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体

2008年高考写作备考(第六讲)

| 点击:

【www.doubiweb.com--教育文体】

什么是“符合文体要求”
  1、考点解说
  符合文体要求有两层含义:
  首先是指符合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高考作文要求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四大类文体。具体到每一年的试题,或是指定写某种文体,如“写一篇议论文”、“写一封回信”;或是排除写某种文体,如“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如果是指定文体,考生不能随意更改。例如1994年高考,要求以“尝试”为题,明确要求写一篇记叙文。有一个省超过3%的考生写成议论文;1995年根据《鸟的评说》,明确写一篇议论文,又有不少同学写成其它文体。有多少学生在文体问题上摔跟头。如果是排除式的,比如“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考生可写的文体种类就很多,即使写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也可看成是记叙文的扩大和延伸。
  二是符合考生自己选定的文体的要求。2002年高考作文由2001年“文体不限”改为“文体自选”,给了考生灵活创新的主动权,意味着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施展写作才能。
  既然“淡化文体”,为什么还要重视文体?
  所谓的“淡化文体”,有几个意思:第一,动笔前有选择文体的充分自由;第二,写作中,有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自由;第三,评判时,不对文体苛求。但仅仅了解这些还不够,还要明确三条:第一,选定什么文体,就要写得像什么文体,总不能什么也不像吧?文体一旦选定,就要避免文体杂糅的毛病,而不是写成多种文体杂交的不伦不类的“四不像”。是小说就要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就要以叙述和描写为主;是议论文就要有引论、本论和结论,就要以议论为主;是散文就要有线索,有画面,就要以描写为主,兼用抒情和议论……。第二,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但是总得以某种表达方式为主吧?不能是大杂烩。第三,阅卷教师不在文体上苛求,但是你自己的文章总得符合文体要求,符合该文体的写作规律吧?阅卷老师也就用这种文体的基本写法来审视你的文章。所以,不但不能“淡化文体意识”,相反还要“强化文体意识”。绝不能写成各种文体一锅炒的“大杂烩”。“文体自选”是要我们以自己的强项去取胜,你擅长何种文体就写何种文体,如长于想象的可写科幻,善抒情的可写散文,爱抬杠的可写议论文等。同学们,一定不要放弃“自选”“文体”的权利,要把命题者给我们的“优惠政策”用足。
  究竟选择哪一种文体才能在作文考试中拿高分?写记叙文吃香还是写议论文吃香?
  其实文体本身无高下,但在高考中有两类文体容易得高分,这就是叙事写人的记叙文和言理的议论文。因为考场作文最容易“撞车”,拿高分的叙事写人的记叙文作文应当是亲身亲历,有真情实感,事例典型而非大众化。为什么纯叙事类文章不容易得高分?它容易入套子,尤其把以前报刊上的文章改头换面、袭用,缺乏真情实感,容易被视为抄袭类文章。在议论文的写作上,有不少学生走程式化道路,写成了议论“八股文”,缺乏新意。而得高分的议论文是对某事有真知灼见,开口虽小,挖掘颇深,思路清晰,见解深刻。总之,叙事要翔实生动,如历历在目,言理鞭辟入里,抒情情真意切,这样的文体容易得高分。另外,抒情散文、诗歌、虽然情感充沛,但容易空洞、空泛,也不容易得高分。如“心灵的选择”可以写记叙文,所写内容必须是触动心灵并做出抉择的事,叙事的过程要有选择的心理活动和波澜。也可写议论文,可以设置情景,就此展开议论,也可以不设置情景,就选择的原因、结果、标准等方面有侧重地加以议论。还可以写散文,注意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把各种表达方式灵活地结合在一起,以心灵的选择作为线索串起几个片断,抒发情感。不管用那种表现方法写,都不乏优秀之作。
  2、作文题点击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2000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
  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位学者出了一道题:
  四个图形符号中,哪一个与其他三个类型不同?有人说圆形,因为圆形是惟一没有角的图形;也有人说三角形,它是惟一由直线构成的;又有人说半圆形也正确,它是惟一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最后有人说,第四个图形也可以,因为它是惟一非对称性的图形。看来,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这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
  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分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
  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分析]该年作文卷中有一篇很特别的“文章”:
  已知有如下几种图形“ ”、“•”、“ ”、“○”,请根据这几种图形另组成一种完整图形,得出结论。
  解:由所给图形分析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一弯似蹙非蹙笼烟眉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 ”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嫩柳不胜垂,瘦怯那禁舞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见一片,水天之外,渔火两三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四眼圆瞪,怒目相向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对好景良辰,皱着眉儿,成甚滋味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各种不同图形,例如……从中可知生活中除去某些只有惟一答案的问题,大多数问题答案是不尽相同的,思维只有跳出了一个定向的局限性,才能碰撞出更多创造性的火花。也只有用这样一种“映射”思维,在古人创造的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摆脱“从众效应”,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与创造力。
  从题意来讲,本篇与话题的求是吻合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一结论在作者的演绎下获得了特别、另类的表现。但这篇东西算什么?
  首先,这是不是一篇文章?
  本篇前面主体部分运用的是几何证明的格局,来展现关于五种不同图形引发的联想,这些联想都是有关古代诗文的。五种图形的联想之间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不仅从内容上看没有联系,语言形式上也不像一般文章那样注意其衔接和勾连;只是结尾部分的文字表述代替了一般证明题的“结论”,显示出一点议论性文字的形迹,但毕竟已是强弩之末,颓势难挽。
  其次,即使承认它是“文章”,这“文章”又应归入哪一类?
  虽说文章形式也该创新,但一般文章基本的格局和规范还是应该具备的。所谓“文体不限”,“不限”的是你喜欢运用的任意一种文体,你可以写成议论文,可以写成散文,可以是议论与文学联姻写成杂感,可以是记叙与议论相融写成随笔。这些毕竟是文章体裁。假如用一幅画来代替散文,假如用一个证明过程来代替议论,这文章世界、这文体世界岂不要天下大乱?
  所以,上述“文章”作为一种尝试性的自娱之作,偶一为之未尝不可;但作为公众产品的形象,尤其进入高考作文的行列,万万不可。
  (2)2003年(上海卷)作文题“杂”
  “杂”的含义很多,有褒有贬。请联系生活或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以“杂”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
  [分析]“杂”这个话题很有个性,个性体现在命题者的独特视角。考生初看题目可能无从下手,心理准备可能不怎么充分,但仔细分析后却还是有话可说,有理可说的。同时这个话题还体现了三个有利于。
  一是有利于考生巧妙地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角度写,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因为“杂”的话题取材面十分广,思维角度很多。
  二是有利于考察考生的立意能力。“杂”有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广度,也有情感上的褒贬之分,更有科学立意的高下之分。考生所写的“杂”的事物,可以是杂而有序,杂而不乱的,有规律的事物,从而写出事物的真、善、美来;也可以反过来,写杂而无序的事物给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而写出人们求真、求善、求美的毅力和精神来。
  三是有利于引导素质教育向注重基础方向发展。这个话题虽出人意料,却十分有利于引导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杂”的文章,其实就是天下事皆文章,书里面的事是文章,社会上的事也是文章,平日注重积累,考试的时候就自然有话可说。
  可是,与命题意图大相径庭的是,思想有深度、思维有层次、思路严谨、思考辩证的作文不算很多,许多学生不会写规范的议论文,而套题的现象更是屡禁不止。进入四类卷的作文,其表现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将说“杂”误以为写“杂说”,如“非典杂说”、“考试杂说”,不少考生写成既不像议论文、也不像散文的“四不像”作文,随随便便、文体感不强的文章不在少数;一种是通篇与杂字有关,也力图表现杂义,但对杂义的理解牵强附会,譬如像“老虎是杂”、“茶叶的沉浮是杂”等主观臆断的观点,可归为“似杂非杂”;还有一种套题的作文,是开头和结尾谈杂,文章主体却与杂字、杂义均无关的套题文章,去掉头尾就成了另一主题的作文,可归为“戴杂帽,穿杂鞋”。
  3、误区扫描
  (1)思路不清,文不成“体”。
  许多考生的文体意识较弱。记叙文,缺少矛盾冲突,叙述事情没有跌宕起伏;议论文,材料不典型,观点与材料“水是水,油是油”;散文,内容空泛,单纯追求框架式的排比。
  有考生由于平时训练不扎实或由于考场时间紧迫,对作文思路缺少通盘考虑,写到哪儿是哪儿,有的全文结构不完整,有的上下段之间缺乏逻辑联系,有的段内思路不清。《父母应为计深远》是极为典型的一篇:
  甲方:我方观点认为家人应怀疑邻居,而不是家里人,因为最亲的人,莫过于妻子和子女了,不相信他们那还有谁可信?
  乙方:俗话说:“日防夜防,家贼难防!”我方观点认为应先从身边最亲的人开始怀疑。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儿子刚好处在这种最危险而又最安全的地方。
  你们说,上述的文章该属于何种文体?可见,缺乏文体意识和文章结构混乱是相互关联的两个问题。
  (2)非牛非马,文体模糊。
  近几年来,严格意义上的议论文越来越少,倒是叙议不分、文体不明或夹叙夹议、分不清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的文章呈越来越多的趋势。有的考生本想写夹叙夹议的文章,可叙与议不能有机结合;有的写记叙文时处理不好记叙与议论的关系,议论偏多,成了混乱的文体;有的考生写写散文、随笔还可以,规范的议论性文章却写不好。不能处理好论据与论点的关系,不知道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而在论据上花费大量的笔墨,甚至为了将事实论据写得生动形象,而大段的记叙,让人搞不清写的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例如,讲一个故事,有非常细腻的行动、语言、心理描写,已成小小说模样,突然笔头一转,开始谈古论今,大发议论,围绕一个中心论证,又成了议论文。有的作文前面看起来,纯粹是在说理,后半部分,陡然一转,说我想起这样一个故事,于是就开始详详细细地讲故事,看起来又的的确确是记叙文的写法。文章前后两张皮,且不说在文体上“似驴似马”,“非驴非马”,“四不像”,内容上,说理也说不透,记叙也记不清。有的考生因为下笔前缺乏整体构思,就记叙不够议论补,议论不够记叙补,凑足字数。有考生不管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先把材料一字不漏地抄下来,用这两百来字垫底,对文体根本不加考虑。且不说这样写的创新因素能有多少,这样写本身,记叙难以展开,议论说不充分,算什么文体呢?
  (3)照搬套用,投机抄袭。
  话题作文将作文题的限制作了大幅度的降低,看似给考生的写作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但如此宽泛的题目,很容易让某些考生照搬、套用事前已做好充分准备的范文,既不公平,又助长投机取巧之恶习,阅卷教师戏言道:“话题作文是个筐,什么都能装”。例如,某报刊登的1999年高考作文《豆角月亮》,就是“克隆”了当年3月号的《故事会》杂志上的《弯弯的月亮》一文;2001年就更“热闹”了,由于一些地区在高三模拟考试中用过一篇名为《高等教育》(选自《微型小说选刊》1996.9)的文章,就是述说“诚信”的故事,于是,被相当数量的考生驾轻就熟地请上了考卷。2004年重庆的《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也被认为是抄袭之作。
  (4)花样翻新,文体怪异。
  越来越开放的作文文体的选择让人目不暇接。考生所选文体既有常规训练的记叙文、议论文,也有文学意义上的小说、抒情散文、散文诗、诗歌、戏剧小品,还有杂文、故事、童话,以及书信、日记、招标书、诊断书、甚至试卷等应用文,真可谓各展其能,使高考作文一下子变得丰富多彩。在形式上煞费苦心,实在是助长了一种形式主义的文风。近几年我们的少数评卷老师激情大于理智,一见到一些大放异彩的文章、特别是标新立异的文体,就被表层的华彩闪花了眼,顾不得深究细抠,便拍案叫绝、激情赋分。这种激情势必让更多的后来者悟出应试的诀窍:文体要特别、文章要备好,关键是精美的、能出彩的框架和外装。这样下去,考生当然会在文体上绞尽脑汁求新求异,把文体当作“敲门砖”,真知灼见反而不能充分表现。要求这样的文章,何异于买椟还珠?当考生挖空心思满街找新文体时,放眼世界,又有哪篇传世名篇有什么怪异的文体呢?倘若作文与做人脱节,思想与生活剥离,内容必然空泛虚假。
  (5)不文不白,语言“返祖”。
  有些同学在写作时,往往觉得如用上某“文言”,就会“雅”些,于是就出现“不文不白”的现象,像“夹生饭”一样,看起来似乎“紧凑精干”,其实还不熟。2001年江苏省一篇写“赤兔之死”的满分作文轰动一时,由此兴起了一阵考生跟着去用文言写作的文风。诚然,会使用典雅精练的文言语汇是语文功底扎实的一种体现,但只是华丽的外衣就成了优秀,这合适吗?新文化运动不是已经过了近一个世纪了么,难道我们又返祖了?要显示文言水平高么?鲁迅先生比考生文言水平精湛何止百倍,难道也要写些什么“传云阿Q者,其名之所来弗详知矣”之类的东西?对于文言文写作的评判标准,应该是建筑在两个基础上的:一是文章反映出的学生的文言文功底如何;二是用现代文议论文标准来衡量,文章实质内容如何。如2003年北京卷《转折》和甘肃省的《吊赋屈原》这两篇文言文作文,无论从文言文写作还是文章的思想性角度来看,都可以说是佳作,获得满分也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有《赤兔之死》的文言功底,还是很可以一用的。——虽然,《赤》文据某大学的古文学家看来,也还是有些不通的。但对于文言文功底并不扎实的学生来说,涉足进去只会令自己徒增失分。
  4、专家下水
  纯——同而不和  杂——和而不同(2003年上海高考作文
  上海大学教授  李白坚
  现在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时代。科学上,百家争鸣;艺术上,百花齐放;吃的,是红、黄、蓝、白、黑,五色杂陈;穿的,是西装、牛仔、露脐,时尚杂现;住的,是高楼、洋房、别墅,异彩杂呈;连娱乐,也是攀岩、蹦极、露营,纷至沓来。贵族玩的高尔夫,都“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怎一个“杂”字了得!
  我倒是经历过不“杂”而极“纯”的年代---人们几乎快要遗忘了的文革十年。那时,一切都是“纯”得“纤尘不染”。整个社会都要求纯,提倡纯,什么都要一致、一律、一元、一统。
  穿的一律:全体都是式样相同、颜色相似的中山装和军便装;
  吃的一致:由于生产力低下,每个人的粮食、油盐、豆制品,甚至年货,都是连品种带数量一模一样配给的;住的一样:房屋的结构、颜色、过道、房间,都出奇地相似,连抽水马桶、电灯罩、电灯开关也是一个模子;审美娱乐一统:全国人民十年中共享样板戏大餐;最糟糕或者说最可怕的是思想也要求一元:几亿人口,不允许有独立的思考。一切问题的正确和错误,也只能有一个结论。哪位有自己的思想,而且还要发表出来和别人交流,那就完了。不是被割喉杀害,就是被整得神经病兮兮!
  孔夫子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文革时代,实在是太追求“同”了,所以也就“不和”了。大家都穿中山装,你穿了格子衬衫、牛仔裤,完全是个异类,能容你吗?
  大家讲的是皇帝穿了件漂亮的新衣,惟独你说皇帝赤膊,完全是个异端,能由你吗?
  太追求同一了!致使人与人之间多嫉妒、少宽容,多斗争、少和睦。
  太追求同一了!致使人们习惯于多因循、少创造,多保守、少进取。
  改革开放以后,国门大开,宣传求异求新,鼓吹思维逆向,抨击从众心理,反对思维定势。于是人人创意,个个进取。“杂”的思想、“杂”的改革、“杂”的开拓、“杂”的创造,欢聚一堂,交相辉映,形成了一个百花争艳的大好局面!
  这个“杂”字,表现的就是不同,就是新鲜!有趣的是,在这种“不同”状况下,人们反倒“和”而不“斗”了。
  你做服装生了财,我就另辟新路搞玩具,交错了相同的利益竞争,利润既丰厚,关系也和睦;你研究文学出了名,我就舍弃了“巴(金)老(舍)曹(禺)”去搞第三产业,开垦肥沃处女地,自有丰收果实来!
  “不同”而“和”的结果,不“纯”而“杂”的结果,就是大家就都成了谦谦君子!
  今天,我们对“杂”的意义应该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学得“杂”一点:因为只有“杂”,才能出现各门学科之间的交融和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维裂变;交友“杂”一点,多交朋友,“转益多师”,宽容待人,也就会有更多的朋友和情趣;生活“杂”一点,何妨跨越一个新的领域,学习一些新的玩意,就不会“窝里斗”,愁眉苦脸,也不会“内耗”频仍,“形容枯槁”了。
  对!杂,原来就是大自然的本色。杂,也应该是人类回归自然的精神追求!
  5、针对性训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我们所生活着的世界上,有无数的生命。有人说:“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的不可遏制。”还有人说:“生命就是这样的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也有人认为生命是丑陋的、残暴的,全在于你从什么样的观点出发去看待生命。生命,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也是一个宽泛的话题。
  请以“生命”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指导]“生命”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重要话题,因为对每一个人来说,它只有一次,失去了就永不再来。无论你多么有钱,怎样有权,都得一律接受这无情的事实。
  尽管“生命”是一次性的,而且这么短暂,但是,由于人们对它持有的态度不同,所以“生命”又往往显得多姿多彩。
  有的人的“生命”像一条河,一泻千里,奔腾不息;有的人的“生命”则可能似一条小溪,慢慢流淌,无声无息。
  有的人的“生命”像参天大树,挺挺而立;有的人的“生命”则可能似小草,随风而倒。
  有的人的“生命”像一首诗,浪漫、潇洒;有的人的“生命”则似一支歌,如泣如诉。
  有的人的“生命”像一道虹,美丽动人;有的人的“生命”则似一颗流星,一晃而过。
  既然生命如此可贵而又多彩,那么,我们就应倍加珍惜,格外善待。
  “生命”这个话题确有广阔的空间供我们联想、发挥。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长处任意发挥。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还可以写小说,编故事等。无论写那一种文体,都要符合文体自身的基本要求。
  (2)皎洁的明月,能引起人们无穷无尽的情思:思故乡,思亲人,思过去,思未来。古今中外,有多少文人墨客吟咏明月,赞颂明月,将美好的情感、高洁的志趣寄托于明月。
  请以“明月”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写成记叙文、散文、议论文,不要写成诗歌。不少于800字。
  [指导]首先根据自己的写作特长选定文体。
  ①如果写记叙文,可这样命题立意:
  题目:《忘不了那一轮明月》;主旨:记叙一个或几个发生在月夜中的事情,或描述几个月光下的动人情景,赞颂伟大的母爱。所记之事要与明月有关,以扣住话题。
  ②如果写散文,可这样命题立意:
  题目:《月下心语》;主旨:借月抒情,托月言志,对月倾诉心声,抒写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憧憬。?
  ③如果写议论文,可这样命题立意:
题目:《明月与诗词》;主旨:从不同的侧面论述明月与诗词的关系

本文来源:http://www.doubiweb.com/wmgw/418089.html