴     C.分配政策的调整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D.农民承担的义务少了,享有的权利多了 2.在国家实行各种支农政策、广大农民努力生产及市场粮价回升、气候较好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2004年,我国实现了粮食增产和农民收入较大幅度的增长。这表明  ①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促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③主观能动性受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  ④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3.2005年1月,中央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央1号文件),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核心位置,这是因为,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A.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B.是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长远发展的基础保障     C.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        D.是当今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7年来着眼于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确实起到了拉动经济、繁荣经济的作用。但是在这一政策中政府不仅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甚至是直接的经济参与者,使得重复性的建设、低效益的项目、粗放式的发展等现象与苗头出现。于是2004年12月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回答24–26题。 4.从积极的财政政策到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体现的哲理是   A.新事物总是不断战胜旧事物的          B.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我们要坚持两分法   C.主观与客观要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意识对物质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  ②财政对国家经济具有调节作用③国家必须履行好经济建设的职能  ④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利于缓解通货紧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在资金的安排上“有保有压,有增有减“。这样做 A.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B.体现了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C.能根除市场调节的弊端      D.能克服通货紧缩的压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布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回答7—8题: 7.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区分不同层次未成年人的特点。这一工作思路的哲学依据是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强调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体现的政治学道理是                                                             A.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要重视人的权利     C.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D.中国共产党代表我国公民的根本利益 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领土是国家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范围。回答9—11题。 9.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制定反分裂国家法是为了  ①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②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③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④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 10.《反分裂国家法》,是包括大陆和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台湾当局误导、裹胁一部分台湾民众假冒“民意”与祖国人民对抗,必然会碰得头破血流,也改变不了代表中国根本利益的主流民意。其哲学依据是 A.矛盾具有普遍性,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B.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复杂事物有主次矛盾,我们要统筹兼顾  D.矛盾有主次方面,我们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11.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发表了著名的《开罗宣言》这是第一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国际法文件。它从法律上明确了日本侵占台湾的非法性,强调了战后日本必须把台湾归还中国,为战后中国处理台湾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对调整国际关系,国际法的作用有:①确立辨明国际问题是非曲直的标准和法律依据  ②规定国际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指导国际关系的规范化,减少国际纠纷。确保建立正常的国际秩序  ③裁定国家争端的是与非④规定各国的领土界线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12.登封市公安局长任长霞在办案途中不幸殉职,她的死,成了登封的倾城之痛,全市14万人自发为其送葬,“黑嶂白花漫篙山”,“城巷尽闻嚎陶声”。这种哀荣,证明了任长霞在登封市人民心中的分量,这种分量,非伟大难以当之。伟大不是自我证明,必须是一种社会评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为人类造福能够实现人的自我价值;②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有价值,可以从自身得到证明;③贡献和索取是相辅相成的;④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统一的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C B C C A C B A D D C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wmgw/412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